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说晴雯眉眼长得很像你林妹妹我很看不惯那轻狂样贾母和黛玉各自是怎样想法
王夫人说晴雯“眉眼长得像你的妹妹,我很看不惯那轻狂样”,硬解释起来,确实可以说王夫人只是看不惯晴雯的轻狂样,但是,整体看起来,也确实都不会舒服。
做为读者,做为局外人,我们可以忽略人的感受,只注重字面的意思,可是做为当事人,一定会感到很羞恼。
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有人把自己与一个臭名昭著,人人喊打的人物放到一起,接着便骂,也不指明哪一
且不说王夫人确实不喜欢林黛玉,单说这一句“眉眼长的像你林妹妹,我很看不惯那轻狂样\"的话,本身就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恶意。
因为让黛玉与一个王夫人口里的轻狂的卑微的奴婢相提并论,本身就是一种对黛玉的一种污辱和轻视。
更别说平时王夫人对黛玉比较淡漠疏离,从没有一丝半毫的亲热,总是让林黛玉感觉到一年三百六十日,双刀锋剑严相逼了。
所以,如果贾母和黛玉听到了王夫人的这句话,心里一定是极端难过,贾母还好些,毕竟她可以寻找机会,仗着她作为长辈的优势,寻王夫人的不是。
但是黛玉便惨了,本身便敏感,又心思细腻,是悲春伤秋的性子,再加上她父母双亡,寄人篱下,有一种极端的自卑和极端的自尊,她听到这句话后,一定会悲悲切切,凄凄惨惨,痛苦个几天几夜的。
参考:
读红楼,最搞笑的一件事就是以讹传讹,对原著曲解的流言满天飞。
比如王夫人待林黛玉,80回文本里,明里暗里都找不到王夫人不喜欢林黛玉的痕迹,于是就有人穿凿附会找证据。
比如王夫人说晴雯眉眼长得像黛玉,又说了看不惯晴雯的轻狂样,便附会成王夫人不喜欢林黛玉。
为以正视听,我们有必要走进文本,结合前后文,来看看王夫人对晴雯的态度,能不能和黛玉扯上关系。
王夫人说晴雯长得像林妹妹,并说看不惯她那轻狂样,这样的语句出现在第七十四回:王善保家的道:“别的都还罢了.太太不知道,一个宝玉屋里的晴雯,那丫头仗着他生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生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象个西施的样子, 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掐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他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妖妖, 大不成个体统。
”王夫人听了这话,猛然触动往事,便问凤姐道:“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象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因同老太太走,我不曾说得.后来要问是谁,又偏忘了.今日对了坎儿, 这丫头想必就是他了。
”为了能更深入地理解这段话,我们先来补充下这段话出现的前因后果。
因大观园出现了绣春囊,王夫人急得乱了方寸,立马赶到王熙凤处责问。
王熙凤在撇清自己的嫌疑后,建议王夫人对大观园进行“暗暗访察”,趁机裁员,把“年纪大些的,或有些咬牙难缠的,拿个错儿撵出去配了人”。
王夫人听从了王熙凤的建议,马上成立察访组。
她担心人少,于是把正在探头探脑打听八卦消息的王善保家的拉了进来。
王善保家的趁机告状,说园里的丫头们“一个个倒象受了封诰似的.他们就成了千金小姐了”,并特别指出了晴雯,于是有了上面的这段对话。
王善保的形容,让王夫人“猛然触动了往事”,想起曾经在园里看见过一个大丫头骂小丫头。
为了对上号,王夫人对这个大丫头的长相进行了描述:“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象你林妹妹。
”这个描述里,与林黛玉有关的是“眉眼有些像”,也就是面部长相黛玉和晴雯有些像,而前面描述的“水蛇腰,削肩膀”都与黛玉无关。
然后,关键信息来了,“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
王夫人所说的“看不上”,不是看不上晴雯长得像黛玉的眉眼,而是“看不上”晴雯骂小丫头时的“那狂样子”。
这个“看不上”,与林妹妹一点关系都没有。
如果一定要说有关系,除非林妹妹也和晴雯一样,有过骂小丫头的轻狂样被王夫人看见。
所以,王夫人没有“看不上”黛玉,一定要说看不上看不惯,那就是对这段话的曲解。
接下来,为了验证王夫人和王善保家的说的是不一同一
巧合的是,晴雯正在病中,听到王夫人要见她,也没怎么收拾,就以病容来见了。
没有人告诉王夫人晴雯是在病中,所以,晴雯那“钗散鬓松,衫垂带褪”、衣衫不整的样子,看在众人眼里,就是“春睡捧心”的风流态。
大白天衣衫不整,一脸睡容,她想干什么?
这是当时王夫人的心理活动。
王夫人第一次看见晴雯,晴雯在骂小丫头;
王夫人第二次看见晴雯,晴雯大白天在睡觉,起床了还是衣衫不整的形象。
在王夫人眼里,这都是“轻狂样儿”。
所以,王夫人当即对晴雯说:“好个美人!真象个病西施了。
你天天作这轻狂样儿给谁看?
”通过验视,不但验证了王夫人所见的轻狂丫头就是王善保所说的晴雯,而且再次看到了晴雯的“轻狂样儿”。
这就是晴雯带给王夫人的强烈印象:“轻狂样儿”,而王夫人看不惯的,也是这个“轻狂样儿”,不是与黛玉有些像的眉眼。
所以,王夫人对晴雯的看不上、看不惯,与黛玉无关,自然也不能作为王夫人不喜欢黛玉的证据。
也正因为王夫人对林妹妹没有看不上、看不惯,贾母和黛玉心中也不会有什么想法。
如果要有想法,除非贾母和黛玉心虚,黛玉也和晴雯一样,“天天作这轻狂样儿”,于是听到王夫人骂晴雯,就自动对号入座了。
那么问题来了,黛玉有没有和晴雯一样,“天天作这轻狂样儿”,要么骂小丫头,要么大白天衣衫不整?
读书,还是要深入文本,细细体会作者的原意,不要以讹传讹,把别人的曲解当成真理传播,否则就是谬以千里、贻笑大方了。
参考:
黛玉和贾母虽然没亲耳听见王夫人说晴雯眉眼长得像林妹妹,看不惯那张狂样。
但是从王夫人对黛玉的态度中,会心有感应。
01大概是王熙凤从别人口中得知第一次喝冷酒的小插曲,她在打趣宝钗黛。
贾母命宝玉道:“连你姐姐妹妹一齐斟上,不许乱斟,都要叫他干了。
”宝玉听说,答应着,一一按次斟了。
至黛玉前,偏他不饮,拿起杯来,放在宝玉唇上边,宝玉一气饮干。
黛玉笑说:“多谢。
”宝玉替他斟上一杯。
凤姐儿便笑道:“宝玉,别喝冷酒,仔细手颤,明儿写不得字,拉不得弓。
”宝玉忙道:“没有吃冷酒。
”凤姐儿笑道:“我知道没有,不过白嘱咐你。
”黛玉却不随众人一起劝阻,说明黛玉深感寄人篱下,“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谨慎,不能像众人一样表达自己的心态。
然而,她怂恿宝玉喝酒却是表现对封建专制的反抗精神,也是人性的逆反矛盾心理:“你们都劝,我反而偏让他喝。
你们是一伙的,都不赞同我们。
那我就让你们看看,他到底听谁的,我在他心里的位置。
”这是恋爱中人特有的复杂心情,明明是为他好,但表露出来又是另一种形态。
黛玉的心里很清楚,无论自己怎么做都不讨喜,索性不劝阻,反而让宝玉喝酒。
这是对大家宣誓自己的爱情主权,有一股“豁出去”的意味。
正因如此,她更被“金玉良缘”的阵线污蔑和排斥。
黛玉的心里是极度悲楚和无依的,才会写出《葬花吟》里“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句子。
02贾母陪刘姥姥游大观园时,潇湘馆的窗纱旧了、王夫人不喝黛玉的茶……以贾母之阅历和智慧难道看不出来王夫人的冷漠吗?
刘姥姥一行来到潇湘馆,紫鹃、雪雁等丫鬟婆子忙着搬凳让座、烧水泡茶。
林黛玉先端了一碗茶给贾母,贾母慈笑地接过茶碗,细细地品了几口清茶。
林黛玉端着茶盘正要给王夫人等人敬茶,王夫人冷冷地说了一句:“我们不吃茶,姑娘不用倒了。
”之前凤姐打趣黛玉“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不做我们家的媳妇?
”可见,古代吃茶与婚姻大事有关。
而王夫人不喝黛玉的茶,潜意识里也是暗拒“木石姻缘”。
接下来贾母借换纱窗的事,问责王夫人,也是心里有刺了。
贾母在贾赦求鸳鸯不得,鸳鸯断发的事件里,故意发作王夫人也不是没有缘由的。
03黛玉是贾母唯一的亲外孙女,血脉相连人,她们的心是相通的。
对于王夫人骂晴雯像黛玉,随后逐出贾府。
贾母一番话为黛影辩白:“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她”。
“只他这种和丫头们好却是难懂。
我为此也耽心,每每的冷眼查看他。
只和丫头们闹,必是人大心大,知道男女的事了,所以爱亲近他们。
既细细查试,究竟不是为此。
”智慧如贾母,然而毕竟不能全权做贾府的主。
旁敲侧打,只希望黛玉好过,两个“玉儿”最终能成为冤家。
同时,这也是婆媳两代人在权益上的较量。
参考:
两次用丫环戏子比过林黛玉,一次是宝钗生日宴上用龄官扮相比过林黛玉,造成林黛玉不顾形象和宝钗的感受,愤然离席。
这次抄家,王夫人把晴雯来比林黛玉。
可见戏子和丫环在封建社会,被视作下九流不入流的贱民。
可见林黛玉在贾府是不讨喜的,至少没得到必有的尊重。
想邢岫烟和贾迎春这些无父母撑腰,长期寄人篱下的人的待遇,林黛玉的处境可想而知。
她不把自己彻底武装起来,恐怕死得更快。
而晴雯则是代表贾母想替换掉嬷嬷,为贾府立威,贡献最后余热。
和象征着新势力全面接班,过于急功近利,被嬷嬷操纵,与丫头势力全面作对的两股势力斗争的牺牲品。
而这次斗争的导火索,却是探春和宝钗力主推行的兴利除弊大观园。
探春的规划是好的,她想设立内账房,对嬷嬷管理各地基业有所管理和忌惮。
结果宝钗一句不用归内帐,导致嬷嬷像是得了万年基业一样,尾大不掉。
而贾母想换掉奶母,嬷嬷的计划落空。
嬷嬷势大,挑唆主子,反噬丫环。
而挑起全面丫头和嬷嬷打仗却是宝钗丫头莺儿摘花编柳之事,结果宝钗一走了之,搬出园子。
导致探春改革半途而废。
环环相扣,成为这场权利斗争车轮下的受害者。
宝黛爱情也不例外。
命运如此,各自再有感受又如何?
参考:
王夫人作为黛玉的长辈,而且是当着下人的面,这么贬低黛玉,实在是太过分了。
王夫人是一个面慈心狠,心机很深的人。
贾母说王夫人像一个锯了嘴的葫芦,可王夫人年轻时并不是这样。
刘姥姥曾说过,王夫人未出阁时“着实是个响快人”。
嫁给贾政后,王夫人还当了一阵子的当家人。
然而后来,长子贾珠的早逝,丈夫贾政又每天流连在那个粗俗的赵姨娘屋里,这些才是王夫人每日里吃斋念佛的原因,而且这些,也更促使她抓紧了对宝玉的掌控,也就是为宝玉选一个自己中意的媳妇。
古人讲究“贤妻美妾”,所谓贤妻,是像“乐羊子妻”那样的,能督促丈夫努力学习,考取功名的人。
这事儿,宝钗行,而且还是王夫人的外甥女,所以,宝钗成了王夫人的“内定儿媳妇”。
贾母可不这么想,宝玉将来能不能考取功名她不在乎,她只想让她的孙子将来能夫妻和美,幸福快乐就行了。
黛玉和宝玉从小一起长大,情投意合,黛玉还是贾母的外孙女,再合适不过了。
表面上看,贾母与王夫人关系很好,而实际上,为了宝玉媳妇的人选问题,婆媳二人没少暗地里争斗。
王夫人手里虽然有元春这张王牌,可她又不敢轻易的打出来,而贾母毕竟是贾府里的最高掌权者,不但说话有分量,而且这老太太的智商还颇高,王夫人总是有些应付不来。
所以,这次王夫人只是没能控制住自己,情急之下,暴露出了自己长期积压在心里的想法而已。
只是这话,很难传到贾母和黛玉的耳朵里。
在潇湘馆,顶多会止于紫娟那里,黛玉本就是个爱多心的人,没事儿还要想一想呢,要是把她舅妈说的这话告诉了她,还不会要了黛玉的命吗?
在贾母那儿,无论是鸳鸯,还是时常来和贾母玩儿的老嬷嬷们,谁也不敢告诉贾母这事儿,这等于是挑拨人家家庭矛盾,真要是闹了起来,这传话的人就别想在贾府混了。
参考:
王夫人、贾母和黛玉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所以我们先从王夫人开始理清思路,了解了王夫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之后才能更好的理解的她的所作所为,并且为何对黛玉有如此的偏见,接着我们再看黛玉和贾母是如何应对。
(1)、王夫人在庞大的贾府里面,王夫人所处在的层次极高,仅在贾母之下,表面看起来没有权势,实际上她做事都在暗处,王熙凤代理的就是她的职务。
在宝玉面前她就是一个慈母的形象,意向吃斋念佛。
但实际上王夫人并不善良。
对金钏进行羞辱,逼死了这个小丫鬟。
与其天天吃斋念佛截然相反,虚伪。
撵走晴雯,间接导致其死亡。
只因为晴雯长的好看,有些像黛玉,冷酷无情。
王夫人对好看的女人格外反感,除了上面的两个还有一个贾兰的奶娘,也有几分姿色,王夫人心里都不舒服。
所以这也就埋下了一个种子,黛玉美若天仙,王夫人势必发自内心的排斥黛玉。
(2)、王夫人与黛玉作为舅母喜欢还是不喜欢黛玉,其实也不是什么事,要不是黛玉和宝玉那么亲密,她才不会把黛玉放在眼里。
不得不提一句,就是贾敏也不喜欢宝玉,她说:“顽劣异常,不喜读书,最爱在內帏厮混,无人敢管”。
(那你想贾敏不喜欢宝玉,王夫人不喜欢黛玉,这不是很正常吗?
)如果作为潜在的婆媳关系,理解王夫人和黛玉也就不是难事,黛玉也早就意识到这一层的问题,所以黛玉也尽量避开王夫人,能不有冲突就不发生冲突。
比如刘姥姥参观大观园的时候,黛玉给王夫人倒茶,王夫人说:“我们不吃茶,不用倒了。
”黛玉听后就让丫鬟把自己坐的椅子给王夫人坐。
我们看到黛玉对待王夫人的长辈礼节都是非常好的,没有半点的娇惯和怠慢。
反倒是王夫人冷漠,拒绝不给面子。
接下来是王熙凤出来说笑打破尴尬。
贾母当时的态度呢?
贾母表示不走,我就要在黛玉房间喝茶,你能把我如何。
贾母早就看出王夫人的意思了。
(3)、王夫人与贾母贾母爱黛玉强于王夫人,血缘占有一定的因素,毕竟黛玉是亲女儿贾敏的亲女儿。
反观贾政是过继来的儿子,更何况是王夫人呢。
贾母强势,王夫人把管理荣国府的事情就让王熙凤办理,能避开就避开。
贾母喜欢谁就喜欢谁,从不看别人脸色。
(4)、王夫人、贾母和黛玉的三位一体婆媳的两次打击,贾母和王夫人的婆媳冲突,王夫人和黛玉的未来婆媳冲突。
贾母和王夫人之间的冲突,贾敏和王夫人的冲突,导致王夫人从根本上不喜欢黛玉。
偏偏黛玉和宝玉是贾母喜欢的一对,黛玉就是未来媳妇,新仇加旧恨,日子不好过,贾母在世的时候还好,不过黛玉还完眼泪也就撒手人寰了,清净。
如果这个回答对大家有帮助,
参考:
王夫人关于晴雯的这番评价,发生在王善保家的谗言查抄大观园,尤其是宝玉房里晴雯的时候。
正是因为王善保家的说晴雯“妖妖趫趫,大不成个体统”,王夫人才联想到曾经目睹过晴雯辱骂小丫鬟的轻狂样子。
“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
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因同老太太走,我不曾说得。
后来要问是谁,又偏忘了。
今日对了槛儿,这丫头想就是他了。
”这番议论的重点并不在于编排林妹妹,而是在阐述晴雯为什么会引得王夫人的盛怒,在一气之下撵出大观园的原因所在。
晴雯之所以被撵,并不是因为眉眼有黛玉之风,而是因为她触及了王夫人的底线,有勾引宝玉之嫌。
之前金钏儿被撵,犯了与晴雯同样的错误。
尽管晴雯担了虚名,但在王夫人看来,她与金钏儿同宝玉调情,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不同:金钏儿是教坏爷们的下作小娼妇,晴雯是勾引宝玉的小蹄子,芳官等则是“唱戏的女孩子自然是狐狸精了”。
当初金钏儿与宝玉调情,王夫人说“此乃平生最恨者”;
而后晴雯被撵,又说“我一生最嫌这样人”。
那么,这样的人到底是哪类人呢。
正如小说第七十四回所言:素日这些丫鬟,皆知王夫人最恶趫妆艳饰,语薄言轻者,故晴雯不敢出头。
因而晴雯正是王夫人所厌恶的这一类人,多半与赵姨娘相似:浓妆艳饰,不懂庄重人们常说无风不起浪,前面王善保家刚说完晴雯“天天打扮的像个西施的样子”,后脚王夫人派人把晴雯叫来,就看到她是一副“钗嚲鬓松,衫垂带褪,有春睡捧心之遗风”。
再加上曾经亲眼目睹晴雯骂人的轻狂之状,王夫人顿时大怒。
就像王夫人所说,“宝玉房里常见我的,只有袭人麝月,这两个笨笨的倒好。
”不像贾母欣赏风流灵巧的女子,王夫人喜欢的女子必须端庄稳重,不施粉黛。
因为只有这样的女子,才不会勾引宝玉学坏,就像袭人反而懂得对宝玉时时规劝。
言语轻狂,不守本分王夫人上了年纪之后,精力有限,对多少有些印象,除了在模样上有黛玉之风,关键在于言语轻狂。
如此尖牙利嘴,想必王善保家的早已领教过,“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掐尖要强。
一句话不投机,他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
”对于王夫人这样一个在婆婆面前不大显好的木头人,纵使不考虑勾引宝玉的问题,也是不会喜欢晴雯这种掐尖要强的轻狂作派。
王夫人内心对封建礼法极为在意,他对宝玉及身边丫鬟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安守本分,平静度日。
勾引宝玉,不走正道正如王夫人抄检大观园所说,“难道我通共一个宝玉,就白放心,凭你们勾引坏了不成!”“趫妆艳饰,语薄言轻”,对于王夫人来说,就是勾引宝玉学坏的最大隐患。
长子早夭,爱女送到了那不见得人的皇宫深院,宝玉就是王夫人最后的寄托。
王夫人对金钏儿、晴雯与芳官等“赶尽杀绝”,除了爱子心切,还有自己的血泪教训使然。
即使贵为正妻又如何,看似一本正经的贾政,明显更偏爱粗鄙愚昧的赵姨娘。
赵姨娘能有什么,不过仗着年轻的资本,抓住了男人喜新厌旧的弱点罢了。
由此可知,王夫人对晴雯的指责,并无讽刺或厌恶黛玉之嫌,只是因为晴雯触犯了自己的底线。
即使贾母与黛玉知晓,也不会因此与王夫人产生隔阂。
那么,王夫人对黛玉到底饱含了怎样的情感呢?
谨守舅母的本分,并无薄待黛玉其实王夫人对黛玉说不上讨厌,可能也谈不上能有多喜欢。
很大程度上,王夫人不过在谨守舅母的本分罢了。
从黛玉和宝钗谈心时说,吃燕窝补身体不担心贾母和王夫人却害怕下人说闲话就可以看出,王夫人还是善待了黛玉。
抄检大观园,一个绣春囊,就让王夫人又哭又叹。
这样一个谨守礼法之人,不可能做出讨厌或薄待一个丧失父母的外甥女事情来。
纵使宝钗与她血缘更近又如何,抄检大观园后宝钗搬走,王夫人也不过说“那孩子心重,亲戚们住一场,别得罪了人,反不好了。
”向往佛家的清淡,早已槁木死灰整个贾府,内心如槁木死灰的从来不是青春守寡的李纨,而是吃斋念佛的王夫人。
王夫人除了在担心有人勾引宝玉之事上在意,其余大多时间都未曾表现出对谁有多么热络。
慈姨妈除了有安慰颦儿的温馨一幕,大多时候也与贾府小辈打成一片。
王夫人经历了贾珠早夭的打击,人到中年之后,早已没有了刘姥姥所说言谈极为爽利的年轻模样。
这样一个吃斋念佛的贵夫人,除了孝敬公婆和相夫教子,又曾对谁表现出有多么亲昵或热络。
这样的情意,黛玉也不会奢望从贾母与宝玉以外的人得到。
总之,不管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的走向如何,王夫人都犯不着通过打压眉眼像林妹妹的晴雯来表达自己的反抗。
毕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是正道。
纵使宠爱黛玉的贾母,也未必不会在关键时刻将内心的天平倾向给嫡亲的孙子。
王夫人贵为主母,没必要在小事上苛责黛玉。
参考:
立场不同。
王夫人对黛玉的感观第一位的是:她是可能成为自己儿媳的女人,但她任性刻薄,不好管教。
特别是在大度温柔的宝钗的对比下。
贾母则不一样。
她对黛玉的第一感观是:这是我的外孙女,她双亲不在,身形瘦弱,我得为她打算,最好的办法是嫁到府里,这样自己就能一直照拂她。
黛玉自己,则知道自己是寄人篱下,她的性格里有非常自我唯心的部分,是一个文化女青年自带的浪漫,但也很敏感,特别贾府下人还不怎么友善,如果不想被人欺负,就必须有一定的气势,她没有别的依仗,只能表现的不好惹一点,至于身形,想太多身体不好没办法的,她也羡慕宝钗身体好啊。
参考:
“晴雯眉眼长得很像你林妹妹,我很看不惯那轻狂样”,如果把这两句话组合在一起连起来看,可以理解为“晴雯和你林妹妹一样轻狂”。
但是这曲解了王夫人的原话,有断章取义之嫌。
事情还要从绣春囊说起,一切都是绣春囊引起的连锁反应。
贾母的丫头傻大姐在大观园的山石上捡到一个绣春囊,被邢夫人看见要了去。
在满是未出阁的女孩的大观园出现淫秽之物,后果非同小可。
邢夫人打发陪房王善保家的给王夫人送来,意在责备王夫人治家不严。
王夫人非常气恼,王熙凤建议派人对大观园进行访察,趁机裁员,把“年纪大些的,或有些咬牙难缠的,拿个错儿撵出去配了人”。
王善保家的趁机进谗言,告姑娘的丫头们的状,说大观园的女孩子们“一个个倒象受了封诰似的。
他们就成了千金小姐了。
”特别又提到晴雯,说晴雯“天天打扮得像个西施的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掐尖要强。
一句话不投机,他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妖妖趫趫,大不成个体统。
”王善保家的触动了王夫人的记忆,她想起来看见过晴雯骂人:王夫人听了这话,猛然触动往事,便问凤姐道:“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象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
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因同老太太走,我不曾说得。
后来要问是谁,又偏忘了。
今日对了坎儿, 这丫头想必就是他了。
”王夫人说这话并没有捎带着敲打林黛玉的意思。
王夫人对王熙凤描述晴雯的长相有点像黛玉,只是帮凤姐回忆,确定一下那个骂人的丫头是不是晴雯。
果然凤姐回答“方才太太说的倒很像他”。
“眉眼又有些象你林妹妹的”和“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之间还有一句:正在那里骂小丫头。
王夫人说“看不上那狂样子”是因为晴雯骂小丫头,而此时老太太带着人来逛园子了,晴雯却没有收敛。
王夫人是木头一样的人,不爱说话,没有情趣,对像晴雯这样张扬、跋扈的丫头不喜欢。
她喜欢的是袭人、麝月这样在她面前毕恭毕敬、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丫头。
看到晴雯骂小丫头,她心里生气,只是碍于随侍贾母不能发作,只能装看不见。
本来王夫人也忘了这事,谁知王善保家的形容晴雯“一句话不投机,他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正好和王夫人见到的情况一致,所以又激起了王夫人心中的怒气。
在这些封建家长眼中,晴雯这样子就是“妖妖趫趫”的狐狸精。
王夫人说“好好的宝玉,倘或叫这蹄子勾引坏了,那还了得。
”便命人把晴雯叫来训斥。
晴雯也知道王夫人最嫌趫妆艳饰语薄言轻者,这天她身体不适,没怎么打扮,自以为朴朴素素,没有碍眼的地方。
谁知王夫人见她钗軃鬓松,衫垂带褪,有春睡捧心之遗风,而且正是上次见到的那个骂小丫头的人,更觉得晴雯轻狂了,所以,王夫人骂晴雯:“好个美人!真象个病西施了。
你天天作这轻狂样儿给谁看?
”王夫人看不惯的,是晴雯的“轻狂样儿”,不是与黛玉有些像的眉眼。
许多《红楼梦》的读者都认为王夫人不喜欢黛玉。
可能因为有“金玉良缘”之说,人之常情,王夫人更支持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宝钗,读者就类推王夫人厌恶黛玉。
王夫人是木木的一
在小说文本中并没有见到王夫人不喜黛玉的笔墨,反倒有黛玉向着王夫人撒娇的描写:宝玉向林黛玉说道:“你听见了没有,难道二姐姐也跟着我撒谎不成?
”脸望着黛玉说话,却拿眼睛瞟着宝钗。
黛玉便拉王夫人道:“舅母听听,宝姐姐不替他圆谎,他支吾着我。
”王夫人也道:“宝玉很会欺负你妹妹。
”(第二十八回)黛玉的娇音软语、王夫人的宠溺如见如闻。
另外,黛玉深受贾母疼爱,王夫人即使心里不喜黛玉,也不敢当着贾母的心腹爱将凤姐和一群媳妇婆子的面讽刺黛玉,她还没这么笨。
王夫人的话传到贾母耳朵里,贾母也不会认为王夫人骂了她的外孙女。
黛玉听了可能心中会有不快,但并不是误解舅母骂她,而是不高兴拿她和丫头作比较。
以前湘云拿她比戏子她就很恼怒。
读书,还是要深入文本,细细体会作者的原意,不要以讹传讹,把别人的曲解当成真理传播,否则就是谬以千里、贻笑大方了。
所以,不能因为王夫人说晴雯眉眼长得像黛玉,又说了看不惯晴雯的轻狂样,就认为王夫人是说黛玉轻狂,是不喜欢林黛玉。
参考:
南京人有句老话是这样的说的:有拾金子的,也有拾银子的,但是没有谁拾骂的。
王夫人骂晴雯,又没有骂黛玉,黛玉为什么要有想法?
难道别人不骂你的时候,你会主动对号入座吗?
果真如此,有点可怕。
王善保家的在王夫人面前告晴雯的黑状,王夫人当然要顺着她的话说下去。
她跟凤姐说看到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只是为了验证王善保家的说的究竟是何人,说看不惯那轻狂样,当然也是指她对当时晴雯的状态表示不满,挨着黛玉什么事?
为什么说王夫人在这里不会是指黛玉?
要知道,跟王夫人告黑状的王善保家的是邢夫人的陪房,王夫人与邢夫人一向不睦,并没有什么体己话可说,更何况现在王善保家的来者不善,王夫人在这位下人面前讲话就更要讲究分寸,不能让对方抓了把柄去,倘若王夫人随便在王善保家的面前说些什么,让对方抓了把柄,再到邢夫人面前拨弄是非,然后邢夫人再告到贾母那儿去,这事儿就麻烦了。
王夫人虽然跟黛玉此时已算不上热络,但是也犯不着在下人面前如此指桑骂槐去损黛玉。
被王善保家的抓了把柄,一则给自己惹是非,二则也有损她大家闺秀贵夫人的形象。
所以这样的事断然不可能发生在王夫人身上,发生在她身上只会让她自己受损。
即便是退一万步说,王夫人真的是指桑骂槐,此时此刻,贾府里已然风雨飘摇,谁会将这话传给黛玉呢?
潇湘馆一向清者自清,与外界交流接触很少,有谁吃饱了撑的把这话拨弄是非传到黛玉耳朵里去?
黛玉压根儿听不到这些话,能有何想?
更不会有人传给贾母,谁都知道黛玉是贾母的心头肉,黛玉在府里享受的待遇有的时候甚至超过了宝玉,贾母一直在不声不响地呵护她,谁敢到贾母面前说黛玉坏话?
那不是自找不自在吗?
至于贾母自己说“两个玉最可恶”,那是因为爱才说。
就像现在很多家长说自家孩子如何不好,那是一种自谦,别的人你说说看,非挨揍不可。
人家自家的孩子自己可以说,别人是说不得的。
从整部书来看,王夫人对黛玉的态度,是从刚开始黛玉年幼时进贾府,王夫人对她满是怜爱,到后来因为黛玉经常鼓励宝玉不读书,王夫人跟她疏远,但还是维持着表面的客气,绝对不会当着下人的面指桑骂槐。
参考:
草蛇灰线,伏延千里,字字有意,处处点睛,是红楼梦的艺术特色,有时一个字就暗含着极深的意思,随意的一句话,就给后文埋下了非常重要的伏笔,所以读红楼梦如果不仔细分析斟酌,只能是看看热闹而已。
王夫人骂晴雯“眉眼长得像你的林妹妹,我很看不惯那轻狂样。
”我的观点认为王夫人骂的是林黛玉,下面我来给大家详细分析下这个问题。
晴有黛影,袭为钗副,这是大部分红楼梦读者公认的,晴雯是黛玉的化身,袭人是薛宝钗的化身,晴雯和袭人的性格、命运结局映射的林黛玉和薛宝钗。
袭人和薛宝钗两
两人结局也非常相似,都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袭人嫁给了下九流的戏子蒋玉菡,薛宝钗费尽心机却守了一辈子活寡。
晴雯和林黛玉眉眼容貌长的相似,性格也非常相似,晴雯虽然出身低贱,可心比天高,牙尖嘴利,两
因为周瑞家的把最后一朵宫花送给了林黛玉,林黛玉因此没有要,并且怒怼周瑞家的:“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会给我。
”晴雯和贾宝玉、袭人三
”当时把袭人怼得一脸紫涨,就差没找个地缝钻进去。
林黛玉爱吃醋,好使小性子,和贾宝玉在一起,时不时地就会落泪哭上一通。
晴雯也是一个醋坛子,生气时会撕扇子,林黛玉生气时剪的是荷包,两
而且晴雯和林黛玉都不劝谏贾宝玉读正经书,林黛玉和贾宝玉一起偷看西厢记,晴雯教唆贾宝玉装病逃学。
晴雯长的水蛇腰,削肩膀,一副弱不禁风的身材,林黛玉的容貌特征是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病如西子胜三分。
书中虽然没有明写林黛玉是水蛇腰,削肩膀,却通过王夫人的嘴,骂出了晴雯的身材特征像个病西施,显然眉眼酷似林黛玉的晴雯,在身材上也必然和林黛玉极为相似,否则也不会被王夫人骂做病西施,晴雯和林黛玉患的病也是大同小异,都是咳嗽气血之病。
贾宝玉所做的“芙蓉诔”明祭晴雯,写的却是林黛玉:“眉黛烟青,指环玉冷…柳本多愁,何禁骤雨。
偶遭虫虿之谗,遂抱膏肓之疾…愁开麝月之奁;
梳化龙飞…带断鸳鸯,谁续五丝之缕?
”林黛玉听贾宝玉读完之后,勃然色变。
通过
只不过倒霉的晴雯做了林黛玉的替罪羊。
从林黛玉进贾府开始,王夫人对林黛玉的态度就不喜欢。
王夫人热情地五次三番地让林黛玉坐在首位,林黛玉知道不可逾礼,只坐在了王夫人身边,王夫人是故意想让林黛玉失礼出丑。
然后王夫人立刻说自己的儿子贾宝玉是个混世魔王,告诫林黛玉不要踩他,千万不能招惹贾宝玉,王夫人意思很明显,希望林黛玉日后离贾宝玉远点。
林黛玉拜见舅舅贾政时,王夫人直接把林黛玉打发了,告诉林黛玉,你舅舅斋戒没空,不用等了。
贾政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林黛玉来拜见自己,反观贾赦还要邢夫人传话说不忍相见。
从中可以看出,王夫人从一开始,就对林黛玉抱有极大的敌意。
王夫人在说起林黛玉的母亲贾敏时,更是满怀醋意,红楼梦原文:“你这几个姊妹也甚可怜了。
也不用远比,只说如今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象个千金小姐的体统。
如今这几个姊妹,不过比人家的丫头略强些罢了。
”娇生惯养,金尊玉贵,这两个词怎么也看不出是夸赞的意味。
相比之下,王夫人当年必然是极为不堪了,肯定是不如王熙凤在贾府里受宠和有排场,红楼梦王熙凤出场时原文:彩绣辉煌,恍若神仙妃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
项上带着赤金盘蛎螭璎珞圈;
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
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可以看出王熙凤在贾府里和贾敏一样,也是一个金尊玉贵的人,原因不外乎是贾母十分宠爱王熙凤。
贾母说王夫人当年就是一个木头人,显而易见,以贾母的性格喜欢王熙凤,当年必然不待见木头人一样的王夫人。
王夫人不待见林黛玉,主要原因是贾母和王夫人之间有矛盾。
王夫人去潇湘馆的时候,林黛玉给王夫人奉茶,却被王夫人拒绝了,古人喝茶是个礼节,只不过端起杯品尝一口就会放下,意思是你敬奉的心意我领了,王夫人拒绝喝林黛玉的茶,表示一种不给面子,不接受林黛玉孝敬的态度,因为王夫人反对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婚事,古代儿媳都要给婆婆奉茶请安,王夫人拒绝林黛玉奉茶,表明了不接受林黛玉。
红楼梦这本书的矛盾焦点是贾宝玉的婚事。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木石前盟,贾宝玉和薛宝钗的金玉良姻,关系到王夫人和贾母的切身利益。
王夫人想要掌控荣国府,必须要有人取代王熙凤的管家职务,要培养一个代理人,这个代理人就是贾宝玉未来的妻子。
如果让林黛玉做了贾宝玉的妻子,林黛玉只会听从贾母的安排,王熙凤依然会掌管荣国府,王夫人还会是被架空的状态,所以王夫人绝不会同意贾宝玉娶林黛玉,只能让自己的外甥女薛宝钗嫁给贾宝玉,掌管荣国府赶走王熙凤。
而贾母只想在自己死后,林黛玉有个好的归宿,让王熙凤掌管荣国府,只要不亏待林黛玉就行,所以贾母不会让薛宝钗嫁给贾宝玉,更不想让自己看不上眼的王夫人掌管荣国府。
王夫人抄检大观园,意味着和贾母的矛盾已经彻底公开化了,木石前盟和金玉良姻的矛盾已经公开了,王夫人辱骂晴雯,表明了坚决反对林黛玉嫁给贾宝玉的态度,因为晴雯是贾母专门安排给贾宝玉做妾的唯一人选,袭人只是贾母安排给贾宝玉的粗使丫环。
王夫人赶走晴雯,不言而喻,就是反对贾母的安排,对贾母权威的公然挑战。
对于王夫人的所作所为,贾母和林黛玉是心知肚明的,但是贾母此时已经无力回天,因为贾母的靠山,宫里的老太妃已经亡故,王夫人却有女儿元春这个贵妃做靠山,正因为如此,王夫人才敢发动抄检大观园,事实上王夫人发动了一场夺权政变。
贾母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晴雯被赶出了荣国府,林黛玉也只能忍心吞声,晴雯被赶出荣国府,预示了木石前盟派彻底败给了金玉良姻派,王夫人取代了贾母,开始掌管荣国府,成为了荣国府最高统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