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滞留中国东北的百万日本侨民去了哪里
感谢
很荣幸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最早的一批日本侨民于1910年登陆中国,之后随着日本军国主义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日本人来到中国定居,他们甚至把这里当成了他们的家乡。
当时,东北各大中城市风景优美的地区,多半划为日本人的住宅区。
在广大农村,日本移民“满洲开拓团”也享有特殊待遇。
他们侵占那些原本属于中国人的土地,极大地破坏了当时居民们的生活。
然而,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节节败退,日本侨民的日子也渐渐吃紧了。
一些高管家属和富人先后撤离,留下几百万日本侨民滞留中国。
日本投降之后,忙于处理各种事物,顾不上这些滞留于中国的侨民,这些人也就成为了“难民”。
据日本编纂的《满洲国史》记载,仅在战败后溃逃过程中自杀、饿死、病殁的日本人就达到174022人,其中“开拓团”的团民死亡了78500人。
侥幸活下来的日侨,绝大多数汇集到难民收容所中,苦苦地等待回国。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政府在控制东北之后,就着手开始遣返日侨的工作。
1946年,经当时的“军调处三人小组”(美国马歇尔、中共周恩来、国民党政府张群)协调决定,除丹东的日本侨民7.5万人由东北民主联军负责经朝鲜遣返、大连的日本侨民27万人由苏军直接遣返之外,在东北地区的其余日本侨民全部集中到葫芦岛港进行遣返。
尽管当时中国物资匮乏,但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国民政府都不遗余力地帮助这些日本侨民。
下面是从百度找到的一段话,希望各位可以静下来阅读一下:仅1946年5月至8月,遣返经费开支就达14712万元(东北流通券)。
中共控制区的吉林省政府主席周保中也签署命令,要求对遣返日侨中无力购粮者“可按旅程日数发给每人每天一斤半粮食、十五元菜金。
许多善良的中国人给日侨中的小孩老人腾出热炕,端水送饭。
有一次,葫芦岛的日侨转运所暴发霍乱,致使数以万计的日侨滞留沈阳,薪材出现短缺。
中方立即从抚顺紧急调运燃煤500吨。
为了保证日侨俘及时治病,在葫芦岛还专门设立了有外科、肠道科和妇产科的医院,并保证了足够多的床位。
为了便于日侨了解遣返政策和进程,中方甚至还办了一份日文的《东北导报》,前后共出版了498期。
结果自然是极好的,这些曾经罪恶累累的刽子手,最后被那些曾经的阶下囚,平安送回了自己的祖国。
小编并不是想表达什么,但至少现在看来,日本,并不值得我们当时辛苦地为其遣返难民。
也并不是所有国家都能和天朝一样仁厚,美国、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当时就借着移民的幌子,将这些侨民当作了免费劳工使用。
据统计,直到1946年末,美国扣留了将近7万名投降的日本兵做劳工,用于逐步淘汰在菲律宾群岛、冲绳岛和太平洋海域的战时设施另一边,苏联驱使百万日本难民前往西伯利亚垦荒,这些资料,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闻吧。
至少,我们要知道,那些在东北的侨民,是被那些穷困的中国人,被那些被他们视作牲口的人,那些被他们欺压了几十年的人,所安全送回国的。
参考:
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滞留在中国东北的日本侨民和投降的关东军总数超过了200万人,数量如此众多的日本人在战后究竟去了哪里?
他们的命运又将如何?
200万日本军民的由来1905年日俄战争之后,日本人以战胜国的姿态获得了俄国人在中国辽东半岛上的权益。
随后,日本儿玉源太郎大将提出了向“满蒙”移民50万的设想,计划将中国的辽东半岛作为对俄作战的跳板。
日本当局对这个计划非常重视,开始鼓励本国的浪人、关东军退役军人和商人迁居满洲。
到了1931年“九一八”前夕,大约有20万日本人进入中国东北各城市定居。
在伪满洲国建立之后,日本在东北各大城市的移民数量已经超过了100万人。
考虑到将来对苏作战中,需要大量的粮食作为军用物资的因素,关东军向日本当局提出进行农民移民。
于是,日本启动了向东北大规模移民的“农业移民百万户计划”,旨在将中国东北地区完全日本化。
此后,日本在国内动员贫民加入“满蒙开拓团”,并且发给他们农具和武器,重点开赴中国东北黑龙江和松花江流域。
这些加入“开拓团”的群体,在日本国内主要是贫民或者无业游民,通过移民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日本国内的社会矛盾。
到了中国东北以后,这些在日本国内属于最底层的贫民,开始不断抢占中国百姓的土地,到1938年止,日本开拓团便已侵占中国耕地15万公顷。
但是绝大部分日本人并不参与耕种,他们利用中国农民种地,自己从事贩卖活动,摇身一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地主阶级”。
享有特权的开拓团一下变得非常吃香,短短几年内通过开拓团来到中国东北的日本农民已经超过30万人。
在苏联进攻东北前夕,不含日本关东军的数量,在中国东北的日本侨民数量已经超过150万人。
那么这些人在日本战败投降后,究竟都流向何方?
苏联占领期间,大量因饥寒交迫而亡在苏联红军占领东北之后,由于此时国共两党都还没对东北的城市进行正式接管,苏联人并没有对收容所中的上百万日本人进行有序管理,而这些日本人中,青壮年男性此前大多都被关东军征调入伍,剩下的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儿童。
特别是在进入冬季之后,这批日本难民面临着没有食物、没有御寒衣物、没有住所的境地,苏军给他们配给的食物根本无法保障这100多万人的生存条件。
毕竟这个时候的苏联也刚刚经历战争的重创,想要养活着100多万人难度确实非常大。
因此,在从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到1946年4月开始日侨遣返期间,在收容所中因饥、寒、病而亡的人数超过了17万人。
百万日侨大遣返1946年,国共双方开始大规模接收东北各城市。
为了方便对日本难民的管理,国共双方都是将自己控制区内的日本人集中管理。
其中国民党控制区内约80万人,解放区内约有30万人,苏联控制的大连、旅顺大约有27万人,总共约130多万人。
在这130多万人中,超过70%为女性,剩下多为老人、儿童。
由于缺乏谋生手段,超过10万名日本妇女选择了嫁给中国人为妻。
1946年5月,中国政府开始了大规模遣返日侨的行动。
针对在日本投降后嫁给中国人的日本女性,国民政府一概不承认其婚姻的合法性,不论自愿与否,一律遣返回日本。
而在日本投降之前的中日家庭,则根据自愿原则决定是否遣返。
根据国共双方达成的协议,中共解放区内的日侨分批交给南满的国民党军队,再由国民党方面集中送至葫芦岛港口,由美国负责将其遣返回日本。
1946年5月至12月,在国、共、美三方的配合下,一共遣返日侨1015728人,其中国民党控制区内773204人,解放区242524人。
至于苏联控制的大连、旅顺那27万日本人,则由苏联方面分批予以遣返。
那么在国统区和解放区中留下的那些日本人究竟在做什么?
根据当时的统计,留在国统区的日本人有59861人,留在解放区的有48216人。
以解放区留用的日本人为例,他们中相当一部分都是医生、护士、军械制造技工。
在东北解放战争中,四野的解放军医院中超过半数的医生和护士,都是来自于这批日侨。
而在我军的军工系统中,更是有数千日本技术人员加入,为东北军工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956年6月27日,周恩来总理在接见日本友人时曾说:“我们很感激一部分日本人,他们在解放战争时期,作为医生、护士、技工参加了解放战争,增强了中国和日本人民缔结友好关系的信息。
”解放后,这些解放军中的日本友人和日侨大多都被安排返回了日本。
因此,在日侨大遣返行动中,先后遣返回日本的日侨超过了130万人。
被送往西伯利亚的关东军战俘1946年5月,苏联红军从中国东北撤军。
他们不仅带走了东北的大部分物资,还带走了52万关东军战俘。
在苏联出兵东北后,有60万关东军成了战俘,随后就地释放了7万多老弱病残的关东军战俘。
剩下的52万人加上在库页岛和千岛群岛上的6万日军战俘,一共58万人被送往苏联西伯利亚进行劳动。
二战期间,苏联付出了死亡2700万人的代价,其中包括178万名苏军战俘。
因此,二战后期德国、日本的军队都不愿意向苏联投降,就是担心来自苏联的报复。
他们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在他们手上欠下了太多的血债。
在德国投降后,250万德军成了苏联的战俘,其中38万人再也没能回到德国。
而被苏军带走的这58万日军战俘,最终回到日本的有50.4万人,剩余的7万人恐怕只能到西伯利亚冰天雪地中去找了。
因此,在日本投降后留在中国东北的200多万的日本侨民以及关东军战俘,最终回到日本本土的大约有180万左右。
参考:
战后,中国东北之所以有上百万的日侨与日本自“九一八事变”后大规模向满洲移民、拓殖有很大关系。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仅仅一个多月,日本当局就制定了所谓的“向酝酿之中的满洲国迁移日民”的方案,此后陆陆续续有日本人移民中国东北,据不完全统计,到战后的1945年8月,在中国东北的日侨数量已达110余万。
战争结束后,中国政府对日本战俘和在华日侨采取的是“以德报怨”的政策,蒋介石在抗战胜利的广播中也说过不得对日本战俘和日侨横加侮辱,因此国民政府在战后积极协助日侨回国。
由于在华东北日侨人数最多,所以国民政府优先处理了东北日侨的遣返工作。
行政院给东北行辕的指令是:“凡散在东北的日本人,无论是侨民还是战俘,原则上全部遣返。
”而针对有日本妇女已经与东北当地老百姓结婚的情况,行政院的指令是:“凡在投降后结婚的,一律遣送,凡在投降前结婚的,特别是已经有子女的,按照其
”因此,依照行政院的指令,东北国民党政府调动了大量舰只对东北的日本侨民进行遣返。
而当时东北民主联军所控制的区域内,也有将近20万日本侨民,东北联军也予以了配合。
最终,东北的日本侨民和战俘大部分通过葫芦岛港口被遣返回日本。
但是并不是所有日侨最后都能够回到日本国内,除了被顺利遣返回国的日本侨民之外,剩余的日侨的出路主要包括
一种是自杀身亡。
许多日侨以“天皇使者”自居,他们接受不了日本战败的消息,因此选择了自尽。
苏军的《红星报》曾经报道过这样一则消息:“小兴安岭密林里,发现600具剖腹自绝的日本人。
”还有就是选择留在东北当地的,因为当时许多日侨也知道回到日本就是死路一条,日本已经是一片废墟,回去不一定能够生存下来。
因此许多日侨,特别是日本妇女,选择嫁给东北当地人,以便可以受到保护而留下来,当时就曾经发生过六个日本妇女争抢一个中国男子,母女同时嫁给兄弟两人的情况。
参考:
日本战败后200万侨民如何处理,日本绝情中国厚恩,有回报吗?
1931年到1945年,日本法西斯政府发动了惨无人道的侵华战争,这场战争中,无数日本人来到中国,有的成了对中国人犯下滔天罪行的恶魔,有的则是过着与日本本土并无太大差别的劳动工作。
1945年,日本投降后,这些人都承担了怎样的命运?
我们今天来好好聊聊。
1936年,日本的广田弘毅内阁制定了《200年百万户五百万人移民计划》。
向中国移民,成了日本七大国策之一,大量的日本人有计划来到中国,很多人都是在日本本土活不下来的普通劳动者,社会底层,可是来到中国,摇身一变就成了人上人。
恶人自有天收。
日本投降后,这些“人上人”一下子成了无家可归的难民。
当时全世界有660万滞留海外的日本人,其中在中国有200万日侨,194万日本俘虏。
这394万日本人,后来都怎样了呢?
首先,想要日本政府收留他们,基本是不可能的。
因为,日本政府第一时间就以本土遭到袭击无力接受侨民回国为由,拒绝了大部分自己的子民回国。
最惨的是落在苏军手里的人。
苏联一直都有古拉格传统,流放犯人是一贯做法,所以,在苏军手里的47万日军俘虏,直接被押送到西伯利亚的古拉格进行劳动改造。
这些恶贯满盈的日军,当年奴役中国人到海外做苦工的时候没想到,自己会承受这样的命运。
落在中国人手里的日本人,情况就好很多了。
第一批遣返回国的日本侨民和俘虏,主要通过葫芦岛。
从1946年到1948年两年半时间里,经过葫芦岛一地,就遣返了1051047人。
这时期,复杂遣返日本人的主要是国民党政府,日本人回到本土,对国民党政府感恩戴德,一些人甚至修建了“中正神社”作为感恩,如今都成了热门景点。
中正神社上的木牌写着:本社是为了纪念中华民国前总统蒋中正而建立的神社。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当日,蒋公曰:“与人为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反对分区占领日本,放弃战争赔款,反对罢黜天皇,200多万军民即行遣归日本。
由此,才有如今日本之兴旺。
想来对于战败国,这种宽容是各国领导人所未见的。
大恩无以为报,特立斯社于此,以表诚挚感谢,永世不忘。
事实上,国民党政府对日本滞留侨民的政策,比对本国人仁慈多了。
允许日本官兵与侨民携带一件盥洗具、一件毛毯、三套冬季衣服、一件大衣、三双皮靴、三条短裤、三件衬衫、一件手提包、一件手提袋,另外侨民可带 1000 日元,军官可带 500 日元,士兵可带 日元的现款。
对此,岗村宁次在回忆录中写道,“与其他从南洋各国返日的人相较,从中国返日者的行李的确太多了”。
事实上,国民党政府不仅允许日本人携带大量行李和
。
据估计,三个月内为日本俘侨提供的粮食多达 128.2 万余大包,如果按当时每包 8000 元计算,共需款 102.574 亿元。
日本人纷纷表示,因为蒋中正,才有战后自由、民主、发达的日本。
日本滞留侨民中,200万侨民竟然有154万都在东北。
辽沈战役后,共产党全面接管东北,立即对日本侨民进行救助,引导东北人善待日本侨民。
善良的东北人民,收留了大量的日本人孤儿和妇女。
1963年,黑龙江省方正县,厚葬了5000多名日本移民骸骨,修建了方正地区日本人公墓。
日本侨民来到中国,本身承担着一定的侵略使命。
而大量日本侨民在东北,强占土地、夺人家产的事情不是没做过。
但是,总的说起来,这些日本侨民,罪行远远没有日本兵大。
滞留中国的日本俘虏和战犯,我们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1956年,新中国政府对1017名职务较低、罪行较轻、悔罪表现好的战犯予以特赦。
这些人,在中日两国红十字会的沟通下,通过天津港顺利归国。
对罪行较重的战犯,我们也给予了相应的处罚。
不过,到1964年,受到新中国判决的45名战犯,1人狱中病死,其余44人全部释放回国。
日本无家可归的侨民我们以最大善意包容,犯下罪行的战犯,我们也通过治病救人的方式让他完成了“从鬼到人“的转变。
这是新中国的宽容,也是新中国的智慧。
新中国的宽容和智慧,换来了日本人的感恩和中日友好吗?
答案是肯定的。
1972年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日本遗孤回国认祖归宗,他们大部分人把中国养父母视作再生爹娘。
一些归国的日本战犯,在日本成立反战组织,为“中日永不再战”奔走呼吁。
当年葫芦岛百万大遣返时,有一位13岁的小孩,后来成了日本知名作家国弘威雄。
他主持制作了大型纪录片《葫芦岛大遣返》,获得了很大轰动。
还有一位日本老人,在80岁时完成了从黑龙江到葫芦岛的骑行之路,中日合作,把这件事拍成了纪录片《一个日本老人的感恩之旅》。
2008年汶川地震,日本遗孤募集到90万善款,全部捐给了汶川当地人。
二战后中国人对日本侨民和战犯的宽容和智慧,很大程度上让中日邦交正常化后的中日和平和合作成为了现实。
事实证明,中国人的智慧,是其他民族难以企及的高度。
参考:
1945年,曾经不可一世、叫嚣着“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日本,终于战败投降。
这是近代以来的中国,第一次接受他国投降,并没有任何处理经验;
而这也是素称无敌的日本军队,第一遭向人臣服,其实双方都没有前例。
2010年12月14日,时任日本首相菅直人登上硫磺岛,跪地收殓二战日军尸骨战争结束之际,摆在双方面前的一大棘手问题,就是日本滞留人员怎么处置,尤其是在东北,有高达110万的侨民。
为什么,因为人数太庞大了。
这批人数到底有多少,现今网上人云亦云,但基本还是理清的,等待遣返的战俘与侨民总人数大概就是310多万:据《中日关系80年之证言》一书,当时日军盘踞在中国战区的军队为128人;
而据梅桑榆《三百万日俘日侨遣返实录》,侨民约200万人,合起来就是310余万。
——那时全日本人口不过才7199多万人哪!这也证明,当时的日本确实“胜券在握”,早就把中土视为自己的“第二国度”了,源源不断地朝中国移民。
如何处理这些日本“难民”,战胜国们态度并不统一。
从现有材料看,事先也并没有认真沟通过,所秉持的都是各自理念与主张。
譬如美、苏、澳诸多国,至少在开始确实或公然或隐晦地主张“报复”。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密苏里号”上卑躬屈膝签署投降书,美国总统杜鲁门随即发表广播,称“今日是我们永远不忘的报复日”;
翌日,斯大林也发布讲话,大意是自1904年战败,俄国人等待洗刷耻辱已苦等了40多年,终于可以将污点送还云云。
实际上,他们也确实不客气,“以彼之道还施彼身”:1945年8月,59.4万的日本关东军被苏联捕获,这些人除个别老弱病残,多被送去西伯利亚做苦工。
那是西伯利亚最寒冷的季节,这些俘虏穿单衣、住木板屋,食物也是定量,就这样一两年内有相当10万人死去——数年后苏方不得已同意遣返,骨灰都装了整整两船。
而美国呢,素来标榜人道主义至上,这时候也顾不了了,据记录至少扣押了7万名俘虏作劳工,甚至不乏“虐俘”酷刑,这是可见诸战后一些美国人回忆录的——当年美国大兵落在日本手里死亡比例高达40%,比较下其实还算“仁慈”;
这其中,数澳大利亚政府态度最特殊,他们是唯一拒绝承认日本投降的国家,对待日本战俘是直接“就地正法”,是全球处决日本战俘最多的国家。
至今,澳大利亚还有一座二战纪念馆,馆场门口每日投射日本国旗到地上,让每一位进出的参观者,直接踩在上面,态度就是这么横!从中国人看来,这实际也是“冤冤相报”:当初的日寇,对待俘虏实在太残酷了,“烧烤”、人体试验、“徒步旅行”等等,什么毛骨悚然的花样都来,让西方人闻风丧胆的德军焚烧炉、毒气,相比之下真是有点小儿科了。
1945年9月日本鬼子排队向美军投降,乖乖交出指挥刀不是曲为之说,这里面最显宽宏大量、慈悲心肠的,确实是中国——尽管她是受对方凌辱最深的国度。
这也导致,时过境迁数十年之后,不断有网民质疑:当年是不是太“妇人之仁”了?
生者又有何权利,去替死难同胞表示“原谅”?
早在日方签署投降书前的1945年8月15日,彼时的中国“最高统帅”蒋介石,就发表了《告全国军民及世界人士书》的广播讲话,率先为如何处理这批主要在东北的“阶下囚”作定调。
一,发扬“待人如己”、“要爱敌人”的宝训,既“不念旧恶”还“与人为善”,不仅力戒报复,还得“怜悯”;
二,据台湾学者林金茎《战后中日关系之实证研究》,当时的两大方案就已经定下——1,“快速遣返留在中国大陆的日本军民”;
2,“放弃巨额的战争赔偿要求”。
这就是所谓的“以德报怨”宣言\政策。
蒋为何如何急着表态,现在看来也事出有因:其一,当局需要维持与延续与日本官方的关系,不惜采取屈就立场,这种妥协的本质越到后来越明显,尤其是在1970年时代初期;
其二,当时的中方也担心日军“垂死挣扎”来个鱼死网破。
这一点,一度贵为“国防部参谋”的黄仁宇,日后在其《关系千万重》一书中有过披露。
他说,受降前后,还有100多万日兵盘踞在中国大部所有重要城市铁道港口,如果真的要强力接收,不给对方一味定心丸,到底后果如何我们没有信心;
其三,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蒋存有私心,他忧虑国内对手会趁机扩大地方范围,所以有意让日本投降转化为国内斗争的一环。
从效果看,蒋的目的算是基本达成了。
讲话发表后第3天,日方就决定向中国投降的方针,并颁布《处理纲要》,通令全体在中日本军民服从——一贯凶残成性且视屈服为莫大耻辱的日本人,这时候能“乖乖听话”,全中国的主要交通路线与重要都市都确保了安然无恙,蒋“既往不咎”的安抚讲话,是起了最大作用的。
所以,时下很多人认为“以德报怨”的政策很“无能”,其实也没有体会到当日的情况。
徐燕女士,现居辽宁沈阳。
她在日本战败时出生难民营中,被中国人收养实际上,尽管声明所有东北侨包括战俘“一律遣返”,可国民政府还是靠征用或志愿的方式,挽留下了“很多有需要的日本人”。
据秦孝仪主编的《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彼时最高委员会颁发的《处理日本问题意见书》,其中有一条重要计划,就是“征用日本在华战俘或侨民,以加速收复区工矿业及交通复员之进行”。
为此,在1945年的9月30日,还特意颁布《中国境内日籍员工暂行征用规则》,使得有专门技术的战俘或侨民留在中国至少一段时间。
这批人数量有多少呢,据“日本官方善后总联络部”统计,大约有3.6万人。
其中不少人,担心回日后找不到工作,主动要求留下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美国是扣下7万战俘的,却指责中方这样做“极其令人不快”,明显是双标。
为此,美国还多次派出船只协助接运东北侨民与战俘,使得遣返工作更加顺利。
据台北“中研院”《马歇尔使华报告书笺注》,截止到1946年9月6日,受遣返的东北侨民为682629人;
到了9月20日,就有2711951,其中军人1231251,侨民1480700人。
撤退中间,至少有近4000名日本人子女被遗弃在中国,他们被中国人收留,并抚养成人,这些“日本遗孤”都是可以查到名姓的。
从现有史料看,遣返过程中,中方是非常宽厚的。
不仅禁止任何虐待战俘,还允许他们各带行李30公斤及现款——导致冈村宁次回忆录还抱怨从中国回来的军民行李“确实太多了”,还不允许言语“侮辱”,指示称呼他们为“徒手官兵”,反正用力所能招待人家吃好喝好。
中国老百姓也确实善良,不但不“以暴制暴”,还施以救助:已不完整的数据表明,日本投降两个月内,就有近11万日本女子选择嫁给了中国人,尽管后来明令一律遣返,实际还有不少日本人靠各种方法留在了中国。
严歌苓小说《小姨多鹤》里的张俭、《林海雪原》的土豪赵大发都是娶了日本老婆的,这些某种程度上都可看作“实录”吧!现有材料表明,仅1946年5月前后三个月,中方遣返经费就达到了14712万元,东北日侨缺钱缺粮的每人每人免费给发放一斤半大米、15元菜金,还为此专设医院,保障这些曾经的“仇家”们无灾无病回家去。
因为要尽力为东北上百万日本人遣返,那时候国内80%
从这些情况看,这些日本军民,在败退之际遇到的是中国人,确实是够幸运的。
以善良的中国人心理揣度,你曾经肆无忌惮地烧杀掳掠,换来的是“以德报怨”的善果,怎能不心怀感激?
可事情的另一面,其实依然是残酷的:中国如此善待在华日本军民,而与此同时,在日中国俘虏与大批侨民却处境堪忧——只因国内当局还无力顾及,留给迷蒙历史的只能是一声无奈的叹息吧!
参考:
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割让辽东,后虽经帝国主义列强干涉还辽,但是日本的触手已开始伸向东北。
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取代沙俄获取了在东北的权益,日本关东军(1919年正式命名)开始占领东北铁路沿线的地区和矿区开发,建立殖民地城市。
到日本战败关东军已经在东北待了40多年,关东军在东北的历史比张作霖系的东北军都长(1907年调奉天)。
日本想永久性占领东北是根据其已经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大陆政策的国策,所以满铁(前身日本野战军提理部)在东北引进了日本同时期的工业体系和城市体系、交通体系,甚至在918事变前就完成了许多城市建设。
日本人开始向东北扩张,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寻找各种借口向东北移民。
为了保证日本移民的顺利进行,日本关东军把大批的中国人赶出村庄,大批的东北人民流离失所,而新来的日本人则占据了中国人的家园,耕种中国人留下来的熟地(并雇佣中国人来耕种,他们则当上了地主)。
从1908年开始,日本一共执行了10期侨民政策,大约有50万的日本人,进入中国东北地区。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更是肆无忌惮地大规模向东北移民,在1932-1936年之间,日本就进行五次侨民活动。
日本广田弘毅内阁甚至正式将向东北移民定为基本国策,提出了详细的计划,计划在20年之内,向中国东北地区输送人口,100万户——500万户,这个计划到1944年,居住在中国东北的日本人,已经达到了166万之多。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
对于日本的投降,躲在峨眉山的委员长没有想到,在东北的日本人也没有想到。
对于在东北的日本人,他们随后的命运如何,简单梳理一下。
关内日人遣返1945年,中美苏三个国家,在上海专门召开会议,对日本侨民遣返的问题进行协商。
按照协商的结果,首先将关内的日本侨民进行遣返,然后在东北地区的侨民遣返。
会议定下的原则是:确定将所有的日本侨民,有组织的,安全的遣返回日本。
蒋为了体现其是所谓民主国家形象(还有一些不能说的道道),甚至发表了讲话,要求军队和国民对日人“以德报怨”。
中国负责从陆地、港口集中输送遣返人员,美国负责利用海上航道运输,遣返日本侨民,而苏联专门负责大连旅顺地区的日本侨民。
然而苏联拒绝使用旅顺港遣返日本侨民,因此葫芦岛成为东北日本侨民遣返的唯一通道。
在关内共有128万日军投降(含越南北部三万多日军),有日侨八十万左右。
从1945年11月17日第一批遣返船自塘沽港离岸,到1946年8月21日最后一批日俘日侨在日本登陆,共计有125.5万余日俘、784974名日侨,分别从塘沽、青岛、连云港、上海、厦门、汕头、广州、海口、三亚、海防、基隆、高雄等港口乘船回国,总数近204万人。
遣返时还特别允许归国日侨、日俘携带30公斤的行李。
从遣返的日俘数字上看好像能对照上,可是光阎锡山就一次性截留了五千多人的日军来打内战,这部分日军(第十总队)在解放战争中大部被歼灭,其余被俘虏。
阎锡山大概使用的是以民充军的方式来对上日俘数字。
关东军1945年8月9日,一百五十万苏联红军开始向中国东北进军,关东军被击毙八万三千人,被俘五十九万四千人(含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其中将官148名。
从1945年底苏军开始将日军俘虏运回国内,时间持续了大半年。
在苏联的日俘,归两个系统收容管理,一为苏联的内务部,一为苏联的国防部。
日俘共编为569个作业大队劳动,大部分在西伯利亚,其次为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外蒙古。
日军战俘入苏不久,即有近43000人患有各种不同疾病,经交涉,苏方同意释放其回国就医。
日本俘虏死亡主要是第一年的冬天,后来劳动营条件改善以后,死亡率就降低了很多。
1946年10月,苏联开始着手日军战俘的大规模遣返。
由于遣返日俘不单单是苏联与日本两国的问题,背后还牵涉到美苏、美日关系,一遇到美苏关系紧张,遣返问题就搁置起来了。
就这样拖拖拉拉到了1949年,除3000名有罪的日俘被扣留外,其他均被遣返。
新中国成立后,苏联将900余名战犯引渡到我国。
直到1956年12月26日苏联才将最后的1025人遣返回了日本。
除了六万多人死亡外,有52万多关东军战俘回到了日本。
在中国的1109名日本战俘,在1956年开始分三批被释放。
1964年3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将关押在抚顺的最后三名抚顺的最后三名日本战俘齐藤美夫、富永顺太郎、城野宏,裁定予以提前释放,至此,除47人在关押期间死亡,其余1062名日俘都回到了日本。
滞留东北的日本人去向日本投降后,往日趾高气扬的日本人惶惶不可终日,除了少部分日本权贵在日本投降前后逃回日本外,大多数日本侨民滞留在东北,他们的归宿大致如下:一、自杀在东北到底有多少日本人自杀,没确切的数字。
由于日本军国主义宣传和教育,很多日人无法接受战败的事实,同时很多人也害怕遭受战胜国的报复,对未来充满了恐惧,因而很多人选择了自杀。
特别是日军在撤退时,往往对带不走的平民逼迫其自杀,甚至日军自己动手。
上世纪80年代,哈尔滨王岗镇竟然出现在日本报纸《朝日新闻》上,原因是:1945年王岗有四十多
时隔四十年后,真相终于真相大白。
日本在王岗建立了一个“满洲国国立哈尔滨农事试验场”,农场里有几名带枪的“在乡军人”(预备役)和职工的老婆孩子。
由于日本穷兵黩武,在东北的日本开拓团里的青壮年几乎都被征召入伍,留下的大多是老弱妇孺。
日本战败的消息传到哈尔滨,王岗农场的负责人慌忙去市内请示对策。
可当负责人回到农场时,发现四十多个日本人死在一个大厅里。
1984年6月份,王殿臣老人病重,临终前告诉了其子王文祥他的身世。
原来王殿臣年轻时在王岗农场给日本人当农工,那天晚上他没走,恰好看到四十多个日本人,一起往大厅里聚,其中多半是带着孩子的女人。
他先听到日本男人叽哩哇啦说日本话,过一会儿,里边又吃又喝,又哭又唱,忽然传来“叭叭”地枪声,之后大厅里就没了动静。
他大着胆子走到窗户跟前,往里一瞅,屋里的人横躺竖卧,都死了!王殿臣发现一个孩子在妈身边正爬呢,他从窗户跳进去抱起一看,是个男孩,心里挺高兴。
刚要走,又看见孩子妈身边有个黑匣子,顺手就把它也带上,急匆匆地回了家。
王殿臣去世后,王文祥就把寻亲材料寄到了日本。
原王岗农场职工大木来到哈尔滨,见到了王文祥。
经过核实,王文祥就是王岗农场集体自杀事件中唯一的幸存者松下正俊,王殿臣是唯一的目击者。
二、被中国军民、苏军所杀东北在当时属于边陲化外之地,老百姓并不理会委员长的“以德报怨”,或者就没听到那广播。
对于平日里高高在上的日本人,一些百姓自发地产生了报复行为。
不过,这不是普遍现象,而且,报复行为多是抢夺财物及谩骂殴打,还有就是强*女性,一些日本女人被扒光了衣服捂着下体跑到铁路沿线,杀日俘日侨的相对不多。
苏军在东北,“看到日本女人就要捉,……到了下午四、五点时,街上都看不到一个日本女人,……将她们用大卡车载到俄罗斯军的司令部去,再分配到各个军营去。
”凡此种种的回忆资料不胜枚举。
对于胆敢反抗的,苏军则直接开枪。
但是,这也是极少数。
国军没听说有什么杀日人的事,他们在东北主要欺负的是日本女人。
在内地有一百多万日军,而且解放区与蒋管区犬牙交错,他们没胆。
但是,在东北老毛子都把鬼子兵装闷罐车运到苏联去了,这些国军胆就肥了,有的高官竟然要每天换一个日本女人,孙立人就曾经撞见过下属集体轮*日本女人,国军这是号称要在床上打日本。
对日本人杀得较多的,伪军算一份。
日本投降后,那些当伪军的也在为自己的前途命运担心,于是,一些伪军对部队里的日本教官和当地日本官员和平民动了手。
如在遵化,驻遵化城内的满州队、自卫团、警备队,一夜之间将城内的日本人全部杀掉,既有日军及伪政府的官员,也有商人,还有女人和小孩,有100多。
这种举动,不论出于何种原因,都是国际法所不允许的。
最大规模的一次是共军杀的,不过,那是日本人该死。
1946年2月3日,大年初二,一万五千余名日本军人,在国民党反动派策动下,进行了武装暴乱。
当时我主力部队都在外剿匪,在通化只有四个连,幸亏我东北民主联军事先掌握情报,控制了内应分子,捣毁了国民党暴动指挥部,外地部队积极驰援,内外夹击,最终粉碎了敌人的疯狂反扑,击毙暴乱分子一千余人,平息了暴乱。
通化暴乱日本人指挥官藤田实彦大佐被擒战后,对日本人进行了甄别。
当时,潜伏在通化周围长白山地区的日军有三万多人,蒋匪特务活动猖獗,形势很紧张,部队的精神也高度紧张,因而,对于甄别出来的日人采取了严厉手段,据说人数有三千。
三、病、饿而死日本投降后,日本政府和关东军对百万日侨不管不问,苏军也不管,共军忙着进军东北一时也顾不上,而国民党还在遥远的四川。
这一时期,东北出现了很多政治土匪,即国民党以中央的招牌组织了所谓“先遣军”、“挺进军”、“光复军”、“忠义救国军”等特殊的地方土匪,其成分是国特、敌伪残余、惯匪及被批斗的反动地主等,人数约达10万多人。
日本人除了被普通民众报复外,也常常被这些土匪洗劫,异常困苦。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日本投降后的四个月内,就有十七万日本人因疾病、饥饿等原因死去。
四、遣返回日本1946年,经当时的“军调处三人小组”协调决定,国民党统治区的日侨,由国民党“东北行辕负”负责,中共负责区,由“东北民主联军”负责,除丹东的日本侨民7.5万人由东北民主联军负责经朝鲜遣返,其余均集中到葫芦岛遣返。
1946年5月7日夜,随着一阵码头上的气鸣声响起,第一批2489名日本侨民,乘坐两艘轮船,离开葫芦岛,正式拉开“葫芦岛大遣返”的帷幕。
一直到1946年12月25日,经158批次的遣返,合计有1017549名日本侨民,被安全送回日本1946年12月,由“满洲”归国途中成为孤儿的孩子们到达东京的品川车站。
1946年之后,东北地区,还有33498名日侨,1947年,又分为12个批次,将29672名日侨遣送回国。
一直到1948年9月20日,最后一批3871名日侨,从沈阳运至锦州,从葫芦岛出发回到日本。
自此共有1051047人自葫芦岛返回了日本,这些人大多被日本政府安置在北海道。
五、留在中国选择留在中国的大致是如下几种情况:1、日本占领东北时,有一些日本人与中国人通婚,战后,本着志愿的原则,这些人大多选择留在中国入了中国籍。
2、日本投降后,除了关东军被苏军整体运回苏联外,滞留东北的日侨,大都是一些商人、小贩和部分后勤人员,以及日本开拓团成员。
这其中妇女占70%,儿童占10%,还有4%-5%是老弱病残,剩下的才是壮年男人。
大多数日本人原本在日本就是穷人,他们自知回去后照样还会是一穷二白,因而很多日本人是不愿意回日本。
但是,面对遣返,日本男人几乎没什么办法,而女人就体现出优势,大量的日本女人匆忙在东北找个男人嫁了,甚至有为争抢一个东北农民几个日本女人大打出手的事情。
仅在日本投降头两个月,就有十一万多日本女人找到了中国丈夫。
3、境遇最悲惨的是那些儿童。
有些是大人把孩子遗弃自己选择上船回日本,还有些是家人都亡了(如前面说的王文祥)的孤儿。
这些孤儿大都被善良的中国百姓收养,人数大约有四千多。
4、还有少数人选择了参加人民军队,这其中就有不少的日本女姓。
我军进入东北后部队经历了大发展,需要大量技术人才,卫生部、军工部、军需部内的技术工人和技术人员较多,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技术队伍。
(1)卫生部门留用人数最多,约5000人。
我军进入东北的部队并未带后方医院,因而一开始就留用日本医务人员,当时接管的日本医院,我军往往只派一两位院长或军代表。
1946年5月遣返日侨,“查出是医务人员的就将其留下。
”甚至有不少日本人为了肚子投奔而来。
四野的日本女护士不过,在46年的通化事件中,我方留用的一百多个日本人,冲进病房,惨无人道地用手术刀、手术剪等医疗器械杀害我伤病员100余人,后被赶来的我军消灭。
日本投降后鞍山钢铁厂附属医院被苏军接管,后来苏军又移交给我军。
国民党进攻时解放军动员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一起撤走,但是大部分人不愿意跟着走,只有二十几个护士选择了跟随解放军撤走,原因主要就一条:能吃饱饭。
结果第二天,医院留下的那些日本人又赶了上来。
原来脑袋虽然不情愿,但是肚子是诚实的,他们第二天也参加了解放军。
只是第一天参加解放军的要步行,第二天参加解放军的可以坐卡车。
倒不是早革命不如晚革命,早革命这批是护士,晚革命这批是医生,而且带着器械和设备,必须坐车。
这家医院发展到今天就是——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
四野入关时,有1400多名日本卫生技术人员跟随大军南下,参加平津战役,解放中南直到红旗插上海南岛。
(2)军工部门东北我军的军工有了很大的发展,这其中留用的日本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据1948年7月统计,在东北军工部门技术工人中共有日本人1346人。
因而军工部门留用的日本人总数约1500人。
(3)特种兵和院校1945年9月底,原日本关东军第二航空军团第四练成大队的林弥一郎,率所部300余人归降我军,除不适宜从事航空的安排去煤矿、无技术的二十余人根据自愿原则加入日本难民遣返外,约280余人加入东北人民自卫军,这是创建东北老航校的一支重要力量。
林保毅(林弥一郎)为首的这批日本航空人员,成为东北老航校的技术骨干,为培养人民空军飞行教练员和飞行员做出了重要贡献。
林弥一郎(右)除航空外,炮兵、装甲兵、通信等亦留用了部分日本技术人员,这部分约200人。
(4)军需部门和其他军需部门留用的日本人约900人,其他系统留用的约1500人。
如我军进入东北后急需各种地
日本籍军官中村义光的经历就很能说明问题。
1945年8月15日,中村正在中国伪满洲国的吉林省朝阳川警备队驻地服役。
由于苏军攻势迅猛,他们失去了向朝鲜突围的希望,只得混在开拓团逃难的人群之中,东奔西跑,十分艰难。
随着八路军渐渐逼进,中村他们一伙人经过商量,最后决定投八路。
中村等八十余人留在部队,其中有十余名有特种技能的留在二旅后勤医院工作,其他编到战斗部队或地方部队,中村分到二旅野战医院医务室。
四野的中村义光后中村所属的部队被改编成解放军第四十七军,他则跟随部队打到了湖南,参加了著名的湘西剿匪,他的职务是第四野战军第二野战病院连级会计师。
当时在四十七军中有三百名日本人。
(5)地方部门除军队系统留用数千名日本技术人员外,还有很多有一技之长的日本人被留在地方上工作。
解放后,有一部分技术人员因建设急需被分散到中国各地,规模最大的一支是1950年秋,800名日本铁路技术人员及其家属被送抵甘肃天水,负责修建兰州到天水的铁路。
1951年春,天兰线正式开始建设,1952年10月1日,天兰线提前八个月通车。
抵达天水的这批日籍铁路技术人员,除了修建天兰线外,还有部分人员被抽调修建兰新铁路和山西铁路修建改造的工程中。
有一个故事,一个日本乡下穷人家女孩,为了生活,学了护士,去了满洲,日本战败后,先是被苏军俘虏,后被释放,但找不到乘船回日本的机会,而且回去也是给家里徒增负担,就和小姐妹一起参加了东北民主联军的医疗队,随四野南下,打到了常德,战死在那里了,死前叮嘱小姐妹尽可能把自己带回日本。
下葬前,小姐妹心一横,割下她的一条腿骨,就这样藏在背包里好几年。
解放后,四野日本人员遣返回国。
五十年代初,小姐妹终于把阔别家乡十几年的小女孩带回家了。
不过,仍然有很多日本人把中国当成了祖国,选择留下安家落户。
1958年一项特别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地区的未归还者还有22187人,他们的子孙很多都已经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回到了日本。
参考: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滞留中国东北的百万日本侨民去了哪里?
日本鬼子从1931一1945年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据不完全统计在十几年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平民百姓被日本鬼子无辜杀害约有1800多万人。
日本鬼子在中国境内所到之处,一律实行“三光”政策,即烧光、抢光、杀光。
奴役中国人民,掠夺我国资源。
所犯罪行罄竹难书。
这些抗日队伍利用游击战术,经常神出鬼没的打击日寇,使日本鬼子经常感到头疼。
直到1936年日本鬼子为了切断东北抗日队伍的后勤供应,更好的奴役中国人。
它们把日本国内的平民移民到东北,把东北统一规划,几个村庄的百姓集合在一起建立成一个大村,让日本平民管理中国百姓,这样便易日本鬼子组织管理中国平民百姓,妄想把中国人民永远变成日本的奴隶。
据不完全统计日本1936年给中国东北移民200来万人。
1945年苏联对日宣战,日本关东军被全歼,剩下的部分日本侨民和没有战死的日军成为苏军的俘虏,被苏军押送到西伯利亚做苦工。
还有一部分侨民,全国解放后,中国政府把它们遣返回日本国。
参考:
1945年8月,抗日战争结束。
当时在中国尚有数百万的日军和日侨。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战区(不包括东北三省)等待遣返的日俘、日侨共计200.16万余人。
加上后来沈阳日侨联络总处统计的东北待遣返日俘、日侨约110万人,整个中国的日本人总数在310万
这是一笔巨大的人力资源,对于这些日本人,国共双方都曾加以使用。
东北光复后,在东北的日本侨民大部分被遣送回国,但还有一部分留在东北解放区,据当时东北9省14个市的调查,粗略统计的日本人数有12016人,加上遗漏的共计有31030人到33000人。
其中,卫生部、军工部、军需部内的技术人员较多。
具体分布在各部门的日本人数是:军区卫生部7200人,军区军工部2000人,军区军需部900人,军区其他系统1500人。
据辽宁省档案馆馆藏的有关资料记载,到1949 年,东总军工部留用的技术人员186人中,日本人就有103人,超过50%。
东北1946年初内战爆发,急需医护人员,当时国共双方有日本侨民移送协定,后来发现,共产党方面移送过去的日本侨民不少被国民党军队留用,于是当时的东北民主联军也开始大规模留用日本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卫生工作史》记载说,当时卫生部门表彰的立功者有四分之一是日本人。
许多日本关东军战俘也积极加入解放军,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1945年,我东北人民自卫军第二支队解放舒兰县城时俘虏了一批日本战俘,这些日本兵投降后开始积极协助解放军。
参考:
大家好,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聊一聊这一批日本人是怎么到达中国这片大陆上的。
在军国主义的慢慢深入,日本侨民在1910年就陆陆续续开始登陆中国大陆。
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越来越多的日本人涌向了中国。
但是抗日胜利后还是有一大批的日本人被滞留在中国的东北地区。
他们何去何从?
今天锬锬跟大家聊一聊。
1、惨遭不幸在抗日战争胜利不久,1945年的八月,有150万的苏联红军开始向中国东北发起攻击,攻击的不是中国,而是困在中国的日本士兵。
从历史上看,所有的战败国的战俘和士兵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对日本来说同样如此,苏联红军在东北地区开始实施了对他们的暴行。
被发现的日本妇女大都会被强暴,如果反抗直接击毙,不仅如此,苏联红军还俘虏了594000人的日本士兵,把他们遣送到了西伯利亚做强制劳动。
最后一共有6万多人在那儿死去。
对于苏联红军的做法虽然残忍,但是我一点也不同情当时日本士兵,原因你们都理解。
2、定居中国由于同时苏联红军攻打日本的关东军,其中有大量的妇女儿童为了避免战争的灾难就向中国其他地区外逃, 他们在逃跑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发生饿死,冻死的情况。
而侥幸活下来的妇女儿童有的被好心人收留,有的妇女直接嫁给中国男人为了避难,据数据统计,在日本战败后,短短几个月内就有十多万的年轻日本妇女嫁给了中国男人。
有的受到过帝国主义思想洗脑的家庭会全体自杀。
总的来说,战败后的日本士兵或者日侨在中国的下场都不好。
3、中国的仁慈说到对日本的仁慈,大家可能会有些不满,因为当时对于惨遭重挫的中国来讲,对日本如此仁慈,确实有一点让大家气不过,但大家先别着急听锬锬来给大家梳理一下,也许你会有不一样的看法。
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中国如何处理数百万日本战俘和滞留在中国的日侨?
在日本投降后,中国对日本战俘给予了极大的宽容,没有任何报复行为,表现出高度的人道主义精神。
在日本投降后,中国无条件遣返了200多万日本战俘和日侨。
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同时受到国际舆论的高度赞扬。
当然,中国这样做不是因为中国人的善意,而是因为战后的中国迫切需要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
如果能在国际舆论中得到肯定,其国际地位将得到提升改善。
对于杀几个日本囚犯来说,这是值得的。
更重要的是,当时日本完全被盟军所占据。
日本就像是一只被踩的狗。
你踢他一脚和不踢他一脚,根本没有什么区别。
中国是否是委曲求全,您各位自有判断。
对于战争来讲,老百姓都是受苦的,无论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如此,而无论苏联的行为还是中国的行为都没有对错之分,只有是否合适。
锬锬想说的一句话就是,人在江湖,迟早会还的。
你有什么有趣的见解,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吞东北后立即进行移民活动,在东北的日本侨民大多数是响应日本政府的号召来东北“拓荒”的开拓团以及相关工业企业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以及伪满洲国的日军。
曾经名震上海滩的李香兰就是这一时期移民东北的二代侨民。
李香兰出生在辽宁省灯塔市,因曾患肺病,后经白俄好友柳芭·莫洛佐娃-格里涅茨建议,她开始跟流亡奉天市(今沈阳)的意大利人波德列索夫夫人学习声乐。
她曾在伪满洲国的流行歌曲大赏赛中获得头奖,并由此进入伪满洲国演艺界,并成为伪满洲国头号女星。
她拍摄了多部电影,日军利用国人都以为她是中国人的身份,让她以中国身份扮演崇尚日本皇军的角色,为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宣传。
她在日本战败后,曾因为与日本军政高层往来密切,而被当做汉奸起诉。
后来李香兰摆出日本原籍的身份后,国人都傻眼了,李香兰的日本名字是山口淑子,只能将其遣返送回日本。
回到日本后的李香兰尽管继续从事演艺工作,后来还成为日本议员从政,并为从事中日友好的事务。
但是她的身份在日本确实尴尬,日本人认为她是中国人,而中国人认为她是日本人,她的一生都在为自己的身份认同,而充当受气的夹层。
大明星尚且如此,就不用说其他在东北的日本侨民了,能够回国已经是很奢侈的事,很多人都是客死他乡。
在战争结束时,约260万日本人滞留中国,其中110万分散在伪满洲国。
此外还有近60万军队在千岛群岛和大连湾旅顺口一带放下武器,以及59.4万(另一说法为47万)向苏军投降的关东军。
甚至还有美国和日本的专家估计,大约有160万到170万日本人在苏军出兵东北后落入苏军之手。
而我国一向有优待战俘的传统,向我国投降的战俘,被火车和轮船遣返回国,而部分战俘还继续留在中国,充当蒋军的军事顾问,而像冈村宁次这样的战犯,竟然会被民国政府的军事法庭判为无罪。
在日军投降一年后,大约6.8万名战俘被关押在伪满洲国,而在解放战争爆发后,老蒋在1946年推迟遣返了超过5万名具有军事实用技能的日本人,继续为蒋军效力。
最终被遣返的战俘超过3.1万人。
(冈村宁次)但被苏军俘虏的关东军就没那么幸运了,他们被押送到西伯利亚劳改营充当苦力,以弥补苏联在卫国战争后所造成的人力不足的劳动力。
在天寒地冻而且缺衣少食的情况下,很多关东军熬不住就客死他乡了。
1949年春,在占领军领导人的催促下,苏联宣布仅剩9.5万名日军战俘,他们将全部在当年遣返。
但根据美国和日本的统计,在苏联的日本战俘确切数字是40万左右,而在苏联将日军遣返后,仍有约30万人去向成谜。
直到40多年后,苏联透露大约4.6万名已知被埋葬在西伯利亚的日本人确切姓名,但全部数字直到现在还未查明。
而这些滞留在西伯利亚的日本家属一直期盼他们的亲人回国,要么是杳无音信,要么是噩耗传来。
在1950年流行日本的连载漫画《阿螺》还把一个日本男孩等待他的父亲归国的作为题材。
而对于艰难回国的日本战俘,被日本民众当做贱民看待。
因为当时日本国内的民众已经了解到他们在中国,东南亚,菲律宾等地的暴行,这些日本老兵不仅被要求作为战争失败者谢罪,还会受到日本民众的歧视。
而在伪满洲国的日本平民估计就有17.9万人在投降签订之后的混乱和寒冬中死亡。
在伪满洲国仓皇逃亡的日本平民,通常身上携带的物资不足以逃亡路上食用,许多日本难民走投无路,不得不将他们的孩子留给东北人民收养。
而以德报怨的东北人收留了很多日本弃婴和遗孤,这部分日本小孩有些在后来返回了日本,有些一直留在了东北家庭。
据统计至少有4千日本孤儿被中国好心的家庭收留。
1946年12月,日本记者仓光俊夫记记录下了从东北回国的日本36名孤儿的情况,他说道,这些日本孤儿年龄在4岁到12岁不等,其中23人被立即送医。
他们当中绝大多数生了疥疮,而且营养不良,有4人得了严重的肺结核。
而厚生省在1946年6月估计,日本大约有4千名战争孤儿。
到了1948年2月份厚生省的一份报告统计,战争孤儿和无家可归的流浪儿合计为123510名。
这些孤儿在日本侨民归国热潮后涌进来后急剧上升。
而且由于当时日本国内缺乏粮食,有81266人因为战后的骚乱而丧失父母,或与父母走失成为孤儿。
他们主要居住在火车站,高架桥和铁路桥底,以及废墟中。
他们依靠卖报纸,偷窃,擦皮鞋,乞讨为生。
日本将这些孤儿塞进了收容所,实行军事管制。
而这些孤儿进入正常的社会需要漫长的过程,而且还会因为被贴上收容所来的家伙而饱受歧视。
而继续赶路的日本难民,有些也倒在了回家的路途。
1946年4月,从东北启程的日本难民被天花的流行倒下了,5月份又碰到斑疹伤寒症的发作,5月和8月则是霍乱大流行。
而且由于疾病在日本归国人群中蔓延,因而入境日本的日本难民由于医学体检和棉衣接种,甚至是隔离观察而被推迟行程。
美国政府出于消灭日本在占领地影响的政治目的,希望将日本侨民、战俘全部遣返回国。
而老蒋也希望通过遣返日本侨俘,拉拢日本战后的民心而尽力配合。
美国主导的盟军总司令部废除日本外务省的外交功能,厚生省接替负责侨俘遣返事宜,下设地方救助局和派出机构。
1948年5月,又设立独立的负责机构,归国者求助厅。
1954年,归国者救助厅改组为归国者救助局,隶属于厚生省。
据统计,从1945年10月1日到1946年12月31日,动用了大约200艘轮船,以及美军出动的登陆舰,日本海军的残余船只,运送了包括东北在内的超过510万日本侨俘回国。
而另外100万日本人在1947年才回国。
这些归国的日本侨俘,很多都带着骨灰盒。
他们大多数是在战争期间或者归途中死亡的亲属或者战友。
而即使是回国后的日本人,发现自己的家乡也已经是物是人非,亲人不知所踪,或者原来的住所已经被夷为平地。
日本在战后的大街小巷曾一度出现到处是寻人启事,日本的电视和广播的寻人栏目一直到1962年3月31日才结束。
日本民众承受了日本战败的一切后果。
不过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如果对宣扬军国主义思想的行为不加以制止,其必然要承受由此带来的恶果。
当发生雪崩时,没有任何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日本民众在战后才体会到这个多么痛的领悟。
有了追求和平的民意基础后,日本才能在战后走上了非军事化道路,并实现经济腾飞。
但是最近日本的极端右翼分子大有卷土重来的势头,可能战败后的苦果过去太久了,让他们好了伤疤忘了疼。
战则两害,和则两利,对于战争还是要慎思之。
参考:
一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上百万的日本侨民是如何来到中国东北的?
因为日本人坏事做绝,老天都看不过眼,就把这些狗日的放在岛上。
日本本土资源匮乏,山多田少,很多现代化资源都要从国外购买。
更悲催的是,日本经常爆发地震海啸。
大批的日本人像狗一样死掉,就算不死,残废的人很多。
因此日本人对占有陆地有强烈的渴望,日本人做梦都想拥有大片的陆地。
中日甲午战争后,朝鲜被日本吞并,大批的日本人进入朝鲜。
1904年日俄战争后,俄国人退出东北,日本人开始向东北扩张,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寻找各种借口向东北移民。
第一阶段是试点移民,发生在从1905年到九一八事变前。
因为日本在东北修筑了满洲铁路,在铁路沿线有部分区域属于满铁附属地。
日本就在其中拨出了4400公顷土地,用来安置日本移民。
最开始规模并不大,后来又向张作霖提出大规模移民。
张作霖被迫答应,但要求各级政府不得向日本人提供住房,日本人的这个计划被迫流产。
第二个阶段是武装移民。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迅速占领了整个东北。
东北开拓团的概念就此产生,东宫铁男大尉在日本向来有满洲开拓之父的称号,他提出以退休军人为主体,以家属为副,大力向东北发展移民。
移民的性质类似于现在的新疆和东北的农场。
东北人民对日本移民表示强烈抗议,谢文东组织农民起义,打死日本移民39人。
第三个阶段叫国策移民。
七七事变爆发前后,由日本内阁主持百万户移民中国东北计划,这项计划一直持续到1945年,并将其制定为国策。
同时把移民团改为开拓团,把移民事业改成开拓事业。
为了保证移民能够顺利的进行,日本人还从法律方面进行保护,由关东军司令部提供各种保障。
二为了保证日本移民的顺利进行,日本关东军把大批的中国人赶出村庄。
大批的东北人民流离失所,沦为日本人的奴隶。
他们只能帮日本人种地开矿,有很多人都在劳动中死去。
在918之后的十几年里,日本人通过农业移民、政治移民、工业移民、商业移民、文化移民等各种形式向东北移民30多万户,共一百多万人。
日本向东北移民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在东北扎根发芽。
逐渐在数量上占有优势,进而把占领东北转化为事实。
甚至到了1945年,日本人还在向美国人请求,说他们可以放弃日本本土,但一定要占领中国东北。
这个要求遭到了全世界人民共同一致的强烈反对,尤其是中国人民绝对不能答应的。
三二战结束后,按照战胜国达成的协议,日本必须无条件投降,所有的日本移民必须无条件的被遣返回国。
当时的日本开拓团,基本上只剩下了老幼妇孺,青壮年基本上都在战争中死去。
受日本武士道精神影响,有不少日本人在绝望中自杀死去,为他们的天皇陪葬去了,可惜他们的天皇并没有死。
因为发往日本的船只非常有限,大批的日本人寄居在一起,因为人口密度不大,和条件过于恶劣,马上就爆发了瘟疫。
有不少日本人在瘟疫中死去,没有死于瘟疫的人,也很多人在严寒和饥饿中给他们死去的亲人陪葬去了。
尽管如此,国民政府还是尽最大努力帮助了这些日本人,给他们提供了大量的粮食和蔬菜,甚至衣服被褥。
绝大部分日本人还是回到了国内,还有数万日本人不愿意回国。
善良的东北人民原谅了他们在战争中的暴行,接纳了他们,给他们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和必要条件。
从上世纪50年代到七十八十年代,陆陆续续都有一些日本侨民从东北回到日本。
相对于日本政府,到现在都不承认侵略中国的事实。
中国政府始终给日本政府和人民,保持了高度的克制和忍让,给在中国生活的日本人提供了大量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