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唐诗里那些不押韵的诗歌如果用山西方言读就押韵了这是真的吗

现在流行起了用方言读唐诗的风潮。
有人用粤语读,有人用客家话读,还有人用陕西话读,山西也有人说某些用普通话读来不押韵的唐诗,用山西方言读时却发现挺押韵。
为啥晋方言读唐诗能更押韵呢,这跟晋方言中保留了入声字有很大关系。
阿宝曾在某节目现场用大同话读唐诗入声是个啥腔调呢,简单点说就是声短而急促。
例如,用普通话读“一”,这个音是可以拉长的,而入声的“一”很短,不妨您听听太原方言的“一”就能略有感觉。
从初唐到盛唐中唐以至晚唐,都有山西籍诗人引领群伦。
《全唐诗》中记录的山西籍诗人的作品有5000多首,占总量的十分之一,整个唐代诗坛就是山西籍诗人的大舞台。
那些出生在山西的诗人们吟诵诗歌用的一定是自家的方言,那是没有普通话的年代。
而唐代是以长安为中心辐射的政治经济圈中,山西占有重要位置,而且太原作为唐王朝的北都,交往密切。
无论政治上、文化上,山西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语言也属于西北官话圈。
唐王朝兴败盛衰的历史过程与山西人紧密相连、休戚相关。
一大波的山西人在朝堂上谈论国家大事;
在文化圈里,那些诗人们说山西话的更是不在少数。
“诗佛”王维就是咱山西人山西大学语言学专家乔全生教授认为,古汉语的声调有平上去入之分,但随着语言的发展变化,入声在今天的普通话和多数官话中已不复存在,晋语是保留入声的方言,晋语是一个不同于山西方言的学术概念。
山西以及山西周边一些地区,凡发音中依然保留入声的语言都叫做晋语。
这些地区包括山西大部、河南北部、河北西部、内蒙古南部以及陕西北部,总共有5省区的190多个县市。
   一般人平时所说的山西方言其实是个地理概念,包括晋南方言、晋中方言、吕梁方言、晋东南方言、晋北方言五大类。
这五大类中晋中方言和吕梁方言保留的古音为最多,其他三个方言区因为与官话区接壤,均不同程度受到官话发音的影响。
晋语中也有一个县例外,比如广灵县方言中就无入声,因此我们将之归入河北的官话。
而晋南方言中的临汾方言与运城方言虽然属于山西方言,但不属于晋语,也没有保留入声。
如此看来,用晋中、吕梁等地的方言读唐诗,更有韵味。

参考:
是时候再次祭出这个故事了。
人间词话中记载了一个宋代的小故事:南宋词人林外有一次cosplay穿的道士装,坐在一个叫做垂虹亭的地方喝酒,喝到后来诗兴大发,于是在亭子上写了一首《洞仙歌》,写完后就醉汹汹的离开了。
结果好事的围观群众一看这诗写得好啊,于是纷纷传说一个道士喝醉了写了首《洞仙歌》然后就不见了,传到后面变成吕洞宾下凡写了《洞仙歌》。
结果越来越玄乎,直接传到皇宫里去了。
当时皇帝是南宋孝宗,是少有的英明皇帝。
孝宗一看这首《洞仙歌》发现了一个大BUG《洞仙歌》飞梁压水,虹影澄清晓。
橘里渔村半烟草。
今来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唯有江山不老。
雨巾风帽,四海谁知我?
一剑横空几番过。
按玉龙、嘶未断,月冷波寒。
归去也、林屋洞天无锁。
认云屏烟障是吾庐,任满地苍苔,年年不扫。
孝宗说:这首洞仙歌中不押韵啊,“云崖洞天无锁”这一句按照韵律应该读“扫”,这肯定是个福建人写的,绝对不是山西人吕洞宾。
于是派出大内密探去调查,果然找到了原作者福建人林外。
升庵《词品》云:“林外字岂尘,有《洞仙歌》书于垂虹亭畔。
作道装,不告姓名,饮醉而去。
人疑为吕洞宾。
传入宫中。
孝宗笑曰:‘云崖洞天无锁,锁与老叶韵,则锁音扫,乃闽音也。
’侦问之,果闽人林外也。
”(《齐东野语》所载亦略同)看,貌似跟题目中说的山西话读唐诗押韵是一样的是吗?
其实按照
不然有句俗话叫做“天不怕地不怕,就怕xx人说官话”怎么来的?
😂

杭州话原来就是“南宋”的官话,注意就是“官话”。
古诗中的“书”,京剧里就唸“嘘”音;
“斜”唸“xia”,例如“泥融飞燕子,微风细雨xia”。

参考:
中国的地方方言有许多种,用方言读唐诗或者读诗歌都有各地方的语音,读出来的效果肯定不一样,这并不稀罕。

参考:
山西作为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留下很多古语。
例如,现在我们说的,饿不饿。
山西方言就是“饥不饥”。
原先盛水的水缸,山西话为,瓮。
很多很多。
其实最接近的应为粤语,当时北方游牧民族侵入中原,黄河流域和中原大地的经济文化都转移到长江以南。
尤其以西晋末年,大批操中原话的人大量流入东南地区,偏安一隅。
直到五胡乱华,江南一代都是以说古汉语的汉人为主。
历来南方受少数名族的外来语言通化少之又少。
所以我认为粤语读文言文和古诗词更为押韵,山西虽然曾经是黄河流域中华文明发源地,但地理和说胡语的外来民族接近,很多词汇,发音早已融合了外来语的读音和音译。
所以我认为山西方言读古语不太符合当时的发音。

参考:
神州山西方言最复杂,百县百味,差距山大。
作为山西人,我也只能准确地读出所在市区的方言,对自己非居住地的方言,也是一头雾水。
感觉这问题真不好答,只有研究山西方言的专家才能说清楚…
参考:
小编用运城方言试过了,证明晋南方言读古诗,押不上的仍然押不上。
比如: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唐·李益《江南曲》晋中晋北人鼻音重,也许用鼻腔能把押上。
不知道运城籍的诗人写过不押韵的诗词没有。
小编才疏学浅的亨,凑凑兴而已,这是刚查到的山西某地方方言读出的唐诗一首,猜猜原诗是啥:枪真看袜光,泥这地涨香。
嘎兜莽先袜,得兜思过夯。

参考:

中国太大了,各地都有方言。
虽然现在国家以法律形式通过各种现代化媒体来推广普通话,但它不可能一统天下,地方方言仍然有顽强的生命力。
我们这里有些乡镇居然每个村都有各村的方言,甚至一个村有几种方言,从来就没有因为普通话的推广而消失,当然以后怎么样就不知道了。
那么古时候要想统一语言的话,就更不可能了。
古人没有统一的语言,那么诗歌是不是就没办法写了呢?
当然不会。
不同地方的人同样需要唱歌吟诗消遣,跟吃饭一样,总不能说:喂,你说话口音不对,不准唱歌,不准吟诗。
所以各地的人们用他们的方言写诗又有何难理解的呢?
那么一个地方的人读另一个地方人的诗觉得不符合韵律又有什么不可理解的呢?
我们现在用中华新韵去读唐诗宋词,有些时候觉得拗口,那都是因为语言发展变化的原因,很正常,再过一些时候也许有更多的拗口。
但这些诗词拿到作者当时写作的地方去,就通畅了。
就像“刷锅老”一样,有谁知道其中的意思?
谁知道是怎样发音的?
当然来到我们这地方,我念给你听了之后,你才能明白。

参考:
唐诗按古韵表标准来写成是押韵的,按相应方言来读也是有韵感的。
押韵与否,以钦定韵表为依据。
韵表以相应的方言为官话按韵部归类编辑,再由统治者颁发施行,作为科举考试阅卷的官方统一押韵标准。
这样的工具书,就叫韵书。
韵书的编撰和印刷,与时代的发展,汉字语音不断变化,印刷技术的出现、发展和提高密切相关,由隋代魏郡临漳县(今河北省临漳县)人陆法言编撰的《切韵》,一脉相承地不断地修订完善,到金代山西江北平水(今临汾市,是当时的印刷中心)人刘渊编撰的《平水韵》,一直沿用至今。
因此,唐诗及今人依据平水韵创作的格律诗或古体诗,都以依据平水韵作押韵标准。
例如孟浩然的《春晓》,“晓”、“鸟”、“少”三个仄声韵字都在平水韵的“十七筱”韵部,是仄声字押韵的古体诗。
再如杜甫七律《登高》中押韵的韵字依次是“哀”、“回”、“来”、“台”、“杯”。
其中的“回”、“杯”韵母是“ei”,而“哀”、“来”、“台”的韵母是“ai”,今人用普通话规范语音读起来没有韵感,但都在平水韵表的“十灰”韵部,以相应方言读起来仍有韵感。
又因为此诗韵字都在平声韵部,所以是符合平声押韵的格律诗。
再如杜牧的七绝《山行》一诗中的韵字“斜”、“家”、“花”,“斜”的韵母是“ie”,“家”的韵母是“ia”,“花”的韵母是“ua”,但都在平水韵表中的“六麻”平声韵部,古人及今人相应方言读起来仍有韵感,因而是格律诗中平声押韵的七言律绝。
以平水韵相应的方言有山西、福建、广州、苏州等地。
因而,这些地方的今人民间语音与古人语音近似,平仄押韵标准与平水韵一脉相承,读古诗词仍有韵感。

参考:
新创作过去的诗词都是用语言的声韵,都是过去的【韵】也叫平水韵。
比如说,北国风光的【国】就是第四声的读音。
普通话的标准发音是第二声。
也就是【平声】。
我们说继承发扬传统,只能在纸上写出来。
却不能读出来,如果读出来不是古代的平水韵的音,就失去了传统文化的精髓。
如果按照普通话的标准读出来,就是现代的【新韵十三辙】的韵。
有些人非要按照古代的发音创作,无可厚非。
你可以创作。
却不能读出来就失去了文化的作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