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第一个“永”字为啥写得像“楷书”
打开王羲之的《兰亭序》,我们能够看到的第一个字就是“永”字。
实际上这个“永”字写的并不怎么样。
当然我不是在故意贬低王羲之的书法成就,而是说,如果拿王羲之自己最佳的书写水平和这个“永”字相比,其实这个永写的相当没有新意。
如果我们把王羲之所有的行草书作品做一个统计,会发现王羲之很少把“永”写成《兰亭序》中第一个字那样。
比如在王羲之的《二谢书帖》中,“永”大多数被写成这样:在王羲之的《兄灵柩帖》中写成这样:其他的,如王羲之的《采菊帖》、《奄至帖》、《永兴帖》、《日月帖》、《建安帖》中,都与上述写法大同小异。
但是唯独王羲之在《兰亭序》中处理这个字的时候显得比较特殊。
要说这两种写法的区别,其实也很明显,在《兰亭序》中,左边的“挑笔”和“撇笔”明显离中心位置的“竖钩”很近,而右半部分最后两笔中“短撇”和“捺笔”也相对来说挨得很近,整体观感上来看,《兰亭序》中的“永”字更像楷书的写法。
而在王羲之其他行草书作品中,永字书写的更带有行书笔意,更加灵巧,活泼。
左右两边偏离“竖钩”比较远。
这就产生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兰亭序》本身作为行书作品,按理说每一个字的书写都应该是非常灵巧、生动的,但是为什么王羲之这个“永”字写的这么带有“楷味”而缺乏行书笔意呢?
况且王羲之的这一幅书法作品是王羲之自己在酒醉的状态下书写的,为何独独这幅作品书写得如此“拘谨”呢?
这些问题也同样困扰了一大批学者。
比如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文化艺术界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辩论,这场辩论就是有名的《兰亭论辨》(据现存书稿来看,此处“辨”作“辩”理解)。
所以,当时一大批人论调非常激进,虽然他们的怀疑虽然不无道理,但是要想直接否定王羲之《兰亭序》的真实性,恐怕仅凭这些质疑还远远不够,必须要拿出更加准确的证据才可以。
事实上,王羲之在处理《兰亭序》第一个“永”字的时候,是比较恰当的。
我们前面所举的王羲之其他书法字帖中“永”字的写法,绝大多数都不是开篇第一个字。
这其实就显示了我们在书写书法作品的时候,第一个字的特殊性。
它的位置是特殊的,所以书写也应该是特殊的。
关于这一点,唐代孙过庭在他的《书谱》中曾经这样论断: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从两个维度来论述一个字的第一笔和一幅书法作品中第一个字的重要性。
前一句中“一点成一字之规”,是从单个的字的角度来谈的。
也就是说,一个字起笔的第一个笔画是很重要的。
为什么它重要呢?
实际上,起笔的第一笔往往是决定这个字在整幅书法作品中位置的关键,而我们说汉字的结构造型又是具有一定的固定性。
所以第一笔落在哪里,就决定了整个字的态势和位置。
后一句中“一字乃终篇之准”是从一整幅书法作品的角度来看首字的重要性的。
第一个字的状态、结构、风格,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后面的书写。
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能不能“压得住”纸的问题。
如果第一个字写的很随便,轻飘飘的,那么这个字和整幅书法作品就很难说是好的。
因此,王羲之在处理第一个“永”字的时候,并没有轻易的“放过”这一个字,而是用了不同一般的处理手法,明显写的更加厚重,笔画虽然略显呆板,灵气不足,但也避免了过于轻浮、油滑的弊端。
实际上,这不光是王羲之一人会这么处理,其他书法家也是如此。
比如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中第一个字“维”字:这个“维”字在空间和造型的处理上都非常巧妙。
我们可以非常明显的感受到颜真卿在书写这个字的时候,中间是留了一大片空白。
而我们再看颜真卿这个“维”字的两边,绞丝旁和右边剩余的部分用墨都非常厚重,这其实就很能体现出颜真卿当时正处在酝酿之中的沉痛心境。
那么显然,这个中间故意留下来的留白,其实就是为了达到一种“轻”与“重”的均衡。
如果没有中间的空白,它们的构造还是像往常那样堆积在一起的话,就容易产生拥挤闭塞的感觉,这个字的“气韵”就没有了。
参考:
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中的第一个字“永”字,不是像王羲之写的楷书,实际上这个“永”字就是楷书。
那么,为什么王羲之在作《兰亭序》时把第一个字“永”字写成楷书呢?
其实也并不像有人说的那么复杂,分析原因,大概有
大家知道,书法家创作书法作品,写好第一个学至关重要,因为第一字可统领整幅作品!微醉状态下的王羲之创作书法作品是非常谨慎的,为了把第一个开篇的“永”字写好,他不得慎重的用楷书把“永”字写出,当把第一个字用楷书立起来后,灵感就随兴而来,之后就一气呵成把《兰亭序》写完了。
第二,按照汉字演变和发展过程,楷书早于行书,在创作行书作品时,行书作品中带楷意甚至出现个别楷书都是符合创作法则的。
所以说,王羲之在创作行书《兰亭序》时,把第一个字“永”写成楷书纯属正常。
第三,“永字八法”是王羲之花费15年的时间研究、创造的,他对“永”字可以说是情有独钟。
既然王羲之研究“永字八法”15年,对于“永”字的写法他已渗透到骨子里了,所以写起来就得心应手。
第四,王羲之在书写《兰亭序》时,在当时极兴奋的状态下,他是想用楷书完成的,但基于楷书书写较慢,行书书写快,且王羲之的行书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加之还有四十多位名流雅士围观之,为了尽快完成《兰亭序》的书写,开篇第一个“永”字写好后,就用他拿手的行书一气写成了。
王羲之真的想不到,自己在微醉状态下随意,随性创作的《兰亭序》却在中国书法史上成了千古绝唱!
参考:
为什么有人说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第一个“永”字像楷书?
这个字实际就是楷书。
在古代书法作品中,并不会遵守楷书、行书、草书的界限。
同一篇作品中,楷行草都可能出现,只要能使作品的风格和谐统一。
在楷书的认识上,现在对楷书的认识也和古代的楷书存在偏差。
行书是楷书的小伪。
什么是小伪?
稍微的改变。
我们现在对楷书的认识,是以唐代碑版楷书当作标准的楷书,和行书分得清清楚楚。
古代的楷书则分翰牍书和碑版书。
翰牍书的小伪,才是行书。
翰牍书是大家日常所书。
体态适情合意。
书写注重情性的溶入。
碑版书以记功颂德,书写严谨。
碑版记事,翰牍叙情。
碑版用的少,翰牍用的广。
因为毛笔退出书写工具已经六七十年的历史,纸质书写的东西不易保存,我们现在的书法学习又都是从碑书开始。
渐渐的把原来主要的书体淡忘,把翰牍书归入到了行楷书的范围。
而碑书就成了正宗的楷书。
王羲之作《书论》中这样写到:“每作一字,须用数种意。
或横画似八分,而撇如篆籀。
或竖牽如深林之乔木,而屈折如钢钩。
”又说:“为一字,数体俱入。
若作一纸之书,须字字意别,勿使相同。
”所以王羲之在书写《兰亭序》时,开始时手尚未活动开,两行过后,渐入佳境,越写越顺畅。
嗯《兰亭序》在写的时候,只是一篇草稿。
随着错误不断的增加,更加的放开书写。
他在后来重写的时候,多次书写,都不及这篇。
这就是苏轼所说的“无意于佳,乃佳”。
参考:
关于文章,大家都知道其写作是一个启承转合的过程,由起初的铺垫,反复渲染,直至高潮。
书法、国画等艺术与文学一样,也讲究起承转合。
一般来说,一件书法作品的开头处于铺垫期,书写时情绪较为平静,行笔慎重缓慢,字形相对工整,而随着书写的继续,情绪出现变化,书写的节奏也相应变化。
在《兰亭序》中,开篇工整,写着写着激情澎湃,书写节奏加快,高潮迭起。
通篇来看,书写节奏符合人的情绪的正常变化,作品一气呵成,淋漓尽致。
这一点,在“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中也有充分体现。
开头时,颜真卿尚能压抑悲愤,以平常笔速书写,当写至“父陷子死,巢倾卵覆”时,悲从中来,情不能自禁,任笔一泻千里,最后两行从篇首平稳的行书已变成了摇曳生动的草书。
一件作品书体的归类,要看其主要书体。
以《九成宫》为例,被称为“楷书极则”,但其中也有个别行书的写法。
《兰亭序》作为“天下第一行书”,其实它包含楷书、行书、草书三种书体,其中主体为行书。
下面这件颜真卿的《裴将军诗帖》,也包含楷书、行书、草书三体,大家认为它总体属什么?
更多文章,敬请
参考: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宝藏,很多说法都是源自《兰亭集序》。
行书卷不是只写行书,现在楷书经常提的“永字八法”来源就是《兰亭集序》第一个”永“。
说到书法都会提到书圣王羲之,网络中很多书法的问题都直接和王羲之有关,书圣影响力至今还这么大。
行书卷并不只能写行书,草书卷也不只能写草书,但是楷书卷正文只能写楷书。
拿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除非按照唐朝碑刻楷书的标准,《兰亭集序》第一个字怎么算都是楷书。
当代学习楷书经常提及的”永字八法“,最好的实证就是来自《兰亭集序》的”永“。
我们现在书法教育,尤其是学习楷书的时候,总会提到一个秘籍”永字八法“。
相传”永字八法“为隋代智永或东晋王羲之或唐代张旭所创,因其为书写楷书的基本法则,后人又有将八法引为书法的代称。
上
但是我
一人有感关于《兰亭集序》的故事和争论非常的多,这一两年我开始在网上回答一些书法相关的问题。
深刻的感受到王羲之对书法的影响力和贡献实在太大太大了。
王羲之书圣之名实至名归,《兰亭集序》也是天下第一行书。
以我的知识,尽可能地客观求真。
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舍。
如有补充,
参考:
感谢
《兰亭序》是王羲之的行书代表作品,为什么称它为行书呢?
是从一篇作品的整体效果来说的,而不是单个字体来说的。
一幅行书作品中可能会有一些字体会采用楷书的写法,也偶尔会有一些字采用行草或者草书的写法,这都很正常。
这跟这幅作品的内容和作者书写时情绪的变化有关。
《兰亭序》永字为开篇第一个字,接下来“永和九年”等作为记录当时的时间,此时作者的情绪是相对比较平稳的,所以第一个字“永”字楷化很正常。
当代大书法家启功先生曾经说过,书法“行书要当楷书写,楷书要当行书写”。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行书虽草,不可乱其形,要有楷书的结字基础。
楷书工整要写出行书的神,就是说虽然写的是楷书,但笔画之间要有像行书一样的呼应关系。
这样写出的楷书不会死板。
《兰亭序》的第一个字“永”字就是这样,虽然是楷书的外形,但笔笔都有行书的神在里面。
笔笔都有呼应,因此虽然楷形,但写的很灵动,而不失稳重,因为毕竟是开篇第一个字。
参考: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当时的一些名士如王羲之、谢安、孙绰、王献之等人,在浙江会稽的兰亭举行了一次盛大的诗酒会。
参加这次宴会的共有41人,他们在溪水旁席地而坐,饮酒赋诗,汇诗成集,王羲之即兴挥毫作序,这就是《兰亭序》,之所以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第一个“永”字写得像楷书,那是因为《兰亭序》本为草稿,是王羲之新书体风貌的集中体现,所谓的“草稿”按现在的话说就是很随意的书写,不打算成为规范的书法,所以王羲之在书写时就没有过多考虑是“行草”或者“行楷”,当然了,王羲之的《兰亭序》中不只是把第一个“永”字写成楷书的风格,例如,全文一共用了21个“之”字,每个“之”字都充满变化,绝不相同。
《兰亭序》点画凌空蓄势,落纸极尽变化,用笔随心所欲,章法富有韵律,有春风拂面之感。
全篇节奏和谐自然,点画之间,字字之间,行行之间,生机灵动,顾盼有情,有萧散自然的风神,“永和九年”的“永”字写成正楷书,其寓意是永远正义、和谐、和睦社会,王羲之一笔一划工工整整的把“永”字写完,反映了王羲之风度高远、坦坦荡荡的性情,也在告诉旁人,王羲之根本就没有喝醉,握笔照样稳健,否则,《兰亭序》就不是写成行书了,而是写成草书了,毕竟醉酒后更有洋洋洒洒的意境,对吧。
《兰亭序》之所以能成为“天下第一行书”,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巅峰之作,那是因为通篇的第一个楷书“永”字就显示出书法艺术的“力感”,所谓的“力感”是书家笔下功力长期积累的结果,为笔墨技巧成熟的体现,故而,第一个“永”字一开始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参考:
从来就没有计么规定,行书中不能使用楷书。
行书者,书如行云流水。
流畅而已!
参考:
诚谢
但既然
我感觉一副作品往往刚开始写,比较谨慎和认真,速度较慢,根本放不开,等写一会灵感出来后,随着心情放开,速度不断地加速就会写得流畅了,这就是为什么一幅作品后半部一般都比前半部写得好的原因,浊见。
参考:
行书是直抒胸臆的,兰亭序正是王羲之和一众好友在兰亭聚会时所写。
因此,可以发现,兰亭集序的前部分的字相对都比较正,越往后越“潦草”,正是情绪越来越有感而发的释放所致。
所以,前面字都比较像楷书。
再者,首两字是年号,不宜太“奔放”。
参考:
“永”字虽然外表像楷书,但是已经有了行书的特征。
我们看第2笔,横竖勾,还有第3笔横提,还有第5笔一撇,这三个笔画的起笔都带了一个小勾,这是笔画在空中运动的结果,我们肉眼看到的,各个笔画之间虽然没有靠牵丝连接,但是已经靠气韵连在一起了。
一篇书法作品,第一个字在整篇作品中的所起的作用特别重要,因为它要统领全篇,所以任何一个书法家在写一篇作品时,开篇的第1个字都必须经过精心的谋划。
我们看一下苏轼的行书作品的第1个字 ,行书作品楷书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