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有哪些王牌军队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

1930年1月,为应对即将爆发的蒋冯阎军阀大混战,南京中央军校以在职教官和毕业学员为骨干,以在江浙地区招募的新兵和缴械的唐生智所部湘军(反蒋失败)士兵为基础,组建了六个军校教导团。
其后合编为下辖两个旅的“教导第二师”。
(首任军长关麟征)师长由军校教育长张治中兼任,两名旅长分别是汤恩伯和罗铁华,教二师装备精良人员充实,师直属部队有特务团、骑兵团、炮兵团、工兵团、辎重营和通信大队。
同年5月中原大战终于爆发,教二师更改番号为“教导第四师”参加军阀混战。
期间徐庭瑶接替了张治中的师长兼职,曾经率部击败过西北军虎将吉鸿昌的部队,由此被视为中央军一等主力。
遂于战事告停的1932年冬,被军政部升格扩编为陆军第17军,徐庭瑶擢升该军上将军长,下辖第2师、第4师和第25师,1933年长城抗战爆发后,第17军40000余人紧急驰援华北,在古北口、喜峰口痛击日寇。
(徐庭瑶)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打响第一枪后,军事委员会整顿和扩编作战部队,以第17军之第2师、第15师拆分成立第52军,黄埔一期名将关麟征出任军长,第2师师长郑洞国(黄埔一期)、第25师师长张耀明(黄埔一期),一支抗日劲旅就此诞生。
第52军成立后划归第一战区第2集团军总司令刘峙指挥,在保定、石家庄等战役中苦战旬月,哪怕是刘峙率先逃跑,关麟征所部仍然力战不止,虽伤亡惨重,但是也给华北日军以沉重打击。
次年初转隶汤恩伯第20军团参加徐州会战,划归李宗仁的第五战区指挥,是台儿庄大捷的主力攻击部队,战役中关麟征率军首先逐退日军第5师团的坂本支队,并给予重创迫使其狼狈逃出战场,再参与围歼已成孤军的第10师团濑谷支队,在战场上纵横驰骋。
是役日军伤亡超过万人,成为入侵华北以来的首次大败,而第52军也由此尽显战力之强悍。
(张治中)战后关麟征因功擢升第32军团长,第52军军长一职由同学加同乡张耀明接手,同时将新成立的第195师调入,该军遂成为下辖三个师的甲种军。
其后参加武汉会战和南昌会战,1939年初,以张耀明的第52军、陈沛的第37军和夏楚中的第79军合编重建第15集团军,关麟征任集团军中将总司令,隶属于薛岳的第九战区作战序列,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中浴血奋战于湘北战场,终于迫使冈村宁次收兵撤退,为确保长沙不失立下汗马功劳。
1940年,已经侵入越南北部的日军开始蠢蠢欲动觊觎滇南,企
因此,在全面抗战的八年当中,第52军实际一直顶在抗日前线,打遍华北、华中和西南,几乎是无役不胜,只是调防滇南一段历史较被忽略。
(第三任军长赵公武)第52军的名声虽然不比“五大主力”显赫,但实际战力并不输亏,因被习惯称为“第六大主力”,之所以本文将该军特别回顾,乃是因为整编第74师1947年覆灭于孟良崮、1948年重建的第74军再被歼于陈官庄,新一军和新六军在1948年的辽沈战役中完全被歼,第5军覆亡于淮海战役陈官庄,第18军淮海战役被歼于双堆集,所以“五大主力”均有整建制被消灭的历史。
唯独这个第52军却总能成为漏网之鱼,辽沈战役下半程,原隶属于廖耀湘兵团的第52军拒不归建,终于得令在军长刘玉章的率领下孤军袭占营口,而为了等待海军船只的接应,第52军罕见地展开部队反击围追而来的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詹才芳部折损颇重,最终第52军大部从海上逃跑,成为辽沈战役中唯一漏网的建制军。
(刘玉章)刘玉章率部逃到上海后转隶淞沪警备司令部指挥,除基本完整的第25师外,重建第2师、调入第296师,驻防浦东地区。
第三野战军发起渡江战役之后迅速包围上海,第29军在5月12日攻击月埔的战斗中,再次遭到敌52军的疯狂抵抗,伤亡非常惨重,直至增援部队抵达才攻克敌人阵地,而第52军其后登船逃到舟山群岛,再次近乎全身而退。
因此,第52军从舟山转至澎湖再登陆上岛后,成为蒋军自大陆败退出海的唯一全建制作战军,成为50年代初蒋军赖以顽抗的头等主力,它的两次漏网尽管有一定的运气成分,但是仍然表现出较强的部队素质和战斗力,从战史上看,也确为一支经历比较特殊的部队,值得一书。
(光头将军刘玉章)
参考: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在回答问题之前,我先问一下在人类史上最残酷的战争是哪一场战争?
当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军队战斗力最强的是哪一个国家的军队?
当然是德国军队。
如果要问的国军队是哪一支王牌部队战斗力最强的话,那就非德国军队中的“帝国师”最厉害了。
帝国师在编制上隶属德国党卫军编制,通常情况之下,人们但凡提到党卫军一般都会想到它的创始人希姆莱。
但凡提到希姆莱,大多数都会把他与集中营和管理集中营的臭名昭著的党卫军联系在一起。
其实党卫军分两种:一种是以管理集中营和保安为主的党卫军,而另一支党卫军则是纯战斗性质的军队,它和大屠杀没有一点关系,而只是一支作为战斗使用的军队。
这支军队便是以战斗力闻名遐迩的党卫军的“帝国师”!这支党卫军的王牌部队被公认为武装党卫军的顶尖王牌部队,是德国党卫军最早组建的一支师级战斗部队。
它在组建之后分别参加了入侵波兰的“白色方案”行动,入侵法国的“黄色方案”行动,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参加进攻莫斯科的“台风行动”,库尔斯克战役,阻击盟军进攻莱茵河的作战行动,阿登反击战,维也纳战役等。
它堪称是在二战中德国陆军中表现最为出色的王牌部队。
“帝国师”参与了一系列苏德战场上的重大战役,莫斯科战役结束之后,曾一度调离后方进行休整,但随着战场局势的不断恶化,它在1943年又被调回苏德战场,参加哈尔科夫反击战,及时拯救了濒于崩溃的德军战线。
在1943年的夏天,它奉命参加库尔斯克战役,在开战之初“帝国师”在库尔斯克战区的南部推进十分的成功,曾一度推进到苏军战线深处达几十公里。
尽管“帝国师”是一支战斗力非常强悍的部队,但是面对着以英美苏三大工业强国围攻的德国,他也是没有回天之力来挽救德国的最终战败。
在战争快要结束时,该师的大部分人员设法向西开进,直至向美军投降。

参考:
说到世界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八军应该位居榜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八军是中国的王牌部队,更是中国拱卫京师的卫戍部队,这支部队从组建到今天未尝一败,应该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保持全胜的王牌部队。
第三十八军的前身是1946年组建完毕的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下辖112师、113师、114师三支部队。
112师是彭德怀发动平江起义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113师是开国大将徐海东麾下的红二十五军一部,114师的前身是张学良东北军的111师,抗战时期在万毅将军指挥下发动起义。
东北民主联军的第一纵队首任司令是李天佑,在解放战争时期一直都是解放军的王牌主力,以打大仗打硬仗著称。
1947年,该部队改名为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从此,东野一纵成了林彪麾下的头号主力。
从1947年到1948年,东野一纵打了不少漂亮仗,以“三下江南,四战四平”在东北声名大噪,国民党将领害怕东野、更害怕东野一纵。
1948年9月,辽沈战役爆发,东野一纵作为攻打锦州的主力,协助东野攻城部队在31个小时内就拿下来了军事重镇锦州,后又作为追歼廖耀湘兵团的精锐部队,和兄弟部队一道在两天之内就让廖耀湘兵团损失殆尽,为解放全东北做出了突出贡献。
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后,东野第一纵队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八军,跟随大部队入关作战,参加平津战役。
1949年1月,第三十八军作为主力攻坚部队攻打华北最大的工业城市天津,112师335团率先攻进天津警备司令部,俘虏国民党警备司令陈长捷。
三大战役结束以后,全国大局已定,但是三十八军传奇还远没有结束。
在毛主席“向全国进军”的号召下,第三十八军还参加了宣沙、衡宝、广西等战役,从华北平原一路杀到中越边境,全军转战11个省市,共歼灭敌人16万人,攻克大小城市100多座。
东北野战军的战史记录中,几乎每一个章节都有三十八军的名字。
他们是真正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队伍。
1950年,第三十八军受命入朝参战,在朝鲜战争第二次战役中,三十八军作战极其勇猛,穿插迅速、精准、到位。
第113师在战役中竟急行军70公里,成功赶到了三所里和龙源里,其麾下的335团3连也到达松骨峰,于是,载入史册的松骨峰阻击战拉开了序幕。
面对“联合国军”的精良装备与猛烈攻势,战士们毫不退缩,机枪射手和火箭筒手向敌人发起了猛攻。
霎时间,公路上的敌军部队成为了一片火海。
经过反复地拼杀,3连顺利地完成了阻击任务,全连一百多人最后仅仅只剩下7人,令“联合国军”伤亡惨重。
此战结束,335团3连被授予集体特等功一次。
著名军旅作家魏巍饱含热泪,以松骨峰阻击战为蓝本,写下了著名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
在整个第二次战役中,第三十八军一共歼敌11000余人,缴获坦克14辆、大炮200余门、汽车300余辆,为抗美援朝的最后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四次战役中,三十八军更是背靠汉江,顽强阻击“联合国军”的强势反扑,收到了志愿军司令部的嘉奖。
第三十八军在国内外的历次战争中接连挫败敌军,未尝一败,毫无疑问是一支百战百胜,攻无不克的部队。
正是因为第三十八军有着“中国陆军王牌”的称号,该部队在建国后一直担任拱卫京师的任务,不管是人员配置还是武器装备,第三十八军都是最精锐的。
在历次军事改革中,三十八军在中国陆军中的地位永远是屹立不倒,永远都是排在最前面。
此外,第三十八军也是中国第一个数字化师,其战力足以抗衡美军诸如第一装甲师、第101空中突击师、第10山地师和第一骑兵师等精锐部队(美国一个师的规模相当于中国一个军)。
直至现在,第三十八军的综合战力都是最高的。

参考:
世界上没有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军队。
以二战为例;
号称最不怕死的苏联军队,也有西南方面军在乌克兰基辅遭到全歼之败。
号称“沙漠之狐”隆美尔率领的德军,最终也体力不支在北非败下阵来。
号称装备精良、精神抖擞的美军,也在德国发动的“阿登反击战”中遭到重挫。
至于英法军队的“敦刻尔顿大逃亡”,更是它们的笑话和耻辱。
东方小日本军队打亚洲还能对付,但面对比它们装备更强、火力更猛、后勤保障更充足的美军,同样败下政来。
相对而言,世界上最强的是德国军队。
德国凭借一支宗教骑士团在荒凉的东普鲁士起家,经过数百年铁血战斗,最终打出了普鲁士公国→普鲁士王国→德意志(第二)帝国。
虽然德国在一战、二战都战败,但源于德国几乎是单枪匹马与英法美俄“四强”打群架,至于它的所谓盟友奥匈帝国、意大利、日本等。
简直就是笑话。
德军虽然纪律严明、训练有素、沉稳顽强,但两手不敌四拳,难免顾此失彼、最终被优势的敌人所压倒。
二战“三巨头”美苏英虽然打败了德国,但他们心有余悸,刻意将象征欧洲灾难的“普鲁士”名号永远抹去,可见他们对德国军队
不容怀疑德国杰出的战争动员和组织能力。
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德国发动的。
欧洲列强若没有隔岸观火的美国支持,没有美国在欧洲两败俱伤后再加入欧战,它们打不赢一战、二战。
德国若不是在二战急于求成,同时对英(美)和苏联开战,也不容易遭到溃败。
二战后德国坚持和平发展,在军事上“睡着了!”但世界上谁也不敢轻视德国潜在的军事实力和发动战争能力,德国军队一旦睁开眼起身,要单挑任意国家,它一点也不怵!
参考:
李世民手下玄甲军和岳飞岳家军中的背嵬军,这两支军队是精锐之中的精锐,王牌军中的王牌。
李世民和岳飞都知兵善战,都会练兵带队伍。
玄甲军跟着李世民,背嵬军跟着岳飞,都属于亲兵,但是这些亲兵能跟随主帅冲锋陷阵,和铁木真成吉思汗怯薛军不同,怯薛军是成吉思汗警卫部队,是亲兵,怯薛军是由贵族良家子弟组成,是培养将领军官的地方,往往冲锋陷阵时候不多。
李世民玄甲军黑衣、黑甲,每名战士配两匹战马,即可成为重甲骑兵,也可变为轻骑兵,在破王世充、窦建德过程中大显身手。
李世民本人擅长骑射,玄甲军将领秦叔宝、尉迟恭、程知节、翟长孙都是万人敌。
虎牢关一战,李世民亲率3500人军队大破窦建德十万或十二万号称三十万的军队。
玄甲军在李世民率领下所向披靡,无坚不摧。
岳飞出身农家,文武双全,年少从军,是从行伍战场中成长起来的战神,常常亲自上阵拼杀。
岳飞非常重视军队平时训练,组建背嵬亲兵个个骁勇善战。
金军精锐拐子马、铁浮屠曾被岳家军击败。
秦国锐士、魏武卒、吕布陷阵营、公孙瓒的白马义从、曹操虎豹骑、东晋刘牢之北府兵、明朝戚继光的“戚家军”、关宁铁骑,这些都是精锐部队,但是综合来看还是玄甲军、背嵬军略胜一筹。

参考:
“战无不胜”与“攻无不克”,这是两条含义不同的标准,前者指的是某支军队凡战必胜,从未打过败仗;
后者则指的是某支军队的进攻能力超强,从未遇到突不破的防线。
任何战斗都包括进攻和防御两种类型,这也就构成了考察一支军队战斗力的两个不同方面。
在进攻方面单项冒尖的军队,往往由于忽视防卫力量的建设,无法在战局处于被动的情况下实施顽强坚守;
反之,一贯擅长防御的军队,则必然因突击力及武器装备的欠缺,无法做到攻无不克。
从古至今,善于进攻的部队屡见不鲜,而真正做到能攻善守的部队却旷古未有。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攻无不克常有,战无不胜难寻。
13世纪的蒙古军队,凭借长途奔袭和骑射攻坚,远征30多万公里,征服40多个国家,创建了史上最辽阔的军事版
然而,这支军队却在征伐南亚小国安南(今越南)的过程中,接连三次败北。
其中前两次,即1257年和1285年的败因如出一辙,都是在攻入升龙(今河内)的情况下,由于未能组织起有效防御,致使陈朝军队的袭扰和围困屡收奇效,守城的蒙军最终全线溃败。
从13世纪蒙军在升龙城下的两次失利可以看出,即使是一支攻无不克的军队,也做不到战无不胜。
再比如,1939年9月~1941年10月的德军处于鼎盛时期,机械化建设成效显著,闪击战思想运用娴熟,仅用不到一年时间即征服了波兰、法国等7个国家,吞并了大半个欧洲,并且在“巴巴罗萨”计划中,歼灭、击溃了350万苏军,这一时期的德军用二战初期的丰硕战果,缔造了“攻无不克”的神话。
然而,1941年提前降临的寒冬,迟滞了德军的进攻步伐,兵临莫斯科城下的德中央集团军群不得不暂取守势。
过分依赖装甲突击和忽视障碍物与反装甲兵力有效衔接的弊端,导致德军弹性防御漏洞百出,在苏军精心准备的火力及兵力反击之下阵地失守。
此后,从勒热夫突出部、斯大林格勒,到顿河防线,直至诺曼底,德军疏于防御的弱点一再暴露,最终导致了第三帝国的最终覆灭。
由此可见,战场上的王牌军队,诸如13世纪的蒙军、二战初期的德军,可以达到攻无不克的标准,却永远无法企及战无不胜的高度。

如有错讹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慕什塔戈期待您的
可以说这一支军队,就是最为骁勇善战的,就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
我们说一下粟裕带领的华东野战军,都打过那些经典的战役吧。
大家都知道解放战争的时候,有两场极为重要的战役,一个就是孟良崮之战,另一个就是淮海战役。
可以说这两场战役,都是粟裕带领的华野军打赢的。
孟良崮之战本来是张灵甫发动的,他发动这一次战役,是想要把粟裕的华野军给吸引到孟良崮这个地方。
然后,在联合国民党的其它大军,采用里应外合的方式,歼灭粟裕带领的华野军。
但是,事实上最终被歼灭的是张灵甫带领的七十四师。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大的反差,原因如下:张灵甫没有想到粟裕的华野军的战斗力竟然如此的强悍,他们仅仅用了四天的时间,就把华野军全部给歼灭了。
张灵甫对孟良崮山不了解,他不知道孟良崮是石头上,山上没有水源,没有食物,是不能打持久战的。
国民党的援军,没有在最短的时间内赶来。
总之,粟裕带领的华野军的战斗力,是张灵甫想不到的。
最终,他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在七十四师被消灭之后,蒋介石简直就不敢相信。
毕竟七十四师是国民党的五大主力,这么一直骁勇善战的队伍,竟然四天就被人家给歼灭了。
可见,粟裕带领的华野军是多么的骁勇善战,是多么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还有淮海战役打响的时候,是在粟裕的华野军和黄百韬的第七兵团之间展开的。
最终黄百韬不敌粟裕,被粟裕的华野军给围在了碾庄这个地方。
蒋介石怕黄百韬兵团被歼灭,就派了黄维带领的十二兵团来救黄百韬,最后十二兵团被刘伯承的中原野战军围在了双堆集。
在这期间粟裕的华野军,把黄百韬的第七兵团给消灭了,黄百韬也自杀了。
蒋介石看到自己的嫡系部队黄维带领的第十二兵团也被围了,他就让杜聿明带领的几个兵团来救黄维。
关键的时刻,又是粟裕的华野军把杜聿明的军团给围住,最终粟裕打败了杜聿明的兵团,还成功的俘虏了杜聿明。
这就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粟裕将军。
当然了被粟裕的华野军打败的国民党高级将领还有:陈诚、薛岳、王耀武、李天霞......,所以说粟裕带领的华野军才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王牌军队。

参考:
我们说几个中国近现代史上,为人民而战的这样的王牌军队吧。
可以说正是因为当年他们的英勇善战,打败了所有的国内外敌人,给我们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让我们成为了国家可以当家做主的人的。
我们先说刘伯承带领的军队吧。
大家都知道刘伯承有“军神”的称号,他带领的军队,就是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王牌军队。
抗日战争时期,刘伯承带领的一二九师,在太行山一代,打了很多著名的战役,比如说七亘村伏击战,神头岭伏击战......,还有最为著名的百团大战。
要知道百团大战当中,将近一半的兵力,都是来自于刘伯承的部下。
正是他们当年的英勇抵抗,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那个时期,刘伯承带领的一二九师,就是最为典型的王牌军队。
抗日战争时期胜利之后,刘伯承和邓小平带领的刘邓大军,也打了很多场重要的战役,其中最为带典型的一场战役,就是千里跃进大别山一战。
这一次战役刘邓大军,就如同一把尖刀一般,刺入到了敌人的心脏当中。
此次战役的胜利,为解放战争的大反攻拉开了序幕。
从此之后,人民解放军开始了全国性的大反攻,也是这一战之后,国民党开始积极防守,变主动为被动作战的。
可见,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一战打的是多么的意义非凡。
解放战争时期,刘伯承带领的中原野战军,也是立下了赫赫战功的一支军队,他们这一支军队,在淮海战役的时候,把黄维的地十二兵团,给围在了双堆集这个地方。
要知道第十二兵团,是蒋介石最为重要的一支嫡系部队,这个兵团有十二万人。
而这十二万人,最终就是被刘伯承的中原野战军给打败的。
所以说说到中国历史上的王牌军队,我就想到了刘伯承。
他带领的军队,就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常胜军,就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存在。

参考:
历史长河何其漫长,其中包含着无数次的战役,有些成了历史的重要节点,有些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这些战争的主体——军队,也在塑造着各自不同的命运。
又有哪些王牌军队至今让人铭记呢?
是攻城拔寨建立帝国的封建军队吗?
是横扫欧亚大陆版

白起一生无败绩,却输了自己的生命,岳家军忠勇传世,南宋王朝偏安一隅。
从历史的进程来说,唯有中国人民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绵延5000年的文明传承,亘古不绝,依然保持着吃苦耐劳,勇敢拼搏的精神。

参考:
林彪第四野战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