在医院你见过最感人的画面是什么

93岁的张红宝得了急性心肌梗塞,平生第一次进了抢救室,儿子却骗她说只是发烧,因为习惯了儿子陪在身边,在抢救室里,张红宝一次次的深情呼唤着儿子的名字……上海,陈德超自从父亲去世后,10多年来日夜陪伴在母亲张红宝身边,尽心照顾年老的母亲,母亲什么时候叫他,他都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母亲眼前,因为他知道母亲很依赖他,见不到他,母亲就会心慌。
张红宝93岁时,因为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在检查时,出现心肌梗塞的症状而进了抢救室,这是她平生第一次进抢救室,病情严重。
由于张红宝老人年纪大了,身体不能马虎,她出现心肌梗塞的症状,需要经过严密的监控和多重面检查,才能确定是不是心肌梗塞,所以,确定之前,张红宝老人都要待在抢救室里面。
陈德超急得对医生说,我母亲平时很少生病,她这次病得那么重,我不想让她知道,我骗她说只是发烧而已,请你们尽量帮我把母亲救回来。
医生安慰陈德超,这里像你母亲这种病人很多,我们经验丰富,一定会尽力的,放心吧,你先到外面等。
在抢救室,张红宝老人非常不喜欢这种环境,不喜欢待在里面,在陌生的环境里,见儿子不在,已经习惯了儿子陪在身边的她顿时不安起来,心慌慌的,嘴里不停的喊着儿子的名字,德超,德超,德超……门外的陈德超听到母亲一直叫他,很不放心,经医生允许,陈德超赶紧进门,妈,我在,我在,我来了。
医生问陈德超,你母亲还认得人吧,陈德超说,认得,我母亲脑子一直清楚的。
医生说,那就好,来了医院,不用紧张,你放心好了。
张红宝见到儿子,马上撒娇说,德超,我的脚好痛哦!陈德超安慰母亲,妈,医生在给你检查呢,一会就不痛了,忍着点,好吧。
陈德超安慰母亲一番后,见母亲安定下来了,才离开抢救室。
陈德超刚离开不久,张红宝又喊:“德超,德超”,医生走过去问她,阿婆,你有什么事,怎么了?
张红宝说,我这边屁股痛,医生说,屁股痛啊,我帮你看一下,别急。
张红宝趁医生给她检查时,趁机问:“来陪我的人呢,我儿子去哪了,怎么不见他。
”医生安慰张红宝,你儿子没走远,就在门外,这里他不能随意进来,你有什么,就叫我们,好吧。
抢救室门外,陈德超听到母亲又叫他,又担心又着急,便想进抢救室陪母亲,或看一眼母亲,自己心定,母亲也心安。
陈德超想推门进去,保安把他拦住说,你不能进,不能进,你别急,要相信医生,他们会照顾好你母亲的。
陈德超说,我母亲第一次来这里,在家里,我一直陪在她身边,10多年了,她越来越依赖我,已经习惯我在她身边了,这下我突然不在她身边,她会担心,会不安。
德超,德超,德超,抢救室里面又传来母亲的呼唤,陈德超更着急,对保安说,你听,我母亲又喊我了。
保安说:“你母亲93岁,高龄了,人老了身体总会有点小病小灾的,没办法,你想开点,没事的。
”陈德超说:“是没办法,可是我着急啊,我想让我母亲活到100岁。
”保安理解陈德超,孝顺的子女都希望父母长命百岁,父母身体一有点什么,做子女的都着急和担心,可是,医院有医院的规定,抢救室不能随便进。
抢救室里,医生对张红宝说,阿婆,我给你量个体温吧。
张红宝像个小孩似的说,量体温啊,量哪里。
医生说,量耳朵,随后,医生告诉张红宝,阿婆,你不发烧,正常的。
张红宝听后非常开心,她一直以为自己留在医院的原因就是发烧,却不知自己已经病重了,更不知儿子德超已经极度焦急和担心不已了。
因为见不到儿子,张红宝像个小孩一样没有安全感,医生一离开,她又喊起来,德超,德超……见张红宝老人不停的呼唤儿子,医生或护士久不久就过去安慰她,你儿子没有走远,这里家属不能进来,他就在门外陪着你呢,你放心。
张红宝说,哎哟,冷哦,我冷!医生说,冷啊,那你忍一下,等下我叫你儿子拿被子来给你。
抢救室外,陈德超听到母亲的呼唤,却不知母亲的情况怎样了,急得坐立不安,走来走去,10多年的相陪,母亲已经习惯了他在身边陪伴,他又何尝不是已经习惯了陪在母亲身边,母亲的一言一笑,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他的心。
在陈德超着急时,抢救室里的医生叫他去拿床被子来给老人,老人有点冷。
陈德超赶紧回家拿着被子和枕头,之后经医生允许,他拿被子和枕头进抢救室给母亲。
张红宝一见到儿子,又开心,又委屈:超德你去哪了,我一直在喊你,一直喊不着。
陈德超说,妈,医生不让我进来,我不能进来,我就在门外,知道吧。
张红宝说:“我想你啊,这里好冷,我就喊你了”。
陈德超说:“我带被子来了,我给你盖上,我还带枕头来了,给你垫上,舒服点。
”加盖上被子后,张红宝或许是希望儿子能借拿被子机会进来陪下她,又或许是真的还觉得冷,她撒娇说:“德超,还冷哦”。
陈德超说:“还冷啊,等下我去再拿床被子来给你,妈,这里是医院,你不能哇啦哇啦叫。
”张红宝委屈的争辩:“我哇啦哇啦叫,也叫不到你,我都叫了很长时间,也见不到你啊。
”“妈,对不起,对不起”,陈德超半是歉意半是安慰母亲,陈了一会母亲后,陈德超就离开抢救室。
在抢救室外,陈德超依然坐立不安,因为母亲的病情还没有确诊,也不知道母亲在抢救室里要待多长时间,母亲不出抢救室,他悬着的心就难放下。
陈德超看着抢救室的门,焦虑不安,忍不住问保安,一般抢救要多长时间?
保安说,这个说不定,要看病人的病情,病情稳定了,才可以,你别太担心,要不你到病房等,顺便休息下。
陈德超说,不了,我要在这里陪母亲,心才定些,母亲需要我而医生又允许我进去的,我才能在第一时间进去。
保安看着陈德超,不禁感慨:真是个孝子,真难得,有子如此,夫复何求!陈德超却觉得这些都是他应该做的,10几年来,他一直陪伴母亲,母亲随叫,他随到,他就像守护母亲的超人一样,如今,尽管他头发已经泛白,也是个老人了,但他守护母亲的责任依然没变,在母亲眼里,不管他有多大,他依然是个孩子,在他眼里,不管母亲有多老,母亲依然是他的天,不能塌。
抢救室里,张红宝又一次叫,德超,德超,见儿子没有出现,也没有回应,她忍不住有点责备儿子,自言自语说,饭也不拿来给我吃。
医生走过去问她,阿婆,你怎么了?
张红宝说,我肚子饿了,他们晚饭也不拿来。
医生说,你肚子饿了呀,好好好,我去叫他们买饭来给你吃,你平时吃什么。
张红宝偏不告诉医生,说,我儿子知道。
医生笑了笑说,那你等下,忍下,我这就去叫你儿子拿饭来给你吃。
不久后,陈德超拿晚饭进抢救室,边走边喊,妈,妈,饭来了。
张红宝一见儿子,就问,儿子你在干什么,晚饭怎么烧了那么久,我饿死了呀!陈德超说,晚饭我刚刚烧好,来来,我马上给你吃,你睡着吃吧,我喂你。
张红宝撒娇说,我想坐着吃。
医生见状,对陈德超说,我看她还行,就让她坐着吃,说着医生和陈德超扶起张红宝。
刚扶到一半,张红宝说,不行,不行,头晕,一点也没有好。
医生和陈德超又把老人放下,医生说,没事没事,睡着也可以吃,慢点吃就可以了。
陈德超边喂边哄母亲,妈,我煮了你喜欢的瘦肉皮蛋粥,就是以前我们去香港玩时吃过的那种皮蛋粥,来,这口里面有两块小肉,你吃吃看烫吗……妈,今晚我在门口外陪你。
张红宝说,谁要你陪我啊!陈德超看着母亲像个孩子,忍不住笑了笑,然后低下头说,你要是小便什么的,你就叫“我要小便啦”,这里的医生护士他们会帮你换的,反正,你有什么的就叫,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越会叫的人越有好处,你不作声你自己吃苦。
张红宝说,嗯嗯,我吃饱了,我不吃了。
陈德超继续哄,你吃得太少了,再吃两口,你吃的多了抵抗力好,陈德超耐心边哄边喂母亲,直到母亲真正吃饱了。
喂饱母亲后,陈德超对母亲说,妈,我出去了,我在门外陪你,你不要哇啦哇啦的叫我,吵到别人睡觉不好,知道吧。
张红宝依然说,谁要你陪我啊,我哇啦哇啦叫也叫不到你。
陈德超被母亲逗笑了,再看一眼母亲,才离开抢救室,在门外陪母亲和等待母亲的检查结果出来,同时,希望母亲没有什么。
经过漫长的等待后,张红宝的各项检查陆续出来了,她被确诊得了急性心肌梗塞。
医生对陈德超说,你母年纪太大了,如果手术介入、溶栓治疗,风险很大,结合你母亲的实际情况,建议你还是采取药物保守治疗,并且要在医院观察一段时间。
陈德超听后很难过,但又不得不接受母亲得了急性心肌梗塞这一事实,考虑再三后,他接受了医生建议,对母亲采取药物保守治疗,那样至少可以延续延续母亲的生命。
陈德超哽咽的说,如果做手术,万一母亲在手术台上有什么三长两短,我觉得我一下子接受不了,因为父亲走后,母亲是这个家的顶梁柱,母亲在,我们这个家还算是个家,如果母亲走了,这个家就不成样子了,所以,我一定要延续母亲生命,我希望我母亲长寿。
小时候,都是母亲照顾我们,母亲年纪大了,我们应该照顾母亲,母亲对我特别好,从小特别爱我,母亲养大我们也不容易,所以,我一定要把这份爱和养育之恩回报到她身上,母亲现在最需要我,我一定要陪伴在她身边,让她能够长寿,能够快乐。
陈德超的话让大家很感动,93岁的张红宝很多事情都不能自己做了,但在陈德超眼里,她依然是家里的顶梁柱,是孩子们的天,年轻时,张红宝撑起的是孩子的生命,现在她撑起的是几十年的母子情,这对母慈子孝的母子情,在医院这种地方,让人感受着一种别样的温暖,陈德超的孝心更让人称赞。
陈德超再次进抢救室时,张红宝见到儿子,开心得咯咯大笑起来,医生忍不住说,看,她现在笑了。
陈德超握着母亲的手,看着母亲露着唯一一根门齿笑得那么欢心,他也跟着笑了,能陪在母亲身边,便是最幸福的事,母亲已经93岁了,如今又病重在床,在母亲有限的生命里,无论如何,他都要陪着母亲,在母亲身边尽孝,让母亲开心快乐!张红宝和陈德超两人都已经是老人了,然而母子每次在抢救室相见,画面都很温暖,很感人,母子俩诠释着母慈子孝的中华美德,母亲在,爱在家在,儿子在孝在,母亲的依靠在,旁人既是感动,又是羡慕,同时,大家祝愿张红宝老人在儿子的陪伴和孝心下,能够康复,能够长命百岁!@荷香袭人来:医院是个救死扶伤、生离死别的地方,陈德超对病重的母亲不离不弃,用孝心在平淡的言行中演绎最感人的一幕!陈德超10多年陪伴在母亲身边,随叫随到,在医院,也不愿离开母亲太远,抢救室的门隔开了母子俩,却隔不开两人的母子情,也阻挡不了陈德超的孝心,这世间最美最感人的画面莫过于母慈子孝!写在最后:母亲在,爱在家在,无论母亲多老,依然是家里的顶梁柱,是我们心中的宝,在母亲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要在第一时间出现,做母亲定心丸,平时不论我们多忙,都要抽时间关心和陪伴母亲。
父母养大我们,辛苦和操劳了一辈子,我们长大了,要回报父母,孝敬父母,对父母不离不弃。

参考:
妈妈生前住的留观病房内有一位90岁的老奶奶,她的儿女们个个孝顺,她的小儿子给她带来了一份很特殊的礼物。
这位老奶奶身高1米5,面目慈善。
她的老伴前几年走了,她独自一人生活,儿女们每天去看望、照顾她。
她的一生共养育了五儿一女,老二得了重病走了,剩下四个儿子一个女儿。
老奶奶这次住院是因为血小板太低。
她的血小板只有个位数,还伴有大量腹水,已经在医院抢救室住了十天,几天前转到了医院留观室,我妈妈住进去时,她已住在留观室。
我妈住进去的第一天,老奶奶的最小孙女和第四个儿子在陪护她。
小姑娘比较安静缅腆,说话柔声细语,和奶奶头凑头有说不完的俏俏话。
到了下午五点,老奶奶还恋恋不舍地握着孙女的手,无意让她离开。
老人的四儿子一会儿洗葡萄给老人吃,一会给老人擦身洗衣服,一会儿拿出抽屉里的木梳替老人梳理凌乱的头发。
一个大老爷们能如此细心的照顾母亲,真的比较少见,(在印象中帮母亲梳头、擦身之类的事都是女儿做的)。
第二天,老人的小儿子来了。
老人的小儿子为他妈妈准备了一份特殊礼物。
他来时手里拿着一个本子,我凑前一看,是个献血本。
我问他怎么想到去献血,他说他妈妈血小板低,买一个单位的血需要1600元,他献过血后,他妈妈可以免费用一次血小板。
老奶奶挂了儿子献血换来的免费血小板后,血小板由原来的个位数升到了五十多,老人的精气神好了很多。
第三天,我去医院给妈妈送饭,下午三点多,来了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
老人皮肤黝黑,穿着朴素。
这位七十多岁的男人是老人的大儿子,平时靠摆摊做点小生意维持生活,他的老婆六十多岁时得病走了。
和这位七十多岁的男人一起来的还有老人的女儿和女婿。
老奶奶的女儿家是种果树的,这一阵真好是桃子成熟和采摘的时候,所以没时间陪护老人,只能抽空来看看她母亲。
老人的大儿子说兄弟几个数老四最聪明,书也读得比他们多,医院里的这些事也只有他最弄得明白,所以老四在医院里常陪护他母亲,其他姐妹兄弟抽空来看望。
那天下午五点多,老奶奶的大儿子、女儿、女婿要回家了,老奶奶的女儿拿出二千块钱要给老四,说一直是他在陪护老人,让他买点吃吃,老四说:“都是自己人,客气啥,”老四没有收他姐姐给的钱。
老奶奶的女婿临走说:“只要医院肯接收,我们会一直帮她看,岳母的钱看完了,我们子女们拿出来。
”第四天,由于住医院留观室都要自费,老人的儿女们帮老人转了院,看着他们一大家人远去的背影,心里暖暖的。
最后:这位老奶奶是个没有退休金的农村老人,一生清贫,没有什么财产可以留给儿女们。
她的儿女们个个孝顺,这和老人平时的为人和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
老人的子女们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村人,没有多高的文化,也讲不出什么高深道理,但是他们手足间不在钱上斤斤计较,也不计较谁付出多谁付出少,这才是手足的样子啊!对于年近古稀的老人来说,这群懂感恩、懂团结的子女就是她此身最大的财富。

参考:
有妈真好!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