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李世民最赏识的儿子吴王李恪为何与太子之位绝缘
这还是问题嘛?
一、李承乾、李泰均废了,李治就是唯一的嫡子。
有妻之子,不可置妾之子。
二、长孙无忌是李治的舅舅。
三,李恪母亲是隋炀帝女儿杨妃,这样的血统令整个大唐官场都不愿让杨妃成为太后。
参考:
首先要指出
那么李承乾被废后,李世民为何没有传位给李恪呢?
我认为有
一,李恪的出身,这是很多人认为李恪不能被立为太子最重要的一点,李恪的生母杨妃是隋炀帝的女儿,所以隋炀帝是李恪的外祖父,李恪的身上也流着杨家的血,当年杨广大肆打压关陇贵族,引起关陇贵族的不满,最后以李渊为代表的关陇贵族推翻了隋朝,建立大唐,如果李世民传位给李恪的话,是很难得到朝中大臣支持的,实际上当年李世民心血来潮想要立李恪为太子时(确实只是心血来潮),得到长孙无忌激烈的反对,我想原因除了长孙无忌是李治的亲舅舅外,还有就是这帮当年跟随李渊李世民起兵造反的老臣很忌惮李恪的这层身份,况且李恪并非嫡出,在嫡长子继承制为主的封建时代,庶出的李恪确实是很难得到大臣们的认可的。
二,李恪本身的性格,李世民曾说过他的儿子里面,李恪最像自己,所以李世民对李恪也是比较偏爱的,但这种偏爱并没有影响李世民的判断,记得当年李承乾被废后,李世民重新立太子时,一直都是在嫡出的李泰和李治之间摇摆不定,根本没有考虑过李恪,直到李承乾告发李泰有杀兄弟之心时,李世民当年玄武门之变的阴影再次被提起,最后李世民不得不把李泰降封外地,立性情仁厚的李治为太子,李世民曾说过:“泰立,承乾,晋王皆不存;
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由此可见,在立太子一事上,李世民确实从未考虑过李恪,也许正因为李恪太像自己了吧,毕竟李世民弑兄杀弟给他的儿子们带来的影响太大,隐隐觉得如果立李恪的话,李承乾,李泰,李治三兄弟的性命也都将不保,而李承乾当年欲谋反逼宫,李泰也曾说出“若立我为太子,我会杀子立弟,以表示对兄弟的爱护”,这些言行都令李世民感到深深的不安,相比之下只有立李治才能避免兄弟相残的悲剧再次发生。
最后我想再补充一点,很多人都认为李世民很喜欢李恪,所以才会有如
参考:
李世民没把太子之位传给李恪一事,毛主席曾评价李世民,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当时李世民想废了李治,改立李恪为太子,虽然没成功,但此举却给李恪埋下了祸患的种子,若干年后被人陷害致死。
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后,还对他进行了一番考察,经过长期的观察,他发现李治的性格太懦弱,太过于循规蹈矩。
简单说,他觉得李治是个好人,但好人是做不了皇帝的。
于是便萌生出废掉李治的想法,可废了李治,谁又能担当继承帝国最高统治者的大任呢?
思前想后,他想到了一
而且,李恪此人也是个英才,史书上说他有文武才,素有名望,前后一对比,是接替自己位置的不二人选。
于是李世民把这个想法跟长孙无忌、褚遂良说了,祸患便由此而生!对于立太子这个事,朝廷大臣分成了三股政治力量,一是太子党(废太子李承乾一党),魏王党、晋王党。
其中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晋王党最终胜出,把太子党、魏王党排挤出去,顺利让李治接下了太子之位。
所以,当李世民把废太子的想法说出后,长孙无忌等人当场表示反对,并对李世民展开了强势的劝说。
最终在长孙无忌、褚遂良的坚持下,李世民终究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没有废掉李治。
这事儿看似没李恪什么事,但李世民也因此给自己儿子留下了招致祸患的种子。
李恪从史书记载来看,似乎对皇位没什么想法,对太子之位也没啥想法,但长孙无忌不这样认为。
此事之后,长孙无忌便将吴王李恪视作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来看看李恪的身份就知道了:1、李恪有文武之才,名望素高,加上其母杨妃是隋炀帝的女儿,母子二人在朝廷中有一定声望,一人身兼隋唐两朝皇室血脉。
2、李恪的曾祖母和外曾祖母都是南北朝时独孤信的女儿。
3、李恪的母亲杨妃的嫡母是萧皇后,李恪的王妃又姓萧,似乎是南北朝时期梁朝皇室后裔。
加上李恪本人善骑射,有文武才,上马能挥刀砍人,下马能治国平天下,这样的人物,又有强大的家族背景,不要小看这个背景,从南北朝末期到贞观年间,不过一百年而已,这些名门望族都还是大族,是有影响力的。
因此,对于长孙无忌来说,这样的人物,如果有一天振臂一呼,李治岂不是呜呼哀哉?
因此,长孙无忌一直在谋划怎么干掉李恪,为李治清除障碍。
直到李治登基后的第五年,驸马房遗爱发生家庭纠纷案,在长孙无忌的操控下,很快演变成一场谋反大案。
长孙无忌借机在这个案子中,指使房遗爱诬陷吴王李恪谋反,同时还咬上了江夏王李道宗、巴陵公主、荆王李元景等一干李唐宗室亲王。
653年,长孙无忌正式将一干人等全部处死。
至此,长孙无忌一举将自己的政敌、李治潜在的威胁、自己看不惯的人,统统一网打尽,一个不留,无论是当初的魏王党还是太子党,全部被清洗。
而李恪,作为唐朝的无党派人士,也没能逃脱,也被一并处死。
虽然长孙无忌借此清洗了政敌,但也为自己埋下了祸根!当时,李治在看到长孙无忌的处理报告时,说李元景是朕的亲叔叔,李恪是朕的亲哥哥,不忍杀之。
于是向长孙无忌乞求放他们一马。
可长孙无忌却说:不行!好一个“不行”啊,此话一出,在李治心里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在想,这大唐天下,到底是长孙无忌说了算,还是皇帝说了算?
很明显,现在还是长孙无忌说了算的,皇帝似乎只是个摆设!于是,一个想要剪除长孙无忌的想法由此诞生!从此以后,李治开始寻找盟友,并借立武则天为后一事,把褚遂良贬官,剪除长孙无忌的羽翼。
当初,李恪被杀时,曾经对长孙无忌发出一个诅咒:长孙无忌窃弄戚权,构陷良善,宗社有灵,当族灭不久!六年后,这句话得以应验!许敬宗在李治的默许下,将长孙无忌当初诬陷李恪造反的那套整人方法,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全程复制,用了同样的手法,借助一起普通案件,诬陷长孙无忌谋反。
在李治的授意下,长孙无忌被流放,最终于流放所在地被许敬宗派人逼其自尽。
至此,长孙无忌在朝廷的党羽被全面清洗!总结1、关于李恪这
说明李恪的确是一个厉害的人才,若能继承帝国皇位,必不致使大权旁落于武则天之手,李唐宗室也不至于在武则天时期遭到清洗。
2、李治虽然在位期间灭突厥、灭高句丽、灭百济,平定四方,可那也是李世民给他留下了苏定方、李士勣、薛仁贵这样的名将,李治又善于听从建议,有自己的谋划,才有这大唐盛世。
相比之下,李治都能办到的事情,李恪这样的厉害人物也能办得到,说不定干得更好。
3、李恪在朝廷没有重量级的大臣支持,加上自己没有夺位的野心,而长孙无忌、褚遂良之辈是绝对的老奸巨猾的人物,被他们干掉,也属正常。
参考:
公元642年,太子李承乾被唐太宗废黜,发配黔州。
而继其太子之位的是他的同母弟李治,也就是后来的唐高宗。
那么李承乾之后,为什么李世民会将太子之位给了软弱平庸的李治,而不是更为优秀的李恪呢?
其实,原因主要有四点。
第一,嫡庶尊卑有别。
众所周知,李治是长孙皇后所出,是中宫嫡子,而李恪是妃妾所生,算是庶出。
嫡庶有别的观念在封建社会可谓是根深蒂固,向来是主张立嫡不立贤。
就拿晋武帝来说,其英明一世,可最后在选择太子的问题上还不是犯了糊涂,立了白痴儿子司马衷为太子,直接导致了后来的八王之乱。
难道晋武帝不知道司马衷是傻子吗?
当然知道,可是他也知道司马衷是皇后所出,是中宫嫡子,所以就算知道司马衷是傻子,他还是立了司马衷为太子。
而现在看李治,他是堂堂嫡子,又不傻不痴的,所以李世民出于各种因素考虑自然会选择他为太子,而不是庶出的李恪。
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原因!当然了,并不是说嫡长子继承制就完全必须得遵守!太子无德,照样可以换人,司马炎当年也不仅仅是因为司马昭是嫡子这一调。
杨皇后那里也给了他很大得压力,再加上司马衷有个好儿子,司马炎有点想隔代传。
除非是在明朝,太祖皇帝朱元璋,亲自立下了规矩,有嫡立嫡,无嫡立长,那就没办法了。
如果不遵守那就是违背祖训,是国本之争。
当年万历皇帝没少为这事儿生气,他想立小儿子福王,但无奈其非嫡非长,和大臣争了许多年,最终还是放弃了。
然而李世民不一样,他没那么大压力,毕竟自己都不是长子!那么他为何还是坚定的选择了李治呢?
那就是后面这三点了!第二,李恪身上有前朝血脉。
大家都知道,李唐天下是从杨家手里夺过来的。
所以,李杨两家本就有着莫大的仇恨。
前朝的余孽向来是为当朝所不能容的,而李恪的母亲恰恰是前朝公主,而他李恪就是前朝亡国之君隋炀帝的亲外孙。
有这层关系在,试想唐太宗李世民又怎么可能会把皇位传给李恪,立他为太子?
从李恪的名字“恪”字就可以看出来,李恪从生下来的那一刻起就与李家皇位无缘了,李世民给他取名“恪”就是在告诉他要恪守本分,安心做个皇子,不要非分妄想得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我李家天下,是不会传给你这个流着杨氏血脉的人的。
所以,李世民宁愿选择软弱的李治做太子,也不愿选优秀但却流着杨氏血脉的李恪。
第三,李世民为了保全自己的骨肉,避免儿子们自相残杀。
我们都知道李恪确实是很优秀,也是李世民众多儿子中最像他的人,相比起软弱平庸的李治来说,确实要优秀很多。
按理废了李承乾后,应该立他为太子才对。
然而正因为李恪的优秀,颇像李世民,才会让李世民彻底断了立他为太子的想法。
别忘了李世民是怎么坐上皇位的?
那可是经过了玄武门之变,弑兄杀弟而得来的。
因此,他深深明白皇位的诱惑力有多么大,亲情在权利面前有多么卑微,所以,身为父亲的他,当然不希望兄弟相残的戏码发生在他的儿子们身上。
李恪虽然优秀却过于狠,刚断。
而李治虽然软弱平庸,却生性仁厚。
李世民曾说过:“泰立,承乾,晋王皆不存;
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由此可见,李世民非常认可李治的仁厚善良。
所以,李世民才会立他为太子,继承大统。
因为他知道这么一个仁厚的人上位后,一定会厚待自己的兄弟。
而要是李恪上位,到时候会如何对待他自己的兄弟又有谁会知道呢?
第四,外戚李治乃是长孙皇后所生,其背后乃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整个关陇集团,这是一股极大的势力。
特别是长孙无忌,凌烟阁第一功臣,大权在握,堪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肯定是要支持李治这个外甥的。
李承乾被废后,是长孙无忌坚持将李治推上了太子之位。
而期间李世民因李治过于软弱,曾有心易储,可是又被长孙无忌给阻止。
有这样一个舅舅,李治基本上可以高枕无忧了!
参考:
一不是嫡子,二没有强大的娘家,三母亲是前隋皇族,你说李恪拿什么去争太子?
李世民不是没有想过要立李恪为储君。
643年,太子李承乾预谋造反一事,被察觉,李世民震怒,下旨废黜李承乾。
李承乾被废黜后,李世民曾有意立魏王李泰为太子,并口头许诺其为太子。
然而,这时晋王李治的舅舅长孙无忌,突然站了出来横插一脚,他坚持反对立李泰为太子,请立晋王李治为太子。
长孙无忌不但是长孙皇后的哥哥,还是朝中重臣,官居吏部尚书、检校中书令,朝中很多官员或是他门生,或是与他交好,乃是朝中绝对的大佬,他不同意立李泰为太子,也就等于朝中有一半官员不同意。
故而,对于长孙无忌的意见,李世民做不到无视,也不能无视。
就在李世民左右为难,不知道该怎办时,一件突发事件,让李世民只能选择接受长孙无忌的建议,立晋王李治为储君。
李承乾被幽禁后,李世民亲自审问,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李承乾指控李泰谋储,并预谋做出一些不利李世民的事情。
李承乾的指控,让李世民是彻底放弃了立李泰为储君的念头,选择立李治为储君。
但是,对于李治,李世民其实并不满意,他一直觉得这个儿子一点都不像自己,性格太过柔弱,实在不适合为君。
事实上,在下旨立李治为储君不久,李世民就反悔了,然后就向长孙无忌透露想易储。
李世民对长孙无忌说道:“你劝我立稚奴(李治)为太子,然而稚奴懦弱,恐怕不能守住国家,怎么办?
吴王李恪英武果敢很像我,我想立他为太子,怎么样?
”长孙无忌听后是坚决反对,认为不可以。
见到长孙无忌反对,李世民接着说道“你是不是因吴王不是你的外甥,才反对?
”长孙无忌说:“太子仁慈厚道,是可以守成的君主;
太子的位置这么重要,怎么能随便改变?
希望陛下深思熟虑。
”。
从长孙无忌的态度,李世民就知道易储是不可能的了,长孙无忌的反对就等于朝中一半大臣反对,如果李世民强行易储,恐怕朝堂势必会动荡不堪。
加之,此前李世民已经废过储,这次再废储,恐怕于天下不利。
故而,李世民最终放弃易储。
就这样,因长孙无忌的极力反对,李恪错失了一个离储君之位最近的机会。
若是李恪也有一个跟长孙无忌一样强悍的舅舅,或许在他的支持下,加之李世民本有意立李恪为储,李恪还真有当太子的机会,然而李恪并没有一个强悍的舅舅。
当然,以事实而论,李恪他的身份就注定他不可能做大唐的储君。
李恪的生母只是一个妃子,且还是前朝皇帝的公主,就他生母的这个身份,李恪命运早已注定。
想想看,历朝历代有哪个王朝的皇帝会真的愿意把自己的皇位交给有前朝血统的皇子呢?
如果真的这么做,那不就是又将这天下交还给前朝吗?
真这样,那之前又何苦冒着生命危险去造反呢?
其实,李世民当时打消立李恪为储君的念头,其中更多的原因恐怕还是因为李恪身上流着隋朝杨氏皇族的血统。
如果真的让李恪即位,谁也不能保证李唐江山会不会重回杨隋之手。
这个可能哪怕是微乎其微,李世民也不敢冒。
如若李恪身上没有流着杨隋血统,我想无论长孙无忌如何反对,李世民也会立李恪为储君,因为李恪真的很像李世民,《旧唐书》有云:“太宗诸子,吴王恪、濮王泰最贤”,李世民自己也说“吴王恪英果类我”,毛主席也曾说“李恪英武,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
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李恪如若能登基,以他的才能,虽说不一定能将唐朝带入更伟大的局面,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不会比李治差,甚至有可能更好。
然而,李恪的身份实在是太尴尬,身上留得血,注定他不可能做大唐皇帝。
值得一提的是,李恪身融杨隋、李唐和独孤氏三大豪门之血脉,身兼两个大一统皇朝且血缘亲近、渊源深厚的帝族,这在中华历史中是极其少见的,几乎从未有之。
参考:
千古一帝李世民被尊为天可汗,四海臣服,然而对于继承大唐帝业的候选人问题却面临着艰难的决择,当嫡长子李承乾因谋反自寻死路之后,李世民经过深思熟虑,最后选择了资质平庸的李治为太子,那么李承乾被处死之后,李世民将太子之位给了李治,为何没选李恪?
李世民对未来接班人的选择上是以合适为原则,而不是以能力为依据,有书君认为李世民将太子之位给了李治,而不是李恪的原因有三:一、按古代皇位继承制度,立嫡不立庶。
李世民儿子不少,他与长孙皇后所生的嫡子有皇长子废太子李承乾,皇四子秦王李泰,皇九子晋王李治,其他儿子均为庶出,李恪便为庶子之一,是李世民与杨妃(隋炀帝之女)所生。
古代皇位继承有制有循:立太子应立嫡立长,当李承乾和李泰先后被废为庶人,就只剩下一个老实孝顺的李治是嫡子了,李治虽然在李世民诸子中数资质平庸者,可他从不忤逆上意,循规蹈矩,没有犯任何错误,根据立嫡原则,太子之位毋庸置疑应该给李治。
李恪虽英武果敢,但是无奈血统不正,不是正宫皇后所生,而是妃子所生,而且还是隋炀帝之外孙,他这种特殊身份,跟随李渊打天下的老臣是坚决不会支持立他为太子的,因为他们害怕隋炀帝外孙会找他们复仇。
何况在古代嫡庶相差甚远,庶出永远低人一等,哪怕他德才兼备,能力超群,只要是庶出,那么便注定比嫡出者地位卑微,如果不按祖制,乱了规矩,谁强谁当太子,那么天下必会大乱。
所以李世民在选择太子时,先考虑嫡出的李治,而非庶出的李恪。
二、长孙无忌以保全其他皇子为由劝谏立李治为太子。
李世民从谏如流曾传为佳话,哪怕是曾经的政敌也能虚心纳谏,何况是开国功臣长孙无忌多次陈情,李治柔弱有礼,最适合做守成之君,天下太平,无需武力超群之人当皇上,而且正因为李治的柔弱,皇上的其他儿子才会安然无恙,否则,无论立谁为太子,将来一朝为天子,皇上其他的儿子就要大祸临头。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夺得帝位,但是那场厮杀是他永远的噩梦,所以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重蹈覆辙,长孙无忌的这些话真好说到了他的心坎里,为了保全其他的皇子,为了不再让家族成员血拼,他选择了柔弱而仁慈最合适为帝的李治作为太子。
当然李世民也知道长孙无忌的小九九,他是李治的亲舅舅,李治柔弱,他这个舅舅正好弄权,不过,这也正好让他这个能臣辅佐李治,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所以李世民决定立李治为太子。
三、李治十分孝顺,对李世民的话言听计从,自会遵照李世民定下的治国方略治理大唐。
李世民最希望的是大唐江山稳如泰山,永远传继。
李治十分孝顺,对李世民的教诲言听计从,当自己百年之后,李治会听从他的嘱托,听取朝中元老的谏言,会遵照李世民即定的治国方针政策治理大唐,贞观之治会继续发扬下去,国家将会更加富强。
而李恪有自己的主见,未必会把父皇治唐方略贯彻到底,而且一定会把那些老臣的意见当做耳边风,甚至改变政治方向,那么李世民的政治理想就难以实现。
李世民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的承继选择顺承的李治为太子,而不是有主见的李恪。
因为继承制度的立嫡不立庶的限制,因为保全其他皇子生命的必要,因为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需要,李世民将太子之位给了李治,而没给李恪。
事实证明李治确实心地善良,从没有想要祸害哪个皇子,而且发扬贞观遗风,创立永徽之治,成绩斐然。
看来,千古一帝并没有选错太子!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
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
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
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参考:
首先,李承乾并没有被处死。
唐太宗李世民一共生有14个儿子,若问李世民最喜爱哪一位皇子?
那定然非吴王李恪莫属了。
李世民曾说道:吴王恪英果类我。
然而,能文能武的吴王恪为何与太子之位甚至皇位无缘呢?
论出身,吴王恪的生母乃是李世民的表妹、隋炀帝之女杨妃。
吴王恪可以说是生於两朝帝室之家,兼具隋唐两朝皇室的血脉,其血统可是说是尊贵莫比。
论才能,吴王恪是李世民的14位皇子中最具才华的,可以说是太子的最合适人选。
然而,吴王恪却注定与太子之位无缘,从其名字上就看出端倪。
杨妃生有两子:一为吴王恪,另一为蜀王愔。
“恪”有恪守本分的意思在;
而“愔”是形容安静和悦,其实跟“恪”的意思差不多,都有要本分的意思在。
而再看,长孙皇后所生的三位皇子。
废太子李承乾、魏王泰、晋王治,“承乾”有承继乾坤之意,“泰”有国泰民安之意、“治”也有天下大治之意。
这三位皇子的名字,都有恢弘气度,寓含治国的理念在里面。
而“恪”与“愔”,就完全是对臣子的劝导,所以,从李世民给皇子的命名上看。
长孙皇后所生皇子与李世民的表妹杨妃所生皇子之间,君臣之分也早就被注定。
唐朝政权是脱胎於关陇贵族集团,而关陇贵族集团的特点就是:几大家族之间,互相联姻,分享权力。
如独孤信有三个女儿,就分别嫁给了北周明帝宇文毓、隋文帝杨坚、以及唐高祖李渊的父亲李昞。
除了闻名遐迩的“八大柱国”家族,还有其他的大大小小家族也都是这样。
在此期间的嫡庶之别是最为严格的,其背后都涉及到强大的、错综复杂的妻族势力。
如李渊有22个儿子,但太子之争却只在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三人之间,而李渊的其他儿子叫什么名字,都没多少人能够记得。
而李世民的表妹杨妃虽出身高贵,但隋朝已经覆没了,没了任何家族根基。
而长孙氏的势力却很庞杂,其背后就有关陇贵族势力的背影,所以,当李世民有感於李治过於软弱,惧其不足以守江山,而想更立吴王恪为太子时。
李世民得首先征求长孙无忌的意见,当然遭到长孙无忌的拒绝,并引起了长孙无忌对吴王恪的嫉恨。
在李世民死后,长孙无忌即指使房遗爱诬陷李恪谋反,而致吴王恪含冤而死。
参考:
李恪确实是李世民非常欣赏的一个儿子,而且李世民一度想立他为太子。
《新唐书》中记载,李世民对长孙无忌说:“吴王恪英果类我,我欲立之。
”但是,正是因为李恪受李世民赏识,李恪不但没获得太子之位,还被冤枉致死。
不过,唐中宗李显继位后,立刻给他平反昭雪。
五代时期,南唐甚至把他追封为皇帝。
这是怎么回事呢?
(李恪剧照)李世民立的太子是长子李承乾。
李承乾腿有毛病,但是李世民对他倾注了巨大的希望,派了不少名臣去辅佐他。
但是辅佐的效果适得其反,李承乾耽于喜乐,又变得阳奉阴违。
同时,因为李世民非常喜欢第四子李泰,而李泰又经常陷害李承乾,因此,李承乾决定造反。
不过,并没有付诸行动,便已经被告发,一场宫廷政变胎死腹中。
李承乾因为谋反被废。
同时,李世民认为,如果立李泰为太子,他将来一定会杀掉李承乾。
再加上李泰在立太子问题上用力太猛(他竟然对李世民说,将来他会杀掉自己儿子,把皇位传给弟弟李治),因此,最后李世民连李泰也不立。
不立李承乾、李泰,在大臣长孙无忌等人的极力撺掇下,李世民立了第九子李治为太子。
但是,李世民一直觉得李治很柔弱,怕他将来不能主政,就想改立太子。
他把长孙无忌找来,对他说,想立第三子吴王李恪为太子。
长孙无忌坚决反对。
当时,李世民直截了当地对长孙无忌说,你之所以反对,那是因为你是李治的亲舅舅,不是吴王李恪的亲舅舅罢了。
长孙无忌还是坚持认为李治很不错,不应该换太子。
李世民最后听从了长孙无忌的。
不想,正是这件事,最后害了李恪的命。
(李承乾剧照)那是在唐高宗李治当皇帝的永徽四年(653年),高阳公主谋反的时候,李恪被牵涉进去了。
高阳公主(李世民的女儿)是房遗爱(房玄龄的次子)的妻子。
房玄龄去世后,房玄龄的长子房遗直继承了爵位和财产,高阳公主觉得不公平,找房遗直闹。
李世民斥责了高阳公主。
后来,又发现了高阳公主与一个和尚私通,李世民更加生气,处死了那个和尚。
因此,高阳公主非常恨她的爹李世民。
李治继位以后,高阳公主觉得李治柔弱,就联络了一大帮人造反,准备拥立荆王李元景为皇帝。
这件事很快就败露了。
败露以后,就要调查并抓同伙。
长孙无忌因为一直非常忌惮吴王李恪,于是就把李恪也牵涉进来,诬陷李恪也是参与造反的人。
李恪有冤无处伸。
当时李治向大臣求情说,李元景是他叔父,李恪是他兄长,可不可以不杀?
但是长孙无忌等大臣不同意。
就这样,李恪被冤死。
死前,他大骂长孙无忌:“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
若宗社有灵,当见其族灭!”长孙无忌后来被武则天削爵流放,自缢而死。
(长孙无忌剧照)李恪的死,可以说间接帮了武则天的大忙。
这让武则天后来在打击李唐子孙的时候,没有像李恪一样有能力有魄力的人站出来,最后李唐江山被武则天夺得。
唐中宗李显继位后,为了增加李唐的势力,给李恪平反昭雪,并把他的儿子们封王。
后来南唐为了彰显自己是唐朝的嫡传,把李恪追认为他们的祖先(李恪是吴王),并追封李恪为定宗孝静皇帝。
(参考资料:《新唐书》《资治通鉴》)
参考:
我写过一篇文章,叫《李恪,别再对他施舍同情心了,他是最不可能继承李世民皇位的一个》,其中表达了我对这个问题的详细看法,这里简单阐述。
李恪并没有那么优秀,李世民在世时,李恪没有受到任何迫害,但也没做出任何文武方面的成绩。
相比之下,李恪的弟弟李泰李青雀,人家至少编撰出来过550卷记载大唐十道三百五十八州一千五百五十一县的百科资料《括地志》;
李恪的儿子李仁李千里,不但在武则天酷吏手下活了下来,后来更是神龙革命的参与者光复大唐,又和武三思一伙拼了个同归于尽;
李恪的孙子李祎,盛唐时期李唐宗室成员中少有的杰出军事家,为大唐拓地千里。
所以,李恪真的并没有那么优秀,李世民那句“英果类我”,不过是父亲宠溺儿子的随口一句话,李世民的几个成年的儿子都不怎么样,相比之下李恪才显得优秀。
至于李恪能不能当上太子,我的态度非常明确,李世民所有儿子都有可能,就是李恪没可能,当然,李恪的同父同母弟弟李愔也不可能,就是因为他俩是隋炀帝的血脉后人。
其根本原因在于对李渊、李世民以及李唐王朝历史定位问题。
一旦李恪当上了皇帝,朝中前隋旧臣的比例必定会有所提高,那么,就会先从民间,再到学术界,最后到朝堂上,出现一股对李渊、李世民这两个前隋臣子叛隋行为的影射、抨击乃至清算,就像现在的清朝辫子戏一样。
如果李恪对此纵容,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在史书中给李渊父子定性为叛臣贼子,甚至到最后,可能大唐国号会重新恢复为隋,相当于李渊、李世民父子的两代李唐王朝成了存在但没有存在感的一段历史,就如真实历史上的武周一样。
这是李世民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
综上,仅凭这一点,李世民就不可能让李恪当自己的继承人。
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妄
理工男读历史,
参考:
对于李世民这种做法,毛主席是这么评价的:“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毛主席的评价可谓是相当的有见解。
因为李治能力确实非常一般,很明显李恪的能力要强于李治。
毛主席认为李世民之所以选李治作为大唐王朝的接班人,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便是李治的舅舅是长孙无忌。
在立储这件事情上,李世民受到了长孙无忌的影响。
长孙无忌在李世民时期是非常重要的一
他原本就是皇亲国戚,妹妹是李世民的皇后,也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长孙皇后。
长孙无忌可以说对李世民是有大功劳的。
加上身份特殊,自己能力又强,所以长孙无忌一直非常有权力。
对于这一点,李世民就曾经意识到了长孙无忌权势过盛。
贞观二年的时候,就经常有人密奏长孙无忌太受宠幸,权力太大了。
李世民甚至还把这些密表给长孙无忌看,用意也是在敲打长孙无忌。
李世民之所以能够成为皇帝,最重要的原因便是他成功的发动了玄武门之变。
可是让人想不到的是他自己晚年也发生了这种事情。
当时李世民过分宠幸魏王李泰,使得当时的太子李承乾处境是相当的被动。
李世民对李承乾是有着很高的期望的,毕竟当时太子李承乾直接关系到未来大唐王朝的命运。
加上李承乾本身也有问题,这使得李承乾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挫败感。
最后李承乾造反了。
结果自然不用多说,肯定没有成功,毕竟他爹造反的经验比他丰富得多。
李承乾被废以后,就面临一个问题,那便是谁来做太子。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李世民居然接受了长孙无忌的建议选择了李治。
其实,李世民选李治做太子也有自己的无奈。
正如,李承乾和李治、李泰都是长孙皇后的儿子,李治性格弱,他当了太子,将来继承皇位,李承乾还是有活路的,其他的儿子也能够活下去。
如果他立李泰做太子,李泰是太子造反的罪魁祸首之一,以李泰的性格,李承乾和李治肯定就活不下去了。
同时,这容易引起其他儿子的效仿,使得皇位争斗更加残酷。
所以当时李世民选接班人确实有自己的考虑在里面。
不过时间久了,李世民又发现李治真的太软弱了,所以李世民又曾经想立当时的李恪做太子。
因为李恪和李世民一样,文武全才,两
不过长孙无忌肯定是会极力反对的。
毕竟无论李承乾、还是李泰、李治都是自己的亲外甥。
现在假如李恪做了太子,他必定是不愿意见到这种局面的,所以长孙无忌坚决反对。
不过以唐太宗的性格,他是不会受大臣控制的。
因为如果他再要立李恪做太子,实际上需要清除很多重要的大臣。
比如长孙无忌、褚遂良、李勣。
因为他们已经拥立过李治了。
这三
这样的代价是唐太宗没办法接受的。
参考:
李承乾被废后,李世民立晋王李治为子,唐太宗李世民驾崩后,太子李治登基为帝,是为唐高宗,他在位期间称为永徽之治!那李承乾被废后,李世民为什的传位给李治,而不是李恪呢?
首先,他们的身世不同,李恪虽然是李世民的三子,但是他的母亲杨氏却不是皇后,也就注定他是庶子!而李治虽是李世民第九子,但他是李承乾的亲弟弟,他的母亲是长孙皇后,相对于李恪,李治就是李世民的嫡子!所以,就算废了李承乾太子位,也轮不到庶子出生的李恪!其次,李承乾为太子时,受到李泰和李恪的攻击,同时他们之间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他们三人无论谁做皇帝,其他两人都不能得到善终,但是他们三人毕竟是李世民的儿子,是李世民的骨肉,李世民不想看到他们兄弟三人落个悲剧的下场!而李治性格仁厚,李世民觉得若是李治将来取得帝位,一定会善待李恪等人!所以李世民后来立了李治为太子!最后,长孙皇后对李世民的影响很大,除了是她的美丽,主要的还是长孙皇后的品德,不仅受到李世民的尊敬,也得到朝廷大臣的尊重!所以就算废了李承乾,李世民立的还是长孙皇后的另外儿子李治!同时李治又有他舅舅长孙无忌和朝廷大臣的支持!所以,李承乾被废后,李世民将太子位传给李治,却没有传给李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