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凝的《庐山瀑布》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你喜欢哪一首

同为唐诗,同为写庐山瀑布,为何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为千古神作,而徐凝的《庐山瀑布》却被苏轼称为恶诗?
如果没有苏轼拿着两首诗一较高下,单独去看的话,哪一首更好?
大都都知道,肯定李白的好。
可是好在哪里?
徐凝的“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在和白居易的诗会中也是艳惊四座,拉了张祜的脸子的,为什么却不能和李白的抗衡?
我们具体分析下。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如不知。
因为徐凝这首作品知名度相对小,我们先看这首:庐山瀑布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不知道大家读完什么感觉,先不说内容,一遍读下来,气息是不顺的,就好像开着车在路上走,石头真的有点多。
平仄如此不畅,这诗必然不是格律诗。
当然,也可能是古今发音变化比较大,不过我们即便用上承唐韵的平水韵来检验,虽然是押韵的,平仄问题还是极多。
譬如首句“虚空”、“落泉”,“空”字虽然是多音字,但和“虚空”共用,必然是发平声,则首句“二、四”位置上都是平声。
“雷奔”、“入江”也是这样,而且上下句也没有相对。
这就是一首古体诗。
不像有的古体诗,虽然不合平仄格式,但是却发音流畅,这两句其实从如今的朗读层面来讲,是非常失败的,跟是否合平仄,是什么诗体没有关系。
所以徐凝自己在诗会上也只提后面两句。
诗是韵文,内容,修辞再好,在声律上出现违背发音规则的现象,叫做反自然,肯定是不讨喜的。
而三四句的发音“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为“中仄平平仄仄平,中平仄仄平平仄”是律句倒装,明显朗朗上口。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平仄?
并不是说一定要写合平仄的诗,而是有些诗句的问题在哪,我们需要搞清楚。
我们再来看内容。
首句写瀑布入眼形象,“虚空落泉千仞直”,千仞山壁,飞泉直落,气势震撼壮阔,第二句写瀑布的声威,“雷奔入江不暂息”,如奔雷入江,永不停歇。
第三句转开,“今古长如白练飞”虽然还是写瀑布,却化动为静。
第四句“一条界破青山色”,把瀑布比成白练,镶在青青的山色中间,从色彩和视觉上又写出了新奇和柔和。
诗的内容简单,就是写景。
只不过运用了比喻从各个方面来描写瀑布,比喻新奇而有特色,形、声、色俱全,算是写景诗文的佳作。
特别是后两句横空而来,让人猝不及防。
可惜一首好诗,让前两句的发音影响了地位。
我们再来看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我们抛开诗仙的身份和成见,来和徐凝的诗作做个对比。
大家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会有不顺畅的感觉吗?
没有。
虽然“川”字和“天”字在今天不能算同韵母,但是吟诵下来,简直是可以摇头晃脑的。
这就是格律的作用。
“日照香炉生紫烟”,平仄为“仄仄平平中仄平”,正格“仄仄平平仄仄平”,推出整诗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其中“看”、“三”二字为多音字,所以这是一首合格律的七绝。
当然,这个并不重要,可是我们在朗读的时候是不是一气呵成,朗朗上口?
为什么李白、杜甫这些大诗人的诗能流传这么多年,能流传这么广?
和好读、好念、好懂是分不开的。
音律上,李白的诗完胜徐凝作品。
再看内容。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是写景开头,却和瀑布没有关系,只是交代了太阳天,环境清幽,这种起笔的方法和徐凝一开笔就直写瀑布谁更好?
第二句“遥看瀑布挂前川”,简单直白,我远远地看见瀑布就在前面山上挂着。
这里写明了是远看,所以没有徐凝诗的“奔雷”音效,倒是像极了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感觉。
和徐凝诗相反,李白这是由静起笔,而在三四句由静态的画面进入动态的描写,并匹配了他无与伦比的想象。
“飞流直下三千尺”,要不要写形?
要不要写声?
都在“飞流直下”里面了,“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的赏析不写也罢。
其中味道,大家早就领悟得透彻了。
很显然,徐凝写的近景,详细,颜色丰富,类似于工笔画。
李白写的远景,而且字词精炼,想象丰富大气,两句出来的山水泼墨和奇想远远超过了徐凝四句的功力。
“白练”和“银河”,“青山”和“九天”,高下立判。
徐凝的《庐山瀑布》虽然并不是苏轼所说的“恶诗”,也有其文学特色,但是无论从音律还是内容、层次方面都无法与李白的作品相提并论。

一家之言,
喜欢请点赞并

参考:
看到这个题目,好多人会马上诵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而对于徐凝的《庐山瀑布》:“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则不是很熟悉。
而由这两首诗引发出的白居易屈𧙖举徐、东坡贬诗、苏轼留诗、杨基评诗等一些有趣的事情,好多人则更是不得而知了。
至于到底是哪首诗更好,我也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出了自己的理解。
让我们先来看看发生在这两首诗之间的一些趣事。
一、白居易屈𧙖举徐中晚唐时期,举子们不能在自己家乡获得举荐,于是便拿上自己的诗文到处找被举荐机会,这叫“冒籍取解”,类似于今天的高考移民。
张祜和徐凝都是那个时代的高考移民。
白居易在杭州主持政务的时候,张祜和徐凝同去杭州取解。
张祜自以为水平最高、名声最显赫,觉得解首非己莫属。
在宴席上白居易让他和徐凝二人进行文词相辩,看看谁的最好。
于是张祜拿出自己的得意之作:“日月光先到,山河势尽来”和“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
而徐凝则以自己的瀑布诗:“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赢得了白居易的肯定。
后来作者皮日休在他的散文《论白居易荐徐凝屈张祜》里写了这件事情。
二、东坡贬诗时间过去二百多年以后,到了元丰七年,一代大文豪苏东坡从黄州移汝州时游览庐山,看到了偶像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瀑布,很是兴奋。
于是想起徐凝的诗,随之对徐诗起了厌恶之情。
并写了《戏徐凝瀑布诗》怒怼:“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苏轼诗里的意思是说,庐山瀑布是玉皇大帝派遣银河垂地,只有李白才有资格为此写出好诗词。
而徐凝的劣质诗还不配用瀑布日夜奔流溅出的飞沫去清洗呢。
苏轼一向很尊重白居易,但是他认为白居易不会赞许徐凝的这首诗,所以进行了尽情的恶诗评论。
三、苏轼留诗评价完了这两首诗以后,苏轼还在山中逗留了一段时间,最后就写下了那首著名的庐山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来告诉人们在生活中看问题要从各个角度出发去看,防止因眼光短浅而导致所见狭隘和片面。
四、文人评诗对于白居易肯定而苏轼厌恶徐凝诗之事,其他文人是怎样评价的呢?
胡寿芝认为,苏轼批了徐凝以后,因为苏轼的权威性,以至于影响到了后人,结果大家都认为徐凝的这首诗很低劣,其实这首诗仅仅是平直而已,怎么能算是“恶诗”呢?
翁方纲说,这首诗被白居易称赞是因为其中“一条界破青山色”化用了孙绰《天台赋》中“瀑布飞流以界道。
”之句。
而明人杨基在他的《舟抵南康望庐山》 中表达的评价就很中肯:“船头春山重回首,世上虚名一杯酒。
李白雄豪妙绝诗,同与徐凝传不朽”。
五、我本人观点我本人认为,苏轼最后的留诗《题诗林壁》还是有道理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由于每
我们先看徐凝的庐山诗。
前两句“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是写修长的瀑布如奔雷入江永不停歇的动态美;
后两句“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是写瀑布如练与青山相映衬的静态美。
而李白的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则以夸张豪迈的手法,大胆大气的想象,写出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和磅礴气势。
相较而言他们的诗有几点不同:一是炼字表达不同。
徐凝的诗比较趋于平直,而李白的诗刚劲豪迈。
二是比喻手段不同。
徐凝的诗比喻表达比较通俗,李白的诗在比喻上则想像力大胆。
三是表达内容量不同。
徐凝表达的内容量少,李白诗中表达的内容量多。
这样去看,我觉得徐凝的诗的确有逊色于李白的诗不少地方。
尤其是我也特别喜欢豪迈奔放的诗。
但换做我们,即使是再简单平直一点,也难以达到徐凝的水平啊。
大家说对吗?
喜欢写诗的不妨也来一首凑凑热闹,反正也不会再有一个苏东坡来骂我们的。
写庐山瀑布一首:李徐诗狂庐山名,万丈玉瀑擎宇空。
若非天帝遣银河,定是雄山诞白龙。

参考:
前言:关于徐凝的《庐山瀑布》诗故事挺多,先是在白居易那里,徐凝因为这首诗胜过了张祜。
但是到了苏轼的眼里,徐凝又被拿来和李白是对比,竟然被东坡居士批评成了一首“恶”诗。
苏轼这首诗是这样评价的:《世传徐凝瀑布诗云一条界破青山色至为尘陋又伪作乐天诗称美此句有赛不得之语乐天虽涉浅易然岂至是哉乃戏作一绝》: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
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苏轼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徐凝 张祜斗诗这一段故事最早见于唐五代时期,王定保的《唐摭言 》卷三:白樂天典杭州,江東進士多奔杭取解。
時張祐自負詩名,以首為己任。
既而徐凝後至,郡中有宴,樂天諷二子矛楯。
祐曰:僕為解元宜矣,凝曰:君有何佳句?
祐曰:甘露寺詩有‘日月光先到,山河势尽来。
’又金山寺詩有‘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
’”凝曰:善則善矣,奈無野人句云:‘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祐愕然不對,於是一座盡傾凝奪之矣。
白居易在杭州时,高考移民们纷纷跑去杭州希望得到白乐天的推举。
其中张祜自视甚高,认为第一名非我莫属。
白居易故意让二人比试一番。
张祜说出了自己的得意之作:‘日月光先到,山河势尽来。
’和‘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
’没想到徐凝说出了自己用瀑布诗:‘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于是一座叹服,都认为徐凝更好。

另有范摅《云谿友议》记载白居易选了徐凝为解元,并且点评徐凝《庐山瀑布》诗胜过张祜。
徐凝的《庐山瀑布》全诗是: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不过,在苏轼的眼里,这首诗和李白相比,就是一首低劣的作品了。
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在徐凝出生时,大诗人李白(701年—762年) 已经去世几十年了。
杭州宴席上的诗人们自然都知道李白这首《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既然大家对于徐凝的《庐山瀑布》如此叹服,可见时人并不认为徐凝的诗是”恶诗“。
苏轼又是什么时候、为什么把这两首诗放在一起评价呢?
苏轼说徐凝是恶诗,其他人又怎么看?
三、苏轼评价徐凝 《庐山瀑布》是恶诗时间过去 200多年以后,元丰七年(1084年),苏东坡从黄州移汝州时游览庐山,看到了寄来的陈令举《庐山记》,对李白和徐凝的咏《庐山瀑布》进行了点评: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不觉失笑。
旋入开先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
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东坡志林·记游庐山》)苏轼游览庐山时,本不想作诗,但看到“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见,”于是耐不住性子做了几首绝句,游览过程中收到了陈令举《庐山记》,其中提到了徐凝、李白的庐山瀑布诗,于是苏轼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
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苏轼可算是毒舌了,他的诗中说:上天安排了银河从天而降,千古以来只有李白的诗能够配得上,不知道这条瀑布有多少流水,竟然不(屑于)去洗掉凝的这首恶诗。
评价完了这两首诗以后,苏轼还在山中逗留了一段时间,最后还写了那首著名的庐山诗:横看成岭侧成峰.......四、为何白居易推崇的诗,苏轼看不上呢?
首先要说明的是,苏轼并不相信白居易会称赞徐凝的这首诗:世传徐凝瀑布诗云:“一条界破青山色,”至为尘陋。
又伪作乐天诗,称美此句有【赛不得】之语,乐天虽涉浅易,然岂至是哉。
【赛不得】之语出自惠洪《冷斋夜话》:米芾元章豪放,戏谑有味,士大夫多能言其止作。
有书名,尝大书曰:‘吾有瀑布诗,古今赛不得。
最好是一条,界破青天色。
’人固以怪之。
其后题云:‘苏子瞻云:此是白乐天奴子诗。
’见者莫不大笑。
”宋人魏泰在《隐居诗话》中认为白居易鉴赏水平有待提高。
并拿徐凝的这首诗作为例子。
另外魏泰觉得刘禹锡诗佳处甚多,但是白居易选出并点评的诗却不是刘禹锡最好的作品:若白居易,殊不善评诗。
其称徐凝瀑布诗云:“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又称刘禹锡“雪里高山头白早,海中仙果子生迟。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此皆常语也,禹锡自有可称之句甚多,顾不能知之耳!可见,苏轼很尊重白居易,但是他认为白居易不会赞许徐凝的这首诗;
而魏泰则直接说白居易水平有限,因此白居易称赞徐凝的诗正是一个反面教材。
五、其他人如何看待苏轼评价徐凝呢?
关于苏轼看不上徐凝的诗,后人多有评价。
例如清胡寿芝《东目馆诗见》说徐凝新隽,多摆脱处。
自东坡憎其《庐山瀑布》“一条界破青山色”,谓是恶诗,人遂劣之。
此诗只平直,何便至恶?
《东目馆诗见》(清胡寿芝)胡寿芝说苏轼批了徐凝以后,因为苏轼的权威性,以至于影响到了后人,结果大家都认为徐凝的这首诗很低劣,但是这首诗仅仅是“平直”而已,怎么算是“恶诗”呢?
乾隆时翁方纲在《石洲诗话》说:徐凝《庐山瀑布》诗;
“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白公所称,而苏公以为恶诗。
《芥隐笔记》谓本《天台赋》“飞流界道”之句。
然诗与赋,自不相同,苏公固非探文之论也。
至白公称之,则所见又自不同。
盖白公不于骨格间相马,唯以奔腾之势论之耳。
阮亭先生所以与白公异论者,其故亦在此。
翁方纲说,这首诗被白居易称赞,被苏轼贬低,其中“一条界破青山色”是化用了孙绰《天台赋》“:赤城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以界道。
”之句。
另外,诗赋虽有不同,但苏轼并不是在这方面论是非。
至于白居易称许徐凝,是因为白居易论诗不是从“骨格间相马(内在)”而是看其外在的形势与姿态。
王渔洋说这首诗是“恶境界”也是这个原因。
结束语老街以为,徐凝诗和李白相比,气势上略输一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夸张式的比喻显示了诗人奇妙的想象能力。
不过李白诗过于张扬,老街更喜欢徐凝的“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这两句画面感更强,我在很多影视剧中见过这种场景,是那种飞机上航拍的镜头。
对于徐凝和李白《庐山瀑布》的诗,明人杨基《舟抵南康望庐山》 的评价就很中肯:船头春山重回首,世上虚名一杯酒。
李白雄豪妙绝诗,同与徐凝传不朽。
杨基说,大家不要争了,两
@老街味道
参考:
自然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不信你看看我的偶像男神苏轼怎么说,在李白之后,诗人徐凝也写了首庐山瀑布,据说李白,而苏轼却不赞同,并写诗讽刺,加以谴责,一起来看看。
总有人问李白的诗有多好?
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杜甫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李白的粉丝上至唐玄宗、杨贵妃,到同时期的贺知章、杜甫,再到后世的苏东坡、唐伯虎等,都是重量级人物,都是“诗仙”的超粉。
今天,我们就说说李白的“死忠粉”苏轼,因为一位诗人也写了首《庐山瀑布》,为了维护偶像,竟然大加谴责。
李白曾经写了首著名的七绝《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以夸张的手法,浪漫的想象,尽显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字字珠玑,句句锤炼,后世称“增一字减一字皆不可”,不折不扣的诗中精品。
诗人徐凝也写过一首《庐山瀑布》:“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徐凝从听觉到视觉,既写出雄伟壮阔的气势,又道出新奇柔和的意味,尤其后两句,瀑布如白练般飞流而下,更觉水流愈白,更显青山苍翠。
手法灵动,通篇自然,也是首不错的诗。
时间到了北宋。
话说一代文豪苏轼去庐山,看了偶像李白留诗的瀑布,很是兴奋。
遂想起徐凝的诗,厌恶之情顿起,于是,他竟写诗怒怼,就是这首《戏徐凝瀑布诗》:“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苏轼是说,庐山瀑布是玉皇大帝让银河垂落下来的,只有李白才能看出这点,也才能写出这样的好诗。
瀑布日夜飞流,水花乱溅,也不会洗净徐凝那首诗的恶名。
写得真是很尖刻。
徐凝是中唐诗人,和白居易差不多同时期。
他的《忆扬州》“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间易察觉。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还有《牡丹》“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百态破朝霞”,都广为传唱,也堪称优秀的诗人。
苏轼上了庐山,大有李白登上黄鹤楼,看见崔颢《黄鹤楼》诗的感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遂搁笔不写“黄鹤楼”,但却写了一首《鹦鹉洲》一样。
苏轼也不写庐山的瀑布,却写了庐山的山峰,就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既描绘了庐山奇秀的风景,又蕴含了深刻的人生感悟和哲理,语浅意深,含蓄蕴藉,使人百读不厌。
其实,就像穿衣服“撞衫”一样,穿在不同人身上会显出不同的效果。
文学作品也一样,同一题材,不同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只要赋予自己独特的气质,就会展现自己独特的魅力。
当然了,像李白这种大才之人,千古还能有几人?
苏轼为维护偶像,捍卫偶像,保护自己的“爱豆”而写此“狠诗”,我觉得还是少了些包容和理解,这是不应该的,您同意我的观点吗?
明人杨基在《舟抵南康望庐山》写道:“船头春山重回首,世上虚名一杯酒。
李白雄豪妙绝诗,同与徐凝传不朽”,这个评价,可谓中肯。

参考:
苏东坡将徐凝的《庐山瀑布》称为恶诗。
其有句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今唯有滴仙词。
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那徐凝所写的《庐山瀑布》究竟说了些什么,让苏轼有如此之语 ?
我们先读一读:这首诗苏东坡不喜欢,但也有不少人喜欢。
五代.王定保所写的《唐摭言》中,记有这样一个故事:得知白居易在杭州,江东的才子们,蜂涌而至,希望得到他的举荐,当时的张祜自负诗名,以首冠自视。
在一次诗人才俊的聚会中,张祜与徐凝均有参与。
白居易知道两人有矛盾,便故意起哄,要他们拿出自以为得意的作品,让大家评比一下。
张祜说:我的《甘露寺》诗有“日月光先到,山河势尽来”,《金山寺》诗有“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
”大家觉得如何?
徐凝回曰:“善则善矣,奈不及我的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张祜愕然不对,在场的人也一致认同。
那苏东坡为什么会将徐凝之作称为恶诗呢?
苏轼说:仆初入庐山,有陈令举《庐山记》见示者,且行且读,见其中有徐凝和李白诗,不觉失笑。
适逢开元寺主求诗,故作了起文一绝。
也就是说苏轼是将其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比较得的结果,只不过苏轼的毒舌也有点过了。
后来的批评家们则多认为,苏轼之所以有此毒舌,一是李白成诗在先,再往前亦有孙兴公《天台山赋》的“赤城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而界道”之名句。
以诗论诗,两者相比,我
论喜欢那一首也是不言而喻的。
滴仙半醉半醒之语,空灵奔放。
估计李白酒醒后,要其再来一首都难。
徐凝之作虽也新隽,但逊于平直。

参考:
徐凝的《庐山瀑布》根本无法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相比。
在此借
犹如玉树藏银河,不知何时降人间。
望各位网友点评
参考:
我更喜欢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特别是后两句,那绝对是千古名句,采用夸张的手法,再加上凭空的大胆想象,想想,除了诗仙李白,谁还敢熬想天上的银河,那可是上前年的时侯,所以说李白绝对称得上三绝之首,当之无愧的。
同样是描写的庐山瀑布,差距是相当明显的,这也印证了这句俗话,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的道理,但是我们更多的是普通人,坚持做最好的自己,不要随便跟别人做对比,做人光明正大,做事光明磊落,问心无愧,只要坚持有颗上进的心,做一个最好的自己就行了,记住天生我才必有用。

参考:

而徐凝的后两句则是:干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跟李白的一比就知道谁更厉害了呀!小玲杨国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此后,唐宪宗元和时代的诗人徐凝又写了一首题为《庐山瀑布》的七言绝句:庐山瀑布徐凝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晢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徐凝的这首诗在当时很有名,据说还得到了白居易的称赞,有人将此诗与李白的诗相提并论,为开咏瀑布之先。
对于这种说法,北宋的苏轼就看不下去了,他说:“世传徐凝瀑布诗云‘一条界破青山色’,至为尘陋。
又伪作乐天称羡此句,有‘赛不得’之语。
乐天虽涉浅易,然岂至是哉?
”苏轼直言此诗“至为尘陋”。
那么,徐凝的诗差在哪呢?
一、徐凝的四句诗纯是客观描写,而且四句都写瀑布,读起来很单调。
李白的诗则先写香炉峰,而日照生烟的意境仿如仙境,为后面以银河喻瀑布作铺垫,次句引入诗人“遥看”的主观视角,使人们联想起李白登高望远,遗世独立,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风貌。
最后“疑是”写出的诗人的主观心理活动,李诗的容量要大得多。
二、徐凝的比喻毫无新意,用雷声比喻水声,用飞练比喻瀑布,都是前人常用的比喻,而用银河比喻瀑布,则是李白的创造。
如此一来,徐凝的诗在李白的诗面前,自然显得“尘陋”。
三、徐凝的诗四句都写瀑布,无起承转合,缺少诗的节奏感,而李白的诗先写香炉峰,在引入自己的视角,三四句再重点写瀑布,起承转合,节奏分明,读起来有非常优美的韵律感。
综上,小楼自然更喜欢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参考:

庐山瀑布徐凝 〔唐代〕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在李白50岁左右游历庐山,作《望庐山瀑布水两首》,此首为第二首,是李白隐居庐山时写的风景诗。
本诗主题鲜明地突出了诗人“望”庐山的景致和心情感受。
选取了紫色的铜炉(烧香用的铜香炉子)为切入点,形象的描写了远看瀑布就像是“挂”上去的,镶嵌在青山翠峰间,十分妥帖。
有运用夸张的手法,直叙胸臆,“飞流直下三千尺”艺术夸张,把那种气势滂沱的瀑布的气势活灵活现,直描手法,紧接着展开丰富的联想,进行议论拔高,“疑是银河落九天”,非常形象的联想到大自然中人们常常看见的星河景观,更出神入画的渲染了瀑布的美。
大意是:香炉在灿烂阳光的直射下,生发出紫色烟霞,云蒸霞蔚,远望山川的瀑布好似白色绢绸缎面一样悬挂在陡峭的山川前。
悬崖峭壁上飞速落下的瀑布,好像直达天庭有三千尺,让人迷离间怀疑是天上的银河从九天倾泻到了人间。
徐凝,唐代诗人,浙江睦州分水人,大体出生卒年月不详,诗词创作活跃在唐代公元813年间,其诗词创作有很高的影响力,有文献记载:\"李白雄豪妙绝诗,同与徐凝传不朽\"。
徐凝《庐山瀑布》诗创作特点是:首句“虚空落泉千仞直”,开门见山写出庐山的峻险,千仞山壁,飞瀑直落的壮美景观,也是大气滂沱,气势如虹,凸显十分震撼壮阔的山水精致;
在第二句以声音为主线,更加突出了雷霆万钧之势,“雷奔入江不停息”,让人联想起,一条巨龙咆哮着、裹挟着山石泥沙,直奔东海而去,从形声着笔写出了瀑布、山河雄伟壮阔的气势。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三、四两句诗,比喻手法将瀑布描写成白色的绸缎,赋予了形状,化动为静,把瀑布比瑜成悬挂的一条宽大的白练,镶嵌在悬崖峭壁、青山翠峰间,从颜色和视觉上,进一步形象描写,使枯燥的景观赋予了新奇和柔和,给予了和谐之美。
综上所述,两位诗人都是名家,用不同的笔写了同一件事物,角度各有不同,着墨不尽相同。
都是都写出了庐山瀑布的独特的美,从色、形、气势、等方面尽情抒发对庐山瀑布的赞美,是家国情怀的宣泄。
各有千秋,都气势如虹,李白的优雅中带着万钧气势,徐凝的诗,白话中透着万钧力道,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万古流传。

参考:
作为太白迷妹,可以毫不犹豫的表明我更喜欢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当然这份喜欢并非空穴来风。
读罢两首描写庐山瀑布的诗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大气磅礴、天马行空,而徐凝的《庐山瀑布》虽然也是善用比喻、生动形象,不过与李诗相比未免相形见绌。
明初诗人杨基曾评论\"李白雄豪妙绝诗,同与徐凝传不朽\",但在我看来,徐凝诗歌是不及太白诗歌雄豪绝妙的。
两首诗歌其实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并且都是把庐山瀑布比作了绸缎。
太白的《望庐山瀑布》是暗喻,\"遥看瀑布挂前川\"着一\"挂\"字,远远望去瀑布如同悬于河流上空的绸缎,下接\"飞流直下三千尺\"以夸张的口吻写尽了瀑布山势之高、场面之壮观,奇妙瑰丽。
徐诗则是用一\"飞\"字描写\"白练\"的形态,放在\"雷奔入江\"之后未免略显飘忽之感。
把水流比作白练也非新奇之语,南北朝诗人谢朓就曾写下过\"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的诗句。
所以从比喻的使用来讲,虽然喻体和本体都一致,太白的诗句明显更加巧妙。

唐朝是\"侠\"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刚健之气与尚武观念极为流行,尤其是生活在盛唐时期的李白,其诗歌写尽了盛唐风范,热烈奔放浪漫而又情韵绵长。
《望庐山瀑布》是太白近体诗的代表作,虽非格式自由的古体诗,但流畅飘逸之感更胜之。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句可谓描写的瀑布穷绝千古之句,化动态的飞瀑为静态的银河。
银河星星点点铺天盖地的画面与瀑布飞流直下白沫飞溅的画面在脑海里交相辉映,想象极富创造力,仿佛在读者眼前呈现出一幅阔大浪漫的世外仙境,全诗浑然一体又回味无穷。
徐凝生于中晚唐时期,诗歌风格更加朴实无华。
这首《庐山瀑布》却并不是这样的,前两句\"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从形声切入,万千高山直劈而下,飞瀑落泉凭空而来,奔腾入江声势如雷,气势磅礴不可谓不惊艳。
后两句则较为柔和,转而详细描写瀑布的形态,色彩与形状都十分写实且语言直白凝练,但同时也少了份悠长的韵味。
尽管\"一条界破青山色\"也称得上是巧思奇语,然而气势足却少了份余味,两侧青山中一条飞瀑的场景一目了然。
所以从诗歌长情韵这点来讲我认为太白的《望庐山瀑布》写的更好。
当然\"一千位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位读者欣赏文学作品时
对于一首写景诗,更爱雄奇瑰丽清韵悠长的会青睐太白的谪仙风采,侧重于写实多方面描述的也许会更喜欢徐凝的《庐山瀑布》。
(作者:疏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