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书法落款盖两个印章

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中,印章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有锦上添花的妙用。
试想,一张纸上,只有黑白两种颜色,似乎略显单调,完成之后加上一两枚印章的话,画面一下就生动了起来,有一种“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感觉。
要创作一幅成功的书法作品,作品中的笔法、结字、章法、落款等元素需要完美外,钤印也必须是雅美的才好。
因此历代书家对钤印都非常重视,甚至很多书家都是亲自治印,让印与书完美的结合。
落款用章都是姓名章,有的姓名在一起的,也有的姓名分开的,所以会看到落款有两个印章。
古人在落款用章时是十分讲究的,有用章的礼仪:如果是小辈给长辈或者上首领导书写,应当用名章;
而平辈之间的交往书写,应该用字章;
而如果是长辈或者上首领导给下面人写,会用到别号章,如果不懂这些的话就容易贻笑大方。
当代的书画名家张大千先生认为:姓名章的形状以方形最好,圆形也凑合,其它形状就不太可取了。
姓名章一般分为阳文、白文和阴文两种,如果一幅作品想盖两方印章的话,最好一朱一白相宜。
尾款用章一般都是先是姓名章,后字号章。
书法作品上的印章不是随意钤盖的,是有一些讲究的,如果盖得不当不但不能锦上添花,反而会弄巧成拙,破坏了整幅作品的艺术效果,因此需要注意
如果是用大小不一的两枚印章时,要上小下大。
数量不宜多,钤印的数目,自古喜用单数,因为单数为阳,古语:“用一不用二,用三不用四,盖取奇数,其扶阳抑阴之意乎。
”位置恰当。
一幅作品有虚实、疏密之处。
密处不够紧凑可用印章补之,疏处感觉空了可借用印章充实,这枚印章就像小小的秤砣,使得画面平稳。
落款下面如果有空白的话,钤印在落款下面就好,如果没有空白的话宜左不宜右。
轻重权衡。
印的种类来说,朱文印比白文印轻。
墨色淡雅的作品用朱文印比较好,这样轻重比较和谐一致;
墨色浓重之作,钤白文印,红彤彤的朱色与乌黑的墨色形成强烈的对比,辉映成趣。
风格一致。
印章的风格应该和作品的书体风格协调一致。
例如,小楷作品就不适合那种单刀直入的急就章;
奔放雄健的书法就不宜钤盖那种娟秀工丽的铁线印章。

参考:
我谈谈我
书法艺术不能等同于科学研究,要做到量化很难,也完全没有必要。
具体到盖章这个艺术环节,更是因人而异,因作品不同。
我们都知道,中国书法艺术在唐代就已经达到高峰,但唐代书法家尚未有把自己的印章用在作品上的艺术实践,至宋代以后,印章才逐渐成为书画作品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被当时的文人墨客广泛接受,代表人物是米芾、赵孟頫。
我们当然不能否认钦印盖章对书法作品的巨大艺术贡献,以至于如今的书法作品没有印章就会被认为不够完整,但另一个事实是,印章出现以后,中国书法却逐渐走向平静,甚至风光不再。
因此,不必过分强调印章的重要性,至于印章的数量取一还是取二、取三,不必过分强调规范格式,仅在这一点上,我倒是支持中书协刘洪彪先生的盛装书法,您可以看看他的作品,印章的数量、大小、位置等等,均被无情打破。
我的观点是,现代书法作品不盖章的确不应该,盖章的格式可以根据作品布局来决定,不必拘泥。
但印章的本身内容应该与作品相关,而不应随意为之,比如,一幅草书《将进酒》,竟然盖了一款闲章:人勤春早。

参考:
其实无论什么作品,落款的钤印都是讲究用名章不用闲章。
名章就是姓名章,题款署名用章,其中包括姓氏章、名章、字号章,一般分为阳文和阴文两种,写完作品后题款,以盖一名章一字章,或一姓氏章一名章最为正宗。
而盖两个印章是最为正宗的钤印方法,但是并不代表全部。
比如说赵孟頫的《后赤壁赋》中,落款处他就只盖了一枚印章。
放大落款处。
我用箭头标注的那枚印章是赵孟頫的名章,赵氏子昂,然而其余的都不是作者本人盖的。
通常盖姓名章,都是在落款的下方,一枚或两枚,朱文白文都可以。

印章在中国传统书画上的使用,有很多作品,比如表示著作权、收藏鉴赏、还有就是起到画龙点睛。
在传统的书法作品和水墨画中,颜色都不算很艳丽,而印泥配合印章的使用能够调整和完善整幅画面的构
在隋唐之前,纸的运用并不广泛,所以那时候很少有在作品上钤印的,然而到了隋唐,印章的使用已直接用印色钤盖于纸帛,直至到文人画全盛时期的元代,由文人篆写,印工携刻的印章已诗文书画合为一体。
宋元之后,书画家开始用印章来给书画作品加印。
所以你看到的很多有印章的作品,大多数都是这个时期出现的。
△ 陈继儒《小窗幽记》落款处印章看更多美学知识和东方传统手艺,

参考: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先从为何要用印章和印章的分类说起:一 为何要用印章:印章最初为信物,起到印证的作用,宋元时期,书画昌盛,更注重书画题跋和署名款项,书法家们就业嘉奖认识到印章的艺术作用,不仅让书法作品灵动,而且也起到补救布局的不足,在书法作品上盖章,表示郑重,防止伪造,因此,历来书家们都非常重视用印,这样就可以让自己的印章、书法、书印有机结合起来,产生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 印章常用的款式1 姓名章:姓名章是题款署名用章,有连在一起的,有分开的,一般均以为方形最好,圆形也可;
一般书法作品上盖两方姓名章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大小相宜,次序是先姓名章,后字号章;
2 闲章:闲章也称为布局章,包括引首章、拦边章、压角章、拦腰章1 引首章一般盖在书法作品右上的章,不宜为方形,以半通、长方、圆形为最好;
2 拦边章:盖在书法作品一边的章,起拦边聚气的作用;
3 压角章盖在书法作品的边角的章,右上的称为“迎首”,两下角的称为“押角”4 拦腰章:参乎书法作品如条幅若仅在右上方盖引首章,中间显得太空,如加盖拦腰章,其内容多为书者的籍贯;
5 鉴藏章是鉴赏收藏者用章,唐宋后开始盛行,个别鉴藏者为了自己流芳千古,没有注意画面的协调美,这是需要禁止的行为;
三 盖章注意事项:书法作品的印章不是随意盖的,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否则会弄巧成拙,引发旁人耻笑;
1 大小适合印章大小要和作品的大小相呼应,避免头重脚轻;
2 数量不要多印章数量不要多,过多容易杂乱,甚至影响作品本身的表达;
3 位置要恰当书法作品最讲究虚实疏密,印章的作品最好在其本身布局基础上能够锦上添花;
4 轻重适宜朱文印章份量轻,白文印章份量重,需结合作品形式淡雅相趣;
5 风格一致印章风格应该和书法作品风格一致,不可突兀影响作品整体表现;

参考:
书法落款两个章。
一般是阴文、阳文各一枚,阴文为款,阳文为识。
一个表达情趣一个让人们辨识。
阴文可以有变化或不被认识,阳文则要清晰容易识别。
现在人人写书法把款识弄得乱七八糟的。
这里还有些自称书法家的特为落款出书加以说明其实就是胡说八道有的把识章当作落款有的篇幅前弄个引领章,有的把识用章分开把姓氏弄一个章,把名字弄一个章显得不伦不类。
总之,落款没规矩,任凭书法家们任意胡为。
现在自以为书法家的都是糊弄。
我只告诉大家。
阴文是落款用的,落款在前。
阳文章是让人们辨识的,盖在落款章的下面就够了。
其他的随便胡驺去吧。
有的为表现的有个性,刻一些闲话章,其实毫无意义,也不显的你有多大学问。
记住:阴文为款、阳文为识。

参考:
书法盖印最初的意思就是证明这幅作品出自何人之手。
从宋代逐渐繁荣起来,书画上钤印已是常事。
到了明代由于文彭(文征明之子)发明了用石头刻石(以前多用铜凿印),给篆刻带来了艺术上的春天,于书画也更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
因为艺术家们发现,书法上用印更加相得益彰,结合的非常完美。
国画里讲:千里青绿一点红,这一艺术形式用到书法里同样精采。
书法是黑白艺术,在黑白中点缀几个红印,使得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一般来说一幅书画用印两个到三个,起首章、腰章、压尾章。
再跟据书画的构
乾隆就有这个坏毛病,每一幅字画他都要乱题字乱盖印。
让他的“巨无霸”印,破坏了好多稀世珍宝。
所以用印是极为讲究的,一定要仔细斟酌,方得完美。

参考:
中国书法,是除京剧之外的另一国粹,而且,随着人们常规书写方式的电子化,书法越来越显得神奇,也有更多的人喜爱,现在,中国书法分一为二,一是展览式的纯协会书法,主要是用来参加各种级各类良莠不分的展览,供那些书协评委们审评,评出个一、二、三等,然后收藏入库,等上个一、二百年,居货增值,当然,也不排除如某明星书法,由于其生命的消失,价格骤降为白菜价的情况。
二是厅堂悬挂式实用书法,任何人写的都可挂,评委是来往的客人亲友 ,结果也无定论,只有“好”和“不好”,但一般好也挂着,不好也挂着,等候更多人的评价!中国书法讲究黑、白、红三色,确实三色配合,特别的舒服好看,宣纸的柔白,墨色的韵黑,印章的艳红,这样的搭配,不知道中国古代的人,是怎么样想出来的!在布局上,中间正文,肯定是墨色写字,讲究真、草、隸、篆,再就是开始、结束的印章,有迎首章、有压角章、有名章、有闲章、有补空章等,有阴文阳文,讲究多了去了。
一般起首一个闲章,形状随性多样,虽在起首 ,但并不是先盖,而是写完墨色字后盖,如人的首,再在末尾盖一名章,配一闲章,此处闲章必须方正,与名章大小一致,一般一阳一阴,先阴后阳,间距两到三章大小,其他讲究,不再累述。
这两个章,如人的两条腿,使作品平衡耐看!当然,也有盖一落款章的,有由作品大小,空间余留决定,不拘一格,以作品舒服漂亮为目的,不管怎么说,现代书法只有观赏价值,谁还在用它写信、办公呢?

参考:
没有成规说书法作品都要盖两个章。
常见书法印章一般有引首印章和落款印章。
引首常用闲印,内容丰富,有斋号、座右铭、励志短语、闲情逸致等,不一而足,印章形制限制也比较宽松,有随形章、异性章、长条形印章等,但一般不用以姓名为为内容的方章。
作品落款之后的印章,一般为名章,也有少数使用斋号印章进行铃印。
如果印章内容包括全部姓名,那么一枚印章即可,如果姓和名分别刻制,一般是一个阴文、一个阳文,钤印时一般将阴文印章在上,阳文印章在下。
印章形制一般为方章,原则上不使用随形印章进行落款。
印章落款还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印章内容与书法作品字体大小的协调。
印章过大则突兀,有喧宾夺主之嫌;
印章过小则失之于协调。
当代部分书家为吸引眼球,也有在作品中大量使用印章的现象,有哗众取宠之嫌,不足为取。

参考:
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对印章的种类及用途有一定的了解。
吴昌硕《我书意味本无法》书法作品中的常用的印章有姓名章和闲章。
姓名章闲章说到落款时的两枚印章,那就要来说一下姓名章。
姓名章是题款署名用章,其有姓章、名章、字章、号章。
若一幅作品中只盖姓名,可以只盖一枚,如“李小芳印”。
一枚印章现代书画家张大千认为,姓名章的形状以“方形最好,圆形还可,若腰圆天然形等都不可用。
”姓名章一般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
也可以盖两枚,一枚为引首章,另一枚为姓名章。
或者一枚为姓,如“李”,另一枚为名,如“小芳”。
两枚印章引首章是钤盖在书法作品右上的章,又称\"随形章\",是随石料的造型顺势刻成的的章,一般不宜为方形,而以半通、长方、圆形、半圆形、随圆葫芦形、自然形、肖形等为好。
一幅书法作品上盖两方印章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大小相宜。
当然还有盖多个印章的作品,一般盖一个或多个印章都是可以的。
主要是为了作品的美观和协调统一。

参考:
中国书法是我国的精华国碎,盖章是书法作品的章法的严格要求,有的盖上一个就可以了为什么盖两个,盖一个章,都是姓名,叫做姓名章,如果盖上两个章,这就要和内容随着意境故每
到了元代赵孟頫手里已经诗书画印四套件完成了一个全新的艺术蜕变。
印章地位乃是画龙点睛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最初不过是防伪标识,后来却兼具审美情趣!印章分迎首章、腰章、尾章三个小类。
其中首章腰章都属闲章,也就是说有没有无所谓,有了也不过是增加情趣,填补空虚,没了也无关紧要。
尾章却是正章必须方形,必须篆文,可分阴阳!尾章盖两个实属凑数,因为整幅作品印章数量讲究一三五七九奇数位,一旦有了一枚闲章,再压一个尾章便成了偶数,这样就产生了伪和感。
所以闲章两枚尾章宜一枚,闲章一枚尾章宜两枚。
整幅作品实际上不宜压太多印章,看篇幅大小适当增减。
原则是恰到好处,当然古代名作流传过程中的收藏章另当别论。
尾章如果印两枚也应该是一阳一阴,这样才符合易经思想,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道体现的是运动变化,不是静止。
一阴一阳才能表现出生气来。
另外上阴下阳谓之泰,上阳下阴谓之否,应该上面压个母章下面承个阳章,这样容易天地交流,生出些暇想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