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十年代或者是七十年代贫困的岁月里你还记得第一次喝啤酒的经历吗

本人第一次喝啤酒距离现在已经过去整整四十五年了。
那还是早在上世纪的1976年的3月下旬,也就是清明节前夕,
车到北京西单停了下来,司机让车上的人们下车方便,本人也就此下了车。
经事先询问找到邻近的地铁站,花一角钱乘地铁到了五棵松出站上到地面。
然后边走边打听永定路X号院的位置,那里有本博同村的发小在此当兵。
北京永定路X号院是原七机部下属的某科研机构,部队负责警戒任务,该单位所有职工出入大门全部有值勤的战士查验证件。
给人的感觉是保卫、保密的要求是非严格的。
由于本人所找的发小是部队的连队文书,值勤站岗的战士都认识他,所以也就免去了登记手续,由另一战士直接就将我带入部队营区。
第二天,发小领着我直奔天安门广场,先去广场内所设立的固定照相点背靠天安门城楼,照了一张像留作进京的纪念。
然后穿越天安门进入到故宫博物院,开始观赏这座明清两个朝代的封建王朝的最高权力机关所在地。
待游览到故宫后花园时已经是下午十三时左右,也到了该吃饭的时候。
发小从旁边的卖食品的小卖部买了两小碟菜肴,两个大面包,两小碗啤酒端了过来。
那是本博第一次喝啤酒,感觉比白酒的味道有点苦,不太好喝。
本人偏僻农村出生、长大的人,高中毕业半年之后第一次去到远离家乡千里之外的大哥家过春节。
借此机会又去了北京,由发小带着逛了北京城。
并且品尝了之前从未听说过、从未见过,当然也没有喝过的啤酒,也算是土八路开了洋荤,小庙神吃了个大供香。
人的这一生经过了多少第一次的事情值得回味、回忆?
当然是
民间有四大喜,就是: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这四喜除了久旱逢甘霖之外,这一久字也说明时间够长了。
那洞房花烛夜和金榜题名时,不都是人生第一次感到可喜可贺的人生大事吗?
所以说,凡是
古人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原创于:2021/09/28)
参考:
七十年代我还在当兵,没听说有啤氿,只知道白酒,红酒!八一年退伍回地方才知道有啤酒买,退伍进厂后,经常出差,和同事一起在宁波有名的缸阿狗饭店,就歺,同事和我各人买了一碗叫散装啤酒的,那时价格是二毛左右吧!月工资是四十二元一个月,也是第一次喝啤酒,感到很入味,喝是氿花飞淺,味特好,并点上肉包子,吃得真有味,自从这次后,出差就会往饭店跑,喝上清香,麻辣可口,喜爱的散装啤酒过把瘾!
参考:
美好的回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南方市场上根本没卖啤酒。
记得六十年代中期,读中专的表哥作为帆船运动员,去青岛集训,他回来时带两瓶青岛啤酒,邀亲朋品尝。
那瓶盖一开,随着呯地一声,泡沫飞溅,年幼的表妹吓得惊叫一声,躲在桌下。
大家惊愕中,一瓶啤酒飞溅了半瓶。
表哥哈哈笑。
赶忙拿杯子每人倒半杯。
品尝完评价不一。
爱喝白酒的姨父咂咂唇说:太淡,有马尿味。
姨妈说:不呛喉,不辣口,好喝。
性急的表姐,一口喝光,然后打个嗝说:好!打个嗝浑身舒畅。
我同意表姐观点,比喝汽水好,打嗝更好。
那躲在桌下,回过神来的小表妹,见啤酒被大家分光了,喝光了,急得流泪一一一现在,想起忍不住笑。
不过,听说,白酒和啤酒混合吃,易醉。
不知属实否?

参考:
六七十年代食盐,灯油都困难,农村不通车,没公路,信息闭塞。
过年买半斤白酒,还是红薯干做的,喝点就上头(头疼)就
至于啤酒做梦都梦不到,因为没听说过有这种酒。

参考:
六几年度荒市场上没有啤酒卖,因为啤酒生产需要粮食。
过春节凭副食本一人给三两梨酒。
六三年饭店有散装啤酒。
第一 次和同事去喝,感觉不好喝。
1998年去青岛旅游 ,正赶上青岛啤酒节。
晚上饭店白送崂山散装啤酒。
开始只想喝点解渴,没想到真的好喝。
连女同志都抢着喝,饭店服务员打了两桶过来都喝光了。

参考:
我大致记得第一次喝啤酒的时间,应该是七十年代末。
那一回骑自行车到了荆州古城。
在城里转悠一会儿,不知不觉就是中午了。
乡里人上城总爱到小酒馆去坐坐。
那时候哪怕吃一碗酱油葱花面,也算是上了个馆子。
如果再舍得花钱,就可以来碗荤面,或牛肉杂碎,或瘦肉丝面。
回去别人要问,今天在城里干啥了?
那就可以自豪的说,今天上了馆子,吃了一碗荤面。
话说那天中午我就转到了城中央一个叫“聚珍园”的地方。
早就听人家说,“聚珍园”的八宝饭特别有名气,据说都是宫廷御食。
我就把自行车停在那家店门前。
进门买了八宝饭,再一看,旁边有个大水缸,缸里装着的是透明发亮的东西。
我看一些人拿碗就去舀来喝上了,那液体淡黄的东西,表面有些泡泡,看那些人舀起来咕咚咕咚喝得有味极了,我也去舀了一碗。
人家告诉我,这是啤酒,夏天喝了特别凉爽解暑。
其实,我那天第一次喝啤酒的感受并不是很好。
觉得有点苦涩,好像有点“潲水”的味道。
喝下去了,又打嗝。
后来,啤酒就慢慢在广大城乡普及开了。
不管平时还是家里办事,啤酒都是必不可少的饮料。
人们也慢慢从开始的不太接受到后来男女老少都开怀畅饮。
你知道我那天第一次喝那一大碗啤酒才多少钱吗?
说出来,今天的孩子们根本不相信,一碗才两毛钱。
时代的发展变化真是太快了。
如今的啤酒,包装精美,价格也不菲,喝得一些人浑身膘肥,好事坏事就难说了。

参考:
七七年的夏季,我和妻子正在谈恋爱的阶段,因她的母亲突发脑溢血,在西安纺织城医院住院,下午5点半下班,我们来不及到食堂打饭(分别住集体宿舍),买了点水果和营养品匆匆赶往医院探视。
待伺候老人完毕,移交给她家的守候人员,离开医院已是灯火辉煌的九点多钟了。
当时是饥渴加闷热,急忙在附近找了一家小饭店,点了小菜和米饭,等待期间,突然发现有散啤酒供应,就买了两碗品尝。
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喝啤酒,淡淡的苦味很爽口,一口气把一碗干掉了,随后又把妻子剩下的啤酒也干了,没想到空肚子不胜酒力,喝的直打嗝,饭菜吃不下,走路乱摇晃,出了洋相。
老婆又好气又好笑,说
如今回想当时的场景,依然感觉好笑。

参考:
60年代,70年代哪里有什么啤酒,只有70年末到80年初,当时最先盛行的,唯一有的就是百乐啤酒,有点甜味。
虽然只卖八毛至一块钱左右一瓶,但很多农村人是喝不起,也不会去买,再者农村小卖部也不会进这种酒拿来卖。
除非你是干部子女,才有机会尝一尝。
我不知道出问题的人是哪个年代出生的人?

参考:
那个年代,我们山区农村没有啤酒。
就有小烧和色酒(果酒,葡萄酒),不过第一次喝色酒,就把我喝高了。
大哥结婚,自然非常热闹。
七大姑八大姨,提前几天就来祝贺。
那时没有旅店,都借助在左邻右舍家里。
院子里,早就搭起了大棚。
里面砌起了两个炉灶,上面放着大铁锅。
提前一个礼拜,就乌烟瘴气。
招待宾朋,农村办喜事,就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亲接回来了,仪式一完。
开席了,突然有人跑到妈妈面前,说有个小孩没下车。
妈妈一拍脑门子,唉!给忙活忘了。
压车钱,说着就拿出十元钱。
我屁颠屁颠的送去了,嘿嘿😊!没给面子,不要,也不下车。
我跟妈妈一说,妈妈摇摇头,又加了十元。
这回下车了。
这压车好贵呀!二十元,猪肉才七八毛钱一斤。
我有点气不过,跑到姐姐面前,姐姐你结婚时候,我压车,要五十元。
去一边去,谁结婚呀!姐姐推了我一下,害羞的跑了。
压车的是哥哥小舅子,一来二去的熟了。
招待娘家亲时,我陪他。
敢讹我妈妈二十块钱,看我怎么治你。
听大人说,酒能醉人。
我从来没有喝过酒,白酒太辣。
就色酒吧,搞他一下。
开始他不喝,
你姐是我嫂子,你要是不喝,我可淘气。
大哥小舅子一听喝,谁怕谁!十来岁的两个小孩,不知不觉就喝了一瓶色酒。
满脸通红,有点晕。
看他没怎么地,哼!喝,喝就喝,谁怕谁!我俩又喝了一瓶。
大家看俩小孩在这耍,都来看热闹。
直到嫂子,把他弟弟抱上车。
我还在后面喊!别走!喝!第二天醒来,已经是中午了。
快!快!喝点粥吧!竟逞能!妈妈数落着我,我!刚要说我解恨了。
看见嫂子进屋了,我的话咽回去了。
实在是没胃口,喝了点粥。
头还是晕的乎的。
这就是小孩子斗气,喝的第一次酒。
不过值得回味!
参考:
第一次喝啤酒🍺是1972年的夏天,喝的是沈阳啤酒。
刚开始喝的时候不习惯,就知道喝了以后就打嗝。
但当时的沈阳啤酒确实是货真价实,非常好喝,比现在啤酒好喝多了。

参考:
七二年家里来客人,父亲给我六毛钱让我去买啤酒和猪头肉,那时啤酒只有饭店卖散装的八分钱一大碗,买了三碗啤酒又去商店(那时我们都叫合作社)买了三毛钱的猪头肉和四根黄瓜剩了一分钱,回家的路上出于好奇偷偷对着装啤酒的壶嘴喝了一小口,哎呀那个味是真难咽,我们小时候把喝啤酒都叫喝马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