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史学界不少人认为袁崇焕是被冤杀的可毛文龙又有何人神共愤的过错被杀呢
毛文龙被杀丝毫不怨,如果他是解放军将领早就被处决了。
问题很简单,毛文龙在皮岛拥兵自重,不服从调遣,不听从命令。
袁崇焕曾经几次试过和平手段,限制毛文龙的权力,让他主动交权。
如果毛文龙真的一心为了抗击满清,交出兵权又有什么问题?
当年林彪、粟裕都是统帅百万大军的将领,解放战争结束立即交权。
如果说那是战争结束,抗战期间八路军分头活动,各大军区都有自己的地盘,仍然除了邢仁甫以外,人人都是听从命令,随时可以交出兵权。
而邢仁甫也是和毛文龙一样拥兵自重,结果就是被迅速解决。
对于明朝末期的事情,一码归一码。
崇祯弑杀和冲动,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他杀死袁崇焕是不对的,也是一时冲动的行为。
且不论毛文龙有没有造反的心理,他拒绝交出兵权这一点,足够杀掉了他。
事实上,杀掉毛文龙以后,他的部下纷纷叛变,先后就有四五人叛变,还曾将明朝派来的指挥官杀死。
这说明,留下毛文龙这样乱搞,是非常危险的。
而袁崇焕杀死毛文龙后,皮岛牵制满清的局面没有改变。
毛文龙是1629年被杀,然而皮岛是1637年才沦陷的,又坚持了8年之久,起到了很大的牵制作用。
虽然崇祯杀袁崇焕是错误,但话说回来,袁崇焕一人的死活不足以改变整个辽东的大局。
当时辽东明军的实力是绝对劣势,只能勉强招架。
但如果关内情况良好,大明倾全力和满清鞑子周旋,最终胜利者肯定是大明。
可惜,关内又因为明朝已经到了末年,大面积民变,农民军四起,将明朝整个掏空了。
在这种情况下,辽东战局或早或迟都是无法收拾。
退一步说,就算没有后来的松锦之战,洪承畴率领十多万大军驻守辽东。
然而李自成攻破北京逼死崇祯以后,洪承畴又能怎么办?
他无论是否投降满清,也不足以挡住满清的入关。
所以,袁崇焕杀毛文龙没错,崇祯杀袁崇焕有错。
但杀不杀毛文龙或者袁崇焕,不足以动摇辽东大局。
明朝的灭亡是各种复杂因素作用的结果,绝非满清辫子兵的进攻一个因素导致的。
主要还是王朝的客观规律,到了王朝末年就是这样不堪一击的。
后来满清的末年,更是不堪入目,皇上都亲自跑路两次。
崇祯不管怎么说还是有骨气的,宁死不跑不投降,比满清老佛爷之流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参考:
第一,袁崇焕没有被冤杀,被冤杀的是毛文龙,袁崇焕被杀是罪有应得。
第二,毛文龙没有过错,只是因为妨碍了袁崇焕和后金玩无间道而被冤杀。
袁崇焕的五年平辽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背后目的是为了投机功名利禄在当时背景下,所谓的五年平辽,是根本不具备可行性的,因为不要说平辽,就是能压制住满清继续扩张的势头,也是近于不可能的。
既然袁崇焕也知道五年平辽不可能,那他为什么要向皇帝夸下海口呢?
因为袁崇焕想的是从中进行投机,获取功名利禄。
最初的计划就是保持现状满清束缚在辽东。
只要能保持住这种现状,而且又能把关宁部队军阀化了,那他能不能兑现五年平辽,皇帝也不能把他怎么样了。
因为,到时皇帝只要敢追究袁崇焕的责任;
就有可能让局势失控的;
到时就算皇帝想通过各种方式解除袁崇焕的权力,袁崇焕也可以编一些理由拒绝的。
2.袁崇焕投机导致的后果关宁军队军阀化,袁崇焕利用崇祯帝对他的重用和信任,随心所欲的变动关宁地区的人事;
为此甚至默认他擅自诛杀高级将领。
为此把朝廷的军队竟然被袁崇焕折腾成了不听朝廷指挥只听袁崇焕指挥的军阀部队。
既然五年平辽不可能实现,那就和后金皇太极玩无间道,同李成梁和努尔哈赤的套路一样,养寇为患,拥兵自重。
朝廷给军队钱,军队和满人私自做贸易,养肥了满人让他们闹,再以维稳的名义,跟朝廷要更多的钱。
满人再用钱,收买明朝军队。
辽饷加急直接导致流民起义。
平辽需要军饷,一年把数百万两白银供给关宁军队。
这让本来就已经水穷水尽的朝廷,开支越来越大。
这些负担就摊派到了农民头上,辽饷加急,农民负担越来越重,引发了李自成起义。
导致毛文龙之死,因为作为关宁地区为数不多为后金有威胁的将领,袁崇焕杀了毛文龙,一个是彻底把关宁地区人事权收归已有,二是送了皇太极一个大礼包,方便日后和皇太极议和,继续玩无间道。
袁崇焕杀死毛文龙说列举的12条罪状,类似于莫须有罪名,即使有也罪不至死,即使要杀也要皇帝才有这个权限,但袁崇焕把毛文龙给杀了,崇祯帝也没有深究,因为崇祯至少还相信袁崇焕五年平辽的承诺,此外就是担心处理袁崇焕会导致以前对袁崇焕的信任、对关宁军队的投入全部化为泡影,因此崇祯帝强压住内心的不满,希望袁崇焕能够实现诺言,只有能够五年平辽,那么牺牲一个毛文龙还是值得的。
3.己巳之变成为压倒袁崇焕最后一根稻草己巳之变又称后金攻明京畿之战,是1629年十月至1630年正月,后金大汗皇太极率军突袭北京的历史事件。
在己巳之变中,每年数百万两白银供给的关宁军队,不但无法阻止后金部队突破长城防线进逼北京城,而且也拿不出有效措施制止后金部队在北京城附近地区的肆意劫掠,更不要说把后金部队驱逐出北京城,而袁崇焕既然还想着通过议和方式解决此次危机。
1639年12月蓟辽督师袁崇焕被拘捕下狱。
听到这消息后,在帝国都城被敌人包围之际,其指挥的关宁军队竟然不管不顾的集体撤走了。
面对这种结果,皇帝和京城附近的老百姓自然恨得发狂。
因为皇帝是那样信任袁崇焕,把帝国的军事经济力量几乎全部投资在袁崇焕身上,却换来这样一个结果;
而帝国百姓早让辽饷折腾的要死要活,结果,敌人竟然打到北京城下了;
更主要的,在敌人在京城之下肆虐之时,你们竟然不管不顾的撤军而去了。
1630年八月,袁崇焕被凌迟处死。
帝国处死袁崇焕的罪名中,有一条是:“及后薄城下,又潜携喇嘛,坚请入城”,这个就是袁崇焕想和后金议和的罪证。
袁崇焕在率军救援京城时,就计划用城下之盟的方式,解决这起军事危机。
因为,喇嘛通常是各方可以接受的人物,他们可以充当各方谈判的中间人。
明末清初的历史书都说,袁崇焕在见皇帝时,曾试
但是,他携带喇嘛进城的事,显然可以证明,人们说他有这种想法,并不是空穴来风。
袁崇焕夸口五年平辽,却是逮着机会,就想与满清议和;
甚至在满清军队突破长城防线时,都不忘这种念头,这叫什么事?
4.总结袁崇焕以投机心理取信于崇祯帝,为此帝国倾注了力量支持袁崇焕,辽饷加急逼反了流民,高度信任造成了部队军阀化,擅杀毛文龙除了了后金的一大威胁。
帝国付出了那么多,而袁崇焕却根本无法实现五年平辽的目标,就是连北京城也给后金包围了,在这种情况下还想这议和。
碰上这样的结局,无论是那个皇帝、哪位老百姓,对此都是恨之入骨的。
那么,袁崇焕被杀自然是理所当然的结局。
5.为什么史学界说说袁崇焕被冤杀,主要是后来取得明朝的满清宣传的结果因为蛮夷部落取代中原帝国,政权替代需要一个理由,而这个理由无非是明帝国昏庸腐朽,袁崇焕那么一个忠心爱国能征善战的将领,国之栋梁,就因为我们的反间计,而被你们皇帝杀了,你说这样的政府能不亡吗?
如果袁崇焕没有被你们明朝政府冤杀,我们满清哪有这么快入关取得天下呢?
所以,我们满清入主中原是天意啊,明朝被灭亡也是天意啊。
参考:
骂毛文龙的人应该先找张地
随后屡败屡战,抗金八年。
知道袁崇焕宁远大战为什么能赢?
真以为炮轰老奴?
人家老奴在此战后的半年内,东打毛文龙,西征蒙古林丹汗,南平汉人叛乱,把东北的东南西北揍了个遍。
关于宁远大战的所有史料都提过,因为毛文龙偷袭后金首都,后金被破撤退。
袁崇焕杀毛文龙时说罪名是贪赃枉法,浪费国家钱粮。
稍懂明史的人都知道,论烧钱关宁铁骑第一没人第二,拿着帝国三分之二财政,天天闹饷。
毛文龙在敌后朝鲜孤岛,明朝要送物资还得从山东坐船穿越渤海。
袁崇焕杀毛文龙倒是开心,后果呢!没有毛文龙威胁后金首都,皇太极没了顾虑直接偷袭北京,朝鲜没了守护者,沦陷投降(虽然他们天天抱怨毛文龙对他们跋扈,但只要他活着,至少不会灭国)。
他的三个养子,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投降后金,他们乃当世将才,和吴三桂并列四大汉人藩王。
先不看人品,单论军事才干,他们都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将军。
可惜对明朝失望,投降后金。
值得一提,孔尚耿三人外号东江三矿工,全家皆死于后金。
他们宁愿投降仇人也不愿为明朝效力,说来都是悲剧。
从这些后果看,说毛文龙之死直接导致明朝灭亡都不为过。
参考:
国内史学界都认为袁崇焕被冤杀,这是清编《明史》之后的事。
在《明史》前,袁基本是无法翻身的,为袁叫屈的一般都是广东同乡(出号人物不容易)、袁崇焕当年的幕僚,而其他觉得袁大崇焕是因为千刀万剐这个极刑。
在南明以弘光朝为例,当时吏部尚书徐石麒因议款一事与同僚争执上书,其中就大骂袁崇焕“阳主战,实阴主款”而邀奴入侵,又在蓟州城下“牛酒犒劳”皇太极,并认为其后祖大寿尚能守边十余年,袁崇焕的议款完全就是扯蛋!而东林党魁钱谦益在自己的《牧学斋初集》中的,关于孙承宗的传记借用孙的话“往以吊丧愚奴而为奴愚,以卖米愚束(喀喇沁朵颜人首领束不的,也译为苏布地)而为束愚”,搞出“吊丧”和“卖米”的蠢事,除了袁崇焕就没有其他人。
换句话说,就是连“水太凉”都瞧不起袁崇焕。
换句话说,网传的南明平反,基本是扯蛋!弘光时吏部尚书都是比如态度,弘光时不可能平反。
而所谓弘光时的“复官”,不过是登基恩赦而已,因为其他复官的还有“恩荫”或者“谥号”。
至于“非馨在主政,余在史馆,疏白其冤,服爵赐葬”,被袁吹子过分解读了,意淫出已经“服爵赐葬”,还不如说是梁非馨胆大到请求“服爵赐葬”。
真早“服爵赐葬”,没有必要后面还平反又“复官”的。
至于全祖望的“南都已有为崇焕请恤者,未得施行。
桂王在粤争请之,会北来者以太宗档子所言,雪崇焕之冤,始复官,赐谥曰襄愍。
此见吾乡高武选宇泰集。
按:邝舍人《峤雅》已有诗纪此事,但未及其易名耳。
其以太宗密谋死,亦以之得雪,异事也”,连全祖望都自己都称为“异事也”,要么子虚乌有要么就扯蛋!敌国传闻不得于本国传争审,乃是常识,不能因为敌国说什么,而不经复审核查就翻案。
按此逻辑,那汪精卫因为“中日友善”,岂不是大大利于中华民族还应该立碑歌颂!当时南明几个继承人相继覆灭,当时追随的朝臣也当然损失一大帮,以至于到永历时旧有的朝臣不多,身边估计也就剩下广东的文人士子可用,估计为笼络这帮广东人才搞这一出。
再说说毛文龙,因行伍出身,自然就不容于文官。
崇祯元年,崇祯干掉魏忠贤,开始追查阉党。
时蓟辽督师王之臣被弹劾,但关门重地需要人接收。
就有尚宝司的提议让毛文龙接替,可以根本没人鸟。
反倒是大有人提议袁崇焕接替王之臣,甚至连同是阉党的都大力吹捧袁崇焕而踩王之臣!这种情况,你还认为袁崇焕不懂政治?
其实别人混官场厉害的很!毛文龙就差在,不会像袁崇焕那样会拉关系!有成绩被弹劾,没成绩也被弹劾。
袁崇焕守宁远的两天,毛文龙派兵四处偷袭(还在海州活捉了李永芳亲家的马承林),结果阉党铁杆阎鸣泰大喷毛文龙。
更搞笑的是,这帮文官认为,只要后金攻打“关宁”——就是毛文龙牵制无功!袁崇焕的筑城推进,需要的是什么?
时间!!!关宁军的尿性,筑城遇上强拆只有稀里哗啦,所以想毛文龙从东江各岛移镇到辽南——后金的眼皮子下去吸引火力!结果天启六年搞出移镇风波,天启七年再提往事,袁崇焕的狗腿子徐敷奏被下旨处事(天启六年到东江造谣挖墙脚,极大动摇东江军心)。
想想袁崇焕自己过不了大凌河筑城立足,毛文龙怎么可能犯傻去送死。
参考:
首先要纠正这个“都”字!袁崇焕在明朝时期是没有任何争议的被法办的罪人,最后关头的崇祯也只是念叨魏忠贤的好,而没有想到袁崇焕。
即使是满清意外入主中原后100多年,也未曾提过袁崇焕的好,直到大清皇帝乾隆修《明史》,突然就冒出个明朝大忠臣,义勇双全比岳飞还冤的袁崇焕了!这自然史学界就分为两派来,一派是坚定维护帝王权威的官方学者,一方是以民间学者为主的“野史派”,一直喋喋不休争论到今天....至于毛文龙,从袁崇焕给他罗列的12条罪名来看,没一条是需要就地正法的地步,更没有审判该具备的人证、物证完整的证据链,实际袁崇焕不具备审判的资格,更没资格杀人,他完全依靠的皇帝对他的信任,“便宜行事”的特权!他斩杀毛文龙是他在作死的道路上迈开的第一步……
参考:
什么是主力部队?
什么是深入敌后作战?
作为主力部队的袁崇焕在干嘛?
该怎么做?
深入敌后作战能站稳脚跟就很不错了,就算什么也不做,对敌人来说家门口有一支不是自己武装存在,这就是潜在威胁,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的能明白?
深入敌后作战一般是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跑,有高度的自主。
袁崇焕杀害毛文龙以后,怎么栽赃陷害都可以,反正死无对证。
袁崇焕杀害毛文龙以后用刘兴祚(满名刘爱塔)接替毛文龙,此人投降后金十八年,投降明朝才一年,所以皇太极才敢肆无忌惮,倾巢而出,长时间打入关内,甚至之后长时间围困锦州。
袁崇焕如果认为毛文龙投敌,如何敢去他的地盘杀他?
毛文龙在自己的地盘,没带很多随从前呼后拥,没扣袁索饷,反而任人屠戮,到底谁嚣张?
袁崇焕只给毛文龙扣罪名,不拿罪证,不让申辩,无视皇帝存在,到底谁跋扈?
袁崇焕杀害毛文龙以后,给皮岛加军饷比原来翻倍,朝廷负担更重了,他考虑的出发点是什么?
到底谁贪污军饷?
参考:
毛文龙被杀,一点也不冤!据东江塘报,加起来杀敌总数超过六万!要知道:八旗军一共不过十万,而且战斗力远超毛兵,他若能靠偷袭杀敌六百已不错了!这六万颗人头哪里来的?就因为他无力杀敌,才杀害大批辽东难民去冒功的!这记载见《明季北略》,谁也否认不了!不必列举袁崇煥杀毛的十二罪,光这一条就够杀他十次的了!诸葛亮早识魏延有反骨,却不杀;韩信据齐为王,刘邦也不计较;明朝政权还不稳定时,朱元璋也不杀一个功臣,若是毛文龙真有牵制大功,袁崇煥必定引为助手,帮他五年平辽,怎会杀他?
既糜饷,又无功,还杀害无辜难民,岂不是神人共愤,不杀何待?
!
参考:
袁崇焕是否被冤杀,他是忠是奸,争论由来已久。
我的观点是:袁崇焕有罪,但罪不至死,他也不是皇太极的间谍,只是能力没有人吹嘘的那样厉害罢了。
袁崇焕上任前在崇祯面前吹嘘五年平辽,崇祯一个刚即位的十多岁年轻小伙子,气血方刚,就是一愤青,立马对其信任有加。
结果不到五年,辽东形势不仅没有好转,甚至让以前从来没有入过关的后金兵马入关,甚至打到了京城。
再有一个,本来朝廷还可以勉强控制的辽东军镇,自从袁崇焕上任以后,越来越跋扈,逐渐往着独立军阀的方向发展。
到了袁崇焕杀了毛文龙以后,更是一家独大,有尾大不掉之势。
至于说袁崇焕取得的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只不过是运气好,击毙奴酋努尔哈赤更是无稽之谈。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崇祯中了皇太极的离间之计,袁崇焕自己想要议和的,还没有上报皇帝,你是皇帝你能忍?
对于大明皇帝来说,只有一个选择,干就完了!杀毛文龙这事儿,以前也回答过。
固然东江镇很重要,但以毛文龙犯下的罪过,不是不可以杀,但杀了以后要处理好善后事宜。
结果袁崇焕管杀不管埋,到最后导致毛文龙的干儿子们都投降了清朝。
就袁崇焕给毛文龙列举的十二大罪状,条条致命。
但却不能说是欲加之罪,毛文龙在东江镇俨然一个独立的军阀,杀良冒功、抢劫商船、强抢民女、贪污军粮等都是事实上存在的。
参考:
袁崇焕是东林干将,而舆论是由东林操纵的;
袁崇焕对满清有大恩,而历史是满清撰写的。
参考:
国内史学界并非都认为袁崇焕是被冤杀,今天我特定去搜了一下,发现近几年有关袁崇焕的研究,还是有些意思,挑选两篇整理一下。
曾磊在《哈尔滨学院学报》撰文《袁崇焕非清朝所“翻案”——论清朝对袁崇焕的历史评价》认为:对袁崇焕的历史评价,在明清两朝一直存有争议,而其形象进一步抬升伴随着清末民初随着排满革命思潮的兴起,而并非清朝初年的刻意塑造所致。
时琳琳则在《理论观察》上发表论文指出:袁崇焕最初的许诺与现实中军事的失利两相对比,让崇祯帝对其的信任逐渐丧失,袁崇焕张扬的个性与崇祯帝多疑猜忌的性格也从根本上注定了明朝悲剧性的命运,同时朝论等因素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由于学术界研究一般都是在前人基础上的进一步分析,所以这两篇文章发表得出的结论应该也是学术界对袁崇焕的最新看法。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有这么几点:1、学术界对袁崇焕被杀研究已经相当深入,基本认为袁崇焕之死崇祯有责任,而袁崇焕自身也有责任;
2、袁崇焕
至于毛文龙被杀也是如此,袁崇焕有责任,被杀的毛文龙显然也有责任。
此处不展开。
有一位学者叫王荣湟,应该是南开大学历史系博士毕业生,现在在郑州大学任教职,近八九年一直从事袁崇焕、毛文龙的研究,发表了不少论文。
其研究成果,还是值得一看的。
参考:
杀毛文龙没错,错在没有经崇祯同意就杀了,越权的罪不比谋反小,不过杀袁崇焕还是大错特错,当时辽东也只有袁崇焕能压制所有部队并还能挡住满清进攻了,杀了袁崇焕,首先就是部队寒心,列子就是祖大寿,其实吴三桂也算袁崇焕部下,老百姓好忽悠,部队里肯定是知道袁崇焕被冤枉的,还传首九边,这不是自毁长城是什么?
?
?
谁还肯用命给你保江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