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战国七雄只有秦去灭周而其他六国还能允许周的存在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必须做一点说明,要不然无法了解事件的全貌。
秦灭的周是西周公国和东周公国,并不是周王朝。
这两个公国是从周室分裂而出,地位类似于春秋初期的郑国。
虽然这两个公国几乎囊括了周室所有直属领地,实际代表着周室,但和周王朝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周王朝名义上的代表是末代君主周赧王。
解释完毕,先来捋一下秦国灭周的具体时间线。
公元前307年,周赧王因周鼎事件得罪了秦武王,秦人将他赶出了位于东周国的王宫,后被西周国收留,从此寓居在西周的王城。
公元前256年,因西周国参与合纵抗秦,秦昭襄王派兵灭西周国。
王城并入秦国,周赧王再次失去居所,并与同年病逝,周王朝正式覆灭。
此时周室的代表只剩东周国。
公元前249年,秦相吕不韦以东周国参与反秦为由,出兵占领东周,东周国灭。
从上面三个关键时间节点就可以看出,秦国攻周的理由是周人不奉秦,甚至阴谋反秦,秦人这才灭周。
当然这只是官方说法,实际上秦国是看上了周王室的无尚地位,试
秦国灭周行动肇始于秦武王,彼时秦国已显现出了独步天下的实力,出现了一超多强格局的雏形。
秦人迫不及待地想巩固强化这种地位,最直接的方式无疑是征服周天子。
秦武王恰好是个标准的鹰派君主,这才有了周鼎闹剧。
当然秦人驱逐周赧王并完全是为名,更重要的是看中了周天子脚下的这块战略要地。
周王室的直属领地在现今洛阳至郑州一线,面积虽不大,但可谓天下之中的正中。
秦国如果占有了这里,便可随时威胁周围韩魏,还可向东制衡齐国,向南攻击楚国。
只是随着秦武王的意外去世,这一战略计划才被搁置。
针对
随着秦国越来越势大,这种需求越来越迫切。
当然,在周天子看来,山东六国也并不是什么好鸟。
他们对周王朝造成的损害并不比秦国小多少。
诸侯中首先背叛周室的是魏国和齐国。
周王朝最高称号就是王,称王无疑是背叛。
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一起称王,正式自立门户,断绝了和周室的藩属关系。
九年后,秦国才称王。
魏国从跟上来说,和周王室同姓,结果最先自立,将周王国变成了普通的诸侯。
周王室灭亡前受到的最严重打击无疑是东西周的分裂,而始作俑者是赵国和韩国。
公元前367年,赵成侯和韩共侯策动王室成员姬根自立,将东周国从西周国中剥离,并趁机削减王室直属领地。
周王朝从此彻底没了威信而言。
周王室本有很多姬姓国作为屏障,但大多被山东六国消灭。
公元前403年,最强大的姬姓国晋国被魏赵韩三家瓜分;
公元前375年,与周室关系最近的姬姓国郑国被韩国吞并;
公元前256年,西周国亡国的同一年,最老牌的姬姓国鲁国被楚国占领;
公元前249年,鲁国和东周国一同正式灭亡;
另一重要姬姓国卫国早早成为魏国的附属国,侥幸活到了最后。
晋郑鲁卫四大姬姓国中除了分量最轻的卫国,全都亡于山东六国之手,周王朝能够延续的基础就此摧毁。
周王朝的覆灭绝不是简单一句“秦人灭之”所能概括的,所谓战国七雄其实都有份儿,只不过秦人走在了最前头。
参考:
秦灭周,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件极具有影响的大事件。
为什么秦灭周这件这么重大的事情,在行进的过程中没有受到来自其他六国的奋力反抗就是一件值得推敲的事情。
秦为何要灭周呢?其实秦国一开始并没有要灭周的打算的,甚至在西周王派出相国出使秦国之时,秦国和周国达成了友好的,秦灭周的根源在于,秦国的逐渐强大这种发展进程使周国感到了巨大的威胁,于是联合其他各国,书信
秦国之所以能够成为统一称霸中国的国家,除却消灭战国六雄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便是周国的消亡,毕竟周天子的影响是一个根深蒂固的概念,一直深入人心,只有周国消亡,秦国才能成为名正言顺的霸主。
那么秦灭周的过程是怎样的呢?秦灭周的过程中都采取了哪些谋略呢?秦灭周的过程有怎么样的曲折呢?接下来一同去看看秦国如何走向霸主之路的。
如果要说到秦灭周过程,就要从秦国强盛之时、周国开始衰弱之时开始看起,历史上普遍认为自秦惠文王开始,秦国开始不断地强盛,而那时周国也一直走向衰弱。
在秦惠文王时,也就是公元前334年,作为周天子的周国将祭祀给文王的肉食特地送来给秦惠文王,代表着周国的示好,同时也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秦国的强盛。
发而后历史不断的推进,周国由周赧王继位,而秦国也由秦昭襄王继位,可以说这个时候的秦国已经达到了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水平,而在秦昭襄王之前是秦武王,众所周知,秦武王徒手举九鼎而吐血身亡,这件后世被诸国视为笑柄用来耻笑秦国,当秦昭襄王继位之后,决定要一血前耻,但是亲昭襄王并没有莽撞冲动,而是在寻找合适的时间。
终于在公元前256年,秦国对韩国的阳城发动了进攻,并取得了胜利。
这时候周国由于恐惧而做出了一个失误的决策,决定联合其他各国合力攻击秦国,但是结局却是只有两个国家赴约而来,秦国发动战争,西周彻底覆灭。
在而后的七年时间内,秦庄襄王彻底又灭亡了东周,至此,秦灭周彻底完成。
战国时期在我国历史上的时间算是比较久远的,这段时间内七国鼎立,七国间的战争不断,各国也纷纷经历了或者由强到弱,或者由弱到强的过程。
虽然这个时期内七国各自为政,但还存在着一个名义上的统治者,那便是周国的周天子。
虽然周国早已丧失了霸主的实权,但在一定程度上各国之间的关系还有赖于周国的周旋。
在秦国逐渐强大之后,周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曾经一度
那么在历史上,秦灭周的过程是怎样的呢?秦灭周的意义又是如何呢?秦灭周的意义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呢?在历史之上,秦灭周是一场必然之战,也是秦国实现统一的基本前提,虽然周国早已没有实权,七国也是只有利益关系纠葛之时,才会想到周国,但它的名义之地位,就已经让秦国感觉到了威胁。
秦灭周的意义可以从
非但得不到任何有益的价值,还容易被其他人攻击损失城池。
那么,为什么秦朝一定要灭周,他就不怕其他山东六强联合起来对抗他吗?
一、秦国那时已经无比强大,兵力将领都比其他任何一国好得多,有一统天下的气势,即使山东六强(那时候在秦国面前也不怎么强了)联合起来攻击也不怕,秦国能够对付;
二、只有推翻周朝,没了周天子发布号令,才能为秦国征讨其他六国提供一个名正言顺的出师之名,可以说秦灭周是一场必然且必须发生的战争;
三、周朝在感觉受到威胁后,曾号召其他国家联合对抗秦,所以,秦更要灭周;
四、当年秦武王在周王畿举鼎而王,一直被其他六国所耻笑,所以秦国也要雪耻,也要立威。
所以,秦国灭周是必然的,而其他六国还是希望周朝能够存在的,因为对他们有益,但是,到底最后还是实力说了算。
参考:
东周最后被秦朝灭亡,却没有山东六国发兵灭周,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国力的原因。
东周末年的周天子其实就是个吉祥物,是个废物;
留着他没影响,但是要是废天子,肯定会给其他人群殴你的借口;
当然如果你国力强不怕围殴你可以干!秦国身强力壮,说干就干了!第二,文化的原因。
山东六国变法不彻底,周礼残余太多,国内还有不少周天子的舔狗,如果六国灭了周天子,国内搞不好就有动乱;
秦国就完全没有这个问题了,秦国变法彻底,君权强固!
参考:
秦灭东周王室是为了实现一统天下的大志,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并无统一天下的大志,况且东周王室仅剩下洛阳一地,实力弱小,对它们没有任何威胁,所以它们会允许东周王室的存在。
一,东周西周灭亡后,周平王迁都洛阳,成为东周。
周天子虽然在名义上仍是诸侯共主,但实际影响力大为下降。
各诸侯国趁机崛起,逐渐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春秋五霸为了名正言顺,在名义上还尊崇周天子。
战国时期诸侯互相兼并,六国纷纷称王,在名义上与周天子都成了王,已经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了。
周赧王时期周天子仅剩洛阳一地,仅有西周公国与东周公国还尊奉天子,但周赧王手里已经没有一兵一卒,彻底成了光杆司令。
二,秦国战国末期秦国实力强大,不断蚕食六国,一直以统一天下为大志。
秦国要统一天下必须要消灭东周王室,只有消灭了东周王室,取得九鼎,秦国才能成为天下之主,取代东周王室的合法性,建立新的王朝。
三,六国韩国在六国中实力弱小,为了生存,不得不朝秦暮楚以求生存。
战国末期韩国是六国中唯一与东周王室接壤的国家。
韩国连自保都来不及,哪有空去消灭东周王室。
魏国在战国末期屡遭秦国打压,实力大损。
虽然与东周王室离得近,但沦为弱国,也是朝秦暮楚以求生存。
所以魏国不会去消灭东周王室。
赵国在战国后期是唯一可以与秦国相抗衡的国家,但与东周王室离得远,隔着韩魏。
赵国要想灭东周王室,必须向韩魏借道。
但秦国实力强大,一直是赵国最大的威胁,长平之战秦国更是给赵国以毁灭性打击。
赵国连秦国都应付不过来,自然不会去消灭东周王室。
楚国在战国后期中保留一定实力,但也与与东周王室离得远,隔着韩魏。
楚国也面临秦国的巨大威胁,自然不会想着吞并东周王室。
齐国与东周王室隔着韩魏,在燕灭齐之战中遭受重大打击,所以一直是保存实力,与秦和好。
齐国没有统一天下的大志,自然不会去消灭东周王室。
燕国是六国中离东周王室最远的国家,隔着韩赵魏,而且燕国实力较弱,一直与赵国死磕,自然不想着消灭东周王室。
韩、赵、魏、楚、燕、齐六国曾多次合纵,对付秦国。
六国合纵时为了出师有名,经常打着周天子的名义对付秦国,所以它们自然不会也不能去吞并东周王室。
况且东周王室只是一个空架子,对它们构不成任何威胁,反倒是秦国一直在蚕食它们,所以它们一直想着要对抗秦国,自然不会去灭东周。
参考:
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确定一下该事件发生的时间。
秦何时灭周?
周平王东迁之后,周王室不仅没有奋发
我们先来看看这两部分是什么时候灭亡的。
(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周民东亡,其器九鼎入秦。
周初亡。
东周君与诸侯谋秦,秦(庄襄王)使相国吕不韦诛之,尽入其国。
秦灭周的时候,已经是秦昭襄王五十二年。
这是什么概念呢?
此时,秦国已经彻底打废了六国,横扫六合,指日可待。
周王室的存在,对秦国来说是助力还是阻碍?
周王室从平王东迁之后就开始逐渐衰落,之所以能续命几百年,就是因为各诸侯国没分出胜负,或者说各诸侯之间维持了一个非常微妙的平衡。
在这种情况,各诸侯国虽然不把周天子当回事,但是依然奉周天子为天下共主。
为何?
因为这个时候,周天子这面“旗帜”还是挺好用的。
一旦有诸侯过于强大,其他诸侯就可以假借周天子的名义群起而攻之。
换句话说,周天子有存在的价值。
这个时候,如果哪个诸侯脑袋一热去灭周,那会死的非常惨。
但是到了秦昭襄王晚年,局面已经发了根本性变化——秦国不惧任何诸侯联军。
秦国的强势崛起,彻底打破了各诸侯相互制衡的局面。
此时,六国就指望着周天子靠着道德的制高点压一压秦国,哪来的心思覆灭周王室呢?
但是周王室的存在对于秦国来说,就是个障碍。
秦国马上就要替代周天子的角色了,那还留着周天子干吗?
等着过年吗?
所以,秦国就在这个时间点灭了周王室。
综上,诸侯们实力相差不大的时候,都指望着周天子这个“旗帜”做一些事情,所以周王室能存在。
等秦国足够强的时候,周王室成了秦国统一的阻碍。
而秦国也有实力无视诸侯的意见,反手灭了周王室。
与其说是秦灭了周,不如说是实力足够强的诸侯灭了周。
参考:
为什么战國七雄只有秦去灭周,而其它六国还能允许周的存在?
战國七雄至周赧王时除秦國不断壮大外,其它六国都走向没落。
周赧王无才也无能,贵为天子已不能号令天下,周朝也一分为二,雒邑之河南王城为西周,巩附成周为东周。
很快秦國兵临城下,周赧王无奈下城西周灭亡。
六國也只能眼见之灭而无可奈何,周朝立國九鼎也为秦國居有,大有号令天下之势。
因此秦國兼并天下走出重要一步,秦國朝野也信心倍增。
反观六国皆在作最后挣扎,无能力自保,更谈不上兼并它國的野心及能力。
秦國精兵强将所向披糜,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一统天下成就王业不远矣,战國七雄秦國有此能力野心灭周王朝。
六国也是无奈之举,必经周王朝存在希望能统领六國与秦國抗衡,似获得狗延残喘的机会。
因此六國对名存实亡的周王朝还抱有一丝幻想,这是六國允许周王朝存在的原因。
秦王灭东周才彻底打破六國的梦想,秦國一统天下已是指日可待。
参考:
商鞅变法,秦国商鞅变法比较成功,彻底,秦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
实力证明一切。
实力拥有力量。
实力有了灭掉六国的能力。
参考:
要说这个问题,需要回到更久之前的商朝,商朝虽然已经是一个我们认可的王朝了,但其本质上就是不同部落之间的联盟。
当然了,更久远之前的夏朝更是这样。
商王朝的核心地带是商王室的都城,而商王朝周边的部落,则是商王的“诸侯”,他们要么被征服、要么主动归附,以定期朝贡、协助作战等方式,体现自己对商王的义务。
此外,先进的商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向周边传播,进一步促进了华夏文明的兴盛。
为什么商王不直接控制周边的部落呢?
除了文化的些许差异外,最关键的限制来自于生产力与技术条件。
虽然商朝比较重视道路修建,但主要的交通要道大多位于黄河流域的平原区,山地、水泽极难有效覆盖;
同时,虽然出现了马、牛等使用畜力的交通工具,但那时的车还是比较落后的,运力、舒适性让人一言难尽。
因此,不同部落各自为政、共同尊奉商王的模式在那个时期是最为合理的。
接受了商文化哺育的周人崛起后,一步步战胜、取代了商朝,其后在制度、文化等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
相对于商朝,周时的交通并没有跨时代的改变,因此,在地方治理模式上,周王朝仍延续了“诸侯”这一形式,不过具体的内核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
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时期,周天子不断把宗室姻亲、功臣勋旧分配到各地,成为一方诸侯,他们有的是取代旧有的部落/诸侯,有的是在未开辟的土地上成立全新的封国。
据不完全统计,周朝初期直接分封的诸侯国约70多个,加上其他相对偏远地区旧有的诸侯,那时的封国超过了130个。
为了维持分封制的运行,周朝承接夏、商两朝,发展并完备了宗法制。
这一制度以父系血缘关系亲疏为准绳,对宗族的统治权力、财富、封地等遗产,采取“嫡长子继承制”。
根据这一套体系,周天子之位由嫡长子世代相传,王族内的其他庶子、次子则被分封为诸侯;
这些诸侯也按照同样的原则世代相传,由此逐渐类推,直至卿大夫、士,再往下就不再分封。
可见,宗法制是与分封制密切配合、相辅相成的,以此为基础,再辅以礼、乐等教化制度,形成了一个等级分明、尊卑有序、干枝相辅的完整治理体系,也就是孔子所说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王制”。
由此可见,即使诸侯林立,周王朝时期的华夏大地,已经是一个整体,各个封国说白了都是周天子的“下属”,互相间的差异并没有我们想象中巨大。
本来这个制度开始执行得好好的,各小诸侯封国呢,有规定约束,比如说军队不能有多少,你的城不能建多大,你的地不能有多少。
各诸侯国呢,地没有周天子的多,军队没有周天子的多,你要是敢越制,周天子就能杀了你,比如我们熟知的姜太公创立的齐国,他的孙子,就因为越制,被周王直接抓了来烹了。
那个时侯的各诸侯国,可以说是对周天子毕恭毕敬,就象当年的周国对商王那样。
要是搞着搞着,就不一样了。
随着冶铜,冶铁技术的发展,社会形态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模式,各分封的诸侯国也开始发展;
甚至由于后发优势的存在,秦、楚、齐等这些相对偏远的诸侯国逐渐成长为实力最为强劲的封国。
这中间,还由于周天子(周幽王),自己的作,烽火戏诸侯,结果把自己的命给戏没了。
周王室在好多个小诸侯国的保护下,才得以保全。
并且这个时候,还出现了个郑庄公戏周王的好戏。
周王以郑庄公越制以及不朝的问题,要带兵来打郑国,结果被郑国打得大败。
自此,周天子的威严却大大受损,各国也开始不拿周天子当天子来看了。
郑庄公能打败周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郑国此时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发展上,已经远远地高于周王室了。
春秋之际,由于冶铜技术的发展,铜钱开始作为正式货币进入民间,这时富可敌国的巨商、超过万户居民的城邑纷纷涌现;
同时由于经济及军事的需要,交通工具、道路条件也大幅改善,路网系统突破了中原平路地区,堑山填谷成了常态,各诸侯国之间的交通时间被大幅缩短,在春秋时期需要三个月的路程,而到了后期的战国时期仅需十多天。
而交通的便利,则给周王朝的政治格局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初期,各诸侯国互不侵犯,固然有血缘羁绊、周礼约束的缘故,但也有直接管理手段跟不上的考虑;
但没有人会拒绝自己的封地更大、子民更多、税收更丰厚,只是道义、条件是否具备的问题而已。
随着血缘关系的逐代淡化,技术与交通条件的进步,诸侯王扩大控制区具备了主观意愿与客观条件,春秋时期的“大鱼吃小鱼”逐渐成为常态,让一些信奉周礼的儒生感叹“礼崩乐坏”;
其实这个时候,也不是没人想觊觎周王的位置。
比如那个“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就曾有过这样的行为。
楚庄王即位后,先是在进行了三年“一言不语”的蛰伏后,随即“一鸣惊人”,迅速地把国内的内乱平定,继而琢磨起王霸之路。
楚庄王八年(前606年)春,楚庄王亲领大军北上,以“勤王”名义攻打陆浑之戎(散居黄河南、熊耳山北之阴地,又称阴地戎,后被晋国灭),部队到达洛水,兵锋直指周天子都城洛邑。
然后楚庄王还在周王室边境陈兵示威,“观兵于周疆”。
把个周定王着实吓了一跳。
周定王惶恐之余,派周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
楚庄王在接见王孙满时,聊着天时,假装无意,竟然问起了象征着天子地位的王室九鼎,楚王问,这个九鼎都是什么样子,有多少啊,有多重啊。
九鼎相传为夏禹所铸,象征九州,夏、商、周奉为传国之宝,是天子权力的标志。
楚庄王问九鼎,意在“示欲显强而取天下”,显露出觊觎全天下的野心。
王孙满自然是知道楚庄王心里想的是什么,但是他轻轻的向楚庄王说道:“在德不在鼎。
……昔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
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楚庄王碰了一个软钉子,但是考虑到自己即使有能力把周王干掉,但是现在还有晋、齐、秦、吴等诸侯大国在,他们如果联合来勤王,自己估计马上要完蛋。
没奈何便退兵了 。
楚庄王之所以不敢再有大的行动。
其实主要原因在于春秋时侯各国之间的制衡条件所约束,就是在当时的条件下,没有那个国家有实力一统天下,顶多只有“尊王攘夷”的王霸事业。
而那一个国家如果冒头有不臣之心,一定会被其他国家联合起来一顿胖揍。
就楚庄王来说,虽然也算是春秋五霸之一,但他的王霸却是和晋国平分的王霸。
晋国霸业的是北方,楚国只能在南方进行会盟。
而到了战国时期,随着人口的增长、道路的开拓、军事技术的进步,大国博弈成了时代的主流。
秦国统一六国,其实不是国家之间的兼并,而是原周王朝各诸侯国争夺更广阔区域控制权的斗争,也是不同利益集团的综合博弈。
顺应这一时代潮流,儒、法等各大流派应运而生,为大国兼并提供思想与制度武器,实用性首屈一指的法家证明了自己。
这个时候,各国经过变法,纷纷实现了强国之路,然后通过兼并,渐渐地从战国初期的不到100个国家,兼并到最后的七雄并立。
战国初期,各国也不是没有想吞周的想法,但是限于实力,都还是没有勇气敢干这件事。
比如当时的齐国,刚把宋国灭了,扩张了一块地盘,马上被其他大国眼馋盯上,于是一个五国伐齐,差点把齐国灭了。
后来要不是燕国内部人心不齐,再加上出了个田单神人相助,搞个火牛阵破掉燕国围城。
估计齐国这时就没了。
但这时已经有国家开始尝试对周王室搞点小动作了。
本来呢,在战国时期,周王室自己的地盘已经被压缩成了一个小小的地方,面积和其他的七雄比起来,已经不足人家的一个零头了。
但是另一个小诸侯周公国的一次国王变更上,发生了意外。
周公国的威公死了。
本来呢,他的儿子惠公继位了,但他的另一个儿子公子根却不干了,叛乱。
这个时候呢,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赵成侯、韩懿侯跑过来调停了。
他们过来劝呢,即没有劝公子根停手,也没有劝惠公让步,反而是劝周当时的周显王把自己的地盘让出来,分给公子根算了。
此时的周显王,已经没有了拒绝的实力了。
还能怎么办?
二位侯爷咋说就咋办呗。
于是周王封公子根于巩,号东周惠公。
东西周分立,西周都河南旧于王城,东周都巩。
这是周王朝最后一次分封。
自这次分封后,周王的土地全部分封完毕,连自己也是寄居于东周公国。
赵国和韩国强逼周王的分封多少和当年韩赵魏分晋国有点相像。
只不是考虑到当时的环境,自己如果干了灭周的行动,自己的实力还不足以对抗其他国家联合起来对付自己的危机。
所以,只是先把周王室进一步的分化而已。
当然了,战国前期虽然大家都在兼并,但实际上,各方之间总体还是实力有很强的均等性,制衡性非常强,谁也比谁强不了多少,谁也比谁弱不了少,真打起仗来,几乎都是杀敌1000,自损800。
所以此时各家做事,都是比较小心的。
尽量先吞并那些其他的小的诸侯国。
对于周王这种即使没了地盘没了实力,但仍然顶着一个天下共主名头的人来说,还是没有勇气敢直接干掉。
就算是最后统一六国的秦国,也是在发展的道路上,不停地被魏,赵以及其他国家进行联合打击。
好在,秦国的变法有始有终,商鞅虽然被干死了,但是变法的政策一直没变。
最终把秦国打造成经济高度发展,军人是虎狼之师的一个国家。
当秦国到了战国末期,已经具有了一统天下的能力,其他六国加一块,也不再是对手的时侯,自然就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了。
那灭掉周王室也不过是统一道路上的一小步而已了。
于是,秦国的行动就一步步地展开了。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借道伐韩,攻克宜阳孤城,斩首六万。
韩襄王被迫到秦国谢罪,同秦国议和。
秦武王趁机跑到东周国,找到周王,要举一举鼎。
而周郝王呢,见到秦兵来,吓得急忙出城迎接。
不过在举鼎这件事上,还是保持了尊严,拒绝了。
可是,他这时的拒绝有用吗?
秦武王还是跑到宗庙,过了一把瘾,举了举。
虽然结局不太好,鼎脱手,砸到了自己的腿,重伤的秦武王结果当天就死了。
周郝王呢,不仅拒绝武王举鼎,结果他的鼎还把武王给砸死了,那秦国还能饶了你?
干脆,你也别在东周国了,你迁到西周国得了。
于是,在秦将樗里疾的“护送”下,周赧王又被迁到了西周公国。
周赧王到了西周公国,开始呢,是巴结秦国,还过了一些年舒服日子。
可是随着秦国国力的增强,不停的攻伐又让西周国感到害怕。
尤其是秦赵打了个长平之战,尽灭赵国40万兵卒。
这就是统一天下的节奏啊。
恰好此时,来了一个转机,那就是秦国在长平之战后的第二年,出三十万大军伐赵,想一举灭掉赵国,结果呢,魏信陵群窃符救赵,把秦国还打败了。
趁着秦国新败。
如果联合东方六国,是不是可以搞秦国一把?
公元前256年,在周赧王的授意下,西周国与东方各诸侯相联合,率领天下的精锐部队出伊阙塞去攻打秦国。
为了这次出征,周赧王还向城内的富户大量的借钱,以资军费。
可是结果呢,开始联合时说的好好的,东方六国在周天子的领导下共同伐齐。
但到了真出兵时,楚国发兵了,燕国也派了一些兵,韩赵魏齐却没有了动静。
大军出发后发现就现在的这点人,还是打不过秦国,于是,就纷纷退兵了。
周兵虽然没有打仗,但军费却用个精光。
因此,周赧王被追债人骂的跑到高台上躲清静,还出了个“债台高筑”的成语。
秦国自然大怒,派大将军摎攻打西周。
西周君跑到秦国,叩头认罪,把全部三十六邑、三万人口都献给秦昭襄王。
秦国将西周君绑在柱子上游街示众,贬为平民。
便放其回到西周。
同年,周赧王在人们的骂声中郁愤而终。
被秦国羞辱一通的西周文公姬咎也郁郁而亡。
西周一地的民众就纷纷向东方逃亡。
秦国没费力,就把西周国的土地收了。
也收了向征天子意义的九鼎和其他珍宝。
此时的东方六国,说实在的,已经是圈里待宰之羔羊,那还有余力再管这事。
都怕自己那天惹到了秦国,被人派兵来打。
周天子,以及西周公已经没人再认了。
于是历时八百年的周王朝走向终结。
到了公元前249年,秦庄襄王即位,这就是秦始皇的爹,离秦灭六国已经不到二十年的时间了。
既然周天子已经没有了,留秦国也开始了统一的步伐,那先灭掉小国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于是,当时的相国吕不韦带兵东进灭掉东周国。
周王朝残存的的一点希望也完全没有了。
因此,秦朝统一天下、大一统王朝的建立,实际上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已。
当然,也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大一统思想和文化发展与结晶的一个时代。
那个时侯,奠定了中国人后世寄存在骨子里的大一统思想。
一直延续两千年,直到现在。
在古代中国那个文化与文明程度超前的社会,这几乎是必然的趋势,只要条件具备,凝结成大一统政权几乎是华夏民族内心理所当然的追求。
参考:
战国七雄众七雄分别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
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
小国尚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费国等,但其实力与影响力皆远远不及战国七雄,只能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且最终均为七雄所灭。
除了秦国,谁是最有希望能统一六国的国家呢?
魏国在开始的时候是最有希望完成统一的国家。
魏国在战国初期称霸,赵襄子后,赵氏陷入乱政;
魏国取代了赵国成为三晋之首,任命李悝变法,并广泛选拔了乐羊、吴起、西门豹等名臣,开启大魏首霸之局面;
大魏由三代雄主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经营,首霸百年之久。
魏国在前419起发起了河西之战,攻占秦国河西领土;
又于前408~前406年灭中山。
此后,其他诸侯国效仿魏国变法
此外,韩国经申不害变法、赵国经赵烈侯变法,也称雄一时。
而霸主魏国国君穷兵黩武,与其他诸侯国进行了旷日持久的争夺,消耗国力。
魏国在中部,四面都是敌人。
周围只要有一方实力强于魏国,那么魏国就要遭殃。
魏国要保证世世代代都强于周围的任何一个国家,这种可能性很小。
所以强盛了一时,但是不能强盛一世。
所以,从地理优势就排除了魏国。
前383~前381年的棘蒲之战,楚赵联军大败魏、卫、韩联军。
此后前354年桂陵之战、前341年马陵之战、西河之战,魏国霸权衰落,战国进入了 齐、秦、楚三强并立时代。
齐国有两个巅峰时期,第一个姜齐的巅峰是在春秋时期的齐桓公执政时期,齐国凭借自身的地理和军事优势,打出'尊王攘夷'的称号称霸诸侯,不仅使得小国臣服,就连晋楚等大国也避其锋芒,史称齐桓公九合诸侯。
第二个是战国田齐时期,由齐威王崛起,齐宣王守成,齐闵(可作湣)王达到巅峰的三代人霸业。
作为战国七雄最富有、最有底蕴的国家,齐国的覆灭令很多人不能接受。
齐国搞了当时最大的公学,所以并不是那种穷兵黩武的国家。
当然,直到齐闵王有了变化开始征伐,然后就差点被灭。
楚怀王时期,楚国吞并越国,势力达到了巅峰,楚国占据了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霸占了半个南中国,面积高达上百万平方公里。
不过楚国外强中干,内部问题不解决,总归力有不逮。
楚国在和中原诸侯国的争霸中耗费了巨大国力,错过了统一六国的好时机。
秦国不算弱国,但也算是中等国家。
还有一个最主要的是秦的施政政策在国家层次得以延伸,孝公变法之后,惠文王虽然车裂商鞅,但是新法被保留了下来,旧的权贵也被扫清,称得上是一位有作为的君王,奠定了东出的基础。
秦昭襄王在位56年,他在位期间军事上重用白起,政治外交重用范睢,采取远交近伐的策略,成功把六国的军事力量严重削弱,特别是长平之战,把当时六国中军力最强的赵国打压下去。
从地理上来看,函谷关的重要性不用多说,有容错率。
国君昏庸时,国力不济时,退守函谷关。
国力强盛时,东出争天下。
取巴蜀真的是秦惠文王的神来之笔,其重要性对于秦国崛起不言而喻。
制度改革上,秦国是改革最彻底,最成功的国家。
秦占据了所有的地理人文优势,而且当时其他国家越打越衰落,只有秦国越打越富。
再加上,秦惠文王治国有方,大秦能统一六国不过是早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