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辈去世吊孝要不要叩头
即然是平辈来吊唁就没有必要磕头,但叩头是必须的。
因为磕头是下跪磕头,叩头也叫叩首,死者为大,平辈不管你比死者年龄大还是小,为了对死者的尊敬都得默哀叩首低头。
一般风俗习惯都是死者晚辈下跪磕头叩首,而平辈来吊唁时先烧一柱香,然后举躬三叩首来致哀,最后众孝男孝女跪谢磕头三叩首。
如果比死者晚一辈的那必须下跪磕头三叩首,起来后揖手微躬身,然后孝男下跪磕头三叩首谢吊唁,这礼节绝不能含糊。
如果是孝子的晚辈来吊唁也是下跪磕头三叩首,但不能跪起,只能等长辈孝子们下跪磕头谢恩后放能起身。
因为是小一辈只能受半谢恩礼。
如果是孝子们的同事好友来吊唁,关系好的下跪磕头叩首不为过,一般同事上香三举躬叩首也就尽了心意了。
不管是平辈或是孝子们的好友同事和亲朋来吊唁,都不要紧张,因为灵桌前就有一个懂礼节的在那专门唱礼,上香前人家就要问你和逝者什么关系,该你站叩首你就站,该你下跪磕头你就下跪。
那比孝子晚一辈的跪下磕头你别想起来,唱礼的就把你头按住不让起来,只能等孝子们磕头谢礼才能让你起来的。
白事吊唁祭拜礼节繁杂,先跪左腿或是右腿都有讲究,如果你不懂可以事先问人家唱礼的或是懂礼的,千万不要噗通一下跪那里,没人骂你,只是笑话你不懂礼貌。
参考:
中国人是最讲究礼仪的,所以称我们是礼仪之邦是当之无愧的。
人们的行为要符合一定的规范,社会才能稳定。
就拿丧葬方面来说,也是有许多礼仪要讲究的。
不论谁家有丧事了,亲朋好友就要去吊唁慰问一下,除了必要的人情外,这里面就有不少礼节要遵守。
有朋友问了,在葬礼上,长辈去世晚辈要叩头,那作为平辈去世了,去吊孝时要不要叩头呢?
如果这事发生在古代,平辈去世是不需要磕头的,吊孝时,点柱香,双手作个揖即可,如果是现在,由于各地风俗习惯不一样,怎么做最好是入乡随俗。
但一般来说,现在平辈去世也不用叩头,行个鞠躬礼就可以了,当然,如果是年长的平辈,叩头也是可以的。
但也有不同意见的,说平辈去吊唁虽没有必要磕头,但叩头是必须的。
因为死者为大,不管你比死者年龄大小,为了尊敬死者,应该默哀叩头。
这样的说法,我认为不太正确,因为这种说法没把磕头,叩头是什么关系没搞清楚。
看来,还是有必要说说磕头,叩头,叩首之间的关系。
这么说吧,磕头,叩头,叩首都是一样的,是一个动作的三种叫法。
就是说,我们所称的磕头,其实也叫叩头、叩首。
磕头是传统礼仪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据说它起源于古人的祭祀仪式。
磕头、叩头、叩首,它们本质上没有区别,要说有区别也只是在不同场合用不同的叫法。
磕头这种形式,它在文言文里叫“叩首”,它在白话文中叫“叩头”,在民间则称“磕头”,都是一个动作。
所以,磕头的礼仪,是由于对象和场合的不一样,会有不一样的叫法和规矩。
我们要明白的是,磕头就是叩头,也是叩首,叩头也是磕头。
简单的说,正规的叫叩首,稍正规的叫叩头,民间俗称磕头。
咱们来看看不同场合对象的叫法和用途。
l、磕头叩首,叩头在民间统称磕头。
就是人跪在地上,两手扶地,头挨地,这就是磕头。
民间磕头礼仪,主要在拜年祝福、婚丧嫁娶、祭祀祈福等场合用,磕头时,一般是右膝先跪下,然后左膝才下跪,两手扶着地,头一般要挨着地。
记得小时候,每到大年初一,就会去穿上新衣服到亲戚家中,磕头挣压岁钱。
2、叩头叩头时双腿并拢全跪,身子俯下,双手碰地或接近地面,与头并列。
人们每到过年过节,都要给供奉的祖宗像叩头,也给父母叩头。
叩头这在过去被认为最郑重的一种礼节。
所以我们说,磕头时比较轻松,随意一点,但叩头时一定要进行的庄重。
叩头在《史记·滑稽列传》中就有记载:“鹄,毛物,多相类者,吾欲买而代之,是不信而欺吾王也。
欲赴佗国奔亡,痛吾两主使不通。
故来服过,叩头受罪大王。
”《东周列国志》中第一百零五回:“车驾将至椷阳宫,先令使者传报,秦王膝行而前,见了太后,叩头大哭,太后亦垂泪不已。
在这里,同样是磕头,用叩头显得庄重,正规。
3、叩首伏身跪拜,以头叩地。
为古代的最庄重的敬礼。
在古代,人们祭祀天地祖宗,晋谒君长父老,一般就用叩首,也是伏身跪下,两手扶地,以头近地或着地。
而在民间,长辈去世后,晚辈要下跪叩首,而平辈来吊唁时,一般要先烧一柱香,然后举躬致哀就可以了。
如今,现代社会里,这些古时的礼仪都被简化了,很少用叩首了,比如上坟,人们烧完纸,最后鞠个躬也就完了。
这样看来,如果是平辈来吊唁,就没有必要叩头,只要上柱香,鞠个躬就可以了。
还有人说,死者为大,平辈的人,不管死者比你大还是小,都得叩头。
我认为这也是不正确的,这是对“死者为大”理解偏差。
“死者为大”,并不是说死者什么都大,它说的是我们活着的人要内心有对死者的尊敬,在为死者办丧事的时候,可以说这时,死者就被认为是最大,一切与死者丧事无关的事,都不是大事,都不重要,都要先放一放,先为死者办完丧事再说。
宁可承担很大的困难,也要让死者走得风光一点,体面一点,有尊严一点,这才是“死者为大”的意思。
最后,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又生活着众多民族,导致各地方的丧葬礼仪和规矩不尽相同。
至于说平辈去吊孝要不要叩头,我想还是要入乡随俗,该叩头的一定要叩。
不该叩的头可以不叩,但一定要鞠个躬,向死者最后道别,否则,别人会说你不懂礼貌,不懂规矩。
俗话说的好:逝者为大,不论逝者是兄也好是弟也好,有缘在人世相聚相亲一场,临了给他磕几个头送他一程是应该的。
在过去兄弟相别祭祀一般磕四个头。
但要是逝者是舅哥,就不应少于六个头了。
要是带着儿子一起拜祭,就不能仅考虑兄弟间的礼仪了,还要考虑儿子与舅父的亲谊关系,就不能少于八拜礼了。
参考:
平辈去世吊孝要不要叩头?
我们本地平辈去世无须下跪叩头,而是鞠躬致敬!假若是长辈自然必需下跪叩首。
20201年4月19日下午,我一位高中女同学身患恶疾而不治身亡。
昨天下午,我在殡仪馆参加她的追悼会。
我在她的棂前三鞠躬与亲爱的同学永别!人生无常!生命无常!早几天我们几个同学还在一起聚餐,该位新逝的同学亦出席。
大家一起兴奋地谈天说地、回首往事!我们母校离我们居住的老家小街有3000米之遥。
每每我们上学皆是一起步行上学、步行回家。
我们同学在上学的路上嬉戏、畅谈人生、畅谈理想,憧憬着未来美好的人生!后来,我们同学天各一方,为实现人生理想而不懈努力,同学们皆创造了属于各自的灿烂辉煌。
早几年,我们高中同学在一起活动频繁。
刚刚逝世的女同学亦积极参入。
我们一起徘徊于洞庭湖畔;徜徉于橘子洲头;朝圣于乌石峰下;踱步于家乡涟水河边。
我们快乐幸福地度过了无数美妙的时光!山山水水见证了我们深厚之情谊!生命是脆弱的!昨日我们亦在一起侃侃而谈,而今她亦作古人。
我们与她阴阳相隔于来世与今生!我们在亡者棂前深深地鞠躬致敬!愿她一路走好!愿天堂里没有病魔、没有痛苦,只有鲜花与快乐!
参考: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
中国这么大,凭吊风俗肯定也不同的。
至于平辈去世吊孝的问题,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的。
1.亲戚、家族中的平辈。
我们这里的平辈吊孝风俗是,若亲戚、家族中的兄、嫂、姐去世,年龄比他们小的凭吊者可以叩头,也可以不叩头。
一般出于对逝者的尊重都会叩头。
但如果逝者是凭吊者的亲哥、姐、嫂等一般都要叩头的。
去年我姑姑去世,我父亲带着我们去吊孝时我父亲就给我姑姑叩头的(姑姑比我父亲大)。
而像堂哥、姐、嫂等去世,作为平辈的吊孝者则可以叩头也可以不叩头,没有硬性要求,毕竟关系疏远了一些,但大多数凭吊者都会选择叩头,一来是表达对逝者的尊重,而来也是给逝者的家人一些安慰。
2.朋友、同事、同学、战友中的平辈。
对于亲戚、家族之外的平辈去世,凭吊者可以根据与逝者的感情以及年龄大小等作出是否叩头的决定。
如果朋友之间平时感情比较好,朋友突然去世,而且年龄又比你大,则凭吊者可以叩头。
同事、同学也大体类似。
但战友情有着特殊的地位,需要区别对待。
一般老战友去世,平辈的战友去吊孝一般都是行军礼,然后鞠躬,一般不会选择叩头,这是军人的特殊身份决定的,军礼是对军人最高的致敬方式,鞠躬是军人特有的致哀方式。
我上高中时候,我的一位高中同学遇车祸去世,我们一些关系要好的同学一起去参加他的丧礼。
因为他是家中独子,他的突然离开,父母是接受不了的,他母亲哭晕了几次。
我们同学一场,看到这样的场景个个都落下泪来。
一起去的同学中有比他大的也有比他小的,但我们都选择了叩头。
对于一个鲜活生命的突然离去,
夫妻中的一方去世,另一半要不要叩头呢?
我相信各地肯定是有不同情况的。
我们这里的农村,夫妻中的一方去世,另一半是不叩头的,尤其年龄已经很大的老年夫妻甚至都不着孝巾。
我大伯去世时,我伯母没有叩头,也没有着孝巾,堂哥们怕她伤心过度,出殡时都没有告诉她具体时间。
我岳父去世时,我岳母虽没有叩头,但哭的比较伤心,因为岳父因胃癌去世,走时年龄并不是很大(66岁)。
当然,如果夫妻平时感情比较好,恩爱有加的,另一方突然去世,作为另一半为他(她)守灵、叩头也是正常的。
所以说,平辈去世,吊孝者是否需要叩头也是要根据情况而定的,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人情,我们既要凭吊逝者,也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但本着死者为大的宗旨,行叩头之礼也是可以的。
参考:
首先要指出一点,吊孝是磕头而不是叩头或叩首,两者之间有细微的区别;
其次,回到问题中来,普通平辈去世灵前吊孝只鞠躬不磕头。
磕头和叩头的区别是——磕头,直接跪下以头触地;
而叩头,则是左手上右手下,以额触手。
还有种说法是小臂从肘到手整个铺在地上,以额触地。
基本上差不多,相对而言,叩头仪式感更强一些。
老人说,拜神为叩。
大概宗教庙堂之上用叩,民间用磕。
一般的平辈去世,是不用磕头的,只需鞠四个躬。
丧事,规矩很大。
什么辈分什么贡品行什礼不能差。
无论你多有钱有地位,只要到了灵前就得按规矩来。
我家乡,平辈去世,先去灵床前哭吊,此时哥哥们都不能进去,只有弟弟们才去。
出殡那天,灵棚里哥哥才和弟弟们一起鞠躬。
到了坟上入土时,如果晚辈行大礼的多,平辈可行礼可不行礼,也是鞠躬。
只有一种情况下,平辈的弟弟会在灵床前下跪——长兄如父,长姐如母,恩大不可报。
生我养我者父母,舍命可报;
生我未养我者,断指可报;
未生我为养我,何以为报?
此时纵使一跪,难以为报。
时代变了,很多老礼都淘汰了。
原先,跪礼有神三鬼四之说。
在家为鬼,所以磕四个头;
入土为神,所头坟前磕三个头。
再上一辈,白事磕头先跪哪条腿都有规矩。
如今,都简化了。
晚辈吊孝磕四个头完事;
而平辈,朋友,包括子女在城市里同事朋友,都鞠四个躬。
来了就是人情,不来就是关系没到那一步,无可挑剔。
参考:
平辈去世吊孝要不要叩头?
这需要根本如下情况和
一是逝者是亲长兄长嫂长姐的,必须叩拜。
二是逝者属于高龄的长者,他己经子孙满堂,你对他的尊重就是他子孙对你的尊重。
三,他与你本人的关系是最关键的因素。
你是否愿意以大礼来回敬他对你关心与爱护。
参考:
前几天,和我同村一块的一个朋友在他家里问我:xxx去世你吊孝磕头了吗?
我说:磕了呀。
我问他:怎么了?
磕不得吗?
朋友问我:你给死者叫什么的?
我说:叫大爷的。
朋友说:嗯,你辈小,那没事。
朋友又问我:那某某磕头了吗?
我说磕了呀,我们几个是发小又是关系不错的同学,有什么不对吗?
朋友告诉我:你们三
原来我这个朋友和某某是近一家子,是叔伯兄弟,和那个死去的老者是一个门的一大家子。
而我这个朋友只是记了个份子钱,并没有吊孝磕头行跪拜之礼,我们四个同学吊孝时,我这个朋友发现了已经来不及了,我们回来后他才问我发了这一大通牢骚。
按我们这的风俗,死者的后代近亲晚辈必须在灵前跪着守灵,而死者的平辈不管是近亲或村里的百姓,都不必磕头,也不用吊孝带孝,只是到现场过去帮忙就行了,我们村大多数普通人一般都是记个份子钱就行,吊孝磕头的一般都是死者后代的朋友或同事以及相交不错的干兄干弟。
我这个朋友还说,等我有空回去给某某他老父亲说说这事,看他老爸不骂死他才怪。
我劝我朋友说:算了算了,你可别给他父亲学这个事,那么大年纪了,听了肯定受不了。
我朋友才气呼呼的不说话了。
不过,我们村五六个发小同学关系一直不错,都是以弟兄相称,打个比方,我跟死者称呼叫大爷,跟死者的孩子也就是我的同学应该叫叔或姑才对,可我们几个平常早就说好了,我们几个不管谁辈分大小,都以弟兄相称,如果这么说,我这个同学某某似乎也没有做错。
友友们,你认为呢?
你们那的乡俗又是怎样的呢?
邻里关系,同宗兄弟姐妹,亲戚兄弟姐妹。
首先必须是长兄姐,如是弟或妹就免了。
逝者为大,村中兄嫂去世,关系一般多安排孩子前去烧纸祭拜,根据他和逝者子孙关系送上礼金,你可去可不去,当然包括礼金,而同宗兄嫂需当场磕头祭拜并奉礼金,而孩子如在五服之内要跪灵棚。
亲戚家平辈人去世了,要带着孩子们前去吊孝,无论是兄弟姐妹,当然是兄姐要叩头祭拜,而且大总问你是否用孝也就是孝帽,孩子们必须要戴,你就随心意了,没有特殊规定。
如是弟或妹去世了,你只安排孩子们祭拜就行了。
亲人朋友去世了,大家都抽出时间前去祭奠,而喜总会把朋友,同学,战友一块安排三鞠躬行礼还是不错的,这也避免了很多事项,无形中也避开了兄弟姐妹的差别,一块行礼也没人说三道四啦!
参考:
问:平辈去世吊孝要不要叩头?
平辈就是兄弟姐妹,哥嫂,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姐夫妹夫,姨姐郎舅等。
长辈去世是要叩头的,而且是要趴下哭,哭完立起,作揖后下跪,叩头四个,因为是神三鬼四。
长辈去世并不都是趴下哭,自己家里或亲戚的长辈去世,都要趴下哭,到了丈人门上,不管是丈人伯丈还是叔丈去世,自己做为姑爷,因为姑爷在丈人门上是贵客,都是立着低头哭,哭完作揖后,再跪下叩头。
平辈去世是吊唁不是吊孝,所以不用趴下哭,不管年纪是否比你大,死者为大,都要低头哭,哭完行礼是弯腰鞠躬九十度,鞠躬四个。
史上除去包公给平辈的嫂娘叩了头,因为包拯吃过嫂子的娘,所以叫嫂娘,嫂娘去世包公是要叩头的。
如果还有曾吃过嫂子奶的人,在嫂子去世后就应该吊孝叩头。
别的平辈人在平辈去世后,是不用叩头的,只去吊唁鞠躬就可以了。
参考:
我们这里不管长辈和平辈,甚至是晚辈去世的,只要设灵堂办丧事,宗旨是死者为大,前去吊孝的男女一律要在遗体旁下跪磕四个头。
但有所不同的是平辈去世,家族人平辈和长辈来奔丧,佩戴膀弯白孝布,侄儿侄女、姨侄儿姨侄女辈与逝者儿女一样,腰系麻披、头搭白孝布,孙辈头带白孝布帽,白孝帽上逢块红布,其次一般关系的吊唁人都带膀弯白孝布。
另外我们这里治丧期间,给逝者只焚烧剪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火纸钱,不兴点香、烧香,丧事还是喜丧,和平时常上坟祭祀已故亲人,更忌讳燃放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