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有哪些做事简单粗暴的例子

为什么俄罗斯很少听说有女人被拐卖的?
那就是俄罗斯的女人做事简单粗暴,可以说是非常彪悍,所以俄罗斯的很多宁愿不远万里花费更多的成本从蒙古日本以及韩国拐卖姑娘,也不愿意去招惹本土的那群彪悍的娘们儿。
来一个真实的例子,你们自己体会一下他们做事的简单粗暴风格。
那是2014年的时候,在俄罗斯西南部的一个小镇外,十几个俄罗斯黑帮分子,喝完酒之后,看见对面两个金发碧眼的姑娘非常漂亮。
在酒精的作用下,十几个黑帮分子立即上前对两个姑娘动手动脚。
这两姑娘也不惯着,立即拿起酒瓶酒杯以及板凳,就和这群黑帮分子打了起来。
因为酒吧场地狭小,这两个姑娘又在角落,黑帮分子人数多的优势一时间没有发挥出来,一群大老爷们儿居然无法靠近这两个姑娘,顿时就恼羞成怒,其中一个小混混还掏出了刀子,并露出了腰间的枪,可以说威胁的意味十足。
不料,这两个姑娘见这群人居然敢露出武器,那也是一点也不惯着,掏出随身的手枪,直接就杀出一条血路。
最终这群黑帮分子以死掉三人受伤六人的结局完败。
而这两个姑娘除了一点皮外伤,居然啥事儿都没有。
最后,法律的判决也是简单粗暴:这两个姑娘属于自卫,一点责任都没有,连医药费都不用赔。
这群小混混吧,可以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估计以后看见漂亮妹子,都只能绕道走吧。

参考:
简单粗暴好处多,恶人还得恶人磨!“二战结束后,一支苏联红军押赴500名日军俘虏,赶往西伯利亚。
宿营某地时,营地厨房只给准备了400人的伙食。
于是,苏联红军当场处决了100名日军俘虏。
”这是这些年在网上广为流传的一个段子,其史料真伪我尚不知。
但我知道,这个段子能广为流传,是因为这个段子符合俄罗斯人在中国人心目中固有的,简单粗暴的作风。
我再举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更能说明俄罗斯人行事简单粗暴的大棒作风:1945年8月14日,也就是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前一天,一队大约1400人的日本开垦团难民(以持有武器的退伍军人为主),溃逃至内蒙乌兰浩特的葛根庙附近,遭遇到一支14辆卡车运载的苏军机械化部队。
没有喊话劝降,也没有互通使者谈判,苏军就简单粗暴地发动了攻击——先是用机枪扫射,然后再驾驶坦克碾压倒地的日本难民,最后,苏军士兵跳下车,挨个对还没有死掉的日本人补枪。
最后,一些苏军士兵饶有兴致地提溜着一些日本小孩,就近来到附近的集市,以男孩300元,女孩500元(苏联人不知道,在东方,男孩比女孩值钱)的价格出售。
这就是历史上的俄罗斯人简单粗暴作风的一面。
而今天,这种简单粗暴的作风,还是这个民族的行事风格:“我们将到处追捕恐怖分子,如果在厕所找到他们,就把他们溺死在马桶里!”这是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一句名言。
2022年3月,这位熊心虎胆的总统,为了捍卫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出乎所有军事专家的意料,毅然发起了俄乌战争。
之前,所有的军事、社科专家都预判,出于国内经济情况的考虑,及北约国家制裁的考量,俄罗斯将和乌克兰陷入长期的边境摩擦之中。
而实际上,普京却是抡圆了大棒子横扫过去。
推推搡搡,不是俄罗斯人的作风。
“遇到困难,大棒横扫。
依旧顽抗,大棒加粗”这是俄罗斯的民间谚语,也是俄罗斯人性格的真实写照。
一方风水养一方人。
中华文化塑造了中国人威武不屈,百折不挠的性格,同时,也让我们这个诗礼簪缨之族,总是显得文质彬彬,温良恭谦让。
但这个世界,很多的时候是“恶人还得恶人磨”的。

参考:
俄罗斯为位于欧亚大陆北部的一个国家,横跨欧亚两大洲,是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提起俄罗斯我们脑子里立即会想起\"强硬\"、\"好斗\"等词汇,所以我们习惯称俄罗斯为“战斗民族”、“北极熊”。
举个例子,在2016年的欧洲杯上,俄罗斯与英格兰球迷发生激烈冲突,英国球迷遭战斗民族吊打,俄罗斯总统普京霸气回应:“我很不理解,数千英国人竟然被200名俄罗斯球迷痛扁了?
” 言外之意,被打的也有责任?
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一种作为战斗民族的自豪。
诸如此类强硬的事情还有很多:1.北方四岛问题:二战前,北方四岛是日本固有领土,战后,根绝雅尔塔会议的决定,北方四岛划归前苏联,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的衣钵,北方四岛划归俄罗斯管辖,对此,日本则不予承认,坚称北方四岛属于本国领土。
为了夺得北方四岛,日本曾叫嚣,三天时间之内可以收复日俄争议领土,俄方则淡定回应,不需要三天,俄国可以几分钟抹平日本。
俄罗斯总统更是霸气的说道,俄罗斯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也没有谈判的可能。
2.和美对抗:因为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阿富汗问题、克里米亚等问题上的分歧,美俄关系日趋紧张,国际上一度认为,美俄之间的核战争一触即发。
众所周知,自从苏联解体后,美国就是世界上唯一的军事强国,在世界各地充当“世界警察”,稍有不听话的就打,比如利比亚战争、伊拉克战争等,然而遇到强硬的俄罗斯美国也没办法,从克里米亚事件到叙利亚战争,俄罗斯都高调介入,且都达到预期效果。
3.莫斯科剧院人质事件发生后,普京亲自驾驶苏27战机,飞抵车臣恐怖分子营地,并放话:“不管恐怖分子跑到哪里,都要继续下去,如果在厕所逮到就按死在马桶里。
”诸如此类简单粗暴、霸气外露的例子还有很多。
或许俄罗斯并不是最好战民族,但确实是最强硬的一个民族。

参考:
讲一个俄罗斯烟民在美国的遭遇,你就知道什么是简单粗暴。
还记得今年要和老特一决雌雄的大富翁布隆伯格吗?
这家伙在担任纽约市长的时候推出过一项法令,规定在纽约市的所有公共建筑物内禁烟。
本来这项禁令无可厚非,到问题是这是纽约,存在法外之地,这就是联合国总部。
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为了讨好布隆伯格这个地主,就禁止在联合国总部大楼的大小会议室吸烟,想过烟瘾就得去餐馆或者酒吧。
这时候一个大烟鬼来气了,他说把美国法律应用到联合国是不合理的。
又把安南给怼了一顿,大意就是你一个秘书长就是给五常打工的,现在大言不惭尽然要求老板做事,你以为你是谁?
此后这

参考:
在东北工作时,认识了几个俄罗斯的女人,她们行事非常简单粗暴。
与之对比,我一个大男人反倒成了她们口中的“娘泡”。
给大家说几件事吧,一起感受下。
有一天周末,我开车带她们去逛街,把车停在了小什字街的路边。
回来的时候,车屁股后多了一辆“倒骑驴”,就是车头在后,车厢在前面那种。
兴许是那人在忙吧,我们左等右等,都不见有人来挪车。
“倒骑驴”上也没电话,我不知道该怎么联系对方。
几个俄罗斯女人有点不耐烦了,一人架着车头,两人抬着车厢就把车扔进了沟里。
目测那条沟的深度,我估计那辆车应该是出不来了。
我当时就看呆了,以前只知道俄罗斯男人彪悍,没想到女人也这么威猛,真不愧是战斗民族。
还有一次,我们约好了去娜塔莎家包饺子,这是她们来东北后形成的爱好。
去之前我就问她们,要不要带点饺子皮和馅料。
娜塔莎说不用,人来了就好。
这里说明下,不是我俄语有多好,而是她们中文不错,东北话说得比我还溜。
到家里之后,我才明白她们包饺子真的不用饺子皮。
那她们怎么包饺子呢,我让你们开下眼界。
娜塔莎擀了一张大面皮,比陕西锅盔还要大。
然后,她抓起馅料就一把一把地往面皮上放,就跟做包子一样。
正当我疑惑不解时,她又擀了一张大面皮,覆盖在了馅料上面。
上下两层饺子皮,就像给饺子馅盖被子一样。
我当时就笑得前仰后合,揶揄她们俄罗斯人不会包饺子。
哪料到她抄起菜刀就切了起来,就像在画“井”字一样。
切下来的饺子四四方方,她们捏了一下边缘,就丢进了锅里。
这顿饺子是我吃得最难忘的一次——包出来的饺子不仅丝毫没有美感,而且大多数都因为边缘捏不紧而煮烂了。
好好的饺子成了汤。
从那以后,娜塔莎和她的姐妹们吸取了教训,改用玻璃杯切饺子皮了。
一摁一张饺子皮,比那次好多了。
跟她们一起玩耍的那几年,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战斗民族”。
对她们来说,能不费脑子的事情,绝对不会去思考。
就算是要思考的事情,她们也会简单粗暴地解决。
与她们相处,我觉得人生轻松了不少。
离开东北后,我去了广西,而她们不久后也回国发展。
一晃多年过去了,我们还保持着联系。
去年听她们说,俄罗斯疫情管控非常硬核,而手段还是一如既往地简单粗暴。
比如在我们这里,如果碰到不戴口罩的人,门卫会好言相劝。
如果对方实在不配合,门卫一点办法都没有。
但俄罗斯可不一样,如果碰到不配合防疫的人,那些门卫会直接抡棒子过去。
挨打的人不敢还手,因为旁边还有一群摩拳擦掌的路人。
对他们来说,既然道理讲不通,那又何必去浪费口舌呢?
对战斗民族而言,简单粗暴是他们骨子里的性格。
这种性格,让他们省却了不少麻烦。
相对而言,我们的民族更加细腻儒雅,但这也带来了很多烦恼。
比如两
”巧合的是,另外一方也是这样思考。
接下来,两
到最后,十有八九还是会撞到一起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我们处处为别人着想,事事为他人操心,到头来累了自己,也累了别人。
既然如此,不如我们也简单粗暴点,这样可以活得更加洒脱一点。
只是凡事皆有度,一定要记得把握分寸。

参考:
我生在黑龙江,刚参加工作比较清闲,又恰逢高中同学俄乌专业毕业后从事外贸工作,当时正赶上苏联解体,所以有机会去了几次中俄边境城市。
首先说,刚解体时的苏联,那时才是俄罗斯最简单粗暴的代表,中国人那时都给他们叫“傻老毛子”,那时人民币2角与贰元颜色相近,所以他们有时就会把贰元当2角这么付钱,但从来没有把2角当贰元付的,只要你还冲着他伸手他就以为自己是错的,还给你钱,说实话,那时中国人把俄罗斯人坑得不浅,后来有些毛子不得不每次都对照着一张一张付款,对了,他们只认5角纸币,你要找钱给一张5元他们就会不要,对不起,10张5角纸币,
那时在国内经常会看到他们拎着一瓶酒边逛街边喝,喝多了喝热了就把帽子拿下来,可忘了他们的钱都放在帽子里,看着钞票由后脑勺倾泻而下还全然不知……但那时东北有这么个好处,做生意他赚你钱还是忽悠你怎么着都行,但没人去拿这样的钱,甚至有人喊住他,帮忙在地上捡起收集整理好帮毛子塞兜里。
现在不行了,做生意谁也不比谁傻哪去,正如当初东北让“老客”忽悠个遍,几次以后就傻子也学精明了。
我也和他们交易过几次,就是为了好玩,简单粗暴,你说你看中他身上带的什么只要一指,你再告诉他你用什么换就行了,至于带过来那时方法很多,例如俄式呢子大衣,斧子还有什么工艺刀之类的,我特喜欢的就是那把小斧子,镶银的手柄,纯钢的斧身,锋利到能用斧子刮胡子,能挂,我试过,除了手不稳把下巴挂了几道口子外都挺好。
后来那把斧子被朋友借出去显摆,被警察叔叔没收了[流泪]。
去了那里就更简单粗暴了,我们去的时候中国人刚往那里去,所以当地很多东西如猪蹄、大肠……俄罗斯根本不吃,便宜的白送,你去要几次他都不带怀疑这东西是不是能卖钱,后来好像也是一个中国人把这些东西收集起来做成熟食,俄罗斯人才把这些东西挂价销售的。
帝王蟹更是第一次在俄罗斯人手一只的啃,那时实在是挺过瘾的。
有一次正巧是狂欢夜,那叫一个疯,我还以为自己语言不通会受排斥,结果去了一看也什么话都有,知道碰杯喝酒就行,你用不着一定理解对方说的意思,对方也不用理解你的意思,国际手势就OK,全场就各种嗨,有个大美女搂着我脖子滴了咕噜说了一大堆,我也冲她说了一大堆,我们都认为对方听懂了,反正不是因为俩人在酒吧外打架我们去看热闹还能接着喝[呲牙],俄罗斯人打架不报警,所有无关的人助威呐喊,直到KO对方为止。
他们很可爱很简单,例如,你为自己准备好的香蕉放在自己桌子上,回来不知道被谁吃了,他会主动告诉你是他吃的,你肯定会问他为什么吃你的香蕉,他会坦然的告诉你,他饿了,所以他吃了[笑哭],没有任何挑衅你的意思,就是他饿了。
你要是以同样的方式对他,他会挺委屈的告诉你,他其实也挺饿,不过他还有两根,如果我没饱的话可以再给我一根[笑哭]。

参考:
前苏联,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时期。
这个是俄罗斯的二战老兵告诉的亲身经历,那老头已经病逝。
那个老兵是我们公司在俄罗斯的仓库保安的爸爸,特别爱喝酒。
有一次喝完酒就跟我们说以前打仗的事情。
老头口音重,吞音也重,我们的翻译也是连听带猜的给我们转述。
一看到俄罗斯老毛子简单粗暴的事情,马上就想起老兵的事情。
那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时期的冬天,苏军跟德军在两个战壕里对质,处于战争状态。
天气很冷,苏军是当时从远东以及西伯利亚调过来的军队,对于防寒防冻特别在行,但是当时德军的防寒措施不到位。
冬天最冷的一天晚上,苏军就对着对面德军阵地持续用机枪火力压制,压制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对面阵地静悄悄的。
苏军就小心翼翼的摸到德军阵地,最后发现,对面战壕里的德军全都冻死了。
这就是俄罗斯人。
(本人反对战争,支持和平)
参考:
俄罗斯被称为“战斗民族”说明俄罗斯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个崇尚武力的国家,俄罗斯简单粗暴的行为作风也是享誉世界的。
令人大开眼界的核弹和平利用计划上世纪60年代,苏联油田钻井出了问题,不小心钻开了压力特别高的天然气层,是外部气压的300倍,发生了井喷事故以及严重的火灾,持续了两年多,苏联高层最后研究决定用核弹灭火,这是史无前例的。
同样是上世纪60年代,哈萨克斯坦干旱地区供水不足,苏联决定在恰刚河滩地区建造人工湖,工程量太大,需要大量的人工和设备,苏联想到了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用一颗14万吨的核弹埋在地下178米处,爆破出了一个深100米,直径430米的人工湖,60年代是苏联人疯狂的时代。
高强度的军事对抗尽显俄罗斯简单粗暴的战斗风格1987年9月13日,挪威空军反潜巡逻机P-3B在苏联沿岸执行侦查任务,越过了国际海域进入了苏联领海,苏联飞行员驾驶苏27从挪威反潜巡逻机右翼下方高速掠过,在P3B右外侧发动机上划开了一个大口子,巴伦支海手术刀事件充分体现了俄罗斯人的简单粗暴。
1988年2月12日,美国海军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约克城号出现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附近,搜集苏军电子信号特征,苏联海军排水量仅为2000吨的忘我号直接去撞9000排水量的约克城号,这就是著名的“我舰奉命撞击你舰”,俄罗斯人简单粗暴也是一种无奈的行为。
在科技方面也体现了俄罗斯人的简单粗暴。
苏联人设计的武器给人感觉就是傻大黑粗,著名的米格25狐蝠高空高速截击机,是世界上首个最大飞行速度超过3马赫的战斗机,这让西方大感意外,苏联人科技进步如此迅速?
后来有一架米格25叛逃才明白苏联为了追求高空高速,飞机材料用了大量的不锈钢,并不是什么高科技材料,苏联人认为达到设计目标就是好飞机。
今天高铁已经是我们出行的交通工具,苏联在1971年也设计了高铁,当时的速度达到了惊人的249千米每小时,但是苏联是在火车头上加装了两个涡喷发动机而成的,简直就是暴力改装。
苏俄领导人简单粗暴的趣事1959年美国副总统尼克松抵达莫斯科访问,乘坐的是波音707,波音707的优美豪华让赫鲁晓夫很羡慕,他命令在最短的时间内苏联也要拿出一款新客机,赫鲁晓夫访美时可不想丢面子,
普京给人的印象就是硬汉形象,苏联解体后分离主义肆虐,恐怖活动频发,普京的反恐手段更是简单粗暴,恐怖分子劫持人质逼迫俄罗斯政府妥协,普京即使面对巨大压力,但从不向恐怖分子低头。
对付恐怖分子只有一个手段就是将其杀死,从肉体上彻底消灭。
普京的反恐名言就是,如果在厕所里遇到恐怖分子,就把他溺死在马桶里。
虽然简单粗暴,但也有效,让恐怖分子明白劫持人质达不到你想要的目的,不像叶利钦向恐怖分子低头,严重助长了恐怖分子的嚣张气焰。

参考:
那么其实俄罗斯人做事不是只会简单粗暴,反而从来不缺少灵活机智的事情,只是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从来都是根据自己实力追求结果最大化,所以在外人看起来经常就是简单粗暴了。
第一个最明显的例子,俄罗斯扩张领土的动力强劲,可是追根到底原因却是为了自己的安全。
因为地处东欧的广袤大平原上,基本无险可守。
所以历史上俄罗斯先后被维京人,蒙古人,波兰人甚至土耳其人入侵过。
那么为了确保安全,俄罗斯的解决方案就是尽可能的把大平原地区都控制到自己手里,不停地扩张自己的领土。
最后干脆弄出一句格言来“只有国境线两边都站着俄罗斯士兵的时候,俄罗斯才有安全可言。
”第二个比较突出的例子,俄罗斯怎么搞防御的。
还是因为俄罗斯的国土最重要的部分都是广袤的大平原,不管是学中国筑长城还是学法国搞马奇诺防线,俄罗斯都掏不起那个钱,也拿不出那么多人去守。
怎么办?
首先借助大自然吧。
俄罗斯从沙皇时期就开始有意识的在受到威胁最大的西方边界上开始了布局,他们故意不去疏浚河道而是放任那些大平原上流速缓慢的河流在诸多曲折处形成大片沼泽,其余的地方也是绝不搞垦殖开发,保持密林里荆棘丛生的状态。
那么这些地方就是难以通行的了。
当然俄罗斯没有打算跟西方老死不相往来,总是还需要商队来往贸易和使节交通的。
那好就拣选几个要点开辟出来宽阔的大路,建设一些重要城市,然后……然后拼命的修筑坚固的楞堡/筑垒地域,在这里派重兵把守。
这样子敌方如果向东进攻俄罗斯,那就只有选择这几条有限的道路,然后逐个去啃这些坚固设防的楞堡。
这些棱堡要塞有多坚固,了解一下布列斯特要塞就知道了……只要看看不管是拿破仑还是希特勒,想去莫斯科的时候基本都是主力部队只能走华沙——明斯克——斯摩棱斯克——莫斯科,南线部队也只有利沃夫——基辅——罗斯托夫——
当然还有一条通行容量非常有限的波罗的海沿岸线路。
当然了,类似的逻辑不光是用在了如何布局保卫国家上,在工业制造上一样显露无疑。
比如,苏联二战期间的航空发动机寿命都不长,他们的逻辑也不复杂——经过前线调查发现一架飞机可能飞不到300小时就会被击落了,用精细的加工和昂贵的合金材料制造寿命上千小时的发动机毫无必要……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不怎么地,没关系就用液体发动机造潜射导弹了。
造出的导弹体积太大怎么办?
没关系把潜水艇造的大一点就好了,这就是世界最大的导弹潜艇2.5万吨级的“台风”来历……美国的侦察机和轰炸机飞的越来越快了,没有飞机能拦截怎么办?
造飞的一样快的呗。
可是没有那么多高级的材料顶得住三倍音速条件啊?
那就用合金钢。
强度够了,可是飞机太重了啊。
没关系按一个足够强大的发动机就好……这就是气动外形毫不出奇,但是照样能够飞出来三倍音速的米格25的来历……美国的轰炸机航程越来越远,而且还很坚固,从中亚,西伯利亚等地突袭,苏联不可能支持那么多机场去布置拦截的飞机。
没关系,造一些能飞的足够远还能带上足够大号导弹的飞机就好,这样机场可以分布的很稀疏,几个就够了。
于是造出了轰炸机一样巨大带着两枚也够巨大但是远射程的R4空空导弹的
好吧,米格25和
所以苏军的航空兵其实是分了两个军种,国土防空军专门装备米格25和
美国要搞反导系统了!没关系,经过计算只要有上万枚导弹同时发动突击,这个反导网络就没啥指望了。
这也就是苏联造了那么多洲际导弹的道理……这一切看起来好像是俄罗斯解决问题只会简单粗暴,但是如果真的再想想,其实这才是俄罗斯式的机智所在。
能够在有限的客观条件下,合理的分配资源,利用高明的组合方式获得最大的效果。

参考:
青岩来答。
口径即是正义,装药即是王道。
火炮射程之内皆为真理 ....... 苏联神教传说SU-152自突击炮缘起一战时期,大口径重炮成为支援地面部队和防御的“大杀器”,而苏联指挥官更是直接将大炮称为“战争之神”。
20世纪30年代,苏联开启了一系列的新型火炮引进与仿制计划。
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前,苏联火炮尤其是重型火炮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1941年6月22日,德国出动三个集团军群,共200个步兵师,3700辆坦克,5000架飞机,以闪电战的方式突袭苏联。
德国人的背信弃义使苏联红军陷入大乱,斯大林已经失去对部队的掌控,溃退已不可避免。
8月中期,德国军队已经占领了苏联西部大部分工业城市,其中就包括了苏军的弹药生产基地。
而位置更为靠后的许多大型兵工厂则被撤至更为安全的东部地区。
因此,苏联的武器生产数量与弹药生产数量之间存在巨大的不平衡。
到了战争最激烈的时刻,弹药紧缺应经成为苏联前线指挥官最为头疼的问题。
为了解决弹药短缺的问题,苏军指挥官开始鼓励炮兵分队在战斗中尽量迁移,力求在开阔的视野中以直瞄火力摧毁敌人。
由于强调直接射击,红军火炮被设计得尽可能轻。
这使得炮班人员更容易深入前线阵地。
而经常身处在前线意味着红军炮兵的阵亡率实在是高的吓人。
在这样的背景下,苏联红军炮兵总局向车里雅宾斯克基洛夫工厂下达了:为部队新研制一种装备大口径重炮、可以伴随步兵进攻的自行火炮的任务。
1942年底,著名坦克设计师科京(iS重坦的主设计师)完成了新型自行火炮(KV-14)的初步设计方案。
他以火力强大、性能可靠、易于生产为主旨,主张放弃炮塔,采用更为简单的固定战斗室设计。
这样既能塞得下巨大152毫米炮,又能加快火炮的装填速度,还降低了车体高度,减少了被敌军击中的概率。
在主炮选择上,科京选择了成熟可靠的ML-20S型152毫米加榴炮。
ML-20S在发射53-OF-530高爆榴弹时威力巨大,能够有效摧毁德军的混泥土碉堡。
如果改用53-BR-540穿甲弹时,能够在1000米距离上,击穿120毫米的垂直钢板,或是2000米距离上,击穿110毫米厚的垂直钢板。
(虽然因采用分装式弹药,ML-20S的射速只有每分钟仅2发,但其主要作为直射火炮使用,低射速也可勉强接受。
)在底盘选择上,科京没有选择KV系列地盘,而选择车里雅宾斯克基洛夫工厂最新开发的KV-1S重型坦克的底盘。
KV-1S也就是著名的斯大林重型坦克的技术验证车型,相比于KV系列KV1S重型坦克的底盘在速度、承载力、可靠性上都具有更大优势。
斯大林亲自检阅SU-152突击炮由于大量使用成熟技术,新型自行火炮的具体设计工作科京只用了25天就完成了。
1943年2月14日,第一辆原型车成功通过了行驶、射击等各项检测,斯大林亲自下令批准量产。
同年3月,新式自行火炮正式命名SU-152自行突击炮,并开始逐渐装备部队。
6月,第一支装备SU-152的独立重型自行火炮团成立,其编为2个自行火炮营,每营8辆SU-152,团部另装备一辆KV-1S指挥车。
三号突击炮被SU-152直接轰碎了。
四号坦克歼击车被SU-152的穿甲弹击穿了。
(间隙装甲后面的洞应该还要大。
)SU-152的榴弹直接把四号坦克的炮塔炸飞了一半。
黑豹中型坦克90毫米主装甲被SU-152的重炮轰碎了。
作为标靶的费迪南,200毫米正面虽然没被击穿,但主装甲已经碎了。
被SU-152从裤裆打穿的虎王重型坦克SU-152的榴弹把猎虎超重型坦克的战斗室轰碎了。
就SU-152的实战表现看,那是相当不错的。
在巷战中:SU-152突击炮在步兵的直接保护下,可以直接开到阵地前沿。
利用其152毫米加榴炮将德军坚固的碉堡街垒轰成渣。
而德军步兵配属的轻型反坦克炮则根本打不穿SU-152突击炮75毫米厚的正面装甲,不过德军的88毫米高炮对SU-152的威胁还是比较大的。
在野战中:SU-152突击炮作为苏联装甲集群的伴随火力,可以紧随坦克集群进行突击。
苏德战争后期,德军虎式、象式、虎王、猎虎等重型坦克相继服役,凭借着坚甲利炮一度在战场上横行无忌。
而SU-152突击炮正好作为补充火力大放光彩,其ML-20型152毫米加榴炮,安装在车身前部中间偏右方,火炮可水平移动12°。
ML-20S152毫米加榴炮可发射脱壳穿甲弹、高爆榴弹及金属射流穿甲弹(HEAT)。
除了直接打穿敌方装甲外,如果被重达45千克的高爆榴弹直接击中的话,就算没有击穿装甲也可以震伤坦克的内部成员、震坏坦克的行走机构,瘫痪敌方坦克的行走能力。
在围歼战中:当苏联的红色铁流完成战役分割后, SU-152突击炮还会成为步兵们可靠的后盾,将一个又一个德军火力点埋在了废墟之下。
其发射的高暴榴弹爆炸时,10米之内属于绝对致死半径,超压冲击波和高速破片能够直接将敌人的器官、内脏完全撕碎!而在10米至20米范围之内,人体的听觉器官和内脏依旧会受到极大伤害,四肢很可能在高压下骨折,重伤概率能够达到70%
落幕 对于一直奉行简单粗暴的苏军来说,SU-152突击炮虽然设计并不精良,甚至显得有点粗犷笨重,但它浑身上下却充斥着一种难以言明的暴力美学,让人沉醉。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参考:
当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老毛子 硬是运了几万军队进去把污染源遏制住,拿了几万人的命去把这个大窟窿给堵住了,损失了几百亿的军备资源,虽然核辐射仍然存在,但只存在于切尔诺贝利,没有往外蔓延。
而后来的福岛泄露事件日本就没法这么干。
这应该就是毛子干过最简单粗暴的事了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