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东汉末年的分裂董卓和袁绍谁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
一个时代的分裂哪是一两
而社会动荡一般来说又是贫富差距过大造成的,古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社会财富如果集中到一部分人手中的时候,那么肯定会造成另外一部分人起觊觎之心,当贫穷那部分去生活越来越困难,那么肯定会走上一条反抗的道路,也就造成了社会的动荡,所以当贫富差距过大的时候一定会造成社会动荡。
而贫富差距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他是统治阶级通过一系列制度剥削被统治阶级,日益积累起来的财富,逐渐加大贫富差距,最后让广大穷人无法获得财富,也就是断了其获得财富的途径和希望,最后越来越多的人变得生活困难,这个时候一有机会获得拥有财富的途径和希望,那么这些人肯定会蜂拥而至,也就造就了“造反”的群众基础。
最后财富通过重新分配,社会再次回到发展的轨道。
所以说,东汉末年的分裂不是董卓造成的,也不是袁绍造成的,他们只是历史发展历程中的一个见证者。
参考:
东汉末年皇权衰落,诸侯割据,终成三国之势。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罪魁祸首是谁?
其中,董卓和袁绍要负很大的责任,但最大的责任者应是皇帝,如果没有祸起萧墙,王朝是垮不掉的。
昏聩的皇帝使东汉走向末路东汉末年的朝廷,皇帝崇信宦官,要么是外戚当权,大力打击士人,实行了“党锢”。
汉灵帝当皇帝时,大肆敛财,大兴土木,途径之一是卖官鬻爵。
那时,当官都要向皇帝纳贡,立有军功或有威望者都要交钱方能升官,三公也不能例外。
诸葛亮密友崔州平的父亲名士崔烈,当年通过汉灵帝的乳母进献了五百万钱,当上了司徒。
汉灵帝却有些后悔了,说要一千万好了。
汉灵帝的另一途径是加税,大太监、中常侍张让、赵忠建议对全国的耕地每亩加收十钱,用于修建宫殿等项目。
灵帝还下诏让各地向都城洛阳运送木材和石料,宦官们在验收时强迫地方贱卖。
各地的官吏乘机增加百姓赋税,让百姓困苦不堪。
官逼民反,爆发了黄巾起义。
皇族刘焉看到天下混乱,便向汉灵帝建议为了镇压叛乱,设置更有权力的州牧。
以前,州里仅有负责监督的刺史,底下是郡守,州牧则一统州军政大权。
州牧有利于指挥调动全州力量,但也为诸侯割据打下了伏笔。
刘焉被委任为益州牧,他儿子刘璋后来就独霸益州了。
董卓当政时任命公孙度为辽东郡太守,公孙度便自称为辽东侯、平州牧,割据一方。
魏国时期,公孙度的孙子公孙渊自立为王,被司马懿剿灭了。
汉灵帝死后,年幼的汉少帝登基,外戚、大将军何进与宦官对立,袁绍与董卓相继登场,助推了东汉的倒塌和分裂。
袁绍引狼入室,董卓施行暴政祸乱是从何进诛杀宦官开始的,他妹妹何太后不同意清除宦官,何进的手下袁绍建议召外地将领入京,董卓便应召带兵而来。
另一部属曹操认为多此一举,被何进厉声呵斥。
事态的发展证明曹操的正确,何进先被宦官诛杀了,袁绍和他弟弟袁术带兵打进皇宫,大杀宦官。
本来袁绍等人已达到目的了,但这时董卓带着大队人马进京了,攫取了胜利果实。
董卓刚到洛阳时,骑都尉鲍信劝说袁绍:“董卓恐怕有不轨之心,现在不早作打算,必然会被他控制”。
但董卓久经战阵,部下勇猛,袁绍有些畏惧他,不敢发动进攻。
很快,董卓接纳了何进的人马,并指使吕布杀死了另一实力将领丁原,迅速成为洛阳的老大,胁迫皇帝让自己当政。
在董卓要废掉汉少帝、立汉献帝时,袁绍进行了抗争,随后便逃离了。
董卓执政之初,还能任用贤能,收买人心。
他没与袁绍计较,任命袁绍为勃海太守。
但当董卓大权在握后,便显现出残暴的本性,纵兵抢掠皇亲贵族和百姓,滥杀无辜,奸淫妇女,激起了民愤。
在外的袁绍召集各路诸侯讨伐董卓,被推举为盟主。
至此,操控朝廷的董卓与地方诸侯对立,带着洛阳的富豪和百姓迁都长安,把他们的财物席卷一空,还掘了历代皇帝陵寝和高官的墓地,放火烧了洛阳,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袁绍带头割据,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袁绍作为诸侯的盟主,打董卓并不积极,只有曹操和孙坚出兵了。
董卓派人招抚各路诸侯,劝说袁绍等人服从朝廷,但袁绍和袁术先后杀了朝廷派去的人。
而且,袁绍等人认为汉献帝年幼,被董卓所控制,而皇族、幽州牧刘虞贤明,准备拥立刘虞当皇帝。
曹操当即表示反对,加上刘虞本人坚决拒绝,袁绍等人另立朝廷的事才罢休。
随后,袁绍夺了韩馥的冀州,又是那个鲍信对曹操说:”袁绍身为盟主,竟以权谋私,看来另一个董卓要产生了。
”由此可见,袁绍带头割据,他弟弟袁术在南方抢地盘,刘表、公孙瓒等诸侯纷纷发展自己的势力,天下分崩离析在所难免。
这期间,司徒王充设计,在吕布的帮助下,除掉了董卓。
但王充不肯原谅董卓的部下,导致李傕、郭汜等人反攻长安,汉献帝颠沛流离。
在这时候,袁绍的谋士建议迎回汉献帝。
但袁绍可能想着自己称王称霸,没有采纳这一建议。
结果,曹操抓住机会,迎回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树立自身的权威,为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后来,献帝下诏给袁绍,说他:“地广兵多,但专门结党营私,没有勤王救驾,只是擅自攻伐。
”可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袁绍败给曹操是不奇怪的。
参考:
公元189年,汉灵帝去世,年幼的刘辩即位为皇帝,东汉开始陷入黑暗与分裂,先是外戚大将军何进诛杀了宦官蹇硕,接着因为何进准备诛杀所有宦官而召集董卓进京胁迫何太后,导致了宦官先动手杀了何进,何进一死,朝廷群龙无首,袁绍、袁术、何进的部将吴匡率军杀尽宦官,连何太后的弟弟何苗也被杀,接着就是董卓进京。
东汉历史上,小皇帝即位非常多,皇帝年幼无法执政,通常的情况是由太后掌权,然后太后就提拔兄弟、父亲及娘家亲戚来掌控权力,这就是外戚集团,比如跋扈将军梁冀的妹妹就是汉顺帝的皇后,成为独掌大权的外在,甚至还毒死过小皇帝,但是,后来小皇帝长大后,就会联合宦官势力一起铲除掌权的外戚集团,然后自己掌权,比汉桓帝。
东汉的历史就是如此,外戚和宦官势力的争斗贯穿了整个东汉,汉灵帝刚刚即位时,外戚大将军窦武联合陈蕃等朝中士人想铲除掌权的宦官,结果因为消息泄露,窦武、陈蕃等人反而被宦官先下手杀死,然后宦官们继续扶持汉灵帝。
汉灵帝刘宏大将军窦武的情况与大将军何进的情况何其相似,两个都是有兵权的大将军,都是外戚,都是因为想杀宦官,结果都被宦官先下手为强所杀,其实东汉的历史就是一次又一次地轮回,因此外戚与宦官势力被东汉的士大夫阶层所憎恶,尤其是宦官,士大夫阶层一直都想除掉宦官,但因为宦官依附于皇权,一直没能除掉。
所以,有人说外戚与宦官是东汉的两个毒瘤,虽然看上去有些道理,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如果东汉没有外戚与宦官,会灭亡得更快,看看曹魏就知道了,曹魏吸取了东汉的经验教训,所以禁止外戚与宦官干政,结果呢,被司马懿这样的士大夫阶层为首的权臣篡了位,原因很简单,因为没有人来阻止权臣。
朝廷权力是要讲究平衡的,外戚、宦官、士大夫三个集团如果形成一个相对平衡的权力体系,东汉的政权就能稳定,宦官是百分之百依附于皇权而忠于皇帝的,所以东汉的皇帝才会宁愿相信宦官,也不相信外戚与朝臣,所以在汉桓帝与汉灵帝两朝才有专门打击士大夫阶层的党锢之祸,其实,宦官集团就是皇帝默许存在,并用来抗衡外戚与朝臣的一张牌,外戚和朝臣有可能会篡夺东汉权力,但是宦官绝对不会,因为他们没有后代,只能是皇帝的死党。
东汉皇帝与宦官再回到汉灵帝刚刚去世时的局势,大将军何进杀了宦官蹇硕,因为蹇硕听从了汉灵帝要拥立刘协为帝的遗愿,但是何进是当时皇帝刘辩的舅舅,当然只能维护刘辩,何进杀蹇硕是权力之争,也是皇权之争,但是何进想要诛杀所有宦官就显得不那么合理了,宦官存在几百年,消灭了这个阶层,就会动摇东汉的统治根基。
而在何进被杀后,袁绍、袁术等人诛杀了所有的宦官,这样就等于是消灭了宦官阶层,再加上何进被杀,等于外戚集团也被消灭,这样一下子就消灭了维护东汉统治的两个集团,只剩下一个士大夫集团就能专权,而让士大夫专权就是以袁绍为首的士大夫集团的主要政治目的。
所以,袁绍才会劝何进诛杀所有宦官,而何进这
大将军何进所以从这一方面来看,何进的死是导致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的根源,何进被杀导致外戚与宦官两大集团被灭亡,也间接导致了东汉政权的坍塌,那么何进为什么会死呢?
因为袁绍忽悠何进请外军进京来胁迫何太后同意诛杀宦官,这是一把双刃剑,外军进京请进来容易,想要送走就难了,而且袁绍建议的人是董卓,董卓就是一个有野心的人,据说董卓也是袁氏门生故吏,袁绍劝何进召攻董卓进京是有私心的,是为自己着想的,是想趁此机会先消灭宦官,结果却一不小心把何进给害死了。
常言道,兔子急了会咬人,狗急了会跳墙,何进这样逼宦官,宦官难道不知道,当时朝廷中有十二个掌权的宦官,分别是张让、赵忠、段珪、郭胜、夏恽、孙璋、张恭、毕岚、栗嵩、高望、韩悝、宋典,合称十常侍,十常侍在汉灵帝一朝倍受汉灵帝重用,汉灵帝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母。
十常侍这里的张常侍就是张让,赵常侍就是赵忠,可见汉灵帝多宠信宦官,可想而知汉灵帝在位时,谁敢动宦官,何进、袁绍等人对宦官对手也就是等到汉灵帝去世后才敢动手,而宦官们在汉灵帝在位的21年飞扬跋扈,现在何进、袁绍等人想除掉他们,十常侍当然会拼命一搏,最终的结局就是何进被杀,而大将军何进被杀引发了何进手下强烈的愤慨,同时也让袁绍、袁术等人可以毫无顾忌冲入皇宫中杀宦官。
那么袁绍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袁绍的家族是当时的四世三公,家族名声极大,而袁绍当时颇有才能,俨然是当时士族的领袖,袁绍在没有进京做官时,曾在洛阳周边居住了很多时间,既不响应朝廷的征辟出来做官,又在私底下秘密联络受到禁锢的党人,而袁绍的行为在当时甚至引起了宦官中常侍赵忠的警告,赵忠当时说了这么一句话:袁本初(袁绍)抬高身价,不响应朝廷的征辟,专养亡命之徒,他到底想干什么?
这说明赵忠等人已经察觉到袁绍的行为,袁绍当时的行为就是在策划诛灭宦官,联络党人及士人,就连袁绍的叔父袁隗警告袁绍,袁绍也不听,估计是当时袁家的名声太大,又没有抓住把柄,所以宦官们并没有对袁绍动手,而袁绍在完成私下的秘密联络之后,就进入大将军何进的幕府任幕僚,当时的大将军何时是唯一可抗衡宦官的朝廷势力。
袁绍汉灵帝去世后,何进独掌大权,这个时候机会来了,后来发生的事就是袁绍劝何进诛杀所有宦官了,结果何进被杀,宦官也被诛灭,所有这一切都是袁绍的阴谋,包括建议何召董卓进京,当时就有人反对了,比如陈琳,就是后来帮袁绍写檄文讨伐曹操的那个陈琳,建安七子之一,陈琳就看出不能引外军进京,可惜何进不听,而袁绍比陈琳更有名声,势力也更大。
正是这一建议把董卓引出来了,董卓进京时,何进、何苗被杀,宦官全部被杀,只有京城的各派联合起来才能对抗董卓,比如袁绍、袁术、吴匡、丁原等人,但在何进被杀后,这些人各自为战,谁也不服谁,袁绍与袁术两兄弟一直就不和,吴匡则投靠了董卓,而丁原被董卓引诱吕布所杀,这样一来京城最大的势力就是董卓了,董卓掌控京城兵权后,自然就掌控了京城的政权。
董卓董卓后来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了,董卓是史书有记载以来,行为最恶劣、品行最坏、手段最残忍的掌权者,没有之一,董卓废立皇帝,毒杀太后与废帝,肆意杀害大臣、百姓、王公贵族,强行迁都、收刮百姓及朝廷财富等等,导致以袁绍为首的关东联军名义上的讨伐,自从这次讨伐之后,整个天下实质上就开始分裂了,然后各自为战,天下就陷入四分五裂、群龙无首、黑暗混战的时代了。
因此,如果说到引发东汉末年分裂的罪魁祸首,那么何进、袁绍、董卓三
参考:
悦读文史,
东汉的灭亡和纷乱并不是一个历史事件造成的,然而打开东汉纷乱的最后一把钥匙,在袁绍和董卓的手中。
而东汉纷乱最大的推手,应该是袁绍,而不是大家深恶痛绝的董卓。
一、最后的和平在公元190年以前,东汉政府的中央政令还是有效的,政令还是自天子出的。
地方官吏虽然阳奉阴违,但还是没有人敢于明面上违抗。
而189年,东汉最后保持表面和平的一年里,京师洛阳发生了许多事,彻底葬送了东汉政府的权威。
这一切的起点,是汉灵帝之死。
汉少帝刘辩立,何太后临朝听证。
大将军何进想要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权力,而东汉宦官专权由来已久,因此何进怎么看宦官怎么碍眼。
何进似乎想把洛阳变成一个战场,因为他的方式是召集将军们进入洛阳。
然后,何进死了,被召集的将军之一董卓上位了。
然后,董卓换了个皇帝,导致了士大夫们的不满。
然后就传出了董卓残杀大臣、夜宿宫女等等不堪的记录。
再然后,有一个叫袁绍的中年人在渤海号召各地的太守、州牧们反对中央政府,有一个叫曹操的中年人跟打了鸡血似的,他们纠集了冀州、兖州、青州、徐州等地的10多位太守州牧,摆出一副跟董卓死磕的架势。
实际上只有曹操、孙坚两支军队发动了进攻,但这个声势还是把董卓吓傻了。
董卓急忙迁都长安。
经过这一番操作,东汉政府权威彻底丧失了,华夏大地上陷入了诸侯混战的局面。
而这个局面,究竟是因为董卓的残暴呢?
还是因为袁绍的挑事?
二、董卓是分裂的罪魁祸首?
那么,董卓更希望稳定还是混乱,统一还是分裂?
我们从这几个细节或许可以看得出来。
第一个细节,董卓上位的过程。
董卓进京的时候,只有数千军队而已。
但是,董卓迎驾、何进余部的投靠这两件事,给了董卓第一桶金。
迎驾积累下的政治资本自不必,那么,为什么董卓能赢得何进余部的投靠呢?
换句话说,进京的将军不止一个,京中还有重臣,四世三公的杨氏和袁氏此时都在京中,为何何进余部偏偏选择了董卓?
而第二件事更加值得揣测。
何进死前后,亲信袁绍率军杀尽宫中,斩杀宦官无数,正是炙手可热。
加上袁氏根基,袁绍的叔父袁隗还担任太傅之职,朝中很有话语权。
董卓行废立之事之前,也曾单独咨询袁隗、袁绍叔侄的意见,可见他们两人的分量。
然而,袁隗竟然与自己的侄子袁绍站在了相反的立场上,支持董卓废立,由得董卓掌握了东汉政府的实权。
如果说袁绍没有野心也就罢了,董卓废立之后,袁绍表示了极大地气愤,当面反对。
引得董卓十分不满,袁绍只好只身逃到了河北。
这说明,袁绍是有野心的。
而正是这两件事,最终促成了董卓的上位。
虽然原因已经不明,但说明董卓的根基深厚,并不仅仅是一个西凉军阀。
既然根基深厚,自然不必制造混乱就可以掌权。
同时,董卓上位后,虽然在史书中胡作非为,但不可否认的是,董卓把持下的中央政府,2年左右却征召了许多名士,包括蔡邕、刘表等当时一批名士都是董卓任命的,董卓甚至原谅了袁绍,将其封为渤海太守。
这些作为说明,作为一个已经掌握政府的权臣,董卓是希望的稳定的,并且在极力的维护摇摇欲坠的东汉政府的稳定,因为一个混乱和分裂的华夏大地与他并不利。
三、袁绍的野心和作为而恰恰,这一年让我们看到了另外一个袁绍。
袁绍早年与党人来往密切,是颇受宦官忌惮的士人领袖之一。
灵帝晚年和何进时期,袁绍十分受宠,先后任西园八校尉之一和司隶校尉,是一颗炙手可热的政治新星。
何进死后,袁绍是极有希望上位的新贵。
却不想,董卓抢先迎少帝回洛阳,又收了丁原的部属,何进的余部。
等到董卓咨询袁绍废立之事的时候,袁绍感觉董卓羽翼已成,已是敢怒不敢动了,虽然他极力反对,但董卓还是做成了他想做的。
袁绍感觉已经被边缘化,在中央毫无作为了。
此时,袁绍的作为表明了他的野心。
他首先逃出洛阳,被任命为渤海太守。
然而在仅仅数月之后,他凭借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的优势,联络冀兖青徐的太守刺史们,发起了讨董的酸枣联盟。
看起来这件事十分正义,但实际上,董卓已经掌握中央政权的时候,这件事逃不过谋反二字。
当然,这只能说明袁绍有野心,并不能说明是否正义。
但接下来,董卓退往长安,作为酸枣联盟的盟主,袁绍不思进兵,反而暗地里谋划了这样一件事:立宗正刘虞为皇帝,与汉献帝刘协分庭抗礼。
这件事得到了许多诸侯们的反对,酸枣联盟开始离心离德。
更有意思的是,袁绍们策划了半天,刘虞本人却不愿意,连任监国都不愿意。
其实这也不奇怪,刘虞虽然是宗室,但是血缘远得很,因此刘虞会拒绝。
而袁绍之所以选择刘虞,是因为只因为他能找的德高望重的宗室只有刘虞,所以才选择了立刘虞。
议立刘虞失败后,袁绍又干了一件事,从而暴露了他的真实目的:夺了刘馥的冀州。
这两件事干的十分不地道,充分说明了,袁绍起兵并不是为了什么“正义”,而是为了他自己的野心,先是谋求权臣拥立之功,后又开始争权夺利,称霸一方。
而这两件事的后果也十分明显。
酸枣联盟本来就是以董卓乱政为起兵借口的,现在没有把汉献帝和董卓拉下马,自身反而闹起来。
诸侯们进无力讨伐董卓,退又不能再被汉献帝代表的汉室所接受,怎么办呢?
袁绍的行为已经做出了榜样。
于是,东汉真正的分裂开始了。
也就是说,袁绍在京时不能制董卓上位,酸枣联盟又不能团结众力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然而,偏偏这个袁绍,又不甘心自己手握重权,拥四世三公的人脉而被董卓边缘化。
于是,袁绍成为了东汉末年的一根搅屎棍,将东汉的水搅混了,却又没能力脱颖而出反而让大家看到了他的猴子屁股。
子彧说董卓固然不是什么好人,但他只是想做一个不太规矩的权臣,而袁绍却想做权臣又没那个魄力。
说白了,袁绍是一个优秀的破坏者,而不是一个合格的建设者。
因此,东汉混乱和分裂的这个潘多拉魔盒,权臣董卓拼命想要捂住,而袁绍却用最后一把钥匙打开了它。
文/子彧
参考:
《三国志》和巜三国演义》的作者,从正史和艺术角度,都对董卓深恶痛绝。
对祸国殃民的董卓及其凉州兵,予以口诛笔伐。
但是,我要重申的是:汉末的这场人间浩劫,宦官和外戚才是最大的罪魁祸首。
董卓和袁绍没有能力承担一个朝代分裂的责任,只有与封建王朝如影随附的宦官和外戚毒瘤,才能对国家造成极大的危害。
为了不太远离题回答,我还是在董卓和袁绍两人之间的范围,讲清楚东汉末年分裂的那些事。
一,豺狼虎豹中的佼佼者 土匪军阀的祖师爷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
自书契以来,殆未知有也。
《三国志·卷六·董卓传》知识分子出身的陈寿在自己的著作中愤怒的总结:“(董卓的残暴)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几乎是没有的。
”当袁绍因为不同意董卓废何太后和汉协帝而逃走后;
恰逢东郡太守桥瑁假造诏令,书写董卓恶状,向各州郡发出兴兵讨伐董卓的号召。
实际响应的大臣只有袁绍、曹操、袁术、韩馥、孔伷、桥瑁等十二人,共推袁绍为盟主,于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正月正式组成联盟,号称关东军。
袁绍们的此举却把“弘农王”少帝逼入绝境,因为董卓认为,联军可以名正言顺的以迎立他复位为名,打着主持公道正义的力量对董卓讨伐。
董卓命令李儒逼弘农王少帝喝下毒酒而死,时年15岁。
弘农王少帝和献帝是兄弟俩,少帝惨死于董卓毒酒下,而献帝当了几十年的傀儡皇帝。
董卓为了泄愤,又杀死袁隗等五十多个袁氏族人。
算是与联军总司令袁绍结下血海深仇。
董卓的另一恶劣行为是迁都于长安时,放火焚烧古都洛阳。
城内的顿时黑烟滚滚,大哭小叫,董卓的土匪西凉兵趁火打劫,而且挖掘皇帝和贵族之坟。
有文章说曹操是“模金校尉”祖师爷,董卓闻听此语后微笑不语,心中暗喜:“有人背锅了,不错。
”(董卓)小结: “汉末天下大乱的重要祸源,董卓的确是一个罪魁祸首。
”(吕思勉《三国史话·董卓的扰乱》)董卓相比较袁绍,当然应该承担首要责任,由于董卓的乱政、暴民,导致各地群雄并起,从推车抬轿者到封疆大史员,无不“毁家纾难,”割据一方,各霸一方,春秋战国时代的局面呈现,汉朝空有名义,实际已经分裂。
二,引狼入室的始作俑者一一袁绍既然董卓这厮如此万恶,如果没有何进的诏书,西凉军阀头目董卓是无法进京的,也许就能避免少帝被废,洛阳焦土的惊天大事,也不会有以袁绍为盟主的讨董联盟。
但是“董卓进京”的背时骚主意是“绣花枕头”袁绍与何进共同执行的,主意也是所谓“四世三公”的袁绍出的。
所以袁绍对于汉末分裂承担“因果关系”,因为他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
(袁绍)后记汉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董卓到未央宫上班,刚进门则死于吕布长矛下,暴尸于市,肚脐眼上插油捻子点燃,史载:“光明达曙,如是炽日。
”官渡之战失败后,袁绍等过黄河到黎阳,回忆董卓进京到自己的官渡惨败,不禁抑郁成疾,二年后吐血而亡!
参考:
东汉末年的分裂,董卓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十常侍作乱后,中平六年(189年)八月二十五日,大将军何进在宫内被害。
董卓乘乱控制了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
刘协是董太后养大的,董卓自认为与董太后是同族,于是心生欢喜,希望刘协能当上皇帝。
接着何进、何苗的军队被董卓收编,董卓又让吕布杀害了执金吾丁原,吞并了张辽等并州来的军队。
如此一来,洛阳及其四周所有部队全被董卓掌控。
原大将军府幕僚鲍信不肯归附董卓,向袁绍提出将董卓引诱杀害的计划,袁绍不敢,鲍信则弃官逃亡。
董卓
并说:“恐怕大多数人都不会同意你的意见!”董卓闻言大怒:“竖子!天下事岂不决我?
我今为之,谁敢不从?
尔谓董卓刀为不利乎!”袁绍反讥:“天下健者,岂唯董公?
”然后拿着佩刀作揖而去。
董卓知道袁绍家族的声望地位,为了稳定官僚世家的人心,暂时没有动袁绍。
随后,董卓在朝会上提出了废立的事。
满朝文武只有尚书卢植站出来反对。
罢会后,董卓想寻机杀掉卢植,卢植不得不弃官而逃。
九月,在董卓的威逼下,刘辩让位给刘协。
接下来董卓对朝野上下进行了一番清理,连何太后也没能幸免。
从掌控军队,到军政大权独揽,董卓又随意更换国君,毫不留情地灭掉反对者。
东汉政权实际上已被董卓抢去,袁绍就是个在外围瞎起哄的。
因此东汉的分裂显然是董卓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参考:
东汉末年是一个群雄并立的时代,正是这一时期出现了三国历史上第一流的人物曹操、诸葛亮、孙权和周瑜等人。
当然,东汉末年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混乱年代,幼主继位、宦官干政和农民起义是其时代特征。
董卓,东汉末年西北军阀,他于东汉中平六年(189)掀起了历史上著名的“董卓之乱”,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袁绍,出生于汉末“四世三公”的家庭,自出身的那一天起就是贵人。
后来,没有接受董卓的建议而出逃,参加了东汉末年著名的“十八路诸侯军”,到底是为己还是为国?
但是通过后面的发展状况来看,他绝对没有董卓那样对东汉的破坏力。
那么,对于东汉末年的分裂,与这两
在我看来,董卓对于东汉末年的分裂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他的责任要比袁绍更大。
董卓,陇西临洮人(甘肃岷县人),关于他年轻时期的情况,据史料记载:少好侠,常游羌中,尽与诸豪帅相结。
意思是说,董卓曾经到羌人的部落中玩儿,认识羌人各部落的首领。
我们知道,东汉时期的羌人在西北具有强大的力量,曾经发起过三次大规模的起义,让东汉统治者头疼不已!董卓和羌人的关系那么好,证明其具有一定的实力。
关于董卓的进京,《三国志》的记载有一些偶然的因素,即:灵帝崩,少帝即位。
大将军何进与司隶校尉袁绍谋诸阉官,太后不从。
进乃召卓使将兵诣京师《三国志》中说道,汉灵帝去世后汉少帝继位了,何进和袁绍商量着要除掉当时的宦官,何太后没有同意。
之后,何进就让董卓秘密进京了。
此时的董卓已经是一个牛人了,手里握着重要的军事资源。
总之,董卓进京的理由我们无从谈起,但是在他进京之后领导的“董卓之乱”有着巨大的灾害性。
董卓进京后,手里面有着重要的枪杆子,所以他杀了弘农王与何太后,拥立灵帝的儿子陈留王为皇帝,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汉献帝。
“董卓之乱”的爆发,彻底让东汉的朝廷混乱了,迎来了大动荡的时代,这个导火线就是董卓。
再来说说袁绍,袁绍的高祖父是袁安,在汉朝时期就是司徒了,当时政府的大员。
袁绍的家族自袁安开始就飞黄腾达了,以后三代一直处于三公的职位上。
在袁绍年轻的时候,就表现出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史料记载: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提到袁绍是一个高高的帅哥,并且能放下架子和别人交往。
可见袁绍是一个情商很高的人。
董卓进京后,见到袁绍说:“刘氏一族不值得再留下来”,袁绍并没有回应,而是横握着自己的拱刀就走了,最后逃跑了。
可见,对于汉朝的天下,袁绍是有敬畏之心的。
当然,袁绍家族的一切都是大汉给予的,他应当忠诚的。
可是,董卓就不一样了,他进京的原因或许是个谜,但他对东汉王朝的破坏是有目共睹的。
参考:
东汉政权的分裂,和董卓与袁绍没有任何关系。
董卓和袁绍只不过是加速了东汉政权的分裂。
但造成东汉分裂的却并不是二人。
事实上,以董卓和袁绍当时的实力,他们也不足以分裂东汉政权。
真正造成东汉政权分类的人有两方。
其一就是宗室刘焉。
其二就是外戚大将军何进与宦官之间的争斗。
正因为这两者的因素,才导致东汉政权走向分裂,最终再由董卓和袁绍进一步加速分裂,最终导致东汉灭亡。
刘焉是怎么分裂东汉的呢?
原因就是“废史立牧”制度的诞生。
东汉中平五年刘焉出于私利,向汉灵帝刘宏建言,提议用宗室、重臣为州牧,在地方上凌驾于刺史、太守之上,独揽大权以安定百姓。
汉灵帝采纳了刘焉的建议,结果却造成了各地割据军阀的形成,使刘焉在内的州牧上任后基本不再受朝廷的控制,加速了东汉的灭亡。
整个东汉政治生命周期都难逃外戚和宦官争斗的现象。
汉灵帝时期外戚和宦官之间的争斗也依旧存在。
尤其在汉灵帝立太子问题上。
何进自然想要自己妹妹生的孩子大皇子刘辩为太子。
但汉灵帝缺陷要废长立幼,立小儿子刘协为太子。
宦官蹇硕帮助刘协,并设立西园八校尉分何进的军权,并想除掉何进立刘协为太子。
后来汉灵帝去世后,刘辩虽然成了皇帝。
但宦官和何进的矛盾依旧没有调解,相反还更加深了矛盾。
之后何进又听信了袁绍的建议,号召地方实力派进京帮助剿灭宦官群体。
结果这就造成了各地军阀并起,天下大乱,军阀割据的局面。
正因为有了前面这一系列的事情。
才有了董卓进京。
之后董卓顺势灭掉宦官集团一举夺取了中央的控制权。
之后董卓过上了挟持中央为非作歹的日子。
董卓不是造成东汉分裂的始作俑者,他不过是加速了东汉的分裂和地方势力割据。
正因为有了董卓这个例子,其他地方割据政权才逐渐兴起。
袁绍正是这些兴起的分裂割据势力之一。
历史上袁绍在讨伐董卓时,因为手中没有如汉献帝一样的筹码。
所以他也想要拥立一个汉室宗亲为皇帝,以此来要挟其他军阀。
但所幸最终袁绍没有成功。
但不过怎么说袁绍也加剧了东汉的灭亡。
从本质来讲,董卓和袁绍是一丘之貉,两馒头踩一脚,每一个好饼。
感谢阅读。
喜欢的朋友请
参考:
这俩人都不重要,最大的锅是刘焉。
188年刘焉上书灵帝恢复州牧,这才是乱世分裂的开始。
在刘焉上书以前,两汉“州”一级的领导干部是是“刺史”,而这个“刺史”只有监察权,相当于是代替天子巡查地方的,属于中央“御史中丞”管理,年薪六百石。
“州”
184年的黄巾之乱,因为东汉政府里有兵权的郡守所辖太小,不能协调安排,导致面对大范围的黄巾军往往错失良机。
因此刘焉在188年建议恢复州牧。
“州牧”是王莽新朝时的官职,管理一州之地,有实权,相当于土皇帝了,关起门来割据一方,东汉从此才大乱,和尚摸得我也摸得,人人都都开始割据,毕竟拳头硬了,中央不听也不行。
参考:
物来则应,过去不留,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东汉末年的分裂,自然是董卓要比袁绍承担更大的责任。
东汉末年之乱,始于黄巾之乱,大贤良师张角以传道之名,带领数十万信众揭竿而起,试
这时候西凉董卓应大将军何进的召令,带兵进京,何进的本意是想借董卓的兵力威胁何太后诛杀宦官集团,不成想引狼入室,董卓直接用武力控制住了朝廷上下,行权臣王莽之事,引发众怒,这才有了十八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掀起来内战的开始。
可以说正是从讨伐董卓开始,各个诸侯纷纷粉墨登场,各自
所以董卓自然要比袁绍承担更多的历史责任。
东汉末年的动乱,其实早有征兆,汉桓帝继位时,皇权不稳,外戚专权,整个朝堂成为了梁太后的朝廷,而不是他刘志的朝廷。
万般无奈之下,桓帝重用宦官,卧薪尝胆,最终得以击杀外戚,掌握朝政。
从这里看,桓帝似乎是一位有能力的君王,其实不然,是他开始了汉朝的衰亡。
宦官走上朝堂,在与桓帝的互相配合下,打压名人士子,形成了第一次“党锢之祸”,在此之后,桓帝荒淫无度,亏空国库,更是开始卖官鬻爵,让朝廷彻底成为了贪官的天下,贪腐之风横行。
这时候,桓帝驾崩了,年仅十二岁的灵帝刘宏继位了,这让朝廷政权再度回到了外戚手中,外戚与宦官两方进行了长达数年的博弈争权。
刘宏成年后,贪
大汉的根子烂了,民心丢了,即使有再多的仁人志士,也救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