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的字刻成石碑为何会不走样
刻碑有三种方式书丹上石,将毛笔蘸着朱砂直接写在碑上再刻出来将字写在纸上,把纸贴在碑上刻双钩上石,字写纸上,纸上再贴一张特别薄的纸,在薄纸上用笔将字边勾出来,再把薄纸贴在碑上刻1相对来说最能保存原貌,2次之,3最次。
除了刻碑方法,刻工也是一大影响因素。
唐代都是官刻,也就是你要把碑文写好交到官府,官府审查通过后让工匠刻(当时的刻工是归官府管,一般不会私刻碑石),唐代刻工最好。
其他朝代大多是私刻的,质量不咋样,尤其是自宋之后由于印刷普及冲击了碑石的地位,政府对刻碑不再管制,导致刻碑水平迅速下降。
刻工越好越接近书法家原先书写的笔迹。
真迹这个东西看你怎么理解,其实不管哪种刻碑方法,碑石应当都算作真迹,但是如果你的标准是同一幅作品只有一副,那就只有1刻出的碑可以叫真迹。
魏碑及大部分民间碑刻一般都是民间匠人刻制的,刻工很粗糙,基本丢掉了书法家原本的意
摩崖刻石就更不用说了,可以说是匠人随心所欲戏耍出来的东西。
而像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等等诸多大家的碑刻基本上都是官方请上等刻工刻制,可以说基本上保留了书法家原有书丹的样貌。
参考:
1987年夏,在一次全国高校书法教师培训班上,启功先生为了讲清“碑学”的一些道理,专门带领大家前去故宫的库房看一块碑。
这是一块直接“书丹”的碑,但不知什么原因,却只刻了一半。
所谓书丹,就是由书法家直接用朱砂写在碑石上,然后由石匠凿刻。
大家到了现场发现,碑上已刻部分和未刻部分的风格有很大不同。
未刻部分是很明显的内敛含蓄、中锋行笔的唐楷,但已刻部分却棱角分明,个性张扬。
原来,碑刻属于对书法作品的二次创作,走样是不可避免的,只是由于石匠的经验和技术不同,走样的程度有所不同,一位不成熟的匠人,可以让碑刻与原作只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风格。
故宫的那块碑,我在网上没有找到,但我在网上看到了唐代高昌古国的另一块碑刻,也是只刻了部分文字。
虽然字迹模糊,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书丹的部分笔画比较圆润,但碑刻却有了许多棱角,二者还是有些不同。
关于碑刻,前面的朋友已有很多介绍,方法大致有三种:一是书丹,二是将原作贴于碑上,三是双钩上石,其实还有第四种方法:一些石匠本身也是书法家,他们可以直接用刀斧在石头上凿字!人是一种有趣的动物,我们在纸上写好作品,这可称作书法的第一次创作;
然后匠人在碑石上按原作刻制,称作碑刻,这是书法的第二次创作;
而后人又根据碑刻来书写,这是书法的第三次创作。
但经过碑刻这一道中间工序,第三次创作出来的作品,应该与第一次创作的风格有了较大区别。
说到这,不得不提宋代兴起的刻帖之风。
古人印刷术不发达,书法作品的流传大都靠刻帖,也就是让工匠将书法名作刻在木头或石头上,然后进行拓制。
受工匠水平所限,很多刻帖将原作的风格刻走了样,但后人包括王铎、董其昌等书法名家就是依照刻帖来学习书法的。
所以说,碑刻多少都会走样,只是这种走样丰富了书法的形式和风格,从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书法的发展。
更多文章,敬请
参考:
不走样是不可能的,所以初学书法的朋友最好不临古帖!一、书法初学者不必急于临摹古帖,否则无异于浪费时间,还可能练成坏习惯。
说说古帖的形成:在古代没有照相摄相技术,书写在宣纸或绢布上的作品,不因为战火破坏,绝大部分也因保存不善,早以毁坏。
能够保存下来的也只有碑刻木刻上的雕刻文字。
而原创手迹不可能是直接刻字的,真那样这样的书法技法与书写技法完全相异,不可是笔写经验。
而且很多情况都由雕刻家二次创作雕刻而成。
其保真度如何,你不得而知。
在此过程中,从手迹转刻到雕刻碑文,因为雕刻家的手艺水平、个性体验不同,平面手迹变为立体雕刻文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可谓巨大。
能保留的也只可能是大体的结构面貌。
因为笔法变化太大,你双很难从中分析出笔画之间那种书法呼应关系。
二、没有深厚复原经验,书法原帖书法初学者见到的就是一份残卷;
初学者临今人高手楷书字帖最好不是古帖不好,是因为真实古帖根本不可在你手头。
正如启功大师所言,一幅古帖到你手中时,至少经过近十次的转刻转拓,与原手迹已有相当差异。
首先笔法基本没了原貌,结构上经过立体雕刻,实际变化同样已非原稿。
加上现代规范汉字的颁布,一些书法技法与书写规范与历史上的书法有所变化。
对于初党建者一味追求师古,多少都量种误导!三、对于书法高手来说,古帖肯定是一份好样本,最少也可以起到书法创新引路人的作用分析书法创新也就三方面因素上进行求变:1)笔画形态;
2)笔画几何布局;
3)笔画间在形态上结构关系形成不呼应关系。
此时高手们根据古帖引路,揣摩大师们的创作意
也许有些局部的点画有走样现象。
参考:
不存在绝对的“不走样”的问题。
参考:
走不走决定于鐫刻人的艺术水平,可以肯定的是镌刻不能表現l墨色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