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俄罗斯无法继承并提高前苏联已有的工业水平

从苏联到俄罗斯,是一个国家的整体的衰落,所谓的“转轨”,俄罗斯一直没有成功,至少比不上东欧的波兰、捷克等国。
俄罗斯的工业基础和自然资源都是不错的,甚至说资源禀赋非常好,为什么俄罗斯的工业一落千丈呢?
现在的罗斯经济几乎依靠石油,国际油价暴跌之后,俄罗斯从大猩猩变成了猴子,其GDP甚至不能跟中国的一个省相比。
不要说产业结构失衡了,经济结构已经处于畸形的状态。
第一,资源诅咒。
俄罗斯是一个被诅咒的国家,因为资源太丰富了,尤其是能源,如果能够依靠卖石油过上好日子,那就不用搞什么创新之类的了。
石油价格的暴涨,让俄罗斯的能源产业独大,也就挤压了发展其他产业的空间和资源。
第二,俄罗斯的工业也不是从苏联解体之后就开始衰落的,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俄罗斯的工业陷入停滞状态,尤其是信息技术革命,俄罗斯被甩在了后面。
第三,苏联时期的工业体系和经济地理并不是以市场原则而分布的,苏联解体之后,产业的链条需要重新整合,尤其是重工业分布在乌克兰。
苏联工业的超常增长也是有限度的,赶超尚可,创新无力,一旦进入世界市场,俄罗斯的工业难有竞争力。
第四,俄罗斯继承的工业体系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问题,重工业独大,冷战之后的和平红利也侵蚀了俄罗斯军工企业的市场空间,同时,曾经的卫星国倒向西方。
而俄罗斯的轻工业落后,俄罗斯转轨过程中也没有发展起来。
俄罗斯的产业竞争力是值得怀疑的。
第五,普京的雄心壮志并不在经济发展,而是军事与外交,梅德韦杰夫当总统的时候还提出了现代化的战略,但是普京上台之后,几乎听不到这样的声音了。
与普京的抱负相比,俄罗斯的工业基础太脆弱了。

参考:
苏联解体分裂成十几个国家原来完整的供应链被彻底斩断经济运行带来重重困难俄罗斯不醒悟居然对美国言听计从推行美国指明的休刻疗法至使经济断崖式的下落没几年就到了崩溃的边缘普京上台后经济才稍稍恢复美国见不得俄罗斯走出困境全方位的围堵打压煽动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与俄罗斯作对并违背早先承诺将北约边界推向俄罗斯逼得俄罗斯加大军事支出本不富裕的财政资金更加捉襟见肘从而拖累俄罗斯发展方方面面不利因素叠加故,使俄罗斯振兴道路走的极其艰难#凌远长著#
参考:
苏联是以计划经济为经济组织形式的经济体,企业的生产依靠的是上方的指令,企业不需要营销部门,从原材料到商品生产出来,都有一个一个部门按照生产计划来操作。
对于一个经济体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资源,不是技术,不是人,而是经济各要素如何配置、组织的经济形式,如果把世界各国都看作是一个平台型的企业,平台本身如何组织经济要素是最重要的,资源不够可以进口,技术不行可以研发,人不够可以教育、移民,总之有的是办法,但是平台不行,各种要素再强也白搭。
苏联解体很突然,民间没有准备,包括经济上和思想上的准备,再加上休克疗法,整个国家经济硬着陆,计划立马没有了,但是市场又不是一时半刻建立起来的,各企业积重难返,经济崩溃,平台失灵了,各经济要素只能自寻出路,工厂要么倒闭,要么拿自己的要素资源跟国外换钱,出售技术,人才被挖走。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活在封闭体内,国际社会对解体后的苏联并不怀好意,资产被低估值买走,人才被挖走(欧洲和美国的俄国移民十分多),趁卢布大贬值,印度还了全部卢布外债就是例子。
俄罗斯拿到手的是一个不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千疮百孔的经济体,(乌克兰等原苏联加盟国继承了大量的工业协作企业),而且继承了苏联的全部外债和海外资产,让一个之前不用作营销的企业突然去参加国际企业竞争当然不行,当俄罗斯向西方开放市场后,本国企业倒闭的更多。
寡头们买下的国企,赚到钱首要干的是保证资产安全,全球配置,在这种环境下,俄罗斯工业生存都难,惶论发展,只能以卖资源、卖军火为生。

参考:
苏联时期十五个加盟共和国和东欧国家都有分工,成立了一个经互会,但最强的还是俄罗斯。
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后,有不少加盟共和国和东欧国家投入了欧美国家的怀抱,致使国际分工脱节,失去产业链,俄罗斯的工业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主要是其零部件还不能自己生产,需要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和东欧国家提供,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工业水平的提高。

参考:
首先看似苏联的工业体系发达 其实存在着很多隐蔽的问题 只是大家有可能会选择性地无视,那我就仅阐述一下我
2.还有就是臃肿的管理结构和低效的管理体制 直接导致某些工业部门尤其以改进和设计制造的效率降低 在勃列日涅夫当政期间为甚 政治对于工业的干预过多 各种配套项目启启停停延缓了整体项目的发展3.苏联内部也有类似米帝的全球化雏形发展模式 导致各加盟共和国的工业分工不尽相同 虽然以俄罗斯为主体但是有许多工业项目放在其他加盟共和国去做,直接导致了一旦解体 关系好还行 关系不好 俄罗斯想要的东西得不到 自己还没有研发基础4.也是最重要的就是money!!!原华约和原苏联国家解体后很长一段时间的经济低潮和倒退期直接导致工业部门关关停停 工业人才流向西方 若说生产线 设计制造部门的关停还好办 拿人员流失就难办了 我有机器但是操作者 设计者还有老师都跑了光有机器又有什么用呢 综合

参考:
一是前苏联的工业布局决定了俄罗斯只继承了部分工业企业,俄罗斯继承后的工业体系是不完整的。
二是前苏联的分裂,导致社会的动荡,致使人才大量流失。

参考:
前苏联的工业重镇在乌兰克。

参考:
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
我认为俄罗斯工业倒退,说到底是人才的倒退:1、苏联曾经拥有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体系。
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苏联的科技人才培养方向出现了巨大偏差,没能赶上信息技术发展的快车。
苏联高校中对计算机、通信技术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长期落后。
苏联解体后,由于教育长期陷于动荡,未能及时补上这一差距。
这中间造成了巨大的人才鸿沟。
要知道,人才培养需要师资,是一个逐代积累的过程。
十年的学生缺口,意味着下一个十年的师资缺口,这是个恶性循环的过程。
一步追不上,下一步也很难追上了。
2、苏联解体后,军工企业大批停产,造成大量的科研人才、工程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的流失。
与美国的科研主要依靠高校研究所不同,苏联的科研主要依靠军工企业的研究所。
军工企业的崩溃,使苏联积累了数十年的人才储备限于破产。
大量人才要么被外国高薪挖走,要么沦落为出租车司机。
熟练技术工人也是一样的道理:从学徒工到老师傅,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和传帮带过程。
企业没了,生产线都停了,工人连活儿都没得干,怎么升级?
科研人才是大脑,工程人才是神经,熟练技工是双手,这三个都流失了,俄罗斯工业的巨人也就死了。
3、叶利钦政府对人才和教育不够重视,没有及时堵上人才断层和人才流失的漏洞。
其实今天的普京政府也没有做的多好。
科研环境长期没有改善,高端人才的收入一直很微薄。
很多德高望重的大学教授,工资仅仅相当于北上广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的第一份薪水。
虽然他们没有中国同行的房贷、车贷和医疗压力,但是薪水也实在是太低了。

参考:
二战结束 以后苏联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及与美国并列的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之一。
’苏联和美国东西对立 苏联成了社会主义老大哥。
1955年5月14日,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是为对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成立的政治军事同盟。
苏联和东欧国家将在组织武装力量和联合司令部方面采取共同措施。
苏联担起了帮助了几十个国家建立并且一直保持和这些国家维持和平发展的的责任。
苏联曾经竭力维持全部华沙条约成员国和朝鲜 越南 古巴等。
这样的国家 安全 经济 还有支持全世界范围内的一切亲苏事业。
有这么庞大的的体系围着苏联。
首先,经济上不会受到外来的干扰。
所以苏联的经济达到了俄国前所未有的巅峰。
俄罗斯的工业几乎在苏联解体后一段时间遭到部分毁灭性破坏,国力衰败严重,这是西方国家敢于一步一步挤对打压压俄罗斯战略空间的原因。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依然存在,而华沙条约组织1991年解散。
大部国家还加入了北约,这样俄罗斯失去,天时地理国缘减退,战略空间变窄,恢复以前苏联的状况,需要勇气和智慧,还有时间的积累。
在一方面前苏联的经济底子并不太好,前苏联要拿出很大一部钱来维护他老大的地位。
和华约成员国平衡。
1982年主席安德罗波夫继任为苏联最高领导人。
整顿劳动纪律和完善经济机制的试验有一定的成效。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在经济改革受挫,经济下滑造成,苏联开始走向解体。
苏联解体,工业能力随着不断降低,人才流失严重,国内人才培养也萎缩,由于经济原因俄罗斯在武器研制上严重退化,在海陆空等方面除了核武器和核潜艇外几乎也大的发展。
再加上美国经济制裁的打压。
俄罗斯逐渐失去了以前大国的风采。
综合

参考:
俄罗斯国土面积广大,资源丰富,是少有的可以自循环建立工业体系的国家,如果封闭式运营不考虑成本没有问题,但一旦参与国际竞争,卖资源才是正常现象。
原因很简单,俄罗斯处于高纬度地区,建立工业体系成本高昂,这是先天性的,你摊开世界地
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当初苏联政府推动,以俄罗斯的高纬度,本身就不可能全面工业化,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只不过回归了历史的常态。

参考:
要解释这个问题,必须首先弄清楚几件事。
首先是苏联的工业水平到底有多高?
其次,苏联的工业布局是怎样的?
第三,苏联为什么解体。
第四,俄罗斯与苏联是什么关系?
第一,苏联的工业水平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只是从二战之后,苏联控制了东欧,开始按照雅尔塔体系与美国共同取代了英法等老牌殖民帝国成为与美国并列的“第一世界”国家。
由于苏联是专制国家,要与美国争霸,将它的大量资源投入到军备竞赛中。
这实际上在赫鲁晓夫时期已经显出疲态,因此赫鲁晓夫开始了改革,但是他失败了,他的政策也被取消了。
从勃列日涅夫开始,苏联全心全意地与美国在军事上竞争,但是综合国力,苏联始终没有超过美国的60%,但是却拿出几乎与美国相当甚至超过它的经费用于军备竞赛。
所以苏联的工业体系从斯大林时期开始就是畸形的,一方面,它的军工技术很强大,另一方面,它甚至不能生产满足本国居民需要的轻重工业产品。
从工业布局上来说,苏联最早的工业基本都集中于它的欧洲部分,后来因为二战,不少军工内迁,除了俄罗斯,也有不少迁到加盟共和国。
另外,出于稳定联盟的需要,苏联的工业布局也是全联盟布局,例如乌克兰就有著名的安东诺夫设计局、莫洛佐夫设计局和黑海尼古拉耶夫造船厂等。
因此,苏联的工业模式并非正常的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而俄罗斯也不是苏联,尽管它是苏联的主体部分,也继承了苏联的主要遗产,但是它不是苏联,无论面积、人口还是国家体制。
记得有个故事,当时俄罗斯总理普利汉诺夫曾讯问黑海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厂长能否设法完成航母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厂长答复说,只有巨大的国度能够完成它,但那个巨大的国度曾经不复存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