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周天子实行分封制
因为分封制是周朝的基本国策之一,无法废除,废除分封制,等于是否定周朝本身,因此无法废除。
我们站在后世几千年且开了上帝视角的情况下知道分封制有弊端,分到最后封无可封,可是对于三千多前的周朝来说,分封制是最好的国策,没有之一。
要想知道周朝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
必须得了解周朝是如何灭商建国的。
严格说来,周灭商是一场有预谋的偷袭战,周文王在位期间,周国力尚小,虽然有所发展,但是无法与强大的商朝相比,周文王本人还被商纣王囚禁过,周使用了大量的财物和美女才换回周文王的自由,周文王回来后,表面上装作纵情酒色,实际上暗中发展,到周武王时期,渐渐强大起来。
周武王时期,暗中联络了一些对商朝不满的诸侯和商王室成员,乘商朝的主力部队东征东夷之际,发兵攻打商朝都城朝歌,商朝被周突然袭击,匆忙组织大量的奴隶军队作战,可是这些奴隶军队对商没有忠诚度可言,于牧野一战,大量投降临阵倒戈,商军战败,商纣王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换句话说,商朝的灭亡 ,实际上是一次斩首行动,周消灭了商王朝的政权中枢,但商王朝分散在东边的军队,和各地支持商朝的诸侯都是毫发无损,这个时候,周就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接下来怎么办?
周在当时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大一点的诸侯国,周灭商类似于项羽、刘邦灭亡秦朝时的状态,但又有所不同,为了稳定天下局势,周朝统治者选择了分封,不仅分封灭商的有功之臣和诸侯,同时分封支持周朝的商王室成员,包括分封了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同时派遣周王室成员叔鲜、叔度、叔处为“三监”监管武庚。
灭亡前朝还分封前朝末代国君的儿子为王,整个中国历史上,也唯有周朝了吧!正是因为周朝的分封,尤其是对商纣王儿子武庚的分封,稳定了一大批商朝遗民,包括原商纣王东征的部分军队及支持商的诸侯国,稳定了整个天下的局势。
周武王灭商三年后就去世了,年幼的周成王即位,由赫赫有名的周公辅政,不久便爆发了三监与武庚的叛乱,周公率军平定了叛乱,稳定了局势,而周公制定的一系列政治制度及礼仪制度,与分封制一起成为维系周朝八百年历史的基础。
分封制就是由天子分封土地给诸候,诸候在自已的封地上建立“王国”,然后诸候又分封土地给自已属下的卿大夫,卿大夫用诸侯分封的土地来建立“家族”,然后卿大夫又分封土地给自已属下的“士”,士是最低的统治阶层,不能再继续分封了,诸候建立的是“国”,卿大夫建立的是“家”,合起来就是“国家”。
从天子-诸候-卿大夫-士组成的统治阶层是周朝的统治基础,等级森严,世代相传,而这个统治阶层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分封制,一级封一级,天子只管诸候,不管诸侯下面的卿大夫和士,同样的道理,诸侯只管卿大夫,也不管卿大夫下面的士。
这种一级管一级的模式,很类似现在的管理,不管军队中的管理,还是企业中的管理,在当时是非常有生命力的。
咋一看,这么分封下去,哪有那么多的土地来封呢?
于是周公就制定了嫡长子继承制,从天子、诸候、卿大夫到最低级的士,他们去世后,其土地、财产、官职、爵位都是由嫡长子继承的,其它的儿子只能获得很小的一部分权益,这叫嫡长子继承制,奠定了中国历史几千年的继承制度。
有了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就不可能乱封,分封制按制度进行分封,在周朝分封之初,人少地多,土地比较好封,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历史的发展,人口越来越多,分封出去的土地也越来越多,到最后周天子封无可封,连周天子自已都没有土地了,只能待在封臣的土地上。
但分封制却无法废除,废除分封制,等于是否定周朝自身,如何废除?
天下诸侯不群起而攻之吗?
到头来,周朝还是灭亡。
周朝灭亡有分封制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周王室自身的衰弱,虽然分封出去有众多的诸侯国,但还不是有诸候国越来越强大,土地越来越多,不能一昧的分封,而是要建立合理的制度,让周王室强大起来,如果周王室强大,就不存在封无可封的情况。
参考: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周朝搞分封制,肯定是有其合理性的。
事实上,当时不仅是周天子一家在搞分封,被周天子分封的各诸侯国,以及跟周朝压根没有联系的西方国家也都在推行分封制。
分封让大家变强了,而不是变弱了。
一、分封制的优越性分封制度其实并不是西周首创,商朝就已经有了,只不过规模不大而已;
分封制度其实也不是中国独创,西方国家一样有分封,并影响到了现在的西方社会。
那么,为什么东西方国家要不约而同的推行分封制度呢?
这里首先要明确——分封制度最初形态是什么?
实际上,分封的原始的形态并不是“我有一片国土分封给你”,而是“我知道某个地方有一块无主的荒地,但我管不到那个地方,所以我分封一群人给你,然后你带着我分封给你的人,自己出去创业吧。
”西周初期,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武王灭纣后,周朝并没有一统天下。
当时周朝统治的范围有限,大量的蛮夷围绕在周王室的周边。
周王室为了巩固统治,便先将最大,而且是最好的地盘留给自己,然后周天子将自己没有能力控制,但又一直很忌惮蛮夷之地分封给了诸侯,让诸侯代表自己去征服那块地方。
人给诸侯了,其它的给不了,诸侯们能不能成功,全看诸侯自己的造化。
在这整个分封过程当中,周天子并没有损失什么,顶多就是损失一点人。
但这点损失和回报相比,根本不算是事。
因为诸侯一旦创业成功,在蛮夷之地立下了脚跟,就能成为周王室的重要盟国,可以替王室抵御蛮夷入侵。
这就好比我们现在的大集团对新兴行业领域的投资。
投对了,就能掌握先机,而且还能得到分红。
投错了,顶多就是损失点钱。
风险当然也有,但是跟高额回报相比,那点风险根本不算事。
二、分封制与诸侯国作为被周天子分封到各地的诸侯,他们一方面是周天子的册封臣子,一方面也是被他们所册封卿大夫的主公。
各诸侯国并不是分封制的终点,而是分封制度的中转站。
诸侯国在其内部也有分封制。
比如说,春秋时期的晋国、楚国为什么那么强盛?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两国也实行了分封制度。
受晋、楚国君分封的卿大夫也在创业,把晋、楚的地盘越打越打。
之所以周王室、诸侯国都在搞分封,就如前面所言:当中央政府因为生产力、交通、信息传递以及治理能力的欠缺,无法对所辖土地进行直接有效管理的时候,才会迫不得已的把中央的管理权分出去。
在当地形成一个独立的决策层以方便对地方的治理。
这种分封的好处很明显,最典型的好处就是当中央受到外敌威胁时,被分封的诸侯或卿大夫可以对中央予以支持。
无论是周天子还是各诸侯国的诸侯,实际上都是分封制的受益者。
三、诸侯国的改革分封制度在西周时期是合理的,但是到了战国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分封制度的弊端越来越明显。
尤其是当中央政府衰落,地方出现强势人物的时候,地方诸侯、卿大夫会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诸侯创业成功,反超了周天子;
卿大夫创业成功,反超了诸侯。
在春秋战国时代,不仅仅是周天子受诸侯王的欺负,诸侯王也受卿大夫的欺负。
比如田氏代齐,三家分晋,便都是卿大夫下克上,反超了诸侯王的案例。
这些例子其实就说明,如果不对分封制进行约束,其风险会渐渐大过效益。
因此,在进入战国时代后,以魏国、秦国为代表的国家,便纷纷开始了变法,寄希望通过变法,改革政治制度,把分封出去的权力再重新收回来。
改革成功了,自然会变成新型的中央集权型国家,比如秦国;
改革不成功,自然会继续沉沦下去,依旧如故,比如楚国。
四、周天子不改革的原因周朝在设立分封制度之初,伴随分封制还设立了一套限制诸侯的礼法制度。
比如诸侯必须定期朝贺天子,规制不能超过天子等。
在这种礼法制度约束下,诸侯处处受限制。
但非常悲催的是,这套约束诸侯的礼法制度对周天子也同样具有约束力。
如果周天子不守礼法,那么诸侯王也一样会不守礼法。
于是,礼法制度到后来就变成了悬在周天子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比如周厉王在位的时候,他非常想改革,于是他就改革了,收回了很多权力。
但是周天子改革,这无疑于是自己埋葬自己。
所以最后周厉王弄得王幾大乱,老百姓极度反感周厉王的统治。
后来贵族煽动国人暴动,敢走周厉王,才又恢复了祖制。
之后继位的周宣王很懂事,选择与贵族妥协。
不再提改革的事情。
该分封还是要分封,即便王幾之地封完了也依然要分封。
毕竟这是祖制。
并且,礼法制度对周天子还有另一个更大的桎梏——就是他不能搞兼并。
春秋时代,各国都在扩张势力。
唯独周王室无法通过兼并小国而扩张自己的势力。
因为周天子是天下共主,名义上是所有诸侯的天子。
这种至高荣誉导致周王必须要有天子的架子。
别人都可以搞兼并,但他不行。
直白点说,从来都是父亲给儿子分财产,没有父亲吞并儿子财产的道理。
而对于诸侯国来说,无所谓了。
周天子守不守法与他们无关。
这套礼法制度又不是诸侯王创立的。
所以“礼崩乐坏”之后,诸侯国也就纷纷不再守法。
只要能够富国强民,加强中央集权,他们就怎么改革。
五、综述电视剧《走向共和》里面,李鸿章说过一句经典台词: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
分封制在初期,它是合理的。
虽然分封制度发展到战国时代,它已经不适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了。
但那是后来的事,不能因为后来被淘汰了,就否认它在之前的合理性。
当分封制度不适应时代需求后,不仅仅是周王室,其它诸侯国也一样衰落了。
所以各诸侯国才会纷纷废分封制、行郡县制,寻求变法强国之道。
但由于分封制度是周朝的立国之策。
否定分封制就等于否定周王室的天子正统性。
所以周王室国土只剩百里,也依然还要坚持搞分封。
参考:
周天子实施的分封制这种政治体制,危害其实是非常大的。
为什么说危害很大呢?
(分封诸侯)其一,分封让周天子的王畿之地越来越少。
当初经过分封以后,周天子的王畿之地面积就变得很小。
这还没完,随着周天子的后代一代又一代地产生,这种分封还将一次又一次地持续下去。
以至于到了最后,周天子的王畿之地已经剩下不足百里了。
其二,分封让周天子的权力越来越小。
分封以后,诸侯国不但拥有了自己的军队,而且还拥有官员的任免权等人事权,同时还拥有财政权。
当一个组织自己有兵权,有财权,有人事权的时候,你就基本上把它没办法了。
其三,分封让周天子缺乏自生能力。
周天子主要是依靠诸侯对他的上贡来生活。
既然是上贡,就有可能仰人鼻息。
诸侯要是不上贡,周天子还得去找他要。
要不就得大动干戈,出兵去打,很麻烦。
而且,周天子因为不事生产,不考虑国计民生,很快就成为一个腐朽没落的阶层。
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在没落的情况下,没有一个励精
周天子分封的危害,最直接的结果,就是造成了春秋战国那样的乱世。
(无道的商纣王)既然周天子分封的害处那么多,那么,当初他为什么还要分封呢?
一、周天子在建国之前就已经有过承诺。
周国本身只是商朝的一个属国(和后期藩属国的意义不太一样),本身的力量并不大。
周朝能够战胜强大的商朝,战胜强大的商纣王,是因为他宣称纣王无道,号召商朝的其他一些属国一起来推翻商纣王。
他说商纣王无道,最主要的一点理由,就是商纣王兼并了很多属国的土地。
周围的那些属国都觉得周国说得很有道理,所以大家才拥护周国推翻了商朝。
当周国推翻商朝,建立周朝以后,他肯定就得兑现他的承诺。
人人有份地,大家共有天下。
因此,那些属国肯定就得获取他们的权利。
既然属国都可以获取分封的权利,功臣们当然也应该获取相应的权利了。
因此周天子就实行了普遍的分封。
二、国土面积变大让周朝出现管理瓶颈。
周朝和商朝比较,国土面积一下子大了许多。
古代的交通非常不发达,信息也很不通畅。
要让周天子对全国进行有效管控,实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但如果不进行有效管控,势必会出现很多动乱。
某一个地方爆发了动乱,也许中央知道的时候,已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了。
再说了,那时候是井田制,奴隶们是被限制在井田上劳作的。
要把奴隶们限制在井田上劳作,就必然需要管理人员,管理人员显然不可能都由中央来安排,中央也不熟悉,因此只能由地方上来决定。
由于有这样一些考虑,因此把国家分封成很多诸侯国,分散管理,显然效果是最好的。
(武王伐纣)三、成熟的奴隶制决定了分封的实施。
奴隶制和之前的原始部落制情况是不一样的。
在原始部落时期,由于生产技术非常落后,条件非常艰苦,要求部落的首领必须是强有力的,有大本事的人。
他必须带着部落的人亲力亲为,打猎或者采摘,这样部落才能够生存下来。
但是进入奴隶社会以后,尤其是在商末周初,青铜器大量发展的时候,生产工具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因此,奴隶主不需要到土地上亲力亲为的种庄稼或者打猎,他们只需要强迫奴隶生产就可以了。
也就是说,他们完全可以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既然局部的生产单元都是这样一种情况,对于作为最高权力机构的周天子,当然也需要这种情况。
所以说,周天子只需要把土地分封出去,到时候由诸侯们给他们提供上贡的物品就可以了。
四、周天子有强大的制度作保障。
西周在建立的时候,建立了一整套的制度保证,这就是周礼。
在周礼的统摄下,所有的人都被框定在这个制度内,从而形成了一个严格的有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
而且,这种社会秩序并不是互通的。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卿大夫,不可能成为诸侯;
如果你是士,也不可能成为卿大夫。
这样一来,上升的空间就极为有限。
既然没有了上升空间。
所有的人都安分守己,没有必要去和命运抗争了。
如果有人想和命运抗争,改变他自己的阶层,往上升迁。
那么,天下有权共同讨伐他。
这样一来,谁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了。
由此可见,虽然说周朝的分封制度似乎很危险,但是在长达三百年的时间的西周里,周天子其实是安然无恙。
(参考资料:《周礼》《春秋》)
参考: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周朝的分封制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可行的,是战争动乱的源泉;
但是在周朝建立初期来看,分封制有他的合理性,在当时是较为可行的行政管理制度。
行政制度要跟生产力相匹配,当生产力较低时采用分封制较好,当生产力较高时就只能采用郡县制。
周王室一直不废除分封制跟王室尊守周礼有关,周礼是周朝治国的根本,尽管运行八百年了,但是没有那一代周天子有勇气将他废除。
夏、商、周三代是古典奴隶社会时代,那时生产力低下,交通不发达,经济水平低,那王室统官全国实在是力不从心。
因此三代都推行分封制,大诸侯几百里领地,小诸侯几十里领地,诸侯有镇守四方抵御四夷的责任,也有向王室进贡的义务。
王室不给诸侯大臣发工资,都是赐给领地,让他们自己经营领地以获得相应的生存物资;
诸侯们可以向四夷拓地,却不能向其他诸侯拓地,更不能向王室要地,否则会遭到王室的攻击。
夏、商、周三代分封诸侯有三大好处:其一、解决领土扩张问题与边境防守问题;
其二、在王室危急之时有诸侯勤王;
其三、可以获得诸侯们的进贡而增加财政收入。
为了防止诸侯们坐大而威胁王室,天子们都会想方设法控制诸侯的实力,对于那么较大的诸侯天子经常亲征他们。
比如齐国坐大后,周天子将齐哀侯烹杀;
徐国坐大后,周穆王联合楚国攻灭徐国;
楚国坐大后,周恒王亲征楚国。
只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分封的诸侯尾大不掉了,最终架空王室甚至攻灭王室。
战国时代周王室仅剩下洛阳附近百里领土,为了维护周礼,周考王将全部领土分封给弟弟,建立周公国,周王室寄居在周公国。
数十年后周公国的周惠公又将周公国一分为二,他封自己的小儿子在巩地,建立东周公国,义务是奉养王室;
周公国的正统则建立西周公国,国都在王城洛阳。
公元前256年周赧王病逝,秦王国攻入洛阳,西周公国投降,周朝灭亡;
公元前249年,秦王国丞相吕不韦又带兵灭掉了位于巩邑的东周公国。
参考:
周王室之所以要实行分封制,其实是迫不得已。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彼封建者,亘古圣王尧、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
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
”柳宗元说封建制(分封制)始于尧、禹、汤之时,这是错误的认识。
殷商及以前,国家的构成更像是部落联盟或是方国联盟;
直到周朝时才创造出了分封这一形势。
周人创造出分封制,同时结合宗法制,使得周比以前的历朝历代都更接近一个完整的国家。
虽然柳宗元对于分封制的起源认识错误,但他所说封建制(分封制)的出现是形势所迫,却是极为正确的结论。
西周建国之初,曾经有过两次分封。
首次分封,是周武王首次东征之后,分封对象主要是历朝历代的帝王之后,如黄帝、尧、舜、禹、商汤等等的后裔。
此时,强大的殷商刚刚倒下,周人地位还未稳固,所以为拉拢天下人,才会分封古时帝王之后,以展示周人的仁德。
周人自身也有少数人被分封,但范围极为狭窄,仅限于周公旦、姜尚、管叔、霍叔、蔡叔等等少数成员。
首次东征之后不久,周武王就不幸去世。
临终前,周武王指定周公旦继承王位。
然而,此举引发了三监国管叔、霍叔、蔡叔的高度怀疑。
在商人遗族的煽动之下,管叔、霍叔、蔡叔三人决心联合纣王之子武庚一同造反。
“三监”之乱的后果极为严重,不但引发了殷商遗族的大叛乱,还进一步诱发了东夷和淮夷的叛乱。
整个中原都乱成了一锅粥,如果不能有效制止,周人所建立的王朝,不到三年就将崩塌。
为了平定“三监之乱”及殷商遗族的反叛,周公旦被迫发起了二次东征。
此次叛乱,涉及今天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等多个地域,范围广阔。
周公旦的平叛之路,并不顺利。
常常是刚平息了这块地方,别的地方又接着起来暴乱。
暴乱不断,让周公旦分身乏术,每天每时每刻都在紧急四处救火。
所以,史书上说他常常连洗头和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不得不在“一沐而三捉发,一饭三吐哺”。
在此种情况下,为了能让部下主动替周王室分担平叛责任,周公旦毅然决心启动分封。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说:“西周的封建,乃是一种侵略性的武装移民与军事占领,与后世统一政府只以封建为一种政区与政权之分割者绝然不同。
”这就是说,周公旦所主持的这次分封,是将天下未服之地按人头划分给功臣和姬家叔伯兄弟,鼓励他们用武力去征服和占领这些地方。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调动起周人“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要能占有这些地方,那这块地方就成了诸侯的独立王国!分封的回报如此丰厚,“自主创业”的诱惑当然无比巨大!可以说,分封制的实质,就是周王室把一群饿狼猛虎放出去,替周王室去平叛、抢地盘。
从这个角度而言,分封制的出现就是当时的形势所迫:光靠周王室力量,无法征服整个天下;
无奈的周王室只能把这个艰巨的任务分担给亲戚和功臣了。
所以,才有了“封建亲戚,以番屏周室”的说法。
因此,为什么周王室要实行分封制?
势也——形势所迫,不得不实行。
参考:
周朝所实行的分封制,是将许多大臣封到各地去建立独立的国家。
周天子名义上仍是各国君主的共同领导人,需要定期接受各国君主的朝贡和参拜。
不过,周朝的分封制带来的却是春秋、战国以来长达五百多年的分裂局面。
其中一些强大的诸侯国基本不再接受周天子的号令,比如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周武王姬发灭商之后,建立了历史的西周王朝。
西周与后来的东周一脉相承,加起来共有800多年的时间,中间是因为犬戎族的入侵中断过一次。
周朝的分封一开始并不是乱封,而是有三个标准,第一是封宗室兄弟叔伯,比如郑国、晋国、鲁国都是周朝王族子弟建立的诸侯国,与周天子有血缘关系。
第二是封前朝帝王的后裔,比如杞国是夏朝的后裔,宋国是商朝的后裔,楚国是颛顼帝的后裔第三是封周朝的开国功臣,比如齐国是姜子牙的封国。
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商有功,他被封为齐国的国君。
周朝之所以实行分封制,原因有很多。
第一是因为周人控制不了辽阔的土地。
周朝灭商之后,内有大量的商朝遗民需要安置,外有鬼方、犬戎、东夷等部落虎视眈眈。
为了控制更辽阔的土地和抵御周边的少数民族的进攻,周天子只能将许多大臣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
第二,周朝奉行宗法制(嫡长子制),周天子的儿子只有嫡长子可以继承王位,其他的儿子无法安置,只能让他们辅政或者到地方上去建立自己的诸侯国。
此外,周朝还迷信“血缘屏藩”的说法,就是利用血缘关系来笼络各诸侯国,让他们保护周朝。
在周朝所分封的诸侯国中,多数是姬家的兄弟叔伯。
“周初,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在周朝初年所分封的71个国家中,绝大多数都是周朝王室子弟的封国,都与周天子有血缘关系。
周朝试
最简单粗暴的例子就是郑庄公箭射周天子。
在春秋时期,齐国、晋国、楚国、吴国、越国这五个国家的君主因为称霸天下,合称春秋五霸(另一种说法是:齐国、晋国、宋国、秦国、楚国),而周天子则完全成了一个傀儡,连诸侯国都不听从指挥了。
实际上,在春秋五霸出现之前,郑国就已经是中原小霸了。
这个郑国和周天子有血缘关系,还是姬姓封国。
郑国本来是周朝的王室宗亲姬友建立的国家,所以郑国国君与周天子有血缘关系。
按理来说,郑国应该保护周朝才对。
可是到了郑庄公姬寤生这一辈人时,距离他的祖先郑桓公姬友已经过去了100多年时间。
姬友是周厉王的小儿子,和周朝的关系当然密切了,可是他的后代姬寤生跟周朝已经不太算是亲戚了,就算是也最多是远亲。
可笑的是,周朝当年分封了大量的姬姓诸侯国,想利用血缘来屏藩,可是这些姬姓诸侯国后来多数都被其他非姬姓诸侯国(齐、秦、楚、宋、赵等)灭掉。
还有一些因为和周朝的血缘关系太遥远,早就不拥护周朝了,比如燕国和鲁国。
因此,周朝的分封制虽然在短期内效果良好,但从长远来看祸害匪浅。
汉高祖学习周朝使用分封制册封刘姓子弟,结果在景帝时引发七国之乱。
晋武帝也使用分封制,结果在惠帝酿成了更惨烈的八王之乱。
从此,历史上的王朝对于分封制纷纷敬而远之。
参考:
在之前文章中,国史君(国史通论)提到,周天子施行分封制有两个重要的目的:第一是巩固周王室的统治,第二是开拓疆域。
巩固周王室的统治是一个非常浅显易懂的道理——周王室把宗室子弟或者功臣分封到天下各处为诸侯王,他们虽然在自己的领地上保有很高的自治权,但是也无一例外地对周王室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其中就包括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每个诸侯王去世之后,他的接班人也都必须得到周天子的承认才能够继位。
从这一方面来说,分封制巩固了周王室无可争议的、绝对的天下共主的地位。
分封制的第二个作用就是开拓了疆域,这个功劳在整个中国历史上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没有周王室的分封,就不会有秦始皇的统一,也不会有整个华夏民族的文化认同。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周朝地
而这些空白区,则居住着大量的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甚至与周王室长期为敌的人。
分封制的成功就在于周王室以长远的眼光在天下点燃了星星之火,这些火苗最终形成了燎原之势——每个诸侯国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战,结果是除了彼此互相吞并之外,更吞并了无数的空白区,而这些空白区都成为名义上周王室的领地,在之后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他们也都是“天下”的一部分,成为后世帝王的必争之地。
参考:
钱穆先生对分封制是这样评价的:亦由當時形勢之實際需要逐步逼拶而成,同時亦是周民族對於政治組織富於一種偉大氣魄之表見。
意思是说,周天子推行分封制是当时情况下最好的选择,而且是一种伟大的创新。
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太伯、虞仲、季历。
他把王位传给小儿子季历,另外给了太伯和虞仲一些人马,让他们去开疆拓土。
实际上,这就是当时的分封制雏形,并不是给你一块领地,而是给你一点人和资源,你自己去创业吧。
这其实就像现在大公司投点钱,派几个员工内部孵化某个项目。
季历去世后,他儿子昌继位,也就是周文王。
周文王也闷头发展,势力很快壮大,还在镐京建了座大城作为根据地(现陕西西安)。
话说商朝这边,不论是封神榜还是其他历史故事,商朝灭亡的锅一般都认为是纣王和妲己,什么酒池肉林,比干挖心,反正商朝气数已尽。
但实际上,纣王本人其实是个文武双全的主君,但作为一个王朝末尾的君主,他面对的是一个历代君王都很难办的问题,手下诸侯实力超出控制范围了。
比如这个西伯侯,所以纣王做了一个和康熙一样的选择,削藩。
但区别在于,一个成功了,一个失败了。
此时西伯侯已经是姬发了,这个时候双方实力对比,单单西岐完全没法和商抗衡,而因为纣王削藩触了众怒,所以西方诸侯都联合起来反抗。
而这个时候,商的一部分军队居然还在东边和东夷打仗。
可能是商轻敌,也可能是东夷那边实在抽不开身,于是牧野之战,商朝很快战败,朝歌被攻陷,天下归周。
尽管周打赢了,但并不轻松。
史籍《尚书·武成》记载: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就算不是血流成河,那也是鲜血把河都染红了,可见双方伤亡惨重。
所以,当周武王打赢这场仗之后,其实面对的是一场困局。
二、赢得天下之后武王面对的困局武王虽然赢得了战争,但他位子其实很不稳,我们来看看他面临哪些状况。
1、周武王自己年纪已经大了周武王的日子已经不多了,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周成王年纪还小,所以他必须尽快想出一套制度来维持王位,而这套制度必须在他死后能有效运行。
2、功臣和盟军都等着分蛋糕仗是打赢了,但一下子多出来一大批有功之臣,一大批强力盟友,还多出一大批皇亲国戚,这些人辈分资历能力都比周成王高。
3、商朝残余的遗老遗少朝歌是被打下来了,纣王也自杀了,但还有在东夷干仗的那批人,虽然投降了,但仍然是一股有生力量。
还有在战前保持中立的诸侯,都是潜在威胁。
我们回顾下后来春秋战国以及历代君王,在这3个问题上翻车的有多少个,而且后世的君王至少还有过去的历史教训可以借鉴,分封制不行郡县制,郡县制不行混合制,总之都可以学习,但周武王前面只有一个分封制1.0版本可供参考,而且还有许多Bug。
所以周武王的面对的问题很棘手,一个处理不好,就要二世而亡了。
但就在周武王离世的前一年,他拿出了一套解决方案:分封制。
三、分封制是如何破局的?
破局要先看清问题的本质。
面对当时的局面,核心矛盾点在于,怎么让君主始终能控制住诸侯,这不单单指军事,而是全方面的压制。
那么我们来看周武王的“精确分封”:1、谁有资格参与分封?
周天子进行了“用户分级”,将诸侯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旧有贵族。
这些人相当于人民里的意见领袖,威望比较高,处理不好容易引起民众剧烈反弹。
第二类:兄弟亲戚。
这些人要么是周天子的长辈,要么是自家兄弟,要么是后辈,总之都是姓姬的,有的都是看着周天子长大的,而且是最早跟着他起兵的,可谓劳苦功高。
第三类:有功之臣。
这批人最不好处理,不但能力强,功劳大,而且没有血缘关系。
但同时,他们不像宗亲,可以凭着辈分压周天子一头,如果处理好了,他们反而是最忠心耿耿的一批人。
2、分封的艺术,周天子的微操对于旧有贵族:这些人是旧时代的象征,好好对待这些人,可以更得人心。
周朝的爵位分:公、侯、伯、子、男,周天子封的公国只有5个,其中商朝的遗老遗少封到宋国;
舜的后人封到陈国;
夏朝大禹的后人封到杞国;
周天子的叔叔虞仲封到虞国;
周天子的弟弟分到虢国。
另外还有些德高望重的部族,比如尧的后人,蓟国;
炎帝后人,焦国;
黄帝后人,祝国,这些虽然给的地位高,但实际国土和资源都不大。
唯一宋国比较大,但周天子也有提防,周天子把原来在宋国的商朝子民和卫国对换,这样将不识兵,兵不识将。
对于兄弟亲戚:《荀子·儒效》里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也有更夸张的说法是封了八百家,总之,周天子还是比较大方的,给大部分自家兄弟都封了地,这样也能看出对待亲戚的态度。
别看分了那么多,好像是个姓姬的就给封地,但其实分的越多,单个诸侯的力量就越弱,对中央的威胁就越小。
同时,周天子还把一些亲戚分封到例如宋国和殷国的周围,以监视殷商残余势力。
说句题外话,有很多成语比如拔苗助长、守株待兔里面黑的都是宋国人,主要就因为宋国是商朝遗民后代,这大概是最早的地域歧视。
对于功臣:首先这些人还有任务,而且他们也必须要有事情做,否则容易有其他想法。
周天子老家在西边,东方需要巩固,况且东夷也一直是个威胁。
于是周天子将最大的功臣姜子牙封到泰山以东,也就是齐国,同时也是战争最前线。
而另一个重要人物,不但是功臣还是周天子的四弟,日后我们做梦总是要梦到的,周公旦,被封到了泰山以西,也就是鲁国。
周朝的东线就由他们来开拓了。
总体来说,整个分封是一次完美的平衡术,各方都认为是相对公平的。
3、中央如何控制地方?
分封制建立的是系统的底层框架,但核心还是周王朝必须有足够的掌控力。
说起为什么分封制给各个地方诸侯比较宽松的自主权,其实是因为没办法,古代交通和现在差远了,你想象一下从北京骑自行车去山东。
老话说山高皇帝远,所以周王朝能直接调动的只有王畿区域。
那怎么管理那么多诸侯呢?
就像公司大了就必须要有人事制度,周朝用的是宗法制度,也就是“周礼”。
周礼具体的规定非常繁复,可以看成周朝的“宪法”,他不但明确了各国军队的标准,城池建设的标准,税收的标准,如果有人违反,那么周天子可以拉着其他诸侯一起揍你。
如果发生纠纷,大家也按照周礼来,这样大家做事都有个标准。
最重要的是,明确规定不能“僭越”,所以如果都按照这套标准,各路诸侯就永远只能是诸侯。
这就是分封制的艺术。
我们今天看羌系民族很容易发现这些民系历史上有浓厚的农奴制、奴隶制存在。
比如藏族,比如彝族,比如受其影响的北方各民族,还有汉族。
然而,南方纯内地民系却不是这样,比如苗瑶,他们还保留着氏族内部的会议制结构。
云南更典型,同时携带这两种制度的民族交叉存在。
就是与羌系有关的是奴隶制,与苗瑶和百濮有关的是会议制。
就是说全面等级制很可能是周代才开始的。
周灭商要推行等级制,就得实施分封,否则各族群还是血亲组织组成的话,就不可能有等级制。
只有通过分封把血亲组织的建制瓦解了,把人口打散了,才能确立等级秩序。
所以周代开始
第二、中国人的民族意识是周代才瓦解的,有的人可能会说,民族这个概念是近代才有。
我想说的是族群意识是自然产物,只要认同自己是其中一分子,就会出现。
与有没有这个词没有一毛钱关系。
周代民族意识瓦解,也结束了民族支系间的战争。
按《封神榜》就是结束了阐教体系与截教体系间的战争。
因为都封神了,相当于在新的体制下实现共和了。
所以争斗也就减弱了。
这也是为什么姜子牙要把敌方人物也封神的一个原因。
周代确实也是这么干的,把前朝、前前朝各方势力都做了分封。
如果没有三监之乱,那存在于中国的民系会很多,三监之乱其实就是旧体系的一次反扑,最后失败逃跑了。
到了秦始皇时代征伐百越,其实就是阐教体系攻打截教体系。
就是说经过周代八百年,这个争斗并没有完全消失。
阐教和截教其实就是尧舜之争的延续,尧舜分别代表了这两个兄弟民系。
他们都在各自战胜对方的时候讲对方人发配出去,东北民族、西部民族其实都是农耕后代。
只是周人与商人原本是一个体系,都属于帝尧体系。
但因为羌人是商代才从中东返回到中国西部,双方因为地理和政治原因也展开了争斗。
周代分封了敌对方,可能也有结束民系纷争实现共和的意
第三、如果不施行分封,那周人只能继续如商代那帮做盟主,实际控制不了各族群。
因为各族群有自己的内部建制。
周代像联邦制,商代像邦联制。
周代有一个特殊的诸侯国楚国,他们是秦灭六国时唯一能看到举国有民族情怀的诸侯国。
陈胜吴广更像是楚人平民暴动,而非什么农民起义。
就是楚人看到了秦朝内乱,认为机会来了,可以恢复楚国了。
可见楚国内部可能就有这种血亲结构的组织形式。
如果全是等级制、奴隶制,那楚人的家国情怀就莫名其妙了。
楚国内部可能就存在邦联制结构。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是不是在说楚存在三个邦联呢?
比如苗瑶很可能也是楚人之一。
虽然知道羌系与自己有血亲关联,但不愿意等级制,所以最后也男迁了。
参考:
周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命的一个王朝,但是一大半时间却是陷入诸侯混战中,春秋战国加起为时间超过五百年。
这里有人就会问,周朝为什么要搞分封诸侯制呢?
如果不分封,就不会诸侯混战嘛。
下面,我就来探讨一下,为什么周代要实行分封制。
第一,西周是继承古代的政治传统最早时,中国并没有什么中央政权的概念,只有某个部落实力很强,其他部落必须听从该部落的命令,我把这种模式称为“诸部制”。
比如炎帝、黄帝,都是部落首领。
到了舜的时候,“诸部制”开始向“诸侯制”转变,这也是舜的一大变革。
诸部制与诸侯制有什么不同呢?
部落有大小之分,但并没有一个明显的等级,没有人为地把这个部落称为“一等”,把其他部落划分为“二等”、“三等”,帝舜把诸部改为诸侯,并且划为五等。
到这个时候,就有了中央政权与诸侯制的雏形。
到了大禹时,设计出比较精致的国家模型。
他的构想是这样的:帝国的统治,是由中心向四周辐射。
以帝国首都为中心,向四面延伸五百里,称为“甸服”,甸服就是天子的领地;
甸服向外再延伸五百里,称为“侯服”,即诸侯的领地;
侯服向外延伸五百里,称为“绥服”,“绥”就是绥靖安抚;
绥服向外延伸五百里,称为“要服”,“要”就是羁縻;
要服向外延伸五百里,称为“荒服”,这已经到了荒芜之地了。
这个国家模型就是:中央-诸侯领地-安抚区-羁縻区-蛮荒区,如此向外延伸。
夏、商都是采取这种行政模式,西周开国后,同样继承此政治传统。
第二,西周为什么不能搞郡县制与诸侯制相对应的是郡县制。
郡县制与诸侯制有着本质的不同,郡县制以郡、县为行政区,其任免权在中央,不像诸侯那样具有独立的行政、军事、财政、外交等权力,也无世袭。
那么西周为什么不搞郡县制呢?
天子不希望权力大点么?
非不想也,实不能也。
周武王在推翻商纣王的战争中,得到多少诸侯的支持呢?
超过八百个。
怎么这么多诸侯,我前面说过,这些诸侯实际上就是一个个的部落。
以牧野之战为例来说,周与诸侯联军在此役彻底打垮了商纣王,当时周军有三百辆战车,诸侯军提供多少战车呢?
三千七百辆!!!大家只要想一想就明白了,西周政府是依靠几百个诸侯的帮助才取代殷商政权,当时天下的诸侯有几千个,那是你一声令下就能取缔的吗?
根本不可能。
我们比较形象地说,当时的西周有几千个小城邦构成的联邦国家,每个小城邦都是个诸侯。
诸侯制向中央集权的郡县制过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为什么到秦始皇时,诸侯制被郡县制取代呢?
这里有两个前提。
第一个前提:经过长期的兼并战争,诸侯都被消灭了。
从西周开国时的几千个诸侯,到春秋几百个诸侯,到战国七雄,最后秦国一统天下,把以前所有的诸侯全部都灭了。
第二个前提:中央政府有能力掌握整个国家。
在诸侯制里,一个诸侯统治一小块地,这是比较好管理的。
但是郡县制则不同,中央政府或朝廷要管理庞大的帝国,这是一个巨大的考验,经济、科技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是没法做到的。
比如说,秦国之所以能搞中央集权,因为能铺设全国性的交通网,做不到这点,朝廷政令如何施行?
军队要有远程作战能力,否则如何稳定偏远之边疆呢?
通过
参考:
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特殊的年份:就在这一年奋六世之余烈的秦始皇终于消灭了山东六国中坚持到最后的齐国。
这标志着古老的华夏大地迎来了崭新的大一统帝国时代。
在秦始皇以前华夏大地已经历了漫长的诸侯列国割据一方混战不休的历史。
中国历史上的夏、商两个早期王朝其实都还保留有一定的氏族部落集团特征:夏王朝、商王朝治下存在很多表面上臣服于王室的部族。
夏朝实际上是以夏部落为统治者建立的王朝:当时夏部落被其他部落尊为天下共主,但各部落实际上仍有相当的自主权。
取夏王朝而代之的商王朝本来也只是臣服于夏朝的一个藩属部落,只不过后来商部落的实力足够强大时就取代夏部落成为了天下共主,但实际上商部落和夏部落一样并未能统一其他部落,所以后来臣服于商朝的周部族又几乎是以商部落取代夏部落一模一样的方式取而代之。
相传武王伐纣时有八百诸侯前来相助。
这所谓的八百诸侯其实就是一个个氏族部落。
这些部族本来就不处于周人的统治之下。
周武王联合这些部落的力量推翻了商朝的统治后就被尊奉为天下共主,可各部族并不处于周王室的直接统治之下。
商朝的统治被推翻后如何妥善安置这些曾帮助过武王伐纣的部族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尽管这些部族在理论上都是周王朝的臣属,可实际上各部族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都是自主的。
别看这些部族表面上都臣服于周朝,可如果有朝一日羽翼丰满未必不会有别的想法。
周人自己不就是这么对待商朝的吗?
周人当然不希望其他部族有朝一日也把自己给弄下去,所以必须要对这些部族有一个妥善的安置。
除了帮助武王伐纣的所谓“八百诸侯”以外商王朝的遗民也必须进行妥善安置。
一开始周武王把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及其宗族、部众集中起来就地安置。
与此同时周武王将自己的三个同父同母的弟弟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分封在武庚周围。
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就像带刀侍卫似的对武庚及其部众提供贴身保护(实际上是变相监管)。
这相当于是把商朝遗民画地为牢,然后再派出自己的三位骨肉至亲在旁边时刻监视。
周武王在灭商后的第二年就去世了,继位的成王此时尚在襁褓之中。
很显然成王并不具备实际处理国家军政事务的能力。
在这种大背景下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周公旦成为了辅佐成王的摄政。
武庚趁周王朝权力更迭之时以周公对成王不利为由拉拢本该监视自己的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以护卫成王的名义发动对周公的讨伐。
周公得知消息以后举兵东征杀死武庚,之后一路向东灭掉奄国等五十余国,从而将周王朝的势力范围扩张到东海之滨。
至此东南沿海地区以及长江下游地区均成为周的藩属。
尽管武庚叛乱被成功平息了,可导致叛乱发生的原因却没消除。
周王朝为何在草创之初就爆发了这样一场叛乱呢?
归根结底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前朝遗民的安置问题;
二是宗室内部的关系问题。
由于前朝遗民的安置问题没解决好,所以导致了武庚之乱的发生;
由于宗室内部的关系问题没理顺,所以身为周王室成员的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也加入了叛乱的队伍。
简单来说这时的周王朝需要解决三类人的安置问题:一类是当年曾帮助过武王伐纣的“八百诸侯”;
一类是商王朝以及亲近商朝的各部族遗民后裔;
一类是姬姓王族、有功之臣的后代。
当初武王伐纣之所以能得到八百诸侯相助就是因为周武王曾对这些部族有过承诺。
当时商纣王兼并了很多藩属部族的土地,而周武王为取得这些部族的支持就给出了“人人有份地,大家共天下”的承诺。
等到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以后各部族的领袖们都在等着周天子兑现昔日的承诺。
这时周天子有两种选择:要么遵守承诺给各部族首领分封领地和爵位;
要么直接来个翻脸不认账。
我们作为事后诸葛亮在见识过秦始皇以后的郡县制以后往往会先入为主觉得周朝的分封制是弊大于利,然而在当时的客观环境下分封制是周朝所唯一能选择的方案。
事实上分封制在当时是最好的国策(没有之一)。
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是建立在其他诸侯国都已被消灭的基础上,然而西周初期所面临的客观环境与此截然不同:尽管天下各部族在名义上都臣服于周天子,但这些部族的势力依然是客观存在的。
在各部族都有着相当实力的前提下搞大一统郡县制是不现实的。
八百诸侯能支持周武王干掉商纣王,那么反过来说如果当周王室侵犯到他们的利益时也完全有可能会反戈一击。
周朝的分封制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所谓分封其实包括分与封两方面:分的是周朝从殷商手中得来的领地,封则是把这些领地封赏给自家子弟和同盟军。
这样的做法使得宗室子弟、有功之臣、同盟部落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从而使大家可以更好地团结起来对付殷商的残余势力。
武庚叛乱的爆发本身就证明殷商王朝残余势力仍有着相当的实力。
当年周武王进入商朝都城时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带领一部分殷商遗民前来投奔。
周王朝把商朝的旧都商丘封给微子启建立了宋国。
由于宋国是前朝遗民建立的,所以周王朝将其视为重点监控对象。
宋国周围分布着负责监视的大大小小的诸侯:内层胡要是杞、葛、鄢、许、陈、厉、焦等异姓诸侯国;
外层主要是曹、沈、郜、茅、蔡等姬姓诸侯国。
由此构成了对宋国的内、外两层包围圈。
周公东征平定武庚叛乱后将位于东海之滨的土地分封给齐、鲁两国。
这就是今天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的最初由来。
齐国第一代受封的国君就是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伐纣的姜子牙;
鲁国第一代受封的国君是周公旦的长子伯禽。
齐、鲁两国作为周王朝最东边的两个封国肩负着对抗东夷、捍卫边疆的重任。
同时齐国还被赋予了一项特权:当有诸侯不听从命令时齐国有权代表王室予以惩罚。
地处如今河南鹤壁、濮阳一带的卫国第一代受封的国君是周文王第九子、周武王和周公旦的弟弟康叔封。
卫康叔受封后遵守周公教诲“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利用商人政治来贯彻周法。
尽管卫国在后来春秋战国的历史中只是一个配角,可在当年受封时却是公认的诸侯之长。
卫国肩负着监视商朝遗民、防御戎狄、夹辅王室的重任。
整个西周时期卫国一直是屏蕃王室的重要支柱。
位于如今山西一带的晋国最初叫做唐国:第一代受封的国君是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
相传周成王和唐叔虞还是小孩时常在一起玩游戏。
有一次周成王把一片树叶剪成一个玉圭似的玩具对唐叔虞说:我将拿着玉圭封你。
事后周成王并未把这句戏言当回事,可身为摄政的周公旦以君无戏言为由为唐叔虞请求封赏。
周成王将唐叔虞封在唐(今山西翼城西北)。
唐叔虞之子燮即位后改国号为晋。
支持周公旦平定武庚叛乱的召公奭受封于燕。
由于召公奭留在镐京辅佐朝政,所以实际就封的是他的长子姬克。
当时黄河的出海口位于今天的海河一带,因此燕国得以利用黄河之水沟通南北。
燕国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了周王朝插入戎狄腹地的一把尖刀。
公元前7世纪燕国向冀北、辽西一带扩张吞并蓟国后建都于蓟(今北京房山)。
这时燕国的领地大约相当于如今河北省北部以及辽宁省西部一带。
除了宋国之外鲁、齐、卫、晋、燕五大诸侯国都称“方伯”。
五大方伯类似于五大战区各自负责自己这一方的长治久安,同时也可以对四方蛮夷戎狄进行征伐扩张。
除了这几个大体量的诸侯之外周王朝疆域的腹地还遍布着诸多小诸侯。
由于历史年代实在是太过于久远,所以西周初期到底分封了多少个诸侯国无法确认。
一个可以参考的数据是春秋时期见诸经传的大小诸侯国有一百七十余个。
这些诸侯国大体分为姬姓诸侯和异姓诸侯两类。
大多依河流分布的姬姓诸侯控制着交通线和易于耕作的黄土地区。
与分封制配套的还有一整套政治制度及礼仪制度。
这些制度成为了维系周朝八百年江山的基础。
周天子把天下的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在自已的封地上建立“王国”。
诸侯又把自己的封地分封给自已属下的卿大夫,卿大夫用诸侯分封的土地来建立“家族”。
卿大夫又分封土地给自己属下的“士”。
士作为最低的统治阶层不能再继续分封了。
诸侯建立的是“国”,卿大夫建立的是“家”。
这两者合起来就是“国家”。
由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组成的统治阶层构成了周朝的统治基础。
周朝通过这样一套分封册命体系把夏、商两朝臣服于王权的各部族变成了一个个的诸侯国。
这标志着周朝比起夏、商两朝已由氏族部落联盟向较为成熟的国家政权形态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