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明英宗宋徽宗都被俘虏过两者有何不同

1、场合不同:明英宗是在战场上被俘,而宋徽宗则是蹲家里被俘。
明英宗在土木堡之战中听信奸宦王振,最终遭至土木堡之败,丧师辱国,自己还沦为俘虏,被也先挟持随瓦剌大军杀抵京师城下。
但他好歹是御驾亲征,率军主动出击,守卫疆土,也算是践行了大明“天子守国门”的诺言。
因此,他虽然兵败被俘,但却并没有宋徽宗那般可耻。
而宋徽宗不光是可耻,更是可恨。
面对金军的威胁,昏庸的宋徽宗首先想到的并非是如何御敌,而是立马把皇位让给和自己一样懦弱的儿子宋钦宗,好让自己可以随时脱身南逃。
后来靖康之变,金军再度大举南侵北宋,兵围汴京城。
此时,蹲在宫中的宋徽宗居然连半点像样的抵抗都没有,就连同他那窝囊的儿子一同被俘,顺带连同汴京城中的北宋宗室、百官贵族都被金人给一锅端了。
2、影响不同:明英宗被俘后,大明并没有亡国,而宋徽宗被俘后,北宋也就此覆灭。
虽然,土木堡之战以明军惨败,天子被俘而告终。
但刚强的明朝并没有因此灭亡,在此生死存亡之际,明代宗临危即位,并在于谦等人的辅助下,力挽狂澜,取得了北京城保卫战的胜利,扭转了局势。
而靖康之变,则是以徽钦二帝被俘,北宋灭亡而告终。
尽管,在外统兵的康王赵构在文武百官的拥立下,于南京应天府即位,是为宋高宗,正式建立南宋,延续大宋国祚。
但宋高宗却只能守住南方半壁江山,北方中原悉数落入金人之手,而且昏庸的宋高宗为了议和,不仅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杀抗金名将岳飞,还不惜向自贬国格,金国称臣。
3、结局不同:明英宗不但被赎回,后来还复辟了,而宋徽宗最终却只能客死异乡。
北京城保卫战胜利后,也先深知瓦剌并非明朝之对手,也想修复于明朝的关系。
于是,明朝得以通过谈判,顺利将明英宗赎回。
而明英宗回到北京后,被明代宗软禁在南宫。
此后,在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明英宗通过夺门之变,成功复辟。
相比之下,宋徽宗就悲剧了,其父子俩的被俘也标志着北宋的灭亡。
由于,偏安南方的宋高宗没能力,也没意向赎回他的老爹和老哥。
于是,宋徽宗和宋钦宗到死都没能回归故国,最终客死苦寒的北国异乡,结束父子俩昏庸而窝囊的一生。

宋徽宗赵佶其实是个很自私的人。
又贪
设置物品造作局,搜刮对国家没有任何用处的奇花异石供自己玩赏,害的多少老百姓家破人亡。
而明英宗朱祈镇就不是这样的皇帝,明英宗朱祈镇其实很有情商和抱负,是想干一番事业的君主。
这个从他敢御驾亲征瓦剌,就证明了明英宗朱祁镇的胆魄和壮志。
宋徽宗赵佶面对金国侵略,只有议和。
金兵包围汴梁城,把他吓的禅位儿子,只想作只驼鸟掩耳盗铃。
这一比较,明英宗朱祁镇比宋徽宗赵佶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一,文青天子,胆小如鼠,一朝被擒命丧黑土。
宋徽宗赵佶这个文青天子,在历史上的奇葩皇帝排名中他也是名列前矛的。
先不说他文艺上的天赋。
看看作为皇帝在北宋危在旦夕时,他干了什么?
第一次金兵南下包围汴梁城,宋徽宗吓的马上禅位儿子宋钦宗赵桓,自己逃跑了。
随后议和宋徽宗赵佶才逃过一劫。
史书记述,金兵离汴梁城还有十日路程,宋徽宗赵佶就吓的昏倒床上,醒来就下诏书: 皇太子即皇帝位。
硬逼着儿子赵桓登基称帝,父子两人胆小如鼠真的可怜。
宋徽宗赵佶紧接着就是逃跑至镇江。
公元1127年,宋徽宗赵佶的昏庸无能终于被俘,押送东北黑土金国,最终被金人杀死,真的是非常屈辱。
二,青年天子,壮志未酬,夺门复辟岂能是末流?
明英宗朱祁镇少年登基,青年执政掌权。
正是大明国运昌盛之时。
与宋徽宗赵佶接手的北宋烂摊子可是强了好多倍。
而且明英宗朱祁镇掌权,大明的根基武勋集团还有很多元老存在,得到军方支持的明英宗朱祁镇,可比宋徽宗赵佶的状况好的多的多。
必竞大明当时的军队面对蒙古人,可是直接碾压。
非北宋那帮软脚兵可比的。
只是明英宗朱祁镇太年轻,政治上太幼稚。
才会被大明文官集团代表于谦狠狠摆了一刀,结果是被俘。
但是明英宗朱祁镇在瓦剌人家里可是活的滋润,没有人敢杀他。
瓦剌人还送他回大明。
明英宗朱祁镇最终百忍成金,咸鱼又翻身,还凭权谋发动夺门之变,又夺回了皇帝宝座。
从这两点上看,明英宗朱祁镇做皇帝比宋徽宗赵佶强。
最后总结:明英宗朱祁镇和宋徽宗赵佶都是被俘虏,但是因为他们两
明英宗朱祁镇因为背靠强大,永远不屈服外敌的大明,从而获得了敌人的尊重和忌惮。
明英宗朱祁镇反而活筛受到了优待。
而贪生怕死只想求和投降的宋徽宗赵佶,因为背靠的国家巳经灭亡,他自己也就失去了价值,结果是屈辱的被敌人杀死。
所以,只有国家强大,

参考:
就一个理由,大宋不如大明刚、瓦剌不如女真彪。
首先,明与瓦剌、宋与女真,这两对关系是质的不同大明与瓦剌的关系,本质是宗主国与藩属国的关系。
具体是明朝建立的朝贡体系,瓦剌向明朝进贡,明朝对瓦剌赏赐,然后瓦剌象征性地臣服明朝。
明英宗时期,瓦剌的领袖也先,已经成为蒙古草原的霸主。
虽然称太师,但实际已经是蒙古草原的大汗。
因为出身不是黄金家族,所以只能实至而名不至。
北宋与女真的关系,本质是两个王朝之间的关系。
女真消灭契丹之后,立即就取代了契丹的地位。
契丹时期,大宋与大辽兄弟相称,实际是国与国的关系。
所以,女真时期,大宋与大金之间只能还是国与国的关系。
瓦剌进攻明朝,只能叫骚扰。
如果用人际关系打比方,这就是小孩子闹脾气,然后把老爹给揍了。
只不过揍得有点儿惨,老爹被彻底摁在了地上。
但是,女真进攻北宋,则是国战。
如果用人际关系来打比方,就是同台竞技,女真把大宋给彻底揍趴下了,然后摁在地上问:你服不服。
其次,明对瓦剌、宋对女真,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关系定位大明的体量,要远比北宋的大得多。
所以,大明对天下秩序的想象,就要比大宋更有雄心。
大宋的秩序想象是富邻居和穷邻居的关系,自己是富家翁,至于其他,无论女真、契丹还是党项,都是穷邻居。
所以,大宋与草原的相处之道,就是“人格”平等的邻居关系。
邻居虽然穷,却非常能打,于是平时就要搞好“邻里”关系。
但是,等真打到你家、抢了你的钱、占了你的房子,大宋也得认,惹不起只能搬家。
这种关系定位,就决定了大宋对草原缺乏足够的进取心。
而且,大宋也不想对草原有所
虽然立国上百年,但对草原的了解一直是两眼一抹黑。
但是,大明的想象力却完全不是这样。
大明皇帝,在中原是皇帝,而在草原则是天子。
简单说,无论中原还是草原,包括西域以及其他地理视界范围之内,统统都是天下。
天下、天下,谁最大,就是老天的大儿子最大,而老天的大儿子就是大明天子。
所以,大明从始至终就一直端着帝国的架子。
而且,大明在英宗时期仍旧能够端得起来,因为大明的力量足够强。
而对于草原和世界的认识,大明也要比大宋深刻得多。
近到女真、蒙古以及西域,大明都有情报
甚至,对于海洋世界,大明也不陌生。
搞关系攻略的基础是什么?
自己先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大明的这个定位就很有进取心。
天下之大、大明天子最大。
然后就是对其他人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对方有几斤几两总得先搞清楚。
这一点,大明要做的比大宋好。
最后才能谈什么正确的纵横捭阖。
而这三个前提,大明全部具备。
至于关系攻略搞得好、搞不好,就看大明皇帝和大明朝堂的脑子够不够用。
而大宋除了一个定位搞清楚了,也就是富邻居和穷邻居,而其他两个前提全部缺课。
所以,大宋的关系攻略只能靠天吃饭,要么对手脑子不够用、要么自己运气好。
第三,明与宋、瓦剌与女真,力量差异巨大大宋的经济,应该比大明更发达吧。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怎么大明还比大宋更强了?
明与宋的经济数据,你根本就查不清楚。
因为古代的治理水准限制了这些王朝的统计能力。
自己家到底有多少钱、有多少人、有多大的力量,自己也说不清楚。
所以,只能观其大概。
大概上,可以看城市化,北宋的城市化是历代之最,所以北宋算是在经济上更胜一筹。
但经济只是一个方面,而且在古代,因为耦合不够紧密,所以经济能力并不必然就转化为军事能力。
所以,还要看几个硬标准。
一个是比版
再一个是比人口,巅峰时期,大明的人口接近两亿;
大宋一亿出头,甚至一亿不到。
还有就是,大明几乎控制了北方的全部战略要地,这是北宋根本没法比的。
北宋是上百万军队铺在华北平原,大明则是几十万军队压在九关长城,这个态势就已经能够说明问题了。
而大明对国内的控制能力,也要比大宋更强。
宋徽宗时期的大宋禁军基本就成了摆设,而英宗时期的大明军队还是可以打仗的。
元朝修建的大运河,能够把南方的军队和辎重快速运到北京。
这也是大宋根本就没法比的。
明朝的卫所军制,就是以农业社会为基础,搞得兵民结合。
而以职业军人为主的北宋,就没法与大明的动员能力相提并论。
同时,瓦剌也不如女真,瓦剌再强也只是蒙古这个大部落联盟中的带头大哥。
凡事也不是瓦剌部落自己说了算,还要看其他小弟怎么想。
关键瓦剌还不是纯正的蒙古黄金家族,所以带头是带头了,但始终没有大哥的头衔。
再有一点,就是瓦剌这个大哥是怎么当上来的?
明朝一直盯着蒙古,所以长期在蒙古草原拉一派打一派。
而瓦剌就是大明的重点扶植对象。
在当时,只有瓦剌能够从大明获得弓刀火铳钢羽等物。
这些可都是战略物资。
而其他蒙古部落,根本就没这个待遇。
所以,瓦剌之所以强,跟自己崛起有关系,但跟大明的支持也有关系。
但是,你怎么也不能说女真的崛起,跟海上之盟有什么关系吧?
关系本质不同、定位雄心不同、力量对比不同,也就导致了:大宋必须怂而大明必须刚。
最后,瓦剌不仅要善待明英宗,而且最好把他放回来。
大宋皇帝被抓了,被抓就被抓了。
后期的女真人,抓宋朝皇帝都抓上瘾了。
赵构甚至都不敢在建康定都,而是跑到浙江大山里。
即便如此,女真人依旧打过长江,搜山检海抓赵构。
可见,北宋已经怂到什么地步了。
你都怂成这样了,人家凭啥照顾赵构的亲爹、亲哥。
所以,徽钦二帝这两个北宋皇帝,就跟俘虏和奴隶一个待遇。
明朝的皇帝也被抓了。
但这只是大明马失前蹄,把自家皇帝搭了进去。
这时候,瓦剌死命去抢大明,仍旧抢不过。
所以,瓦剌领袖也先,就不能把明英宗当成俘虏,而是当成摇钱树。
啥意思?
意思就是你们大明看着办:自己算,你家皇帝到底值多少钱。
但是,大明已经刚得超出了也先的想象力:送给你、不要了,我们再换一个,然后咱们死命磕,看谁磕得过谁。
因为于谦北京保卫战,瓦剌人终于认识到自己真心磕不过大明。
但,你以为磕不过就完了。
大明必须报复,而且报复的手段要比战争更残酷。
首先是你以后就别想抢到钱了,只能在北边草原吃沙子,然后自生自灭。
但这只是首先,大明当然还有后招,否则瓦剌也不会把明英宗个送回来。
明英宗被瓦剌人送了回来,而徽钦二宗却惨不忍睹了,最后就是被女真人给折磨死的。
女真人是残忍吗?
怎么一点儿面子都不给?
凭啥给你面子?
女真人已经入主中原了,这已经不是抢钱的问题了,而是把北宋给抢没了。
但北宋没了,女真人也头疼,都不知道以后去抢谁。
所以,又是立张邦昌当皇帝,又是立刘豫当皇帝,目的就是找个可以抢劫的对象。
因为女真人的智商根本就无法治理中原。
但是,赵家官人太怂,直接把淮河以北全给了女真。
在女真人看来,你宋朝这不是怂得彻底,而是“以退为进”啊,你让我以后去抢谁。
所以,女真人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也得加快汉化,赶紧入主中原。
在这种形势之下,当然也就不会对宋徽宗和宋钦宗好到哪里去了。
这两个北宋皇帝是死是活不重要,因为从他们身上根本就榨不出钱来。
但是,捏着明英宗的瓦剌,却不一样了。
北京保卫战之后,大明肯定要报复,也就是要出后招。
但是,以当时大明的国力来说,还不至于打到草原,因为土木堡之变后精锐尽丧。
然而,大明却有比战争更恐怖的手段,那就是经济封锁。
以后,弓刀火铳钢羽等这些战备物资,你瓦剌人别想拿到了,就是一口平底锅都别想从拿到。
这一招肯定弄不死蒙古草原,因为游牧民族大不了活得苦点儿。
但是,却足以颠覆瓦剌这位带头大哥的地位。
土木堡之变钱,瓦剌控制的蒙古被纳入到大明的朝贡体系之中。
之所以是这个关系定位,一是因为大明实力碾压;
二是因为大明给了好处。
这个好处就是朝贡贸易,蒙古进贡几千匹牛羊,而大明的各种赏赐却足以让瓦剌和蒙古贵族们发笔横财。
贵族们的奢靡生活,瓦剌自己对小弟们的各种赏赐,全都指望大明这笔钱。
那蒙古人跟大明搞贸易就赚不到钱吗?
赚不到,只能赔钱。
大明有的、瓦剌没有,瓦剌有的、大明全有。
蒙古人搞贸易只能搞出各种贸易逆差,大明的民间商人怎么敲诈怎么是。
关键是大明都不给自家百姓敲诈蒙古人的机会。
的确,有瓦剌商队长驻大明,但规模被限死了。
因为大明就不支持跟蒙古人发展民间贸易。
要搞大规模贸易,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朝贡。
所以,瓦剌人但凡找到机会,就要向大明进贡、表忠心。
不是瓦剌对大明有多热爱,而是因为钱,蒙古人要赚钱就只有跑到北京三跪九叩叫爸爸。
而土木堡之变之变是怎么发生的?
瓦剌人跑来叫爸爸了,但来的人太多,于是大明太监和大明官员们只算经济账不算政治账。
预算里就没让你们这么多人过来叫爸爸,来了也没钱给。
既然不给,那瓦剌就自己抢。
于是,也就有了土木堡之变。
而瓦剌捏着明英宗不放,或是直接把明英宗给弄死,再或是让明英宗吃尽口头、攒满仇恨,然后给放回去。
这会有什么结果?
朝贡贸易别搞了,民间贸易甚至民间走私也别搞了,大明会对蒙古实施彻底的经济封锁。
而草原经济的先天不足,决定了自身政权的长期不稳。
所以,瓦剌人必须拿着大明的朝贡赏赐,才能笼络草原诸部落。
只有这样,别人才能管也先叫大哥。
没了朝贡赏赐,也先只能带着蒙古人发动战争、搞抢劫。
但战争的成本太高,而且风险系数也高。
一旦瓦剌作战不利、突破不了长城,那就不用等大明动手,蒙古人自己就能把瓦剌赶下台。
所以,瓦剌人再彪悍也彪不起来。
而放了明英宗才是他们的最好选择。

参考:
宋徽宗和明英宗都被俘虏过,两者不同之处在于被俘的经历不同,宋徽宗在历史上是”靖康之难”,金军在第一次围攻汴京城时,宋徽宗赵佶思想的不是积极防御备战,而谋划的是率先逃跑。
他先是听到金军向汴梁城杀来就吓得昏迷不醒,从御座上滚落下来,等到被抢救过来后就把皇位撂给钦宗,自己偷偷跑了,一夜之间,从汴京逃到安徽符离(宿县),连皇后、皇子都不管不顾,中途还跑散了。
等到金兵第二次入侵包围汴京城,宋徽宗这回也不带头逃跑了,却开始了奇葩的表演,重要的救国之策不予采纳,而一些误国之谋却被采用,他们总想靠服软求和、割地赔款来息事宁人,总想计划靠议和投降、输钱纳贡来让金国退兵,他们不信国人信金人,不信士兵信神兵,对金军的计谋是言听计从,对金军的要求是满口答应,金国要钱就给钱,要美女就给美女,本来大敌当前、国难当头,应该君民同仇敌忾、共同对外,可徽宗父子却反其道而行之,这也应了对敌人的纵容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徽宗父子不是组织军民积极防御抗战,而是自乱阵脚,一面派人疯狂搜刮民财,动辄枷杖百姓,百姓被逼自尽者无数;
一面命人残暴收捕妇女,妇女不甘受辱,投井自杀者更多,妇女到了金营任人玩弄宰割,被折磨致死者甚众。
京城之内,朝廷抓人搜财搞得百姓是哭爹喊娘妻离子散,这无疑是自己作孽又帮金军作恶,金兵见宋朝软弱涣散,更加肆无忌惮,金兵所到之处,杀人如刈麻,生灵似涂炭,臭闻数百里,罪行可滔天。
徽宗父子的所作所为,不仅给广大民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使宋朝军民人心尽失,更有无辜的是徽宗父子对抗战派士民进行的压制排挤,使难得的几位抗金将领李纲被罢官、宗泽被气死、种师中孤军奋战而被杀、就连岳飞也以越职言事而被开除军职,钦宗封了个兵马大元帅赵构却是畏首畏尾,奴颜媚骨地自己眼睁睁地看着他的父母妻妾与一众皇亲国戚被俘北去,自己还怕金兵进犯为了避险从河北一溜烟逃到山东,直接导致了北宋亡国。
这就是靖康之难。
而明英宗朱祁镇被俘是“土木堡之变”导致的,瓦剌部首领也先进犯大同,太监王振为了邀功取宠极力鼓动明英宗御驾亲征,走到半路当听到明军战败的消息,王振吓得心惊胆战,又连忙催促英宗起驾回京,王振为了炫耀显摆一下,建议英宗到他的老家蔚县去看一看,好让他衣锦还乡来光宗耀祖展示他风光的一面,走了四十多里,王振又担心大队人马会踏坏庄稼,便改变主意绕道宣化府耽误了时间,部队行至土木堡,扈驾大臣建议英宗进驻离土木堡只有二十里的怀来城内,据城可战可守,可王振顾惜他的千余辆辎重财宝,决定驻守下来等待便不再前行,这样英宗便令大军扎营于高岗而无水源之地,第二天,也先率骑兵匆匆赶到并将明军团团包围,切断了明军取水的道路,明军掘井仍不见水饥渴难耐,也先派使者假装议和,毫无作战经验的王振信以为真,便唆使英宗下令将士们移师取水,可迁移的大部队匆忙之中乱了方寸,瓦剌兵乘机勇猛冲锋,顿时明军自相践踏死伤无数,明英宗朱祁镇被俘,王振也被愤怒的将领打死。
英宗被俘的消息传到北京,孙太后只好让英宗的弟弟朱祁钰监国,于谦临危受命负责北京城的保卫战,于谦一面组织京城军民做好防御,一面调遣地方军火速进京勤王,等到了也先挟持朱祁镇进逼北京,却被早有准备的明军迎头痛击,瓦剌军惨败只好退兵,瓦剌军满希望靠扶持英宗能够诱使各城镇守官员诈开城门大行劫略,走到京西第一府宣化,也先逼迫英宗三次命令杨洪开城,杨洪都予拒绝,也先见阴谋不能得逞,乃引兵退去,沿途又受到明朝百姓自发组织的民间抵抗反击,使得也先认识到光靠武力并不能使明朝屈服,英宗朱祁镇成了烫手山芋变成空质,而多年的战争状态又使蒙古瓦剌失去了以朝贡和互市的方式从明朝获取大量生活必需品和赏赐的机会,最后也先便决定与明朝讲和,送还了英宗。

参考:
在我国历史上,有三次中原政权的皇帝被异族所俘虏,分别是西晋末年的晋怀帝司马炽,晋愍帝司马邺;
北宋的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
明朝的明英宗朱祁镇。
在这些被俘的皇帝中,明英宗朱祁镇是最为特殊的,他被俘后失掉了皇位,之后回到自己的国家又重新当上了皇帝。
而其他几位皇帝被俘后国家就灭亡了,自己也亡于异国他乡。
同样是皇帝被异族俘虏,那么宋朝的宋徽和明朝的明英宗两者有何不同?
一个是不抵抗被俘,一个是出征被俘宋徽宗被俘是因为他不抵抗,宋徽宗即位之初还操心国事,但是之后他就像变了一
一心专注于假山假水,花鸟虫鱼的书画中。
而此时宋朝正处于急速下滑时期,需要一位有为之主来挽救北宋的命运,可是赵佶显然不是那个有为之主。
对于金国,他不抵抗,一味求和,寻求一个安定的环境,以至于人家打到家门口,自己成了亡国之主。
明英宗朱祁镇则是在亲征瓦剌的路上被俘,他们两个的性质是不同的,一个是人家打到你家里给你抓走,一个是你去打人家没打过被俘。
结局不同宋徽宗被俘后最终死于异国他乡,尸骨被送回了南宋;
而明英宗朱祁镇则被送回了大明,并且发动政变再次当上皇帝。
待遇不同宋徽宗被俘后遭遇了敌人的牵羊礼,并且用牢笼将他们带回北国。
而朱祁镇被俘的时候刚开始虽然也有囚徒的待遇,但是之后朱祁镇跟也先的弟弟关系好,这位大佬一直护着他,有几次朱祁镇遇险都是也先的弟弟帮他化解危机。
宋徽宗被俘处于北宋国力衰弱之时,明英宗被俘处于明朝国力强盛之时宋徽宗被俘的时候北宋面临着强大的金国,还有一直尾大不掉的西夏,这时的宋朝国力衰微,内政不修,军队懈怠,一片亡国之象。
而明英宗朱祁镇被俘的时候是明朝国力的转折点,这时明朝国力由盛转衰。
宋徽宗被俘的时候很多赵家皇族被俘,明英宗则是自己被俘宋徽宗被俘的时候是国家灭亡了,赵家皇室宗亲几乎都被俘虏到了北方,并且过着非人的待遇,这些人大多数死于北方。
而明英宗朱祁镇被俘的时候除了自己是皇室以外,别的只有几个大臣和贴身太监。
宋徽宗被俘后还在异国他乡生孩子,明英宗则没有宋徽宗被俘到北地以后,金国当权人物送给他一些金国女子,宋徽宗和这些女子还生了不少子女。
而明英宗被俘的时候则没有和他族女子一起生下子女。
被俘时战争意义不同宋徽宗被俘后宋朝在赵构没有建立南宋之前,相当于灭国了。
而明英宗被俘的时候,虽然国内有一段时间没有皇帝,但是大明还是存在的,还可以正常运行。
之后拥立了朱祁钰,大明正常运转,除了在军事上在土木堡受挫外,别的基本没啥变化。
宋徽宗被俘时,宋朝已是强弩之末;
明英宗被俘时明朝还是比较强的宋徽宗在位时期,听信误国之言,任用奸臣,导致民生凋敝,起义纷起。
这个时候的宋朝军事水平虽弱但是还是有战之力,但是领导不给力,最终是被金国所灭。
而明英宗时期则不一样,这时明朝虽然在土木堡损失三十万,但是国内还是可以调集军队的,瓦剌还是有所忌惮的。
两人利用价值不同两个皇帝被俘的时候他们的利用价值不同,宋徽宗可以说是基本没啥利用价值,但是赵构还没登基,金国已经把开封城能拿走的都拿走了,剩下不能拿走的留兵看着,宋徽宗这时几经没有任何价值了。
明英宗则不一样,英宗被俘的时候,也先一度想通过英宗来勒索明朝钱财,但是明朝不吃他这一套,扬言换个君主就行。
也先一直没有动朱祁镇,他本身的身份还有利用价值是一个重要原因。
朱祁镇虽然被抓了,但是明朝的实力还是在的,而且瓦刺也很怕明朝哪天就打过来了,这样好歹还有个挡箭牌,总而言之,朱祁镇是有利用价值的。
但是徽钦二宗则不一样,国破家亡了已经。
对金国也丝毫没有任何的威胁。
徽钦二宗就是作为真正的战俘,跟着人家一路北上,没有丝毫的依靠,没有丝毫的势力。
但是明英宗不一样,英宗背后的势力还没有倒下,明朝当时还是挺厉害的。
以至于瓦剌没有对英宗怎么样。
这就是两个身为皇帝都被俘,却有很多不同之处。

参考:
靖康耻!成为了那时几乎整整一代人的屈辱记忆。
感谢历史迷的好问题。
宋徽宗和明英宗二人的被俘不可同日而语,最大的不同在于宋徽宗是东京被攻破、宗庙被毁,是十足的亡国之君。
而明英宗是野战被俘,都城还在,社稷仍存,没有亡国,只是“亡身之君”。
可以说,被俘就是宋徽宗事业和人生的终点。
而被俘,对明英宗而言仅仅是一个插曲,是他的“成人礼”。
这个区别也就决定了二者在敌人手里的意义和价值,因而有着截然相反的
宋徽宗:标准的亡国之君 靖康元年(1126年)八月,金太宗再次命东、西两路军大举南下,攻占了帝都汴京。
宋钦宗遣使臣何㮚到金营请和,宗翰、宗望二帅不允。
金军提出见徽宗,钦宗不肯。
北宋靖康二年(金天会五年)正月,钦宗亲自请和被扣押,宋将范琼变节将徽宗、宗室、后妃公主等交给金军。
二月初六(1127年3月20日),金太宗下诏废徽、钦二帝,贬为庶人,北宋灭亡,二帝被俘北上。
七月二十日,二帝迁到中京(今北京市),父子抱头痛哭。
故宫博物院藏宋徽宗显孝皇帝肖像天会六年(1128年)八月二十一日抵达金上京会宁府。
二十四日,二帝及男女宋俘均坦胸赤背,身披羊皮,跪拜金太祖庙,行“牵羊礼”。
金太宗封宋徽宗为昏德公,钦宗为重昏侯,十月二十六日,二帝迁往韩州(辽宁省昌
在韩州,金人将城内女真住户全部迁出,只供二帝等二千余宋俘居住。
据《宋俘记》载:“给田四十五顷,种莳自给。
”天会八年(1130年)七月,又将二帝迁到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城北旧古城)软禁。
五年后,天会十三年(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四月,病死于五国城。
照当地习俗火葬。
所以,经历了靖康之耻,宋徽宗是标准的亡国之君。
与其说是金国的俘虏,倒不如说是战利品。
宋徽宗的作品:《芙蓉锦鸡
只能说他,是一个艺术家!明英宗:战败丧师但社稷仍在和轻佻、腐败的宋徽宗相比,明英宗朱祁镇只是任性,就像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大举南侵,英宗以五十万大军亲征,沿途铺张。
返师途中,八月十五日(1449年9月1日)行至土木堡被瓦剌太师也先所败,明军“死者数十万”,英宗被俘虏,附和英宗的太监王振被英宗之护卫将军樊忠杀死,樊忠杀死王振前曰:“吾为天下诛此贼!”以所持棰击杀王振,力
史称土木堡之变。
故宫博物院藏英宗睿皇帝御容。
但是,明英宗被俘之后,孝恭章皇后命英宗之弟郕王朱祁钰监国。
九月初,群臣请皇太后立郕王朱祁钰为帝,以安人心,孙太后准议,郕王即皇帝位,是为景泰帝。
于翌年改元景泰,尊英宗为太上皇。
而且在主战派于谦和王文等人的主持下,还击退了也先,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所以,大明的江山社稷是始终保存的。
而且,由于失去了利用价值,明英宗还被释放回来,继续做皇帝,是为天顺一朝,开始了二次执政。
这一次他吸取了教训,勤于理政,并任用李贤、彭时等贤臣,政治尚算清明。
又不顾左右反对,释放建庶人(明惠宗幼子朱文圭,明成祖发动靖难后被幽禁宫中逾五十年,已猪狗不识),并提供饮食住行;
听钱皇后之言恢复前朝胡废后的位号;
病危遗言,取消了自明太祖以来的宫妃殉葬制度。
《明史》赞誉道:“罢宫妃殉葬,则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
”王世贞在《弇州山人别集》中亦称:“此诚千古帝王之盛节。
”由此可见,被俘,只相当于明英宗的“成人礼”而已,让让更成熟和懂事。

参考:
被俘的明英宗和宋徽宗迥异,体现在:一,明朝历代天子守国门,不和亲,不割土。
英宗非昏君,不睿智英武罢了。
即使被俘,也相当有气节,没有卑微屈膝,对手敬之。
宋徽宗是有名的昏君,大敌当前,禅位太子避祸;
对金人提出割地、献女、赔金等要求,一味满足。
对手轻之。
明英宗朱祁镇二,国力不同。
大明国力强盛,明军掌握了先进火器使用技术,与敌交战失败是宦官作祟贻误战机。
虽中伏,但将士血战,随驾高级官员大多战死。
而宋军畏金军如虎,几乎战战失利,降者无数,军队战力太低。
为敌手所不屑。
土木堡之变后,明军在和瓦剌的战斗中,取得了多次胜利,宋反之。
昏君界的扛把子宋徽宗赵佶三,国内政权对被俘君王的态度不同。
大明,危机中登基的明景泰帝虽不很情愿,但朝中太后及群臣都主张迎回英宗,对敌人软硬兼施,迫使对手无利可
大宋,新登基的赵构,为巩固自己皇权,害怕父兄归国夺政,议和后也明里暗里不同意迎回宋徽宗。
只同意迎回母亲和妻女。
宋金“海上之盟”四、与敌军历史渊源上。
明军的对手瓦剌是蒙古的一个部落,众所周知明朝的天下是从蒙古人手中夺取的,并将蒙古人从中原赶回大漠。
因此,明军并不怵瓦剌,败是败在指挥层。
而瓦剌并不敢小看明朝。
宋金原本隔着大辽,两家通过“海上之盟”联手灭了辽国。
联合作战中,让金军看清了大宋的实力,每每宋金开展,宋军大都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金人看不起宋人。

参考:
宋徽宗和明英宗都做过外族的俘虏,宋徽宗不幸客死它乡,英宗开经磨难后,又当了8年皇帝。
宋徽宗赵佶(1082一1135)是宋朝第八位皇帝,性趣爱好广泛,十九岁登基,当了25年皇帝后,当了太上皇。
靖康之变(1126)后,和儿子钦宗被金人押送北方。
赵佶被金国皇帝封为\"昏德公\",虽然吃喝不愁,但是,沦为人家臣子,九年后死在北方,棂柩送回南宋。
明英宗(1427一1464)朱祁玉是宣宗朱瞻基的儿子,明英宗是年轻气盛的皇帝,一生命运多舛,两次沦为\"高级囚徒\",但时来运转,第二次登基,又当了八年皇帝。
1449年,蒙古瓦刺首领也先入寇,明英宗率五十万大军亲征,想建立祖先那样的事业,只是命运不济,成了也先的俘虏。
明英宗和宋徽宗不一样,宋徽宗父子被俘了,宋朝亡了,明英宗被俘了,大明仍在。
也先想杀了英宗,但是,经历过一糸列神奇事件后,也先改变了想法。
史载:也先将谋逆,会大雷震死也先所乘马,复见帝寝帐,有异端乃止。
明英宗容貌俊美,风度翩翩,有非凡的人格魅力。
也先的弟弟伯彦铁木儿就是英宗的高级粉丝。
也先想把女儿许给英宗,并行君臣之礼,英宗不答英。
也先把英宗当发财的宝贝,几次带着英宗进入明境,索要财务。
这时,景泰帝朱祁玉已当了皇帝,根本不关心英宗的生死。
也先索要财物不给,打又打不过明军,英宗成了烫手的山芋。
后来,于谦说服景泰帝,派一个能说会道的大臣,去游说也先,想把太上皇朱祁镇要回来。
令于谦惊讶的是,也先立刻把太上皇朱祁镇放回来。
这时,景泰帝朱祁玉皇帝当的上隐了,不想退下来,便把英宗囚禁在南宫。
明英宗两次成为高级囚徒,内心是非常强大的,八年之后,石亨发动政变,英宗又当了八年皇帝,这一点比宋徽宗幸运多了。

参考:
宋朝当时国内外矛盾从生,如同病如膏肓的老人,大宋又有近百年以金钱换和平的传统,当时大宋包括皇帝在内的高层仍寄希望用金钱来解决问题,所以他们罢免了以李纲为代表的主战派大臣,解散了各地前来的勤王大军,让金军(金朝是新生政权,金军战斗力正值巅峰。
)乘机攻破了开封。
明朝当时国家机构还在健康状态,英宗被俘只是突发事件(也先一方只是松散的草原部落),大明朝庭鉴于宋朝的教训和朱棣天子守国门的祖训,主战派在朝野是主流,又有于谦这样文武双全不世出的大臣辅佐,也先是讨不了便宜的。

参考:
1.被俘背景不同。
明英宗是受太监王振挑唆,率领20万大军御驾亲征瓦剌,计划从大同北上,在边境地区与也先率领的瓦剌主力决战,结果因为指挥调度适当,大军在土木堡被围困,几乎全军覆没,英宗因而被俘。
而宋徽宗是因为金国军队南下攻宋,兵临大宋都城汴京。
宋徽宗不用主战派李纲,反而相信江湖术士的法术可以御敌,结果东京保卫战大败,宋徽宗及他的儿子宋钦宗一起被金国俘虏。
2.被俘后待遇不同。
明英宗被俘后,一直有皇帝的威仪,也就是俗称的气场,始终镇定自若,加上瓦剌想以明英宗为筹码对明朝进行讹诈,所以对明英宗礼敬有加。
而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更是对朱祁镇的气质和谈吐佩服的五体投地,以致最后交还俘虏的时候甚至舍不得他走。
宋徽宗兵败被俘又显得战战兢兢,金人对他很不屑一顾,将他父子俩押至遥远的金国北方,零下30度的冬天在金人的祖先墓前举行“牵羊礼”,即剥掉上衣,然后披上刚剥下的羊皮跪在墓前,受尽凌辱。
3.结局不同。
由于没有什么利用价值,明英宗被也先放回明朝,被他的弟弟朱祁钰软禁了几年。
后来由于朱祁钰病重,又无子嗣,朱祁镇利用这个时机发动夺门之变,又当回了皇帝。
宋徽宗最终客死他乡,据说他被迫在金人烧烫的沙子上跳舞,供金人取乐;
还被强迫为金人作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