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为什么会催促哥舒翰出战
后世之人,每每提及安史之乱时,总会对潼关攻防战之时,唐玄宗那波送人头的骚操作,感到分外不解:大敌当前,先是不分青红皂白,冤杀了高仙芝和封常清两位顶级名将大佬;
后来叛军止步潼关之前迟迟无法攻克,郭子仪等人出兵侧击、颜真卿等人又在河北各种补刀,一时间,叛军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境之中,唐玄宗竟然又出来折腾了。
按照咱们现代人的看法,就算哥舒翰当时在潼关躺平啥都不干,只要他老老实实守好关门不出去,安胖子那边,先崩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根据旧唐书的记载,当时安禄山的心态确实一度崩过)。
可偏偏唐玄宗在这个时候,却给叛军们送去了一波神助攻,非逼着名将哥舒翰出关去送死。
当年哥舒翰出关时那个哭呀,鼻涕眼泪一大把。
翰不得已,抚膺恸哭;
丙戌,引兵出关。
随后,唐军一战而败,而守卫长安的最后力量,也随之轰然崩盘。
后世之人,大多将潼关失守的原因归结于——唐玄宗老了,老糊涂了,而且急于求成,最终亲手毁了大好的战局。
然而,单单用老糊涂、急于求成来解释的话,确实有些武断了。
作为关乎帝国命运的这次出战,唐玄宗在哥舒翰、郭子仪等名将屡屡劝阻的情况之下,与宰相班子们商议之后,依然坚持要大军出关击敌,自然也有他认为必须出战的理由。
而促使唐玄宗最终不按“常理”出牌的原因,大致有三个方面:当时的整体战况确实不错 安禄山起兵造反之初,唐廷方面确实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加之唐朝精锐部队集于边军,如陇右、安西、河东、朔方、范阳等地,内地军队在比较弱鸡的情况之下,叛军刚开始打出势如破竹之势,倒也不难理解。
然而,等唐廷这边反应过来之后,朝廷这个大机器一旦整体开动起来,叛军这边,以一隅敌全面的的劣势便逐渐显现了出来。
朔方军出击河北,而此时,河北原先假意投诚的朝廷官员们也开始趁机纷纷反正。
一路狂奔到中原的安史叛军,回头一看,我勒个去,我这打天下呢,怎么一不留神,搞成游击战了?
天宝十五载五月,郭子仪、李光弼率部与史思明叛军主力战于嘉山,大破史思明的主力,叛军此战投入兵力五万军众,一战被斩首四万余人,河北叛军主力,算是基本废了。
正是因为这次大捷,使得原本很多已经投降了叛军的州郡官吏,顿时感觉到,这把算是站错队了。
随后,不少州郡便开始了自赎的操作——杀叛军守将,重新归降朝廷。
于是河北十余郡皆杀贼守将而降。
渔阳路再绝,贼往来者皆轻骑窃过,多为官军所获,将士家在渔阳者无不摇心。
嘉山大捷,叛军的惨败,让叛军与渔阳老巢的联系直接断绝。
别说让朝廷闻讯,上下振奋不已,就是叛军头目安禄山当时都开始不自信起来,对于自己造反的冲动,懊悔不已。
禄山大惧,召高尚、严庄诟之曰:“汝数年教我反,以为万全。
今守潼关,数月不能进,北路已绝,诸军四合,吾所有者止汴、郑数州而已,万全何在?
汝自今勿来见我!” 在叛军人心惶惶之际,一直憋屈了近半年的唐玄宗,觉得自己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而此时,一个探子的回报,更让唐玄宗彻底不淡定了。
据报,现下,洛阳一带安史叛军不过四千,且大多为老弱之辈。
眼前出现了一个软柿子。
捏不捏呢?
必须捏!唐玄宗随后便有了趁机出关,乘着河北大捷之势,一举打爆安禄山残军,给自己找一回一次场子,壯一壯朝廷声威的想法。
毕竟安胖子是自己一手培植起来的,如今对方突然作乱,先前,自己的面子算是丢尽了。
精锐叛军咱们虽惹不起,但找个软柿子使劲捏爆它,重振一下自己的雄风,这点儿本事,唐玄宗自认还是有的。
在唐玄宗看来,哥舒翰毕竟有着二十万大军,搞掉对方四千残旅,这种50比1的打法,怎么打都应该是赢呀。
而且,为了保险起见,唐玄宗已经下旨,从陇右、安西调拨边军精锐部队,不出二十天便可赶来。
即便哥舒翰出师不利,以哥舒翰名将的风范,退回潼关,守住潼关这个底线,应该还是不难的。
然而,哥舒翰却并不想走,对于他的这个不想出关,史书以及后人都将之归结为,他对时局有着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
但对于当时的唐玄宗和朝廷来讲,一直在潼关待着磨叽的那个哥舒翰,让人越来越捉摸不透,越来越令人感到不安。
细看那段历史的话,就不难发现,哥舒翰这位,真没咱们想象中的那样老实忠厚。
大敌当前之际,这位竟然还忙着搞宫斗。
哥舒翰也不是个老实本分的人以往咱们总会有这样的误解,以为有着中风后遗症的哥舒翰,在领命防守潼关之时,一直都在尽心尽责地跟叛军PK,直到被唐玄宗的昏聩旨令,送出了关外。
这位是真的可怜、真的冤。
但史书却明明白白地记载着,这位是真作死,即便在山河飘摇、社稷不保的情况之下,哥舒翰依然没有放下自己心中的小算盘,开始假公济私、打击政敌起来。
天宝十五载二月,哥舒翰向朝廷上书,诬告户部尚书安思顺勾结堂弟安禄山谋反,按理说,安思顺作为安禄山的亲戚,他谋反的可能性是有的,而且哥舒翰还拿出了关键人证、物证——从潼关外逮住了,安禄山派往长安,给安思顺送书信的奸细。
但安思顺本人的身份,却不仅仅是安禄山亲戚这么简单,人家先前可是朔方军节度使,什么后来的郭子仪、李光弼等一众名将,都是他的小弟。
而且这个安思顺跟安禄山虽然是亲戚,但两人的关系却并不好,而且安史之乱前,安思顺就曾多次给朝廷提醒,那小子要反。
安思顺是不是奸臣,相信朝廷当时心里还是有谱的,但哥舒翰的条陈列举了安思顺七大罪状,条条件件都是要他命的节奏,而且还明请诛之。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安思顺跟哥舒翰俩人的关系,一直不对付,两人的私仇甚炙。
但此时,一个手控二十万大军的将领,义正严词地告诉朝廷,我逮住了一个吃里扒外的货,你得杀了他。
杀不杀?
只能杀了。
唐玄宗虽然最终昧着良心赐死了安思顺、安元贞兄弟俩,但内心肯定跟吃了个苍蝇似的,恶心到了极点。
哥舒翰这一操作,着实恶心到了唐玄宗,但同时也让另外一
杨、哥这俩人之前一直都是站在反对安禄山的同一阵营之内,关系相当不错,但此时哥舒翰仗着手握重兵,左右朝政的操作,让杨国忠不由产生了深深的戒备。
这家伙,别是也要反吧?
造反这种大事儿,哥舒翰确实没有想过,但杀杨国忠的可能,他却着实考虑过。
当时哥舒翰的手下将领王思礼就曾建议哥舒翰,安禄山既然以诛杀杨国忠、清君侧的名义造反,杨国忠这位也不是什么好鸟,不如咱们就学一学汉代平定七国之乱的做法,杀掉杨国忠,让对方彻底师出无名。
王思礼当时连操作都替哥舒翰想好了,派三十个骑兵入长安,把杨国忠直接劫持到潼关来,然后杀掉。
禄山起兵以诛国忠为名,王思礼密说哥舒翰,使抗表请诛国忠,翰不应。
思礼又请以三十骑劫取以来,至潼关杀之,翰曰:“如此,乃翰反,非禄山也。
”现在咱们再回头看看这段历史,不禁感到后怕,这得多么无法无天,敢带兵冲入长安,将名义上的宰相逮出来,然后当众处决。
还有没有王法了?
当时的哥舒翰虽然表示了反对,但从这上面,也能看出哥舒翰心态的变化,那就是拥兵自重,这二十万人,正是左右天下大势的力量,出去能平灭叛军,回拳也能打爆长安。
杨国忠虽然无能,但不代表消息闭塞,不久他便得到了哥舒翰想弄死他的消息,此时的杨国忠也很无奈,但坐以待毙,可不是他的性格。
随后,杨国忠开始自救,他向唐玄宗游说,从牧监之中选三千人在内苑训练,以备万一,同时又从长安招募万余人,屯兵灞上。
皇帝和宰相都被逼得不得不紧急募兵屯防自卫,当时要防的人是谁?
显而易见。
对于朝廷的动作,哥舒翰也看在眼里,随后他向朝廷提出了一个,连朝廷也无法拒绝的提议。
既然你们也是为了抵御叛军、防备万一而募兵,那么如今前方吃紧,为了防止你们说的万一情况出现,请将灞上的屯兵,隶属于我这边,以便危急时刻,紧急调拨。
这种义正严词的理由,朝廷自然无法拒绝,而拿到灞上屯兵名义上的指挥权之后,哥舒翰便
直属领导让自己去,杜乾运自然无法拒绝,随后他便来到了潼关,而等待他的却是哥舒翰的刀斧手。
六月,癸未,召杜乾运诣关,因事斩之;
哥舒翰的狠,让杨国忠着实被吓着了,潼关外有安史叛军,潼关上还蹲着个心怀不轨的哥舒翰,虎视眈眈地看着自己,此时的长安,竟然给人以极度不安的感觉。
杨国忠不能救,由是始畏翰。
再这样下去可能就不只是安史之乱了,安史哥之乱的可能性在不断攀升。
这可咋办呢?
最终,朝廷出了一个驱狼拒虎的招,把哥舒翰调到关外去跟安禄山死磕,届时安西、陇右精锐边兵来了,再重新部署可靠的潼关防御。
如此一来,哥舒翰出关,便势在必行,也只有他出去了,朝廷才能心安,杨国忠才能睡得着觉。
当然,除了主观原因之外,确实也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客观原因,那就是——粮草问题,在这个问题逼迫之下,哥舒翰最终也不得不妥协出关。
粮食尴尬了对于粮草问题,在当时的唐玄宗看来,确实是个大难题,毕竟二十万大军,每天人吃马嚼的,都不是一个小数目,同时长安城这么大一个国际大都市,城内人口数目众多,每日消耗物资甚巨。
根据天宝三载,岑参《秋夜闻笛》里面的描述:长安城中百万家,不知何人吹夜笛。
当时的长安百万家应该有些文学夸张,但日本史学家始终坚持长安当时有百万人口的说法,应该还是有可能的。
想象一下,一百万城镇人口加上关内郡县的那些卫星城,再加上潼关的屯兵,此时,朝廷所靠的粮食供应之地,只有关中平原、河中和巴蜀。
而唐廷一直依靠的粮食生命线——东南、淮河、泗水、汴水、洛阳这条线路,此时已经被叛军截断了将近半年时间了。
朝廷依仗东南,这是当时唐廷一直以来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先前,为了东南粮食运输,唐玄宗还专门开凿了一条小运河,从洛阳直接转运长安,以保证长安的供给。
咱们想象一下,当年黄巢被困在长安之内,没有粮食的状况:四面从兹多厄束,一斗黄金一斗粟。
尚让厨中食木皮,黄巢机上刲人肉。
缺少粮食的长安有多可怕,只有当事人才感受得到,从哥舒翰上任防御潼关,到最终朝廷下令他出关抗敌。
朝廷已经忍了近半年的时期,这半年,朔方军平叛需要军粮,边军的军粮更不能挪用,山南也在聚兵防贼,没有多余的存粮上供。
朝廷只能靠着巴蜀崎岖山路运粮、以及河中一地的存粮度日,能硬捱这么久,也确实苦了唐玄宗和一帮度支大臣们了。
但,输粮主动脉堵塞了,靠着支路续命,总不是个办法,而且凡事也总是有个上限期限。
六月份,就是朝廷储存粮食的大限。
夏输无过六月。
按照以往的惯例,朝廷存粮以及能够调拨的粮草,最多能撑到六月,再搞不定,那就都要饿肚子玩完了。
这恐怕也是唐玄宗以及宰相班子,在五月之时,不断催促哥舒翰上路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面对这种情况,哥舒翰即便心里另有打算,即便有一万个不想出关,但只要他还不想反,就不能看着长安因为饥饿崩溃了。
因此,当时的哥舒翰应该是不情愿,又不得不最终接受了唐玄宗的诏令,领兵出关而去。
尾声: 然而,所有人,包括哥舒翰自己都没有料到,大军出关数日之后,二十万朝廷大军跟叛军接触作战之时,竟然发生了闪崩,而且逃亡之际,战况惨烈,损失惨重。
王师自相排挤,坠于河。
其后者见前军陷败,悉溃,填委于河,死者数万人,号叫之声振天地,缚器械,以枪为楫,投北岸,十不存一二。
王师溃败回潼关不过万人,连哥舒翰自己随后也被部将逮住,送到了叛军阵营。
守军不过万人,且都已成了惊弓之鸟,能守的大将还跳槽了,而亟盼边军此时尚未赶到。
粮没了,兵没了,将也没了,后补还没赶到。
估计当时得知消息的唐玄宗都要抓狂了,按照解放战争时期的那句名言来套的话,即便是二十万头猪,一个个砍的话,也得砍几天,一天,你哥舒翰就给我把二十万大军全报废了。
这让我接下来,怎么守?
只能跑路了。
再后来的剧情发展,大家便再熟悉不过:潼关失守、长安沦陷、唐玄宗跑路、杨贵妃陨落,唐玄宗提前被退休。
唐玄宗的盛世,哥舒翰的英名,化为一缕烟云,最终消散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参考:
因为唐玄宗的皇位不稳,他等不了。
并且,唐玄宗当时怀疑起了哥舒翰,认为潼关守军也可能会造反。
洛阳失陷后,唐玄宗听信了宦官边令诚的诬告,将封常清、高仙芝斩杀。
之后,玄宗召见哥舒翰,希望其能出山。
哥舒翰不傻,他知道出山就意味着出征。
这平叛的仗,打好了,我好大家好。
万一打不好,自己可能会人头落地。
就如同封常清、高仙芝那样。
所以,哥舒翰在百般推脱无果后,就与唐玄宗立了一个口头协定。
内容大致就是,前线军事由哥舒翰一人全权负责,玄宗不能插手。
如果玄宗不能答应,那就麻烦另请高明。
当时的唐玄宗,被叛乱搞得是焦头烂额。
为了尽快平叛,他便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然而,当哥舒翰抵达前线,挫败了安庆绪的一次试探性进攻后,玄宗马上就食言了。
对前线是各种插手。
明明说好的事,为什么玄宗说话不算话呢?
原因很简单。
唐玄宗的皇位不稳,他太需要一场大胜来挽回面子了。
众所周知,安禄山造反前,早就有人给玄宗通风过。
但玄宗不信。
后来安禄山造反,消息传到长安,唐玄宗的第一反应还是不信,怀疑有人在造谣。
为了“辟谣”,唐玄宗反复强调,安禄山是自己干儿子,义子怎么可能会造干爹的反?
之后,叛军势如破竹,仅一个月时间,就攻陷了河北的所有州县。
可以说,正是由于玄宗的不作为,才导致叛乱变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后来,玄宗终于相信安禄山造反,并委派封常清和高仙芝东征平叛。
但由于玄宗怀疑封高二人的忠诚,竟然把他们都杀了。
说到这里,我们不妨带入到唐玄宗的处境。
就当你是唐玄宗,你在面临玄宗当时那种情况时,你会是一种什么心态?
很丢人现眼,对不对?
安禄山可能会造反,早就有人提醒你了,但是你不信。
安禄山造反后,不断有人给你打报告。
你本来有时间调兵遣将,不致使局面失控。
但由于你依然选择不信,最终搞得不可收拾。
后来封常清和高仙芝带着新兵出征,替你擦屁股。
这本来就是苦差事,封、高二人打输了很正常,打赢了才是奇迹。
但你为了面子,且怀疑他们的忠诚。
又莫名其妙杀了他们。
搞得卧病在床,腿脚不方便的哥舒翰不得不出山,替你擦屁股。
你说说,你捅出这么大的篓子。
你是不是得承担责任?
比如说,像汉武帝那样,发个罪己诏,安定民心。
否则,你凭什么服众?
有什么脸面坐在龙椅上?
凭什么让文武百官和普天之下的老百姓臣服于你?
当然,你不担责也是可以的。
历史上捅篓子的皇帝多了,发罪己诏的皇帝屈指可数。
只要皇帝能在民心尽失之前,力挽狂澜,依然是大家心中的万岁爷。
当时的唐玄宗就是这么做的。
他不想担责,就把本不适合出征的哥舒翰推到前线,给自己擦屁股。
在他看来,只要哥舒翰尽快搞定叛军,自己仍能稳坐龙椅。
可是,哥舒翰在潼关与叛军对耗五个月。
叛军长期不能剿灭,让玄宗实在坐不住了。
于是,玄宗也就不得不食言,把宰相杨国忠推出去,让杨国忠到前线催促哥舒翰出兵。
而也正是因为玄宗的这一手操作,让哥舒翰与杨国忠的矛盾激化。
继而,又导致玄宗也开始怀疑起了哥舒翰。
怎么回事呢?
众所周知,哥舒翰对玄宗还是很忠诚的。
杨国忠催促他出征,他认为时机没到,不能出征。
但他又不敢忤逆唐玄宗的命令。
于是他就只能把矛头对准了杨国忠。
比如杨国忠为了跟哥舒翰叫板,曾命令杜乾运新建一支万余人的部队,监视哥舒翰。
(杨国忠)即募牧儿三千人,日夜训练,以剑南列将分统之。
又募万人屯灞上,使腹心杜乾运为帅。
结果,哥舒翰直接把杜乾运杀了,然后上奏玄宗,吞并了这一万多人。
翰疑
国忠愈恐。
后来,哥舒翰与杨国忠的矛盾越来越大。
一些将领就建议哥舒翰清君侧,带兵回京,让玄宗罢免杨国忠。
(从这件事上也能看出玄宗当时皇位不稳)或说翰曰:“禄山本以诛国忠故称兵,今若留卒三万守关,悉精锐度浐水诛君侧,此汉挫七国计也。
”思礼亦劝翰。
翰犹豫未发,谋颇露。
国忠大骇。
关于这一则史料,由于是以后来唐肃宗的视角所写,所以后人每每读起来,总认为潼关守军想用武力迫使唐玄宗换掉杨国忠这个奸臣,这才多大点事嘛?
甚至而言,还会认为前线的爱国军人为了帝国利益,希望老年痴呆的玄宗赶紧下台,这才多大点事嘛?
但问题是,如果以唐玄宗的角度看呢?
潼关前线的守军,居然想兵谏,迫使寡人撤掉杨国忠。
这是要干嘛?
这就是潼关守军想造反的节奏啊!安禄山和是哥舒翰,都是节度使。
安禄山和哥舒翰的兵,都是藩镇的兵。
既然安禄山这个节度使能造反,那拥兵自重的哥舒翰,自然也有可能造反。
潼关到长安,也就几天的路程。
一旦哥舒翰造反。
或者说,潼关守军裹挟哥舒翰清君侧,那长安就完犊子了。
所以,尽管哥舒翰不同意清君侧,他对唐玄宗也是忠诚的。
但是,由于玄宗的利益与杨国忠一致。
最起码,在维护皇权威严这方面,唐玄宗与杨国忠的利益是一致的。
(如果皇帝因为军队闹事就妥协了,那皇帝也不存在所谓的天子威严了。
具体可以参考马嵬驿之变)于是,玄宗也就不管了。
忘记了先前对哥舒翰的所有口头承诺,让杨国忠领着圣旨,逼迫哥舒翰出兵。
而出兵的结果,就不忍细述了。
可以说,这一败,改变了唐朝的国势。
后来为了平叛,唐肃宗从西北藩镇调边军补充中央。
结果导致西北空虚,吐蕃和回鹃趁机崛起。
等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西域、河湟陆续被吐蕃、回纥吞并后,唐朝彻底转衰。
参考:
哥舒翰守潼关后,有人就对他说,要不我们“清君侧”吧,喝水没说话。
这件事传到杨国忠耳朵里,杨国忠就跟唐玄宗说了,唐玄宗肯定就怀疑哥舒翰了,因为“清君侧”跟造反是一个意思,安禄山就是打着“清君侧”口号造反的,吴王刘濞、燕王朱棣也是一样。
《旧唐书》:翰至潼关,或劝翰曰:“禄山阻兵,以诛杨国忠为名,公若留兵三万守关,悉以精锐回诛国忠,此汉挫七国之计也,公以为何如?
”翰心许之,未发。
唐玄宗于是新招募一万士兵,屯兵霸上,防着哥舒翰,哥舒翰直接杀了将领,收编了这一万人,这就是造反了吧?
有客泄其谋于国忠,国忠大惧,及奏曰:“兵法‘安不忘危’,今潼关兵众虽盛,而无后殿,万一不利,京师得无恐乎!请选监牧小儿三千人训练于苑中。
”诏从之,遂遣剑南军将李福、刘光庭分统焉。
又奏召募一万人,屯于灞上,令其腹心杜乾运将之。
翰虑为所
这种情况下,唐玄宗只能逼哥舒翰出兵了,因为不出兵,随时都可能回头灭了唐玄宗,千万别说哥舒翰是忠诚啊。
参考:
老衲侃春秋现在来和大家一起“
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唐朝爆发力“安史之乱”,起兵反叛安禄山,率领十五万大军杀向洛阳、长安。
当时唐朝的国防力量布置是外重内轻,安禄山叛军战斗力要大大强于守卫内地的朝廷军队,所以,一起兵就席卷了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
如梦初醒的唐玄宗仓猝间派名将高仙芝、封常清前往御敌。
可惜官军无法阻止叛军的势如破竹,先是洛阳失守,后来退守潼关,坚壁不出。
高仙芝等人的失败让唐玄宗只觉得是奇耻大辱,又听信宦官的诬陷,派人将高仙芝、封常清斩首示众。
潼关这个大唐第一雄关,这可是直通长安的咽喉之地,大唐的生死枢纽啊!现在潼关危机,谁来带兵坚守呢?
唐玄宗思来想去,想到了病废在家的名将哥舒翰来。
哥舒翰虽然有病,由于他和安禄山及其族弟弟安思顺是死敌,就凭这一点,他守关让人放心。
西平郡王哥舒翰年初得了个半身不遂的后遗症,此时正在长安闭门养病。
一听说皇帝征召,连忙上书推辞。
可是目前正是国家用人之际,唐玄宗哪能给他推辞的机会,只好硬着头皮答应先来。
哥舒翰领军二十万,赴潼关拒敌。
大军开拔时,唐玄宗亲率百官到郊外相送,又对哥舒翰加官进爵,封他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这真是赶着鸭子上架了。
哥舒翰的身体虽然不好,可却是一员福将,他的运气特别好,到了潼关,很快击败了安禄山儿子安庆绪的一次进攻。
打了胜仗,朝廷犒劳,那哥舒翰在朝廷也有了话语权,可是此时他考虑的不是如何退敌,而是如何清除政敌来。
他的第一个目标,就直接直指安禄山的堂兄安思顺。
这个安思顺当年是哥舒翰的顶头上司,俩人产生过矛盾,但那时的安禄山在皇帝目前要比哥舒翰红,所以他为其堂兄打抱不平,于是这哥俩都和哥舒翰有了矛盾。
虽然安思顺和安禄山是堂兄弟,但大家都知道他们并不是一路人,此时安思顺已经卸任节度使,在朝中任户部尚书。
可是这难不住哥舒翰,他派临摹高手伪造了一封安禄山给安思顺的来信,并让人假扮信使,然后在潼关城门口被抓后献给了朝廷,同还列举了安思顺的七条罪状,请求唐玄宗处死安思顺。
唐玄宗接到奏报,他心里明镜一样,安思顺是被诬陷的。
但现在正是用人之际,为了安抚哥舒翰,连杨国忠建议也没有接受,处死了安思顺,并把其家人流放到岭南。
这次构陷,看起来哥舒翰取得完胜,但同时为他后来的失败种下恶果。
首先,哥舒翰在众人中的美好形象直接崩塌,同时又得罪了杨国忠。
安思顺受诬告时,重金贿略杨国忠,想让其出面摆平此事,可是没想到此时唐玄宗居然没卖杨国忠这个面子,这让杨国忠很不爽,并且意识到哥舒输已经对自己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还有一件事让杨国忠惊魂未定,当时朝廷上下舆论都认为安禄山叛乱,就是杨国忠骄横放纵所致。
哥舒输的部将王思礼出主意,让哥舒翰杀杨国忠以谢天下,当时哥舒翰并没有答应。
可这次密谋,不久就传到杨国忠的耳朵里,于是杨国忠开始行动了。
杨国忠想出了一条对策,他给唐玄宗献策,为了增加双保险,在京师附近另外训练一支军队,由自己的心腹将领杜乾运统领,一边为抵御叛军做准备,一边用来防范哥舒翰。
作为一个军事将领,杨国忠这些小伎俩哥舒翰岂能看不透?
他马上上表请求,将灞上的军队纳入自己的麾下来统一指挥,又以商讨军情为名,将杜乾运召到自己的大营,杜乾运一来,立即将其斩首,军队也被哥舒翰吞并。
经过这次较量,杨国忠恐慌万状,哥舒翰也整日不安,一将一相,都在心里打鼓。
就在哥舒翰固守潼关、与杨国忠明争暗斗期间,在河东节度使李光弼与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两路大军的努力下,河北的战争形势出现了明显的好转。
哥舒翰凭天险固守潼关长达半年之久,叛军始终无计可施。
这种做法无论从战略上还是战术上来说,都是绝对正确的。
在军事上来说,哥舒翰是正确的;
在政治上来说,杨国忠认为并不高明。
他怀疑哥舒翰不肯出兵,最终目的是为了“清君侧”,是针对自己。
于是立即给唐玄宗出主意:“现在要还不打,将来就没机会了。
”这句话在唐玄宗心里起了波澜——他也渴望一场胜利,来鼓舞朝廷上下的士气,于是连续的催促哥舒翰出战,并且还专门派了宦官前去督战。
宦官的前来给哥舒翰造成极大的压力,他知道抗命的后果就是步高仙芝、封常清的后尘。
公元756年(天宝十五年)阴历六月四日,哥舒翰在万般无奈中大哭一场,带着“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踏上征程。
六月初七,官军与叛军崔乾的部队在灵宝西原遭遇了。
崔乾祐预先把精兵伏在南面山上,自己亲领老弱之兵,作为诱敌之计,边战边撤。
等官军追击到狭窄的崤函道上后,叛军伏兵突然出现,他们居高临下,从山上下滚木石,唐军将士顿时乱作一团,死伤惨重。
叛军又将几十辆装满干草的大车纵火焚烧,大火一起顿时浓烟弥漫,官军因看不清目标,便乱发弩箭。
此时崔乾祐命精锐骑兵又从官军背后杀出,官军腹背受敌,首尾不能相顾,互相排挤践踏。
哥舒翰一看败局已定,便带数百骑逃出,于是潼关失守。
哥舒翰逃到关西驿站,张贴告示收集残兵败将,打算重新夺回潼关。
此时哥舒翰的部下番将火拔归仁等人,看到官军大势已去,便起了异心,他们暗中商议后,派人来到驿站,对哥舒翰谎报军情:“叛军来了,请你上马迎敌。
”哥舒翰上马出驿站后,火拨归仁率部下将其双脚捆绑,直接投降了叛军。
后来哥舒翰也投降了安禄山,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潼关之败,表面上是败于安禄山的叛军,实则是败于朝廷内部的倾轧,败于哥舒翰和杨国忠之间的勾心斗角。
哥舒翰在不恰当的时机,不利的条件下出战,并且由于伤病,没能亲自勘察作战地形,失败似乎是必然的了。
当然,听信谗言的唐玄宗也损失惨重,安禄山的叛军一打下潼关,长安城肯定不保,唐玄宗只好带着一干众人仓皇西逃,在逃跑过程中,失去了“爱妃”杨贵妃,又失去“爱卿”杨国忠。
这还不算,自己最后还失去了皇位。
导致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其实就是唐玄宗本人,他最后落到这个结局,可谓是“罪有应得”了。
参考:
简单的说就是没粮食了,唐朝时期已经需要从江南调运粮食到西北,叛乱一起粮食运输阻决,长安没有粮食给潼关守军了,要么出战,要么吃完了粮食军队大乱
参考:
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哥舒翰在唐玄宗的再三催促下兵出潼关,二十万大军在灵宝遭遇安禄山叛军的伏击而全军覆没。
灵宝之战的失败,使得潼关防线崩溃,大唐国都长安岌岌可危,唐玄宗被迫南逃巴蜀。
兵出潼关与叛军决战是一步险棋,为什么唐玄宗不顾劝谏屡屡催促哥舒翰出关呢?
小编觉得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平叛形势转好,盲目的玄宗以为决战时机成熟,他渴望这场胜利;
二是哥舒翰与杨国忠不和,杨国忠要借出战的机会陷害哥舒翰。
安禄山四面楚歌自郭子仪和李光弼出兵河北之后,史思明在他们的打击之下丢城失地,叛军洛阳前线与大本营范阳之间的联络中断;
东面战场,叛军被张巡阻于雍丘(今河南杞县);
南面又被鲁炅阻于南阳(今河南邓州);
西面的潼关在哥舒翰的经营下固若金汤,叛军对潼关发起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延续半年之久,都劳而无功。
此时的安禄山腹背受敌,一度打算放弃洛阳,回老巢范阳固守。
焦急忧虑的安禄山曾对唆使他起兵的谋臣骂到:“汝数年教我反,以为万全。
今守潼关,数月不能进,北路已绝,诸军四合,吾所有者止汴、郑数州而已,万全何在?
汝自今勿来见我!”照此形势下去,只要哥舒翰能固守潼关,郭子仪和李光弼经营河北,安禄山叛军指日可定。
唐玄宗急于胜利安禄山的反叛对于唐玄宗的打击很大,他没想到如此宠信的臣子会背叛他。
随着河北战场的节节胜利,玄宗不断收到前线的捷报,使他昔日的忧愁一扫而光,对平叛的前途充满信心。
此刻的他,急需一场大胜仗来抚慰受伤的心灵,重振他皇帝的威严。
当玄宗收到潼关前线只有几千老弱叛军的情报时,就急不可耐的催促哥舒翰出城迎战。
杨国忠借机报复杨国忠是独掌朝政大权的宰相,哥舒翰是手握重兵的统帅。
自古将相和则胜,将相斗则败,可惜的是杨国忠与哥舒翰之间矛盾重重,争斗不断,大唐的命运可想而知。
安禄山起兵之时就打着清除奸相杨国忠的借口,使得杨国忠惶惶不可终日。
哥舒翰进驻潼关后,其手下大将王思礼就向他建议诛杀杨国忠以绝叛军口实。
哥舒翰虽认同这个提议却认为如此行动相当于反叛朝廷,所以没有采纳。
可是,这个事情却传到了杨国忠那里,哥舒翰与杨国忠之间由此开始明争暗斗。
为自保,杨国忠上奏玄宗从皇宫各部门抽调三千精壮加以训练,以备不测。
这三千精兵由杨国忠的心腹杜乾运率领进驻霸上,名为抵御叛军,实为防备哥舒翰。
哥舒翰得知后火冒三丈,奏请将霸上军队划归潼关统一指挥,随后将杜乾运调到潼关借口杀掉,并吞并了这三千人马。
经过此番较量,杨国忠更加害怕愤恨哥舒翰。
杨国忠深知玄宗此刻急需求胜的心理,他便谎称潼关前线的叛军仅有几千老弱,应催促哥舒翰出城与叛军决战。
杨国忠的话正和玄宗心意,使他看到了一雪前耻的希望。
接到出战命令的哥舒翰一下子懵了,他明白出战就意味着败亡,紧急向玄宗上书请求坚守潼关。
在杨国忠的忽悠下,玄宗不顾一切地催促哥舒翰出战,他一心只想着反攻和胜利。
在两三天的时间里,玄宗接连派出了几十拨传诏使者奔赴潼关。
往往是前面一拨刚刚宣完诏书,后面一拨紧跟着又到了,《资治通鉴》记载:“续遣中使趣之,项背相望。
”无奈的哥舒翰只得率军出关,之后就是兵败灵宝的那一幕。
从
唐玄宗盲目自大、急于求胜,做出了错误的决策;
杨国忠与哥舒翰国难当头却争斗不断,特别是杨国忠为一己之私利赌上几十万将士和大唐的命运。
参考:
哥舒翰擅杀杜乾运,玄宗怕他清君侧!潼关耗着安禄山必死,且哥舒翰有时间整合封常清,高仙芝的部队。
哥舒翰可能成为第二个安禄山,还要严重,到那个时候哥舒翰带着平定安禄山的威望,二十万大军,返回长安清君侧,天下就不是李家的!因为这个时候占着正义,玄宗是过错方。
还不如让他们两个拼,至少两败俱伤!成,玄宗重回正义,哥舒翰潼关军队废一半,能收回来,不成,有时间跑路!
参考: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的一个分水岭,从开元盛世向下坡路发展了,承平日久玄宗己没有当年平武韦灭太平励尽
外则藩镇坐大,安禄山一个胡人竟然做到三镇节度使,安禄山是一个外貌憨厚内心奸诈的粗鄙武夫,竟然用各种手段取得了玄宗对他的信任,他看到了唐朝内部的腐朽,遂动了夺取天下的野心,渔阳鼙鼓动地来一路上摧枯拉朽,东都洛阳陷落,遂立国号为燕自称大燕皇帝,直逼潼关,潼关乃西安之门户自古就有扼潼关以控天下,秦借此以得六国,如果哥舒翰死守潼关不出,安禄山屯兵于坚城之下再有郭子仪李光弼在外线做战,则贼不难灭矣其时安禄山后方及内部己经不稳定了,奈朝廷昏庸,杨国忠做梗,逼哥舒翰出关作战,哥舒翰抚膺恸哭,非惧死,为朝廷悲耳,不出哥舒翰所料,临时拼凑的孱弱之卒,岂能挡的安之虎狼之兵,大败亏输天险尽失,从此长驱直入直搗京师,遂有了馬嵬兵变,西逃入川的故事。
参考:
首先,唐玄宗是大唐开元盛世的创造者,但同时也是安史之乱的导致者。
所以,在安史之乱时,叛军相继攻下许多城池,甚至攻下洛阳,直达潼关,而朝廷军队却节节败退,玄宗受不了这样的耻辱。
所以,在哥舒翰在潼关挡住叛军之后,玄宗便令其反攻,觉得是叛军攻势已尽,还是想着大唐如开元盛世时一般强大,认为可以一战可以击败叛军,恢复朝廷的号令和权威。
其次,哥舒翰原本也是胡人,安禄山叛变就是手握重兵,野心爆发才叛乱,而玄宗在看到哥舒翰屯军潼关,只守不攻之时,担心哥舒翰引兵自重,甚至有可能会与安禄山暗中勾结。
所以,自从安禄山叛变后,玄宗对胡人都不是很信任,对哥舒翰也有怀疑的成分,所以,才会让哥舒翰出兵,导致潼关失守,长安陷落。
最后,当时大唐军队节节败退,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许多藩镇节度使都引兵观望,望风而降,甚至有些与叛军勾结。
这时候需要朝廷有一场胜仗来鼓舞天下的臣民和百姓,需要信心。
让更多的有识之士和领军之将加入到平叛中来,早点结束叛乱,还人民以自由和和平。
综上所述,玄宗是基于国家的信心,
(
)
参考:
深受信任的安禄山反叛,引起皇帝的忧思:我能够相信我的将军吗?
尤其是手握重兵、能够影响皇权归属的哥舒翰。
再加上客观形式的影响:比如叛军故意表现的陷阱,关中缺粮,军资匮乏。
诸多因素造成哥舒翰出关迎敌的结果。
但是作为一名久经沙场考验的老将,哥舒翰在指挥上也有不足之处:叛军骑兵精锐,朝廷军队有没有在侦查不足的情况下,盲目乐观的进入战场;
在叛军诈败诱敌时,唐军脱离队形,进行追击落入陷阱,说明哥舒翰在战场上对军队控制不力,对他面临的困难估计不足。
总之,哥舒翰没有估计到,面临强敌,身边又有着一群猪队友时,他的操作应该更谨慎。
参考: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二月,安禄山攻占洛阳之后称帝,唐玄宗则在怒斩封常清、高仙芝后起用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哥舒翰进驻潼关之后据险而守,将安禄山叛军牢牢挡在潼关以东,然而次年六月,唐玄宗却迫使哥舒翰领兵出关,结果遭遇伏击惨败,潼关迅速告破,唐玄宗逃亡蜀地,长安随即告破。
那么,唐玄宗为何要迫使哥舒翰主动出击呢?
时代背景:安禄山攻陷洛阳称帝,唐玄宗换帅内部纷争再起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以“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起兵叛乱,迅速攻占河北地区。
唐玄宗则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防守洛阳,并令第六子荣王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东征。
彼时,由于朝廷精锐边军尚未赶回,高仙芝、封常清只能在长安、洛阳临时募兵,非但兵力不足,而且战斗力极为有限,安禄山于同年十二月十二日便攻入了洛阳,封常清、高仙芝只得退守潼关不出,而唐玄宗则因听信监军宦官的谗言,以“失律丧师”之罪将封常清、高仙芝处斩。
天宝十五年(756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
唐玄宗则起用病废在家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令其率兵20万驻守潼关。
哥舒翰虽然能征善战,但此时已经是个50多岁的老将,而且因嗜酒如命、喜好美色导致身体一直有问题,前一年刚刚因中风落下半身不遂的毛病,虽然皇命不可违,但实在是难堪大任。
哥舒翰被起用之后,因与安禄山有旧怨,便伪造诬告因告发安禄山而免于获罪的安思顺(安禄山弟弟),结果导致安思顺和弟弟安元贞全部被杀,家人也被流放。
此举直接引发了杨国忠的忌惮,而哥舒翰的属下劝说其诛杀杨国忠之事也被告发,此举直接加深了双方之间的矛盾。
此外,哥舒翰因身体原因,只得让行军司马田良丘主持大局,田良丘则因资历不够而无法服众,便让王思礼主管骑兵,让李承光主管步兵,结果王思礼和李承光又相互不服气,导致军队号令不一。
再加上哥舒翰统军“严而不恤”,导致唐军士气低落,人无斗志。
哥舒翰也算是知己知彼,只是闭关固守,从不主动出战,安禄山屡次攻关均被击退,叛军主力被牢牢抵挡在了潼关以东数月。
与此同时,在河北攻打史思明的郭子仪、李光弼也认为唐军只宜坚守,不可轻出。
唐玄宗为何要迫使哥舒翰出战?
其实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天宝十五年(756年)五月开始,唐玄宗便开始不断催促哥舒翰出关迎战,一时间使者“项背相望”,给哥舒翰造成极大压力。
六月初四,哥舒翰无奈之下“恸哭出关”,结果遭到叛军伏击,唐军损失惨重,哥舒翰因部下背叛被俘,潼关旋即告破。
至于唐玄宗为何要迫使哥舒翰出战,
而安禄山在攻打潼关失败之后,则命崔乾佑将老弱病残的士卒屯于陕郡示敌以弱,而将精锐部队隐藏了起来,故意引诱哥舒翰弃险出战,虽然此计被哥舒翰识破,但朝中却并不知情。
而唐玄宗正是在同年五月接到叛军“兵不满四千,皆赢弱无备“的情报后,才做出错误判断,进而以“贼方无备”为由强令哥舒翰出战。
△隋唐大运河示意
对于唐朝来说,洛阳绝非简简单单的东都,同样是极为重要的战略要地。
《新唐书·食货志》有载“唐都长安,而关中号称沃野,然其土地狭,所出不足以给京师、备水旱,故常转漕东南之粟”,到唐朝时期,关中的产出早已无法支撑都城长安的消耗,而历经三国以来不断开发的南方则成为了大唐的重要粮食税赋供应源,而这条输送通道便是隋唐大运河,而洛阳则是隋唐大运河的关键节点。
一旦洛阳长期被叛军控制,隋唐大运河便等于被拦腰截断,等于切断了都城长安的供应。
同时,驻守潼关虽然足以抵挡叛军,却也等于将大唐堵在了潼关以西,断绝了与东部半壁江山的联系,再加上安禄山建都洛阳,这简直就成为了东西两帝并立的格局,唐玄宗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容忍的,因此洛阳必须尽快收复。
3、将相不和矛盾激化,杨国忠谗言不断。
前文说过,哥舒翰被起用之后,很快便与杨国忠爆发了矛盾。
当时,哥舒翰的部下王思礼便曾劝说哥舒翰,应该效仿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计策,“留兵三万守关,悉以精锐回诛国忠”(“七国之乱”时叛军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汉景帝杀晁错使其出师无名),虽然哥舒翰没有采纳,但此话却传到了杨国忠耳中。
为了自保,杨国忠以“抵御叛军”为名,在唐玄宗同意之后招募了三千精兵由心腹日夜训练,又招募一万军队由心腹杜乾运统领驻军灞上,名为抵御叛军,实则防备哥舒翰。
哥舒翰则上书请求对灞上军队统一指挥,结果以商讨军情为由将杜乾运诱杀,吞并其军。
此事之后,杨国忠与哥舒翰的矛盾已经无法调和,唐玄宗之所以迫使哥舒翰出战,正是有杨国忠再旁不断煽风点火的作用,而作为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的话语还是有相当分量的。
除了
此外,从此后事态发展来看,哥舒翰对于部下的掌控力度极为有限,他虽然看出了安禄山的示敌以弱,但部下不仅没能看出,甚至以为战功近在眼前,这才导致了主力一战尽损。
因此,部下的强烈出战愿望,恐怕也是导致哥舒翰被迫出战的一个重要原因。
参考资料:《新唐书.玄宗本纪》《旧唐书.哥舒翰列传》《新唐书.哥舒翰列传》《新唐书·食货志》《资治通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