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太子朱标如果不死能压制住众多藩王吗
如果懿文太子朱标没有病逝,而是顺利的继承皇位,可以说众多藩王弟弟们是不敢造次的,甚至就是他同样做出了与他儿子朱允炆相同的削藩行动,也是产生截然不同的两种情况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来看看朱标是何许人也,熟悉历史的人都是知道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也就是朱元璋和大脚马皇后的第一个儿子,当然朱棣在篡位之后也说他是马皇后的嫡子,不过在明朝灭亡之后在南京他的谎言还是被拆穿了,其实朱棣这么做很好理解,自然是抬高自身的地位,为他继位创造一个合法的借口而已,而朱元璋一辈子只有马皇后一个皇后,在古代嫡子有着优先的继承权,就像李世民也是只有一个皇后长孙氏,而能够争夺皇位的其实就是他的三个嫡子李承乾、李泰和李治了,而其他的儿子继位的可能性不会太高。
可以说朱标在继承权上就是有着天然的优势,因为他是嫡长子,而实际上朱元璋在他十岁的时候也已经确定朱标成为继承人了,而这个时候的朱元璋自立成为吴王,朱标就是世子的身份,而在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也是毫不犹豫的确定了朱标成为太子,甚至给朱标安排了很多能人作为他的老师,像李善长、徐达等等,这样的举动就是在全力的培养朱标。
不要认为老师只是传授一些知识,其实这就是在为太子培养自己的班底,要知道李善长和徐达都是明朝开国六国公之一,身后自然有着一大群人才跟随,如果将来朱标继位的话,这就是他能够依仗的政治资源,这一点在清朝能够很好的体现,就像光绪的帝师翁同龢,在光绪成人执政之后,不是获得了最大的权利,甚至能够光绪最信任的臣子了。
当然朱标的太子做了27年的时间,虽然不是历史上做太子时间最长的人,但是确实权力比较大的太子,可能也就是李世民短暂的做过两个月的太子,能够在权力上压制朱标吧,但是李世民的情况是李渊都被他控制住了,而做两个月太子仅仅是为了有一个缓冲的时间段而已。
朱元璋在外出征战的时候,都是太子朱标监国,这本身就是一种信任,而且在朱标生下第二个儿子朱允炆之后,朱元璋也就让朱标处理朝政,一切政事都是先交给太子处理,然后在奏报朱元璋,“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这么做就是在培养朱标的执政能力,要知道古代的太子虽然是二把手,但是确实是皇帝最忌惮的一
朱元璋不但给了儿子实权,甚至没有想过换太子的想法,就是李世民在确定李承乾为太子,还是更加喜欢李泰,在确定李治的时候,还试探过长孙无忌李恪的事情,但是朱元璋没有这个心思,并且对于其他的儿子远远没有朱标这样关心,这样就不会给其他儿子有着非分的想法了,在朱标在世的时候,他的弟弟们丝毫争夺储位的心思都没有,并且在他们成年之后都外派到各自的封地去了。
所以首先一点就是朱标得到了朱元璋给与的众多政治资源,能够培养自己的心腹,而且弟弟们根本没有实力与他争夺,并且还在监国的时候积累了大量的执政经验。
第二点就是朱标有着众多可用的人才,其实也能够说是政治资源,朱元璋大家都知道杀掉了开国的绝大部分功臣,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朱标的去世,为了培养自己的孙子朱允炆,朱元璋害怕这些功臣朱允炆压制不住,所以干脆都清洗掉了,来看看朱元璋都给朱标准备了哪些人才吧,首先朱标的太子妃是常遇春的女儿,也就是说常遇春家族是他重要的支持者,虽然常遇春病逝的早,不过常茂和常升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常遇春的妻弟蓝玉,这是朱元璋给与朱标最重要的大将了,在开国武将病逝或者杀得差不多之后,蓝玉就是军方最核心的人物了,还有镇守云南的沐英,这是从小看着朱标长大,并且坚定的支持朱标,如果不是因为朱标去世,沐英也不会伤心过度而去世,要知道沐英也是明朝的一员猛将,能够永久镇守云南,能够看得出他的军事能力和对于朱元璋的绝对忠心了,所以有着这些人的辅助,如果朱标在继承皇位之后马上削藩,有着蓝玉带着一大群武将,给朱棣一万个胆子也不敢造反啊,面对朱允炆他都差一点失败,并且拿出皇帝身边有奸臣的说法,但是这个借口在朱标身上完全就是不合理啊,所以就是比实力朱棣等藩王也是完败。
第三点就是朱标这
有告晋王异谋者,太子为涕泣请,帝乃感悟。
帝初抚兄子文正、姊子李文忠及沐英等为子,高后视如己出。
帝或以事督过之,太子辄告高后为慰解,其仁慈天性然也。
所以基于这些原因,压制这些藩王不成问题,甚至这些藩王因为朱标的仁厚,可能还会站在朱标的一边,就算是想要造反,可是实力不允许啊,其实哪怕他在位一天,在传位给儿子朱允炆的话,其实情况都会是另外一番情景了,毕竟朱标能够留给朱允炆一大堆有用的人才,相信收拾朱棣真的不在话下了!
参考:
“报告陛下,大事不好了,太子……太子……谋反了!”“我的个乖乖,太好了,赶紧打开城门,迎接太子!”……“不,快把朕给斩了,迎接太子!”……当然,这是一个笑话,但从侧面可以看出,朱元璋对于朱标的器重和信赖,以及其地位的绝对稳固。
老朱一共生了26个儿子,16个女儿,其身体素质相当强硬,身体好,吃饭就香,精力就旺盛,儿女就多了。
其中大儿子,也就是太子朱标、四子燕王朱棣、宁王朱权、谷王朱橞、代王朱桂等等是其最得意的几个儿子。
实际上,早在朱元璋称吴王的时候,朱标就被立为了世子,等到老朱一称帝,立马立朱标为太子。
自古有关皇权的争夺都异常血腥,弑兄杀父杀子的也不在少数,但朱标当太子的这二十多年,众位皇子们却相安无事,以太子为尊,若是朱标不死,即使他削藩,那些藩王也不敢造次。
首先要肯定的是,嫡长子朱标若是不死,他的登基是合情合理,且能服众。
所谓的嫡子就是指皇后所生,而嫡长子就是指,皇后所生的第一个儿子。
从西周时期开始,历代帝王就是执行嫡长子继承制度,除非这个嫡长子去世,才能轮到其他的儿子。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就是延续了这项制度,后来的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都是这样合法继承皇位的。
这种继承皇位的方式,可以缓解争端,皇位从你一出生就确定了,没得争,要怪只能怪你投胎晚,投胎的肚子没选好。
而且,太子一旦定下了,就能稳定臣子以及其他皇子的心,毕竟有胆量挑战太子的,历史上敢这样做的人寥寥无几,且大都以失败告终。
但明朝也有人破坏了这个制度,比如万历皇帝,他后来之所以多年不上朝,一个原因就是有关国本之争。
他宠爱的郑贵妃想想立朱常洵为太子,而众位大臣们则执拗要求依照规矩立长子朱常洛。
若是一开始就坚定了太子人选,万历皇帝也不至于多年不上朝,明朝也不会继续堕落下去。
除了朱标当皇帝名正言顺以外,朱元璋对他的培养也非常到位。
老朱对这个太子,可谓是倾注了大量心血,把自己所能教的,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了他:“于是左丞相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兼太子少傅,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右都督冯宗异兼右詹事,中书平章政事胡廷端、廖永忠、李伯升兼同知詹事院事。
”除了自己上阵以外,老朱给太子选的幕僚和老师,也是阵容强大:徐达、常遇春、李善长,汤和、邓愈、刘基、宋濂等等,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给朱标配备的均是帝国最强大的人才。
老朱的三子晋王朱棡,也是马皇后的儿子,也想好好学习啊,曾经拜宋濂为师,学习文辞。
但没多久,就被老朱派到了太原就藩,也就失去了继续学习的资源。
从这一点上看,老朱给朱标配备的教育资源和人脉资源,是远比其他皇子强的,其他皇子要想挑战朱标,也得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
再次,朱元璋在世的时候,手腕相当强硬,没人敢放肆,老爹的这些强硬手段,朱标是学在心里的。
朱元璋有多么狠,这不用多解释了,朱标还活着的时候,他就为了这个太子大杀功臣。
比如在洪武十三年就爆发了胡惟庸案,最终的结果是,堂堂的帝国宰相被满门抄斩,甚至李善长也被牵连致死,整个事件,前前后后连坐被杀的人超过三万,不仅官员们瑟瑟发抖,那些皇子们也是看在眼中的。
有了这个震慑力,再加上老朱对朱标的治国方法的培养,其他皇子是不敢造次的:“自古创业之君,历涉勤劳,达人情,周物理,故处事咸当。
守成之君,生长富贵,若非平昔练达,少有不谬者。
故吾特命尔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
惟仁不失于疏暴,惟明不惑于邪佞,惟勤不溺于安逸,惟断不牵于文法。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老朱
而你朱标呢,是守成之君,从小就喊着金勺子长大,经验方面就欠缺一点。
所以,我要让你多多面对群臣,多听他们陈奏政事,学习治国理念。
同时呢,也要有仁爱之心,要明辨是非,不能享受安乐,也不要听从小人的谗言,但遇到事情了,一定要当机立断。
最后,朱标此人为人仁厚,在皇子们中的威信甚高!史料记载:“秦、周诸王数有过,辄调护之,得返国。
有告晋王异谋者,太子为涕泣请,帝乃感悟。
”对于自己的这些弟弟们,朱标还是有包容之心的,比如秦王朱樉、晋王朱棡都曾犯下不少过错。
而正是由于朱标从中调停,老朱才免了这几个兄弟的罪责,从而得以返回藩地。
甚至有人打报告说有晋王有心谋反,朱标也为他哭泣求情,老朱心软,放了晋王。
在封建王朝,皇子们之间也并非全是争斗,也并非是毫无感情,人心都是肉长的。
朱标的所作所为,大家是看在眼中的,口碑也极佳,地位也牢固,没有人敢挑战他的位置,包括朱棣也是如此。
要知道,朱棣在朱元璋的众位皇子中,要军功有军功,要威信有威信,但即便如此,他也无法撼动朱标的地位。
若不是朱标去世,他儿子朱允炆即位,朱棣是绝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
从朱标的性格来看,若是他即位,他是不会听信别人轻易削藩的,即便是真的削藩,他也不会这么激进,就算是真的这么激进,朱棣也是不敢造次的。
参考:
明朝的第二任皇帝,本来应该是朱标,可惜朱标在37岁时病死,朱元璋痛哭不已,选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朱允炆上位后,简单粗暴地削藩,引起诸藩的愤怒,最终燕王朱棣靖难成功,夺取了帝位。
那么,如果朱元璋的正牌太子朱标不死,他能否压制住众多藩王呢?
答案很大程度上是肯定的。
首先是身份上的巨大优势。
明朝是所有王朝中,对“嫡长子”继承制度遵循得最好的朝代。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若为嫡长子,必继承大统,其他皇子根本不必争。
举个例子,万历皇帝想立宠爱的郑贵妃之子朱常洵为太子,大臣们却认为应该按祖制立长子朱常洛,双方争了十多年,结果皇帝落败。
这朱常洛还只是庶长子。
而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在朱元璋的期待中降生,对他抱有极大的期望,称帝后立刻册他为皇太子。
朱元璋儿子虽多,但最为重视的无疑就是朱标。
朱元璋虽然也喜欢英勇善战的四儿子朱棣,要是和朱标比起来,朱棣的分量还不够。
正史中记载朱棣也是马皇后所出,但很多历史学家认为,这是朱棣为了名正言顺篡位登基而编造的,他的生母实际上蒙古血统的碽妃。
也就是说,朱标占着名份大义,由他继任帝位理所当然,谁都无法提出异议。
纵有不服,也只能在心里憋着。
事实也如此,朱标活着时,没有任何皇子显露出取而代之的野心。
朱标的太子妃是常遇春之女、蓝玉之外甥女,因而蓝玉与朱标关系亲近,对朱标十分忠诚。
某次,他北征蒙古回来秘报朱标,说燕王迟早要反,请太子小心。
但是朱标毫不在意,说燕王对他非常恭敬,绝不会有这种事情,蓝玉也就没有多说了。
可见他们虽然把朱棣当作需要防范的劲敌,却没采取实际行动,为啥?
因为有把握能驾驭住局面。
而且,第一代皇室往往还存有普通人家的亲情。
朱标仁慈宽厚,对兄弟们极为友爱,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等曾多次触怒朱元璋,都是朱标为之求情,使他们免受责罚。
因而朱标在诸王中威信最高。
当然了,倒也不是说朱元璋这些儿子全都兄友弟恭,排行在前的几位藩王一直明争暗斗,只是没有上升到朱标而已,朱标是超然的。
另一方面,朱标的执政能力不是朱允炆比得上的。
朱棣起兵,直接原因是朱允炆削藩。
削藩其实很正常,没有一个皇帝可以容忍国中有实力强大的藩王,那对中央政权是种极大的威胁。
不只明朝削藩,汉朝也削。
但汉朝第一波,是靠汉景帝和周亚夫这对搭档武力削平七国之乱,第二波,又是绝对强势的汉武帝用“推恩令”徐徐削藩。
与他们相比,朱允炆却显得太过急切。
登基才几个月,羽翼还未丰,就和心腹们琢磨着怎么对付诸位皇叔,他的心腹是谁呢?
黄子澄、齐泰、方孝孺,都是无法摆平藩王造反局面的书生。
这三位是朱允炆的儒学老师,若单看学识,那都是博古通今、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完全可以开宗立派。
但他们有着致命的缺点,缺乏政治经验和能力,是学者而不是政治家。
可想而知,他们教出来的朱允炆也是个书呆子。
明知燕王最强,却打草惊蛇,不讲究什么策略,利用若有若无的罪名对那些较小较弱的藩王开刀。
这是指望吓住朱棣吗?
显然起到了反作用。
周王朱橚因是强藩朱棣的胞弟,第一个倒霉,被贬为庶人,流放到云南蒙化。
然后是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岷王朱楩。
不到一年,五个藩王就下马了。
其余藩王唇亡齿寒,都知道如果不采取行动,下一个就有可能轮到自己。
这种情况下,朱棣不反也得反。
为啥朱棣起兵时诸藩要么观望要么协助,帮朱允炆的很少?
正是因为他做事太狠,不得诸王之心。
而朱允炆柿子捡软的捏的削藩顺序,在收拾别其他藩王的同时,也等于给朱棣发出了危机即将到来的预警,更是给了他宝贵的造反准备时间。
如果是朱标,不会犯这些低级的错误。
哪怕偶尔有了些失误,他手底下强大的文武团队,也会及时帮他纠正。
这就又得说到朱元璋为朱标、朱允炆配置团队时,所做出的不同考虑。
皇帝上了年纪之后,通常会忌惮年富力强的太子,比如康熙。
但朱元璋对朱标信任爱重,从无猜疑,一心要将他培养成合格的帝王。
刚立为太子,便给他配备了最优团队,文臣武将应有尽有。
左丞相李善长兼任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兼任太子少傅、常遇春兼任太子少保,还有刘伯温、汤和、耿炳文等人,全在东宫挂着职务。
可以这么说,几乎所有开国功臣,都是东宫属官。
大将军蓝玉就不用说了,对朱标忠心耿耿。
父子俩等于是共用一套班子,朱元璋御驾亲征时,朱标立刻就能接管朝政,极为方便。
皇帝对太子如此信任,在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朱标有这样的团队,朱棣起兵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朱棣固然擅长打仗,但蓝玉在蒙古大草原打残北元的时候,他朱棣还未成名呢!震慑住挑头的朱棣,别的藩王更是只能臣服。
遗憾的是,朱标一死,朱元璋担心朱允炆控制不住这些开国元勋,杀的杀贬的贬,到朱允炆手上的基本是个文官团队,武将里头没剩多少人能打的了,朱棣这才有机会肆虐无度。
参考:
朱标确实很厉害,如果朱标不是英年早逝,朱元璋的子孙们确实不会发生内斗。
为什么这么说呢?
(朱标画像)一、朱标在兄弟中有绝对的权威。
朱标在整个朱元璋的家族中,有着绝对的权威。
这种权威是由朱标的地位所决定的,又是由朱元璋对他的尊崇,以及朱标自身的能力所决定。
朱标是嫡长子,而且很早就被朱元璋立为太子了,这一点是无法撼动的。
其他的兄弟们,都不可能有任何非分之想,不会去和他争夺。
有人可能会说,李世民不是就和太子李建成争夺了吗?
确实,朱棣在战功方面,与李世民有点类似。
不过总体上,朱棣是比不上李世民的。
只能说他参与了打仗,但是并不像李世民那样,在战争中起主导作用。
还有一点,朱棣和朱标是没有什么矛盾的,不像李建成和李世民,矛盾尖锐对立。
所以,朱棣不会想去夺朱标的权。
朱元璋还给予了朱标很高的地位。
他不但很早就把朱标立为太子,而且还把自己的很多大臣,都同时分配给东宫,成为东宫的大臣。
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是不同寻常的。
历史上的皇帝,都害怕东宫提早夺权,明确规定大臣们不能交接东宫。
一旦发现大臣交接东宫,都会给予大臣严厉的处罚,而且东宫的太子之位,很可能还保不住了。
但是朱元璋却让自己的大臣都去交接东宫,让他们当东宫太子的老师,和东宫结下了牢不可破的关系。
朱元璋这样做,所有皇子们都是看得很清楚的,都不会试
还有一点,朱标的能力是很大的,他在几个兄弟之间的威信是很高的。
朱元璋的老二和老三都是不怎么成器的,而朱标多次把他们找回来,教育他们。
历史上并没有说过,朱标教育朱棣的情况,这很有可能是后来朱棣当了皇帝,对历史有所增删。
但不管怎样,总之朱标在几个兄弟中就是权威的存在,没有一个兄弟敢对他不敬。
从这个角度来说,朱标不早死,谁与争锋呢?
(朱元璋画像)二、朱标手中有精兵强将。
朱元璋当时杀了非常多的功臣。
关于他为什么会杀这么多功臣,历史上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朱元璋不够自信。
毕竟他本身没有什么文化,又是草根出身,因此他害怕大臣们夺了他的皇位。
二是朱标死后,他让朱允炆继承皇位。
而朱允炆又年幼,所以朱元璋不放心,不把这些能力和权力都很大的功臣给拿下来,朱元璋害怕他自己的江山不保。
但是假设朱标不死,那么很可能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朱标在朝廷中是有极大的震慑力的。
他的震慑力,很可能比朱元璋还高。
为什么这么说呢?
朱元璋是草根出身,他可不是。
而且还有一点,朱标为人宽厚仁慈,他完全可以像李世民那样,做到与大臣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
还有,如果朱标不死,那么蓝玉这些打仗能力强的大臣,肯定就不会被杀。
朱元璋也知道朱标能够镇住他们,因此不用动他们。
如果蓝玉等强悍的大将存在,那么朱棣就不可能造反。
就算造反,他的军队的实力又弱,同时又没有什么将领,要想打败这些开国大将带领的军队,显然是很难的。
(靖难之役)三、朱标不可能那么武断地削藩。
“靖难之役”之所以发生,主要在于朱允炆强行削藩。
朱允炆无法承受这些藩王们自高自大,所以他上台以后,才会强行削藩。
而且在削藩的过程中,也并没有和这些藩王们做很好的沟通,藩王们才会很恐惧,很不满,以至于最终造反。
朱标当了皇帝以后,这些藩王们不可能小瞧朱标。
就算他们为所欲为,行为不检点。
按照朱标的性格,他也不可能一开始就削藩。
他肯定首先要对这些藩王们进行教育,不可能一下把他们搞死。
实在教育不听了,才会开打。
这样一来,朱标打他们就是有理有据,引起的震荡就不发,他们的抵触心理也不大。
朱允炆不一样,那些藩王都是朱允炆的长辈,他不可能教育他们。
就算教育,他们也不服气。
所以朱允炆达不到朱标那样的效果。
总之,朱标不死,无论如何“靖难之役”不可能发生。
或者说,朱标要是死得晚一些,他过渡一下,然后朱允炆再上台,整个政权也会很稳定,这样的悲剧也不可能发生。
(参考资料:《明史》《明实录》等)
参考:
建文帝朱允炆削藩,引得各大藩王不满,最终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走皇位。
如果建文帝的父亲朱标没有死,众藩王还敢不敢反,他又能否制服各大藩王?
首先得分两种情况,削藩和不削藩。
我觉得,削藩则反,压制不住;
不削则不反,完全压制得了。
若是不削藩,以朱标的威望完全不用担心。
最大的对手:心有不甘的朱棣朱允炆为什么当了没多久的皇帝就被九大藩王逼下台?
有很大原因是因为他削藩,给了各位藩王尤其是朱棣造反的好机会。
要说九大藩王谁对皇帝之位的威胁最大,朱棣当之无愧。
朱棣这人一直都有当皇帝的野心,在朱标还在世的时候,朱棣就对皇位有所觊觎,但是碍于朱标是长子,他并没有表现得有多明显。
相比朱标死后较为安分,但在很多方面还是有所体现他的不甘心。
比如他渴望得到朱元璋的
而朱棣呢?
出身不如朱标,他刚出世时,朱元璋的事业正在进行到关键一步,根本没空管他。
等有空管的时候呢,儿子又太多了,26个儿子,还有好多养子,哪还有他的份。
朱棣就一直对此心存不满。
有朱标压在他前面,他就只能通过打胜仗来获得朱元璋的
德高望重的太子朱标为什么说朱标不死而且不削藩的话朱棣极有可能不会造反,因为朱标这
可以说朱标要是生活在现代,那他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名师教导出来的学生,学习成绩又好,又懂礼貌,对兄弟们十分友好。
他从小就在名师宋濂的教导下学习经传,接触儒家思想,为人宽厚仁慈。
朱元璋想要杀他的老师宋濂的时候,朱标与母亲马皇后一起求情救下老师。
而且朱标在监国执政的时候,更是秉持四个原则“仁、明、勤、断”,希望能实行宽通平易之政。
在大臣中口碑极好。
在诸位藩王中威信也很高。
他身为大哥,对弟弟们十分爱护,向秦王朱樉(shang),晋王朱棡(gang)、燕王朱棣、周王朱橚等几个弟弟犯错时都会从中调和求情,可以说朱棣是受恩于朱标的,对朱标当太子还是不敢有任何异议的。
即使他想篡位,也怕落下个忘恩负义的名声。
强行上位的皇太孙朱允炆朱标的意外死亡让朱元璋很是难过,即使这样,他也不愿从剩下的儿子中重选继承人,而是强行选择15岁的朱允炆为继承人。
一个没经历过考验的小子,居然从一堆垂涎皇位的叔叔中抢走了皇位,换作是谁都会不服气吧,最不服气的当属燕王朱棣了,要说从朱元璋的儿子中重选太子,论打仗论心计都非他莫属,可偏偏不是他,这让本来就有想法的朱棣更加不服了。
而朱允炆一上台就大刀阔斧的削减藩王权利,将其贬为庶人。
换作是你,恐怕你也要造反吧。
权利面前不讲亲情汉景帝削藩的时候有句名言:削亦反,不削亦反。
这句话用在朱允炆身上是极其合适的,但在朱标身上就是削则反,不削则不反。
自古以来,皇帝都行加强中央集权,横不得把所有的权利握在自己手里,你越是怕藩王的权利过大威胁到你,越削减藩王权利,藩王就越容易造反。
毕竟谁都不愿意将自己的权利拱手让人,谁还不是辛辛苦苦一点一点积累大的权利啊。
就算朱标活着,如果他也执意要削减地方权利的话,藩王们恐怕记不得你的恩情,你想要夺我权利,那你就是我仇人。
就算是朱元璋面对一堆势力已经形成的藩王,怕也难说胜负。
而造反的结果,不好说。
朱标的实力还是不容小觑,可不是他儿子朱允炆能比的,光是身边的大将就会比朱允炆只多不少,至少像蓝玉、傅友德这些后起之秀就不会被朱元璋杀。
到时候两虎相斗,胜负还真的难猜。
但是按照朱标的性格,登基后应该不会像他儿子下手那么狠,因为他儿子迫不及待削藩的原因是因为压制不住这些皇叔,而朱标就完全没有这种担心,以他的威望,只要不过分,朱棣多半会选择好好的呆在北方镇守边疆。
世间的事哪有什么如果,不过是后人的一点猜想罢了。
谁有能完全说的准呢?
参考:
朱标:朱元璋长子,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被立为吴世子,大明洪武初年(1368年)被立为皇太子,是继位早定的未来皇帝。
由于一些文学作品和电视剧的渲染,我们对于这为太子的印象多是“仁弱”、“怕事”、“优柔寡断”、“在父亲铁腕下成长的胆小鬼”等等。
可实际情况是如何呢?
如果朱标不死,是否真的能压制住九大藩王,尤其是燕王朱棣呢?
明朝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又是否会发生呢?
要了解这些,就必须从朱标的生平来说起了朱元璋经常自比汉高祖刘邦,对于后代的培养方向来说,朱元璋也和刘邦一样,希望找一位优秀的守成之君。
在对朱标的教育上,朱元璋也始终坚定地往这方面前进,没有更改过目标。
从朱元璋给朱标安排的老师来看,其中文学方面有刘伯温、宋濂、章溢、叶琛等“浙东四先生”教导,治国武事两方面则是“文官之首”李善长和“武将之首”徐达来负责。
可见朱元璋对朱标的期望是:治国有道、文武全才、礼敬群臣、仁厚宽宏、聪明机智的儒家理想世界中那“圣君”般的人物。
而朱标也完全照着这方面来成长,建文重臣方孝孺就赞美过朱标是:“孝友仁慈、为人友爱、仁孝感婴孩”。
这样一个百姓爱戴、群臣拥护,又占着正统优势的朱标,如果他能正常继位的话,“靖难之役”就绝对不会发生,就算真的有个万一,朱标也能最终降服不听话的弟弟们。
别的不说,单从朱元璋给朱标安排的两个强有力支持者就可见一斑了。
第一个就是次子秦王朱樉,他管辖着陕西全省以及甘肃、青海部分地区,占据着“坐着之可争天下”的八百里秦川,兵力、疆域都是九大藩王中最强的。
对此朱元璋和朱标这对父子就来了一场“胡萝卜加大棒”的戏码。
朱元璋先高调宣布自己要迁都关中,让朱樉为了给父亲一个好印象,在秦地大造宫殿,纵容部下抢掠,甚至还发生了火烧官员府邸的事。
结果朱元璋把朱樉下狱,让太子朱标巡视陕西,等到朱标回来后,极力保证朱樉的清白。
就这样,朱樉回到了陕西,而且对哥哥朱标是感恩戴德。
朱元璋的白脸和朱标的红脸,在朱樉身上得到了印证后,又开始对第二位藩王“下手”了。
第二位就是老三晋王朱棡,他镇守的太原乃兵家必争之地,兵精粮足,而且和燕王朱棣一样,是负责北境蒙古的藩王之一。
比起朱樉来,朱棡完全就是一副纨绔子弟的样子,所以朱元璋不需要给他来阴的,直接光明正大说他骄奢淫逸、敲诈勒索、结党营私,让锦衣卫前去捉拿。
恰好这时朱标又巡视到了太原(真巧!),朱棡于是苦苦哀求朱标,希望他在父亲大人面前给自己开脱。
朱标回南京后就向朱元璋保证:弟弟绝对没有说谋反什么的,最多就是好玩好闹而已。
最后朱元璋也放过了朱棡,又给朱标收下了一个得力助手。
而燕王朱棣呢?
虽然他的声名很好,但也有不少人弹劾过他,比如蓝玉和晋王朱棡,两人就说过燕王朱棣会谋反之类的话。
当然这些弹劾依旧在朱标的劝谏下,成为了一纸空文,所以朱标在位的话,朱棣是不敢动的。
在对待侄子朱允炆上,朱棣至少还能用“削藩”来做题目,可对着哥哥朱标,朱棣完全就是“出师无名”了,毕竟他的命都是哥哥给保下来的。
加上北方两个实力最强的藩国都已经被朱标收服,就算到时燕王朱棣真的谋反的话,恐怕还没渡过黄河就得给秦兵给扑灭了。
更不用说朱标还在时,朱元璋给他留下的文臣武将:蓝玉、傅友德、冯胜、王弼、耿炳文、郭英等等。
本文作者/狐史首丘:主写三国,次写明清,其余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参考:
我觉得懿文太子压制众藩王没问题,因为在他生前,明太祖朱元璋已经为他继位后的稳固,做足了保障。
朱元璋有没有担心过藩王势力过大?
懿文太子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乃马皇后所生。
他性格宽厚,温文尔雅,在老师宋濂的悉心教导下,俨然是一介儒生。
面对这样的皇储,朱元璋不得不为他考虑。
所以朱元璋在前期使用重典,兴起大狱,包括有名的胡蓝党案,就是为懿文太子提前清除功臣的威胁。
懿文太子朱标在洪武二十五年去世,朱元璋立皇太孙朱允炆为皇储,而朱允炆年幼,有点柔弱,为了保证皇太孙继位后的皇位得到稳固,朱元璋再次兴起大狱。
接二连三的兴起大狱,明初开国功臣基本被解决了,唯一担心的就是藩王了。
朱元璋死前曾跟懿文太子讨论藩王的事,说他在北方边关设置藩王,屏障国土,不致有唐之藩镇割据和宋之边关难守,可保朱明王朝的长治久安。
皇太孙立刻提出自己的疑问说,如果这些藩王势力过大,岂不是新的威胁。
朱元璋反问皇太孙,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置。
皇太孙则回答说,先恩抚,以礼相劝,继之以国家法度,稍加惩处,实在不行则压制,甚至削藩。
太祖颔之。
朱元璋教导懿文太子该心狠手辣的时候不能手软。
懿文太子向来宽厚仁慈,曾经为犯了重罪的秦王求情。
他还为了老师宋濂向朱元璋哭诉求情,朱元璋发怒,对他说,等尔做了皇帝你来赦免他好了。
懿文太子因此心生恐惧,还试
朱元璋在胡蓝党案期间,屡兴大狱,杀伐决断,毫不留情,懿文太子看不过,曾多次向朱元璋进谏说:“陛下杀人过滥,恐伤和气”。
朱元璋嫌他太过宽厚,曾经给他讲过一个道理。
有一天朱元璋拿了一个棘杖,上面长满了刺,让懿文太子去拿,懿文太子脸有难色,觉得父亲在故意刁难自己。
朱元璋说,你怕这上面有刺扎手,所以不敢拿,我现在就是在为你把这些刺拔掉,然后才交给你,等你当了皇帝,你就不用再怕有刺扎手了。
我这不都是为了?
我现在把有威胁的坏人都清理掉,你当了皇帝,就不用再为难,那时候你才真正当这个家。
懿文太子并不理解,他反驳朱元璋说,如果君主像尧舜禹汤一样,则底下的老百姓也是尧舜禹汤时的百姓。
朱元璋大怒,觉得孺子不可教也,拿起棘杖就朝懿文太子扔去。
面对这样不开窍的太子,朱元璋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朱元璋为懿文太子皇位的稳固做了哪些准备?
第一,就是为懿文太子清除功臣的威胁。
这个不用多说了,胡蓝党案,朱元璋杀伐三万多人,一大批开国功臣受到牵连,或被杀,或被贬,或去职。
总之,在内部,能清除的重臣的威胁都清除掉。
懿文太子死后,皇太孙朱允炆被立为皇储,朱元璋再次兴起大狱,又杀了一部分功臣。
所以靖难之役的时候,建文帝无靠得住的元老宿将可用,让那个废柴李景隆给坑了。
第二,派信得过的重臣辅佐懿文太子。
我们看后来的建文帝朱允炆,他一继位就开始削藩,为何如此操之过急?
皆因他过于宠信重用东宫的旧臣僚齐泰和黄子澄,是此二人建议他削藩的。
建文帝的偏听偏信,导致他忘记了自己跟朱元璋讨论的对付藩王的三步策略,绕过前两步,直接进入削藩的步骤,而此时削藩,并不是最佳时机。
朱元璋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朱元璋一边剪除违法乱纪、结党营私的有威胁的功臣,一边又使用信得过的重臣辅佐懿文太子,目的就是防止懿文太子重用不擅长政事的东宫旧僚,偏听偏信,防止他决策失误。
第三,限制藩王的权力。
朱元璋一边吸取唐宋藩镇割据和边疆难防的教训,在全国大封宗藩,另一方面又吸取汉初七国之乱的教训,限制藩王的权力。
据《明史》,明朝的宗藩,有律例上的特殊权,有军事上的指挥权,但是没有民政上的管理权。
这就把藩王的权力限制在了小小的王府之内。
明朝藩王有府兵,一般在六千到一万九千之间,就这点兵力,造反很难。
明朝的藩王,特别是北方边镇的九个藩王,有统辖节制周围边镇兵马的权力,但是,单个藩王所能节制的边军数量有限,跟朝廷的兵力相比差距巨大。
比如,靖难之役的时候,燕王朱棣造反,他担心辽东的宁王在背后捅自己的老窝,就先把宁王绑架了。
朱元璋最后几年,当时为了出兵朝鲜,朱元璋给了燕王朱棣和宁王统辖边兵的权力。
此外,明朝还充分考虑到藩王和朝中重臣的勾结以及藩王之间的连接。
因此之故,制定了很多限制藩王的策略。
明朝藩王,不得诏书不得随意进京,而且按惯例一年只能进京觐见一次。
目的就是防止藩王跟文武百官勾结。
明朝诸藩王不能一起进京,必须是一次只能来一个,比如燕王进京了,皇帝见完了,他回去了,下一个藩王才能进京。
明朝规定,诸藩王之间,不得随意见面,如果实在要见面,必须相隔四五年之久。
亲兄弟也得四五年才见一次,就是防止他们过从甚密,互结联盟,
当然,藩王出征时,兄弟在军中相见不算。
例如秦王和燕王曾经一起带兵讨伐北元。
通过
懿文太子性格宽厚仁慈,也是他压制藩王的一个法宝。
其实朱元璋本人是不主张削藩的,因为他看到宋朝因为没有藩王在边疆屏障国土,所以才被异族所灭,他认为在边疆设置藩王,是利大于弊。
有一次,懿文太子上完课,朱元璋问他,都讲了什么,懿文太子说讲了汉景帝和七国之乱。
朱元璋就问懿文太子,七国之乱,罪在七国,还是罪在朝廷。
懿文太子回答,老师说罪在七国。
朱元璋就不同意了,先是说了一番汉景帝的坏话,什么打死吴王世子之类的。
然后朱元璋接着说,是朝廷对七国压制太狠,所以七国才叛乱,如果朝廷对七国宽仁一点,也不至于有七国之乱。
朱元璋这个看法,跟后来他与建文帝讨论藩王是如出一辙的,他的意思是,藩王并不会无缘无故造反,如果朝廷平时以礼制相待,用国家法度稍加惩处,不会闹到造反的地步。
懿文太子生性宽厚,秦王犯了国法,他还替秦王求情,他总是埋怨朱元璋杀伐过重。
所以,如果懿文太子当国,即便到时候他也不得不削藩,他也不至于像建文帝那样操之过急,甚至搞到诸藩王自杀的自杀,自焚的自焚,最后逼反了燕王。
此外,燕王等人是庶子,只要嫡长子懿文太子在一天,燕王等人绝对得不到支持,因为嫡长子当国在法统上毫无争议,其他有实力的嫡子,比如秦王,曾经犯过大错,被贬为庶人,也对懿文太子没什么威胁,这也是懿文太子继位后能压制诸藩王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我认为,懿文太子继位以后,压制诸藩王绝对没什么问题。
参考:
朱标不死,就不会清理蓝玉。
蓝玉这一帮子就是朱标的文臣武将,政治集团就存在。
就不去形成内虚的情况。
再说朱标能力,威望都是朱棣等兄弟不能比的。
参考:
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削藩,导致自己落得个不知所踪的下场,引起人们的无限猜想,如果朱标不死,继位的人是朱标,藩王是否敢造反,朱标是否压制得住藩王。
可惜的朱标朱标出生于龙凤元年九月五日,这一天朱元璋正在攻打他未来的根据地南京。
当他得知儿子出生的消息,兴奋的过了头,跑到附近的一座大山上,亲手刻下一行大字:“到此山者,何患无嗣?
”有的人或许好奇,朱元璋的一生总共有二十六个儿子,只不过是一个儿子出生,有必要这么兴奋吗?
有必要!因为朱标是他的第一个儿子。
随着朱标的出生,朱元璋终于体会到了家庭的温暖,终于体会到了回到家有人做饭,回到家有人叫父亲的感觉。
自从朱标一出生,朱元璋就将他当成继承人来培养,不管后来生了多少儿子,朱元璋一直视朱标为唯一。
在朱元璋打天下期间,其他皇子的学业基本上无人注意,这也是为什么朱棣活了一辈子,学历最多只是初中水平的重要原因。
而朱标的学业不但有着朱元璋亲自指导,还有着当时天下最著名的儒师宋濂亲自指导,人跟人真的是比死人。
开国之后,朱元璋成了天下的统治者,条件起来了,儿子的教育当然得跟着提高。
除去朱标之外的其他皇子,到这时才有名师教导,才得到朱元璋的注意。
不过人家朱标到这时就不仅仅是名师指导,简直是天下间第一教师团队指导。
开国第一文臣李善长负责教文,开国第一武将徐达负责教武,宋濂到这时都已经成为了配角。
朱标与其他的皇子不同,朱标未来是要当皇帝的,不能够只熟悉书本上的东西,也必须要熟悉如何处理奏折,应对天下大事。
因此,朱元璋在洪武十年将处理朝政的大权交到了朱标的手中,凡是大臣递上来的奏折,先是朱标处理一遍,再交到他的手中,做最后的处理。
如果朱标有不妥的地方,他会命令侍从叫朱标到身旁,细心的教导朱标,这件事情该如何做,那件事情该如何做,还将处理朝政的四字要诀说给朱标听。
做皇帝第一要仁,只有仁才能够不残暴;
第二是要明,只有明才不会被奸臣蛊惑;
第三是要勤,一定要勤勤恳恳,才不会懒于政事;
第四是要断,一定要有决断,才能够快速准确的处理政事。
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从表面上来看是为了自己的统治,但实际上是为了朱标。
史书上的一段故事,可以证明这一点:有一天,朱标看到朱元璋的清单,意识到朱元璋又要杀人,所以进行劝解。
朱元璋面对朱标的劝解并没有生气,而是命令侍从找来一根长满刺的棍子,扔在朱标的面前,叫朱标捡起来。
朱标不是白痴,当然不会捡。
朱元璋得意的对朱标说,我杀人就是为了帮你除掉棍子上的刺。
朱元璋为了朱标,倾尽了一生的心血,却不曾想朱标在三十七岁那一年突然间染上重病,任何太医都束手无策。
朱元璋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个平日里最疼爱的儿子跟自己阴阳两隔。
朱标去世的时候,朱元璋整
朱元璋是皇帝,是国家的统治者,无论有多么的痛苦都必须要从痛苦里走出来,国家要没有了他,怎么运行。
朱元璋强忍着痛苦,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太子。
朱元璋的这个举动引起了一
以前朱标活着的时候,论资排辈是老大,再有着朱元璋多年以来的培养,当太子并没有什么不妥。
可是朱允炆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孩童能懂什么?
竟然让这样一
这种功劳放眼众多皇子,谁能能够匹敌?
可为什么偏偏是辈分小,没有一丁点功劳的他。
不服的情绪一直隐藏在朱棣的心中,直到朱棣付出行动。
削藩把自己给削没朱允炆十五岁丧父,二十一岁丧祖父,同时继承皇位。
二十岁出头的朱允炆心中一直有一件想做的事情,那就是削藩。
朱元璋将所有的儿子都分封在外,每一
在朱元璋看来,他的这些儿子就是未来继承人的屏障,只要这些儿子在,未来的继承人就可以安心治理天下。
可未来的继承人却不这么看,未来的继承人认为这些分封在外的藩王就是皇位的威胁,外敌他们可以抵御,但是如果他们有异心,那该怎么办?
朱允炆曾经跟朱元璋提起过藩王的危害,可是朱元璋根本不以为意,由于藩王是叔叔,他也不能多说什么。
一代人的事情终究得一代人来解决,朱允炆不想将削藩的事情交由他的儿子解决,在继位的第一时间里就开始削藩,削的第一个藩王是周王。
为什么削的第一个藩王是周王呢?
其中大有学问。
在外的藩王虽然有二十三个,但是朱允炆的眼睛一直只盯着一个,就是燕王朱棣。
在众多藩王当中,朱棣的势力最为庞大,同时野心也最为庞大。
朱棣拥有十几万的大军,而且平日里对朱允炆向来不敬。
朱允炆尚未继位的时候,曾不顾身份有别,动手拍朱允炆的肩膀。
朱允炆继位,其他的藩王觐见朱允炆都是规规矩矩,而他呢?
竟然敢走着朱允炆才能走得皇道而入,但这还不是最过分的。
最过分的是,不知道他哪里来的底气,敢站着一直不拜。
之所以第一个削周王,是因为周王是朱棣的同母弟弟, 害怕出现打虎亲兄弟的情况。
朱允炆不断的以各种名义削弱朱棣对藩地北平的控制,先后调任自己的亲信到北平掌握行政权,掌握军事权。
再将朱棣将近一半的兵力调离北平,还特地命令宋忠率兵三万驻守在山海关一带,卡住朱棣的喉咙,以备不时之需。
朱允炆终究是小看了朱棣,朱棣在北平盘踞二十年之久,其势力早已根深蒂固,想要彻底铲除,痴人说梦。
被逼急的朱棣起兵造反,仅仅只用了不到三天的时间就彻底控制了北平,毁灭了朱允炆在北平布置的一切。
朱棣从建文元年七月开始造反,期间多次大胜,就比如郑村坝之战,白沟河之战,但是却迟迟突破不了山东这道防线,一直在山东与北平之间来来回回三年。
直到建文三年十二月在姚广孝的提醒下,朱棣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难不成要攻下南京必须要攻下山东?
就不能够往别的地方攻往南京吗?
随后朱棣就如同一辆失控的汽车,绕过朱允炆布置在山东的防线,直接往南京冲去。
由于驻守在山东的将领压根没有想到朱棣竟然会做出如此行动,纷纷追击朱棣,却不曾想朱棣连续在路上埋伏,试
建文四年六月,朱棣攻破扬州,兵临南京城,在内奸李景隆、谷王的内应下,得以兵不血刃攻破南京,成功称帝。
而这时的朱允炆惊恐不已,他根本没有想到削藩会削到这种局面。
他与皇后一把火烧了皇宫,自焚而死。
明朝的官修史记载朱允炆与他的皇后是自焚而死,但是后人却不相信,因为都已经自焚而死,面目肯定不清,谁又能够肯定自焚的人就是朱允炆与他的皇后。
正因此,清朝修的《明史》才给了朱允炆一个模模糊糊的结局,到底是自焚而死,还是逃出宫外,不得而知。
断然不敢造反如果朱标不死,顺利继位,在短时间内肯定不会削藩,毕竟朱标在生前从未有过削藩的念头。
之所以是短时间,因为谁也不知道后面朱标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说不定会在哪位大臣的劝导下,就开始削藩。
如果朱标削藩,天下二十三位藩王绝对没有一位敢造反。
就算是朱棣,也得打包好行李,等待朱标削他。
在很多人看来,朱标就是一个仁慈的人,朱元璋要惩罚他的兄弟,他站出来说话,朱元璋要杀大臣,他也站出来说话。
朱标是一个仁慈的人不假,但是这种仁慈必须要保证他的利益。
朱元璋对开国功臣大开杀戒,明朝的开国功臣能够活到善终的寥寥无几,在这期间朱标只有一次劝说朱元璋不要杀戮,因为这一次要杀的人是他的老师宋濂。
而在其余的时间里,他眼睁睁的看着朱元璋杀戮,因为他明白开国功臣能够威胁到他日后的统治,所以既然朱元璋想干,倒不如让朱元璋去干,反正骂名又用不着自己来背。
朱棣能够在造反的过程中数次深陷重围,又数次突围,并不是因为他勇猛,而是因为朱允炆太过仁慈。
历史上哪里有皇帝面对造反的臣子,还特地下一条命令,不允许杀死造反的臣子,只能够活捉。
如果是朱标,肯定不会下这一条命令,而不下这一条命令,朱棣早在东昌之战的时候就得命丧黄泉。
要知道,当时他深陷重围,有无数个枪口对着他,但是迫于朱允炆的命令,不敢对着他射,这也是为什么与他同样深陷重围的张玉被砍成肉酱,而他能够突出重围。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虽然二十三位藩王全部都是朱元璋的儿子,但有朱棣这种觉悟的,就只有朱棣一人,其余的没有一个敢反抗。
如果说继位的是朱标,朱标从小照顾兄弟到大,一声令下,兄弟肯定不至于像对朱允炆一样保持不动,而是会主动出击,围攻朱棣。
朱棣的兵力有限,肯定架不住各地藩王的围攻,可以说根本不需要出动朝廷的兵力,叛乱自然平定。
有的人或许好奇,朱标要削藩,藩王难道就因为昔日的情义帮朱标吗?
之所以藩王不帮朱允炆,是因为朱允炆的手段太狠。
按道理来说,叔侄一场,削掉兵力也就行了,可是朱允炆直接削为庶民,这种事情发生在谁身上谁都受不了。
而朱标就不同,他与藩王们一块长大,有着朱允炆难以理解的情谊。
他削藩肯定会顾及到兄弟的生活,就算削也只是削掉兵力,再过分一点也就是安排另一个地方,生活照旧。
藩王虽然没有了兵力,但之前怎么样,现在还是怎么样,所以没有必要对朱标不理不睬,毕竟是自己的大哥,况且朝廷能够随时调动的六十万大军还在那里放着。
造反是一笔买卖,朱棣就算想造反,也得弄弄算盘,看合算不合算,而明显不合算。
朱棣不造反,就说明了所有藩王都不会造反,因为从朱允炆削藩的过程可以看出,在藩王当中只分朱棣与其他藩王。
结语历史往往就是那么巧合,朱元璋封在外的二十三位藩王,只有朱棣一位有造反的野心,恰好朱标去世,年幼的朱允炆继位,给了朱棣造反的机会,成就了永乐盛世。
参考: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不管谁当皇帝,都会削藩;
倘若朱标在的话,朱棣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他不敢轻举妄动,就算是造反了,成功的几率也微乎其微。
朱标继位名正言顺,朱棣无理由造反自周朝开始,历朝历代都是嫡长子继位,朱标倘若不早逝,接过朱元璋的棒乃顺理成章之事,这在封建士大夫、百姓看来,再正常不过了,朱棣倘若谋反,不管理由多么的合理合情,都逃脱不了“反贼”的名号。
史书记载,朱标聪明、仁慈,这样的人是很得民心的,这种性格打江山不行,但守江山绰绰有余,朱棣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再说了,朱标是朱棣的哥哥,翻看历史往前面面看看,弟弟造哥哥反的,成功率都不高,尤其是像明朝这样大一统的王朝。
就算是春秋战国混乱时代,即便哥哥很昏庸,成功率也极低。
说到底,嫡长子继承制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可,没有人敢轻易冒犯。
明王朝中央势力庞大,朱棣不敢起疑心朱元璋在封藩时,对各个藩王的兵力有严格的限制,数量远远小于中央军。
朱标又不是白痴之辈,上位后绝对不会放任藩王肆意发展。
这样的话,以朱棣手里的那点儿兵力,根本不敢妄动。
历史上,朱棣能够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朱允炆重用李景隆那个饭桶。
李景隆不但打仗不行——竟给朱棣输送军用物资,而且还是个可耻的叛徒——最后关头,打开南京城门。
朱允炆年少辈轻,不敢对朱棣下死手,还下了一道可笑的命令——不能对朱棣下死手!都有人造反,来抢夺他的江山了,居然还心存善念,历史上这种极品可是独一份,朱标绝不会这样做!朱棣早期打算谋反时,内心是极度害怕的,怕到什么程度呢?
装疯卖傻!朱棣拼尽全力攻打济南,打了很久也没打下来,说明他手上的战斗力还很有限。
综上所述,倘若朱标继位,朱棣既没有理由、也没有胆量和实力谋反。
参考:
如果朱元璋不死,众藩王敢造反叛乱吗?
答案显而易见。
为什么我这么问?
因为太子朱标的地位和威望俨然就是第二个朱元璋。
所以说,如果太子朱标不死,压制众藩王那是妥妥的。
或许有人会说,如果朱标不死,“蓝玉案”就绝对不会发生,也就不会出现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中无将可用的尴尬局面。
而有着蓝玉等一众开国大将的支持,燕王朱棣想要起兵造反等同于“作死”。
当然,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从朱标太子本身的能力和地位来分析,由他在,众藩王也会老老实实,安安分分的当他们的王爷。
说到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帝和太子的关系哪家好,非老朱家莫属!朱元璋对于太子朱标的信任和爱护冠绝史册。
1、吴王世子,大明太子,地位不可撼动朱标是朱元璋和马皇后所生的嫡长子,光凭借这个身份,朱标就可以独占鳌头。
并且朱标可不像朱元璋后来的那些儿子,他跟随朱元璋一同经历过战争和鲜血的洗礼,在军中拥有着一定的威望。
在朱元璋还是吴王的时候,朱标就是吴王世子。
等到大明王朝建立,老朱登基称帝后,朱标顺理成章的便册立为大明太子。
你可以说,这是朱元璋为了大明皇位传承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做出的表率,但用老朱的话就是:册立朱标为太子是一件必然要发生的事情,就像道理本身就应该是这样的一样。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讲白了,在朱元璋心中,大明太子之位的人选始终只有朱标一个。
他压根就没有考虑过其他儿子。
所以说,有着朱元璋这样的皇帝老爹,朱标太子的地位不可撼动。
2、皇帝、太子使用同一套班底洪武三年十二月,礼部尚书请求给太子朱标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班子。
朱元璋是这么回答的。
“天下大事何其多!若是我领兵在外,留下监国的必然是太子朱标。
如果太子有着自己的班底,那么一旦你们有事向太子汇报没有得到同意,你们必然会和太子的班底产生矛盾和摩擦。
长久下去,两套班底之间必然会有间隙,这对于整个朝廷的运转和朝政事务处理产生巨大的影响。
而太子跟我使用同一套班底,那么这种情况就会彻底避免。
”皇帝、太子使用同一套班底,这样的情况可以说也是独一份的存在了。
这足以表明朱元璋对于朱标这个继承人身份的肯定和信任。
3、分藩诸王,放权朱标朱元璋分藩诸王是导致后来朱允炆削藩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但是在大明初建时期,北元残余势力伺机蠢蠢欲动,天下各地还未完全掌控的前提下,朱元璋将自己的儿子们分藩镇守各大要塞,是快速统一、稳定天下的重要举措。
可以说,分藩诸王是朱元璋不得不采用的军事策略,也是当时大环境局势所造成的必然结果。
另一方面,分藩诸王到各地就藩,可以让这些藩王远离京城权力中心,避免藩王与朝臣结党营私的情况,确保太子朱标的地位。
对于朱标的培养和信任,朱元璋也十分用心和开明。
文有宋濂这样的当世大儒,武有常遇春、蓝玉这样的开国大将,朱标受到的培养是其他皇子无法媲美的。
而在大明王朝趋于稳定后,朱元璋也开始放权朱标,培养他处理朝政事务的能力。
洪武六年九月,朱元璋命令各级官员,以后正常的事务全部向朱标汇报即可,只有重大的事务才需要向他禀报。
洪武十年六月,朱元璋再次下令群臣,以后不论大小事务全部先向朱标汇报,由朱标做决定,然后在他这边备案即可。
朱标就是这样的一位集法理上的正统、实力能力上的碾压、朱元璋的“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太子。
面对这样的太子大哥,众藩王根本就兴不起一丝造反的欲望。
哪怕是燕王朱棣,面对大哥朱标,除非是真的疯了,否则也绝不可能造反。
我是月关略萌,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
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