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的女真族和清朝满族是一个民族吗

1995年9月曾经在河北省承德市举行了“纪念满族命名360周年讨论会”,这次会议是由中央民族大学满学研究所发起的,国内各地的满学及清史研究学者近90人参加了这次学术会议,就满学研究领域内的历史、社会、语言、文学、艺术、民俗等学科的诸多课题,进行了颇有收益的切磋研讨。
著名女真文、满学、清史、蒙古史专家金启孮先生在在这次会议上有过这样一段发言:将女真改名满洲这一件事做为满洲族(以后简称满族)的一个新的起点,确实值得纪念。
这一改称其影响面之大不仅限于满族,简括起来说,这是清太宗皇太极文治上的一件大事。
满洲族和女真族本是一个民族,在金朝灭亡以后,女真人常借女真族和金朝做为重新统一女真各部和恢复金朝统治的宣传口号。
元朝末年辽东的锁火奴和辽阳的兀颜拔鲁欢两次起兵反元,都在1348年(元顺帝至正八年),还在刘福通起兵的1351年(至正十一年)的三年以前。
他们都自称大金子孙,但因不久即失败,没人注意及之。
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起兵自称大金,并造作祖先传说出于“佛固伦”(满语Fe-gurun“故国”即金),当时必是利用女真族和全国做宣传,利于统一东北的女真各部。
锁火奴也好,兀颜拔鲁欢也好,努尔哈赤也好,都谈不到有统一中国的大志。
到了皇太极执政时,情形却不同了,当时东北、内蒙已统一,要进一步经略中原,就要有统一全国的大志,而当时也具备了统一全国的有力的舆论条件。
这些舆论条件是:1.1634年(明崇祯七年、金天聪八年)十二月,蒙古墨尔根喇嘛带着嘛哈噶喇像投降。
嘛哈噶喇是元朝帝师八思巴为元世祖忽必烈铸造的佛像,以后元朝历代皇帝即位前要供奉祂,祂可以说是元朝皇帝和蒙古大汗的象征。
因此,皇太极特在盛京建立了实胜寺,寺中起嘛哈噶喇楼以供奉之,足见重视。
2.1635年(明崇祯八年,金天聪九年)。
五月命选翻译辽、宋、金、元史;
六月从林丹汗处得到传国玺。
传国玺是全中国正统皇帝的重要象征。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六月得了传国玺,十月就改了族名。


与此相反,金的国号和女真族名反而成为统一全国的障碍。
为什么呢?
1621年(明天启元年、金天命六年),后金兵攻破辽阳,明朝就停止对北京房山县金代诸陵的享祀。
天启二年,又尽毁金代诸陵,断绝水脉,剥案山之皮以坏风水。
三年,又在金陵废墟上建关帝庙以镇压之。
这虽是出于魏忠贤的命令,但从中可以看出汉人对金和女真旧怨之深,深怕其后裔再统一中国。

对这件事太宗皇太极曾一再解释,如致祖大寿书中即曾说“我兵至北京,谆谆致书,欲
尔国君臣惟以宋朝故事为鉴,亦无一言复我。
尔明主非宋之苗裔,朕亦非金之子孙,彼一时也,此一时也。
”若继承女真族再建一个金朝,充其量不过半壁江山。
所以继金,远不如标榜继明和继元。
我们可以看出清太宗曾用政治力量,硬说自己不是女真族,因为女真族称容易在汉人中引起对“靖康之役”的旧怨。
改称“满洲”,一说出于曼殊师利,“曼殊”即“文殊”,使崇信佛教的汉、蒙、藏三大民族,反而都有好感。
金国梳辫子么?
梳理几条历史记载:1.《北风扬沙录》:“人留辫发与契丹异(契丹为髡发),耳垂金环,留颅后发,以色丝系之”。
2.《三朝北盟会编》卷二百一引杨汝翼《顺昌破敌录》:“(宋军)但见秃头辫发者,悉皆歼之”。
3.《三朝北盟会编》卷三载:“(金人)妇人辫盘髻,男子辫发垂后,耳垂金银,留脑后发,以色丝系之,富者以珠金为饰”。
4.《建炎德安守御录》载:“皆剃头辫发,作金人装束”。

参考:

金国女真和满清的满族不适于同一个民族,这是后来满清乱认祖宗,自抬身价的结果。
如果硬要拉关系,只能说他们同属于通古斯人。
但通古斯人是个大概念,包括北方很多少数民族。
金国女真建国以后,一度比较强大,然后没多久就迅速衰败。
金国灭亡的时候,金国女真遭到北方蒙古人的大肆屠杀,一些汉人也起来反抗。
有很多学者认为,当时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的女真人绝大部分被屠杀殆尽:他们见了猛安谋克“期必杀之而后已”,以至于“寻踪捕影,不三二日屠戮尽净,甚至掘坟墓,弃骸骨。
”尤其,金国女真几乎族灭,只有极少数人为蒙古人所利用,另外一部隐姓埋名从此和汉人同化,不复存在。
至少少数部落退入东北,一些则之前就没有入关,这就是海西女真一部分的祖先。
但创建满清的建州女真的祖先是胡里改部队,在金国灭亡前后他们还在外兴安岭地区活动,并不在今天的东北地区。
元朝时期,胡里改人才逐步进入东北黑龙江、牡丹江流域。
他们在明代逐步发展起来,最终由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进而统一其他各部,包括海西女真,建立了满清。
但建州女真和金国女真没有什么联系,双方只是同属通古斯人而已。
只有被建州女真打垮吞并的海西女真,才同金国女真有一定的渊源而已。
所以,建州女真同金国女真没有关系,更谈不上是祖先和后代。
只能说满清这个国家,同金国女真有一定的联系。
打个比方,比如今天中国也有朝鲜族,数量还不少。
汉族虽和朝鲜族很接近,但你能说汉族的祖先是朝鲜人吗?
当然不可能。
我们只能说,中国这个国家,同古代朝鲜人有一定的联系。
就具体的发髻来说,金国女真的发髻同建州女真,有很大的而不同。
金国女真的头发,同当时的契丹人很接近。
他们将头顶和两鬓的头发剃掉,而后将脑后留着的头发梳成两条小辫。
契丹人和鞑靼人发型也基本如此,等到蒙古兴起时,一些部落也沿用这种发型。
而建州女真则有很大不同。
那种金钱鼠尾头,只留下脑后一点点头发,梳成细细的小辫子,可以穿过铜钱中心的方孔,远远望去就跟一条小黑尾巴差不多。
到了清代后期,才慢慢演变成那种又粗又长的大辫子。
如果说建州女真就是金国女真的后代,不可能发髻上有这么巨大的区别。
乱认祖宗,是一种自卑心理。

参考:
关于女真和满族的关系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但是这些都是属于学术问题,历史问题,而根本不涉及民族问题!(金国女真人的“髡”发特征)但是,总有一些不尊重历史的历史盲们,出于民族自尊等原因,狭隘地把历史问题和民族问题混为一谈!在认真研究历史上的女真人和今天的满族关系中,不断被扣上“民族黑”的帽子,这种狭隘的历史心态必然让民族历史研究无法进行下去,也必然是不尊重历史的结果,所以,对于历史盲们,不管你们是出于什么心态,对于民族历史应该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认真加以研究。
(上
)同时,你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金国女真和满族可以完全肯定不是一个民族!之所以可以如此确定,是基于我们对历史的发展逻辑的认知和严肃思考。
之所以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都更倾向于把金国女真和满族掰扯开,是基于如下一些考量:关于教科书中把满族和女真混为一谈的原因,是过去把清朝的《满洲源流考》作为历史依据。
很显然,这个《满洲源流考》漏洞百出,因其篡改历史,被历史学者嗤之以鼻,并遭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质疑。
尤其是,源流考以努尔哈赤认完颜阿骨打为其六世祖先,从而作为民族起源。
但众所周知,他们根本就不是同一个部落,八竿子打不着,隔着山,毫无依据的认祖更多的被认为是出于统一当时的“建州女真”各部落需要而做出的托名做法。
这是典型的乱认祖宗的做法。
作为严谨,务实的历史学者必然会有着清醒冷静认识的。
我们尤其要指出的是,金国女真人是不是满人,要看二者的主体差别——有没有继承关系。
只有搞清楚二者差别,才不会引起概念混淆。
金国女真“主体”是完颜阿骨打建立的金国,其主体与满人存在明显差异——时空差异。
所谓时空差异,表现在金国女真的历史特征与满人不具备吻合性。
这表现在:1.金国女真的“主体”全部迁入关内。
2.进入关内一百多年里,其主动汉化。
先后把贵族迁往山东等地与汉人定居生活,风俗习惯与汉人趋同,信奉道教、佛教,修建大量道观和寺庙,与建州女真信奉萨满教完全不同。
3.以中原文明为标准,无论是文字、发型和服饰都不断受到汉人影响,彼时的金国女真人是以哈汉为时尚潮流,汉风的影响与日俱增。
历代金国皇帝都不断推出汉化政策,承认中原文明的先进性,这个过程中,他们以中原正统自居,尤其是,自称“中国”。
很显然,他们的汉化程度很高。
4.金国女真拥有很高的汉化文明,其势力最远到达黄河以北。
包括,全民全面汉化,模仿汉字发明的女真文也逐渐放弃;
包括,以铁浮屠为代表的军事技术;
包括,和中原王朝一样的封建社会进程。
其强大的军事工业使其具备了极强的进攻性,并为以此灭亡北宋王朝具备了可能性。
5.蒙古灭金实施了大屠杀,整个过程中,有2000万人
其统治区百姓经过长期融合,在金国被灭时,已经很难分彼此了。
正因为如此,蒙古人将他们一概称之为“汉人”。
而把南宋的汉人称之为“南人”。
6.近年人口学发现,甘肃泾川还生活着已经完全演变为“土生土长”的汉人村落的“完颜村”。
这里的人们经过民族学家和历史学家考证已经确认了其完颜氏族的后裔身份。
八百多年来,他们一直祭拜祖先“完颜阿骨打”。
同时,在山东还发现了金国军师粘罕后裔,他们也已经是土生土长的汉人了。
这个发现和历史记载不谋而合。
这表明,被屠杀后的金国女真人彻底融入汉人。
那么,满人又是如何发展变化的呢?
满人的“主体”不仅仅是历史上的建州女真,而今天的满族是以“清末旗人”为主体形成的。
旗人源自于其首领努尔哈赤时代创建的“八旗制度”,在皇太极时代,汉八旗和蒙八旗都很强大了。
在清代,旗人内是通婚的。
很多汉旗人在历经三百年后,都成为今天的满人。
最典型的就是明朝汉人尚可喜。
他的家族开枝散叶,到今天已经有四万多人,基本都是满人。
从人口学分析,满人中汉人占到了六成,这充分说明汉满高度融合。
所以,我们说满人有两个主体,一个是建州女真,另一个是历史上的“汉人”。
除此之外,还有其它少数民族。
比如,锡伯人,鄂温克人,朝鲜人,蒙古人等。
这些都表明,满人是一个历经发展,在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的一个“民族共同体”!这么看,他们的民族主体和金国女真的民族主体已经完全不同——变化太大了。
既然主体不同,又如何能说是一个民族呢?
事实上,金国女真和满人在风俗特点上也完全不一样。
满人是非常尊重狗的,他们是不吃狗肉的。
这是因为传说狗救过他们的祖先。
但是,金国女真人却是要吃狗肉的,史书《大金国志》有如下的记载。
除了习俗不同,宗教信仰更是完全不同。
金国女真推崇“拜孔子,开科举,忠孝仁义”以此标榜自己为中华正统,还推崇道教和佛教,在其统治区内修建了大量寺庙和道观,俨然就是以中原人自居了!而此时的建州女真人崇拜的是萨满教,就是俗称的“跳大神”,所以就宗教信仰来看,二者也是有本质区别的。

我们还必须指出的是,二者的文明程度差距,说实在太大了!作为满人主体之一的建州女真,明末崛起的时候尚处于“奴隶社会”。
他们还依然奉行“巧取豪夺”的劫掠方式,是典型的“野蛮人”特征。
这和被灭亡时处于高度文明的金国人大相径庭,我们知道,文明是进化的,但如此逆潮流发展,完全不符合发展规律。
就连同时期的另一个女真部落,海西女真也不以为然,认为他们太落后了,称其为“蛮族”。
迄今有学者认为,从蛮族向满族的发展,本身就体现了一个民族从落后向中原文明靠拢学习的发展融合过程,是应该值得肯定的。
努尔哈赤创建八旗制度,创建满洲人,本身就是一个民族的自我救赎行为。
当时的东北乃是苦寒之地,生存环境极其恶劣,茹毛饮血,他们面临着和大自然的抗争,还要和山林野兽搏斗,以获取更多的有限的生产资源。
这也是造成其文明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么,建州女真从何而来呢?
一般认为,他们从遥远的通古斯而来。
通古斯就是今天的西伯利亚。
建州女真的前身是元末的胡里改人,来到中国东北的时候,先是误入朝鲜,被驱赶,四处漂泊,到了明初被善良的明朝安置在东北,并为其设置奴儿干都司,建州左右卫所管辖该地,努尔哈赤是建州左卫的指挥使,后被封为龙虎将军。
所以,后来他反叛明朝,作乱辽东,尤其是发动的“辽东之屠”,让他背上了屠夫恶名,也让“农夫和蛇”的故事从此流传。
从这里可以看出,满人并不是东北最早的居民。
他们是在金国女真人离开东北后才填补了这里的真空。
而且,这里还生活着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当时的辽东汉人就有三百万之众,而建州女真出现在这里的时候,人口还仅仅数万人。
史书记载,为壮大满洲,统一女真各部,努尔哈赤曾向锡伯人借兵三万。
而他在建立后金时,以八旗制度,兵民一体,已经有数十万之众。
关于来源于通古斯的说法,慈禧之侄孙,叶赫那拉.根正还有进一步论述。
他说,“所有资料都是从努尔哈赤时代开始,上溯六代,到第七代就没有记载了。
”这也表明,努尔哈赤乱认祖先,编造了一段历史。
他也认为,“满人来自通古斯,今天的西伯利亚”。
这个记载见于他的著作《我所认识的慈禧》一书中,而他的说法完全印证了那段历史。
综上所述,此女真非彼女真,然也!信也!靠谱也!“同一个民族两次入主中原”,这除了美化贴金,实在是非分之想,欲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说了:“为嘛呢?
有啥依据?
”好,咱开篇先把这俩人为嘛是一个祖宗的事,给大家伙聊清楚了。
女真族这女真族,他还有俩别名叫女贞或者女直,所以大家伙搁历史书上瞅见那俩别名别着急,那不是错别字,这都是咱今个要说的女真族,他们是一回事。
打开头人家不叫女真,在三千年以前叫肃慎。
他指的是咱中国古代东北民族,在尧舜禹的时候,对咱中原地区已经开始俯首称臣了。
那个时候,隔几年都会派几个拿着贡品的人,串门子一样拜见咱中原地区的领导人。
当然那会他们拿的东西,搁咱现代人的眼里,不是啥好物件,一般都是弓啦,石弩啦之类的东西。
那么有文字记载的实打实的到中原地区拜见,是周武王时期,所以这女真人和咱大华夏打春秋之前就已经开始有了接触,这是实锤的。
至于尧舜禹时代,是没有文字记载,仅仅是传说,但最近出土的文物似乎这嘎达和咱中原地区有一定的联系。
这么长时间的流传下来,他这名就一直在变,汉朝的时候叫挹娄。
就这字号用了六百多年,到了南北朝时期这开始叫勿吉。
这勿吉的名用了一段时间这就到隋唐时期,这又改成了黑水靺鞨。
虽然名不一样,但指的都是同一批人。
那么他们形成真正的民族形态,是在唐朝,那会他们就有了相同的习俗,相同的意识形态。
这到了辽宋时期,这帮人把这族名又改成了肃慎,但在咱汉人记载中直接用女真或者女直来说事。
打这开始咱就管叫他女真了,其实这俩字最早在唐朝时期已经有了,形成惯例是在辽宋时期。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好奇:“为嘛这女真还叫女直呢?
真和直就是样子相似,但这发音压根就不一样啊!”这事要怪就怪辽兴宗耶律宗真,瞅见没他有个真字,避讳他,所以就叫了女直了,这帮人他不乐意啊,但也没办法,打不过人家,只能认了。
后来的女真咱把时间线掐在十一世纪,就这时间点上的女真已经对契丹建立的辽朝俯首称臣了。
契丹人对这帮人也是不放心,对他们实行的是分而治之的政策。
简单的说他们把女真当中间那些个头比较大的大姓,从人家原来的祖籍地给骗了出来,拉到了辽东半岛,还给赏了契丹国籍。
被骗出来的这帮人,就叫熟女真。
而留在原地,也就是松花江北边,宁江州东边的这帮人就叫生女真。
而这黑水靺鞨的后裔,他就是生女真的主体。
话说这契丹人也不地道,他对这生女真还是不放心,天天的想着法的打击生女真这帮人。
这老话说的好,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就这种不断的打击中生女真就诞生出了一
这人一口气就统一了女真各部,大脚丫子就把契丹给踹出了自己的地盘。
在1115年的时候就建立了金朝,国号就是大金。
这国号的来源就是取自他们最初的发源地金水河,照人家的意思这就是不腐不坏,长长久久!可他这日子也不长,百多年之后,这金朝就要面对一个崛起的庞然大物——蒙古帝国。
话说他这金朝,也知道蒙古人不能强大,一旦强大起来他们的日子绝对不好过,所以在这漫长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对蒙古采取减丁政策。
简单的说,就是时不时的挑拨一下蒙古各个部落之间的矛盾,让他们打生打死的闹腾。
实在不行他们自己个也动手,杀这个,打那个的。
其最终的目的,防止蒙古人一家独大的局面出现,让他们始终处在分裂的状态。
这矛盾可就积攒的大发了,当蒙古人崛起,一家伙就把金朝给掀翻了。
那么元朝就建立起来,这大元朝对这女真更恨,除了当初在战争中被杀的被砍的,剩下一窝子女真,他就进行了划分。
说这女真生在西北不会说汉语的,一律视为蒙古人,如果生在汉地,会说汉话的,一律视为汉人。
得,就这一个政策下来,女真人口的五分之三直接就整没了。
当然原祖籍地的女真人,还视作女真。
这时间到了大明王朝建立之后,这女真大体已经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以及东海女真三大部。
后来建州女真的首领努尔哈赤靠着十三副铠甲,这就统一了女真各部,后来就创建了八旗制度。
于是在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这就建立了后金,也就是满清的前身。
这事到了皇太极的手里边之后,因为连年的战争,这人口资源的缺口实在是太大,不足以他支持一场接着一场的大战,所以皇太极就把投降的汉人和蒙古人也编入了八旗制度之中,这就形成了汉八旗和满八旗。
这帮人也是做为旗人看待的。
这时间到了1635年十一月二十二号,皇太极就颁布了一条命令,说无知的人老是叫俺们为女真,这不妥,打今个起咱就叫做满族。
所以满族这个名就是从这一天定下来的,女真的的民族名也就改成了满族。
所以啊女真和满族压根就是一个民族,这是实锤的没跑。
那为嘛一个梳辫子,另一个不梳呢?
这有啥好奇怪的,他们当中间这都搁了好多年了,您这发式还不让人家变上一变。
这就好比过去最开始的时候,咱都是穿兽皮的主,现如今咱都是穿大裤衩的主,一个道理,这没啥好奇怪的!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
靺鞨人为金国女真和清朝满族的共同祖先古代中国,在东北地区曾经分布着东胡、秽貊、肃慎这三个种族。
其中的肃慎族,位于东胡的东北,一直到日本海,差不多就在东北大兴安岭与外兴安岭之间这一区域。
因为地处偏远,隋唐时被称为靺鞨,这也是女真和满族的共同祖先。
唐朝时有粟末靺鞨、黑水靺鞨。
我们历史书上看到的渤海国就是粟末靺鞨建立的,期间一共传了15王229年,最终被契丹灭亡。
自此,黑水靺鞨和粟末靺鞨都相继归附契丹。
其中入了契丹籍的就被称为熟女真;
而在更北边的没有加入契丹籍的,则被称为生女真或野女真。
契丹压迫,女真完颜阿骨打灭辽黑水靺鞨是生女真的主体。
后来反抗辽国,建立金朝的完颜部落,就属于生女真,黑水靺鞨的后裔。
当时由于辽国出身于东北游牧民族,担心女真势力增强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
所以对女真部落极力打压,但打压的结果,反而让女真诞生了一个英雄完颜阿骨打,他将女真族各部统一起来,并建立“大金”,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女真族的皇帝。
完颜阿骨打发动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契丹,不久后,金朝灭亡契丹、北宋,强迫西夏称臣,称霸中原。
金国仅享百年太平,被蒙古屠灭但是金国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仅仅百年之后,金国就面临逐渐崛起的蒙古帝国。
由于金国在统治漠北草原时期,经常对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采取减丁的策略,每年定期派军队进入蒙古草原,同时扶植并诱使蒙古部落之间互相攻伐。
这就使得当时的成吉思汗等蒙古人对金国怀有着极深的仇恨,于是当成吉思汗指派木华黎征讨金国的时候,就明确了不要金国女真俘虏的决定,而木华黎这位蒙古伐金总指挥也不择不扣的执行了这一政策。
生、熟女真因明相聚金国原有的女真族几乎被蒙古所灭绝,只有极少数逃往东北成为了后来的海西女真。
后来,当明成祖朱棣北征蒙古的时候,接纳了部分通古斯人,而这些人正是当年的生女真,也称为野女真。
原本朱棣在接纳这些野女真的时候,考虑的是在东北地区扶植起另外一股势力与海西女真形成势力平衡的局面,这样就可以更好的统治和管理东北地区。
于是明朝就开始扶持这些野女真,到了后来,野女真逐渐发展,在努尔哈赤时期建立了建州女真,并通过明朝发动的万历三大征之一的朝鲜战争壮大了自己的军事实力。
建州女真吞并海西女真,抓捕野女真扩充实力,建立满清建州女真在努尔哈赤的领导下,趁着明朝处于内忧外患、忙于党争之际,通过军事及欺骗手段,吞并海西女真,并派出大量人员进入北部原始森林抓捕大量野女真扩充实力,进而完成了生、熟女真的最后融合,将女真族改名为满族,同时建立清国。
其后满清征服蒙古,而对于蒙古这个曾经的仇人,满清统治者和他们的祖先也采用了减丁政策,不过满清没有金国那么直接,他们引入喇嘛黄教,通过宗教的方式,规定蒙古牧民们,一家只能有一名男子继承家业,其他人都必须去出家的方式,有效的扼杀了蒙古的战争潜力。
后来趁着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在吴三桂等带路党的帮助下满清才得以最终入主中原。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入主中原之后的满清,正是鉴于金国当年入主中原,迅速汉化导致女真战力迅速衰败的前车之鉴,在入关之后,就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特意规定了满汉不通婚,留头不留发的血腥统治。
结语所以说,金国女真与清朝满族都是一个民族,只不过金国女真的发展程度更快,走出原始森林的时间比满清来的早罢了,至于金国女真和清朝满族不一样没有一条辫子,我只能说,都过了几百年了,就不能让女真换个发型么?

它是一个少数民族这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混血种族。
那么金国的女真族和清朝的满族是一个民族吗?
为什么大金国不梳辫子呢?
女真族和和满族的分别有很多,女真是满族但是满族却不是女真。
凡是要讲究一个回归本源,女真族一开始的十分强大建立起了大金国。
曾经的女真族也把当时的汉人打的很是凄惨。
把汉人建立的大宋王朝给打的一度的亡国。
但是就算是再强硬的女真族也是有自己强劲的对手这个对手就是同时代的蒙古族。
由成吉思汗领导的蒙古各部落曾经向金国称过臣。
但是后来成吉思汗经过多年的发展变得强大了起来。
强大以后的成吉思汗对金国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最终打的金国亡国女真族亡差点亡族。
后来女真族为了能够继续的生存下去一部分前往汉人生存的地方和汉人过起了混居的日子。
另一部分则是跑到了东北地区和当地的游牧民族进行了大混和。
满族人就是女真族人和东北游牧民族混和在一起的后代。
不过满族人经过了几个朝代的发展最终已经和女真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这一点体现在了方方面面。
所以女真族是满族是但是现在的满族和女真族已经扯不上任何的关系了。
大金国不梳辫子的问题。
当时的大金国也就是女真族,那个时候的人们讲究的是在自己的脑门后面留两个辫子。
也叫作金钱鼠尾这种辫子和当时的蒙古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像女真族这种游牧民族他们从自己的骨子里面就崇尚武力。
尊重强者因为蒙古人在当时比他们要强,多次把女真族打败。
在那种情况之下女真族就在各个方面刻意的向蒙古人学习。
就是为了有一天自己能够壮大起来。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清朝的满族人也是不梳辫子的。
梳辫子的开始是满清入关以后开始的。
清朝在努尔哈赤后金时期对于梳辫子的要求没有那么的高,基本上就是看自己的想法而定。
那个时候的清朝属于自己发展阶段要随时面临着蒙古各国还有明朝的进攻。
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一切要求都从简化只要是能够把仗打赢就是最好的事情。
后来满清打败了自己所有的对手然后成功的进关结束了自己游牧民族的生活。
为了显示自己民族的强大和统一。
最终强制性的要求所有的汉人进行剃发留辫子为此还杀了许多敢于反抗的汉人。
满族统一留辫子就是为了体现出自己民族高人一等。
金国时期的女真族和清朝失身满族人。
根本就不是同一个民族所以也谈不上保持一样的传统,统一在自己脑门上留辫子的事情也只有清朝的满族能干的出来。

参考:
金朝女真和清朝女真(满族),都属于通古斯族群下的肃慎。
金朝的完颜家族出自于现在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南阿什河。
1234年,蒙古人摧毁了金朝。
元朝首先把追随金朝入关的女真,也就是生长于汉地,的女真,全部算为汉人。
而把还继续生活松花江下游和黑龙江的生女真,设斡朵里、胡里改、桃温、脱斡怜、孛苦江五万户府,管辖当地生女真人和水达达。
在1403年,永乐5年,明朝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招募当地的女真南下定居,主要是想从这里征兵,随同朱棣进攻北方的北元势力。
这些人与金朝女真的区别在于,金朝女真实际上属于黑水靺鞨的直系后裔。
而清朝女真,实际上就是在金朝被遗留在东北的生女真,斡朵里、胡里改等万户府的后代。
在永乐年间,元朝封的斡朵里万户府首领猛哥帖木儿归顺明朝朝廷,随后追随朱棣北伐蒙古,建立战功。
为此,永乐皇帝将猛哥帖木儿的部族分封在建州三卫,为明朝守卫边疆。
一百几十年以后,建州左卫就出现了努尔哈赤,建州三卫也成为了清朝女真的核心骨干力量。
金朝女真也梳辫子,只是与清朝女真的样式不同。
毕竟,他们来自不同的部落联盟,各有自己一些不同的风俗习惯。
金朝完颜部等嫡系部落,早就跟着金朝皇帝入关享福去了,只有那些关系疏远的生女真部落才被留在了黑龙江冰天雪地了。

参考:
在我国历史上有两个王朝是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一个是元朝,一个清朝,虽说两个都是我国历史上统一的封建王朝,但是在延续时间上面,元朝远远比不上清朝。
清朝之所以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二百多年,还要属满族统治者的精明能干。
虽说满族是聚集在我国最东北的一个少数民族,但是满族也有他们的祖先,而对于满族人的起源,可能很多人都存在疑问。
很多人都觉得,毕竟是同一个地方不同时期的人,满族和之前的女真人一定有联系。
而且在之前的历史中,女真人还建立过自己的国家——金国,北宋的灭亡就是金国一手造成的,在两宋时期,女真人也是风光了上百年。
在清朝还没有建立的时候,满族人建立的政权就叫做“后金”,这就更让人认为满族人和女真人有着不小的历史渊源这个事实可信度更高了。
但是,有些人在这其中也发现了一些端倪,那就是从取名字的方式来看,不仅后金的皇室和之前金国的皇室姓氏不同,就连取名字的方式也大不相同,金国人取名字的方式更像是中原人,而满族人取名字的方式更像是现在的欧美人。
出现这种差异,难免会让人们觉得疑惑,究竟女真人和满族人到底有怎么样的联系呢?
如果真的想要把女真人和满族人完完全全的分开来讲,根本不可能,女真人的历史已经有很长时间了,甚至是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才发展成为了宋朝时期的女真族。
而随着完颜阿骨打统一了整个女真部落,将其他统治过女真人的民族赶跑了之后,女真人才建立起了自己的政权,也就是金国。
在宋朝的时候,那个时候金国刚刚建立不久,按照历史发展趋势,必然会经历一段繁荣的时期,再衰败下来,而事实也确实如此,在灭北宋后,经过时间的推移,它也被蒙古人吞并了。
而经过了元朝那段时期的发展之后,女真人内部开始分裂了,一共分成了三个部分。
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政权,其实就是来自女真人分裂出来的三个部分中的一个——建州女真人。
开始的时候努尔哈赤只是建州女真人的首领罢了,不过之后通过努尔哈赤艰苦奋斗,他最终统一了女真的其他各部,这才有了后来建立起大清政权的基础和资本。
努尔哈赤活着的时候,他们仍然叫女真族,努尔哈赤去世之后,他的儿子皇太极继承了皇位,皇太极突发奇想把女真族改成了满族,不过不管叫什么一定程度上还是属于一个民族主干。
所以说,女真族就是满族。
不过虽说女真族是满族,但满族并不全是女真族,细分的话可以说女真是满族主干。
为何这样说呢?
因为满族这个概念相对来说更加笼统, 它是在历史变迁之中加入了些其他民族融入,形成的一个新民族。
而至于为什么满族人非要就辫子,这就是不同时代的一种习俗了,满族人留辫子的习俗不过是清朝的一种独特发式罢了,也不具备什么特殊意义,不过时间长了就成了后人们的一种习惯了。

参考:
首先说一下,在当时没有女真族和满族,而是女真人和满洲人,而民族是近代才有的。
关于这个问题,有人说是,有人说不是,让很多不懂得东北民族历史的人是云里雾里的。
在3000多年前的东北,有一个古老的民族——肃慎, 传说舜、禹时代,相互就有了联系。
舜时,息慎氏朝,贡弓矢﹔禹定九州,周边各族\"各职来贡\"的。
汉至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隋至唐时期称黑水靺鞨,\"女真\"一名最早见于唐初。
到了辽朝为了避辽兴宗耶律宗真名讳又称为“女贞”、\"女直\"。
女真人怎么又分成了“生女真”和“熟女真”的?
当时女真族分布范围较广,南起鸭绿江、长白山一带,北至黑龙江中下游,东抵日本海。
居于咸州(今辽宁开原),东北至松花江;
居于松花江以北、宁江州(今吉林扶余),直至黑龙江两岸中下游的称之为\"生女真\",居乌苏里江以东而近东海 (日本海)的称之为\"东海女真\"。
辽朝的统治者对女真人实行\"分而治之\"。
他们把当中强宗大姓骗至辽东半岛,编入契丹国籍,称为\"合苏馆\",又作曷苏馆、合苏衮、是女真语\"藩篱\"的意思。
这些人就是后来的\"熟女真\"。
而\"生女真\"是黑水靺鞨直系后裔,后来建立了金朝的完颜部,就是生女真的一支。
辽朝一直对女真人进行剥削和压迫,不断引起女真人的反抗,直至完颜阿骨打的崛起,统一了黑龙江两岸几十个不相统属的各女真部落,于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朝。
而金朝统治时期对蒙古各部进行压榨,在金天兴三年(1234年),南宋和蒙古南北夹击下覆亡于蔡州。
但建州、海西、野人女真等部仍有很多散居在东北及外东北地区。
其实,在东北很多少数民族多是以部落形式存在,这些部落之间平日里互不努属,每当有强大的人物出现,才能统一各个部族,才能强悍的势力,像历史上的鲜卑拓跋部的建立了北魏、濊貊、扶余人建立了高句丽、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建立了渤海国、契丹人的辽朝。
当金被蒙古所灭后一部分随蒙古人一起征战,一部分散到了东北及外东北地区,还有一大部分迁徙到中原地融入了汉民族之中。
在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建州女真的努尔哈赤十三副甲胄起兵自称大金,其最初是为了统一各女真部,来对抗明朝的残酷压榨和盘剥,来保证自己的部族不被明朝灭绝。
在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统一了女真、蒙古诸部,将原有各女真部统称为满洲,据《清太祖高皇帝实录》记载:\"满洲一词,来源未久,表示部族之号,若肃慎、勿吉、女真,非地名也。
\"又据《满洲源流考》记载:\"以国书考之,满洲本作满珠,二字皆平读。
我朝光启东土,每岁西藏献丹书,皆称曼珠师利大皇帝。
翻译名义曰曼珠,华言妙吉祥也。
又作曼殊室利大教王。
经云释迦牟尼师毗卢遮那如来,而大圣曼殊室利为毗卢遮那本师,殊珠音同,室师一音也。
当时鸿号肇称,实本诸此。
今汉字作满洲,盖因洲字义近地名,假借用之,遂相沿耳,实则部族,而非地名,固章章可考也。
\"有些大肠长在脑袋里的东西,说满人不是女真人,只是因为他们与金朝的完颜部有许多不同之处,完颜部只是女真各部中的一部,它代表不了整个女真部落,再有金朝在建国后,其主体部分接受汉化,而在黑龙江流域的生女真还保持着原有的民俗风貌,就如今天南北东西的汉族生活习惯都不同,难道因此就说很大一部分就不是汉族吗?
“龙生九子,九子不同”,难道说你和你爹身高体态长相不同,你就不是你爹的儿子,你是隔壁老王的种?
更何况原是以一个个的部落存在女真人?
关于金国的女真人有没有梳辫子,《大金吊伐录》记载:天会四年(1126年)十一月告谕河北、河东各地:既归本朝,宜同风俗,亦仰削去头发,短巾,左枉。
敢有违犯,即是犹怀旧国,当正典刑,不得错失。
付逐处,准此。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载:“(金人)妇人辫盘髻,男子辫发垂后,耳垂金银,留脑后发,以色丝系之,富者以珠金为饰”。
上述可以看出,金朝的女真人也梳着辫子,只是发型与后来的满人有些不同而已。
汉人不梳辫子吗?
下面是殷商妇好墓出土的梳辫子玉人,三星堆同样也出土留着辫子的青铜人像。
商 妇好墓出土梳辫子的玉人三星堆出土的梳辫子的青铜人像从肃慎人到靺鞨人,再到女真人,最后到了满洲人,这是一个远古的东北民族发展过程,过程中有兴旺有衰败,但是依然生生不息的传承着。

参考:
他们肯定不是一个民族,为什么这么说呢?
女真人所建立的金朝于公元1234年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所灭,从那个时候开始,女真族作为一个民族基本上就消失了。
蒙古灭金之战持续了23年,大小数十战,金国上上下下数百万人口被卷入了战争。
战争结束后,剩下的女真人失去了国家,不敢再以女真人的面目示人,后来更分化为生女真和熟女真。
熟女真就近融入了汉人、蒙古人和高丽人当中。
而生女真则回到了白山黑水之间,重新又过起了渔猎的生活。
由此可见,满族和女真族确实不是同一个概念,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满族祖先当中有一部分人是当年女真的后裔。
但是满族人的主体是早年生活在东北地区的通古斯族群,这个族群以渔猎为生,范围包括今天中国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和西伯利亚地区,而女真族从族群上来说属于室韦族群。
今天的满族演化过程应该是除了女真人之外,还加入了蒙古人、汉人、鄂温克人、朝鲜人和锡伯人等等。
我们有的时候会把女真族和满族搞混了,主要就是因为努尔哈赤在历史上建立了后金,让人觉得他好像是延续了几百年前的金朝一脉。
其实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政权看上去更加师出有名,有一件事我们不要忘记了,金朝和蒙古人是世仇,蒙古灭金之战,将女真人几乎杀光,所以金朝是不可能和蒙古人和睦相处的。
而努尔哈赤不仅和蒙古王公贵族亲如一家,而且还互相之间联姻,所以历史上才会有一种“满蒙”的说法。
从这一点上来看,满族和当年的女真族完全是不是同一个民族,只是他们的祖先有部分重叠的情况存在。
至于说到为什么大金国人不像后来的清朝人一样梳辫子,这是由他们的风俗习惯决定的。
女真人和蒙古人一起生活在草原上,所以这两个民族的生活习惯有类似的地方,女真人在发型上学习了蒙古人的“三搭头”发型,也就是头顶上留一弯头发,两边再留两髻。
既然蒙古人没有没有留大辫子的习惯,受到文化的女真人当然也不会留大辫子了。
而满人又为什么要留辫子呢?
是因为他们在打仗时,常常会出现头发掉下满人又为什么要留辫子呢?
是因为他们在打仗时,常常会出现头发掉下来挡住眼睛的情况。
而且一旦出汗,汗水粘住头发,会让自己很不舒服,打起仗来也不给力。
所以满人后来就慢慢想出了一个办法,把额头前面的头发全部剃掉,后面的头发则编成辫子。
入关之后,为了维持统治,又强迫中原地区所有的汉人也要留头发,否则割脑袋,这样才形成了清朝人人梳辫子的情况存在。
总之,时代不同,风俗习惯不同,具体的做法也就不同。
而且金朝与清朝之间隔了好几百年,这几百年间,两个民族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当然也会出现不一样的情况。

参考: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专门搜集了一些关于满族的资料。
看了以后才发现,这个民族确实了不起。
它的历史也很悠久,也很辉煌。
满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其历史最早可以追述到肃慎新开流文化时期,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都是现代满族一脉近亲祖先。
满族的先民,居住在我国的东北地区。
根据考古发现,满族的先祖就在东北地区居住生活,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1972年中国考古队在毗邻俄罗斯的兴凯湖地区考古发现了在6800多年前的骨雕鹰头“海东青”、马鹿角雕制的
满族先民肃慎很早就与中原文明有交流,自公元前22世纪的舜禹时期便见诸史籍。
《山海经》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
”《竹书纪年》载:“帝舜有虞氏二十五年,息慎(即肃慎)来朝,贡弓矢。
”相传禹定九州时,周武王、成王时,肃慎均派使来贡,最著名的贡品为“楛矢石砮”。
其实所谓的朝贡,不过是中原王朝的概念。
这些千里而来的肃慎人,大概只是为了交换货物。
周人称“肃慎、燕、亳,吾北土也”。
可见当时周朝人已经把肃慎人所占据的东北地区认定为自己的国土了。
公元前夏商周时的肃慎王国、汉至两晋时的挹娄、北魏时的勿吉、隋唐时的靺鞨、北宋至明时的女真,最后形成满族。
满族的历史一脉相承。
满族也是很有作为的一个民族。
他们先后建立过三个王国。
两度入主中原。
第一个王国就是渤海国。
公元7世纪末(唐代中期),粟末靺鞨领袖大祚荣建立了渤海国。
建国初期有编户十余万,人口数十万,后来人口逐渐增至五百万左右。
号称“海东盛国”的称誉。
到9世纪末,渤海国被辽所灭。
第二个王国是金国。
完颜阿骨打统一了“南女真(熟女真)、北女真、生女真、黄龙府女真、顺化女真、长白山女真”等各部女真,建立了强大的金国。
金国大家都知道。
先灭大辽,再灭北宋。
入主中原,辉煌一时。
第三个王国就是清朝。
金国灭亡以后,女真族四分五裂。
到明朝时,分为建州、海西(扈伦)、东海(野人)女真三部。
努尔哈赤东征西讨,再次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
从后金这个名字也可以看出,努尔哈赤自认是金国的后裔。
1635年,皇太极废除“女真”的族号,改称“满洲”,将居住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汉族、蒙古、朝鲜、呼尔哈、索伦等多个民族纳入同一族名之下,满族自此形成。
同时,也有一部分辽代女真的后人没有加入满族共同体, 建国后被划分成锡伯族、赫哲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但他们是今天满族的近亲(通古斯族系,即肃慎族系)。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被编入八旗的还有当时相当数量的辽东汉人、蒙古人,少部分朝鲜人,甚至一些俄罗斯人。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满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从肃慎、女真到满族一脉相承,但也融合了汉族、蒙古族等等很多民族的新鲜血液。
其实不止是满族,56个民族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