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吐蕃持续二百多年攻打强大的大唐而不打武力孱弱的印度
其实,吐蕃当年是打过印度的,也正是因为打完了,才发现没有必要接着打了,所以吐蕃才专门针对大唐打了200多年。
下面,我们就具体说一下原因:吐蕃建立于公元618年,看这个时间眼熟不?
没错,唐朝也建立于公元618年;
吐蕃于公元842年灭亡,唐朝比吐蕃强一点,多撑了65年,于公元907年灭亡。
那通过时间的对比,大家可以发现,吐蕃与唐朝基本上相当于同生共死,而这对难兄难弟就是在打打和和,相爱相杀中走过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唐朝大家自然熟悉,我们今天重点说一下吐蕃,吐蕃是我国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也是我国青藏高原上,出现过的最强盛的政权。
现在通说认为,松赞干布是吐蕃的开国君主,实际上按照西藏习俗,松赞干布是吐蕃第33任赞普(藏王),只不过在松赞干布继位之前,西藏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很多事情只能归咎于传说。
并且,在松赞干布出生之前,西藏基本上属于大小政权各自为政的状态,自然没有强大的合力对外,也就未见于史书之上。
松赞干布生于公元617年,在他出生不久,他的父亲朗日松赞,就率兵灭掉了周边部落,基本上统一了西藏。
所以说,松赞干布在公元629年继位时,他的父亲已经为他打好了天下,松赞干布之所以出名,源于他继位后彻底统一西藏,并建立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一系列制度,使吐蕃王朝真正走向富强。
那随着吐蕃王朝的兴盛,松赞干布自然不甘于固守在青藏高原,为了进一步扩张,松赞干布在公元638年,就主动挑起了与大唐的战争,史称“松州之战”。
在这场战役中,双方各投入兵力五万余名,本来信心满满的松赞干布,没想到被唐军彻底击败,这也让松赞干布领略到大唐的威武。
也使松赞干布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与大唐的差距,虽然两个王朝建立时间相同,但大唐却明显强盛于吐蕃,于是松赞干布开始卧薪尝胆。
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大唐称臣,并成功迎娶回了文成公主,成了大唐驸马的松赞干布,自然引进了大唐的先进文明,也使得吐蕃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公元650年,松赞干布死后,继任者在松赞干布的铺垫下,使吐蕃王朝进一步强盛,开始了与大唐的直接对抗,此后的近200年时间里,双方有过和亲、开展过贸易,但也争斗不断。
在吐蕃最强盛时,版
当时的吐蕃,可以同时跟大唐、回鹘、阿拉伯帝国争霸亚洲,其兵力甚至曾远到中亚、印度地区,所到之处尽皆臣服。
那吐蕃王朝到底是怎么兴盛起来的呢?
如果说单凭松赞干布的一系列举措,似乎不足以创造如此强盛的政权,为什么吐蕃政权来得快、去得也快?
自此以后,为什么再也没有出现过如此强盛的政权呢?
根据气候学家和历史学家研究显示,在那200多年的时间里,青藏高原的气候突然变得温暖起来,当时那里湿润多雨,非常适合人类生存。
再加上出现了松赞干布那样的人才,所以当时青藏高原的人口达到了历史峰值,专家认为,其人口甚至达到了上千万,所以吐蕃可以动用的军队至少有五十万之多。
如果,再算上向吐蕃称臣的那些国家,吐蕃真正发动战争动员令的话,其兵力甚至可以达到百万,这才是吐蕃王朝强盛的原因。
而随着气候的不断变冷,吐蕃逐渐走向低迷,加上内部的分崩离析,使得吐蕃仅存在224年,就又重新陷入分裂,此后再也没有出现强大的政权,到了元明清时期,更是可以被轻易征服。
据专家推测,到了清朝时期,西藏的人口最多只有200万人,而在1950年的时候,西藏的人口甚至只有120万人。
所以,归根结底,是气候环境的不断恶化,使得吐蕃人口急转直下,再也没有了称霸一方的基础,更不要说其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落后了。
那说了这么多,我们现在正式回答
这就好比强盗抢劫时,肯定挑有钱人家抢一样,虽然有钱人家不好抢,但能抢过来的都是真金白银,投入小回报大,就算冒点风险也值得。
而事实上,吐蕃在与大唐的争斗中,确实获得了很多实惠,吐蕃就跟我国历朝历代的北方游牧民族一样,获得了大量的粮食、钱财,这些足以满足其生产生活需要。
而且当时强盛的吐蕃,并不比大唐弱太多,更关键的是吐蕃的骑兵,来得快跑得也快,抢完就跑,农业文明的大唐根本奈何不了它。
02吐蕃不攻打印度的原因从地理角度来讲,吐蕃与印度之间,隔着一座高高耸立的喜马拉雅山脉,有这道天险的存在,使得吐蕃出兵并不方便,想来去自如更是不可能。
而且吐蕃主要生存在青藏高原,虽然当时气候变暖,但依旧属于高寒地区,可印度是典型的高温国家,吐蕃的军队并不适合在高温中生存与作战。
同时,印度当时并不是统一的国家,由诸多小型的国家组成,可以说印度不但孱弱还特别贫穷,吐蕃就算打赢了也捞不到太多好处。
所以,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吐蕃当然不会去干,在大唐与印度之间,吐蕃自然会倾向于攻打大唐,这也是吐蕃不攻打印度的主要原因。
03吐蕃攻打印度的典型战例文章开头我们说了,吐蕃是攻打过印度的,而且是全面胜利,下面我们就挑两个比较典型的战例,来说明一下。
第一个要说的就是王玄策,提到王玄策,相信很多人,一定会想到前几年成龙的电影《功夫瑜伽》,没错,就是那个王玄策。
那是公元647年(贞观二十一年),当时王玄策奉命出使印度,结果被中天竺的新国王派兵劫掠,王玄策一气之下,就找吐蕃借兵1200人、尼泊尔借兵7000人,成功大杀四方,将中天竺灭国。
如果说这一次,吐蕃只是借兵给王玄策,并没有亲自参与指挥,那我们说第二个战例,这一次是吐蕃独立作战,而对印度用兵的原因,只是为了抢一颗舍利子。
当时的吐蕃赞普(藏王)赤松德赞建了一座白塔,他不知道听谁说的,摩揭陀国有如来佛祖的真身舍利子,于是赤松德赞就派大军攻打印度,准备把舍利迎回吐蕃。
印度的诸多小国听说吐蕃大军来了之后,根本没抵抗,直接就投降了,吐蕃大军在轻松搞定恒河北岸后,快速渡过恒河,攻陷摩揭陀国,顺利迎回了舍利。
并且,吐蕃大军在回撤的时候,特意在恒河岸边立碑,把恒河定为国界,然后派了四名吐蕃士兵驻守,虽然只有四名士兵,但也让印度臣服吐蕃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04小结所以说,吐蕃不攻打印度,是因为捞不到什么好处,并不是打不过,吐蕃之所以不吞并印度,也主要是印度太过炎热,根本不适合吐蕃人生存。
而攻打大唐就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了,因为吐蕃与大唐接壤的地方,气候条件与青藏高原相似,正适合吐蕃人生存,更何况就算无法胜利,也能顺手牵羊捞到很多好处。
其实,吐蕃面对大唐和印度时,实际上就是在做一道选择题,选哪个实惠,吐蕃也不傻,经过几次战争自然就知道了。
参考:
吐蕃和唐朝大战200年,为何不打更弱更富的印度?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吐蕃从松赞干布当家后,就获得了一个非常难得的兴盛时期。
简单来说,吐蕃存在于618年到842年,于唐朝同一年出生,与却比唐朝早死了61年。
这样长寿且强大的王朝,在青藏高原历史上,是绝无竟有的。
以至于如今的西藏,英文就是从“吐蕃”而来。
吐蕃强盛时期,基本上获得了青藏高原大部分土地,同时把长期在这片土地及其周围活动的党项族、吐谷浑、大勃律等民族纳入到自己的统治范围。
更为厉害的是,安史之乱之后,赤松德赞带领吐蕃乘虚而入,获得了陇右地区,然后在790年前后拿到了北庭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
也就是说,吐蕃最强大的时候,获得了今天新疆、甘肃、青海和西藏、四川西部等大片土地,实际的领土范围,不亚于唐朝。
但是,仅仅三四十年后,吐蕃就衰落了,衰落的吐蕃回光返照便是于唐朝缔结友好盟约。
不久后,吐蕃陷入内讧瓦解,陇右地区、西域地区在张义潮带领下归附内地,成为唐朝的归义军。
也就是说,从吐蕃兴起的200多年间几乎是一直在和唐朝争夺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区。
此时,我们不由得想问一句,吐蕃为何要和更强大的唐朝死磕,南面的印度又弱鸡有富裕,岂不是更好吃的韭菜吗?
事实上,这一点吐蕃人又何尝不知道。
公元647年,唐朝大臣王玄策被中天竺劫持囚禁,逃出来后一路跑到吐蕃,向吐蕃借兵1200,又向尼泊尔借兵7000,用这8200人,直接灭了中天竺国。
历史记载,王玄策先后斩杀印度士兵4000多人,附录王室成员12000余人,500座城池投降。
王玄策如果愿意,完全可以成为新的天竺王。
不过,王玄策深藏功与名,直接回到唐朝复命,让印度中部多个王国成了唐朝的藩属国。
你以为这就是结束吗?
不不不。
后来赤松德赞在位时,就是从唐朝手里抢走西域的那位雄主。
借着到印度获得佛骨舍利的由头,又把恒河流域多个小国灭了一次。
据说,后来赤松德赞仅仅派了四
说到这里,我们更奇怪了,吐蕃如果出点力气,直接灭了印度,藏人岂不是就能建立起一个类似于贵霜帝国、孔雀帝国的大帝国吗?
事实上,吐蕃也确实没有这样做。
我觉得主要原因有三点:1,吐蕃人更适合高寒地区生活,不适应印度的热带气候。
吐蕃人如果愿意,迁居到印度,成为印度婆罗门的一部分,并不是难事。
可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被称为“第三极”,而印度则是相当炎热。
一个是第三极严寒,一个是热带酷暑,吐蕃人自然无法适应。
2,吐蕃人对青藏高原以外地区以劫掠为目的,印度心甘情愿供奉,自然可以免于战争。
吐蕃从与唐朝的通婚中发现,唐朝是一个富庶且文明的国家,所以想唐朝学习取经自然不可避免。
可是,吐蕃也必然会看到丝绸之路和西域的巨大财富,不可能缩手不抢。
既然抢,就会有战争,而唐朝适当时代唯一可以对抗吐蕃保护丝路商道的政权。
至于印度,刚一动手就磕头投降,供奉所有财物,吐蕃即便是每年冬天都下山抢劫,都不会留下什么历史记录。
3,吐蕃人口太少,对青藏高原以外土地,根本不可能建立有效统治。
吐蕃到底有多少人口?
历史学家估计,吐蕃本部人口大约为350万人,如果再加上其他附庸民民族总人口不可能超过1000万。
如此小的人口规模,不可能对想唐朝对西域那样组织起巨大的移民队伍和海外军团。
所以,吐蕃人口不可能建立起青藏高原以外的地方建立有效统治。
即便到如今,整个青藏高原上的总人口也不过1000万,核心的西藏,如今发达经济加持下,也不过350万人。
而解放前,西藏总人口才120万。
所以,吐蕃没有入侵、殖民、统治印度,可能主要原因是嫌太热、打不起来、军力不足等。
顺带说一句,近代以后,喜马拉雅山南坡因为人口增加,实力上已经碾压藏人。
乾隆时期就有廓尔喀尼泊尔人入侵西藏,到了道光年间克什米尔查谟大公强占西藏的达拉克。
从某种程度上说,西藏能出现吐蕃这样的强权,实在是太意外了。
如今西藏人口350万,远低于印度的14亿,连尼泊尔的2500万都差老远了,维护西南边境安全,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大问题。
参考:
吐蕃英雄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后就开始了对周边的征服,自那时起南亚次大陆的许多国家就开始臣服于吐蕃。
松赞干布稳定大局后,又向大唐求赐婚,多次遭到唐太宗的拒绝,于是松赞干布就开始发兵攻伐吐蕃与大唐之间的小国,而这些小国都是大唐的藩国。
最终吐蕃终于和大唐直接接壤了。
然而松赞干布并未就此住手,他继续发兵攻伐大唐,结果大败。
于是他再次令使臣带着吐蕃的全域版
二是向大唐求赐婚。
唐太宗立即予以恩准,让文成公主下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对于
大家别急,听我慢慢道来:<一>,当时的东方世界存在着一个秩序体系,中原王朝的统治者居于正统天子之位,其他国家皆为藩属。
刚崛起的吐蕃王朝并未获得中原天子的认可,也就是说吐蕃只是武装团伙,并不是天下公认的国家。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使臣,来长安求赐婚,并非吐蕃没有美女,也不是他本人缺老婆。
而是他在变相的向唐天子,索取大唐承认吐蕃王国的地位。
他想要的是一个合理合法的吐蕃王国地位。
只有吐蕃成为了东方政治体系内的合法国家,才能得到体系内各方的尊重,才能名正言顺的征伐体系外的势力。
今天为什么各国都要加入联合国,也是这个道理。
只过唐朝的“联合国安理会理事国\"只有一个,那就是唐朝,天下权威至尊也只有一人,那就是唐天子!<二>,唐太宗拒绝了松赞干布,松赞干布发兵灭掉了大唐几十个藩国,继而进攻大唐,惨遭战败。
尔后又纳土归顺,并且再次求赐封,而唐天子爽快的答应了。
这是因为:1,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唐天子不会白给好处给松赞干布。
2,松赞干布,灭大唐藩属,表面上看似狂野无礼,实际上则暗合唐天子心意。
吐蕃灭掉众小国后。
各小国的不少财产、人口丶士兵、贵族都迁入了大唐本土,大唐等于是狠赚了一票,而且还不让人憎恶。
3,松赞干布灭了众小国后,继续攻打大唐,一方面是试探大唐的实力,另一方面是想向大唐索取更多。
结果大唐打败了吐蕃。
于是松赞干布纳土称臣,再次求赐婚。
一是松赞干布灭了众小国,也算是对大唐作出了贡献,让大唐吃了个饱。
二是松赞干布战败后,纳土称臣。
既让唐天子有面子,又让大唐看到了吐蕃的实力。
因此大唐于情于理,都必须给吐蕃一个交待。
三是大唐借赐婚之机,派出很多人才前往吐蕃,帮助吐蕃发展,既是对松赞干布的尊重和答谢,也是表达大唐对吐蕃的接纳之意和兄弟之情。
至于纳土称臣,那只是为了维系天下秩序体系的需要,所谓君臣关系,只是个名份。
大唐没有直接统治吐蕃,吐蕃也不会接受大唐的直接统治。
从
自松赞干布之后,吐蕃屡犯唐疆,二百多年来,战争不断。
归根结底只有一个原因,吐蕃渴望获得更多的利益,甚至希望在名望上与唐天子平起平坐,而唐朝实力下降,无法让吐蕃敬畏。
可以说吐蕃攻打大唐,只是兄弟之争,吐蕃只是想多榨取些利益,并没有想要取代唐朝。
其实后来,西夏与宋的纷争丶宋辽纷争,也是利益之争,并无灭国之念。
唯有蒙古汗国,才有一开始就打算灭掉中原,并吞天下的想法。
至于说吐蕃不攻打印度,那是很多人对边缘历史不了解,而产生的一种误解。
吐蕃不但征服了大半个印度,还将实力拓展到了今天的中亚,据说还拓展到了今天的伊朗东部。
只不过吐蕃实行贵族领主分封制,自从那位主张废佛教的吐蕃赞普,被刺身亡后,吐蕃就解体了,分崩离析!所以吐蕃王国的辉煌,才逐渐被世人所忽视!
参考:
吐蕃,可是一度雄踞青藏高原的小霸王。
特别是在松赞干布继任赞普之位后,吐蕃迎来了长达200余年的兴盛期。
吐蕃不但长期跟大唐作战,四周的其他国家,包括印度在内,都被吐蕃攻打过了。
吐蕃军队与印度的第一次作战,王玄策一人灭一国。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7年),唐朝大臣王玄策奉命出使印度。
恰逢与唐朝友好的中天竺王尸罗逸多去世,大臣那伏地阿罗那顺篡位,国中大乱。
中天竺又称摩揭陀国。
阿罗那顺听说大唐使团前来,竟然派兵在半路拦截。
王玄策率领随从数十人奋起抵抗,无奈寡不敌众,悉数被擒。
使团所携带的众多财物也悉数被劫。
王玄策和副使蒋师仁趁夜色逃出。
王玄策并没有直接逃回大唐,而是跑到了吐蕃,誓要报仇雪恨,灭了印度。
当时,文成公主已经入藏与松赞干布成亲。
松赞干布同时还娶了泥婆罗尺尊公主。
泥婆罗即现在的尼泊尔。
根据《旧唐书》所载,王玄策“走至吐蕃,发精锐一千二百人,并泥婆罗国七千余骑,以从玄策。
”吐蕃派了1200名精锐士兵,泥婆罗派了七千骑兵,跟随王玄策攻打印度。
王玄策命蒋师仁为先锋,自己坐镇中军,直扑印度。
王玄策率领8千余精锐战士,一路势如破竹,先后斩杀印度兵4千余人,溺毙上万人。
阿罗那顺,及其王妃、王子,外加男女一万二千余人,牲畜三万余,都成了王玄策的俘虏。
五百余座城池、堡垒皆降。
中天竺国被灭,东天竺国献上贡品臣服,王玄策大胜归唐。
吐蕃再战印度,饮马恒河。
赤松德赞任赞普时期,是吐蕃的鼎盛时期。
他与松赞干布、赤祖德赞,合称吐蕃三法王。
赤松德赞于755年至797年在位。
他在桑耶寺建了一座白塔。
有人告诉赤松德赞,摩揭陀国有如来佛祖的真身舍利。
赤松德赞为了奉迎舍利到吐蕃,随即派大军南征。
吐蕃大军所到之处,天竺的各个小国纷纷投降,恒河北岸兵不血刃的被轻松平定。
吐蕃大军随即渡过恒河,陷摩揭陀国,取回舍利子,并在恒河岸边立碑,定恒河为国界。
赤松德赞仅仅派遣了四名吐蕃士兵驻守,就迫使印度臣服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为什么吐蕃不长期派兵驻扎,派人管理印度?
吐蕃人长期居住在青藏高原地区,对于地势低洼,气候潮湿闷热的印度,应该很不适应。
按照现代印度人的卫生习惯,估计当时的印度也清洁不到哪里。
吐蕃士兵就更容易水土不服,感染疾病。
而且,吐蕃人口有限,也就限制了兵力总数,必须合理使用。
相对而言,印度士兵的作战能力一如既往的差,根本就不需要驻扎过多的士兵,四名足以震慑了。
反而是云贵、青海、川蜀、西域等地的游牧或者山地民族战斗力更强悍,时不时的会武力对抗吐蕃。
而紧挨吐蕃的泥婆罗国(尼泊尔),虽然表示臣服,但是并没有被吐蕃完全吞并,时刻都是隐患。
更不要说,华夏腹地,还盘踞着一个世界级的超级大国大唐朝了。
因此,吐蕃军队在印度劫掠一番之后,就撤军了。
为什么吐蕃跟唐朝断断续续打了二百多年?
原因很简单,大唐强盛呀,当时的印度跟大唐相比,就是一个渣渣而已。
印度军队更适合表演杂耍。
而吐蕃根本没有办法,像打印度一样,轻松灭了大唐。
吐蕃没办法灭了大唐,但是又想夺取并控制吐谷浑、突厥,以及西域诸国。
堂堂大唐朝,岂会容一个边陲小国撒野,自然要还击。
唐朝当时又无意直接进驻高原进行统治,也就默认了吐蕃的藩属国地位。
吐蕃只能在唐朝衰弱时,骚扰一下大唐。
而在唐朝强盛时,又臣服于大唐,甘愿做大唐的藩属国,以甥舅之礼相处。
正因为这个原因,才让唐与吐蕃之战,断断续续持续了二百余年。
参考:
公元七世纪初,唐朝崛起,几乎在同一时期,吐蕃也雄踞于青藏高原之上,从此,两个帝国相爱相杀两百余年。
那么,为何吐蕃非要和强盛的大唐作战,而不南下攻打武力孱弱的印度呢?
实际上这是大家的误解。
纵观历史,任何政权都清楚一个道理,柿子一定要挑软的捏,吐蕃也不例外。
当吐蕃崛起之后,他也曾南下,攻打包括印度在内的各个邦国。
先说一下,很大一部分人都认为青藏高原和南亚次大陆因为有喜马拉雅山脉阻挡,导致吐蕃无法跨越巨大的天然屏障。
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实际上,喜马拉雅山脉之上有很多山口,是可以容纳商队、军队通行的。
最著名的就是麝香之路。
这条路也可以看做是高原之上的丝绸之路,从青藏高原之上蜿蜒向南,抵达南亚,然后在转向西亚抵达欧洲。
这条路历史悠久,欧洲的罗马帝国也曾从这条路进口过中国的麝香。
吐蕃崛起之后,刚开始自然是挑着熟悉的道路向前摸索,因此,吐蕃最先征服的就是南部各个弱小的邦国。
说到这儿,给大家说一下熟悉故事里面的陌生细节——王玄策一人灭一国。
公元647年,王玄策出使印度,当时称之为天竺。
由于中天竺大臣贪财,将王玄策扣留,并且抢夺了各国贡献给唐太宗的财物。
结果,王玄策乘机逃跑,跑到了刚刚崛起不久的吐蕃。
此时,吐蕃的老大是松赞干布,是唐太宗的女婿,因此,援助了王玄策1200人马。
除了吐蕃之外,大家很比较熟悉的还有尼泊尔,援助了7000人马。
尼泊尔和大唐中间隔着吐蕃,显然不是大唐的附属国,据《新唐书》记载;
那陵提婆(尼泊尔)之父,为其叔父所篡,那陵提婆逃难于外,吐蕃因而纳焉,克复其位,遂羁属吐蕃。
由此可见,吐蕃曾入侵尼泊尔,助尼泊尔失势的国王复位。
因此,尼泊尔成为了吐蕃的附属国。
除了尼泊尔之外,《新唐书》的记载中,吐蕃西南地区还有诸多小国,比如“章求拔国”、“悉立国”等等。
这些国家也“常羁属吐蕃”,在王玄策灭天竺之战中,章求拔国也曾“发兵来赴”。
从两唐书的记载之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吐蕃已经征服了不少位于其南部的小国。
也因此,吐蕃崛起后不南下入侵印度次大陆,仅仅和唐帝国死磕,可以看做是一个伪命题。
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吐蕃也曾继续向南用兵,甚至是直取印度,打到了印度的统治核心——恒河流域。
在公元8世纪中后期,吐蕃赤松德赞听说天竺有如来佛的真身舍利,于是派遣了大军南下,兵锋所向,印度各个政权根本不是对手,于是纷纷卸甲投降,吐蕃军队也因此兵不血刃拿下恒河流域北部。
接下来,吐蕃进攻位于恒河流域南部摩揭陀国,摩揭陀人失败后纷纷逃窜。
吐蕃军队顺势夺取舍利,之后还掠夺了大量佛经、佛像和高僧入吐蕃。
此战之后,吐蕃人为了宣誓征服土地的主权,在恒河边上竖立大铁柱以标明地界,甚至还派遣了士兵守卫。
▲吐蕃鼎盛时期地
只不过由于印度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我们对此不太了解。
另外,吐蕃之所以和唐朝多次交手,主要是围绕着西域各国,这实际上是在争夺丝绸之路的控制权。
毕竟,丝绸之路上商旅往来频繁,只要控制了丝路,便可以轻松获得极大的利益回报。
不过,由于大唐和吐蕃一度势均力敌,谁也无法彻底控制该区域。
因此,双方往来拉锯,爆发了多次战争,也导致我们一直认为吐蕃在和大唐死磕。
参考:
感谢
国家是全体国民求生存和发展意志的集合,一个国家政权要对外扩张的根本原因就是获得可以让国民发展生产的土地。
国民的生产方式是怎样的?
需要什么的土地才能发展生产?
这些因素决定了一个国家政权对外扩张的方向。
吐蕃帝国是公元七世纪崛起与青藏高原的一个强大政权,吐蕃的社会生产方式是高原农牧业相结合的方式,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荞麦等,牲畜有秏牛、马、驼、羊等,手工业有烧炭、冶铁、制胶、毛纺织等。
高原农牧业相结合便是吐蕃帝国的经济特点,为此吐蕃帝国扩张的方向是整个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帕米尔高原、云贵高原、伊朗高原、黄土高原。
这些高原,主要的社会经济模式也是农牧业结合。
高原才是吐蕃需要的地理环境,相似的地理环境下,更容易满足吐蕃帝国内部的社会经济生产方式向外延伸,满足国民走出去安家立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
青藏高原周边,除了高原地形外,还有中亚的盆地、新疆的盆地、四川的盆地,印度的平原。
而这些地区,吐蕃帝国通过军事占领了,也无法长久。
因为地形是基础,农牧业结合的经济是具体要求。
没有具体的经济要求,吐蕃要取得当地的财富最多只能通过掠夺。
为此,吐蕃帝国用兵的目的有三点:其一,夺取整个青藏高原,防止其它势力侵入。
其二,夺取黄土高原、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对外扩张版
其三,掠夺周边,打击对手,补充自身财力。
从吐蕃王朝用兵的目的可以看出这个提问的答案。
其一,当唐朝鼎盛之时,吐蕃才刚刚崛起。
吐蕃面对的是国际环境,就是周边都是唐朝的藩属国,而吐蕃连藩属国都不是,周边各国都没有把吐蕃当成一个国家,而是当作一群武装掠夺的强盗。
在吐蕃北部,也就是现在的青海地区是吐谷浑的地盘;
在吐蕃的东部以及东北部,也就是现在的四川西部地区,分别是羌族人和党项人的地盘。
吐蕃要取得建国的合法性,得到周边政权的认可,进而成为诸国争霸的一员,就必须得到唐朝对吐蕃王朝的承认。
因为唐朝就是当时的联合国,且是联合国的唯一常任理事国。
吐蕃刚刚崛起,还打不过吐谷浑,所以羌族人和党项人就成了吐蕃的用兵方向。
吐蕃与唐朝爆发松州之战(在现在的甘肃)。
这次战争,吐蕃与唐朝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吐蕃得到了唐朝承认,文成公主入藏,吐蕃王朝得到了想要的地位。
羌族人和党项人在吐蕃的打击下,组织更加松散,对唐朝的依附更强,唐朝在松州周边的统治得到了加强,从党项人和羌族人那里征调了不少的兵员。
其二,文成公主入藏后,吐蕃的政治经济文化大发展,吐蕃开始强势崛起。
吐蕃发动对唐朝的战争就是要夺取唐朝控制下的青藏高原北部、东部,依附唐朝的云贵高原、帕米尔高原、克什米尔地区。
吐蕃要扩张版
而这些地区对唐朝重要性在于商路,这些地区是否安全,决定了唐朝三大对外商路中的两条商路的安全。
第一条是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延伸到中亚,向西南可以到达天方世界,向东南可以到达印度世界。
这是一条传统的陆上丝绸之路。
第二条是从长安出发,走汉中、蜀中、通过云南地区,向西南可以到达印度世界,向东南则是中南半岛各国。
这也是从汉武帝时期就开发出来的茶马古道,这条古道的价值,虽然不如海陆两条丝绸之路,但是直到抗日战争时期,这条道路依然很重要。
为此,吐蕃与唐朝围绕青海地区(大非川)、大小勃律(克什米尔)、南诏(云南)三个地区展开了军事争夺,爆发了多次大规模的会战。
在安史之乱之前,基本上是唐朝处于攻势,占据着这三大地区的时间比较长。
到了安史之乱后,吐蕃逐渐吞并了上述地区,并且占据了河西走廊、西域(新疆和中亚)、蒙古高原南部、黄土高原西部,而强盛的吐蕃王朝一度与阿拉伯帝国争夺伊朗高原,阻击阿拉伯帝国东进。
与唐朝的战争是满足国家的意志,守护青藏高原以及对外扩张版
而对于印度的战争则是打击对手,掠夺财富。
吐蕃对印度用兵有两次。
第一次是唐朝使臣王玄策出使印度,要印度诸国向唐朝臣服,印度的小国王不知道唐朝的强大,打劫了王玄策。
王玄策从泥婆罗、吐蕃等唐朝的十几个藩属国和部落调兵,兵力达到近两万人。
王玄策指挥这支以吐蕃精兵为主力的杂牌军灭掉了印度三个比较强大的王国。
第二次是吐蕃与唐朝之间爆发大非川之战后,吐蕃战败,元气大伤。
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为了补充元气,派出大军洗劫了印度恒河流域诸国,强迫印度诸国臣服并每年按期纳贡。
吐蕃人在印度各地区立石碑、铁柱,取走印度寺庙佛骨舍利,表示石碑所在都是吐蕃的领地。
印度恒河流域诸国向吐蕃进贡了五十多年。
综上所述,青藏高原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了吐蕃王朝对外扩张的方向,这就是吐蕃王朝和大唐死磕,却不南下统治整个印度的根本原因。
参考:
吐蕃打当时的印度各国,完全是平趟,以极小的代价就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可是,吐蕃始终没有把印度作为主要扩张方向,而是与强大的大唐争雄。
好打的不打,非要去打不好打的。
吐蕃为什么非要跟自己过不去呢?
吐蕃对天竺用兵:平趟吐蕃对天竺的几次用兵,简直太轻松了。
647年,唐使王玄策出使中天竺被辱。
愤怒的王玄策跑到吐蕃借兵。
王玄策率1200名吐蕃兵,7000名泥婆罗(尼泊尔,当时臣服于吐蕃)兵,大败天竺军,一直打到恒河沿岸,“斩首三千余级,赴水溺死者且万人”,阿罗那顺及妃、子及“虏男女万二千人,牛马三万余头”被送到长安,“天竺响震,城邑聚落降者五百八十余所”!震动之下,东天竺等国纷纷主动献宝示好。
虽说此战是唐使指挥,但毕竟兵将都是吐蕃、尼泊尔的。
赤松德赞时期,吐蕃再次远征天竺。
这次,他们再次攻到恒河北岸,迫使各国向吐蕃称臣纳贡,献出舍利子。
看来,吐蕃进攻当时的天竺,完全是平趟!那么,为什么吐蕃不先弱后强,把南亚次大陆搞下来呢?
气候许多朋友提到:喜马拉雅山的阻隔,使吐蕃过不去。
既然吐蕃都平趟过几次了,还说过不去这个原因,就有点想当然了。
不过,虽然喜马拉雅山阻挡不住吐蕃人,却依然能够拉住吐蕃人!喜马拉雅,阻挡了季风,使南北两面气候迥异。
吐蕃人,常年生活在海拔3000米
因此,吐蕃人皮肤厚而密,毛孔、汗水孔稀少,皮下脂肪发达,以此御寒。
但是,这也意味着很难适应炎热潮湿的天气。
偏偏印度地区,受印度洋季风的影响,炎热潮湿!后来,战无不胜的成吉思汗,也是在恒河边止步。
太热了!要想征服印度?
先得在克什米尔之类的地方住上几代人,适应下环境,或者从海上过去!因此,吐蕃始终只是占领印度北部一隅,未再做大举深入发展。
没必要打当然,如果是非有必要打,那么,也不是不能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
问题是:真没必要打了!因为:吐蕃已经垄断了印度的贸易路线。
吐蕃是印度对外贸易的中转站。
(应该指攻取大小勃律后)《世界境域志》指出:所有的印度产品皆输入吐蕃,再从吐蕃输送到穆斯林各国。
同时,吐蕃又是大唐与印度的中转站。
当时,大唐与印度的贸易,也多要走唐蕃通道。
以吐蕃的自然条件,他很难像中原王朝一样,通过建立严密的官僚体系,征收农耕赋税来支撑其财政。
垄断贸易,是最划算的致富方法。
所以,吐蕃的重点,一直是以控制河西走廊、西域,垄断丝绸之路的财富为目标。
而对印度的扩张,已经可以告一段落了。
而与大唐竞争,则不存在上述问题。
与大唐竞争的利益大以吐蕃的自然条件,想要像中原王朝一样,通过兴修水利、发展耕种来富国强兵是不现实的。
他最大的优势是:地处大食、天竺、大唐这几个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间。
如果吐蕃通过武力夺取中间地带,就可以全取贸易之利!所以,大唐虽强,但吐蕃与大唐竞争,可能获得的利益是极大的。
大唐与吐蕃的战争,首先是争夺青海。
青海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形态,与西藏有不少相似性。
所以,虽然青海地区不甚富庶,但是,吐蕃有足够的经验、能力进行统治,源源不断获取其资源。
同时,羌人勇猛善战,也是极好的兵源,可以增强赞普的军力,既用于对外作战,也可用于压制吐蕃内部的贵族。
其后,大唐与吐蕃的竞争,主要在河西走廊和西域。
控制这些地方,就可以控制丝绸之路,吐蕃就可以从此获取大量财富。
就吐蕃的内部统治而言。
赞普通过对外战争,获得财富,用于强大赞普的力量,压制内部贵族,是最利于统治的。
就外部环境而言,历史已不断证明:当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控制西域时,他就能成为一个雄霸一时,足以与中原王朝一较长短的超级帝国。
与大唐竞争的地利、人和吐蕃向北发展,则有明显的地利。
青藏高原,浑然一体。
尽管高原内部,海拔、地势尚有差别,甚至有唐古拉山这样的阻碍,但是,整个高原整体上气候相似,自然条件、经济类型也相似。
相比之下,大唐虽强,但进入青藏高原,有高原反应不说,其补给也极为困难。
薛仁贵等名将虽能战,但苦于此,也只能梦断大非川,实力大打折扣。
同时,青藏高原迥异于中原的经济形态,也使大唐很难真正地建立有效统治。
而青海地区的羌人,其生活方式、经济形态与吐蕃非常类似,吐蕃对于在这里建立统治得心应手。
因此,向青海等地发展,是吐蕃最容易的选择。
向北向东发展的天时命运一度也非常垂青吐蕃人。
原本,青海地区的吐谷浑非常强大,甚至一度压制了吐蕃。
不过···谁让他离隋唐更近呢?
隋炀帝、唐太宗时期,两次攻灭吐谷浑,却无法建立有效统治,使该地没有强权对手,正利于吐蕃进击。
而大唐留给吐蕃的“便宜”,还不只是青海。
大唐强盛时,摧毁了在西域地区很有影响力的西突厥等势力,建立了统治。
但是,安史之乱后,大唐实力削弱,基本上退出西域地区。
另一方面,大食的扩张,又未进入葱岭以西!自葱岭以西,到陇右,又留给了吐蕃一个大空当!因此,吐蕃得以顺利发展,甚至一度趁乱攻陷长安!安史之乱后,大唐不但难以与吐蕃在西域竞争,就连长安防务也十分紧张。
若非李泌献策,连南诏、大食以制,大唐的形势恐怕更为不利。
印度好大,吐蕃不去打;
大唐难打,吐蕃一定要去打。
这从另一个方面也展现出:西藏,虽然与国内其他地方自然条件不同,在语言、文字上也独具特色,但是,他与我国其他地区的命运紧紧相连,天然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参考:
吐蕃当然有攻打印度,但那时不叫印度,当时还连续打了四次。
那时候的吐蕃正处于崛起阶段,但古人可没有现在的地
通常按人的直觉习惯来算肯定是找最熟悉的路走,而南方就是吐蕃王朝最熟悉的方向。
那个时候已经就有了通往天竺的商路,这条路好几个名字“麝香之路”、“宝石之路”、“盐粮之路”等,这时候交易的还不是当时中原王朝有名的茶叶、丝绸什么的,而是藏北盐湖中的食盐、羊绒等物。
因为吐蕃王朝经济落后,当时的交易还是原始的以货易货,并且一直持续了很久。
所以从历史角度来看,吐蕃最早攻打的并非北方的吐谷浑,而是南方的小国,只是中原王朝对那些地方并不了解,所以史料没怎么记载。
藏族史料《贤者喜宴》中记载:“纳木巴民王、泥婆罗铸铜王、孙波铁王、门域果王等四方王,收赋税以进贡称臣。
”上面说的门域果王与泥婆罗铸铜王的位置就在吐蕃的南方,因此这两个地方也是吐蕃最先攻打的小国家,之后吐蕃就向他们收“保护费”。
“门域果王”中的“门”在藏语中指的是被森林覆盖的狭窄山谷,研究者认为吐蕃时期说的“门”就是现在的门隅、洛渝、下察隅几个地区。
这几个地区就在雅鲁藏布江下游域云南交接处,也是现在著名的进藏路线。
而泥婆罗就是现在尼泊尔,这个弹丸小国曾经一直被吐蕃控制,松赞干布时期,泥婆罗时局动乱,吐蕃还出兵摆平,扶持新王上位。
《旧唐书》:“那陵提婆之父,为其叔父所篡,那陵提婆逃难于外,吐蕃因而纳焉,克复其位。
”公元704年,吐蕃赞普赤都松赞去世,而后吐蕃国内叛乱四起,重新掌朝的没庐赤玛伦罢免泥婆罗国;
位于南方的“悉立国”也发生叛乱,而“悉立国”也是吐蕃属国之一,位于天竺境内。
公元648年,王玄策在天竺被劫,求组松赞干布借兵,吐蕃借精兵1200人、泥婆罗700人,交于王玄策,对于这段历史可谓是众所周知“一人灭一国”。
《新唐书.西域传》记载:“归降的城镇聚落五百八十余所,未久朝乾托卫城破,中天竺就此灭亡。
为此,吐蕃曾立铁碑于天竺,以定吐蕃南界于此。
”西藏史书记载吐蕃对印度最后一次用兵实在赤松德赞时。
这次行动是因为当时吐蕃修建了桑耶寺之后,寺内白塔想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的舍利,因此赤松德赞派兵去取。
而天竺的一为国王听到此事后下的面无血色,就把靴子挂在宫门上,以表臣服,他向吐蕃将领说愿意归附吐蕃脚下,年年进贡,只要不动刀兵。
随后,吐蕃大军渡过恒河,抵达中印度的摩揭陀国,在朝拜了金刚座菩提树后,从塔内取出舍利后回国。
凯旋前,吐蕃军队又在恒河树立铁柱为界,并在此地留守兵力,此后更形成一个大城镇。
从史书上的记载来看,吐蕃王朝至少有四次对印度进内用兵。
因此,吐蕃并不是只对唐朝较劲,而是吐蕃除了南方外,也想在东、西、北发展,而唐朝刚好挡住了吐蕃发展的道路,这才一直打了两百多年,而吐蕃不曾想到唐朝尽然如此强悍。
参考:
吐蕃(tǔ bō)绝对是青藏高原历史上最强大的帝国,没有之一。
吐蕃与大唐同年立国,双方相爱相杀200多年,互相见证了对方的强盛与衰落,最终吐蕃先大唐65年而灭亡。
当时能与大唐死磕200多年的帝国,除了吐蕃之外,再没有第二个。
如此强大的吐蕃,若说没打过印度,肯定没人信。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吐蕃曾对印度两次动武,这在史料中是有记载的。
吐蕃最强盛时期,版
喜马拉雅山以南的尼泊尔、孟加拉国等都是吐蕃的仆从国。
恒河以北的北印度各国都向吐蕃称臣纳贡。
如今的新疆、青海、甘肃、川西、内蒙以西及南诏,都在鼎盛时的吐蕃版
吐蕃最强盛时,人口达千万,军队有50万之众。
在两百多年的征战中,吐蕃最终被大唐拖垮,因内部矛盾而土崩瓦解。
松赞干布是吐蕃帝国的建立者,他在统一西藏后立即与大唐开战,在松州之战中被侯君集率领的五万唐军给痛击一顿。
这时的大唐是不容侵犯的,吃了亏的松赞干布向大唐臣服,被封驸马都尉和西海郡王,并迎娶了文成公主。
松赞干布去世后,论东赞和论钦陵父子控制了吐蕃朝政,再次向大唐叫板。
在乌海之战中,唐将苏定方率一千亲兵击破吐蕃八万军队,斩杀吐蕃副相,但这并没有浇灭吐蕃嚣张称霸的气焰。
论钦陵是吐蕃一代名将,他先是攻灭了大唐的附属吐谷浑,又在大非川之战中大败大唐名将薛仁贵率领的十万唐军。
八年后,论钦陵再在青海湖之战中大败唐将李敬玄、刘审礼率领的十八万唐军,战后夺取了大唐在西域的安西四镇。
此战中,若非有百济人黑齿常之率五百死士夜袭吐蕃大军,则唐军的十多万主力可能会全军覆没,黑齿常之闪耀登场。
三年后,黑齿常之在良非川之战中率三千骑兵夜袭三万吐蕃大军,斩杀缴获无数,之后又多次击破吐蕃青海军团。
武则天登基后,忠臣良将相继被迫害,被称为“吐蕃克星”的黑齿常之被酷吏周兴害死,大唐势力从此退出青藏高原。
随着雄踞漠北的突厥汗国再次崛起,大唐陷入腹背受敌的态势。
在接下来的素罗汗山之战中,论钦陵大败十万唐军。
论钦陵家族随后被赤都松赞给铲除,这让吐蕃大伤元气,这时的大唐也是四面受敌,双方时而议和时而武力相向。
唐玄宗即位两年后,大唐一改被动挨打的局面。
唐将薛讷在武街之战中大败吐蕃军,吐蕃之后联合各势力对抗大唐。
屡次战败的吐蕃向大唐请和,在之后20年间,吐蕃军屡战屡败,唐将哥舒翰分别在苦拔海和积石军之战痛击吐蕃军。
接着是高仙芝的表演,他率军翻越帕米尔高原征服小勃律国,陌刀猛将李嗣业率一干陌刀手先后大败十多万吐蕃军。
之后哥舒翰攻占石堡城、大莫门城等,收复河湟九曲之地。
这时的大唐国威声振四海,但好景不长,安史之乱爆发。
吐蕃刚即位不久的赤松德赞,获知了大唐发生内乱,遂再次攻伐大唐。
唐玄宗先是将高仙芝、封常清等名将处死,又强迫身体抱恙的哥舒翰出战,结果在灵宝大战中十八万唐军全军覆没。
之后大唐屡战屡败,直到安史之乱平息后才有所好转,若非郭子仪联合夹击吐蕃军,可能大唐的长安已被吐蕃占领。
吐蕃在赤祖德赞时期,国力达到了鼎盛,囊括了中国西部地区,以及克什米尔、不丹、尼泊尔全部与印度北部地区。
谁知20年后,这个高原帝国因内乱而一落千丈。
公元842年,延续了两百多年的吐蕃帝国崩溃,65年后大唐也灭亡。
那么,吐蕃到底有没有攻打过印度?
答案是肯定的,史料中记载的比较大的战役有两次。
一次是在公元648年(贞观二十二年),松赞干布派1200精兵和7000尼泊尔骑兵攻打印北地区,兵峰到达恒河流域。
两年后,松赞干布去世,军事行动被迫终止。
在之后的几十年间,吐蕃不断蚕食印度诸邦的土地,占领了数百城池。
第二次是在公元8世纪,赤松德赞派吐蕃军队再次攻打印度,印度诸王被迫向吐蕃称臣纳贡,土蕃在恒河岸边立界碑。
同时,吐蕃军还在加尔各答立一块铁柱来纪念胜利,印度菩提伽耶的金刚座寺庙内的佛骨舍利也被吐蕃军掠夺而去。
与南亚国家相比,吐蕃更愿意与大唐争霸,东进毕竟要比西进容易得多,且南亚诸国的实力对吐蕃根本造不成威胁。
也就是说,只有大唐才能配得上当年青藏高原上的强大吐蕃帝国。
参考: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究竟是什么让吐蕃对攻打大唐有着如此执念?
如果仅仅只是为了生存而掠夺,那么相对武力孱弱的印度显然是更好的选择。
可吐蕃却对攻打印度丝毫不感兴趣,反而对于攻打大唐乐此不疲!不得不说,吐蕃这种违反常规的做法让人诧异。
下面月关略萌就从
一、最初吐蕃攻打大唐只为得到一个认可大唐王朝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最鼎盛的代表,无疑在汉族人民心中拥有着无比伦比的崇高地位。
但不能因为唐朝的强大而忽略了吐蕃的实力,两者存在差距,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悬殊。
吐蕃是西藏地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政权,而建立者就是松赞干布。
实际上,吐蕃王朝建立的时间几乎与大唐是同步的。
但是,中原王朝占据地理优势,地大物博,物资丰厚,远不是吐蕃这样的高原王朝可以媲美的。
这也注定了双方的实力对比存在着差距,地位尊卑上有着高低。
贞观八年(634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就派遣使者来到大唐,提出要娶一位唐朝公主,但是遭到唐太宗李世民直接拒绝。
吐蕃使者没有完成和亲任务也不敢回西藏,只好留在长安想办法。
正巧碰上了吐谷浑国王前来朝见,这位吐蕃使者便灵机一动,回到西藏就把李世民拒绝和亲的原因归于吐谷浑国王从中作梗。
于是,松赞干布以吐谷浑破坏其与大唐和亲为由,于贞观十二年(638年)出兵击败吐谷浑、党项、白兰羌联军,兵锋直逼松州。
松赞干布趁着胜势扬言,如果大唐不答应和亲,便举兵攻打松州。
松州都督韩威轻率出战,却被松赞干布轻松击败。
虽然此战唐家损失并不大,但影响力却不小。
“老大哥”的地位受到了如此挑衅,李世民怎么可能受得了?
李世民钦点时任吏部尚书的侯君集领兵五万,在松州城下大败吐蕃。
松赞干布眼看不可敌,急忙派遣使者致歉谢罪,并再度恳请和亲。
最终李世民答应了和亲,将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攻打松州只是为了和亲吗?
西藏又不是没有女人,而作为吐蕃国王的松赞干布更不缺美女。
松赞干布执意要跟大唐和亲,并以出兵的方式“逼迫”大唐同意和亲,只不过是在大唐面前“秀秀肌肉”,展示一下实力,想要得到大唐的认可。
二、吐蕃为何不攻打印度?
吐蕃与印度的“亲密度”远高于吐蕃与大唐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后,为了巩固王权,统一意识形态,便在西藏大肆宣扬推广佛教。
松赞干布在迎娶尼泊尔赤尊公主时,赤尊公主的嫁妆里面,有一尊本师释迦牟尼佛八岁时候的等身佛像。
在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时,文成公主又带来了一尊十二岁时的释迦牟尼佛的等身像,还随身带来了许多有关天文历法五行经典、医方百种和各种工艺书籍。
松赞干布为了放置佛像,修建大昭寺、小昭寺。
松赞干布推行佛教传播自然会遭到阻力,这阻力便来自于信受苯教的异己大臣、贵族。
与其说这是佛教与苯教之间的宗教信仰冲突,倒不如说是为了争夺政权的斗争。
松赞干布死后,经历了芒松芒赞、都松芒布吉、赤德祖赞三王之后,赤松德赞继位。
赤松德赞时期,佛教已然有所发展,但苯教依然在吐蕃根深蒂固。
在赤松德赞打击异己势力时期,因为出现了一些自然灾害,导致民间发生了骚乱。
一些崇尚苯教的大臣们趁机发难,认为这一切的灾害都是因为倡兴佛教而遭受到了鬼神的报应。
赤松德赞为了粉碎这些鬼神之说以及彻底打击苯教,从印度请来了密教大师寂护和莲花生。
在寂护和莲花生等密教大师的帮助下,赤松德赞很快降伏了苯教的鬼神,沉重打击了苯教势力。
也正因为如此,在赤松德赞的支持下,密教在西藏快速传播和发展起来。
而在赤松德赞在位末期,还发生了一件大事。
那就是来自唐朝的禅师摩诃衍和尚(又名“大乘和尚”),和密教的上师莲花戒辩论,摩诃衍和尚在辩论失败以后,被赤松德赞驱逐出西藏的事件。
摩诃衍和尚在西藏传播的是汉传佛教,而赤松德赞则是依靠印度传入的密教有力打击了苯教,为彻底巩固王权奠定了基础。
换言之,印度密教在当时的吐蕃虽然不是唯一的宗教信仰,却绝对处于主流和主导地位。
相反的,随着摩诃衍和尚被驱逐出西藏后,本就不占优势的汉传佛教在吐蕃的影响力更加微小。
从宗教信仰对于当时吐蕃统治者阶层的影响力来看,吐蕃与印度的“亲密度”显然大大高于与大唐的。
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吐蕃又怎么可能对印度动手呢?
三、客观条件和因素限制了吐蕃的军事行动吐蕃不是没有攻打过印度,并且两次攻打印度都轻松获得了胜利。
一次是在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右为率府长史王玄策率领使团三十多人,奉命出使天竺。
正巧赶上原本的中天竺王尸罗逸多死了,大臣阿罗那顺自立为王,他非但拒绝了王玄策的使团,还派兵攻击王玄策等人。
王玄策等少数人力战逃出后,向附属国征兵。
其中吐蕃派出1200人,泥婆罗国派出7000多骑兵。
在王玄策的率领下,直接将中天竺攻破,还活捉了阿罗那顺。
另一次是吐蕃去天竺夺取佛陀舍利子,北印度很多地区都不战而降。
两次直接或间接对印度的攻打,吐蕃都轻松获胜。
在吐蕃展现如此强大战斗力的情况下,印度自然也会低头,这就大大减少了两国之间摩擦和冲突的可能。
反观大唐,尤其是在“安史之乱”爆发时期,混乱的大唐王朝绝对处于最为空虚和孱弱阶段。
面对这样的一块“大肥肉”,吐蕃自然不可能不动心,兴兵攻打也在情理之中。
吐蕃在一年之内就将兰、河等州攻陷。
次年,吐蕃与回纥相联合,在仆固怀恩指挥下入侵唐朝,长安一时处于危机之中。
除了上述原因外,吐蕃、大唐以及印度所处的地理位置也决定了各自之间战争爆发的频率和可能。
吐蕃所在的西藏地区,纬度高气温低。
而印度则正好相反,纬度低气温高,如果吐蕃攻打印度,那么他们的骑兵将很难发挥出优势。
且因为地理位置上的天然障碍,给战争所需的后勤补给造成了巨大的运输困难,不利于长时间的作战。
而大唐王朝身处中原地区,地理位置以及气候上都不会给吐蕃造成影响,利于吐蕃骑兵长驱直入,还可以以战养战。
反之,大唐王朝即便在整体实力上略胜吐蕃一筹,但碍于吐蕃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原因,大唐也不可能反攻到吐蕃,这也给吐蕃和大唐之间长期战争创造了条件。
综上所述:基于当时大唐的国情及吐蕃内部的政治需求,加上客观的地理、气候等因素,吐蕃放弃攻打印度,反而攻打大唐200多年也就不难理解了。
参考:
说起吐蕃,大家一定会想到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爱情故事。
当时松赞干布为了和大唐和亲,那可是煞费苦心,但是功夫不负苦心人,最终松赞干布也是如愿以偿娶到了文成公主。
说起松赞干布为什么一定要和大唐和亲,其实根本原因就是唐朝的繁荣,吐蕃能够从大唐得到自己需要的物质资源,包括铁,盐、茶、瓷器等等资源。
在松赞干布第一次请求和大唐和亲失败后,因为求而不得甚至发动对唐的骚扰战争,但是由于双方巨大的实力差距,松赞干布最终战败,并且臣服于大唐。
唐朝统治者为了减少边疆战事,促进民族团结,最终答应了松赞干布的第二次求亲,最后将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婚姻,大大促进了中原与吐蕃之间的政治与文化交流,但是和亲却并不能够让吐蕃和大唐一直相安无事,其实大唐和吐蕃的矛盾时有发生,即使当时文成公主已经嫁到了吐蕃。
那么到底为什么吐蕃宁愿攻打大唐,也不去攻打武力孱弱的印度呢?
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在唐朝时期,唐朝的实力是远超吐蕃,而吐蕃的实力也比印度要强,吐蕃作为一个游牧民族,是擅长作战的,然而在多次与大唐的战争中,都以失败而告终。
当时吐蕃也攻打过印度,但是没有几个回合,印度就俯首称臣了,简直没有什么挑战难度,就是因为印度实力不行。
要说起印度的实力,曾经有一次印度挑衅大唐,王玄策向吐蕃借兵一千,加上其他藩属国的兵马,一共一万多人,攻打印度的摩揭陀国,竟然成功地打败了。
那么,吐蕃在对外战争的时候,为什么没有选定印度为对象,而是选择了更为强大的唐朝呢?
从根本上来说,战争是为了掠夺资源,而不是无谓的战争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国力较为强盛的一个朝代,经过了“贞观之治”的发展,唐朝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加上中国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不久唐朝的“富裕”可是远近闻名,很多民族、国家都想要和唐朝建立友好关系,吐蕃自然也是这样的。
当时的吐蕃十分贫瘠,尤其缺乏很多物资,需要从中原地区索取,而当时中原对少数民族的政策一般都是禁止互市的,而且他们本身生产力也比较弱,求而不得,只能是以抢的方式来完成了,尽管在对唐朝的战争中,屡败屡战,但是吐蕃仍然坚持不懈的侵扰中原地区,为的就是抢夺资源。
相对于唐朝来说,印度虽然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但是自古以来他就不行,其实可以想象,印度要不是英国殖民这么长时间,也许跟非洲大部分国家没啥区别。
在唐朝时期,印度就更不行了,根本提供不了吐蕃需要的物资,打印度根本没有必要,对吐蕃而言攻打印度,就是劳民伤财,相反,吐蕃有的时候可能还要防范印度来抢他的资源。
最直接的原因,吐蕃和唐朝离唐朝更近,离印度较远从地
假如吐蕃要对印度征战,需要耗费巨大的物力、财力,但是从印度手中掠夺的东西很少,可谓是入不敷出。
但是吐蕃对大唐征战就不同了,在地理位置上,吐蕃是可以降低攻击难度的,不必投入太多的物力财力,而且如果吐蕃战胜大唐,那么可以从大唐获取的物资是巨大的,这场买卖是只赚不亏的。
况且吐蕃是一个游牧民族,一直生活在西藏,吐蕃民族和中原民族很多需求有相同之处,吐蕃和大唐之间还是接壤的,两个民族距离太近,就有边境问题,就会有利益之争,所以吐蕃和大唐之间势必会经常发生战争。
从气候上来说,吐蕃气候跟中原很相似,印度则像是另一个世界吐蕃地区也就是现在的青藏高原,属于高原寒冷气候,气候干冷且寒冷,如果吐蕃往中原进军,是横向进军,虽然海拔有所降低,但是都能适应,不会出现气候巨大差异带来的不适应的问题。
而吐蕃士兵要是往印度打的话,是纵向进军,越打越向南,气候变化极大,他不像我们这是夏天高温,然后降雨,冬天寒冷却不怎么降雨了,印度就不一样了,印度是冬季的时候降雨量特别大,寒冷潮湿,等到了夏季就不下雨了,酷热难耐,我们的季节划分是,四季,印度却是旱季和雨季。
在一千几百年前,这样的气候差自然让吐蕃士兵十分不适应。
话说,尽管印度很弱,但是有一点是要承认的,就是印度的这个气候就很难征服,别说是吐蕃了,就是亚历山大大帝,那个差点征服宇宙的男人,征服了整个波斯,然后建立了地跨欧亚非的强大国家,然而在进攻印度的时候,最终还是无功而返,很多史学家认为亚历山大大帝没有征服印度,就是因为气候导致的。
总结:综合
因为对吐蕃而言,利弊是显然的。
为了民族的发展,所有的对外战争都是有所考量的,吐蕃明知道攻打大唐是困难,也还是想要硬碰硬,那就是为了民族的生存,想到的没有办法的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