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李纨一个寡妇为啥偏偏在她的稻香村里种着几百株喷火蒸霞的杏花
稻香村为什么杏花茂盛呢?
书中有答案。
先看伏笔。
第四回开头在概括介绍李纨时说她在未嫁时,父亲不十分令其读书,“却只以纺绩井臼为要\"。
为什么?
在一个末世,富贵不可能长久的,要未雨绸缪,掌握自食其力的能力。
后贾家被抄,李纨如何生存,这一句交代埋下了伏笔。
第七十六回黛湘连句,当说到两人自己时,联不下去了,因为后面的事她俩不知道了。
这时妙玉出现,由她接下去她的前五联说的就是正册中的另外十钗。
其中“箫增嫠妇泣,念倩侍儿温\"一联说的是凤姐和李纨。
这一联和另四联一样,采用了互文的修辞,上联重点写凤姐也涉及李纨,下联重点写李纨也涉及凤姐。
“泣\"字说明两个寡妇都很苦,否则不会经常哭;
下联说明没有丫头待候她们了,要自己照顾自己。
这就是说,第二次被抄后,虽然李纨母子没有逮京治罪,但基本上是净身出户。
日后的生活只能靠自己了。
他去了哪里,以什么为生呢?
书中告诉了我们。
稻香村的对子有一句是“红杏梢头挂酒旗\",匾额是“杏帘在望\",贾政还特意命人挂一个酒幌;
咏雪诗中李绮写的一联是,“价高村酿熟,年稔府粱饶\",这个村就是稻香村,说他们酿的酒质量好,能卖高价,遇到好年景,收获的粮食还有剩余,便用来造酒卖钱。
李绮是贾兰的妻子,(这是题外话,暂且不论);
黛玉替宝玉写的一首诗第一联便是,“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这些文字都说明一个事实,这就是李纨在被赶出大观园后,去了贾家墓地附近,在墓产的地里搭草房种地,利用多余的粮食酿酒换钱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所酿出的酒其质量接近杏花村汾酒,人们称其为杏花酒。
住处附近有没有杏树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李纨的酒生意很红火,所以书中用杏花喷火蒸霞来隐喻。
(一孔之见,仅供参考)
参考:
李纨的居所是稻香村,对于这个所在,《红楼梦》第十七回通过贾政和宝玉对其不同的立场和态度,已经告诉读者稻香村的定位,其实就是李纨的定位,曹雪芹给出了底色和基调。
大观园是贵妃娘娘的省亲别苑,自然是人间胜境,理应一片富贵气象才是。
稻香村却是个例外,墙是黄泥铸就,舍是数楹茅屋,青篱山坡之下,是辘轳、畦亩、菜花……一片田园风光。
贾政一见,表态说这里好,勾引起我的归农之意。
其实这也代表着李纨虽身在钟鸣鼎食的富贵乡里,她自己却必须要做出槁木死灰之态。
宝玉却不喜欢这里,他说:“此处置一田庄,分明见得人力穿凿扭捏而成。
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
争似先处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虽种竹引泉,亦不伤于穿凿。
古人云‘天然
“人力扭捏穿凿”六个字就是《红楼梦》,是曹雪芹对李纨的同情和定位了。
宝玉对稻香村的题联是: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前一句是在歌颂高尚的妇德,也是封建社会对李纨这样的贞妇的颂扬;
后一句“好运”是说稻香村喷火蒸霞的杏花,“采芹人”指读书人,这里代指贾兰,是说内心是喷火蒸霞杏花一般的李纨守护者儿子贾兰读书,她一生的价值就在于此了。
稻香村里植着几百株喷火蒸霞的杏花,杏花历来有薄粉轻红之意,和寡妇身份的李纨实在是十分的不搭调。
一派莺歌燕舞、富贵逼人的大观园,偏要搞出性冷淡风的恬淡农庄风情,却又搞不彻底,种上几百株杏花。
穿凿扭捏,曹公只用了几个字,就揭了稻香村之物、之人所有的底牌。
参考:
按照古代礼制,李纨作为寡妇,不能用化妆品,不能穿漂亮衣服,也不能管家理财,更不能改嫁。
她只能养育儿子,教导小姑子。
一句话,她必须给人以“槁木死灰”的形象。
那么稻香村是什么地方呢,它是大观园内人工建造的一处村野茅屋。
一切都是仿农户规格而建,“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里面数楹茅屋。
室内更是纸窗木榻,富贵气象一洗皆尽。
”这样清素的稻香村就是专门给李纨准备的——后来她自己也自觉挑选了这个地方。
既然如此清心寡欲,稻香村的房前屋后却引人注意地种植了“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不免令人遐想翩翩——杏花素有“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桃色之意,这与李纨的“只宜清净守节”不是相矛盾吗?
但是请放心,这也正是曹公描摹人物的高明之处。
稻香村外的几百株杏花,与李纨的德行无关。
纵然曹公对李纨的自私吝啬颇有抨词,但李纨寡居守节的德行是任何人都无可指摘的,这里也包括了曹公。
通过“如喷火蒸霞一般”的杏花,曹公要表达的是李纨当下压抑的个性和未来前景的寓意。
李纨被压抑的青春的热情李纨虽然青春守寡,但若论年纪,她与王熙凤、薛宝钗等人相比,并未大出多少,(87版红楼演员年龄偏大,完全是中年妇人的打扮)也是正值青春年华。
黛玉,宝钗,湘云这些姑娘们,个个美丽,鲜活,才华横溢又个性迥异,试问哪个青春妙龄的女子没有旖旎的梦想,没有爱美,爱玩,爱出风头的心思呢?
尤其在大观园里的青春岁月,在最优美而自由的高光时刻。
所以进入大观园的李纨让人眼前一亮,她踊跃操办诗会,饮酒,作诗,和人各种打趣,尽情欢笑。
虽然不能像王熙凤一般,能够过上正常的生活,有闺房之乐,可以盛装打扮,但李纨的青春热情,正如那几百株喷火蒸霞的杏花一般,总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
在贾珠活着的时候,李纨可以说是人生赢家了,她出身高贵,嫁入豪门,有上进的丈夫,乖巧的儿子,当然,也可以管家理事——李纨并非没有管家能力。
浓墨重彩的人生本该是她的,可这一切随着丈夫的离世灰飞烟灭。
从此她被边缘化,过上了空闺寂寞的生活。
“青春丧偶,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
”“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
”说得很清楚了,她住在贾府吃穿都不必愁,可是却如槁木死灰一般,这是讲李纨的心情。
单从这“青春丧偶”,“竟如槁木死灰”,“一概无见无闻”的字眼就完全感受到李纨所承受的悲苦。
还需要说什么呢?
!古代对孀妇的要求非常严苛,有悖人性。
李纨的内心并不想过这样的生活。
但是丧偶之人没有别的选择,她从小就受到严格的闺阁教育,读的是女德,学的是女红,读的是《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恪守“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价值观,培养的目标是贵族贤良淑德的妻子,所以在女德方面决不能差池。
红楼对礼教的批判也是书中核心之一。
李纨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曹公为之发出了极振聋发聩的“控辩”。
除了“槁木死灰”等触目惊心的字眼,曹公甚至从她的名字上作了文章—“因取名为李纨,字宫裁”,“纨”谐音“完”,“宫裁”谐音“棺材”!活生生的青春佳人,竟被整成“活棺材”,作者的愤怒是何等的强烈!迫于毫无“自然之理气”“强为”的旧道德,加上贾母、王夫人也因为李纨少年守寡“可敬可佩”,将她的月银待遇提高到和婆婆们一样。
李纨只能压抑住一切的苦痛,硬生生的活成了古人心目中最标准最受人尊敬的寡妇。
她就如同富丽奢华的大观园里看起来清心寡欲的稻香村——没有情绪,没有抱怨——一个打发日子的假笑女人,与世俗的人生隔着一层距离,却已经真正见识了人间残酷的真相。
宝玉那段辩证稻香村天然不天然的话,“非其地而强为其地,非其山而强为其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
”最终是影射这里的主人李纨——更精确的说,是赤裸裸的批评贞节牌坊。
李纨内心压抑至久的怨愤李纨碍于身份的束缚,只能把自己的所有想法压抑在心里,不能让任何人发现。
只有王夫人偶然哭到贾珠时,李纨才终于掌不住也哭起来——她一生最大的悲哀是青年丧夫,什么光宗耀祖,什么荣华富贵,都不如丈夫重要。
她的幸福和人生,都随着丈夫的去世过早枯萎了。
然而现场并没人注意她在哭什么——她天生就该是陪衬,是背景,是一个没有喜怒哀乐,没有灵魂的人物。
纵有天大的委屈,李纨除了抽泣,一句话也不能说。
最惊心动魄的是第37-39回,大观园里的姐妹们聚在一起,结诗社,赏菊花,吃螃蟹,李纨因喝多了酒微醺,就不小心流露了真情。
这是个被忽略数次的细节。
李纨的手在平儿身上不断摩挲,直到碰触到一挂钥匙。
惹得平儿说“奶奶,别只摸得我怪痒的”,随后引出一大段李纨顾影自怜的感叹。
为什么会有这种表现,就是因为不甘,她里有着欲望的火,和不甘心的怨。
这一摸暴露了李纨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欲望和悲伤,堪称李纨“不灭”青春的证明。
虽说琏凤夫妻关系不足为外人道,平儿也不过是贾琏的通房丫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
但对李纨来说,存在、拥有就比失去强。
所以她心里是酸的,所以才会贪恋一点点体温的暖,还有那一点点权力的幻觉。
李纨很悲伤,在众人前流露的全是真情实感,但这却是不妥的失礼行为。
所以众人立刻制止她的忘我畅言,并散开而去。
——没人愿意直视寡妇的孤独与苦痛,只是一厢情愿颂扬她的贞节——你看她做得多么好!这才是最痛的——她不想认命,却毫无办法,只能无声无息地被扼死成为精致的标本——除了绝望和悲伤,李纨的内心怎能没有怨愤?
!暗喻李纨日后“带珠冠,披凤袄”的晚韶华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的《红楼梦十二曲》中,只有李纨的曲子寓意最好,叫[晚韶华],就是晚年韶华荣耀的意思。
此曲不虚。
李纨看透了自己在贾府的生活,就是一具行尸走肉。
除了每个月拿到双倍的工资,没有人真的爱她在意她,所以她也不爱他们,不在乎他们。
她把所有的安全感和意义,都建立在了攒钱和培养儿子身上。
故此,稻香村看似一个远离富贵奢侈浸染的所在,实际李纨积攒的财富很多。
各种事例表明,李纨明显是个守财奴,一毛不拔。
王熙凤特意点出过的。
正是由于积攒了财富,李纨不受“老来穷”,贾兰也很争气地科举高中,做了高官——李纨的晚年母凭子贵,得封诰命,生活优越。
然而从曹公对她的判词“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鸷积儿孙”,能看出曹公对李纨严厉的抨击和嘲笑:贾家败落后,宝玉等人生活窘迫、巧姐被卖入妓院等,李纨母子有能力帮忙却冷漠拒绝,完全不理会,“不问你们的废与兴”,如此自私自利,应该是对这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只这戴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
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贾兰给含辛茹苦的李纨换来了世人仰慕的“凤冠霞帔”,但贾兰结局应该是短命,所以才说李纨不积德,报在儿子身上。
综上,喷火蒸霞的杏花,镌刻出流水落花的风景,用来安放李纨矛盾的、被扭曲的、被人为穿凿的灵魂。
参考:
红杏有红杏出墙的含义,被称为风流树,李纨与风流树为伍。
“一枝红杏出墙来”,“红杏枝头春意闹”,红杏历来有红杏出墙之意,原意是指红色的杏花探出墙外,形容春色盎然。
后比喻妇女出轨、不守妇道。
宋代话本《西山一窟鬼》形容女子有“如捻青梅窥少俊,似骑红杏出墙头”。
内容是裴少俊和李千金不顾礼教的恋爱情事。
元代白朴根据此话本,还写成著名杂剧《墙头马上》。
元代以后,”红杏出墙“的用法就愈加明显起来专门指代风流女子。
比如“恰便似一枝红杏出墙头,不能够折入手,空教人风雨替花羞”。
近代鸳鸯蝴蝶派的刘云若,有名作《红杏出墙记》,描述了出轨的女人。
清代,色情小说家李渔说,不结果实的杏树如果将处子用过的裙子系在树上就能果实累累,他的结论是:“是树之喜淫者,莫过于杏,予尝名为风流树。
”杏花也就是风流花了。
《红楼梦》里的稻香村种植了“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
李纨选着住处的时候挑选了满院红杏花的稻香村。
一个寡妇为什么选择与风流树——杏树为伍呢?
为什么选择红杏出墙的杏花为家呢?
红杏枝头春意闹,春色浓浓的杏花,与李纨的“只宜清净守节”相当矛盾。
总感觉李纨应该住在蘅芜院里雪洞一般的屋子里。
作者为何如此写呢?
独唱独酬还独卧,李纨辜负了红杏,辜负了好春光。
每个已婚女人都像红杏一样渴望春色满园,渴望温纯体贴,渴望青春肆意绽放,渴望水乳交融。
然而李纨“青春丧偶,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
”“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
”她每日的生活就是宋代朱淑真减字木兰花·春怨 描述的那样。
独行独坐。
独唱独酬还独卧。
伫立伤神。
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
泪洗残妆无一半。
愁病相仍。
剔尽寒灯梦不成。
晚上睡不成,白天昏昏欲睡。
周瑞家的送宫花时,贾琏戏熙凤,夫妻二人金风玉露。
李纨独自在房里歪着睡觉。
李纨也就二十五六岁,比王熙凤大不了几岁,王熙凤每日打扮得彩绣辉煌,李纨只能穿青色衣裳,不能化妆,只能是缟木死灰的样子。
李纨辜负了大好春光,辜负了美韶华。
眼见着杏花落,闲池阁。
丈夫死后,李纨将漂亮衣裳,胭脂水粉统统束之高阁。
李纨在课子之余,看着那束之高阁的红胭脂,落满了岁月雕琢后的厚厚尘埃。
一个本该惊艳的美好时光,便成了青春里的一堆荒冢,从此生命里没有鲜红,只有孤独、落寞与死寂…… 稻香村的灼灼红杏花,喷火蒸霞的红杏花,是李纨唯一可以名正言顺喜欢的红,唯一可以欣赏的一抹烂漫,她愿意在红色的陪伴下终老……在杏花下,李纨也许会回忆起曾经的甜蜜……杏花落,地上落英缤纷,李纨轻轻抚摸着掌心里瓣瓣杏花的残魂,猛然,才想起,灼灼其华之后,春已逝……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稻香村里,肆意绽放的杏花与李纨被羁绊的人生进行对比,这就是悲剧。
李纨的青春被毁灭了,烂漫的红杏花,与李纨槁木死灰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一个花季女孩的一生就这么被毁灭了,还美其名曰:清净守节!李纨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青春美人活生生地变成了槁木死灰的模样,活成了一块无欲无求的贞节牌坊。
李纨是无数青春丧偶女子的代表。
她们是人生随着丈夫死去,自己也走进了活死人墓。
@润杨的红楼笔记
参考:
和“一枝红杏出墙来”无关。
不可否认,大观园里的李纨与之前判若两人,变得鲜活起来,仿佛春雨洒过的嫩苗,从一个心静如水行如槁木的寡妇变成了一个言谈幽默格调高雅的“大姐姐”。
也正是这个原因,才让小可无比坚持并确认之前的李纨印象都她故意装给别人看的。
也曾经在之前的回答中自以为是的断定,李纨屋外的杏花是对贾府最直接的讽刺。
如今看来,我当时的观点恐怕是错的!李纨是一个智深如海的女人,岂会做这种毫无意义毫无利益的事情。
何况这里的杏花并不是李纨所种,而是当时盖大观园时的设定。
只不过,因为风格简易,适合李纨,所以她才住了进去,以她的勤劳自然会细心打理杏花。
至于有人说或许是《红楼梦》作者本人的隐喻,恐怕也不大可能。
做为一个真正谨守妇德的人,是不可能与别人有什么苟且之事的,何况还是在贾府,其风险和收益根本不成正比。
更重要的是,对儿子贾兰没有任何好处,反而会是贾兰日后仕途的污点。
因此,小可断定,这个杏花肯定和外遇毫无关系。
如果说桃花,李花意象与李执有关,小可相信。
但但杏花只能是巧合。
而且只是简单地和稻香居的设计基调相吻合。
何况书中早就交待,李纨喜欢的是梅花。
在无数诗文中,杏花正确的解释是春天范围的意象,而不是外轨。
比如“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比如“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比如“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比如“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比如“薄幸未归春去也。
杏花零落香红谢。
”所以,假如曹雪芹在设计这个设定时存在延伸,也绝不会是外遇。
而是“零落风雨”之意。
夫妻早逝,继承权转移带来的人情冷暖,害怕她不守妇德的处处监视,还有为了自污而不得不装出贪财的模样,以及教育贾兰低调处事等等。
都是零落,都是风雨。
参考:
李纨住在朴实无华的稻香村里,里面是黄泥墙,数楹茅屋,青篱山坡之下,是辘轳、畦亩、菜花。
房前屋后还有鸡鸭出没,俨然是乡村。
然而稻香村里种着几百株喷火蒸霞的杏花。
稻香村里为什么种着喷火蒸霞杏花呢?
第一,暗示李纨被人为压抑的热情。
古代对孀妇的要求非常严苛,有悖人性。
《红楼梦》中的李纨就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李纨不能用化妆品,不能穿漂亮衣服,也不能管家理财,更不能改嫁。
她只能养育儿子,教导小姑子。
她必须给人以缟木死灰的形象。
李纨身在钟鸣鼎食的富贵乡里,周围都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女子,可是李纨必须如缟木死灰一般。
然而她的内心并不想过这样的生活。
哪个二十出头的女子没有旖旎的梦想,没有爱美,爱玩,爱出风头的心思呢?
李纨碍于身份的束缚,她只能把自己的所有想法压抑在心里,不能让任何人发现。
然而,人的心思总是隐藏不住的,总有暴露的时候。
稻香村的云蒸霞蔚的红杏就暴露了李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她渴望“红杏枝头春意闹”,希望“一枝红杏出墙来”,她希望看看外面的世界,过不一样的生活。
希望不过是希望而已,“杏花零落香红谢”,杏花总归要零落成泥,李纨要过的新生活的梦想,也只是梦想,没有实现的可能。
第二,杏花暗喻李纨“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
杏花的热烈时光非常短暂,很快便会狂风吹落,红消香断。
李纨虽然自己过得苦,但是她养育了一个积极上进,刻苦读书的儿子。
李纨在大观园里保护着自己的儿子贾兰。
李纨后来考中举人步入仕途,给李纨挣来了凤冠霞帔。
稻香村里,喷火蒸霞的杏花镌刻出流水落花的风景,用来安放李纨矛盾的、被扭曲的、被人为穿凿的灵魂。
稻香村里,如喷火蒸霞的一树花开,惊艳了岁月,给李纨留下了一生的结果——儿子贾兰。
@润杨阆苑
参考:
稻香,谐音“盗香”,李纨就是个偷香之人。
偷什么香?
她偷的是天香,也就是《红楼梦》中天香楼之“天香”。
那么,李纨又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何是“稻香老农”,稻香村里为何种着几百株喷火蒸霞的杏花呢?
李纨是一个“偷香窃玉”之人看李纨的判词和“晚韶华”曲,就能知道《红楼梦》中这
作者并没有给予她好评,只是一个供他人“作笑谈”的角色。
但是,李纨被人“作笑谈”是四十回续书中的故事,前八十回并没有多少情节印证判词中的这句话。
怎么回事呢?
《红楼梦》是不是有八十回书之后的故事,或者说《红楼梦》到底写没写完,都是一个疑问。
假如从第五回的判词、曲,以及诸多伏笔和批注来看,极有可能故事和人物的结局就已经交代了,似乎没有必要再写几十回书重复一遍。
假如那些评书者知道后面的故事,为何不凭记忆写出来呢?
假如八十回书之后还有故事,他们一定是看过的,甚至是参与了创作的,重述一遍又有何难呢?
因此,李纨的判词、曲,一定是她的全部故事,书中其他人物的故事和结局,同样也是李纨的故事和结局。
怎么讲?
李纨的判词、曲解读起来需要一大篇文章,这里简单说几处重点。
到头谁似一盆兰,这句判词当与妙玉的“气质美如兰”、袭人的“空云似桂如兰”,以及书中所有的“兰”对看,“兰”在书中是一个十分特殊的隐喻符码,也是天香楼的“天香”。
兰,指的是泽兰,《说文解字》:“兰,香草也”。
这种兰,花紫红色,茎、叶、花都有微香,并不是兰科中的兰。
所以,林黛玉的“绛珠仙草”其实就是这种兰。
李纨,就是来自“天香楼”的天香。
我以前解读过,《红楼梦》中的“天香”出自《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隐喻的就是以朱洪武为始祖的明朝。
但是,作者却质疑“到头谁似一盆兰”,李纨恐怕还不是真的“天香”,她是“稻香老农”,是一个偷香窃玉之人。
这
这一句,又得与贾元春的《恨无常》曲对看了。
原来,李纨的结局与元春一样,是被弓弦勒死的。
稻香村里“日边红杏倚云栽”“红杏”这种树,在书中出现过好几次,其中,最为认知的是“金鸳鸯三宣牙牌令”时,史湘云以唐代诗人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中的“日边红杏倚云栽”做酒令。
第六十三回书中,贾探春掣签,又出现了“日边红杏倚云栽”。
于是,众人笑道:“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
这个情节,又与史湘云有关。
此时,李纨却似乎有点尴尬地笑道:“真有趣,你们掷去罢。
我只自吃一杯,不问你们的废与兴。
”为什么说李纨的笑与众人不同呢?
就是因为她的稻香村里所种的红杏树,无疑,这些红杏树也是“盗”来的。
所以,李纨口中的“兴废”之事,说的就是王朝的“废与兴”。
其实,作者在这段故事中使用的还是障眼法,“日边红杏倚云栽”哪里说的是王妃?
分明就是皇妃甚至是皇后。
一天不容二日,日,就是皇帝的象征,在皇帝身边的女子除了他们的公主外,还能有什么人?
杏,这个符码早在第一回就出现了,就是“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的闺秀娇杏。
娇杏,有“侥幸”的谐音,更是“骄杏”。
娇杏从旁证明了贾雨村就是金陵之主,也就是明朝在金陵的皇帝。
但是,这个皇帝得来侥幸,李纨就是这样一个侥幸的皇帝。
几百株喷火蒸霞的红杏,这些红杏都是倚在李纨身边而栽,大观园中谁比得了?
所谓几百株,大概也是说的明朝(包括南明)的三百年运数吧。
火,就是明朝的国运,朱洪武效仿“高皇帝”,以及宋太祖,以火德运为国运。
《水浒传》中,施耐庵写霹雳大仙降世这段文字,出自《宋史·太祖本纪》、《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两个史料。
《红楼梦》“摄神在《水浒传》”,张新此言得之。
因此,李纨虽然是“日边红杏”中的“红日”,但却是个偷香窃玉之人。
“稻香”、“老农”,朱元璋家不是发迹于贫寒的农家吗?
朱元璋属龙,“老农”也即“老龙”。
那么,她为何是这样的一
这个故事被曲解为雍正霸占了曹雪芹的竺香玉,其实是张冠李戴了。
在此,我头一次揭秘这个故事背后的真相,以供列位看官把玩。
老鼠,在十二地支中是“子”,说的是一个属鼠的皇帝。
雍正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农历戊午年,属牛。
《红楼梦》主写的是明朝的事,明朝永乐大帝朱棣才是属鼠的。
因此,老鼠偷香芋,隐喻的是朱棣以靖难之役谋朝篡位,夺了建文帝的天下。
庚辰本中,林黛玉写的是“林代玉”。
《水浒传》中,施耐庵以林冲隐喻燕王朱棣。
因而,老鼠偷香芋实则以林代玉,也就是下文要讲到的桂林靖江王要取代朱洪武正统。
上面讲到,天香出自《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这其中就以朱元璋母亲梦中吞下了一粒白色药丸,口有香气而生下朱元璋这段神话“记载”。
这段神话,就是《红楼梦》中的“天香楼”、冷香丸的真正来历。
香芋,其实就是“香玉”,玉,就是朱元璋的“璋”。
所以,李纨“偷香窃玉”,暗喻的是朱棣假借太祖祖训,窃取了明朝皇位。
所以,大家提到“日边红杏倚云栽”时,李纨却尴尬地笑,然后躲到一边去了。
而两次与“日边红杏倚云栽”有关的人,都是史湘云。
朱棣得国侥幸,正是书中的“娇杏”。
那么,《红楼梦》的作者为何要如此讥讽挖苦朱棣呢?
这个疑问就涉及到《红楼梦》的主题了,这部书,正写的是桂林靖江王府在南明时期的一段家史,是一段“白骨成堆忘姓氏”的末世劫难。
同时,也以“桂”完整地再现了大明皇统的归宿。
曾经被封为桂王的永历帝朱由榔,在昆明篦子坡被吴三桂以弓弦勒死。
关于荣国府就是靖江王府这个密码,我在其他文章中多有解读,此处不重复说。
《红楼梦》中隐藏的这段历史是从“荣穆王”(荣禧堂、穆莳,东安郡王)之子朱亨嘉开始的,靖江王以及桂王的一段南明历史。
靖江王朱亨嘉在崇祯“画梁春尽落香尘”之后,在桂林小石头城称帝,以洪武278年为年号,等于是继承了朱洪武的大统,如朱棣当年那样,剥夺了建文帝的年号,把建文四年改为洪武三十二年至三十五年。
这两段历史,说的都是“偷香窃玉”。
朱棣属鼠,朱亨嘉出生年月不详,会不会也是属鼠的呢?
秦可卿判词和《好事终》曲有这样的描述:“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明朝从立国之后,直到南明灭亡,尤其是南明时期,各家藩王纷纷称帝,期间出现过多次“偷香窃玉”之人。
朱家人无数次相互火并,自相残杀,因这些火并而“家事消亡”,“树倒猢狲散”。
这些火并,都写在了书中,包括土木之变,以及朱佑樘被万贵妃陷害,等等。
而“老龙”盗香,则是朱元璋把靖江王系说成了庶出,独自霸占了家传“天香”。
朱洪武《朱氏世德碑》中,把靖江王始祖,也就是朱元璋自己一母同胞的大哥以“孟兄”相称,靖江王系就变成了“庶出”。
由此,祖上的“天香”就被“老龙”一人占有了。
李纨,以及《红楼梦》中的各色人等,都是那些“偷香窃玉”之人。
所以,作者借李纨这个角色,发狠地质问了一句:“到头谁似一盆兰”。
史湘云的身上,隐藏着从桂林靖江王府逃出的,在湘山寺出家的清代四僧之一,大画家石涛。
因此,两次“日边红杏倚云栽”都与她有关。
或许,“史湘云”真的就是《红楼梦》的作者之一,至少是一个从旁提点的批书人吧。
参考:
《红楼梦》被誉为封建时代的百科全书,也被称作是封建时期爱情悲歌,但它其实也是一部悼念青春的文学。
里面的宝玉、黛玉、宝钗、湘云等人都是青春浪漫的,可是有一些人的青春却似乎从一开始就已经结束了,就像李纨。
李纨是贾珠的夫人,丈夫早亡,带着孩子守寡。
她知书识礼,遵从妇道,在大观园里,她的弟弟妹妹也是怡红、蘅芜、潇湘…而她只是稻香,是最素朴的。
可是李纨也不过二十岁,她的生命在这么年轻的时候已经要开始面对荒凉。
此后余生该如何度过呢?
曹雪芹先生是不忍的,他不止给了未出阁的女孩子繁华的生活,他也照顾到了李纨。
李纨不可能再去出风头,去表现自己生命的色彩了。
曹雪芹先生就为她在的稻香村里开了一片喷火蒸霞的杏花!这些杏花是她青春的延续,陪着李纨每一年静静绽放。
参考:
我说李纨就是贾雨村你信吗?
我说稻香村的杏花其实就是【娇杏】你信吗?
李纨名【纨】,【纨】的意思是丝织物 ,通【思】,忧思的【思】,不是相思的【思】,字【宫裁】,这个【裁】是裁决,裁断的意思,宫,就是皇宫。
书中怕被人注意,只一句话带过,【雨村做了大司马。
】【大司马】在清朝是兵部尚书的别称,但历史上更是中国古代对中央政府中专司武职的最高长官的称呼,雨村是个文人,一个文人兼大司马,那就是实际上的宰相了。
皇宫里能做裁决的人是皇帝,李纨不是皇帝,所以贾雨村的【晚韶华】是身居仕途经济的顶点——宰相。
书中女儿都是从无价宝珠变成鱼眼睛,其实作者留了一笔,鱼眼睛不是最后,变成仕途经济须眉男,才是最后结果,李纨 是女人形态的最后一步,下一步,就是贾雨村。
能变成贾雨村,就是因为有【杏】花。
娇杏就是【侥幸】,稻香村的百株杏花开得盛,那就是不幸中的【大幸】,谁都知道,她是英莲【应怜】的阴阳两面,福祸相伏。
所谓【杏帘在望】,其实就是【幸怜】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