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争议很多为什么历史上评价很高很少负面评价
唐太宗李世民的确得位不正,本来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皇位应该由李世民的大哥即唐朝开国皇太子李建成继承。
李建成攻占长安进行改革发展经济防御突厥平定稽胡平定刘黑闼起义,可见李建成的才能与功绩不亚于弟弟李世民,但李建成对李世民心慈手软,李元吉魏征等几次劝李建成除掉李世民,李建成怕惊扰父亲李渊不忍心杀害弟弟李世民,结果被李世民先下手为强发动玄武门兵变杀害。
李世民是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军事家,又是一位心狠手辣冷酷无情的皇帝,李世民杀害大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李元昌等,还屠杀了李建成李元吉的十个儿子,李世民还杀害自己的三个儿子,囚禁并虐待父亲李渊,霸占嫂子弟媳堂嫂表叔母等。
李世民还杀害侯君集张亮李瑗李孝常李幼良罗艺卢祖尚王君廓李君羡等功臣。
李世民穷兵黩武,先后发动对突厥高昌高丽等长期对外战争,劳民伤财民不聊生,所谓贞观之治也有涂脂抹粉的嫌疑,李世民最后也是因为进攻高丽中箭受伤而伤重死去。
由于李世民夺取最高权力以后篡改了史书,丑化李渊李建成李元吉,而吹捧自己的所谓贞观之治所谓天可汗,把自己包装成为与秦皇汉武相提并论的千古一帝。
参考:
唐太宗李世民被隋炀帝杨广册封为“秦王”,他也是隋炀帝的女婿,“秦”一般意味着具有贵族“人权”传统,如果不造反,是妥妥的皇帝女婿,享受荣华富贵。
而他产生了雄心壮志,意
现代人有很多误解,认为李世民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属于“大逆不道”,其实天下大半都是他借用李渊的名义打下来的,如果按他应该退位让贤的角度来分析,他的行为简直是多此一举,他要享受荣华富贵,直接当皇帝女婿就可以了,何必冒着生命危险去造反,究其根源,造反主要是李世民的事业,而不是赶鸭子上架的李渊。
现在的时髦语言,李世民纯粹是“挂靠”李渊的隋王朝“太原留守”的旗号,结果隋王朝挂了之后,李渊以“唐王”名义建立起了唐王朝,李世民则放弃了“秦王”的名义。
这与秦始皇统一天下实现“郡县制”而不是他的儿子扶苏主张实行“分封制”的矛盾是一样的,既然“一统天下”,还是要进行“分封”,那就会面临为什么要“一统天下”的困惑。
总的一条,李世民得位应该是比较“正”的,只不过得位过程中的杀戮性质重了一点而已,就像汉王朝吕雉得位过程中的屠杀刘氏诸侯王,宋王朝赵光义得位过程中的“烛影摇红”疑案,都是必须体现出开国君主的心狠手辣的特点有关。
唐太宗李世民的战绩比较突出,与隋炀帝杨广的战绩类似,政绩方面其实也吃了隋炀帝的老本,但他父亲李渊是隋炀帝的表哥,他则是隋炀帝的女婿,也是不争的事实,他的主要施政特点是确立了古代“人治”版的“三权分立”,唐太宗的皇权,魏征的监督权,房玄龄、杜如珻的相权,一直是政治佳话。
李世民差点制造一个历史上最大的悬案,那就是准备立他的儿子,隋炀帝的孙子李泰继承皇位,他认为李泰最像他,能力最强,如果这个设想最终实现的话,可能就不可能产生佛家女皇帝武则天了,而李世民的这一行为是否属于为隋炀帝施展“嫁衣神功”肯定将成为千古谜题。
另外,李世民的“(儒家相权)民为贵,(道家监督权)社稷次之,(帝王皇权)君为轻”,则一直是千古名言,传颂至今。
参考:
唐太宗李世民得位不正这是事实,但是如果说唐太宗在位时期,没有政绩这可有失偏颇的,是不可信的。
唐朝是中国古代史的一个巅峰,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科技的角度来看,唐朝都是世界一等一的帝国。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世界性大帝国,全世界只有三个,第一个且最早的就是唐帝国,第二个则是一千多年后的日不落帝国英国,第三个则是现在的世界霸主美国。
正是由于唐朝的强盛,以至于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世界各国华人的主要聚集地都被称作为唐人街,这就是唐帝国影响力的一个印证。
而李世民则是一手开创了唐朝历史上第一个太平盛世,即贞观之治。
在唐太宗统治时期,曾经强盛无比的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突厥不得南下,经过数十年的国力的积累,在唐高宗时期,打破突厥,将突厥一分为二,一部西迁,另一部则是归入唐帝国的版
唐太宗历史地位之高,其实并不是在于唐太宗统治时期国力如何之强盛,而是在于唐太宗是一个新的帝国的开创者,其地位相当于历朝历代的开国之君。
然而即便是唐太宗文治武功也免不了后人的诋毁,对唐太宗诋毁最多的就是唐太宗杀兄逼父,夺得皇位的这一事件。
在中国古代史上,杀兄逼父,无论哪一件都完全违背了中国古代长幼有序的传统观念,而逼父则更加是大逆之事,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都会遭到世人的唾弃。
唐太宗的此等行为为唐朝开了一个不好的例子,此后唐朝历代君主几乎都曾效仿唐太宗的行为事迹。
参考:
得位不正这个说法不严谨。
因为李世民和李建成的玄武门之斗,现在有部分史学家称是李世民挑起的。
可从顺位继承的角度来说,李世民在杀掉李建成之后,的确是唯一适合的继承人。
虽然看起来很荒唐,但这就是事实,我们只能说,李世民的手段不正,但是得位是正的。
再者:李世民的政绩也不太出色,若是以这种标准,可以毫不夸张地讲,中国千古帝王就没有一个出色的。
越是深入了解李世民,越能发现这个关陇贵族新秀的可怕,在弱冠之岁,就开始明白很多帝王到中老年,甚至临死之前才明白的道理。
对于李世民的“政绩不行”的说法,我想进行一些澄清。
但是,只是说一些大众都知道的结果,比如什么“刑法三改五复奏”、“制定民族融合政策”、“广纳天下人才”等等,就很容易被别人说:这些都是改史书得来的,并没有那么好。
因此,接下来,我将以李世民称帝前,称帝后,一些执行事件的细节来剖析李世民在政治上的同样伟大,因为只有细节才能拼凑出真理。
角度一:李世民及其擅长政治秩序建设都说秦王给李渊打下了半边天。
当年刘武周在河东地区搞得李渊烦不胜烦,李渊突然来了暴脾气:这山西,咱们李家不要了。
“贼势如此,难与争锋,宜弃大河以东,谨守关西而已”——《资治通鉴》这话当时很有可能是气话,因为他的二儿子李世民还尚未出动,根本不至于丢掉山西,果然不久后,李世民表示要带三万精兵,把刘武周给弄死,拿回他们李家的“龙兴之地”。
打仗嘛,大家都知道,除了对双方势力影响最大之外,还有就是当地百姓会频繁受灾。
都说军事之后,便是政治,怎么恢复当地秩序,重新发展经济这才是真理,比起打了就跑,美其名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可是要重要得多。
这一战,就是著名的“柏壁之战”,战争过程便不细讲,这场战争也是李世民的高光时刻,以少胜多,打得刘武周宋金刚不断后退。
(柏壁之战前进路线)之所以挑柏壁之战来讲,是因为李世民在河东地区,和宋金刚曾展开了一段时间的对峙,这种对峙不是不敢上,不是在等援军,而是在“重建河东地区崩溃的经济体系”,可以理解为重塑政治形态,社会阶级,把该地区变成真正的“大唐”。
在武德二年(619年)末,李世民就在屯兵柏壁和宋金刚对峙,这时候,他就派出了刘弘基、张纶进去深入西河,为的就是逐渐策反当地势力,既是为了断敌人的粮,也是为了之后的政治建设。
於是遣刘弘基、张纶进逼西河,而晋浍城堡并来归附,贼转输路绝——《册府元龟》那么《资治通鉴》上对这次柏壁之战,李世民以柔和地方式收复失地以及民心的评价是什么呢?
帝乃出教,示其祸福,令之所及,争来归款,自近至远,投附日多。
然后渐收其粮,以济军事......——《资治通鉴》这其实就是一种境界,战争以及恢复发展双旋律同步,李世民在其一生几乎所有的拉锯战中,都喜欢把所在根据地打造成“圣地”,以和对手不同的政治手段,吸引人的到来。
有的人会说,这明明就是军事,怎么能说是政绩呢?
单纯地讲大政绩,成就,不信者络绎不绝,比起这些表面的,我们干脆深入看李世民的能力。
后人把李世民从基层积累起来的发展模式称之为“军政一体”,这便是最原始的政治能力,而毛主席是怎么评价李世民操作的呢:“一是练军,二是练民”这里所说的练民,便是指将民众转为军人的一种基础,还有引导当地民众恢复生产的意识,其中蕴含着的便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核心原理,套到现代来讲,这既是“赢得了人民便是赢得了胜利”,这便是他的能力高明之处。
那么柏壁之战,李世民才多少岁?
这一年战争结束,平定了刘武周的秦王李世民才二十一岁,这一年还俘获了尉迟恭。
尉迟恭一开始是搞偷袭的,后来被逮住了,何以被李世民慑服?
还真的不是严刑拷打,就是李世民这种年仅弱冠,却如此可怕、缜密的心思。
正如李世民之执着,所说的那句话:“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
而回到中央呢,我们干脆看看李世民的“用人能力”,因为李世民最强大之处在于驭下,而且他们心服口服,就这样才打造出了贞观之治。
在《贞观政要》中,李世民曾常常思索到深夜,想的什么问题呢?
惟恐都督,刺史堪养百姓以否。
故于屏风上录其姓名,坐卧恒看,在官如有善事,亦具列于名下是的,他怕下面的官员“暴政”,并不能好好地对待百姓,于是在一面屏风上写下他们的名字,此举要远比古代大多数帝王让人感到真实,比起一些轻飘飘,史书记载的“体恤民情”,这种行为才有真正的明君气象。
在唐朝贞观年间,李世民对官员有一个名为“四善二十七最”的“政治考察”,这是打造贞观盛世极其重要的一种“选拔默契”,选拔的原则就是,看你对人民够不够好。
记得清华大学的张国刚教授曾经如此评价贞观之治,他认为贞观之治并不是如汉代文景之治那般表面的盛世。
“贞观之治它不是一个概念,是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思路”角度二:万国来朝,成就大唐灯塔国我一直把中前期的大唐称为“灯塔国”,之所以如此称呼,那是因为大唐在当时的世界上是最发达的国家,而对于欧亚大陆来讲,凡是知道唐朝的各族人民,都以“去大唐”为最高的人生目标。
唐太宗曾有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这是太宗民族观的基础,而大唐盛世的全方位构成,和他这句话的思想息息相关。
排外,是大多数封建帝王、封建政府的一般心态,但李世民却不一样,他喜欢外国人来大唐,来建设大唐,来发展贸易。
虽然这和唐代继承南北朝的大交融时代背景有关,可唐太宗的气量和政治底层逻辑却是颠覆的,是新颖的,更是除了现代社会,以往时代的封建帝王都学习不来的。
在人才选拔上,李世民接受国外留学生来大唐:太学诸生三千员,新罗、日本诸国,皆遣子入朝学习——《唐林语》所以对于日本以及朝鲜半岛而言,唐代在他们民族中的历史烙印最为深重。
而这些国外学子,来到唐朝学有所成,也可以在大唐为官,至于大唐的朝廷,外国官员那可以说是历朝历代最多,而且这些外国人极其忠心,比一些汉人官员更加忠心,几代人都在大唐为官,例如在“钦天监”、“太史局”(唐代天文历法机构)的三大东南亚家族。
对于经商者呢?
唐太宗放开了入境渠道,在长安设立“大使馆”,设立了签证制度,让中亚、东南亚、日本、朝鲜半岛等等国家都有来大唐的机会。
而且在民间,这种对外国人友好的风气还演变成福利制度:“化外人归附者,所在州镇给衣食”——《唐令拾遗》所谓化外人,就是国外来者。
唐朝基层政府有给他们提供衣食的义务,这大大增加了外国人的归属感。
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唐朝风气开放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唐朝政府并不阻止“异国通婚”。
但是唐太宗也有其精明之处,例如一个外国男人,他来了大唐,可以娶一个汉人女子,可是不能带其回国。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留人口,可即便是这样的要求,大唐还是无数外国人趋之若鹜的圣地。
在广州、长安著名的“蕃坊”,就是外国人的生活区,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茶马古道”、“丝绸之路”这些表象,且听到耳朵生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了。
大唐巅峰时期,数十万外国人流动,有人说才数十万人,不是很多啊。
这里要考虑大唐人口不到一个亿,而且外国人更少了,能千辛万苦来到大唐的更是少之又少,要知道,当年很多外国移民要翻过青藏高原才能来到唐朝,这其中难度可想而知,几十万外国人,已经是极其优异的成绩了。
角度三:施恩万民,打造完善的基建以及社会保障最后,讲到唐太宗关于人民生活的帮助。
其实,唐太宗的一生,把心用在改善人民的生活上更重于战争,客观来讲,其晚年的确变得昏庸,时而说不想当皇帝,要当个隐士,时而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去奢靡,但也不能否认他曾经是个强大且优秀的明君。
记得当年《中国通史》有一集,就是讲到了扬州勾城塘水利工程,而这个水利工程,就正是唐贞观年间,在太宗皇帝的通知下建设的,千百年来一直孕育着江南土壤。
在《新唐书》中,列传以及地理志中,有大型,注意,是大型的水利工程,就有27项,那么除此之外,还有《册府元龟》、《资治通鉴》、《文献通考》等重量级史料尚未统计。
贞观元年,山西洪洞县开辟“霍渠”:洪洞县开南北霍渠,引霍泉水溉洪洞,赵城两县田数百顷——(《山西通志·洪洞)清)在贞观十三年,还是太原:长史李勣架引晋水入东城,以甘民食,谓之晋渠——《新唐书》诸多例子便不再列举,在水利一事上,唐太宗以比隋炀帝更柔和的方式反馈人间,要说有没有隋炀帝开辟大运河的功绩那么大,那肯定没有。
但是水利建设,唐代皇帝中,唐玄宗以及他的曾祖父唐太宗都是中华封建帝王行列里的第一梯队。
那么除了水利之外,便是唐代的“社会保障体系之一”:“义仓”。
有的人又讲了,这赈灾算什么保障体系。
要知道,这可是公元七世纪而已。
唐代还是难以逃过灾荒,生产力有限,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唯一可以看出帝王好不好的,只有他的“应灾机制”,我们称之为赈灾。
贞观初年,邓州陈君宾就是李世民最喜欢那类官员,关怀百姓。
那么邓州发生了什么呢?
就是灾荒,而陈君宾知道当今天子十分支持救民,因此派着手下的人把政府粮仓的粮食分发到每户人手里,除此之外,他还设置了一个“政策”,和李世民的“自成系统”的风格极像。
他让邓州一些有余粮的人家,把自己的余粮借给那些没有粮的人家,然后政府做担保,没有粮的人家以后种了田,再加上利息还给借粮户就行了。
就是这么神奇的政策,把邓州给盘活了。
李世民知道后:“变浇薄之风,敦仁慈之俗,政化如此,朕复何忧”。
在贞观初年起,李世民就一直在建设“义仓”,以便存量。
在《旧唐书》记载中:“自是天下州县,始置义仓,每有饥馑,则开仓赈给”。
在《文献通考》中,可以看出唐朝的义仓建设要远比隋朝有实用得多,虽然总说唐承隋制,但李世民本人其实是具备强大的反思纠错能力,以及一定的政治原创性的。
三个角度,希望能看到了一个具象的,有成绩的李世民。
他的一生,戎马飘飘,也心怀天下,可以说他完全是为了帝王生涯而诞生。
我们不应该看到一个表面的,道听途说的李世民。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参考:
唐明两朝两太宗都得位不正 但是其文治武功在历代帝王中都算的上是顶尖的 我真不知道如果说唐太宗的文治武功一般 那么400多位皇帝比他更加出色的有几个。
参考:
李世民得位不正是不争的事实,但说他政绩不出色,确实有失偏颇。
说李世民政绩不出色,极有可能是看到了一些表面数字。
李世民执掌大唐后,大唐延续了大隋的治国制度,比如:科举取士、文化、经济等等。
开皇之治时,大隋全国人口总数为890余万户(以三口之家来计算,当时的人口总数为2670万)。
而唐朝的开元之治时,全国共有820余万户(同样以三口之家来计算,当时的人口总数为2460万)。
从数字来看,大唐盛世相比于大隋盛世,人口还减少了将近200万。
这是人们从表面上看到,大唐不如大隋的地方。
但事实上,这处于劣势的数字,背后隐藏的却李世民出色政绩。
李世民:继承比创新更重要隋朝之前是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有九个国家相互更替,不断征战。
杨广父子,历时两代人终于结束南北朝纷乱的局面:使各民族完成大融合,统一了中原疆域。
可惜的是,大隋从建立到灭亡,只维持了37年时间。
也就是说,中原疆域刚被统一37年,各民族刚刚开始融合,就又要面临分崩离析的局面。
这时李渊父子站了出来,完成了杨广父子未完成的事业。
李唐皇室出身鲜卑,在隋末天下大乱时,西突厥曾想要相助刘武周、李渊。
但西突厥向李渊提出要求:可以支持李渊统一中原,但李渊必须归顺西突厥。
西突厥鼎立支持的好意李渊自然是拒绝了,因此西突厥才改为单独支持刘武周。
本有可能快速结束战乱,但不愿沦为附属的他却选择了最艰难的统一之路,随后便有了李建成、李世民征战天下的一幕出现。
不可否认,科举取士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大唐辉煌的成就,确实是站在大隋肩膀上做到的。
但换个角度来看,李世民父子刚刚结束为期几十年的战乱。
其中包括南北朝战乱,杨广兴兵讨伐高句丽,杨玄感反叛,各地义军起义,李世民兄弟平灭十八路反王等等。
此时什么样的国策是有利于百姓,有利于各民族融合的呢?
只有延续大隋治国方针,轻摇赋税才能让百姓休养生息,促进各民族融合,而李世民正是这样做的。
人口基数很重要,但也只是个数字古代国家是否强大,主要指标便是人口基数。
隋朝开皇之治时,全国人口达到了顶峰,但到了隋朝末年,全国人口却锐减到了两百多万户。
大多数人会觉得,造成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是因为战乱,是因为杨广,但事实并非如此。
导致隋朝末年,人口锐减的原因有
但到了隋朝末年,世家大族为了避税,开始瞒报名下的歌姬、乐工、仆役、奴婢、佃农数量。
二、杨广下令开凿大运河,征伐高句丽的是非功过暂且不论。
但过度滥用民力却是事实。
过度征伐虽然降低了大隋人口,却还没到锐减六百万户的地步。
但因杨广劳民伤财,各地义军纷纷崛起,百姓开始加入各地起义军队伍。
因此那六百万户锐减的人口,少部分是死于战乱,大部分却是因为逃籍。
也就是说,大多数人加入了起义军,成为不在籍的流民。
李世民父子统一天下后,重新收拢流民,编籍造册,减免赋税,沿用大隋制度。
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安抚民心,稳定天下的作用。
贞观之治时,全国人口总数由隋末的两百多万户,很快恢复到三百零四万户。
至于李隆基开元之治时的人口总数,不如大隋开皇之治的人口总数,则是因为李隆基执政时期,内有世家大族,外有各地藩镇节度使为祸。
隋朝末年逃籍流民的一幕再度上演。
内施仁政,外用霸道在李世民对内施行仁政的同时,他还对外发动了三次大规模战役:一、公元627年,东突厥爆发内讧。
李世民命李靖前去攻打东突厥,东突厥被灭的同时,颉利可汗也成为李世民的阶下囚。
二、因高昌国主不尊大唐,想要投靠突厥人。
李世民特命侯君集、薛万彻率领数万唐军前去高昌国。
三、公元636年,李世民命李靖、侯君集率军讨伐吐谷浑。
吐谷浑战败后,其国王伏允自缢而死,成为新汗王的伏允子顺向李世民俯首称臣。
正是这三次大规模战役,让四夷臣服于大唐,尊李世民为天可汗。
李世民内施仁政,外用霸道,自然能获得很高的历史评价。
参考资料《隋书》《北史》《周书》
参考:
我不知道
现在有一些国人以黑中国为荣。
他们就是要把中国历史上引以为傲的历史人物、文明说的一文不值,以此来打击和压制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也不知道他们是抱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态还是别有用心。
下面,我用三个故事来回答这个问题。
故事一:魏征的回答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召见魏征,当场质问他,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
魏征本是太子李建成的人,他见李世民的战功很高,就常常劝李建成早早除掉他。
面对李世民的咄咄逼问,众人非常害怕。
只见魏征从容地说,先太子如果能早听我的,今天就不会死了。
李世民听后,没有生气,反而非常敬重魏征的人格和才气,重用了他。
魏征的一番话说出了玄武门之变的实质,这就是一场兄弟之间的权利斗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李渊当皇帝后,李建成因为是长子,被立为太子,他常年守在长安,没有什么战功。
而李世民却是打下了大唐的天下。
他18岁即出征打仗,北灭刘周武,西平薛举,东擒窦建德、王世充,24岁而定天下。
李世民战功赫赫,用“功高震主”来形容也不过分,实在是因为他是李渊的儿子,如果他是韩信的身份,估计也不会落到什么好下场。
因为李世民功高,李渊甚至曾私下里许诺立李世民为太子。
当然最终没立。
所以在当时,如果李世民不能当太子,那天下人都不答应,跟着李世民出生入死的将领们更加的不答应。
当然,太子李建成是不会同意的,他曾屡次压制李世民。
后来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先下手为强杀死太子,逼李渊退位,自己当了皇帝。
这个过程虽然有一些血腥,人们也有一些微词,但是如果以此就说李世民得位不正,恐怕不妥。
李世民有战功,有能力,有身份,他当皇帝是天下归心。
故事二:只身退胡兵。
李世民登基刚刚两个月,东突厥汗国的颉利可汗就带大军入侵,一路打到长安的渭水桥边。
李世民曾派尉迟敬德领兵拦截,但没拦住。
这时,面对来犯的敌人,大唐朝野震惊。
李世民没有派出大军去抵挡,他只身带着六个大臣,骑马去渭水桥边会见颉利可汗。
李世民面对颉利可汗,义正言辞地说他背信弃义。
突厥可汗看到李世民这样英武,又看到他身后雄壮的唐军,怂了,最后和唐朝签订了和平协定,退军而去。
三年后,也就是贞观三年的十一月份,李世民派兵队向突厥发动进攻,在贞观四年一月,打败突厥大军,俘虏颉利可汗。
草原上的其他部落,眼看着强大的突厥汗国短短三年就被大唐所灭,被深深地震撼到了,他们协商共尊唐太宗为“天可汗”。
由此,唐朝成为一个同时统治草原和农耕文明的庞大的世界性帝国,而这是李世民奠定的。
故事三:唐太宗骂魏征唐太宗一天下朝后,对长孙皇后说,魏征这个老匹夫,老是当面给我难看,总有一天我要杀了他。
长孙皇后听后,一言不发,换了朝服向唐太宗礼拜。
唐太宗们很惊讶,说,皇后你这是干什么呀?
长孙皇后说,臣妾听说,主明臣直。
如今魏征这么耿直,正是因为陛下是明主啊,臣妾岂能不贺?
唐太宗即位后善于纳谏,实行王道,与民生息,轻摇薄役,开创了后世景仰的贞观之治。
此外,还有后来实行的三省六部制度,科举制度,都是在唐太宗手里得到了完善。
通过
对内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开创了后世理想的治世时代--贞观之治。
怎么能说唐太宗没有什么功绩吗?
参考:
关于古代王朝开创得位正不正这是一个历史大问题,从明朝以后就有一种论调说自古以来,得天下之政者,唯有汉高祖和明太祖也。
这说的就是汉高祖从一介布衣起兵,消灭暴政的秦朝,是真正的为民夺天下,所以汉高祖得位可以说的上是一个争字。
而明太祖朱元璋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驱逐鞑虏,复兴中华也是朱元璋一手开创的,到孙中山时代都还记得。
为国家文化和民族传承的朱元璋是历史上得位最正的。
那其他皇帝如唐太宗之流就真的因为杀兄放父而得位不正了吗?
得位不在正与不正,而在是否利国与民 还是那句话,看待历史必须要有大局观意识,不能老是以从前那一套去要求古人和自己。
过去讲究的是嫡长子继承制。
这个制度的确保证了中国王朝的顺利传承,但更多的是无能昏君败坏国家也江山社稷。
就像西晋的哪位说出何不食肉糜的傻皇帝,他得位正不正?
应该算是历史上最正的没有了吧!可是他对于国家百姓的利在哪里呢?
是让自己的皇后贾南风去干政从而导致西晋大一统的局面覆灭,还是说后面的八王之乱都该算在他的头上,这个真的很难算清,所以对于古人来说可以讲究得位正不正的问题,但我们现代人研究一个朝代,一个时期的历史,只要是在开国皇帝血脉下的后世子孙有才有德,利国利民者,又何必去管什么嫡长子继承制。
唐太宗皇帝李世民从古代就一直被人说出是得位不正,无外乎两个原因,一个是通过玄武门之变杀害了自己的兄长李建成和自己的弟弟李元吉。
第二个原因就是玄武门之变后用武力胁迫自己的父亲退位让贤于自己。
这些事情做古人看来是一种大逆不道,有违纲常伦理的事情,那个时代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时代,那个时代是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时代,那个时代更是长兄如父的观念,在这种思维主导下的唐朝和后世中国人不能接受李世民的所作所为,他杀兄弟被看成是不悌(兄弟和睦曰悌),他软禁自己父亲被看成是不孝。
但大家是否忽略了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先动得手,旧唐书之中清清楚楚的记载了是他们两个多次暗杀李世民不成,被李世民一击反中。
这就好比现代社会之中的有人要杀你,但你通过正当防卫反杀了对方,是该以防卫过当判你罪名还是以杀人罪判处你是一样的道理。
李世民没有错,错的是那个时代人们局限的意识和大局观念。
李世民在
李世民时代的中国人由乱到治,想想隋朝末年吧,三征伐高句丽耗费了多少人力与物力,一个国家需要搞无为而治,不在于制度和底层,而在于皇帝自身的想法是什么样子的,皇帝生活越是放纵,听不进去忠臣之言,那这个国家就越是混乱不堪,最后归于灭亡,而像李世民继位之后就是一个伟大的复仇崛起之旅。
李世民刚刚继位的时候,以为国家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的父亲李渊,便将他处置软禁在那深宫幽院之中,李渊自此以后就再也没有了政治上的权力,解决了李渊,北方的突厥又成为了最大的敌人,当时的突厥嚣张到已经越过河套地区来到了距离长安只有几十里的渭水,李世民被迫签订了屈辱的渭水之盟,但他三年之后就找回了场子,突厥吉利可汗都要作为大唐的俘虏在皇宫之中跳舞。
整个唐帝国的经济在复苏,经历了隋朝乱世的基层官员也不敢太过压迫百姓,一切都在李世民君臣的指导下缓缓恢复。
朝廷为了恢复民生,甚至恢复了汉朝文景时代的三十税一,这是一种什么税的概念呢?
就是你每年只要从
国家后宫虽然穷了一点,以至于李世民的龙子龙孙很多连丝绸的衣服都穿不上,但还是要对朝臣好一些,需要他们来进行办事,但还是要休养生息,因为百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所以贞观时代是一个从乱世奔跑进入平世的时代,所以李世民能够在三年的时间里面不用花费举国之力和数十万大军就能够绝大漠,让李靖覆灭突厥,然后就地懈牛羊马匹和金银珠宝以归,所以贞观时代的百姓是藏富贵于民,到了数十年之后的李隆基时代才有了杜甫诗句之中小邑尤藏万家室的爆发。
这就是我们中国后人对于历史的定性,过去无论是王朝还是帝国,都是一姓一家之天下,所以那个时候的中国人会谴责李世民违背纲常伦理,所以大家会说李世民是一个冷血的君王,但我们现在的天下变了,中国人的眼界和认识也变宽了,过去是君亡死社稷之后就没有了奋斗和效忠的方向。
如南宋崖山海战十万君臣相约跳海之后,曾经让蒙古大汗蒙古死于钓鱼城之下的重庆山城防线在得到蒙古不杀降者一人后选择了竖起白旗,因为大宋此刻是彻底的完了,这样的坚持战斗到底是为了谁?
如明朝崇祯皇帝死后,天下四分五裂,但任然以南明为主,可一旦吴三桂亲手勒死永历皇帝以后也就注定了后面的反清复明战争不会成功了,没有君主和君主后世血脉,他们心中没有底,这是过去几百几千年中国人共同的想法。
所以他们会贬低李世民,但今天的我们不同,我们这一世的中国人不再是为一姓一家而奋斗,中华民族是我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对象,因为民族国家的概念成熟,我们才能够在牺牲小我,即使千百年之后又有谁会记得你的这种劝说也毅然无悔。
参考:
你说他得位不正,我还忍了,说他政绩不太出色,这我倒要请教,能具体展开来说吗?
难不成史书上的记载都是错的吗?
关于李世民的争议,基本上都集中在他杀兄弑弟夺位吧,其实这没什么可质疑的,那种情况下,李世民不出手等待他的也是死亡。
当时已经不是简单的争权夺位了,早就上升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地步了。
依我看,还是李渊的问题比较大,既然你早就立了太子,那就必须给太子建立足够的威信和地位,其他皇子敢起二心的就必须镇压下去,而不是放任皇子做大。
参考:
现在网络上流行颠覆权威,已经愈演愈烈了。
千古公论隋炀帝是昏君,网上群体:你们说是就是了?
隋炀帝修运河创科举,他是千古一帝,他是被抹黑的!千古公论唐太宗是一代贤君,“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
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
”“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网上群体:李二得位不正,政绩不太出色,他占了隋炀帝便宜!李世民文治武功同学们,你们看看这个
我们不能只看着太阳黑子,就否定了整个太阳。
与太阳这普照天地的光芒比起来,这一点黑子又算得了啥呢?
你反过来想,李世民有瑕疵,要知道,古代中国对道德要求,得位之顺正是很看重的,为何李世民私德不行,杀兄逼父得来皇位,竟然在历史上还有如此美名,这是为什么?
难道不是因为他的文治武功太过耀眼,以至于人们不得不无视黑子,直面他的光芒吗?
参考:
唐太宗得位不正,政绩也不太出色!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提问者故意挖了个坑,也有那么多人被坑进去。
唐朝盛世,中华民族高高在上,历史,世人,海内外,尊敬中国人,最大功劳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找不出第二个人替代唐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