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川菜多油但四川人并不胖
四川人对于吃有个特别俏皮的总结:三菜一汤,吃了装mang.mang读一声,就是装傻的意思。
但这个装傻也不是真形容傻,而是说三菜一汤吃了很满足,有一种慵懒的惬意。
注意到了吧,四川人喜欢喝汤。
但是这个汤,和广东地区特意煲的药膳汤又不一样。
比如我在四川老家,我们家中午是吃得最丰盛的,回锅肉酱爆肉扣肉酥肉……轮番上阵,最后汤都是蔬菜汤,例如冬瓜汤、丝瓜汤、黄瓜汤、番茄蛋汤这样。
水煮开了,蔬菜丢进去煮一会儿就好了。
我特别怀念我爸做的酥肉汤,开水沸了,炸好的酥肉放进去,再丢一把嫩得不行的豌豆颠,汤基本就做好了。
盛碗里的时候我们习惯再倒点醋,实在是清爽可口。
这种蔬菜汤,其实是相当清理肠胃的。
换句话说,一些减肥食谱都是注重这种蔬菜汤的。
。
。
。
还有一个主食结构的原因。
我们家特别突出,就是我们会先吃菜(就是肉和菜的统称),主要是吃肉哈哈。
菜(肉)吃够了才盛米饭,米饭就一个小碗装一小坨,甚至很多时候我都不吃饭了,至今进入喝汤环节。
碳水化合物摄入是挺少的。
。
。
。
四川当然也有胖子。
我爸就胖,最喜欢吃大肥肉快,但他胖得很匀称,看起来也很健康,去医院体检,各项指标也很健康。
我觉得一个主要功劳是四川人太喜欢喝茶了。
也不是盖碗茶,像我爸都是随手拧着一个保温杯,走哪儿都要灌满一壶热水,把茶叶冲得香香的。
我也有这个习惯,随时都揣着一个杯子,能接热水喝的地方一定会接满杯热水。
所以,大概就是,爱喝热水的人,体型都不会太胖吧。
多喝热水。
参考:
有句话叫做油多不坏菜,川菜油多,味道好吃。
但是,我们四川人一般都是吃菜而不吃油,加上四川人爱运动,吃进去的油脂被消耗殆尽,所以我们四川就没有几个胖子。
参考:
清油都是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多一些,不容易肥胖。
并不是所有川菜都是油的麻辣烫、水煮肉片、水煮鱼、火锅是川菜,但是四川人也不是天天吃这些,许多川菜并不油,如开水白菜,宫保鸡丁。
吃的油也比较少即使是火锅这类,吃的也是食物表面的一层油,吃火锅的时候还会过一遍蘸料,还能带走部分油。
参考:
之所以看着油大,汤菜表面厚厚的一层,炒菜也油汪汪的,尤其是火锅,就像红油锅。
但四川人的整体健康状况却 很好,很少有大胖子。
其原因主要在这几个方面。
第一,烹饪美学的需要川菜用油,主要三个方面的作用:1.快速加热,保持食材营养,锁住食材水分,激发食材味道。
油温高,能让食材快速加热成熟,从而减少营养损失。
无论油炸煎炒,主要的传热介质都是油,当然也有盐(盐焗鸡)、石头(馕)、泥巴(叫花鸡)等,只是用到很少。
2.保持食材营养。
做菜时的油温处在相对安全状态,既高到快速加热,又不至于破坏食材的营养,而且满足“锁住水分、原汁原味”的烹饪原理要求。
3.输送调料味道。
是油的另一个重要作用,也是川菜用油的一大特色。
花椒油、麻辣油、红油,不一而足,就像赋予川菜以灵魂。
第二,做菜用油多不等于油也多涮掉了:最典型的是重庆火锅,整个就是红油烫菜,烫好夹起一筷子,顺着滴溜的不是菜汤,都是油。
但是这么多的油不会都吃到肚里,再往蘸料碗里过一道,大部分的油就落下了。
转移了:川菜的精髓之一在于肥油的此消彼长。
譬如条子肉,看着是大肥肉片子,其实里面的油早就逼出来了,不在肉里。
前期大块过油炸出大部分,后期蒸又整出一部分。
中和了:川菜的另一大特色,在于荤素的合理搭配,赋予素菜以鱼肉的品质和口感,达到营养平衡。
还看家常菜,很少有大鱼大肉单独成菜的,都搭档有对等的素菜,搞得菜比肉好吃。
还有几点原因:1、川菜炒菜的用油是植物油,脂肪含量不算高。
2、川菜中蔬菜种类繁多,肉类所占比例小。
3、四川人主食米饭,米饭的热量比面低。
4、川菜多辣,出汗可以加速代谢。
5、四川人有喝茶、吃泡菜的习惯,注意搭配饮食。
并不是一味地吃高热量的东西。
6、四川山路多,四川人每天运动量大,消耗的热量比较多。
还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
还有川菜油大主要是为了香,但吃的时候都会把油刮一下,我们不是吃完菜连油汤也一起喝下去的[我想静静][我想静静][我想静静]
参考:
1.四川人吃味不吃肉,鸡爪子、兔脑壳,啃上一大堆也没二两肉。
2.四川骑电动车的人少,人们更喜欢步行。
3.四川人勤劳,吃的东西都消耗了。
4,还是第一条。
参考:
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