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周南”是什么含义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国风·周南》是《诗经·国风》中的部分作品,包括《关雎》等十一首诗,有东周作品,也有西周作品。
周南”是当时周公统治下的南方地区的民歌,范围包括洛阳以南,直到江汉一带地区,具体地方包括今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
由于采集地域广阔,又不便国自为编,故统称“南”以示南国之诗《诗经》《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风》多半经过润色后的民间歌谣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
《诗经·国风·周南》中总计11篇:关雎、葛覃、卷耳、樛木、螽斯、桃夭、兔罝、芣苢、汉广、汝坟、麟之趾。
参考:
\"周南\"应是周公所封地的南端,\"召南\"就是召公封地的南端。
\"郑风\"就是郑国之风咏,\"卫风\"就是卫国之风咏,其它以此类推,都是周朝诸侯国的封地。
参考:
首先有这样一个关系,《周南》为《国风》部分中的作品,《国风》是《诗经》中的篇章。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就是《国风》。
《风》包括15部分,主要是周代各地的歌谣共160篇。
《雅》分为《小雅》和《大雅》,主要是士大夫用的正声雅乐,共105篇。
《颂》《周颂》、《鲁颂》和《商颂》,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共40篇。
明白了这个关系就好说了。
《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也称为“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
大多体现了华夏族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对统治阶级的罪恶有所揭露,广阔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所以,《周南》是周代的歌谣,范围包括洛阳以南,直到江汉一带地区,包括今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统称“南”,表示南部的诗。
《周南》共11篇:关雎、葛覃、卷耳、樛木、螽斯、桃夭、兔罝、芣苢、汉广、汝坟、麟之趾。
当然,最著名的就是关雎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也成了历代风流才子的口头禅,甚至是“调戏良家妇女”的正当理由。
参考:
《诗经》中的《周南》,属于《国风》,排于第一。
《国风》,朱熹《诗集传》说:“国者,诸侯所封之域;
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
”可知,《国风》就是采自不同地域的民歌。
《诗经》收录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十五国风,共计一百六十篇。
《周南》,是周公旦治下的南方地区的民歌。
西周初,周公居都洛邑和召公奭分陕而治。
“陕”,即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县一带。
“周南”,即指包括洛邑以南,及至汝、汉、江一带地区。
《周南》共收诗十一篇,居首的是《关雎》,主要为河南、湖北之间的民歌。
在《诗经》中,《周南》被看作是南国之诗,或曰是以南国乐调所写的歌词。
大约是因为周公对于周朝居功至伟,所以《诗经》将《周南》排在了最前面。
《毛传》载:“风,风也,教也。
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
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
……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
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
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
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
……王者之风,故系之周公。
南,言化自北而南也。
”这段话,不管是子夏还是毛亨说的,大意是讲,“诗”的意义很重大。
比如“风”,从上至下就是“化”,从下至上就是“刺”,不过“刺”是委婉的、好意的规劝。
不管是“化”还是“刺”,目的都是让人们“发乎情”“止乎礼义”,即以“礼义”作为道德和行为标准。
从上“化”下,首推周公,“周南”,是说周公的高尚德行自北向南传播。
《召南》排于此后,也是这个道理。
这是对《周南》“上纲上线”的另一种解释。
参考: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追溯它的来源。
《周南》选自《诗经·国风》。
众所周知,《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种形式。
而其中,又以“风”的篇目最多,也最为后世传颂。
所谓“风”,就是指民间歌谣,《诗经》中有国风十五篇,包括:《邶风》、《鄘风》、《卫风》、《郑风》、《齐风》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可以看到,“风”通常是以地名来命名的。
什么地方的民歌,就叫什么风。
如郑国叫郑风,齐国叫齐风。
但十五国风中有两篇,却与众不同,一个叫《周南》,一个叫《召南》。
这两个是怎么回事呢?
周公与召公分陕而治周公姓姬名旦,召公姓姬名奭,两
话说周武王灭商后,不久就去世了,继位的周成王非常年幼,没有能力治理国家。
彼时周朝初立,国家不稳,各地都怀有叛乱之心。
周公便代替成王执政,辅助成王平定叛乱,稳定大局。
召公姬奭则是另外一位功劳地位都很高的人物,他与周公在武王伐商过程中,成为武王的左右手。
周公执政,则有人散布流言,说周公心怀不轨,召公因此怀疑周公。
周公则向召公表明心迹,取得了他的信任。
两人决定分陕而治。
“陕”大约在今天三门峡一带。
以陕为界,把周朝领土分为两块,陕东归周公管理,陕西归召公管理。
两人也有分工。
陕东的周公主要是防备殷商遗民叛乱,稳定东部秩序;
陕西的召公则主要负责开发西部农业生产,稳定后方。
由于周朝分成了两部分,所以《国风》中就没有《周风》这一说。
《周南》和《召南》加起来,就是所谓的“周风”,一个指的是周公辖地,一个是召公辖地。
“南”是什么意思?
那么,这个“南”作何解释呢?
有人说,南就是南方。
《周南》和《召南》指的就是,周公和召公辖地的南方地区。
似乎很有道理,但又有漏洞。
为何偏偏只收集南方地区的民歌,其他地区凭什么没有?
而南方,又是以什么作为划分依据呢?
说不清楚。
十五国风中的其它十三篇,都是整个地区的民歌,为什么只有周和召两个地方,是“南”?
非常奇怪。
关于这个问题,实际上学界至今没有定论。
但有一种说法,笔者认为非常有道理。
“南”不是方位,而是一种音乐,或者乐器查阅“南”字释义,其中有一条解释:南,象形,甲骨文字形,是钟镈之类的乐器。
《诗·小雅·鼓钟》有“以雅以南”这样的句子。
原来,南是一个象形字,本意就是指乐器。
后来引申为方位词,可能是因为喜欢演奏这种音乐的人,大多集中在南方地区。
所以就用“南”,来称呼这个地区。
《礼记·乐记》记载:“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
”这里是说,舜帝作了《南风》这首诗歌。
结合前文,“南风”就不应该解释为南方地区的民歌,而是“以南为乐器演奏的民歌”。
由此我们好理解了,《周南》和《召南》,或许与方位地区无关,而与乐器有关。
“南”是一种音乐风格,而不是方位《周南》、《召南》,就是指周公和召公整个的辖地内,用南演奏的诗歌。
没错,“周”正是指周公在畿内的封地。
周公的采邑有很多,鲁国是实实在在的藩国,由其长子继承;
而王畿还有一部分,也就是周公的自留地。
在这片区域采集到的诗,都归集到“周南”一篇中。
“周”二说是指时代为周朝采诗制度并非只在周朝实行,早在商代已经实行。
《诗经》中也有很多篇章是描写商先王、先祖功绩的。
故而写“周南”是为了加以区分。
“南”一说是乐器“南”是一种古老的乐器,类似于琴,汉朝以后失传;
但在商周时期实为流行,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曲调风格,称为“南音”,盛行于江汉流域。
“周南”中的篇章都是用这种“南音”来吟诵的,所以用普通话直接诵读,很难读出其中的韵味。
今天西南地区还流传着“南音”这种古老的曲调。
“南”二说是指周王畿南郊之地先秦时期文学作品的特点是文史哲不分家,所以诗亦可作为讴歌时代、记录史实之用。
故而周期尤为盛行采诗制度,朝廷委派一些官员或是乐工到各地去采诗,顺便体察民情;
也可由地方官员呈报。
“周南”之“南”亦是指周王畿南面地区所采集来的诗歌。
狭义来讲,就是指周公旦的畿内采邑。
所以说,“周南”二字并不简单。
相关文章:「诗经」不简单:“风”是民谣,“雅”是国乐,原来“颂”是顶流
参考:
据史料记载,《周南》选自《诗经·国风》。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500年的诗歌305篇。
因其中的作品都可以用乐器伴奏演唱,又被之称为我国古代第一部乐歌总集。
虽历经数千年的岁月沧桑,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在中国和世界的文化史上,产生广泛深刻的影响。
1.《国风》溯源《诗经》分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称“国风”。
宋·朱熹《诗集传》对“国风”的概念及来源作了经典性解说:“国者,诸侯所封之域;
而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
《庄子·齐物论曰:“夫大快噫气,其名为风。
”民俗歌谣是大自然赐予的文化符码,吟咏传唱是古先民赓续的声响之源,随风而起,始终生动鲜活。
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时节,委派乐师专门负责采集带有地方特色的风俗歌谣,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奏,这就是国风的来源。
《国风》共有15组160篇,是《诗经》最本源、最精华的部分,主要收录十几个诸侯国或地区的乐曲。
作品大多反映当时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状况,更有反映劳动、打猎等社会生活面貌,以及大量民风民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2.关于“周”和“召”3000多年前,古公宣父(周文王的祖父)因受到戎狄的侵逼,由豳迁到岐山的周原(今陕西岐山),率周人在这里辟草菜,立家室,筑城郭,设官吏,并利用奴隶从事生产,原始社会逐渐解体,已进入社会阶级,“周道之兴自此始”,史称“岐周”,是西周的圣都和重要的祭祀中心。
又经王季历、周文王、周武王几代人的努力最终翦灭殷商王朝而得天下,将岐周称为“周原”。
当年周文王灭了崇国后,在沣水西岸营建丰京,将都城从岐邑迁至丰京;
后来周武王时在沣水东岸建立了镐京。
西周王朝的国都是丰京和镐京,在历史上一起并称为“丰镐”,是西周宗庙和朝廷所在地,丰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称为“京”的都城,也是中国最早期的城市,作为西周首都沿用了近300年,见证了西周王朝从建国、发展、强盛到衰落的全过程,共同发挥着中枢作用,又称宗周。
灭商后,周王朝为保卫宗周镇抚东方治理天下,又在“天下中心”的洛阳建立东都,取“成王的周以成就周道”之意,名为“成周”。
古代周朝实行的是“封建制”,即封国土、建诸侯的制度。
周天子直接统治王畿地区,而将天下其他土地分给王族、功臣以及前朝贵族的后代,建立诸侯国。
也就是说成周和宗周及其周边的一些区域属于周天子的直接势力范围,周武王却把岐邑辖境分封给周、召二公作为采邑。
事实上,“周”和“召”本自周公、召公“分陕而治”而得名。
《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也称为“十五国风”。
从中不难看出,“风”通常是以地名来命名的。
但对《诗经》开头两篇《周南》和《召南》产生的地区和具体意思,历来有多种解释,至今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值得大家探究与思考。
至于“南”的含义,《诗经》问世后,对“南”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归纳起来有六种观点:①“南”为南化说。
《毛诗·关雎序》曰:“然则,《关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风。
故系之周公。
南,言化自北而南也”;
②“南”为南乐说;
③“南”为南土说;
④“南”为南面说;
⑤“南”为诗体说;
⑥“南”为南乐器说。
“南”本是乐器(铃)之名,后孽乳为汝、汉、沱、江一带的南方乐调之名,是南国之风。
这六说以“南化说”为主构成了“南”的六要素,缺一不可。
《周南》《召南》绝大部分的诗歌是西周未东周初的作品。
《诗经·周南》中的诗歌主要是楚国汉、汝流域的民歌,自然就包括巴国的民歌。
《诗经·召南》中的诗歌主要是蜀国江、汝流域的民歌,同时也包括巴国的民歌。
时过境迁,我们今天当然不能简单的指认哪一首是楚国民歌,哪一首是巴国民歌,但从《周南》《召南》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楚风与蜀文化的交流,巴文化起到了桥梁的作用,而最后趋向交流融合。
旧说以为是周文王时期的诗歌,是没有根据的。
参考:
“周南”是当时周公统治下的南方地区的民歌。
范围包括今河南省和湖北省大部分地区,即江汉流域。
周代习惯把这些地区称之为“南国”。
这些诗歌包括《关睢》《汉广》《桃夭》等十一首民歌。
参考:
周南“南”,是南方的意思。
成周在中国的北方,文王教化,由北而南,由近及远。
这就好比《春秋》“王鲁”,因为孔子所在之国是鲁国。
任何一个诸侯国,要想行王道仁政,都要从君主的自身修养开始,进而使所在的京畿之地有道德礼义,并且使“近者悦,远者来”,此谓之“华夏”;
再进而使周围各国也能有道德礼义,此谓之从华夏扩大到“诸夏”;
最终使天下各国也能有道德礼义,也就是说让夷狄之地也能变而成为华夏。
有道德礼义叫做华夏,无道德礼义叫做夷狄。
《诗经》以《周南》为首,意味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和原则。
参考:
《诗经》中《周南》为“国风”篇目,诗歌所收大抵为周公统治的成周(洛阳)以南~汉江流域的民歌。
周南范围:周南,地名,代指成周 (今河南洛阳 )以南。
《韩非子·说林下》:“ 周南之战, 公孙喜死焉。
”一说即洛阳。
参阅《史记·太史公自序》 : “太史公留滞周南。
”裴骃 《集解》 徐广曰: “虞挚曰: 古之周南,今之洛阳。
” 《索隐》: 张晏云,“自陕以东,皆周南之地也”。
另说在今河南陕县以东地区。
除了周南,《诗经》还有“召南”一词与之对应。
周南、召南,与西周初期周公姬旦和召公姬乘分陕有关;
姬旦常驻洛邑,姬爽常驻镐京。
“南”为方位之称,在周代习惯将江汉流域的一些小国统称之“南国”或“南土”、“南邦”(见《小雅·四月》、《大雅·嵩高》)等,所以诗的编辑者便将采自江汉流域许多小国的歌词,连同受“南音”影响的周、召一些地方采来的歌词,命名为“周南”、“召南”,以与其他十三国风在编排的形式上整齐划一。
“周南”是当时周公统治的南方流域;
“召南”是召公统治的南方流域,二南包括了长江、汉水、汝水流域的诗歌。
参考:
西周分为宗周和成周。
宗周指陕县以西的以镐京为都城的区域,管辖人是召公;成周指陕县以东的以洛阳为都城的区域,管辖人是周公(旦)。
《诗经》由孔子汇编,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是国风,指民歌。
国风又分为十五国风。
周南指的是成周之南的民歌,主要是今洛阳地区,包括黄河两岸、伊洛河区域等。
召南指镐京附近的民歌。
除周南、召南外,还是卫风、豳风、陈风、郑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