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厂营业额25个亿利润只有2千万老板说快倒闭了可信吗
这个问题没有详细财报不好回答。
不过,单从投入产出比来看,25亿流水却只有2千万利润,确实很难为继,要知道,生产出的商品能卖25亿流水,可见投资太大,2千万肯定不够下一年的再投资,何况这2千万还不知道是否包括人员成本。
所以,老板说的快倒闭了应该是有80%的可信度,至于剩下的20%,是不知道具体什么行业、每年投资成本究竟多大,所以,只能凭盲猜判断的,不能百分百断定。
参考:
联想公司现负债率在90%
根据我多年前在企业做管理工作的经验看,主要就是几个方面。
一是如果这样企业是央企国企,因为没有租房费用,没有融资费用,这样的企业营业额高,利润一般也很高,不可能关闭。
二是如果这个企业房子是租的,有多个股东需要分红,营业额高,利润不会高,也可能破产。
三是这个制造业的企业是自己投资,还是父母投资的,都没有营业额高利润低的问题,因为是自己独资企业,赚钱多少无所谓,只要有一点利润,企业也不会面临倒闭的问题。
四是如果这个企业是靠贷款融资支撑的,这样的企业需要暴利才能支撑,因为需要给银行和投资者打工。
五是如果这个企业属于外贸进出口企业,很可能因为突发事件造成人民币升值很高,造成自己的出口产品赔本,这时营业额越高,亏损越多越,企业容易破产。
参考:
企业倒闭的直接原因是企业的现金流断掉了。
现金流是指企业因为生产、销售、采购、支付工人工资等原因导致的现金在企业账户进进出出的情况。
流入企业的现金包括收回销售货款、股东出资、银行贷款,流出企业的现金主要是工资及社保缴费、厂房租金、税款、采购原材物料。
如果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现金的流入少于现金的流出,企业的麻烦就来了。
打个比方,你月收入两万元,但每个月支出两万五千元,虽然你每个月有比较高的收入,如果你没有存款来补这个进出差额,一年下来,你会负债六万元,下一年度因为要还债和付利息,你的生活就更难过,直至你还不起所有债务,变为失信的被执行人。
企业也是同样道理。
如果企业营业额25个亿,但大部分钱在很长一段时间收不回来,也就意味着企业的现金流会断掉。
此外,25个亿的营业额意味着企业用于经营的钱大部分来自借贷,一旦企业还不上钱,银行和债权人不会管你赚不赚钱。
所以,不大赚钱的企业可以活好多年,似乎很赚钱的企业有的死得很快。
参考:
千分之八的利润?
如果是没有贷款还行。
工业利润率正常百分之五左右,毛利润最低百分之十五……如果不改革,这个利润率经不起一点风险,老板发愁是真,离倒闭还有点小距离[捂脸]因为短期看现金流,长期才看利润率。
参考:
作为一个在银行工作的人,我也参与过对公贷款的调查和分析,以我的工作经历来看,我认为一个企业营业额25亿,净利润只有2000万元,也就是只有0.2亿,这是不可信的。
但是你的老板说企业快倒闭了,这倒是有可能。
从净利润率来看,营业额25亿元,净利润只有0.2亿元,净利润率为0.2/25=0.8%,仅仅0.8%的净利润率反映出的问题太多了,盈利能力太差。
侧面也说明企业的成本、费用支出太高或者企业所得税太高了。
1.如果不是高新技术企业,这样的净利润完全不足以让人信服为什么这么说呢,营收25亿,净利润0.2亿元。
各项成本和费用支出就是24.8亿元,除非是刚起步的高新技术企业,因为只有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前期的科技投资成本才会这么高,而且前期的投资成本和收益不成正比。
否则别的类型的企业这样的数据完全有理由让人怀疑的经营数据和财务报表。
2.难道全部的营业收入用来发工资了?
诞生了很多千万富翁?
就像某大、某想一样,尽管某大负债将近2万亿,但是其中有的高管人员一年仅工资收入就1.4亿元,还不包括股权收入。
某想前段时间高管的收入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
很多企业确实赚了很多钱,但是都被当做管理费用列支,把赚来的钱当成工资发给高管了,这样净利润就自然而然降低了。
3.前一年度出现了巨亏。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上一年度出现了巨额亏损,今年赚的利润用于弥补冲抵上一年度的坏账,造成今年的净利润只有0.2亿元。
但是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上一年度亏损的原因值得调查了解,是否还涉及偷税漏税的问题。
4.企业所有的生产设备和厂房都是租来的如果企业的生产设备和厂房都是租来的,每年的租金收入很高的话,可能需要支付很多的租金,造成企业的净利润降低,只有0.2亿元。
那么这之间可能涉及故意避税的问题,签订虚假租赁合同,支付租金,降低利润,达到避税的目的。
5.快倒闭可能是真的,因为没有现金流营业收入25亿,净利润0.2亿,有可能是卖出去货款没有按时收回来,企业的现金流可能有明显的问题,如果真的是这样情况,那么企业真的有可能倒闭,没有现金流,任何企业都无法生存和发展。
参考:
如果是净利润2千万,没啥问题,暂时倒闭不了,不过利润率确实不高。
如果是毛利2千万确实快倒闭了,有的工厂是靠贷款支撑的,如果利润补不上利息,银行不给贷款,资金链一断裂,马上就倒闭了。
特别是实体,投资设备成本高的企业。
所以企业现金流很重要,重资产行业不要随便扩张,生意不景气的时候,赚不赚钱都要养工人,设备,原料,成品库存什么的,压了很大一部分资金。
所以现在做实业确实挺难得。
参考:
这个问题楼主没有表达清楚,这利润是已经到账的还是应收账款呀,也就是说这些利润是在公司账户里面的还是预估的,如果是预估的那么这里面还有坏账,资金链断裂倒闭也是有可能的。
我们所说的利润有预估利润和净利润,但只有到卡里的才是最真实的,就比如我们股票账户赚了100W。
这100W有些是浮盈,但很多人都会说赚了100W,实际交割没有这么多钱,因为你要交手续费,要交税,还有盘面的波动等。
很多上市公司,都喜欢预估利润做账,这是给投资者看的,所以利润不一定就是落袋为安的钱。
这里面是利润不是净利润,除去各种成本和税,可能赚不了什么钱。
25亿营业额却只有2000W利润,这个毛利也太低了,还不到1%这是什么生意呀,就算是组装,也不至于这么低,这种生意除去成本真的不赚什么钱。
如果这2000W是在公司账上的钱,公司是倒不了的,因为可以去银行贷款,最起码企业还是盈利的,银行也会给你贷款的,不过这个毛利也太低了,这种行业也有人做吗?
参考:
可信 25亿流水利润只有2000万是无法平衡库存,在途款,现金流,储备金,运用费用等个个方面的款项需求平衡的。
参考:
这种当然可信。
本身营业25个亿可以赚5个亿,但是经过领导管理人员层层卡要,只剩下2,000万。
这种事在别的公司随处可见,管理不善倒闭很正常,工人啥好处都没拿到,都给领导管理层各个关卡回扣拿走了。
参考:
这属于有些概念不清楚造成的问题。
一个企业的经营数据,指的是他不论怎么动弹,进进出出的钱都记在账上。
这就叫做营业额。
或者叫做经营额度。
比方说去买一个螺丝钉两毛钱,买螺丝钉的这
加上差旅费就不是两毛钱的螺钉了。
而是高于两毛钱买回的螺钉了。
反过来讲,他去卖一个螺钉。
也是这样的。
这就叫做经营额度。
一个企业要去考察自己的材料原产地,在洽谈购采购合同,在购买运输仓储,再由仓库调出来,送往各个加工车间,加工车间加工,加工完成以后再送去组装包装,组装包装完事以后再送往仓库,这些过程都有人监督记帐检查。
要卖这些产品的时候,又从仓库里调出来运往卖场,再让销售人员卖掉产品。
再有人回收账目。
统算账目。
并且也要去考察市场,洽谈市场的,这些费用也要计入的。
这一切赖好一动都要有费用的。
这就是经营额度。
一个企业的利润是除去这些额外的费用以后,剩下的赚的钱数,在去掉自己企业的场地租金或者地皮,租金,水电费,员工工资及税务以及社会上的各种征费,再除去自己掏出的本钱,如果是贷款的,还要加上贷款的本金和利息。
这样算下来的最后的钱数。
才是企业经营的利润。
企业的经营利润还要除去产品生产时候的各种消耗和损耗,以及意外事故的废品和事故的处理费用,剩下的钱数才是企业真正的纯利润。
应该指的是毛利润。
要达到纯利润,还要除去很多费用的。
因为没有列出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损耗,以及其他环节上的损耗。
就没法知道纯利润是多少了。
老板说经营不下去了。
应该是纯利润,可能不够本钱了。
也就是老板处于亏损的状态了。
经营额度是不管是什么钱用的什么方法,沾着一点钱。
都是累加起来的。
因此数额特别庞大。
通常情况下一个企业,他生产的产品,纯利润可以高于银行的贷款利率,2~3个百分点。
就会有人干了。
如果高于银行贷款利率5~8个百分点,干的人就多了。
如果高到有10个百分点,就有很多人抢着干了。
如果高到20~30个百分点,人们就拼命的干了。
只不过一般人是以高于银行贷款利率的5%~8%之间,作为决定自己干不干相关的事情的。
求保险的人就要高于10%了。
因为要办一个企业就是有很大规模的了。
而不是自己家自己干自己有多少本钱,干多大的事儿了。
自己家或者是自己干亏赚就那么一点钱,无所谓的。
一个企业要经营,不依靠银行贷款,维持不住的。
所以稍微大一点的企业,一般都以银行贷款利率的多少,作为自己项目开发与否的决定依据的。
真实的现实当中,一个10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