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张廷玉没祭奠孙嘉诚解释说“去的人太多”这是何意

早在年羹尧升任“陕甘总督”的时候,当时的雍亲王胤禛就曾告诫过年羹尧:“只要朝廷里有人一句话,就能将你剥得干干净净”。
雍正朝的年羹尧虽然能够节制四省、统帅二十多万兵马;
但此时的胤禛也已经升级成为雍正皇帝,能将年羹尧高高捧起,更能将年羹尧一下摔死!可年羹尧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甚至处死了雍正皇帝专门派往西北随时给年羹尧“提醒”的孙嘉诚。
于是,威名赫赫的年羹尧就在雍正皇帝的几道命令之下,被一步步剥得干干清净。
只是,孙嘉诚毕竟是清流领袖,毕竟是雍正朝堂上的铮臣代表;
再加上一贯嚣张跋扈、倒行逆施的年羹尧,早已成为清流官员们的死敌。
于是,誓要除掉年羹尧的清流官员和不想杀掉年羹尧的雍正皇帝再一次站在对立面。
更关键的是,廉亲王胤禩也在这个敏感的时候主动站了出来。
这边,孙嘉诚的灵堂上,一位清流官员如何抱怨:“诸位,诸位,到目前为止,王公贝勒一
就在这句话以后,廉亲王胤禩来了,不但来了,还上香下跪一气呵成。
就这一跪,廉亲王胤禩最起码能够达到三个目的:1、再次稳固自己的“贤王”形象;
2、拉拢清流官员,壮大自身党羽势力;
3、给雍正皇帝制造更大的压力,逼着他杀掉年羹尧,然后再让他背上“兔死狗烹”的骂名。
只是,清流官员虽然有时候可恶,但“忠君”思想还是不容置疑的。
尽管廉亲王胤禩的举动深得清流官员们的心,但如果在雍正皇帝和廉亲王胤禩之间选择,他们还是会毫不犹豫地站在雍正皇帝一边!这也是整部《雍正王朝》中,廉亲王胤禩从未得到过清流官员支持的原因所在。
所以,胤禩就算是下跪也未得到清流们的表态,可等到雍正皇帝命令怡亲王胤祥和三位上书房大臣前往灵堂祭拜孙嘉诚的时候,清流官员们拿出了联名的折子:“这是我们一百多名在京官员联名参劾年羹尧的奏折,请怡亲王和各位中堂转呈皇上!”由此可见,公道自在人心;
由此可见,廉亲王胤禩抢不到皇位并不是偶然;
由此可见,“贤名”只可做出来,不可邀买得来!很明显,廉亲王胤禩的做法并不可取,不但得罪了雍正皇帝,也并未得到清流官员们的认可,着实有点打脸。
相较于廉亲王胤禩,张廷玉的做法才是真正的“教科书”级别。
来到军机处,雍正皇帝对独自值班的张廷玉说道:“他们都在为孙嘉诚设祭,你怎么没去啊?
”来看张廷玉的回应:“回皇上,臣本打算是要去的,但听说去的人太多,臣就决定不去了!”不管怎么说,张廷玉和孙嘉诚之间的关系绝非寻常,如果张廷玉怕触及雍正皇帝的底线而直接给出“不愿去”的回答,肯定是言不由衷,雍正皇帝也不会相信。
先给出“本打算”的念头,然后再给予考虑后的决定结果,逻辑严谨、说服性强!而且,张廷玉的这句话也能隐晦的表达出这样三层意思:1、我和孙嘉诚虽然关系很好,但却并未因此结党,一切有结党嫌疑的活动,我都不会参加。
2、祭拜孙嘉诚是为“义”,不让雍正皇帝难堪是为“忠”,在“义”和“忠”之间,我选择对雍正皇帝忠心耿耿!3、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对于孙嘉诚的死,张廷玉心中必然愤怒,所以他必须提醒雍正皇帝:年羹尧的丧心病狂已经惹了众怒、激起了公愤,我张廷玉去不去祭拜已经不重要了!当然,这是张廷玉这句话中所隐晦表达的意思;
我们再来看下张廷玉不愿去祭拜孙嘉诚的真正原因所在:1、作为汉臣的领导,清流的领袖,张廷玉只要出现在孙嘉诚的灵堂,就会被清流官员们高高捧起,逼着他带头向雍正皇帝施压。
很明显,张廷玉并不愿意成为这个“出头鸟”。
2、张廷玉对于雍正皇帝的忠心,绝对不容置疑;
可对于孙嘉诚和年羹尧的态度,雍正皇帝始终没有明确表示,张廷玉不能妄动,更不能违拗雍正皇帝的真实意
所以,张廷玉只能等,等着雍正皇帝给出明确指示。
对于张廷玉的忠心耿耿和周全考虑,雍正皇帝自然非常认可,可他为何还是主动要求怡亲王胤祥和三位上书房大臣一块去祭拜孙嘉诚呢?
这是雍正皇帝对廉亲王胤禩跪祭孙嘉诚的理性操作!来看雍正皇帝的说明:“既然廉亲王都这么礼敬忠臣,你们也犯不着有什么可忌讳的,都去,给孙嘉诚上香!”就这一个命令,不但能够抵消廉亲王胤禩“礼敬忠臣”的贤明形象,而且还能有效缓冲清流官员们对雍正皇帝的逼迫和围攻。
更重要的是,这是雍正皇帝给出的明确态度,就算不能立马“诛杀奸臣”,但先行“礼敬忠臣”却也能有效降低雍正皇帝的正面形象损伤!只是,雍正皇帝到底低估了清流官员们的恐怖能量,他所面临的局面非但没有改善,反而因此让清流官员们看到了为孙嘉诚设置灵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于是,又有两名清流官员开始了煽动:一位说:“年羹尧一天不杀,咱们就一天不撤这个灵堂!”另一位说:“从今往后,咱们这个联名的折子不上了,
这些京官们无兵无权,但他们拥有上折子的权力,拥有说话的权力,能制造舆论,能发布言论,能从根本上影响朝廷的决策、皇帝的命令。
不同意奏请?
集体辞官、甚至以死相逼!这些人根本不讲规矩、不按套路!这就好有一比:五大三粗、战斗力恐怖的男人,你可能不会怕;
但胡搅蛮缠、蛮不讲理的妇道人家,我就问你怕不怕?
为了暂时压制这些京官们的疯狂,雍正皇帝只得另想办法,用自己惯用的敲打方式。
两位清流煽动以后,镜头转到了张廷玉的身上,给出了一句没有头尾的汇报:“还说江苏虽然推行了摊丁入亩,但民间怨言甚多,说国库盈民仓减,赋税增而人心失,利弊尚在未定之中!”张廷玉的话,结合雍正皇帝给出的“着李卫升任两江总督监管浙江,浙江官员中凡有不推行新政者,立即革职”的旨意分析,这句话肯定出自浙江某位官员。
但我们需要明白的是,雍正皇帝为何在这个时候重用李卫?
一个“潜邸出身”的年羹尧就让雍正皇帝举步维艰了,又重用一个“潜邸出身”的李卫,雍正皇帝这是要干嘛?
一方面,这是雍正皇帝对新政推行的坚持,不受任何情况的影响;
另一方面,这也是雍正皇帝对清流官员们的反击。
你们不是攻击朕的“潜邸奴才”吗?
不是都在指责朕重用自己的“潜邸奴才”吗?
朕就偏偏重用这些奴才,让你看看大清朝到底谁说了算!结果呢?
雍正皇帝还是没吃够清流官员的苦!雍正皇帝的这道圣旨还没下达,那边马齐又抱来了一大摞奏折:“京官们上的折子,都是请求皇上严惩年羹尧的!”雍正皇帝彻底无奈了:“年羹尧已经被贬为参将了,他们不知道吗?
”这是雍正皇帝的自言自语,更是向马齐的求助。
只是,马齐到底不是张廷玉,只给出了这样半句话:“当然知道了!”剩下的半句是什么?
知道是知道了,但他们的目的没达到,又岂肯罢休!雍正皇帝彻底无语了,彻底败给了清流,败给了举朝上下的阳谋,年羹尧的死期定了!参考资料: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雍正王朝》(本文仅基于《雍正王朝》具体演绎情节和人设解析,并不以历史史实为依据,
张廷玉说:臣本打算去,但发现去的人太多,所以就没去。
雍正皇帝以理解的眼神笑而不驳。
乍一看,张廷玉的回答几乎不成为理由,“去的人太多”似乎不构成张廷玉不去的理由。
换句话说,“去的人太多”这句话含有大量的其他信息,这些信息都是什么呢?
张廷玉所要表达的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从因为揭发新币弊端和堂官殴打,到见不得年羹尧飞扬跋扈在午门求雨,再到雍正安排孙嘉诚到西北年羹尧的地盘推行新政,孙嘉诚一直是备受雍正重视的那一类人。
孙嘉诚果敢耿直,清正廉明,大家一定还记得,孙嘉诚和堂官互殴之后,雍正皇帝亲派张廷玉前往孙嘉诚的住所,表达重视之意,从那一刻起,孙嘉诚和张廷玉也成为官场上的一路人。

但是张廷玉很明白,在朝廷当差,结党一直是皇帝最忌讳之事,孙嘉诚是清流一派的领头人物,张廷玉是朝廷内阁成员,当朝的宰相,他不能随意参与到任何一派之中,这是皇庭政治所需,也是他在内阁站稳脚跟子的关键所在。
雍正皇帝即位,内靠隆科多,外靠年羹尧,年羹尧是雍正皇帝坐稳江山的“大恩人”,自西北打败罗布赞旦增之后,年羹尧的功勋举国第一,随之而来的所谓“年选”统领了朝廷内外大部分官位要职,这对雍正皇帝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历史上有言“天下官员,半由己出”,说的就是年羹尧“年选”的人事安排,这也是孙嘉诚孤零零一人被雍正皇帝派去推行新政不仅难以推行,还被年杀死,客死他乡的主要原因之一。
雍正皇帝并非气愤年羹尧的飞扬跋扈,恰恰是因为他“年选”的人事安排对自己的权威构成了威胁。
一个皇帝差遣的官员,代表的是皇权施恩,你年羹尧居然杀了他,岂不是对皇权赤裸裸的亵渎和侮辱?
“年选”不仅仅威胁到皇权,同时还挤压了其他派别官员的利益,比如八爷党,比如清流党,还比如那些无门无派的官员。
诺大一个朝廷,皇帝安排人事是正当,一个官员插手人事,安插自己的人岂不是想当“二王”?
本来,孙嘉诚午门求雨事件就已经激起了清流派和“年选”官员之间的矛盾,孙嘉诚求雨成功同时也为雍正皇帝出了一口气,雍正对于清流的做派并没有持反对态度。
另一边,雍正为了缓和孙嘉诚和年羹尧的矛盾,还摆了一桌酒,当然,更是为了让孙嘉诚去年羹尧的西北,推行新政。
如此,雍正是做给清流党和“年选”面子上看的,以避免两派引发更大的矛盾。
在当时的情况下,雍正皇帝的肩头顶着的是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不仅仅来自于国库空虚,更多的是来自不同党派、流派的相互斗争,这也是后来雍正要解决党派斗争的原因所在。
我们可以简略清一清当时的党派,一是自夺嫡以来形成的八爷党,树大根深;
二是以隆科多为首的“佟选”一党;
三是以年羹尧为首的“年选”一党;
四是靠山王允祉的清流一派,以李绂、孙嘉诚为代表,就这四党,雍正都必须小心应付,军机处在历史上的总结是将皇权推向更高一个层次,但是实际上,这些党派的存在,依然是对皇权最大的威胁。
雍正皇帝肩上的压力,山大啊!孙嘉诚死了,意味着清流党和“年选”的彻底决裂,矛盾白热化开始。
该死的党争不仅仅会威胁到皇权,还有可能让新政半途而废,而且,虎视眈眈的八爷党和“佟选”一党会怎么做?
会不会趁机发起内乱?
这才是雍正最关心的。
而张廷玉对此了如指掌,所以,当雍正拖着疲惫的身子到军机处的时候,只有张廷玉一
如果张廷玉前去祭奠孙嘉诚,那么他必然被其他党派推到前沿,与其说是为孙嘉诚讨回公道,还不如说是向雍正皇帝施压,让本来就身心疲惫的雍正皇帝变成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
雍正也需要依靠和支持,这就是张廷玉一人候着的原因。
张廷玉说:“臣本打算去”,意思是表达对孙嘉诚的遗憾,这是最初想法,但发现“去的人太多”,都是各个党派的,且各怀心思和目的,去了必然激起更大的矛盾,如果那样的话,必然给雍正皇帝造成更大的压力。
雍正皇帝正处改革新政的关键时期,同样需要支持和依靠,所以,张廷玉说“臣就不去了。
”这是对雍正皇帝最大的支持和理解。
故,雍正笑而不驳。

参考:
《雍正王朝》中,张廷玉虽不是皇帝,却能领会“皇帝”这个词的真实含义。
不论是以宽仁为本的康熙,还是刻薄寡恩的雍正,张廷玉都能融洽地处理好君臣关系。
孙嘉诚被杀后,同僚们设灵堂祭奠,但张廷玉并未参加。
雍正问起原因,张廷玉回答“去的人太多了”。
从雍正当时的表情来看,他对张廷玉是赞许的。
那句“去的人太多了”,到底有何寓意?
潜台词一:孙嘉诚被杀,直接原因是触动了年羹尧的利益,根本原因还是得罪雍正。
年羹尧西北大捷,回京大摆排场,搞得百官不悦,皇帝不爽。
孙嘉诚弹劾年羹尧,那是职责所在,但为了给自己造势,他居然玩起“天命论”。
“天命学说”是帝王的专属,按照这套理论的解释,天命的法统高于皇权。
因此,天命的解释权,永远都由皇帝掌控,除非有人
孙嘉诚玩起“天命”,事先不打招呼,事后不汇报,问题是他运气还非常好,居然说中了,瞬间就成了大清最权威的“天师”。
往后,关于天命的问题,大家都会相信孙嘉诚,不会相信雍正了。
万一孙嘉诚起了异心,或者与八爷合作,站到雍正对立面来解释天命,说雍正的皇位不符合天意、是伪天子,雍正这皇帝就没法做了。
在与年羹尧“死磕到底”的过程中,孙嘉诚名声大噪,成了清流们的意见领袖,很多清流都成了其铁杆粉丝,这对雍正也是一个不小的威胁。
所以,雍正除掉孙嘉诚是迟早的事,只不过借助了年羹尧这把不听话的刀,让外人看起来,这是年羹尧嚣张跋扈。
“去的人太多了”,间接地告诉了雍正,孙嘉诚影响力很大,即便死了,还有老铁为其默哀。
雍正听到这话,心中的高兴大于悲哀,原来你孙嘉诚有这么大的号召力了,还好你不在了,否则,没准又要放出什么“幺蛾子”。
潜台词二:当初,孙嘉诚为了“新钱”的弊端,与八爷党纠缠。
雍正为了维持团结,驳斥了孙嘉诚,但张廷玉为孙嘉诚说好话,还深夜探访。
从那时起,两人就是一条船上的人。
后来,雍正想派孙嘉诚去西北,充当说客的又是张廷玉。
他们两人之间,既有师生之谊,又是职场同盟。
所以,孙嘉诚被杀,张廷玉不管从情感上还是道义上,都要声讨年羹尧,否则,那就是自绝于清流,一旦失去大多数同僚的支持,张廷玉要做任何事都会困难重重。
“去的人太多了”,也可以看做张廷玉在告诉雍正,孙嘉诚是大清的忠臣,是为了大清而牺牲,所以才会有很多人去祭奠他,那些人对年羹尧可谓恨之入骨,已经群情激愤,你雍正最好采取果断措施,赶紧将年羹尧给处理了,我好给百官和天下人一个交代。
这些人别的本事没有,但特别会打口水战,你雍正惹毛了他们,人家天天抹黑你。
忠臣孙嘉诚含冤而死,奸臣年羹尧逍遥法外,以后谁还跟你混?
潜台词三:历朝历代的君王,对于拉帮结派都深恶痛绝,雍正也曾多次发表讲话,号召百官不要搞小团体,不要拉帮结派。
几顶乌纱帽,长期聚在一起窃窃私语,不是结党也会被认定为结党。
为了扳倒年羹尧,一大群人聚在一起,很容易引起雍正的警惕,你们想干嘛,有什么事不能开会时说,非要在灵堂前讨论?
张廷玉一句“去的人再多了”,是在提醒雍正,这群人有结党弹劾年羹尧的嫌疑,你要小心谨慎,我不去,就是不想结党,不想跟他们搅和到一起。
张廷玉远离了众人,也就洗脱了结党营私的嫌疑。
此外,孙嘉诚被杀,是一个敏感事件,当时又是一个敏感的时间点,几位上书房的大佬还按兵不动,雍正也没点头。
张廷玉不管心里想不想去,以他的身份地位,也不适合轻举妄动。
秋媚说:人多力量大,正因如此,帝王才会格外警惕人多。
人多向着君王,那自然是好事;
人多逆着君王而动,背地里黑君王,那必然会不容于君王。

参考:
《雍正王朝》中,尽管雍正已经将擅杀孙嘉诚的年羹尧调离了西北,贬谪为了杭州将军,可这样的处置方式却并不能让朝中的御史言官们“满意”,他们一边在孙嘉诚的府上开设灵堂用以祭奠,一边又在不断弹劾年羹尧。
但是,能够如此明目张胆地公开质疑雍正,一心要将年羹尧置于死地的官员们毕竟还是少数,王宫贵胄、军机大臣以及六部言官,对于他们的这种举动纷纷敬而远之,这其中就包括了此时的上书房首辅大臣张廷玉。
而关于张廷玉没有前往祭奠孙嘉诚的理由,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去了很多人”,于是才“决定不去了”,可也正是这样一句简单的回答,不仅道出了张廷玉内心的担忧与无奈,同时也更是在给雍正提醒,让他必须对于此事加以重视。
孙嘉诚府上开设了灵堂,但却没有朝中大员到场祭奠。
孙嘉诚的死,可以说是让所有人始料未及的,这其中也包括雍正。
在雍正看来,孙嘉诚是自己安排到年羹尧身边的,目的是要帮助自己推行“新政”,即便是他与年羹尧之间的矛盾再尖锐,年羹尧对他再不满意,可所谓“不看僧面看佛面”,就是顾及到雍正的颜面,年羹尧也不应该以如此极端的方式,擅自做主杀掉了孙嘉诚。
此时的雍正对于年羹尧已经不仅是彻彻底底的失望,而是深深的绝望。
于是,雍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安排岳钟琪接替了年羹尧的位置,同时将年羹尧调离了西北大营,就此贬谪为杭州将军。
然而,雍正的举动并不能让朝中的御史言官们满意。
就在孙嘉诚顶住所有压力弹劾年羹尧,并在午门外跪地求雨的时候,不少御史言官们都选择了站在孙嘉诚一边,原因就在于这些官员们也确实非常看不惯年羹尧的所作所为,只是他们没有孙嘉诚的胆量敢于直谏,而当他们看到孙嘉诚有着如此的胆识和气魄的时候,内心中既是欣喜,又是无比的钦佩。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原本就在御史言官中声望极高的孙嘉诚,更加为众人所爱戴。
再加上在此之前,孙嘉诚主动劝谏张廷玉“大义灭亲”,又曾在御前会议上公开抨击八阿哥胤禩的“新钱弊端”,使其早已是声名在外,于是乎,将此时的孙嘉诚称为御史言官们的领袖也是丝毫不为过的。
而也正是因为如此,面对孙嘉诚之死,这些御史言官们不仅仅是伤心与悲痛,更是极度的愤慨,况且在此之前,他们就对年羹尧有着诸多的不满,这样一来,他们已然摆出了一副斗争到底的架势,势要为孙嘉诚讨回一个说法。
然而,御史言官们的举动,并没有得到朝中大员以及王宫贵胄们的影响,毕竟,这些人也有着自己的顾虑。
一方面,雍正与年羹尧的关系太特殊了,谁也不知道雍正对于年羹尧真正的态度是怎样的。
年羹尧是雍正的“藩邸故人”,两人之间有着深厚的“主仆关系”,不仅如此,年羹尧的妹妹年秋月还嫁给了雍正,并且已经被封为了皇贵妃,他与雍正之间也就此结下“亲缘关系”。
与此同时,年羹尧在“九子夺嫡”中就站在雍正一边,为雍正顺利夺得皇位是立下汗马功劳的,而在雍正登基之后,更是率领大军平定了青海罗卜藏丹津的叛乱,帮助雍正彻底稳固了皇位。
也正是因为如此,雍正在处置年羹尧的时候可谓是颇为小心的,因为他自己不愿意背上“诛杀功臣”的罪名,也不想亲手处置这位辅佐了自己二十多年的“功臣”,所以雍正才会像“挤牙膏”一样,一步步的年羹尧,而不是就此杀掉或者一撸到底。
于是乎,雍正的做法也让不少官员们犯了难,因为他们并不知道雍正是不是真的想要彻底除掉年羹尧,也不知道年羹尧会不会再有东山再起的一天,所以这些朝中大员以及王公贵胄们纷纷采取了观望态度,生怕事情出现转机。
而另一方面,这个时候前去祭奠,无疑是在打雍正的“脸”。
在此之前,雍正将年羹尧奉为了自己的“恩人”,并且对其大加封赏。
而如今,年羹尧因为擅杀了年羹尧而被雍正处置,如果在这个时候祭奠孙嘉诚,岂不是对雍正此前的一系列决定和安排的质疑与批判,不仅是狠狠的打了雍正的“脸”,更会让雍正非常下不来台。
既然能够在朝堂上位居高位,就不可能没有一点“政治觉悟”,更不可能不担心自己的未来,毕竟谁也不确定雍正日后会不会因为这些事情而迁怒于自己,所以保持沉默,不去祭奠,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张廷玉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既道出了苦衷,又是在给雍正提醒。
雍正得知了御史言官们在孙嘉诚府上开设灵堂的事情,于是便询问起了张廷玉。
“听说他们在为孙嘉诚设祭,你为什么没去?
”张廷玉只是简简单单地回了一句:“臣本来是要去的,听说去了很多人,臣决定不去了。
”然而,也正是这句话,张廷玉却以此表明了三重含义。
首先,张廷玉对于前往祭奠孙嘉诚,是有顾虑的。
张廷玉说他“本来要去”,这是真心的,这既是出于他和孙嘉诚之间“亦师亦友”的深厚交情,同时他更是对于孙嘉诚的精神品质深感钦佩。
然而,张廷玉本人却又不能去。
一方面,前文中所提到的绝大多数官员们的担忧和顾虑,也是张廷玉所要考虑的;
另一方面,张廷玉身为内阁宰辅,军机大臣,他的出现无疑会让这些御史言官们产生“误解”,从而会更加猛烈的弹劾年羹尧,届时雍正将面临更大的舆论压力。
其次,张廷玉说“去了很多人”,无疑是在强调事情的严重性。
这里的“很多人”,既是事实,又是泛指,意思就是告诉雍正,同情孙嘉诚的人有很多,但是还有更多的人想要看到年羹尧伏法,也就是说在这件事情上,朝堂上的官员们已经达成了一致意见,如果雍正还不有所表示,那么不仅仅会让官员们寒心,更是会丧失官员们的信任与支持,而这也将动摇皇权统治的根基,雍正对于这件事情不得不重视起来了。
再次,张廷玉这么说,实际上也是在向雍正请旨。
谢济世在孙嘉诚的灵位前这样说道:“诸位,到目前为止,王公贝勒一
看起来,一个降了职的年羹尧仍然威严赫赫!我就不信,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一至于斯!”可见,即便是雍正没有对孙嘉诚之死有所表示,那么也应该让王宫贵胄以及朝中的大员前往祭奠,如若不然,不仅将削弱雍正的皇权威严,就连张廷玉这些重臣的权威也将遭受极大的削弱。
所以,张廷玉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向雍正建议,如果任由事态继续发展,那么后果将会非常的严重。
八阿哥胤禩跪拜孙嘉诚,让雍正最终“松口”。
就在谢济世等人还在为没有王宫贵胄和朝中大员前来祭奠孙嘉诚的时候,八阿哥胤禩出现了孙嘉诚的灵堂之上,并且用“跪拜”的方式祭奠了孙嘉诚。
胤禩此举,无疑给了雍正巨大的压力。
一来,胤禩当众这样的举动,无疑将让这些御史言官们对其是愈发的钦佩,特别是孙家成在此之前还曾公然顶撞过胤禩,这更昭显了胤禩的大度和豁达,而这便与雍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来,胤禩是第一个到场的“大人物”,并且用跪拜的方式祭奠孙嘉诚,也进一步抬升了其在御史言官们心中的地位,胤禩此举可谓是起到了延揽人心的作用,日后也将会更容易获得这些人拥护与支持。
三来,胤禩的到来,也给了这些御史言官们以极大的信心和勇气,毕竟胤禩当时担任的是“总理王大臣”,这样一来,朝堂上对于年羹尧的弹劾也将愈发的激烈。
四来,胤禩此举也算是逼着雍正要表明自己的态度,不然的话,雍正将会陷入愈发不利的舆论环境,其皇权威严也将会遭到进一步的削弱。
于是,雍正只得下旨,让张廷玉、马齐、隆科多等人一同前往祭奠孙嘉诚。
“既然廉亲王都这么礼敬忠臣,你们也犯不上有什么忌讳,都去,给孙嘉诚上香。
”或许这个时候,雍正才真正明白了张廷玉此前一番话的含义,只不过,让胤禩来了个“捷足先登”,出尽了风头。
好在雍正知道“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道理,也算是尽可能地替自己,同时也是替这些王公大臣们保全了权威和声望吧。

参考:
在《雍正王朝》中,张廷玉体察圣意的能力绝对是一流的。
无论是康熙,还是雍正,他都可以一眼看到对方心里,从而指导自己作为臣子的态度和行为。
孙嘉诚之死,表面上看是年羹尧跋扈,但实际上这都是雍正故意为之。
雍正深恨结党,但在他继位以来,党争就从来没断过,所以他也只能借助党争去实现自己集权的目的。
而年羹尧杀孙嘉诚,从某种意义上就是雍正假清流党之手去灭年氏一党的行为。
而张廷玉此时的处境却有些尴尬。
作为上书房大臣、军机大臣,张廷玉是雍正的人,雍正也极力把他拉入自己阵营之中。
不过,他与孙嘉诚的关系也不一般。
孙嘉诚本来是雍正拿来给胤禩掺沙子的,他因铸钱问题顶撞胤禩,所以雍正假意训斥他,却私下里派张廷玉过去拉拢他。
后来,孙嘉诚还深夜劝说张廷玉上折子请杀张廷璐,二人关系日益密切。
孙嘉诚在雍正的支持下,也逐渐成为清流党的领袖,清流党随之日益膨胀,并与年羹尧一党爆发了激烈冲突。
雍正为平衡各方势力,将孙嘉诚派到西北,用清流党牵制年羹尧,结果年羹尧将孙嘉诚杀掉了,清流党遂企
雍正当然希望年羹尧倒台,但绝不能被他人挟制,这当然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所以,尽管清流党大摆灵堂,天天叫嚣,雍正依旧不为所动,只是降了年羹尧的职。
这时候,如果张廷玉前去祭奠,势必会使得清流党顺势把张廷玉推出来当枪使,到时候张廷玉就算不想,也会有人拽着他把他拉进清流一党之内,而使得雍正陷入更加孤立的境地。
张廷玉正是把这些都看透了,所以当雍正问他为什么不去祭奠孙嘉诚时,他才会说:“本来想去的,但去的人太多,就不去了。
”而且,这番回答说得也是滴水不漏。
想去,是因为孙嘉诚是忠臣;
去的人太多,言外之意就是不想掺和到清流党中去,要始终保持中立,听雍正的号令行事。
雍正也是聪明人,瞬间理解张廷玉的苦心,遂笑而不语,没有再说什么。

参考:
需要明白的是,去祭奠孙嘉淦的人目的都是什么。
这里面也有几类。
最无害的是孙的朋友,但这类人少。
最多的一类,是清流和八爷党的人,借孙嘉淦的死,逼雍正杀年羹尧,勾结朋党引发政潮。
也就是说去的人各有目的,而且这时候雍正杀不杀年羹尧在他自己,而不在大臣们想让他杀。
越是逼雍正,雍正越反对。
张廷玉这时候去祭奠,很有可能被人误解他的意
也为后面雍正问了张廷玉的看法,张廷玉所言能被雍正采纳做了铺垫,因为对手的意见不能听,自己人的意见可以听,张廷玉不会站队到对面。

参考:
去的人太多一方面是说清流党的人多,一方面也是说朝中有很多人想借着祭奠孙嘉诚之际把事情搞大逼雍正杀掉年羹尧,进而逼雍正废掉新政,这其中不乏八爷党在中作梗。

参考:
无论自己是选择去或不去,只要是能让对立面的尾巴的角度更接近变成在对自己最有利角度的选择,同时又体现是让对方最不防备自己的任何选择,还能让自己心理活动全部让对立面误判的任何选择,就是最优选择,这才是商场战场职场顶级高手作出选择的基本标配。
在西部军事问题解决后,面对新政,暗中支持的张廷玉和慢慢向公开表示强烈反对方向发展的年羹尧关系就从曾经还算亲密合作伙伴变成即使不想变成政敌,也难于避免变成是政敌的关系了。
在政敌尾巴已经接近对自己最有利的角度了,在恰好是对方要不要坚持下去已经有所顾忌还是尾巴全露出也不怕,这两种左右都为难作出选择的最关键的时期,任何让政敌的尾巴重新变成完全龟缩的操作,都是最愚蠢的操作。
一方面去祭奠孙嘉诚的清流和八爷党的人越多,年羹尧作出误判的机会越大,最关键的是人再多十倍百倍,也远远没有十三爷和张廷玉这两人人随便一个亲自去的作用大,只要他们俩都没去,年羹尧的越作出雍正皇帝不会动他的误判,尾巴越容易尾巴翘起来,越觉得反对新政这条路是政治最正确,越不可能对最能决定他下场有多惨烈的雍正皇帝和张廷玉,十三爷三人都产生丝毫的防备,等他翘到已经完全收不住,完全超出他认知的所能掌控的范围,他的下场就注定神仙来了也改变不了。

参考:
军机处大臣很忙,五更上朝后还要阅读批复很多六部及各省道府县的文件和落实皇帝的批复!办公厅没发孙家诚追悼会的通知张廷玉当然大可不去,但不能不了解情况!有人串联送花圈和有煽动性的挽联和诗抄~还有人演讲。
表面怀念孙嘉诚实际针对年羹尧其实映射雍正!张廷玉敢去吗?

参考:
不管是雍正还是张廷玉自己,有一个客观事实两
但现在,张廷玉却遇到了一个重大的难题,另一个同样属于雍正嫡系的年羹尧,反将雍正扶植起来的政治新星孙嘉诚处决,而孙嘉诚的死激起了朝野的众怒,大量的官员前往孙嘉诚的灵堂上祭拜。
那张廷玉是去还是不去呢?
这也是张廷玉为什么会说出那句话,“去的人太多,所以就不去了”!朝野上下这么多的官员举起了反对年羹尧的大旗,这几乎也等同于反对雍正在西北进行的政治布局。
这个时候张廷玉如果跑到孙嘉诚的灵堂上去祭拜,合适吗?
清朝的官场上都知道张廷玉是哪一派系的代表人物,他一旦迈出这一步,也许连他自己也无法判断接下来会引起什么样的政治震荡。
支持雍正新政的那些新兴官员,又会不会出现思想意识上的崩溃?
所以张廷玉没法去,也不敢趟这滩浑水!事实上,岂止一个张廷玉?
孙嘉诚惨遭杀害后,尽管祭拜的官员络绎不绝,但这些官员中唯独少了一个独特的群体——真正的朝野高官和王公贵族!隶属于雍正派系的人不敢前往,反对雍正的高层(以八爷党为首)也不敢轻易的暴露火力,当基层官员为孙嘉诚的死亡怒火连天的时候,这些真正的清朝高层却一片寂静!并不是他们冷血,而是这些政治情商极深的人都在等待接下来的变化,以做出最合适的选择!而首先动手的就是廉亲王老八!作为雍正的反对党,这是搅乱雍正阵营的最好机会;
作为朝野上著名的贤王,官员无辜惨死,自己前去探望祭拜更是符合他几十年特有的性格,在明面上没人会说他作秀表演。
尽管雍正知道他的险恶用意,但却无法将这层窗户纸捅破,更别说他的亲自祭拜引发了所有基层官员的拥护,你雍正难道敢冒天下之大不违,把清朝体系内绝大部分官员都得罪吗?
胡乱杀人,难道还有理了?
有意思的是,孙嘉诚的灵堂摆放多日,几乎天天与张廷玉见面的雍正却不问他为什么不去,因为雍正不想将事情搞大,更不希望所有官员都在孙嘉诚的灵堂上出现,让自己在这场政治暗斗中陷于被动。
然而,随着八爷党的最终选择,以及无法遮掩的有关孙嘉诚的死而引起的愤怒之声,雍正只能选择接受这样的事实,看到张廷玉顶住压力没有前往,雍正无奈的告诉他:既然廉亲王也去了,那你也去吧!至少见招拆招的雍正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当大部分官员喊出了严惩年羹尧的口号时,雍正接下来的“卸磨杀驴”,也有了充足的借口和支持率!也间接的导致手握大权的年羹尧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身死人亡!
参考:
很多时候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