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话杭州话萧山话绍兴话宁波话都是吴语吗
大体上说,这一带统称吴越语,若要严格区分应该是越语!跟吴语是有区别的,我们嘉兴处在吴越交界处,是吴头越尾之地!我句俗言叫:跟绍兴人讲说不如跟苏州人吵架!绍兴话发音直爽,声调高,不带拖音,苏州人发音软,糯!外带拖音,声调不高,感觉苏州人从不会吵架!绍兴话和苏州话区别很大地!当然,上海话是从南腔北调中形成的!是宁波话和苏北话的结晶吧!对不对请各位朋友指教!
参考:
吴语范围相对较广,不仅仅是浙江,也包括江苏很大部分(江苏南部)。
而上海话则是江浙混合,大部分以宁波、杭州和苏南口音构成。
参考:
吴语,其实更准确讲叫做吴越语,或者是江浙话,历史上是江南地区、江东地区的母语,当前主要分布在浙江、苏南、皖南、上海地区,所以问题所问的城市都属于吴语范围。
当然,吴语当前也属于方言的一种,基底对应文字还是汉字,所以吴语不会像普通话那样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就导致吴语和大多数方言一样,又分为很多片区,大片区包含有太湖片、上丽片、台州片、瓯江片、金衢片、宣州片、徽州片这七个,小片区则更多,有二十多个。
上海话属于吴语苏沪嘉小片,杭州话属于杭州小片,萧山话属于临绍小片,绍兴话也属于临绍小片,宁波话则属于甬江小片。
原则上这几个城市可以无障碍沟通,但也要建立在放慢速度的基础上,如果是上了年纪的老人用本小片方言相互沟通,还是有些许障碍的。
吴语属于我国七大方言之一,因为比当代普通话更具有古音音节、音调,所以吴语与北方方言区别很大,基本无法与北方方言直接沟通。
吴语最出名的外在称号应该是“吴侬软语”,语气比较暖糯婉转、细软柔美,非常符合江南的气质。
参考:
吴语就是吴方言。
是中国使用人口数量仅次于北方官话的第二大方言。
注意从原则上看北方官话也是方言的一种族,只是其中的代表性语言,北京官话现在成为了普通话具备了跨区域交流的能力,但并不意味着北方官话不是方言。
吴方言的使用人口大约在1亿出头。
略多于粤方言。
当然从全球范围来看,粤方言在海外也有相当数量的分布。
如果考虑到这个因素的话,粤方言的全球使用人口要比吴方言略多一些。
吴方言的分布区域在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上海全境和浙江大部。
具体到浙江境内的话,除了杭州市区和温州部分地区以外都通行吴方言。
杭州市区的方言也就是杭州话,是半官话,既具备吴方言特征,也具备北方官话特征。
这种周边都被另外一种方言包围的情况,在方言研究领域被称为方言岛。
一般情况下是因为特殊条件下的移民导致的。
南宋时期,北宋皇室和开封以及周边地区的权贵富豪,迁往杭州定居。
将北方官话带到了杭州,并深刻影响了当地方言。
杭州话的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具备儿化音。
这是其他任何地区吴方言都没有的特征。
温州部分地区通行闽南语。
上海话实际上指的是近代以来,
由于原本都是吴方言,所
而且因为上海在近代以来的经济优势,最终得以成为和苏州话并列的,具备代表性的吴方言。
宁波话和绍兴话是吴方言北片的主要代表。
萧山话不具备独立地位,实际上是绍兴话的分支。
所以答案就很明显了,除了杭州话以外,其他都是吴方言。
另外必须指出的是,在方言研究的时候,某地话不等于某地人所说的话。
杭州话不等于杭州人说的话。
上海话也不等于上海人说的话。
这是因为方言研究的时候,某地话是有其特定概念的。
这种方言的覆盖范围可能比某地的行政区划小,也可能比某地的行政区划大。
杭州话指的是杭州市区方言,并不能扩展到整个杭州行政范围内所覆盖的所有人讲的方言。
上海话其实也是如此,现在上海远郊区的土话和上海话有很大的差别,并不是一种方言。
从身份定位上讲,萧山现在已经归属杭州管辖,萧山人当然属于杭州人。
但萧山人讲的萧山话,不是杭州话。
这就是方言覆盖范围小于行政区划的典型表现。
而与此同时也会发生某种方言的覆盖范围超过行政区划的情况。
比如也是吴方言分支之一的常州话,其覆盖范围不仅涵盖现在的常州市区,其实也包括无锡市区的一部分,江阴和宜兴的大部分地区,甚至于包括南通的部分地区。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的时候是因为行政区划的调整,有的时候也是因为移民。
参考:
首先搞要清楚今长三角一带自古以来南片区是以绍兴市为中心的越语区,北片区是以苏州为中心的吴语区,湖州,嘉兴,上海,无锡,苏州等属于吴语区,杭州,萧山,宁波,绍兴,等,属于越语区。
参考:
上海话属于吴语系,是以苏州话(吴语系太湖片苏沪嘉小片)为基础,融合了松江、宁波、绍兴等地方的方言汇集而成。
严格意义上讲,松江话是上海话的鼻祖。
杭州话属吴语系太湖片,是杭州历史的活化石,也是吴语的典型标志;
萧山话和绍兴话属于吴语系太湖片临绍小片;
宁波话属于吴语系甬江片。
所
杭州、萧山、绍兴、宁波话都属于吴语系,只是分支各不一样。
参考:
都是吴语,之前也有答案也对吴语区内不同的片区进行了介绍。
我讲下实际生活中我对这些不同方言的实际感受吧。
萧山话和绍兴话是非常接近的语言,两者互通度极高,基本上可以进行无障碍日常交流。
来自其他吴语区的人,如果不经过仔细分辨,或者对两种语言不太熟悉的话,可能都很难准确区分出萧山话和绍兴话(反正
杭州话这个概念其实太过笼统了,比如临安,桐庐之类的方言,其实都是临绍片,更接近绍兴话,而余杭方言则更又接近湖州话。
杭州城区方言则因为历史上建都的原因有点类似于吴语和官话的结合版。
对于有普通话基础的吴语区居民来说,杭州话不仅不难懂甚至可以说是是很好懂。
而反过来说,居住在杭州城区的人则相对比较难理解其他吴语区的方言,因为杭州话里的不少吴语用词已经被官话词汇替代了。
至于上海话,因为影响力的关系,它其实比较类似于吴语区的标准语言,基本上来自吴语区的人都能听得懂上海话,甚至可以模仿个七七八八。
现在的上海话虽然融合了不少语言,但是总得来说比较接近的是苏州话,无锡话和嘉兴话,和宁波话其实差异不小。
上海人如果没有宁波亲戚,或者不是经常能听到宁波话,是不能完全理解宁波话的,这也和很多人想象中的情况完全不同。
除了阿拉这个词之外其实宁波话和上海话其实并没有很明显的相似点。
至于宁波话,相对来说是在浙北和苏南地区比较难懂的语言了,也是因为地理的原因,宁波相对其他几个地区来说历史上比较闭塞,因此有自己的一套发音方式,相对来说和上海话,杭州城区话,绍兴话之间互通度会低一些。
参考:
上海话、杭州话、萧山话、绍兴话、宁波话都属于吴语上述这些地方都是属于吴语太湖片,也就是所谓的北吴,但是分属于不同的小片,其中萧山由于以前属于绍兴,后划给杭州,基本是一种话不用单独列出来。
细分的话上海话属于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杭州话其实要看杭州哪里,杭州比较特殊,市区属于吴语-太湖片-杭州小片,使用人口比较少,据统计只有120万人左右使用杭州小片,分布区域大致东至贴沙河,南到钱塘江边,西自五云山、梅家坞至古荡附近,北至拱宸桥以北,也就是大家口中官话味道比较重,带儿缀的杭州话,另外杭州还有苕溪小片、临绍小片、老严州府的吴语严徽片。
绍兴话(含萧山)属于-吴语-太湖片临绍小片宁波话属于吴语-太湖片-甬江小片,宁波话内部一致性比较高,舟山也是属于甬江小片。
这几个地方基本可以使用方言直接交流,音调可能不太一样,但交流没什么问题,目前吴语太湖片区是吴语使用人口最多的片区,基本囊括了苏锡常、崇启海、上海、浙江的杭嘉湖绍甬舟,当然有人会说不是分吴国越国吗?
目前吴语基本来自于吴越国,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两国,而且春秋时期的吴越两国底层都是越人,断发文身,只是王室不同,所以习俗、语言、人文相近。
吴语目前在中国主要分布分布于今浙江、江苏南部、上海、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福建西北一角(浦城),使用人口九千多万,但是目前传承率不容乐观,尤其是00后很多已经不会家乡的方言或者洋泾浜了,好好保护地方文化值根方言。
很多人现在把方言和地域优越感,歧视,排外联系在一起,其实大可不必,除非你来自无方言地区,不然你肯定也会方言,既然你会方言,还不让人家使用方言,这才是歧视,普通话和方言并不矛盾,大部分两者都可以掌握,而且到一个地方也要入乡随俗吧,不求会讲,至少会听,如果什么都不肯学,还不许别人使用只能说是玻璃心了,方言让我们不能忘本,普通话方便我们沟通,不要让两者对立起来。
参考:
什么叫吴语,江苏称\"吴\"浙江为\"越\",所以吴语根源在江苏,,日夲也用汉字一直承认汉字源于中国!浙江承认自己是\"吴语,江苏很
参考:
这里很多朋友都谈了吴语的分布。
确实吴语是一种古老的,读音优美的,中国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
江苏省从常州以南到浙江宁波,绍兴,诸暨等地区,安徽的皖南黟县,歙县等地域。
各地虽说都讲的是吴语,却有较大差别。
唯环太湖片的杭嘉湖地区,上海,浙江,苏锡常地区可以完全互通。
而杭州由于宋朝皇帝南逃,带了大量的兵丁,官吏,百姓来到杭州,因此这里的吴方言夹杂了大量的北方方言。
如小丫儿,耍子,一角钱,毛多拉,那里人等等都是典型的北方方言。
这倒也从另一方面证实了中国北方方言,至少在宋代以前已经定型为与现代北方话差不多的语音了。
而不是如有的专家所说的,中国北方方言在中古时期的语音如同福建,广东口音那样。
我想从晋代,唐代到宋朝,短短数百年,北方方言不可能改变得这么快吧。
福建,广东,或者说客家方言应该还是以当地土语为主,结合了越语,北方话后才发展到如今的口音吧。
北方的陕,甘,晋,鲁,冀等方言,应该大部分还是维持原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