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力曾经强到恐怖的戚家军为何在“浑河血战”中全军覆没
他们以生命和鲜血为代价,打败了强大的敌人,捍卫了民族的尊严,但却未曾想到,百战百胜的他们却最终倒在了同族人的刀下。
这是英雄的悲哀,也是大明的悲哀。
这件事发生之后,也预示着大明末世将要无可避免的到来。
戚家军中国历史上,能够以主将姓氏命名的军队只有两支,一支是岳飞的岳家军,另一支则是戚家军。
作为民族英雄创立的部队,岳家军因为组织庞大,纪律严明,被赵构视为了威胁。
最终,岳飞被赵构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后,岳家军也被拆散,一部分裁撤,其余改编。
看到这儿,可以说,岳家军相对而言算是得到了一个比较幸运的结局。
但反观戚家军,他的结局却让人觉得满目凄凉,悲痛欲绝。
明朝中期以后,由于我国东南沿海倭寇猖獗,江、浙、闽地区有大量百姓受到倭寇侵扰。
面对倭寇,明朝的官军因为素质差、缺乏战斗力,表现出了扰民有余,抗倭无能的劣迹。
此时,戚继光奉命抗倭,为了提高军队素质,他到达了浙江义乌地区开始招募士兵。
由此,训练有素、战斗力强悍的戚家军诞生。
戚家军虽然只有几千人,但个个都是悍勇无畏的汉子,他们依靠着先进的装备,勇敢的胆气,很快的平定了倭寇,稳定了大明的东南海疆。
平定倭寇之后,朝廷将戚继光与他的戚家军调往了长城一线。
在这里,戚继光带领戚家军多次击败蒙古铁骑。
据统计,从戚继光创立戚家军,到戚继光离职,戚家军在24年的时间内,斩杀15万敌军,是当之无愧的大明最强军队,是大明后期国防力量的主力部队。
然而,令人震惊的是,在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这支纪律严明,且为大明立下了不世之功的部队却被自己人绞杀,原因是兵变。
天大的冤情在《明神宗实录》中有这样一段话,己未,防海兵以要挟双粮鼓噪,蓟镇督、抚、道臣擒其倡乱者正法,余党尽驱南还。
奏闻兵部覆请,报可。
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戚家军要求开双倍工资,并且为此聚众议论。
于是,蓟镇的官员将聚众议论的人全部处死,其余人员驱赶会了南方。
戚家军为何要求开双倍工资呢?
《明史·王保传》中有这样一段话;
蓟三协南营兵,戚继光所募也,调攻朝鲜,撤还,道石门,鼓噪,挟增月饷。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戚家军要求增加工资的时间是刚刚从万历朝鲜战争的战场上返回大明。
那么,我们可以来看看,万历朝鲜之役中的戚家军做了什么。
当时,丰臣秀吉刚刚统一日本,军队战力强盛,野心勃勃的他开始梦想吞并朝鲜,征服大明。
为此,丰臣秀吉派遣了14万军队入朝鲜。
这些倭军可不是沿海的倭寇,他们是同样久经沙场、身经百战,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战士。
因此,这些倭奴军自从踏上朝鲜半岛后,李氏朝鲜便迅速崩溃。
明朝得到消息后,先后两次派遣了先锋部队入朝驰援,结果第一次全军覆没,第二次仅主帅一人幸免于难。
看来,倭军的战斗力异常强悍。
最终,明朝派遣了4万部队入朝,其中就有4000悍勇无畏的戚家军。
明军到达平壤城下,看到了最为险要的牡丹峰上倭军已经做好了防御准备。
这注定是一场血战,而接下这个血战任务的就是戚家军。
当然,为了让戚家军英勇作战,时任兵部侍郎、蓟辽经略的宋应昌许诺,戚家军的年薪43两,而当时,明军其他士兵的年薪仅有18两。
其实,这件事无可厚非,当时的明军大部分都是卫所兵,除了18两的薪俸外,还有很多其他收入,而戚家军都是募兵,除了薪俸之外没有其他收入。
另外,戚家军作战勇敢,远不是其他明军能够比拟的。
可以说,这43两的工资花出去是物有所值的,因为这些戚家军是真的拿命去拼的。
除了这43两的工资之外,大明主将李如松在攻打平壤那天,许诺第一个登上平壤城的人奖励300两白银。
但所有的许诺最终成了泡影。
但戚家军冒着飞矢箭雨攻克牡丹峰,靠着拼命首登平壤城后,承诺的工资因为宋应昌离职而不了了之,而首登平壤城的戚家军骆尚志竟然仅仅获得了20两赏银。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是戚家军,是南兵,他们在朝中已经没有了大靠山张居正、戚继光,而朝中掌权的基本上都是北方人。
戚家军在回到蓟镇之后,在愤懑不平的心态下,他们想要为遭遇的不公讨要一个说法。
然而,蓟镇来了一个叫做王保的新总兵,他把众人叫到了石门演武场,声称是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
众人以为朝廷得知了他们遭遇的不公,决定将拖欠的工资发放。
但未曾想,等待他们的却是一场大屠杀……。
保诱令赴演武场,击之,杀数百人,以反闻。
——《明史·王保传》《明史》中的记载是杀数百人,而朝鲜方面的记载则是三千三百余人。
究竟是多少人,至今,我们已经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死后,主犯王保竟然没有任何责任,还加官进爵了。
戚家军被屠杀的背后王保剿杀戚家军后,朝中正值的官员给事中戴士衡、御史汪以时曾上书,声称“南兵”不可能发生兵变,王保故意诬陷,应该按罪论处。
但御史马文卿随即上书保护王保,兵部尚书石星也上书附会,最终,朝廷认定南兵叛乱,王保平变有功,加官进爵。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
实际上根本原因就是戚继光动了很多人的蛋糕。
当时,大明的卫所部队军纪败坏,欺男霸女、无恶不作。
面对这种情况,戚继光招募了戚家军,当戚家军成功后平定沿海倭寇并且多次击败蒙古铁骑后,戚继光提出以戚家军为教导队,练兵十万的建议,以此重振大明军威。
这下子可捅了朝中那些既得利益者的心窝子;
如果将领专兵,朝中文臣很可能会失势,其次,朝中很多将领都是靠着压榨卫所士兵谋取利益。
如此,戚继光的成功成为了朝中保守势力的一块心病,他们每
在戚继光被打压失势之后,戚家军遭到的不公待遇越来越多,心里的怨言多了,难免会唠叨两句。
这时,一个天大的帽子扣到了他们的头上——兵变,于是,朝中的保守势力迅速出击,将戚家军仅存的成果被抹杀。
当然,这也让朝廷省下了几十万两的军费,朝廷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这件事过去了。
种种的一切不公,是大明制度走向崩溃的前兆,蓟州兵变这件事实际上已经预示了大明的灭亡。
最终,匪过如梳,兵过如篦的时代到来,努尔哈赤、李自成、皇太极等等,都乘着这股风扶摇直上,给予了大明王朝最后一击。
参考:
要想说清楚戚家军为何惨遭剿杀,不得不说历史上最黑暗的“万历二十三年蓟州兵变”看过电影《绣春刀2:修罗战场》的,大家应该会记得这样一幕场景,萨尔浒之战后,陆文昭在惨淡的夕阳下看着尸横遍野的战场,悲凉地说了一句:“几万条人命,说没就没了。
要想不这么死,就换一种活法。
”无论陆文昭还是他的师妹丁白缨,实际都是戚家刀传人——也就是戚继光一手创制的戚家军余脉。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作为戚家军的余脉,为何在这部电影中会刀口向内,参与到一个“善恶不分是非不明”的政治阴谋中? 当带着这些疑问翻开记载戚家军的历史的文献后,我们会发现:真是黑暗啊——真实的历史比电影中更黑暗!“蓟州兵变”--一场朝廷纵容的阴谋话说万历二十三年即公元1595年,明朝北方九大边镇(类似今天的军区)蓟镇发生了一件事,在历史上很不起眼。
这一年正是万历朝鲜战争的第三年,由于前线战事趋缓,明军将第一阶段入朝的部分士兵调回国内,驻扎在山海关、石门等地。
他们的人数约3700人。
戚家军这支部队被称为“南兵”,都是从义乌、处州等地招募,按戚继光兵法训练和作战的军队。
主将是跟随戚继光数十年的老将吴惟忠,也就是说这是不折不扣的戚家军。
戚家军在朝鲜的表现非常出色,在平壤战役中他们奋勇登先,连吴惟忠本人都被鸟铳射穿肚肠,但戚家军还是第一批登上了城墙,一天一夜就拿下了被日军占领了多日的平壤城。
按说远赴异国,收复一国之都的功劳可以载入史册,但等待他们的结果却让人意想不到。
新任的上司蓟镇总兵官王保,把他们叫到演武场上,然后他们被已经武装好的明军友军包围、屠杀,最终死亡人数是1700人。
随后,戚家军被冠以兵变的罪名上报,虽然有热血御史为之鸣不平,但是在当时兵部尚书石星的担保下,总兵王保不但无罪,甚至还因“平定变难”得赏。
史称“万历二十三年蓟州兵变”。
戚家军罪名之一是趁乱抢劫杀戮附近的商户居民,但从朝鲜君臣对这支部队的评价“功最廉操”,“一路皆立碑颂之”来看,这支部队军纪极佳,在朝鲜时是少有的不抢劫不扰民的军队,朝鲜当年所立碑到两百年后还看得见。
在国外战区尚且如此,到国内反而会抢劫商户杀戮自己人民?
那原因是什么呢?
他们因何被杀戮?
在战场上他们不过牺牲数百,回国后倒在友军刀下却有上千?
戚家军是一支高薪酬的职业士兵 虽然戚家军很强调爱国保民教育,但士兵们确确实实是为了高报酬而来,戚继光也并不讳言这一点,他只是教育士兵们:养猫是为了抓老鼠,养狗是为了看家,你拿着朝廷和百姓的银子,出力杀贼乃是本分。
在朝鲜期间他们更是双饷待遇,一名普通士兵的年薪达到约43两,远远超过明朝军队一般水平。
更何况在平壤之战中,明军李如松曾经许诺:先登上城墙的赏赐300两。
但平壤之战过了接近两年了,不但先登赏银没有兑现,连应该拿的双饷也有拖欠。
冒死和他们一起登城的副总兵吴惟忠也只得了个可笑的20两赏银了事。
忍无可忍的士兵们鼓噪着要讨个说法,于是,本来就和他们有宿怨的北军军官们趁机发难,用兵变的名义杀人,从而节省了这笔费用。
朝廷财政本就捉襟见肘,根本无力支撑大规模军费开支,此时看到这样一个可以一笔勾销的机会,朝廷的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了对戚家军的剿杀。
上千的人命,就这么没了,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会不会想换一种活法?
像陆文昭那样攀援权贵做政治投机是一种活法,像后来的关宁军那样留起辫子向原本该保护的人民举起屠刀也是一种活法,活法还有很多很多。
可他们是戚家军,至少在历史记载上来看,哪怕是到最后时刻,他们也没有去改变自己的“活法”。
浑河之战----戚家军最后的荣光萨尔浒大战结束后,后金攻占沈阳。
原定计划增援沈阳的一支明军得知消息后,仍然执着地向着沈阳开进。
这支明军由川兵与浙军组成,合计人数不到万人,几乎都是步兵。
三千浙军由戚继光的同族宗亲——戚金率领,他曾经因英勇和治军廉洁(朝鲜人惊奇的发现这些人居然不吃空饷)在朝鲜被一致称赞。
明军远道而来,而后金在沈阳城以逸代劳,倚城而战明军合计不到万人,后金军队人数估计达到8万对方有步兵、骑兵,甚至还能用沈阳城上的大炮居高临下射击明军军阵虽然结局早已注定,但不到万人的明军仍然让占据了一切优势的八旗付出了“死伤亦相当”的代价。
在戚家军的最后时刻,戚金拉住本来准备骑马逃走的上级童仲揆,让其留下继续战斗。
“大丈夫报国就在今日!” 历史书上,对戚家军最后的记载是“.......力尽矢竭,挥刀杀十七人。
大清兵万矢齐发,仲揆与戚金、名世及都司袁见龙、邓起龙等并死焉”。
参考:
1封候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的诗。
文武双全啊!戚家军是中国最精锐的部队之一。
当时,天下承平日久,明军腐化堕落,不堪一击。
甚至出现,龙山之战,上万人被几百个倭寇追得鸡飞狗跳,抱头鼠窜,剩下戚继光一个光杆司令的奇景。
平时抢劫百姓十分凶恶,战时跑得比兔子还要快。
老百姓“宁可遇倭贼,毋遇官军;
遇倭可逃,遇兵难逃”。
痛苦迷茫中,戚继光突然发现一丝曙光。
就是偶然找到了视民间械斗是家常便饭的浙江义乌人,那个真叫悍不畏死,老子打死了,儿子接着上。
咱家啥都缺,唯独不缺倔犟。
咱家啥都有,唯独木有孬种。
为了争矿产,义乌矿工和永康矿工合计3万人,一次打了4个月,锄头钉耙,枪炮齐鸣,死伤2500人左右。
官府只敢在旁边看看。
这种视死如归,一往无前的勇敢精神,连戚继光也是大为惊讶。
“如义乌人之彪勇横霸,善战无畏,实为前所未见,让人闻风丧胆”。
于是想尽办法,从零开始,从民风彪悍的浙江义乌地方,招募朴实憨厚的矿工,农民。
经过三年的刻苦训练。
以重金打造成能征贯战之师。
戚家军军纪严明,武器精良,阵法巧妙。
曾国藩编练湘军,学的就是戚继光。
捧着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天天琢磨。
戚家军军纪到了变态的地步,临阵诈称疾病者,斩;
临阵抛弃军器者,斩;
临阵退缩者,斩;
一人退却,则一人斩首,全队退却,则队长斩首,队长牺牲而全队退却,则全队斩首;
至于杀平民冒功、奸淫妇女者,更是军法无情,必死无疑。
三大纪律,八项规定。
戚家军也有军歌的哦。
武器上,戚家军普遍配备了先进的鸟铳,还使用了威力巨大的“虎蹲炮”重型火炮,因其射击时像猛虎蹲坐的样子而得名。
戚家军还装备了特别打造的狼筅,军刀和棉铁甲。
有人评论,戚家军的武器装备,在当时绝对是东亚第一、世界前列。
在阵型上,戚继光改进了天才唐顺之发明的鸳鸯阵。
这种阵型以12人(原来5人)为一个作战基本单位。
战斗时,长短兵器互助结合,可随地形和战斗需要而不断变化。
有鸳鸯阵,三才阵,二才阵各种变化。
在北方发明了步兵,骑兵,车兵,炮兵混合大阵。
三万人的大军中,有火統手,弓箭手,火炮手,盾牌手,狼先手等等各种兵种。
戚家军,作战流程,在相隔百步时,以火炮轰击;
五十步时,以鸟铳射击;
随后长枪手每人射箭九支,镗钯手每人放火箭一支;
随后刀盾手投标枪。
敌人在与鸳鸯阵短兵相接之前,要挨上一次火炮齐射、一次鸟铳齐射、108支箭、6支火箭、6支标枪。
只会玩武士刀的倭寇哪里吃得消啊。
2,1559年吸收浙江义乌、金华等地的农民、矿工组建起来的戚家军,最初只有3000人左右,在北方,最多时期也不过3万人,(花费了朝廷7800万两白银,占朝廷4年的财政收入)。
兵在于精,不在于多。
在浙江的抗倭战斗中戚家军曾多次创造了己方个位数阵亡而倭寇阵亡数百甚至上千的经典战例,戚家军抗倭的十余年里杀敌总数超过十万,一路征战下来杀敌和被杀比例通常高达50比1,而自身却一直保持着精兵模式,(毕竟是用钱砸出来的)戚家军其实是戚继光的家丁部队,不属于明军正式编制。
成为了当时亚洲最能打的部队。
朝中有人好做官,戚继光的后台支持是一代名相,首辅张居正,1582年,(万历十三年)张居正死后被清算,1585年(万历十五年)56岁的戚继光也被迫解甲归田。
1588年,59岁戚继光病死,英雄末路,临死前,连买药的钱💰都没有了。
真让人寒心,手脚冰凉,一直寒到脚后跟!3,万历朝鲜抗日战争,戚家军将领吴惟忠率带领3000名戚家军参战。
平壤战役攻占了平壤城外的制高点。
按照作战之前的动员,明军首个登城者有300两的赏金,出国作战者有43两的年俸,可是戚家军在朝鲜血战鬼子,回国之后却被拖欠饷银,公元1595年,戚家军3200人被当时的蓟镇总兵王保,诱骗到演武场之后,赤手空拳,全部杀害。
卸磨杀驴,过河拆桥,忘恩负义,山河变色,天地不容。
这帮下水要命,上岸要钱,顾头不顾腚的衣冠禽兽,不,禽兽不如。
可怜我大明血性的悍勇将士,木有战死在沙场,切成了自己人的刀下冤魂。
从此,正宗的戚家军,已经名存实亡了。
一个国家连当兵刀口舔血的钱都要贪,亡国不远了。
4公元1621年后金对大城市沈阳发动了进攻,秦邦屏率领的4000川兵和戚继光侄子戚金率领的3000浙兵前往沈阳支援,结果沈阳守军几乎不战而降。
总兵陈策下令还师。
游击周敦吉等一再请战,诸将激动地说:“我辈不能救沈,在此三年何为!”。
估计打心里还没有瞧得起后金。
什么八旗,野猪皮,木有放在眼里。
真正当兵的都有血性傲气的。
川兵和浙兵在无奈之下,只能在浑河附近,对抗数万的后金骑兵,大战强敌之前,川军和浙江兵互相看不顺眼,还曾经械斗过,瞧不起,分开列阵。
这时候,戚家军除了是义乌人,和推着戚继光发明的战车,偏厢车,其他和戚家军已经八杆子打不着了(戚家军本来是步兵,骑兵,车兵,炮兵,弓箭手,火枪手,炮手混合编队的,因为,朝廷舍不得花钱,就剩下步兵,车兵了,木有弓箭手,弹药也不足)。
开始后金骑兵也没能占到便宜,打头的精锐红巴甲喇军经恶战被击败,当即退却下来,八旗军上下震惊!但是汉奸李开芳以千金,重赏沈阳城刚刚投降的明军炮手,用红衣大炮轰击明军阵地,猬集的步兵方阵,被炸得血肉横飞。
史书记载,发炮无不立碎者。
后金箭雨铺天而降,铁骑往来冲杀。
下马的重甲步兵,推着盾车缓缓而进。
我军前仆后继,死战不退,傲然挺立,蔚然不动。
苦苦鏖战多时的川浙兵与八旗兵打得胜负难分。
明朝三万人的支援部队在几公里远的白塔埔,先按兵不动,后一触即溃。
形势十万火急。
总兵陈策、童仲癸再派使者向总督袁应泰泣血叩首求援,死道友不死贫道,袁书呆子,竟以后金强大,派兵也扭转不了战局为由,拒不答应。
双 方血战到天色将晚,明军伤亡殆尽,历史总是在重演,仿佛抗战时常德保卫战的余程万虎贲军,弹尽,粮绝,援无。
八旗援兵源源不断的赶到战场!最后的时刻终于到了。
全军开始同声高唱戚家军军歌。
“大丈夫报国,就在今日。
”戚金一声呐喊。
童仲癸见已方援兵迟迟不至,遂与剩下的将士,不愿苟且偷生,抱取义成仁之志,决死回马,杀向数倍于已的后金八旗军阵中,最终除极少官兵突围幸免回辽阳外,总兵陈策、童仲癸与副将戚金、将领袁见龙、邓起龙、张名世、张大斗等大小将校共120多人全部义无反顾、视死如归,悲壮殉国。
明军全军覆没。
后来清朝人魏源也感慨其为:\"是役,明以万余人当我数万众,虽力屈而覆,为辽左用兵以来第一血战.\"为了稳定军心士气,祷念在此役众多的阵亡者,努尔哈赤不得不在十六日,专门举行了祭奠亡灵的大会。
战后,明廷派人来抚慰劳军,问剩余的浙军有何请求。
这些最后的戚家军流泪说:“我们不要赏赐,请把我们编入其他部队,与八旗军决一死战!”后来,他们被编入其他部队,参加了沈阳之战,全部战死沙场。
曾经驰骋疆场数十年、所向无敌的戚家军,终成绝唱。
瓦罐不离井边破,做大将难免阵前亡!文天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啊!5浙江金华、义乌等地也因为戚家军连年征招而男丁锐减,家家举番,户户挂孝,处处悲凉之景,时时惨淡之像。
再也无力组建起一支像样的部队了。
杜甫诗。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陈陶诗,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每当读到这里,怅然若失,悲愤莫名。
历史是纷繁复杂的,有飞黄腾达,就有苦难深重。
佛家八苦,人生无常。
唯先辈拳拳报国之心不敢忘。
这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 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罢了。
兄弟们,战场上见了!先讲这么多,
参考:
浑河血战前还有不为人所知的蓟州兵变,戚家军在这两次事件中损失殆尽,我们来看看戚家军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的。
1559年,时年三十一岁的戚继光以四千义乌农民和银矿矿工组建了戚家军,由于其训练水平高、装备精良、战术先进、纪律严明,而成为一支百战百胜的军队,在戚继光在世时一共斩杀敌首十余万级,是一支足以与岳家军齐名的强大军队。
戚家军最辉煌的时候,先是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而后又移镇蓟州抵御蒙古,但无论是步兵作战还是骑兵作战,戚家军都表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可以说是当时明朝最精锐的军队,没有之一。
不过,事情在万历十年发生了变故,这一年首辅张居正去世了,万历帝对他展开了全方位清算,戚继光作为他一手培养起来的将领,也因此受到波及,先是被贬黜,而后他主动上书请归,最后在万历十六年病逝。
不仅如此,戚继光的一些部众也被朝廷罢黜,戚家军因此遭受重创,不过它依然在后来的万历朝鲜战争中表现神勇,但也因此走向了一条覆灭的道路。
万历二十年,日本关白丰臣秀吉在统一日本之后,野心极大膨胀,产生了吞并朝鲜并进一步征服大明的疯狂想法。
为此,丰臣秀吉发兵十四万横渡大海进攻朝鲜,由于朝鲜太平已久,兵不习战,国王李昖又沉迷酒色,不问朝政,因此日军一来,朝鲜兵就溃不成军,四散而逃。
很快,朝鲜大部都被日本占领,国王李昖便紧急向宗主国明朝求援,明朝先后派遣了两批明军赴朝作战,但都遭受重大失利。
在这种情况下,明朝就想起了战斗力彪悍的戚家军,便紧急调遣吴惟忠、楼大有、胡大受等人率领四千戚家军赴朝作战,与之一同入朝的还有三万余明军,总计四万兵力,由李如松统一节制。
明军抵达平壤的时候,日军已经做好了防御态势,李如松布置了任务,最险要的牡丹峰由戚家军负责攻打。
开战之前,为了鼓励将士浴血奋战,兵部侍郎、蓟辽经略的宋应昌向戚家军许诺,将士年薪提高到四十三两。
这里要说明的是,明朝募兵的年薪一般是十八两,相比于卫所兵要高一点,但募兵承担的责任更大,是拿命在换钱,所以十八两年薪是合理的,而戚家军正是典型的募兵。
但是,出国作战就不一样了,死掉了可能尸体都运不回去了,因此年薪会翻倍,而宋应昌许诺给戚家军的四十三年年薪,已经超过了翻倍的范畴,还是十分可观的。
除此之外,李如松还许诺,谁第一个登上平壤城,奖励白银三百两,戚家军因此异常振奋,在随后的战争中表现神勇,他们在吴惟忠的带领下第一个登上城楼,吴惟忠还在战争中左胸中枪,差点没死在战场上。
在随后的战争中,戚家军跟随李如松收复了平壤、开城、黄梅、平畿、江源等城,将日军逼到沿海一带,第一次抗倭援朝战争因此告一段落。
而在战争结束之后,宋应昌因为建议派兵驻守朝鲜而与朝廷意见相左,最后被万历帝召回国内,不久后去职回家养老。
而随着宋应昌的离去,戚家军应得的四十三年年薪也没有落实,因此当戚家军返回蓟州之后,将士们皆愤愤不平,想要找长官讨个说法。
恰在此时,朝廷派了一个叫王保的人到蓟州担任总兵,成为了戚家军的顶头上司,戚家军便聚集在一起找他理论,他不置可否。
不久之后,王保态度来了个一百度的大转变,他派人告诉戚家军将士,让他们都到石门演武场商讨增加年薪之事,将士们喜出望外,纷纷赴约。
然而,让戚家军没想到的是,王保居然在演武场周围埋伏了大量士卒,趁其不备之时发起突然进攻,射杀了数百人(一说千余人),其他人则被遣返回乡,这件事就是历史上不为大多人所知的蓟州兵变。
万历二十三年十月,己未,防海兵以要挟双粮鼓噪,蓟镇督、抚、道臣擒其倡乱者正法,余党尽驱南还,奏闻兵部覆请,报可。
不久后,王保又上书朝廷,说戚家军发生兵变,有谋反之举,给事中戴士衡、御史汪以时向来对戚家军很了解,便上书申辩,说戚家军并没有谋反,而是王保恶意击杀的。
然而,巡关御史马文卿却上奏朝廷对王保进行庇护,还陈述了戚家军大逆之罪十款,尚书石星则附议,最终朝廷认可了王保的做法,还升了他的官。
这件事着实诡异,为何戚家军功勋卓越,却落得个被控谋逆的下场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从两个方面来说:第一个方面,从当时的政治环境而言,由于戚继光被认定是张居正的党羽,所以戚家军也很不受朝廷待见。
在《明神宗实录》中,说戚家军已经被朝廷认为是蓟镇顽疾,必须进行大手术,因此其将领要么被裁撤,要么不受重用,升迁更是不用想了,而士卒们则更惨,几乎都沦为异常辛苦的斥候和瞭望兵,或者给卫所兵打打杂。
为何朝廷不直接裁撤戚家军,毕竟他们都只是募兵,而不是几乎是铁饭碗的卫所兵,原因已经无从得知了,或许是朝廷考虑到可能会用到他们吧。
万历朝鲜战争爆发后,朝廷并没有第一时间想到戚家军,是在明军主力遭受重创后,这才拉戚家军上战场,但也把最危险的任务交给他们去完成,还给他们画了一个大饼。
而戚家军无怨无悔,他们为了将戚继光保家卫国的精神延续下去,在朝鲜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最后完满地完成了任务。
但戚家军不知道的是,朝廷并没有因为他们有功而改变对他们的看法,反而越发忌惮他们,怕他们有一天挣脱缰绳,无法控制了。
再加上,当时朝廷当权的大臣都是张居正的政敌,对戚家军并无好感,所以当王保说戚家军谋反,他们自然会顺势打压戚家军,而不是追查事情的真相。
第二个方面,当时明朝经济困难,不想给戚家军涨工资。
张居正当权的时候,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明朝因此走向了中兴之路;
但张居正去世后,万历帝废黜了他颁发的各种政策,导致国库日益空虚,欠饷问题也因此越发严重。
不过,士兵也是人,也是需要拿工资养家糊口的,但因为欠饷问题严重,明朝中后期大多数卫所招兵都变得十分困难了,一旦遇到战事,朝廷就不得不采取募兵制度了,但募兵的工资高,反过来加重了朝廷负担,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
就拿万历朝鲜战争来说吧,万历帝其实是很为难的,因为将士出国作战饷银加倍,朝廷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来,因此万历帝最初只派遣少量明军开赴朝鲜,但都遭遇了失利。
最后没办法,万历帝只有增兵了,这虽然会加重财政负担,但相比于朝鲜被日本占领后进而直接威胁到明朝的安全,显然代价相对较小。
于是,就发生了宋应昌许诺戚家军年薪翻倍这件事了,这本来也没什么错,至少万历帝没有说他错,只是说他不该建议在战争结束后继续派兵驻扎朝鲜而已,因为这样战争费用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了。
而战争结束后,宋应昌去职了,没人再为戚家军争取年薪翻倍了,而朝廷也不太愿意多拿这笔钱出来,官员们也装聋作哑。
拖延着不实施,直到王保说戚家军造反被镇压,朝廷这才长吁一口气,一年十五万余两白银终于可以省下了。
在这种情况下,谁还关心戚家军是不是真的谋反,而万历帝深居内宫不上朝,听到多数人说戚家军谋反,也只能这么认为了。
事实上,在蓟州兵变之后,真正意义上的戚家军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戚家军却有一个分支生存下来,它就是戚继光族侄(或者是侄子)戚金率领的浙兵,而这只军队最后在浑河血战中损失殆尽,自此世间再无戚家军。
戚金早年跟随戚继光南征北战,因功升为参将,是戚家军中少壮派人物。
万历朝鲜战争后,戚家军大多数人的结局都是不好的,死的死,退休的退休,但戚金是幸运的,因为他在朝鲜与大都督刘显之子副总兵刘綎有过协同作战的经历,二人曾一同攻占城池,结下了友谊,因此他在战争结束后得以升为副总兵,回国后又被举荐到吴淞担任总兵。
也就是说,在蓟州兵变发生之前,戚金已经离开戚家军了,但他在吴淞又组建了一支由浙兵组成的军队,人数在四千人左右,由于它继承了戚家军的一些战法,所以可以被认为是戚家军的一个分支。
时间来到天启元年,此时戚金已经因为年老多病而回家休养多年了,但这一年后金对沈阳发起了猛烈攻击,戚金为了报效国家,自请带三千领浙兵出关作战。
当时聚集在沈阳城外的明军一共有三支,一支是明军主力辽东铁骑;
一支是明末著名女将秦良玉派来的数千川兵,号称白杆军;
最后一支就是戚金的三千浙兵军。
辽东铁骑都是北方人组成的,因此叫做北军,而川军和浙兵都是南方人,称为南军,也被叫做援辽大军,由总兵陈策和童仲揆统领,戚金则是副将。
我们可以发现,抗击后金的明军成分十分复杂,实际上相互之间矛盾确实很深,比如浙兵与川兵之间因为互相看不对眼而经常打架;
而当时辽东有辽人守辽地的排外情绪,再加上之前戚家军在辽东被北军欺负得够呛,因此南军与北军之间矛盾更深,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在这种情况下,明军的前景着实堪忧,但明朝也确实没有其他选择了,只能背水一战。
原本,沈阳是掌握在明军手中的,但在援军抵达前线之前,沈阳守军不战而降,这就让援军十分被动了,最后南军只得到浑河对抗数万后金八旗兵。
当时川兵和浙兵分别镇守在浑河两边,八旗兵数次攻打都以失败而告终,还损失了数千人,这让八旗将士感到十分震惊。
《明史记事本末》中说,当时南军作战英勇,川兵不畏生死、寸土不让,而浙兵也不逞多让,虽然在武器装备上与戚继光时期的戚家军无法相比,但也英勇作战,展示出了自身特点。
努尔哈赤见南军无法战胜,便找来明朝第一位投降后金的边将即游击李永芳,让他给出个主意。
李永芳心生一计,他将新投降后金的几个明军炮手找来,亲自给他们解绑,还许诺给他们千金,让他们向川兵开炮(当时后金的大炮还不多,明朝在武器上是有优势的)。
重赏之下,明军炮手也顾不得许多,向川兵真滴一顿猛轰,炸死了大量川兵,后金又发起了一次猛攻,最终将川兵给杀光了,游击周敦吉、副总兵秦邦屏皆战死,只有极少数人冲了出去,跑到了浙兵阵地。
李永芳得明军炮手,亲释其缚,人赏千金,即用以攻川兵,无不立碎者。
川兵全军覆没之后,浙兵的处境就不妙了,很快八旗兵就迅速出击,将其给包围了。
事实上,川兵原本是有生还可能的,因为就在不远处的白塔埔,有总兵朱万良、姜弼率领的三万余援兵,但他们观战不前,最终做视川兵被杀光。
当浙兵被包围之后,朱万良、姜弼等人依然畏惧不前,戚金只得与陈策、童仲揆等人独自支撑。
起初,浙兵还可以依靠火器对八旗兵造成威慑,但很快火药就用完了,便开始与八旗兵进行肉搏,战况极为惨烈,浙兵人数不占优势,又一个个倒下,因此十分危险。
这个时候,陈策、童仲揆便派人向总督袁应泰泣血叩首求援,但袁应泰却认为后金军队太过强大,浙兵败局已定,再去救援也于事无补。
再说朱万良,他倒是离得近,但他也不敢贸然出战,而是派遣以前哨兵去探路,半路上遇到后金一个怂货将军雅松,雅松人数少不敢交战,竟然逃走了。
在这种情况下,朱万良认为可以尝试救援,不然不好交差,便下令靠近浙兵阵地,努尔哈赤便派遣皇太极前去阻击,但刚一交战,朱万良率领的北军就溃败了,皇太极紧追不舍,最后斩杀了三千余北军。
遭遇这一次失利之后,北军就再也不敢进攻了,浙兵因此彻底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为了尽快解决战斗,努尔哈赤不断投入兵力攻打浙兵,此消彼长之下,浙兵逐渐不支,陈策率先战死。
双方一直战斗到黄昏时分,童仲癸、戚金见援军迟迟来,便下决心不成功便成仁,于是率领为数不多骑兵杀向八旗兵,努尔哈赤见状也有点被吓到,但也对浙兵的勇气和爱国之心感到佩服。
作为应对,努尔哈赤调来弓箭手,对着浙兵万箭齐发,最终童仲癸与副将戚金、将领袁见龙、邓起龙等一百二十余人壮烈殉国,只有极少数人突出重围回到了辽阳。
至此,最后一支可以被称为戚家军的浙兵也损失殆尽。
而在这次战役中,浙兵对八旗兵的打击也很大,损失了数千兵力,战死的将领也多达几十人,这是唯一让戚金等人感到欣慰的。
我们回顾一下浑河血战的过程就可以发现,无论是川兵还是浙兵,其实都是被北军给坑死的,而北军又是当时明朝最具军事话语权的群体,他们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却害苦了为保住辽东而奋斗的南军,朝廷事后对此无动于衷,也难怪明朝会灭亡。
参考:
要说这\"浑河血战\"可谓是真的惨烈至极,不仅仅是戚家军,白杆川兵在这一战中的体现出来的血性也是令无数人为之敬佩,清人魏源也感慨其为:\"是役,明以万余人当我数万众,虽力屈而覆,为辽左用兵以来第一血战。
\"而造成这两只精锐部队全军覆没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当时的明朝内部斗争,从而导致明朝军队孤军奋战,没有增援,以至于被活活消耗死。
当然,敌我兵力差距数倍,也是必须正视的现实。
提起戚家军,任何一个熟知其历史的人都不得不对他竖起大拇指,戚家军是中国历史上“唯二”的以主帅姓氏命名的著名无敌军队,另一个就是岳飞的岳家军。
为什么说\"无敌军队\"呢?
自从戚家军组建以来,从未在任何一场战役中败过,因抗击倭寇百战百胜的战绩和高达十余万级的斩级记录,被誉为\"16至17世纪东亚最强军队\"。
1621年,也就是明朝天启元年,因为明辽东经略熊廷弼去职,巡抚袁应泰举措失当,后金主帅努尔哈赤趁此机会直逼沈阳,很快便率军猛攻沈阳,而沈阳仅仅坚守了一天,便宣告沦陷,守将战死。
虽然沈阳第一时间将消息传递出去,但是留给戚家军和白杆川兵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当4000白杆川兵和3000戚家军赶到沈阳附近的浑河时,沈阳已经宣告沦陷,就此浑河血战拉开序幕。
由于当时后金有着数万人,而白杆川军和戚家军加起来也不足万人,因而明军只能死守以待援军到来,因为戚家军配备的是鸟铳,所以戚家军在桥南扎营,而肉搏战强悍的川军则在桥北扎营,八旗骑兵屡次冲锋都被川军击退。
其中固然有川军不畏生死、组织纪律严明的功劳,同时川军配备的奇特武器也是令八旗军措手不及,《满文老档》记载:\"明之步兵,皆系精锐兵,骁勇善战,战之不退。
”经过数次激战,双方都死伤惨重,但是由于川军长途跋涉,加之又缺乏补给,4000川军将士苦战下来,已经所剩无几,在统帅的带领下突围成功,进入戚家军军营继续坚守,等待支援。
而此时戚家军在不断用远程武器支援川军,用铳炮击杀数千名八旗军,而此时已经击溃川军阵营的八旗军,全力进攻戚家军营,随着连续不断的高强度战斗,很快,戚家军火器弹药便消耗完了。
剩余川军和戚家军一起同八旗军展开肉搏,双方激战,一时胜负难分。
但是此时戚家军等人苦苦盼望的增援部队却还没有到来,而后金的增援部队却来了,五万多八旗骑兵数轮冲锋,戚家军已然溃散,大家都知道在平地上骑兵对步兵的碾压有多么占优势,更何况双方人数和状态差距如此之大。
随后明军剩余将士皆被包围,八旗军万箭齐发,戚家军同白杆川军七千余名将士全部壮烈殉国。
回望整个浑河血战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白杆川军和戚家军实在是尽力了,而造成他们全军覆没的罪魁祸首可以说就是他们所效忠的朝廷,因为朝廷的内斗,导致增援不及时,剿倭寇,御蒙古,参与\"万历三大征\",立下赫赫威名的戚家军就此在历史上落幕。
参考: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十一月,戚继光招募的三千七百名义乌兵编练完成,日后名闻天下的戚家军正式成军。
从嘉靖三十七年至万历十一年(1583年),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东南沿海平定倭乱、在蓟州前线抵御北虏,期间被戚家军歼灭的倭寇、北虏总数达十五万
万历十一年,戚继光因受到朝中清算张居正的运动牵连而被调往广东,万历十三年,戚继光辞官归乡,万历十六年,戚继光去世。
此后所有人心中都会有一个疑问:没有戚继光的戚家军还是戚家军吗?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看一下没有戚继光的戚家军在宁夏之役、两次万历援朝之役中的表现如何。
万历二十年(1592年)二月十八日爆发的宁夏之役中,戚家军在总督叶梦熊的指挥下第一个攻进宁夏。
万历二十年六月爆发的第一次万历援朝之役中,戚家军在吴惟中的率领下第一个登上了平壤城头。
万历二十三年,蓟州兵变爆发,戚家军一千三百多人遇害,即便如此,万历二十五年底爆发的第二次万历援朝之役中,吴惟中率领的戚家军仍然在泗川之战中挡住了将近两万的倭寇追兵。
不仅如此,李朝的史料中还留了当地百姓箪食壶浆迎接戚家军和戚家军在当地“虽瓜菜之微,必出其价而买之”的记载。
吴惟中驻忠州,性清严,与士卒同甘苦。
前后出来将官无不克减饷银,而独无所取。
在岭南,多露处野中。
故能得军心,号令明肃,所过不折一草。
虽瓜菜之微,必出其价而买之,岭南一路皆立碑颂之。
沿路之民避大兵于山上,闻吴军之来,则必下来尽力供顿。
——《龙湾见闻录》通过戚家军在宁夏之役和两次万历援朝之役的表现来看,即使没有戚继光,戚家军军纪严明的军魂还在,战力强悍、百战百胜的赫赫威名还在。
此后所有人心中的疑问都会被打消,因为没有戚继光的戚家军依然还是戚家军。
但是,随着戚继光的离去和蓟州兵变的爆发,戚家军还是受到了影响,根据《全边略记》中戚家军在浑河血战时以牵引战车的马匹临时组建骑兵部队掩护白杆兵和酉阳土兵撤退的情况来看,浑河血战时的戚家军已经从戚继光组建时的车、步、骑混编部队变成了一支纯步兵部队,而这也是戚家军在浑河血战中战斗到了最后一
万历二十八年,吴惟中因病辞官,戚家军改由戚继光一手调教出来的戚金统领。
万历四十七年的萨尔浒之战惨败后,大明朝廷征调戚家军、白杆兵、酉阳土兵等部队增援辽东,万历四十八年,戚家军、白杆兵、酉阳土兵先后抵达通州,根据《筹辽硕画》中的记载,戚家军与白杆兵曾在通州郊外发生过一次大规模械斗。
此次械斗是戚家军在浑河血战中战斗到了最后一
情节起于片言之争,两兵(戚家军与白杆兵)杀伤未已也, 而毙及民命矣。
混抢行李未已也,而折及民房矣。
炮声与喊声齐鸣几至天地动摇, 城砖与瓦屋皆震。
——《筹辽硕画》天启元年(1621年),后金军队进攻沈阳,辽东经略袁应泰先派遣共计一万余人的戚家军、白杆兵、酉阳土兵增援沈阳,后又派遣总兵朱万良、姜弼率领的三万余辽东军增援沈阳,可气的是袁应泰居然令两支援沈部队各自为战,这是导致戚家军在浑河血战中战斗到了最后一
戚家军、白杆兵、酉阳土兵开进至浑河时已经得到了沈阳陷落的消息,主帅陈策根据这一消息做出了退回辽阳的决定,但是在周敦吉、戚金等将领一再高呼“我辈不能救沈,在此三年何为”的情况下,陈策最终决定在浑河同后金军队交战,伺机收复沈阳。
根据《全边略记》中戚家军在白杆兵、酉阳土兵战败后才用松木板加固车阵的记载来看,陈策与周敦吉、戚金等人制定的作战计划是先以七千余白杆兵、酉阳土兵渡河同后金军队作战,待后金军队疲惫后再以戚家军发动反攻,随后白杆兵、酉阳土兵再一同压上击溃后金军队、收复沈阳,这个作战计划是导致戚家军在浑河血战中战斗到了最后一
找出了
戚家军与白杆兵之间发生的大规模械斗使得戚家军与白杆兵无法联合作战,无法联合作战又导致了渡河的白杆兵和酉阳土兵不能得到戚家军的火器支援。
这种情况下,白杆兵、酉阳土兵才会被李永芳招降的沈阳明军使用火器击溃。
白杆兵、酉阳土兵被击溃后,在陈策等人制定的作战计划中充当反攻部队的戚家军就变成了殿后部队,并且为了帮助白杆兵和酉阳土兵的残兵撤退,戚家军主动放弃了撤退的机会,最终导致被占有绝对优势的后金军队包围。
戚家军被后金军队包围后,纯步兵部队且缺乏机动性的戚家军很难突围,尤其是戚家军用牵引战车的马匹临时组建的骑兵部队在掩护白杆兵和酉阳土兵撤退时损失殆尽,使得戚家军已经完全丧失了机动性,只能在后金军队的包围中死守待援。
如果此时朱万良、姜弼率领的三万余辽东军能全力接应戚家军突围,戚家军是完全有可能突围而出的,但是由于袁应泰令两支援沈部队各自为战,结果导致朱万良、姜弼在面对皇太极率领的四千后金军队时竟然不顾戚家军死活转身逃跑。
朱万良、姜弼率领三万余辽东军逃跑后,戚家军已经不可能突围了,在陈策、戚金等将领的率领下,戚家军高唱着“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战至最后一人。
所以,
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
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
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
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戚继光《凯歌》参考文献《明史》《明神宗实录》《明史纪事本末》《万历二十三年蓟州兵变管窥》
参考:
这个只能说是被明朝自己作死的!从编制上看戚家军不属于朝廷的中央军,因为张居正的缘故(戚家军是张居正组建的),在张居正死后这支部队在明朝高层眼里就是个异类后娘养的,高层有意借清军之手除掉这支部队排除异己,这是戚家军战败并覆没的主因。
戚家军战斗力强大并不是天生的,这个是由真金白银堆出来的。
戚继光在辽东按着戚家军的编制组建一支3万人的部队,这支部队有火铳8000支,大炮100多门,总共花了6700万两白银,这是当时明朝4年的所有财政收入,这样的一支部队战斗力确实非常强,名副其实亚洲第一军。
但是呢,也可以看出这支军队的弱点所在,那就是烧钱,除了组建这支军队花了大笔钱,养这么一支部队也得非常花钱,明军90%的军费都被戚家军给花掉了(这也让其他明军是眼红嫉妒恨,他们巴不得看戚家军出丑,不愿出手相救)。
明庭高层戚家军在戚继光死后切断了对戚家军的财政拨款,这使得戚家军的后勤被断,光有枪炮却没有弹药。
俗话说得好,有枪没弹药不如烧火棍,这火器没了弹药真心不如刀枪剑戟好用,战败是迟早的事,这是戚家军会在与清军交战中战败的主要因素。
参考:
关于这种问题,我也是回答了无数遍了,还特意写过
今天再说最后一遍吧。
必须声明,浑河血战中的浙军,应该说跟戚家军之间是没有半点关系的。
你要硬扯,也只能说大家都是浙江人。
至于统军的将领,主将陈策,是广东东莞人,一直以来都在四川任职;
副将童仲揆是南京人,却一直在江西任职;
周敦吉是四川永宁参将;
最后唯一和戚继光有关系的,就是戚继光的族侄戚金,却也是被革职了十一年,最后去援辽的时候,所带领的也只有300真定亲兵。
此外这支浙军还是一支新兵队伍。
根据《神宗实录》记载,原来的精锐浙兵老兵,已经在萨尔浒之战中,被打的全军覆没。
而那支浙兵也是和戚继光没有半毛钱关系。
萨尔浒之后,原来的浙兵仅有8000残兵留守在辽阳城内,之后明政府从浙江新招募了三支浙兵,分批赶往沈阳前线。
陈策统领的这一支,是于上一年七月招募的新兵,别说戚家军了,连精锐之师都算不上。
知道了这支队伍的背景,现在在看看他们打仗的情况。
因为是新兵队伍,所以浙兵的战斗力很差,在和川军混编时,经常发生矛盾,所以在浑河布置阵地的时候,浙兵留在了距离沈阳较远的南岸,试
但是在熊廷弼的战报中声明,来援浙兵的火器装备并不充裕,而且浑河附近地势广阔平坦,不利于没有机动骑兵掩护的车阵作战。
而且就《满文老档》的描述来看,努尔哈赤并没有像担心北岸的川军土司兵那样忌惮南岸的浙兵,仅仅是三轮冲锋,浙兵的火药就损耗殆尽了。
随后八旗军突破了战车,开始对浙军的新兵蛋子进行了疯狂的屠杀。
最后全体官兵几乎损失殆尽,也没有出现网文中流传的鸳鸯阵。
反倒是不少士兵被八旗军赶到了河里淹死了。
几位总兵也是血战不降,
参考:
戚家军被残酷剿杀,起于一场兵变!兵变的背后,是“南北”将领不和、派别之争,是朝廷内部官僚之争;更是明朝军队制度、政治制度的腐败僵化所致。
蓟州万历皇帝时期,东北、西北边境,一直被南下的大金、蒙古骚扰不断,而蓟州,作为明朝的边防重镇之地,对拱卫中央、保卫京畿有着不可顶替的作用,可以说“守蓟州就是守京畿”,可想而知,蓟州的分量是有多重!作为明廷九边防务的重中之重,蓟州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独特功能!而在此守边的北方将领,在对付南下凶猛的蒙古兵时,却显得很是“力不从心”,吃了不少败仗。
戚继光因为在与南方倭寇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闻名中外。
后来在朝廷给事中,吴时来的举荐下,被调往蓟州,担任神机营副将,南方而来的戚家军,从此坐镇于蓟州。
然而如此强悍的一支戚家强军,为何在调往北方后,却被残酷的剿灭了喃?
一场蓟州兵变,引来不仅是边疆危机,更是朝廷危机《万历实录》记载:“万历二十三年十月,己未,防海兵以要挟双粮鼓噪,蓟镇督、抚、道臣擒其倡乱者正法,余党尽驱南还,奏闻兵部覆请,报可。
”从《万历实录》中,我们可以看到,“防海兵”其实就指从南方而来的戚家军队,“双粮故噪”,说明戚家南兵是由于拖欠兵饷,而引发群情激奋,进而“辞职不干”。
而善后处理的结果是:涉及蓟州地区所有的军政领导:从总督、巡抚、到道臣一律“乱者正法,余党尽驱南还”。
“乱者正法”,我们应该怎么来理解?
《朝鲜宣祖实录》记载:“建昌营调南兵三千留养,以备倭之缓急。
而十月间,以离家日久,钱粮不加,含忿谋作乱。
事觉,杀三千三百余口。
”从这份朝鲜实录来看,当时建昌营的三千南兵(戚家军),因为索要钱粮而被残忍杀害,也就是说光是士兵“乱者正法”者,就达三千三百人之多。
而蓟镇三协的南兵,都是戚继光特意从南方调来,人数有纵万人之多,可谓是戚家军的主力部队,调来的目的,本来是欲作“师范”,以练北兵。
但仅在事变一周之后,京营佐击的陈云鸿,就被授予游击的职衔,与原任游击季金“统押防海南兵,发回原籍。
有不听命者,以军法从事。
”这支强悍的戚家军,在不久之前,还在朝鲜战场上叱咤风云,但仅仅一周之后,居然锒镗入狱,沦为囚徒,血洒西市,不可谓不是悲哀!那么这场兵变的刽子手是谁了?
是北部蓟州总督王保!《明史·王保》记载::“蓟镇总兵官张邦奇被劾, 命保与易任……蓟三协南兵营, 戚继光所募也 ,调攻朝鲜,撤还,道石门,鼓噪,挟增月饷,保诱令赴演武场,击之,杀数百人,以反闻。
《明史·王保》已经记载的很清楚,王保为蓟州总兵官,以南兵“挟增月饷,保诱令赴演武场,击之”,王保表面上是因为南兵“以粮饷聚众闹事”,而残忍的把几千万余名士兵“诱杀击之”,但背后其实是,以王保为首的北派,和“南派”将领的不和,他们之间深刻矛盾的产物。
明面上,兵变主因是“要赏结聚”、“挟增月饷”,索要“双粮”引起,但双粮、赏银本来就是东征特设待遇,自东征首任经略宋应昌以来,一直都在执行。
平壤战役,南兵取得大捷,但宋应昌却对南兵的酬功之言,久久不能兑现。
万历二十一年二月,东征经略宋应昌:战前曾给南兵许诺、战后也得到承认,南兵有“首叙”之功,但最后归却之于杨元,说是:“门下与戚将军等冒险先登,功居第一。
”杨元是经略宋应昌的中军官,把戚家军的功劳,安排在他人的头上,自然引起了军中众论不平、难以服众。
这样处理的结果就是:“南北将领分为二心,彼此媒孽,是以功罪淆耳。
”这从侧面说明了,平壤酬功不平,是导致了南北将领不和的主要原因,但南北将领不和,实质上也是南北派别之争的产物,正所谓:“一山岂能容二鸟!”总结蓟镇南兵是戚继光调募而来,但戚继光的顶头上司张居正一死,戚继光随即南调,副将吴惟忠也被废黜,南兵被屠,这一等等系列事件,我们很难不被联系起来。
因为北直御史——郭实弹劾东征经略宋应昌,这是“围绕国是”之争的发端,是“内阁与六部的关系很成问题”的赵、张位内阁的一个表现,也是反对派东林党人在争取确保政治批评自由、独立监察权和尽量扩大言论渠道而积蓄力量的一个过程。
因此,无疑也是浙党、楚党、昆党、齐党等政治集团和力量成长或形成的过程。
南兵因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在颇具地域特色的政治争斗中,我们可想而知,他们不可能置身事外。
在蓟州兵变中,政治利益集团背后的地域分野影子,是明朝廷内部官僚集团之间的一种缩影!而这个事变,显然没有处理好,说明,明代不仅在政治上,包括在军制变革的道路上,也出现了问题。
作为明代九边重镇的蓟镇,是明朝战略防御体系的中心,在隆、万年间,戚继光就已经在此驻守、练兵十六年,蓟镇已成无可争辩的军事重心,这里发生的兵变,我们可以看出。
这无疑给明朝一种提示或者暗示:(戚继光将领)那就是明代的军事防御体系,一定出现了问题,存在严重的漏洞。
在兵变仅仅二十年后——万历四十四年,东北的建州女真宣布立国,再过十余年——崇祯二年,后金的军队已长驱直入,直趋北京。
明亡的时间,很快就要到来,而戚家军被残忍杀害,无疑是加快了明亡的脚步!
但是这只是我们看得到的原因,我们只要深入的想一想,就会发现这个事情不简单,其中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就是欠薪前两年每逢年关的时候,农民工欠薪的问题,甚至惊动了中央。
在明朝的时候,欠薪问题也存在,这主要集中在军队。
那时候,这些戚家军,北上去朝鲜,打日本鬼子,他们的表现可圈可点。
当时的经略宋应昌,大嘴一张,答应给所有的士兵,一年43两左右的军饷。
这可是一笔大数字,在这些军饷的刺激下,入朝明军打得异常的精彩。
宋应昌也是好样的,他在位置上,这笔钱能够按时发放,没有寒了将士们的心。
但是人走茶凉,宋应昌离开了这个位置之后,他说过的话,自然就不管用了,军饷就出现了拖欠,没有及时发放。
还有一点就是打仗的时候,为了鼓舞士气,军官会开出赏格,但是由于战后没有兑现,这也让战士们非常的不爽,不过怪只能怪那些文官,他们的脸皮太厚,说过的话,换一
比如说平壤之战,明明是吴惟忠率领戚家军,奋勇争先,率先登上平壤。
在理论上,这个首功肯定逃不掉,可是在中国理论上的事情基本上都不会实现,这个功能对李如松偏心的安排给了北方将领杨元。
如此种种,让军队中的南方士兵和北方士兵,产生了极大的矛盾,这也是造成戚家军,最后悲剧的一个原因。
而在朝堂上,原本主政的张居正,军队的统帅戚继光,都是南方人,他们自然能够罩着自己的小弟。
但是,随着他们两人相继的去世,整个南方势力在朝廷中失势,再也没有人为南方的士兵们撑腰。
所以,当兵变爆发的时候,北方军官王保,就采取了辣手摧花的方式,自毁长城。
总结其实这件事情的爆发并非没有积极意义,他给整个大明王朝敲响了警钟,只要当时的大佬能够注意,及时缓解这些情况,大明朝也不至于在几十年后,被流寇所灭。
可惜当时的人们都忙着争权夺利,没有人愿意做这个实事了,这才造成了大明朝最后的覆亡,所以明万历也是有道理的。
参考:
这件事被称为蓟州兵变,不仅是明朝历史上的悲剧,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桩悲剧。
大概是由于不光彩,当局者并不想将这件事大书特书,在《明神宗实录》中只有寥寥数笔,万历二十三年十月二十日:“已未,防海兵以要挟双粮鼓噪,蓟镇督、抚、道臣擒其倡乱者正法,余党尽驱南还,奏闻兵部覆请,报可。
”这也就是明朝官方对蓟州兵变的定论,防海兵(大体是戚家军)要求双倍粮饷,因此“鼓噪”,于是被督抚把闹事的杀了,剩下的都给撵回老家了。
至于具体杀了多少人,《明神宗实录》中没有写,而在这场祸乱的始作俑者王保的传记中记载为:“鼓噪,挟增月饷,保诱令赴演武场,击之,杀数百人”但是由于这个事情发生在明朝万历抗倭援朝期间,朝鲜方面的史料记载是三千三百多人。
虽然人数上有差距,但是事件的口径却是一致的,那就是戚家军要求朝廷加军饷,最后引发哗变。
如果不知道真相的人,看了这个事后,可能会觉得戚家军虽然能打,但是也不能在国家战争期间“坐地起价”,要涨军饷,但是如果详细考察的话就会发现,被杀的戚家军死得太不值了,难怪大明朝最后一个能打的军队都没了。
很多人认为戚家军是私军,其实这是有失偏颇的,戚家军虽然因为戚继光的领导而出名,并且被称为戚家军,实际上真正的名字应该是“浙军”,是戚继光以朝廷的钱粮招募的一支职业化军队,并不等同于私军。
为什么戚继光的军队能打呢?
就是因为明朝末期的军队实在是太菜,这又要说起古代的军制,军制要么就是世袭军户制,要么就是募兵制,所谓世袭军户制就是给军人土地,平时为农,战时为兵,能够减少国家的财政负担。
比如曹操实行的屯田制后,打仗基本没缺过粮,唐朝初期的府兵制也是这种世袭当兵,很是强劲,但是后来均田制瓦解了,有的士兵把田卖了,后代还要当兵,这就有点吃不消了,所以最后府兵制崩盘了。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全面实行募兵制的朝代是宋朝,结果当然是有点悲催,不是制度不行,是遭遇的敌手太强,指挥兵的体系不行,明朝自然也不敢再用募兵制。
明朝军制是朱元璋在吸取了前代军制的基础上,采纳刘基的建议设立的卫所制度,其实也是传统的世袭军户制度,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前期的时候明朝军队威震四方,结果到明英宗时候就不太行事了。
越到后来,明朝的军队越完蛋,倭寇在东南沿海横行,明军竟然不能抵挡,于是才有了戚继光招募戚家军的试探,效果是良好的,在抵抗倭寇方面是得心应手,取得了不错的结果。
实际上,卫所制度下的士兵都不喜欢打仗,都想老老实实当个农民,还有军饷发,而募兵制本身就是,想要赚钱的就来当兵,这种自愿来当兵的都是不怕死的,因此作战很勇敢。
本来戚继光的军队作为抗倭专业部队,在南方待的很好,但当时风头正劲的张居正,想要以此为契机,改革全国的兵制,加强大明王朝的实力,就将戚家军调到了北方,一方面是想要作为“模范军”改革北方军制,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抗击北方游牧民族。
不料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开始入侵朝鲜,并且想要以此为跳板攻打明朝,明朝自然不能坐视不管,于是派兵支援。
引发兵变的原因自然是待遇问题,明朝军制下的士兵军饷是一年18两,但是由于这次战争战场是在国外,因此首任东征经略宋应昌以双倍待遇激励士兵,这样下来一个南军的俸禄一年可达43两之多。
可以说,这笔钱花的还是很值的,当时丰臣秀吉的军队很厉害,明朝军队往往不支,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只有以戚家军为主的南军屡建军功,人家南军本身就是抗倭起家的,打起倭寇自然是得心应手,而且由于士兵素质较高,在作战期间受到朝鲜方面的好评。
为此,在作战中,宋应昌还曾许诺只要有军功,后面还会加响,结果是这场战争打得时间太长,明朝的国库被掏空,朝廷的钱明显不够用。
宋应昌的调任,让事情变得更加戏剧化,以前承诺的待遇变得扑朔迷离。
北方军人由于是卫所制度,即使没有军饷还有屯田,但是南军驻扎在蓟州,应该是没有土地的,一旦失去粮饷,生活就困难了。
而且南军本来就是募兵制而来,说白了就是雇佣军,
因此,明廷的这种“白嫖”自然三番五次的激起南军的不满,随着张居正被清算,戚继光被调离,南兵在蓟州遭受越来越不公正的待遇,朝廷的想法竟然是把这支军队瓦解了。
钱不给发了,还要把人撵家去,自然会引发哗变,新调任蓟州的领导王保为了表现自己,干脆以蓟州兵变为由来一个大屠杀,将带头闹事的南兵杀个遍,然后再给撵家去,白嫖计划顺利完成。
蓟州本来就是明朝最重视的军镇,如今在这里发生这样惨绝人寰,自相残杀的悲剧,是否意味着明朝的军制已经烂到骨子里了呢?
似乎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理解,为何李自成的农民军皆是草包,却能够肆意横行;
满洲八旗不过几万人马,却能对明作战百战百胜。
参考资料:《万历二十三年蓟州兵变管窥》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杨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