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淫字论事不论心论心千古无完人孝字论心不论事论事万年无孝子”这句话
“淫字论事不论心,论心千古无完人。
孝字论心不论事,论事万年无孝子。
”这句话出自清代王永彬的《围炉夜话》。
前一句的意思是,看一
后一句的意思是说:看一
如果以具体行为作为衡量一
第一句的“淫”从狭意上解释是“淫乱”,广意上应该是指“奸邪之徒”。
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
”一个奸邪之人,总是能隐藏起内心的邪恶,只有时间长了,在他的行为中才能表现出来。
同时人都是有两面性,一个是君子之心,一个是小人的阴影。
也就是说,好人不一定总想着光明正大之事,而坏人也不会总是有奸诈邪恶之心。
“正”和“邪”的斗争始终伴随着人的思想。
而人的具体表现是内心“善、恶”斗争的结果。
所以,如果用一
第二句的“孝”本身就可以代表一
也可以说一个善良正直的人,一定会是孝顺之人。
即使一
假如一个连饭都吃不上的家庭,你让他拿出更好的东西去孝敬父母,他能做到吗?
心有余力不足啊!同样,自己没有能力的人,再有善心也帮助不了别人。
所以,如果从表面具体行动上去衡量一
每
但是,善良正直的人,每时每刻都在抑制着内心邪恶念头的泛滥和膨胀,时刻警醒着自己,让内心充满光明,去照亮黑暗的一面。
而邪恶之人,却放任着邪恶念头的滋长衍生,最后走向万劫不复之地。
参考:
从前,有个容颜姣好的女子在河边遇到一个和尚,一直对着她微笑。
女子训斥和尚道:“你看着我做甚,莫非想要非礼我?
”接着,她大喊大叫“非礼”,惊动了附近的人们,大家一起把和尚押到了县衙。
县太爷明镜高悬、升堂审案,那女子首先说道:“这和尚心里对我起了淫念,想要非礼我!”“那他到底有没有非礼于你?
”县太爷问道。
女子说:“他心里一定是想非礼我,幸好还没有!”县太爷一拍惊堂木,斥责道:“难道和尚因你容颜美丽,看你几眼就是犯罪不成;
那常人看你,你又为何不来告状?
”女子似乎觉得颇有道理,支支吾吾地答道:“和尚不是应该六根清净么?
”县太爷道:“或许他有想过,然而没做,就不是犯罪,与是否和尚有何干系!”于是,那和尚得以释放,原来他还是个哑巴……所谓“食、色,性也”。
贪淫之心人人皆有,只要不做出有违道德法律的事,就无伤大雅。
如果心里想过做坏事就是坏人,那全世界都是坏人了。
所以说淫字,要以事实为凭据,不能以心里所想作论断。
古代的不少朝代都以“孝道”来治理天下,孝顺是一个家庭后辈对于长辈的报恩回馈。
然而,后辈又怎能面面俱到呢。
现代社会,人人都要为生存拼搏,很多人不得不背井离乡,独自闯荡。
一年才难得见父母一两次,想要孝顺也无可奈何啊!甚至有些海外华侨,几年、十几年都见不着父母。
生存已是不易,要以终生陪伴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就更难了。
只要在外健健康康,多报平安,让父母宽心,就是最好的报答。
如果非要在父母身边陪伴到终老才是孝顺,那世上就没有孝顺的人了。
所以说孝字,要以是否有心意为凭据,不能以事实作论断。
参考:
“淫”是过度过分之意,后来被专门用在男女关系的放荡不羁之上。
《水浒传》中的潘金莲与潘巧云都被称为“淫妇”。
而与他们一起放荡的西门庆与裴如海的定位则又不同。
西门庆被称为“恶霸”,而裴如海被称之为“淫僧”。
这种差别,体现了古代两性道德中,男女的不平等。
潘金莲与西门庆做了同样的事情,潘金莲称之为淫,而西门庆称之为恶,可见,淫与恶在那个时代,有道德上的关联性。
裴如海与潘巧云的故事,无非是丈夫忙于工作,妻子闹出点花边新闻。
这在今天,算不了什么,可是在古代,二人却双双送命,落得个淫僧淫妇的下场。
因此,古代有“万恶淫为首”之说。
中国人论事,常常把意义相关者一一对举,比如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好与坏等等。
可是“淫”与“孝”在意义上毫无相关之处,为什么二者并举呢?
这还是因为,在古人的观念里,淫与恶相关,孝与善相连。
因此,这两者放在一起就是善恶对比。
所以,这两句话还表述为:万恶淫为首,论事不论心,论心天下无完人;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事,论事寒家无孝子。
讲的是做人处事的向善去恶,本意与
君子修身,应去恶向善。
具体言之,就是多做好事,不做坏事。
做好事从哪里入手呢?
百善孝为先,还是先从善待自己父母的孝做起吧!儒家认为,孝敬父母是人生于世必须履行的道德责任,人如果逃避这种责任,就失去了人之为人的根本,成为禽兽,甚至禽兽不如。
父母生我养我,付出良多,你养我小,我养你老,本是应该的。
因此,孝敬父母是做人向善的基础。
其本质也是一种感恩
所以,中国人都明白一个道理,不孝敬父母的人,是不可交往的。
不孝父母,必是唯利是
把感恩孝敬之心推向社会,就有了中国古代的“忠臣出于孝子之门”。
孝于亲者,必能忠于君,必能勤于事。
孝的背后隐含的是修身齐家平天下的人生逻辑。
行善从“孝”字入手,弃恶就要从“淫”字入手了。
“孝”当然先要有衣食上的保障,此与“食”相关,而“淫”与“色”相关。
圣人说:“食色,性也”。
二者恰恰与人的两大本能直接相关。
“淫”是过分,指的是不正当的两性关系。
西门庆与自己的老婆在家里再怎么放荡,终归谈不上一个“淫”字。
但上了人家武大的媳妇,便与“淫”脱不了干系。
于是,淫便与罪恶如影随形。
正是有鉴于此,圣人又告戒人们说:“少年之人,血气方刚,戒之在色。
”儒家所说,并不是让人禁欲,而是说两性关系要有婚姻道德和社会规范的约束。
人,特别是年轻人,不要在这上面犯错误。
下面简单说一下“论心”与“论事”的问题。
对于“淫”的判断,是以“事”,也就是行为为依据。
西门庆见了潘金莲的美貌,如果只在心里产生了杂念绮思,而没有付诸行动,就不算是“淫”。
如果一见之下,不管别人是否有老公,便设法勾引,进而摸脚调戏,以至无耻苟且,害人性命。
便不能不算是入了恶道。
今天的标准也一样,公共场合偶遇美女,心生羡慕,自然无损君子之行。
若无故动手动脚,但是无耻流氓了。
这便是“淫字论事不论心”。
而对父母尽孝,不能有一个统一的量化标准,不能以物的付出为依据。
而应该以是否尽力的内“心”为依据。
有钱有为父母尽孝,花费巨资当然是一种孝,可是贫寒之家,尽自己的努力满足父母的需要,也是一种孝。
这就是所谓的“论心不论事”,如果论事的话,穷人家就无法尽孝了。
现实是,许多家庭尽管不富裕,却一样可以父慈子孝,其乐融融。
参考:
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现在有种说法,思想出轨比身体出轨更可怕。
意思就是说,想想更不行,不能说没道理。
身体出轨,过去也就过去了。
思想出轨,那就是一直在惦记这事。
常言道,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或许说得就是这个理。
近代理学家曾国藩一向注重
曾经因为读书时,偶尔会想到美色而感到耻辱,在日记中大骂自己是色狼、淫鬼。
但圣人也说过:食色,性也。
意思就是说,好色跟饿了需要吃饭一样,都是人的本性。
英雄爱美女,美女爱英雄,这都不能说是英雄专有的本色,普通人也有这个嗜好,也并不是罪过。
因此,才有“淫字论事不论心”之说。
这还是很有法律意识的,要以事实为依据。
只有作案动机,没有具体作案行为,不能定罪。
天下人都在怀疑隔壁老王,但没有证据抓不住现形,不能给他定罪吧。
这就是说,想一想还是可以的,意淫一下不算有罪。
如果想想都不可以,那么就是“论心千古无完人。
”因为像曾国藩这样注重修为的理学家,也曾经想过。
尽管想的次数比较少,但毕竟也想过,与从没想过是不同的。
也就是说,像曾国藩这样的人,也不能算是完人。
就此推论,作为一个有七情六欲的正常人,想一想是允许的,别真去做也就不错了。
无论对别人,还是对自己,过于苛刻的要求,不仅都累,恐怕还对身体无益。
有些专家传授经验时,还在介绍幻想一些崇拜的对象,有利于提高夫妻生活的质量。
不过哪,专家的话也就是个参考,别信以为真。
至于孝嘛,说法就多了。
豹眼喜欢《论语》,看不太懂,但也读过几十遍,特别是关于”孝“的一些章节,尤为喜欢阅读,也有一点感悟。
在别的
鉴于平台的规则,豹眼为了避免折叠,就不赘述了。
在此,友情提醒喜欢《论语》的友友,可以把其中关于“孝”的章节,集中摘录下来,再一起阅读,感悟肯定不同。
对于自己的父母,作为子女一般都有孝心。
羔羊知跪乳,乌鸦能反哺。
一般而言,能够经常想到父母,关心一下他们的饮食起居,可谓孝矣,未必就一定要做什么才是。
如果一定要论事才算孝心,那就累了,很难有一个具体标准。
做到了就是孝,做不到就不是孝,这也很难把握,不算公允。
比如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许多人只说前半句,而不说后半句,这不完整。
年轻人都需要发展,外出打工也是为了自己以及父母生活得好一些。
如果因为父母在,就呆在家里,也就不对了。
今天通讯、交通都很方便,更容易做到“游必有方”。
也就是说,无论去哪里,都要告知父母,让他们清楚你的去处,有事方便联系。
如果是父母不清楚你的去处,找不到你的人影,那就是不孝。
有首歌曲叫”常回家看看“,这个没错。
但大小事总跟父母唠叨,这就值得商榷。
有些烦心事,告知了他们,他们也不能解决,徒增加了心中的忧虑,这就不是孝心。
出门在外的人,经常听到父母说家中都好,其实未必都好,只是不希望子女挂牵。
如果做子女的也以如此之心对待父母,所有困难自己去扛,岂不就是孝心呢?
目前,农村条件差一些,还不能经济独立,需要子女赡养。
这个尽到自己的能力也就行了,无法说具体的标准。
城市一般人老了,多少有一些退休金,基本生活还是有保障的,那就多关心一下。
这就是说得“孝字论心不论事”,因为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尽心就好。
同样是没有完人的原因,要论事的话,万年也不会有孝子。
人总有一些做不到令父母满意的事,自然也就不能令父母舒心。
父母不舒心,也就是不孝。
如此一来,也就没有孝子。
因此,就“淫心”而言,还是以事实为依据,不能因为有一些想法,就断定其为色狼、淫棍;
就“孝心”而言,还是以心中有父母为准则,不能就事论事,有些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也不能就把他看作是逆子、不孝之子。
在豹眼看来,做人能够做到这个程度,也就可以了。
至于像曾国藩那样苛求自己、像王祥那样卧冰求鲤孝敬后母,是更高的境界,只能赞赏、提倡,可以作为模范去要求自己,但不能作为一般的准则,去苛求别人。
参考:
其实这两句话说的重点是我们不能太苛责一
千百年来谁敢说孝顺父母是百依百顺的,想想自己小时候,也有对父母不耐烦的时候,包括现在,父母催婚,父母对你的唠叨,你每次都能对父母和颜悦色,没有一点点不耐烦?
但是我相信你心里永远都是爱你父母的,所以说,我们为什么常常要说,要三省吾身,的确,我们太需要这样的自觉,因为我们不是圣人,即便是圣人,他也要求自己三省吾身,所以,可以,对自己的约束有多么重要!
参考:
淫字论事不论心,论心千古无完人。
孝字论心不论事,论事万年无孝子。
”这句话出自清代王永彬的《围炉夜话》。
王永彬,字宜山,他一生经历过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和同治五个皇帝统治时期。
著作有《围炉夜话》。
这是一本儒家通俗读物,是作者对于当时以及之前的文坛掌故、人物、事件等所作的评价和议论。
它和明代的《菜根谭》、《小窗幽记》一起,被称为“处世三大奇书”。
《围炉夜话》成书于清代咸丰甲寅年间,作者虚拟了一个冬日拥着火炉,与至交亲友畅谈人生的温馨情境。
所记之事分为二百多则,语言亲切自然,通俗易读。
这本书的话题,是围绕“安身立业”来展开的,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勤俭等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
本书自面世以来,一直盛传不衰,成为许多读书人的案头必备之书籍。
淫字论事不论心,论心千古无完人,这个‘淫’字有二个意思,一个就是一
如果心里想的没有做出来和实施,这个也可以是龌龊的想法,只要没有做出事来危害别人和社会,这个就算是一个好人,一个知书达礼守规矩遵纪守法的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无完人。
孝字论心不论事,论事万年无孝子,由于每一
富人家的孩子也有忠孝不能两全的事例,例如岳飞精忠报国,可很少在母亲身边伺候她老人家,但是她按照母亲的意愿,为国家尽力保家卫国也是一种孝顺,唯一能做到的还有多给家里寄些银两。
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不同的问题,现在很多年轻人常年在外打工,一年难得回家一两次,虽然有首歌唱的好说常回家看看,但是在外漂泊的日子身不由己,上有老下有小,有年幼嗷嗷待哺的幼儿,年轻美貌的娇妻,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抛妻弃子,放下年迈的双亲,只是为了多赚钱让家人生活过的更好些,在外拼命努力赚钱,多赚钱寄给父母和妻儿,来弥补对他们的亏欠,这个物质上弥补也是一种孝顺,虽然不能在堂前日日伺候父母,但是也尽了一份做儿女的责任。
如果要求完美,父母妻儿老小受穷受苦,虽然守在家里父母有病无钱医治,这个又怎么办呢?
因此这些古语说的还真是很有道理。
大家有什么见解欢发表意见。
参考:
淫之本为繁衍,孝之初为哺育,两者都是生物的本性,失去这两样物种岂不是要灭绝~万恶淫为首,淫不论心,因为淫念皆由心起不可避免,只要能克制言行不生事端,便不算是恶人;
百善孝为先,孝不论事,因为孝道在乎言行尽力而为,若能知恩
淫字论事不论心,论心千古无完人:看一
如果凭心去评判那么从古至今就没有完美的人了。
比如,某个女人穿着很前卫,一些人就背后指指点点,说这女人水性杨花,肯定不检点。
有的女人,外表很看似清纯穿着也很保守,私生活却很混乱,你认为谁更淫荡。
如果凭心想象,仅看外表去揣测一
再比如,某个难在大街多看了几眼美女,你就说此人很好色,是不是太过于武断。
男人都好色,但是有些男人用行动告诉你,他真的很好色。
孝字论心不论事,论事万年无孝子:孝顺父母是平心而论的,不能只看事实行为的表面,如果以事实行为去判断,那么就没有孝子了。
这个就好比,某个夫妇生了两个儿子,都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
一个外出工作,努力挣钱娶了媳妇,自己成家立业。
参考:
淫是放纵、过度,不然怎么有的叫淫妇呢!对男人大多讲的是无裕则刚。
几乎百分之百的人(包括男女),都是有七情六裕的,天下没有情裕的人倒是屈指可数的!但是,不论男女,都要克制规范自已的行为,做事决不过火,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以致受教于后悲和下一代。
参考:
这段话淫字论事不论心,论心千古无完人;
孝字论心不论事,论事万年无孝子,是宽泛做人准则。
人从小就知道自己是男孩,女孩,长大后,都知道有择偶选配之事。
佳人才子,美女英雄,这中间有许多浑话俏话,谈情说爱,思春扶泪,这是人性洪荒之力的发泄,不能谈到淫乱道德层面上来,谁都有个美好的青春的回忆,不是吗?
如果说这是“淫\",那真的千古无完人了。
当然,对触及法律和道德不允许的“淫”,那就要就事论事了。
孝字论心不论事,“百善孝为先”,上有国家要忠,父母要孝,既要付于行动又要有“心\",现在不象以往,儿女大多离父母千里之远,如何尽孝,不能辞职回家,伺候父母,有条件接父母进城,不失忠还尽孝;
如果不行,也可电话、视频问候,心中有国家有父母就可认为尽孝了,这不能就事论事,而论心。
参考:
前一句是主张好色而不淫,后一句主张尽心行孝。
是人都好色,见美而心动,此即是人之常情。
如果要求见美而不动心,则千古找不到一个这样的人。
见美而不乱行,适可而止。
此即是好人了。
每个朝代家庭情况都不一样,如果指定尽孝的标准,一定要如何如何,这样万年难遇孝子了。
在当代,父母或在家,子女在外打工,要求守在父母身边,极不现实;
父母或去子女身边,但一般都帮照顾小孩同时做家务事,要求不劳动于父母也极不合理。
所以尽孝以心,不强责于行动。
只要有心,让父母开心。
或一个电话,或一个视频,或陪在父母身边,都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