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计算一根电线能承受的最大电流
电线能承受的最大电流,不是计算出来的,而是实验得到的结果。
测试方法大概就是在20°C环境下,对1米长度的电线进行加压测试,获得该长度电线能够持续通过的安全电流值。
这个数值会被标注在产品的铭牌上——每个品牌、每个型号的电线,只需要测试一次。
但实际情况下这种电流肯定是要有变化的,我们先来说一下在使用中会影响电线载流量的因素:1.温度温度越高,电线的载流量就越低。
这是最常见的问题,也是为什么建筑用的电缆需要比插排使用到的电缆更粗的主要原因。
而且许多情况下,环境温度都是不可控的,通风效果、日照情况、电缆密集程度等,都会影响到环境温度,进而影响电缆的载流量。
2.电缆密集程度电缆铺设过于密集,不仅会产生温度过高的情况。
多条导线并敷时,还会形成邻近效应和集肤效应,使电荷集中在导线截面局部,降低导线允许载流量。
3.长度电缆越长,载流量也就越低。
一百米电缆的载流量和一万米电缆的载流量,差的不是一个量级。
(由于我的粉丝多
)影响电线载流量的内部因素:除了一些外部因素会导致电缆在特定环境下的载流量降低以外,能够决定电线载流量的,更重要的还是电线的内在因素,主要有
只不过这里强调了
越粗的线,载流量也就越大。
2.材质导电率这里就要看导体材质了,比如常见的铜线和铝线,铜材质的导电率就要比铝高出至少30%。
而必要的时候,还可能会出现银线。
除了材料的物质以外,还要看材料的纯度。
以铜材质为例,纯度最高的红铜,比次一等的黄铜导电率要高出不少。
3.绝缘层导热性能绝缘层的作用,除了防止触电以外, 还有一项和防触电一样重要的功能——阻燃。
绝缘层材料的导热性能越好,阻燃性能也就越好。
因此绝缘材料的好坏,从另一个方面决定了电线的载流量。
电线载流量估算虽然不能够准确算出电线的载流量,但却可以通过口诀对电线的载流量进行估算,在口诀中涉及了铜线、铝线以及各阶段线方的估算方法。
但正如上文所说,电线的可变因素太多,想要知道电线的准确电流值,还是要通过查看电线铭牌。
(是不是等着我说口诀呢?
放心吧,我不会说的, 专业术语太多,解释起来太麻烦,别说话,我就是这么懒,快吻我!)
参考:
一根电线能够承受的最大电流,不太好计算出来,因为我们平时计算的电流都是在特定使用条件下来计算,计算出来的都是安全电流,想知道一根电线的最大电流有两种办法,一是看电线铭牌上带的载流量,二是查看电线允许载流量表。
第一种方法看电线铭牌上的载流量看上面是一个厂家的电线,电线上写有在220V电压时,电线在空气中敷设时的允许载流量和承载的功率,我们就可以知道在在这种条件下的最大电流;
我们就可以查出空气空气中敷设时的最大载流量:1平方铜线的载流量为19A;
1.5平方铜线的载流量为24A;
2.5平方铜线的载流量为32A;
4平方铜线的载流量为42A;
6平方铜线的载流量为55A;
如果我们仔细看表格,就会发现电线在空气中敷设,穿塑料管敷设,穿铁管敷设,管中穿两根线,管中穿三根线,管中穿四根线,都有它们不同的载流量,而且相差很大,在空气中载流量是最大的。
第二种方法我们可以查电线的载流量表如果我们手中没有电线铭牌上的数据,我们可以查电线的载流量表,如上面那个表格;
我们看上面的表格可以发现,在25℃时铜芯电线的载流量分别为:1平方铜线的载流量为19A;
1.5平方铜线的载流量为24A;
2.5平方铜线的载流量为32A;
4平方铜线的载流量为42A;
6平方铜线的载流量为55A;
把电线载流量表格的数据,通过跟电线铭牌上的数据对比,我们发现在25℃时铜线的载流量的数据跟电线铭牌上的完全一致;
所以,电线铭牌上的数据可以说是这根电线的最大载流量了。
通过上面两种对电线电流的介绍,我们就可以发现,电线的最大载流量是无法计算出来的;
而是要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敷设条件,不同的使用距离等条件来选取该条件下的最大电流。
如何计算一根电线所能承载的最大电流的问题,家居杂坛都给大家分析完了,
比如,2.5平方毫米的导线【特指铜线,下同】,可以承受2.5x5=12.5安培的电流,4平方毫米的导线可以承载4x5=20安培的电流。
100上二——100平方毫米
比如,150平方毫米的导线,可以承载的电流是150x2=300安培。
250平方毫米的导线,可以承载的电流是250x2=500安培。
75,90两倍半——75,90的导线可以承载2.5倍的电流。
比如75平方毫米的导线承载的电流是75x2.5=187.5安培。
90平方毫米的导线承载的电流是90x2.5=228安培。
35,50四三开——大于10小于75的导线,可以按三倍四倍电流计算。
比如,35平方毫米的导线,承载的电流是35 x4=140安培。
50平方毫米的导线可以承载的电流是50 x3=150安培。
这些,都是大致的选择导线的方法。
导线能承载多大的电流,主要取决于导线的温升。
比如,在东北三省,导线可以选择偏小的型号。
在广东,就要选择偏大的型号。
如果是裸线,就可以选择偏小的型号。
如果绝缘层很厚,就要现在偏大的型号。
如果环境很清洁,就可以选择线径偏小一点的型号。
如果环境很恶劣,就需要选择线径偏大一点的型号。
导线的选择是一个多种因素的综合性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口诀就可以说明的。
大型建筑工程的机电设备设计、安装、调试,是很严格、很复杂、很有专业性的学科。
参考:
①通常根据用电器总功率算用多少平方的线(多少平方毫米),即功率千瓦数xkw+500w之和÷1000w如你家有电磁炉(2200w+500w)÷1000w二2.7≈3平方线。
3平方线铜线或铝线能存受最大电流将在有关电工手册查对。
无有关准确的计算。
②因家中各用电器都并联的,各用电器电压相等,功率大小与电流正比关系,若家里有大功率用电器就按最大功率用电器计算:如家中安有粉碎电动机3.5kw,其它还用电器电磁炉2.2kw,照亮灯有300w,都比电动机3.5kw小,此时模糊计算:(3.5+0.5)kw÷1kw/mm2二4mm2。
即安4平方铜线或铝线也可认的。
(这通常是家庭安电时模糊算法,发电厂输电线,电力公司主输电线安装有其对应手册对应查找)。
参考:
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是根据线芯的最高温度、冷却条件、敷设条件来确定的(电有热响应,当产生的热量到达一定程度时,可以熔化导线)。
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 mm2。
如:2.5mm2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2.5×8A/mm2=20A;
4mm2 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4×8A/mm2=32A。
一般铜线安全计算方法是: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
如果是铝线,线径要取铜线的1.5-2倍。
如果铜线电流小于28A,按每平方毫米10A来取肯定安全。
如果铜线电流大于120A,按每平方毫米5A来取。
另外如果按室内记住电线6平方毫米
https://www.toutiao.com/i6485152104695464461/
参考:
电线承受的最大电流是不存生怎么计算的。
电线承载的安全电流量是在国家多部门通过各种生产试验后制订国家标准后由各生产单位以国家标准组织实施生产。
而消费者在使用时必须按照国家标准范围内选择使用。
选用电线必须遵守的原则:1、按使用环境及敷设方式选择。
2、按国标导线安全载流量选择。
3、按导线的电压损失选择。
4、按动、热稳定选择(热温升)。
5、按机械强度选择6、与线路保护设备配合选择。
根据
然后根据导线所承载的负荷种类性质用需用系数加以修正后得到所要选中的导线实际安全载流量。
导线修正需用系数在1.0到2.0范围之间选用。
(特例用于电加热元件的接线需用耐热高温导线可用2倍的需用糸数修正安全载流量)。
当计算出所需使用的线路中最大计算负荷电流后根据负荷性质参照导线需用糸数、选用的导线材质、线路敷设方式、就可选用合适的导线。
在实际施工中按照维修经验和常识所要用的导线安全载流量切切不可满打满用到最高值而应适当下修留有百分之二十的余地。
即八折使用做到安全放心。
这是我四十年电工经历告诉我的。
参考:
其实不用算有一张表,直接对照就行了,当然你是买的正品电线,标号是够的,才行,现在假线很多,镀铜的,铜质量很差的,线径不足的,如果预计电流接近最大截流值,建议用更大一个规格的电线。
1.看线的重量,2.5线应有3公斤的,误差不会相差0.2公斤。
2.看电线的光泽度,坏线光泽度差。
3.看有无3c认真。
参考:
做电工经常要给设备配线,所以计算电缆载流量是电工的基本功,当然可以去查表,但实际工作中,电工不可能一配线就查表,一是麻烦,二是没必要,因为实际工作中往往只需要一个大概值,不需要那么精确。
所以,一般电工都会根据口诀去计算。
电缆载流量口诀有很多,比如:2.5下乘以9,往上减1顺号走。
35乘3.5,双双成组减点5。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但电工用得最多的口诀是:十下五,百上二,二五三五四三界,七零九五两倍半,穿管温度八九折,铜材升级算,裸线加一半。
不过口诀出现得比较早,还是铝线主流的时候就出来了,所以是按铝线计算的。
从口诀中可以看出,电缆越粗,每平方载流量越小。
有很多人认为是电流的集肤效应,也就是电流只走导线的表面,其实并不是,高频电流才会出现集肤效应。
主要原因还是较粗的导线不利于散热。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比较常用的口诀的含义。
那么首先要知道常见电缆的规格:1.5、2.5、4、6、10、16、25、35、50、70、95、120、150、185、240,单位平方毫米。
十下五:十平方毫米
百上二:100毫米平方
二五三五四三界:25平方和35平方是四倍和三倍的界线,16和25平方按4倍计算,35和50按3倍计算,但注意一下的是,25平方虽然按4倍计算,但实际到不了4倍,载流量大概是97A,35平方按三倍计算,实际大于3倍,大概可以载117A,其实实际工作中这点差不可以忽略不计。
因为还是那句话,我们只需要一个大概值,不可能把线配得刚刚好,为了安全,往往配线的载流量要大于实际电流。
七零九五两倍半:70和90平方的铝芯电缆,每平方按2.5倍电流计算。
穿管温度八九折:电缆穿管敷设不利于散热,按口诀计算出电流,打八折,如果环境温度高于25摄氏度,打9折,如果既穿管又环境温度高,八折基础上再打九折。
铜线升级算:上面说了,口诀是根据铝线编的,要计算铜线,按平方规格升一级计算,比如:4平方铜线,按6平方铝线计算,可以载30A电流。
裸线加一半:没有绝缘外皮的裸导线,散热比较好,载流量会大些。
比如10平方铝线,按口诀计算载流量是50安,如果是裸线,加一半电流,就是加25安,实际载流量为75安。
希望对你有帮助。
参考:
电线能承受的最大电流,应该跟下面这几个方面有密切关系。
第一是电线的材质。
电线的材质不同,他们的电阻率也不一样,因此载流量也就不一样。
我们常用的电线是铜线和铝线,但是他们的电阻率不一样,所以就算相同横截面,相同长度,但是他们的载流量也不一样。
第二,电线的横截面积。
电线的横截面越大,它的载流量也就越大,电线的横截面越小,它的载流量也就越小。
第三,电线的长度。
电线的长度越长,它的电阻就越大,载流量就越小。
第2点和第3点,我们可以根据上面的公式就能判断出来。
在温度和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电线越长,横截面积越小,电线的电阻就越大,能承载的电流就越小。
第四,外部施加的电压。
在电阻不变的情况,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我们都知道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电压越大电流越大,电压越小电流就越小。
第五,环境温度的影响。
同样大小的同样材质的电线,因为所处的环境不同,他们的载流量也不一样。
导线的电阻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
所以我们在计算电阻的载流量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环境温度的影响,通常情况下,高温环境至少要打9折。
第6点,明线安装和穿管安装,每根管穿多少条线,这些都会对电线的载流量有影响。
明线安装载流量最大。
随着穿管电线根数的增加,管内电线的载流量急剧下降。
如,线路长度,负载、压降、才可决定用多大截面的导线。
参考:
这个问题好回答,但也不好应用。
一根电线比如2.5平方,我们一般按5备算,当然你要问为什么是5不是6或者是8?
我只能跟你说这是经验,以前有铜8铝6的说法,也有10下5百下2的说法,其实应用到实际都差不多,因为这个承受多少电流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环境温度、线的质量、线的长度、负载设备的使用情况等等。
保守点安5倍算不会有错。
但是线径越粗乘的倍数也不一样,网上有载流量的表,你可以参照。
如果是家里装修用呢,不用想那么多,都是根据用途选线,比如照明我们用2.5平方、插座我们用4平方,特殊的如大功率空调、加热器等再根据负荷一般10平方都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