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渊之盟对宋朝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害
澶渊之盟看似宋朝吃亏,实则是宋朝君臣大智慧的一次集体绽放,所谓大智若愚也即如此。
听牧渔君娓娓道来。
了解这个问题必须先清楚宋辽之间的对峙的基本情况。
建立辽国的契丹人元与亡国的柔然帝国,是个典型的游牧民族。
他们不会种地,刚学会定居也没多久,但是有好马,能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
遇到灾年了养不活自己,人口太多了也养不活自己。
春夏相安无事,遇到冬天没吃的就南下抢劫。
而宋朝人作为农耕民族,最希望的就是,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足自己的小日子即可。
澶渊之盟时期的战争,就是发生在契丹人南下抢劫的过程中。
并不是宋朝不想抵抗,而是你今天把他赶走了,明年他照样会来。
怎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而且不至于让自己吃亏?
宋朝的君臣可是进行过深入的研究的。
最终商议的结果就是签订了貌似吃了大亏的澶渊之盟。
而这个澶渊之盟,宋朝不但没有吃亏,而且占了大便宜,最终还导致了契丹民族逐步沦落。
澶渊之盟主要约定了四件大事:一、宋辽两国以兄弟相称,互称南朝、北朝。
这一点比石敬瑭强多了,谈不上吃亏,更谈不上丧权辱国。
二、划定边界。
燕云十六州不是宋朝划出去的。
现在看样子没有能力收回来,那就先划界停战,也谈不上吃亏。
三、宋朝每年给辽岁币10万两白银,绢20万匹。
四、边境设立榷场,开放两国贸易。
猫腻就藏在这三、四条之中。
到底每年给辽国多少钱呢?
是多还是少?
换来的是什么?
拿宋朝官员的工资说吧!开封府尹包拯每年的正俸(标准工资)为300贯/月,加俸(奖金)为30石米粮/月和1500贯/月公务开支,职田(生活补贴)2000石米/年。
同时还有大米、小麦、绫、绢、罗、绵、木炭、柴禾、干草等补贴。
共计每年的收入为22000贯左右。
一贯相当于一两白银。
也就是说包拯的年薪为2.2万两白银。
宋朝给辽国的岁币,折合起来,每年约为30万两白银,大约为13个包拯的年薪。
当年负责和辽国谈判的钦差是曹利用,回来后直接扑倒在宋真宗赵恒的面前,大哭道:“臣罪该万死!许给契丹人的钱太多了!”,把皇帝吓坏了,等听到曹利用说“三十万两”,赵恒一脸懵逼,怎么才要了三十万两,这么少,不就是几个高管的年薪吗?
还重赏了曹利用。
契丹人着实对宋朝不够了解,他们认为要的够多了。
辽国就是个光脚不怕穿鞋的屌丝,宋朝就是个投鼠忌器的富豪,根本没有共同语言。
宋朝每年给辽国30万两白银,换取的是长期和平,比每年一次反打劫划算多了,新招聘几个能打仗的高管也,恐怕30万两也不能打发吧!开放榷场才是后手,宋朝给的不是钱,是投资辽宋边境设立的榷场才是老谋深算的条件。
榷场是两国指定的边境贸易地点,比现在的自贸区地位高多了。
既然是贸易,我们看一下,都交易什么呢?
辽国出口给宋的主要是马、牛、羊,附带着还有些药材、皮货等。
而宋朝出口给辽国的就多了去了,有粮食、手工制品、绫罗绸缎、艺术品、农用工具、陶瓷品等等。
这边境贸易宋朝对辽的贸易顺差非常大,相当于10:1
不但宋朝每年给辽国的岁币都收了回来,还又多赚回来了几十倍的钱。
你说这生意划算不划算?
跟美国的马歇尔计划一样,给了你钱,我最后都翻倍赚了回来。
所以说,宋朝给的是投资,不是贡钱。
最要命的还真不是钱,而是对契丹人的改变宋朝的岁币给谁了?
国家都分给了王公贵族呗,能大量买宋朝商品的是谁?
不也是这些人吗?
你说宋朝每年给这些人钱,他们还会支持去和宋朝开战吗?
小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鬼才会想去侵略宋朝。
澶渊之盟后,只要得了这些钱,这宋朝的边境算是平息了。
宋朝不像汉唐,因为失去对草原的控制,宋朝一直缺少良马。
这个对骑兵作战影响非常大。
榷场开放后,一些马匹是可以用来交易的。
不过当时辽国严禁战马出口,但你管得住走私吗?
以榷场交易之名,行走私之实,发票都能给你做出来。
你说宋朝这个自贸区建的划算不划算?
最重要的,是契丹人上层日子好过了,就不想打仗了,当年的契丹骑兵一去不复返了。
宋朝像养猪一样把这些契丹高层养了起来,这个民族脱离了饥饿状态之后,战斗了开始大幅下降。
后期,金人崛起时,攻打辽国,势如破竹。
辽宋之间的澶渊之盟,看似城下之盟,但宋朝的朝廷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契丹人的还是比较单纯,哪有宋人的城府深呀?
参考:
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也不是所有乘胜签订的条约都对自己有利。
对于《澶渊之盟》是利是弊的问题,静夜史在先前的文章中曾有大量分析,静夜史认为:《澶渊之盟》对于北宋的弊要远远大于利!为什么这么说呢?
原因如下:1、边界底定,北宋再无可能收回燕云十六州夺回燕云十六州一直是北宋历代君主的梦想。
这个梦想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经过宋太宗赵匡胤,一直到宋徽宗时代,都没有彻底消弭。
之所以这么痴迷,不是北宋皇帝有多么热衷于向外开拓,况且这片区域面积也不大。
实在是因为这里地理位置太过重要,不仅仅是中原王朝的屏障,更是重要的养马基地。
一般而言,宋辽两国的实力会随着时间的发展此消彼长。
换句话说,两国面对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只要不确定,就一切皆有可能!但是,一旦条约签订,双方约定以白沟河为界,就彻底宣告了燕云十六州的永久丢失,此后北宋永远失去了收回燕云十六州的正当理由!对于北宋而言,失去燕云十六州绝对是不负责任的,而且北宋绝对没有自我感觉可以高枕无忧。
其后北宋在河北大造柳树林和河网防线就是最好的证明。
真正能和平发展的,是辽国,因为他们军力强大,且占据主动。
《澶渊之盟》让辽国没有了后顾之忧,而北宋仍然是心惊胆战!2、承认辽国正统地位,北宋形势更加被动从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王开始,中原正统成了后继王朝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这个正统问题在大一统王朝还好一些,而一旦中原突变,南北分裂,那就很麻烦了,就不仅仅是抢夺个传国玉玺这么简单了。
西晋灭亡后,伴随着五胡乱华,中原进入南北朝时期。
一般认为,南朝被认为是中原正统。
而隋朝要成为中原正统,就必须要彻底消灭南朝,统一天下。
所以,中原正统只能有一个,为了争夺这个正统,并存的两个或者多个政权必须要进行殊死的争夺,比如北朝的前秦皇帝苻坚南征东晋,南朝的陈庆之北伐等。
而北宋建立后,南北朝局面再次出现。
对于北宋而言,局面更加被动。
首先辽国造成了封建化改革,已经具备了争夺正统的资格,其次辽国建国比北宋更早,比北宋更加有合法性!所以,北宋面临的形势比南朝更加被动,北宋如果想要争夺正统,在实力不济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争议状态,也就是不确定状态。
而《澶渊之盟》后,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就等于北宋默认将正统拱手让人。
因为辽国占据的空间更大,包括西域、高丽等都以辽国为正统,至今俄语中还以契丹作为我国的代称!条约的签订不仅让当时的百姓和藩属国比较蒙逼,让后代修史的官员也很为难。
元朝史官脱脱权衡之后,将宋辽、宋金两国作为并立的王朝,即都是中原正统。
3、岁币加重北宋负担,经济战徒有虚名《澶渊之盟》被传颂得最厉害的,就是它的经济价值。
在这个经济价值中,流传着两种观点:一是“省钱理论”。
即北宋和辽国战争每年花费数以亿万计,而条约一签订,北宋每年只需要付出岁银10万,绢20万,实在是非常划算的买卖!二是“经济战”理论。
即北宋利用这30万岁币和边境的榷场对辽国进行经济战。
虽然赔了30万,但榷场一会儿的功夫就赚回来了,而且还可以让辽国对北宋产生经济依赖,北宋用经济手段足以拖垮辽国!说省钱的,大概不知道仁宗时期的“庆历增币”,看到北宋和西夏屡战屡败,辽国就趁机来讹诈北宋!而且虽然宋辽停战,但辽国从来没有化身和平使者,他们开始退居二线,转而扶持西夏和北宋开战,北宋之前在辽国战争中花费的钱,现在花到了西夏的身上!就好像你虽然不抽烟20年,但是也不一定就可以攒下一辆宝马的钱。
钱不花在烟上,也可能花在其他方面!请问钱省到了哪里?
说经济战的,需要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从来没有一个弱国可以成功对强国发动经济战的!因为经济战发动的前提,是强大的国力!在经济战玩不转的时候,强国可以毫不犹豫地诉诸武力,比如美国这样的。
而当辽国感觉吃亏的时候,可以毫不犹豫地打击北宋,而北宋如何能保证经济战的成功实施?
所以,《澶渊之盟》对北宋而言绝对是吃亏的。
因为随着北宋“三冗”问题的加重,后期岁币也成了北宋的巨大负担!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虽说后世一直管宋朝叫“富宋”,但彼时的北宋,先前被第二代皇帝宋太宗多年折腾,军队被瞎指挥赔惨不说,治国还治出了西南大动乱。
待到宋真宗接班后,正接盘个内忧外患的烂摊。
《澶渊之盟》签约前的七年,宋真宗玩命励精
比起从白登山撤下来后,咬牙与匈奴和亲的汉高祖刘邦,甚至渭水边上忍辱送钱,换得突厥洋洋得意的唐太宗李世民。
澶州城里宋真宗的处境,虽说没那么糟,情况却也类似——大宋此时最急需的,同样是可以休养生息的和平。
而《澶渊之盟》的签订,不止来自这个处境,更来自当时宋辽双方的军事实力对比。
历经二十五年血战的宋辽战争,此时已经打到精疲力尽的地步。
宋朝北伐无力,辽国南侵也常头破血流,这次更是陷入进退不得的窘境。
两家已经势均力敌到“谁进攻谁找死”的地步,那么和平,就成了最理智的抉择。
《澶渊之盟》里的每一个条款,都是这二十五年里,无数宋军将士以血肉之躯打回来的。
而以条款的内容说,此时的北宋更是长出一口气,特别是被后世诟病的三十万岁币,在好些史书里,更被描绘成“沉重的负担”。
但以北宋宰相王旦的话说:“虽每岁遗赐(送岁币),较于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一”。
比起花费巨大的战争来,这钱对当时宋朝,确实只是“小钱”。
而且就是这点“小钱”,也未必是宋朝买单。
《澶渊之盟》里的附加条款,就是宋辽双方在边境开设“榷场”,所谓的岁币,更是“取之于虏,而复用之于虏”。
也就是说,宋朝通过每年从辽国身上赚到的钱向辽国支付岁币,换得辽国乖乖信守和平。
算盘打的非常精。
但对于当时北宋来说,真正的意义,更不在这点小算盘:宋辽边境和平后,不单贸易做的红红火火。
原先尸横遍野的战场,更变成了郁郁葱葱的农田,经济民生从此直线恢复,北宋耕地暴增到五亿亩,人均财富增加三倍多。
这换来百年和平的条约,启动了宋朝经济民生高速发展的时代。
就连杀得满身战伤的北宋军队,也在《澶渊之盟》后腾出手来,教训勾结辽国的西北党项等势力。
特别是宋真宗晚年时的三都谷之战,数千宋军更是一战击溃数万党项吐蕃联军,杀得西北“十万胡尘一战空”。
北线和平的宋王朝,从此开始步步为营,对西北地区进行经略。
倘若北宋的军政武备,一直能保持这样的积极劲头,那么条件好得多的北宋,复制汉唐时代的热血崛起战史,同样指日可待。
但是,这却也恰是《澶渊之盟》,在给北宋带来繁荣的同时,留下的恶劣后果:自宋太祖时代,宋朝的强大武备体系,却随着《澶渊之盟》后的和平景象,以及宋真宗的去世,越发的荒废衰败。
宋真宗去世后,边境压力越发松弛的北宋王朝,脑筋里竟越发没有了“武备”的这根弦。
军队的战斗力每况愈下,即使是北宋投钱最多,装备最好的禁军,竟连基本训练也荒废。
宋仁宗时代的枢密使田况,就痛骂过宋军训练的怪现状:每教射,皆望空发箭,即使能中,亦不能入——射箭放空箭,打得中也射不死。
这样的废品军队,如何保家卫国?
为什么会如此废?
因为就连北宋的军政决策者们,那些号称“名相荟萃”的精英们,都对武备发展极不感冒,满以为有一张《澶渊之盟》约束,辽国人做不了妖,那大宋还练兵干什么?
培养武将和我争权?
典型北宋名臣司马光,一说到军备,就说语不惊人死不休。
诸如“宋朝人怎么练也打不过西夏人”“割让西夏土地换和平”的怪论,都是来自于他。
甚至最起码的武器制造,《澶渊之盟》以后,北宋也是各种废,号称有全世界最大军工生产体系的宋朝,到了宋仁宗年间时,兵器生产竟到了“精好堪用之器,十无一二”的地步,这还是北宋装备最好的禁军。
也就是说,宋金莫说战斗力如何,就连兵器装备,都是百分之八十不合格,这样的军队上了战场,如何不弱?
也就是说,自从《澶渊之盟》后,面临大好自强机会的北宋,却用了几十年时间,在经济繁荣的表象下,把军备折腾到废柴的程度。
靖康之耻的灾难,这一条才是病根!可这能怪《澶渊之盟》?
就连签订《澶渊之盟》的宋真宗,当时都有过“数十年后,自有御虏之人”的自信,坚信大宋会利用这个大好机会富国强兵,却哪知不肖子孙如此糊涂?
忘战必危,就是北宋君臣,以一场靖康之耻,留给后世的血的教训!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参考:
北宋时期的亚欧大陆早在中原地区四分五裂、战乱不断之时,耶律阿保机便统一了契丹八部,建国契丹(即后来的辽国),迅速走上强盛之路。
契丹自立国之始便长期与中原地区或明或暗地保持敌对状态。
周世宗柴荣、宋太祖赵匡胤以及宋太宗赵光义都曾经御驾亲征,企
在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宋、辽两国再次爆发了一场数十万人参战的大仗,最终以两国签订《澶渊之盟》结束。
今天国史君(国史通论)就与大家讨论一些,澶渊之战中到底谁打赢了,《澶渊之盟》到底对谁有利。
御驾亲征宋真宗赵恒之前文章中,国史君(国史通论)讲到,宋太宗赵光义即位之后,曾经急于统一全国,两次亲征契丹,但都以惨败告终,尤其是在“雍熙北伐”之后,宋朝的士气被严重打击,从此“谈辽色变”。
但战争一旦挑起来了,就很难结束。
在公元1004年,辽国终于发动了酝酿已久的一场大战。
这一次,辽国承天萧太后、辽圣宗耶律隆绪一齐出动,发兵二十万南下,一路达到了黄河边。
宋朝方面接连收到紧急战报,朝廷内部一片哗然,宋真宗赵恒不知所措,最终在铁血宰相寇准的软硬皆施之下,宋真宗决定御驾亲征。
我方必败北宋地
于是,辽国军队转变策略——他们决定绕道河北大名府,直奔开封!宋真宗听说之后,再次被吓瘫,哭着喊着要回家,但是他再次被寇准拦了下来。
正在宋军一筹莫展之时,辽国主帅萧挞凛却死于宋朝守军的八牛弩之下,辽国部队群龙无首,而正在此时,辽国才发现自己的处境十分危险——他们一路孤军深入,所绕过的城池都成了给自己埋下的雷,因为他们背后有十几万作壁上观的宋朝军队!然而,宋真宗并不知道可能会有人在背后顶他,而辽国也不知道宋朝主力军的意志有多么薄弱。
于是,双方都觉得自己要输了。
澶渊之盟燕云十六州在这种情况下,萧太后觉得议和势在必行,但是首先应该在气势上压倒对方,于是便派人去谈条件——我契丹凯旋在即,你弱宋现在如果能把当年柴荣侵占的关南十县奉还,我们就撤兵。
宋朝一看,议和有望啊,但是翻旧账就是你们的不对了,于是宋朝也开始翻旧账——给你们关南十县可以,但是燕云十六州自古以来都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你们也得给我还回来!宋辽的架势都比划完了,气势上谁都没输,于是开始谈正经的了,于是《澶渊之盟》诞生了——宋辽两国互称兄弟,因为大宋皇帝虚长几岁,所以宋是哥哥,辽是弟弟;
明确两国边境线,以后互不干涉内政,互不侵犯;
开放榷场,平定互利;
宋哥每年给辽弟银绢三十万两匹。
《清明上河
但是宋朝每年给辽大量的岁币,看起来是辽赢了,其实未必——宋朝通过榷场贸易赚取巨额贸易顺差,并且当时的交易普遍以宋朝货币作为通用货币,甚至连辽国都普遍认为只有宋朝货币才是最稳定的。
宋朝尽管每年需要给辽国岁币,但是在这场完胜的货币战争中,那些都不值一提。
参考:
其实利大于弊。
首先第一点,在北宋的军制下,宋朝绝无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可能。
我们都知道宋代是以文统武,这本身是一种制度上的进步,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但是坑就坑在兵源和武将连指挥权都很少有。
北宋的兵源,多是些受灾难民,这是个什么概念,饿的半死不活的饥民去当兵,身体素质参差不齐。
进了军营训练就是站站岗,这能叫军队吗,简直就是福利院!还有就是北宋将军很少能握住指挥权,除了开国的几个和后来的狄青,基本上出征打仗都是皇帝远程指挥,电话都没有,送信一来二去的战机早贻误了。
这就使得只有守城的时候,武将才能指挥军队作战。
所以说,一旦宋廷开战,肯定输得贼惨,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平。
澶渊之盟,宋朝也没有战败,辽国也没有战胜,真切是双方都不想打了。
辽国南下一方面是要报仇,另一方面还有个原因,就是萧太后执政之后,培养了大批汉人官僚,这就引起了契丹旧贵族的不满,于是乎辽国的政治其实是有些飘忽的。
因为辽国的生产力相对低下,兵权大多在契丹贵族手里,那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发动战争,赢了就可以壮大皇家威严,输了也可以消耗大量的贵族来强化皇权和缓解矛盾。
所以当宋朝说给钱的时候,辽国也是很开心,因为可以用钱来满足这些思想鄙陋的契丹贵族。
澶渊之盟后,宋为兄,辽为弟,宋辽边境上基本保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期间也有摩擦,规模不大,主要是辽国也贪心),之前说了,辽国的生产力低下,所以再加上地缘靠北,所以像茶叶丝绸陶瓷这种奢侈品相对来说比较少,于是贵族们会用岁币去购买,这样钱就会流入华北。
在大宋,南方资源丰富,南方对于北方商品需求量不高,而北方需要买进南方的粮食,所以货币基本上单向流动,导致北方逐渐贫乏,这样一来国家就会分裂,所以给辽国的岁币其实是间接将货币返回北方,使得华北-江南经济体系得以维持。
参考:
澶渊之盟对宋朝有利还是有害,得先看看澶渊之盟的背景和内容。
1004年,辽圣宗和萧太后领军进犯大宋。
辽军来势凶猛,宋军难以低挡,最后宋辽两方在汴京以北的澶州对峙,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的力劝下御驾亲征。
宋真宗一到澶州,宋军将士士气大振,并且射杀了在前线巡查的辽军大将萧挞览。
辽军此时处于不利的地位,宋军反而占了上风,于是辽国主动提出议和,宋真宗也接受了辽国的议和条件,史称为“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的内容:1、宋辽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齿论。
2、宋辽以白沟河为界(辽放弃遂城及涿、瀛、莫三州),双方撤兵;
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
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3、宋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4、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看完澶渊之盟的背景和内容,很明显就看出来,在当时,澶渊之盟是对宋朝不利的。
宋朝本土作战,已经逐渐占了上风,两军交战,大概率是宋军会胜出。
而辽军在不利的情形下主动求和,在确保不会战败的情况下还在和约中占了大便宜,可以说萧太后的的算盘打得太好了。
辽国在这次战争中不胜而胜,宋朝则不败而败。
表面上宋朝亏了,但是从长远来看,澶渊之盟是对宋朝有利的。
大家都认为盟约中最不平等的是岁币,每年宋朝要给辽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这个数量是什么概念,辽国君臣都认为自己是狮子大开口,宋真宗得知岁币的数目后只是淡淡的说:“才三十万,太少了。
”可见当时辽国要求的岁币对宋朝来说只是九牛一毛,用这九牛一毛换取和平,其实对大宋是很有利的。
澶渊之盟之后一百多年,宋辽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对双方的经济民生都非常有利。
当时每年宋朝军费在三千万两
宋朝就在这段时期繁荣起来,成为我国古代最富裕的朝代,就得利于澶渊之盟。
参考:
从长远来看,《澶渊之盟》的签订,不仅是对北宋有利,对辽国也是有利的。
因为,宋辽两国都能在和约中获得实惠。
北宋通过金钱换得了和平,辽国则通过和平换得了金钱,使得两国从此再无大的干戈,让两国百姓享受了一百二十年的和平岁月!而这也是北宋经济文化繁荣的重要原因。
过去不少人认为北宋给辽国的岁币数目很大,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北宋的积贫积弱。
然而,事实上辽夏岁币的总量,不过相当于当时北宋几个县一年的税赋而已,而北宋全国可是拥有近两千个县。
因此,这点岁币的支出,对于偌大的北宋而言,根本不值一提。
再说,由于盟约的签订,宋辽两国一百多年在于大规模的战争,不仅消去了不必要的战争开支和损耗,还能让彼此在和平的环境下发展,使得边境贸易逐步繁荣起来。
因此,这点岁币其实在宋辽边贸的发展过程中,是完全可以挣回来的。
所以说,《澶渊之盟》的签订对宋辽来说都是利大于弊的......
参考:
老衲侃春秋现在来和大家一起“
他们一路上绕过宋朝的边防重镇定州,攻陷遂城,直接深入到宋朝的内地,兵锋直达澶州。
如果再拿下澶州,澶州到汴梁一马平川,再也没有阻隔,那京城就危在旦夕了。
接到此战报,整个大宋朝廷朝野震动。
面对辽国的嚣张气焰,宋真宗这时脑子里就剩下一个字——跑;
两个字——快跑;
三个字——赶紧跑。
但是往哪里跑呢?
一个是王钦若的方案,迁都升州(今江苏南京);
一个是陈尧叟的方案,迁都益州(今四川成都)。
但此时宰相寇准坚决的站了出来,他极力请求宋真宗赵恒御驾亲征!宋真宗最后没办法,被迫北上来到前线。
辽国南部统军,他们的“战神”萧挞凛,恃勇傲物,率数十轻骑在澶州城下巡视。
宋军大将张环在澶州前线以独门武器床子弩射杀向正在扬威的敌酋,萧挞凛头部中箭坠马,辽军急忙撤回营地,无奈萧挞凛受伤太重,半夜去世。
萧太后等人闻挞凛死,痛哭不已,这时辽国士气严重受挫。
这次辽国大举进犯宋境,是以收复瓦桥关的名义开战的,那么两国的边界纠纷是怎么产生的呢?
这要把时间往前推,让我们回到70年前。
公元936年,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
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后晋,石敬瑭拜比他小十岁的辽太宗为义父,做了“儿皇帝”。
并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
燕云十六州又称“幽蓟十六州”,包括燕(幽)、蓟、瀛、莫、涿、檀、顺、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共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地缘战略价值巨大,这里对中原,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契丹占领这里以后,便随时可以长驱直入直到黄河流域,中间没有了抵抗的天然屏障,为中原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公元959年一月,周世宗柴荣亲率诸军北伐契丹。
仅用四十二天时间,就收复瀛、莫、宁三州,以及益津关、瓦桥关、淤口关三关;
再欲攻取幽州(今北京)时,因病重班师,归来后卒于东京汴梁。
后来赵匡胤发动黄桥兵变,黄袍加身,改朝换代,变成了宋朝。
他承继了后周的版
现在时间到了宋真宗朝,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辽国觉得自己已经很强大了,所以,以收复失地的名义对大宋进行了大举入侵,这次动员的兵力在二十万
他们先是绕过了宋军的重镇定州,直奔瀛州而来。
但在这里遇到顽强抵抗,猛攻十余天,付出了死三万余,伤六万多人的巨大伤亡代价,却没有拿下瀛州城!于是他们放弃瀛洲,在攻克小县城德清后,三面包围了澶州(今濮阳)。
现在是辽国皇太后、皇帝和宋朝的皇帝,在澶州进行碰撞了。
宋真宗的御驾亲征给大宋士兵打了气,全军士气高昂。
而辽国经过瀛洲的士兵损失,加上他们国家的战神萧挞凛的战死,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一看宋朝的皇帝御驾亲征了,看样子这次也是下了决心要和他们进行“火星撞地球”了。
自己掂量了一下之后,向宋朝递交了国书,提出议和的建议。
接到辽国的书信,宋朝内部展开讨论,丞相寇准力主抗敌,但主和派占了上风,于是,宋朝和辽国迅速签订了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
具体条款如下:宋辽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
宋辽以白沟河为界(辽放弃遂城及涿、瀛、莫三州),双方撤兵;
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
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宋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和谈的结果是宋朝凭着宋真宗的岁数,成为了辽国皇帝的大哥。
其他的一点利益也没有得到,每年还要向辽国“进贡”将近三十万银两的岁供。
这个盟约在历史上一直遭到后人的诟病。
宋军在军事形势大优的情况下签订了这样的盟约,等于是出卖了国家利益。
现在我们分析一下当时的情况。
燕云十六州是后晋石敬瑭孝敬给辽国的,那是有国书和地
后周柴世宗用武力抢夺了其中的三个州,这本身就是侵略行为,宋朝继承了后周的衣钵,接受了这三个州,辽国自然耿耿于怀。
等他们强大起来了,自然提出归还领土的合理诉求。
所以他们这次倾举国之力来进犯,除了索要这些地方之外,还要额外的要点“利息”过去,没想到出师不利,损失了战神,还遭遇了滑铁卢。
此时他们已经进退失据,由于是越境作战,战线拉得过长,补给非常困难。
另外,现在往前走,前面是铜墙铁壁;
要往后撤,也十分艰难。
一则,宋兵可以在后边追着打;
二则,别忘了,他们是绕过定州大营跑到中原来的,后路也基本上被堵死了,已经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听从了降将王继忠的建议,派人赴澶州转达了自己罢兵息战的愿望。
宋朝这边,处于什么考虑?
首先,他们并不知道辽国的战神已经阵亡。
而且,对辽国的气势还是有所顾忌的。
另外,西边有个西夏,和辽国建立了姻亲,对大宋的态度阴晴不定。
如果在这里和辽国死磕,辽国来个困兽犹斗,最后弄个两败俱伤,西夏乘机来咬大宋一口,大宋没有了打狗棒,只好任其撕咬了。
现在辽国主动提出和谈,最后花三十万买来一个边疆的和平,还是很划算的。
要知道,宋朝每年在用在边防上的开支是3000万银两,30万只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
只要不割让土地,不遭后世人的痛骂,一切都OK了。
这些岁供,就等于是有争议的这三个州的“租金”吧。
所以,双方很痛快的签订了“澶渊之盟”。
双方对这个结果,由于各得其所,所以双方都很满意。
那既然是双方都很满意的盟约,就必然是一个很好的盟约了。
事实也是如此,我们看看盟约签订后,历史学家们的看法:“从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 澶渊之盟的订立,结束了宋、辽间连续数十年的战争,使得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局面。
宋、辽、西夏进入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发展时期。
”(《中国全史·第051卷·宋辽金夏政治史》史仲文)“所以澶渊之盟是一种地缘政治的产物,表示这两种带竞争性的体制在地域上一度保持到力量的平衡”。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黄仁宇)事实上也的确如此,盟约的签订,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
此后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避免了重兵长年戍边造成的过量徭役和朝廷赋税压力,以极少的代价换取了战争所难以获取的效果。
促进了宋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融合。
澶渊之盟以后,宋辽双方保持了长达百年的和平,这对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民间交往和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是非常有利的。
为中原与北部边疆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
所以说这个盟约双方都皆大欢喜一点也不为过。
但是,再往长远一点看,是个皆大欢喜的结果吗?
我们发现,这次的判断又错了。
是雄鹰,就要放飞它;
是千里马,就不能拴在马厩中。
宋辽之间,包括宋西夏之间是和平了。
边境安定,民族和睦。
但周围不光有你们这些民族和国家,还有许多的小国和民族在厉兵秣马。
终于有一天,又一支北方的民族崛起了。
公元1115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哈尔滨)建都立国,国号大金,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中华一统,民族平等,不分夷夏”的口号。
金的战斗力十分强大,只用十年时间,在公元1125年灭了辽国。
然后兵锋直指北宋,公元1126年金太宗派完颜宗望、完颜宗翰兵分二路攻破开封,于隔年俘虏宋徽宗、宋钦宗等宋朝皇室北归,北宋灭亡。
这次事件历史上称之为“靖康之耻”。
公元1130年,跑到杭州的南宋皇帝赵构,向大金皇帝上降表称臣,南宋成为金朝的属国。
结语:当年赵匡胤要南唐后主李煜投降时,说过一句著名的警示语:“卧榻之侧,岂容别人酣睡!”想必是他的子孙们忘记了这句话。
辽归国后,由于这次远征劳民伤财,损失惨重,也就此消停了,再也没有了称王称霸的奢望。
但是他们都忘了,天下不光是宋、辽、西夏他们三家的。
他们在这个世界的舞台中粉墨登场时,的确有一个民族在酣睡,但他们总有醒来的时候。
这不,女真这个民族一夜之间苏醒了,马上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灭掉了辽,接下来就是北宋。
逃到南方的南宋政权虽然存在,但已经俯首称臣了。
这两个王朝都是因为和平的环境,在这个宽松的环境下放松了警惕性,没有投入应有的力量加强国防建设,遇到突发事件,失去了应急反应能力,王朝瞬间崩溃,教训可谓深刻。
这不得不说是“澶渊之盟”之后造成的一个消极因素了。
他们的教训,对于今天的我们,也有着积极地教育意义。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告子下》)不管什么时候,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忧患意识,那就离死亡不远了。
大家认可这种说法吗?
参考资料:《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黄仁宇《中国全史》史仲文老衲侃春秋严正声明:原创作品,禁止非法转载!
参考:
澶渊之盟把汉唐以来强悍进取的民族精神给阉割了,你说是利还是弊呢?
这要从公元1004年说起,是年,契丹对大宋帝国发动了规模空前的进攻。
契丹二十万大军越过边界,萧太后与辽圣宗御驾亲征,志在必得。
一时间,前线告急书如雪片般飞往开封,一晚上居然就有五份加急文书。
宰相寇准建议宋真宗御驾亲征,在寇准的力谏之下,宋真宗硬着头皮,御驾北上。
当时契丹大军一路攻城略地,打到澶州北城,这里距离大宋帝国心脏开封已经很近了。
古黄河把澶州城一分为二,其北为北城,其南为南城。
皇帝到来消息,对澶州守城官兵是一剂强心针,宋军在保卫战中,以强弩射死辽军前敌总指挥萧挞凛。
萧挞凛乃辽军名将,他之死,震动辽军,萧太后抚其柩车痛哭,伤心不已。
契丹南侵之谋,萧挞凛是始作俑者,他一死,辽军中与大宋议和的想法开始滋生。
此时,无论是宋帝国还是辽帝国,都想体面结束这场战争了。
对于宋帝国来说,皇帝御驾亲征,可是澶州仍然还在辽军的包围之中,危局未解。
这个所谓的亲征,其实十分勉强。
以前太祖皇帝。
太宗皇帝亲征,都是在别人的地盘上作战,是主动性的征伐。
而真宗的亲征,只是被动的防御罢了,底气严重不足。
况且自亲征以来,宋真帝多次打起退堂鼓,若不是寇准的坚持,他恐怕一路逃到金陵去了。
因此,皇帝夜长梦多,巴不得早点结束战争。
那么辽国又如何呢?
显然,萧太后也没有胜算。
萧挞凛一死,军心已是动摇,士气已是受挫。
反观大宋军队,却因为皇帝的到来而备受鼓舞。
此消彼长,辽军的军事优势已经无存了。
既然双方都想结束了,议和就顺理成章了。
宋真宗派了个和谈代表前往辽营,此人名叫曹利用,他拜见萧太后,就具体和谈事项进行磋商。
当然,曹利用权力有限,有些条款他不能做主,于是萧太后便派韩杞与他一起入澶州,直接向宋真宗提出条件。
韩杞拜见宋真宗后,提出了一个条件:辽国要索取关南之地。
所谓关南之地,就是瓦桥关以南的地区。
为什么辽国提出这个要求呢?
自从五代时石敬塘割幽云十六州给辽国后,历代中原政权都想收复这十六州,但是只有周世宗柴荣取得部分成功,收复了关南之地。
如今宋辽和谈,这个历史遗留问题又摆到台面上了。
辽国人的看法是,他们得到幽云十六州是完全合法的,既不是偷也是抢,因此大宋必须把关南之地归还。
这个条件,宋真宗无法答应。
要知道大宋帝国继承后周的政治遗产,从开国始,关南之地就属于大宋,怎么可能割让呢?
谈判陷入困局了。
怎么办呢?
最后,宋真宗做了妥协。
首先,皇帝明确一点,土地问题,决不可割让,否则只能血战到底了;
其次,大宋帝国每年可以提供一定数额的金帛给辽国,以换取和平。
宗真宗早早亮出底牌,这无疑是谈判之大忌,明摆着示软,急于签约的心态一目了然。
萧太后也利用此机会,开出一个不低的价码:大宋帝国每年向辽国交纳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萧太后果然是个绝世女政治家,她捞足好处,不忘给宋真帝保留面子,让自己的儿子辽圣宗同宋真宗称兄道弟,宋真宗是阿哥,辽圣宗是阿弟,这无疑让大宋皇帝虚荣心得到点满足。
澶渊之盟终止了宋辽两国战争,嬴得了长期和平的局面。
但这种和平的代价就是帝国雄心的丧失。
宋朝在中国历史上属于长期王朝,可是在政治军事上只是一个二流王朝,根本无法与汉唐的伟大成就相提并论。
从第三任皇帝始,帝国就没有进取的雄心,后世帝王中,也没出现汉武帝那样雄才伟略的君主。
宋朝给人的印象是比较弱的,追溯其积弱的起点,正是始自澶渊之盟。
如果把眼光放得更远点,华夏民族性格由强而弱,由盛而衰,转折点在宋;
三百年的宋史,造就一个委曲求全的国家。
苏洵写《六国论》,写的是六国,其实就是写宋朝,割地以事秦,犹抱薪以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宋朝难道不是这样吗?
从澶渊之盟始,辽国欺一下,西夏欺一下,金国欺一下,最后蒙古一来,亡国了,两百多年的忍耐,终于造就了善于逆来顺受的民族。
参考:
澶渊之盟,对当时的宋朝经济文化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但是武备废弛有亡国隐患。
盟约结束了宋辽25年的战争。
签订地点:澶州(河南濮阳)。
大致内容是:两国以兄弟国相称,宋每年给辽岁币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边境开设榷场,展开贸易。
本来辽军来势汹汹,萧太后举全国之力南下,然一路上战事并不顺利,萧挞凛战死更促成了和谈的步伐。
关于澶渊之盟有评价对辽宋经济文化发展大有裨益,也有人认为城下之盟,有辱大宋。
盟约最直观的影响就是军事部署,宋朝在北方的军事防御力量减少,而辽也大力学习中原文化,国内的尚武之风被削弱。
宋朝在不断缩减军事部署,撤走部分军队的时候,忽略了一件事长城防线守不守?
因为没有人能保证宋辽一直和平。
如果辽单方面撕毁盟约,那么宋朝该怎么办?
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就希望拿回幽云十六州(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北部地区),幽云十六州一直在辽的手里,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对中原北部来说是巨大的威胁。
宋真宗对澶渊之盟非常有信心,为政后期,很大一部分精力都放在祭祀封禅上,边关军事力量不断削弱。
辽圣宗也着手和平发展,减少在幽云十六州的兵力,大宋更是放松,边境百姓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宋朝国内武备废弛,大谈太平,辽国基本实现与中原文化大融合,武备也大大削弱,不能与萧太后时期相提并论。
辽天祚帝70万大军被金完颜阿骨打的2万大军所破,黄龙府一战,辽朝走向了灭亡。
大宋即将面对灭国之敌,金朝。
澶渊之盟带给宋朝君臣一种意识倾向:花钱买和平,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动用武力,毕竟战争花费远远超过岁币。
宋夏之战更是证明了这点,李元昊继位带领党项人(青海湖地区)建国“大夏”,想摆脱宋朝的控制。
宋仁宗下令悬赏捉拿李元昊,准备重拳出击,宋夏之战开始。
三场大战,宋朝均以失败告终,西夏险胜,但是国库空虚武力支撑更久的战争消耗。
这时宋朝继续打击,西夏早晚溃败。
但是宋仁宗此时决定议和,不愿再起战事,生灵涂炭,给西夏一些钱财让他消停下来。
主战派想一鼓作气消灭西夏的念头只得作罢。
宋朝每年赐给西夏银五万两,绢十三万匹,茶二万斤;
另外,每年还要在各种节日赐给西夏银二万二千两,绢帛等二万三千匹,茶一万斤。
《庆历议和》这又是花钱买和平。
宋夏交战之际,辽也没闲着,正值辽兴宗刚继位,他想把内部矛盾转化出去,兴兵南下,夺取关南(河北白洋淀一带)十县,这算是撕毁澶渊之盟了。
接着辽派出使者到宋朝交涉,主要提出四个问题,关南之地周世宗之前属于辽;
太祖赵匡胤北伐欲拿下幽云十六州是不义之举;
辽夏有亲,宋对夏用兵之前应通知辽;
宋在辽的边境有增兵。
可以说这四个问题是“没事找茬”,无中生有,宋辽再次达成协议:在澶渊之盟基础上,再增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并且把“赠”岁币改成“纳”岁币,一字之差,意义差别巨大,“纳”一下子把宋的地位置于辽之下。
当宋只想着不打仗,有点无底线退让,与金人对峙,也一样是花钱买和平,买了一座空荡荡的幽州。
宋朝也不是没人认识到隐患。
宰相富弼上书宋仁宗。
轻敌妄战,不为预备,致二敌连祸,为朝廷深忧,今又欲以苟安之势,遂为无事,二敌各获厚利,退而养勇,不数年相应而起,则无复以金帛可啖而盟谊可纳也。
但是宋朝一直逃避战争,加上辽国衰微,更加放松警惕。
金人灭辽,是宋徽宗时代,他并没有趁机夺取幽云十六州,做好御敌准备,而是做一个无心国事,专注于艺术的皇帝,也敲响了北宋灭亡的丧钟。
如果当年宋真宗誓死拿下幽云十六州,固好长城防线,中原就没有后顾之忧,金人也不能轻而易举地踏进中原。
澶渊之盟让北宋统治者放松对北境的武备,乃至几代皇帝习惯拿钱买和平。
澶渊之盟最明显的益处就是北宋经济得以大发展。
养兵之费在天下十居七八宋辽连连战争,国库空虚,讲和也是形势所迫。
首先人口在赵匡义时480多万户,到宋仁宗年间已经增长到1200多万户。
澶渊之盟之后,北宋大力鼓励农耕,不断开垦土地耕种,从唐朝八百多万顷发展到仁宗年间一千四百多万顷。
除了传统的农作物,茶叶、棉花、蔗糖以及养蚕种桑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宋朝斗茶之风盛行。
兴修水利更是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
发行纸币便于贸易流通,宋朝的瓷器,畅销海外,有名的例如景德镇。
宋朝的海上巨轮载重达三百多吨,即使几百年后的哥伦布航船载重也就一百多吨。
设置了市舶司或市舶务,管理航海贸易船只。
宋朝经济大发展,却没有攒下钱,因为冗官、冗军、冗费严重占用了国家收入。
王安石变法也无法改变全国的局面。
澶渊之盟之后。
宋朝的文化也进入多元化大发展时期,之前一直延续唐朝的文化。
文豪辈出,唐诗宋词,宋时期,词的创作达到了巅峰。
唐宋八大家,宋代就占了六位。
“勾栏瓦舍”也兴起于宋朝,人们在里面说书、唱曲,是宋朝大型娱乐场所。
北宋书法有: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绘画有:米芾、米友仁父子为代表。
史学方面: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朱熹的《通鉴纲目》、郑樵的《通志》,官方的《旧五代史》《新五代史》等等。
澶渊之盟之后,宋朝实行经济文化大包容,百姓生活要稳定许多。
不过作为统治者应当居安思危,好好利用和平时机,去除自身弊病,增加实力,要有“不战而屈人之兵”。
澶渊之盟对宋来说,没有充分利用起来,反而适得其反,武备废弛,埋下亡国隐患,虽然经济文化得以发展,但是自身弊病没有去除,国库依然不富足,军事力量也是一个政权立命根本,却没有抓起来。
宋朝重文轻武的思想,注定这个王朝是虚弱的,澶渊之盟更是给了这一思想发展的温床。
参考:
站在国家的威望,政治的角度来说,辽军深入宋境腹地,宋朝在战况有利于自己的时候由于宋朝统治者的惧敌求和心里与辽军议和,对国家和民族来说是一种耻辱。
但是从现实角度来说澶渊之盟之后的贸易顺差给宋朝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并给宋辽双方带来百年之久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