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和刘备治国有什么区别

刘备的治国之道是:以儒治国,实施“仁政”,将“仁政”根植于民;
诸葛亮治国之信念是:不拘一格选人才,执法严明。
二人在治国方面大致有
刘备治国的理念主要是強调“仁政”,以儒治国;
诸葛亮则强调重用人才,不拘一格选人才,执法严明,依法治国。
2.志向不同。
刘备的志向是光复汉室,抵抗曹魏;
诸葛亮在辅佐刘备时,不仅抵制曹魏,而且具有克復中原、统一三国的志向。
3.具体措施存在区别:刘备在治国安邦具体措施主要强将“仁政”根植于民;
而诸葛亮则将措施具体化,如:务农殖谷,闭关息民;
厉行法治,赏罚分明;
重视兵器制造及科技发展等。

参考:
没区别虽然各怀己见,但是治国的思想是统一的如果你问孙权与曹操的治国思想有什么区别,那么回答的内容倒会有放大的空间。
[大金牙]
参考:
诸葛亮七次北伐,想扩大疆土,刘备内求供需。

参考:
理念不同。
诸葛亮强调依法治国;
刘备的治国理念还是延续汉朝传统的以德治国。
说说根据:习凿齿说: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偪事危而言不失道。
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
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
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刘备终济大业,靠得就是这个德行👍!正如诸葛亮在劝进表中所言:“……今上天告祥,群儒英俊,并进河、洛,孔子谶、记,咸悉具至。
伏惟大王(刘备)出自孝景皇帝中山靖王之胄,本支百世,乾祇降祚,圣姿硕茂,神武在躬,仁覆积德,爱人好士,是以四方归心焉(刘备以德服人)。
考省灵
宜即帝位,以纂二祖,绍嗣昭穆,天下幸甚。
臣等谨与博士许慈、议郎孟光,建立礼仪,择令辰,上尊号。
”即皇帝位於成都武担之南。
刘备自己则认为,“朕遭家不造,奉承大统,兢兢业业,不敢康宁,思靖百姓,惧未能绥。
於戏!丞相亮其悉朕意,无怠辅朕之阙,助宣重光,以照明天下,君其勖哉!”这段话是在他被逼无奈继承大统后,为鞭策丞相诸葛亮而发。
意思就是:我们汉室的江山遭遇不幸,如今我继承了汉朝的大统,一定会兢兢业业,不会有丝毫倦怠偷安,只想让百姓安定,却担心无法达到这一目标。
丞相诸葛亮是知道我的心意的,你辅佐我不要懈怠,要弥补我的过失,帮助我重现汉室的光辉,用以普照天下,你要好好努力啊!”刘备所说的汉室的光辉指的是什么?
就是仁政!董仲舒认为以德教化民众而使社会风气大变,才是仁的最高境界!他在给汉武帝的上疏中就提到:“作为帝王应该秉承上天的意思进行办事,因此,应该用仁德的教化而不是用刑法治理,以“德治”为主,“法治”为辅。
”的治国理念深得汉武帝的👍赞赏,并德一贯制!对于刘备的鞭策,诸葛亮是怎么报效的呢?
先让我们回到晋朝去看看他们是怎么评价的。
晋初扶风王司马骏镇守关中,司马高平刘宝、长史荥阳桓隰诸官属同士大夫共论诸葛亮,于时谈者多讥亮托身不当,劳困蜀民,力小谋大,不能度德量力。
金城郭冲以为亮权智英略,有逾管、晏(管仲、晏婴),功业未济,故论者为此所惑。
冲罗列亮隐没不闻于世之五事者,刘宝等亦不能驳斥。
扶风王慨然赞冲之言。
其实,法正活着的时候,诸葛亮的治国理念就已经开始实施了。
针对司马骏、郭冲们的辩论,裴松之也发表了他自己的意见:亮刑法峻急,刻剥百姓,自君子小人皆怀怨叹,法正谏曰:“昔高祖入关,约法三章,秦民知德,今君凭借威力,跨据一州,初有其国,未施惠抚。
且客主之义,宜恭谦礼让,愿缓刑弛禁,以慰其望。
”诸葛亮回复法正说:君知其一,未知其二。
秦以无道,政苛民怨,匹夫一呼,天下土崩,高祖因此大势,可以弘济天下。
刘璋暗弱,自刘焉以来有累世之恩,法规羁縻,互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
蜀土人士,专权自纵,君臣之道,渐已无序。
宠之以位,位极则贱(轻视);
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怠慢)。
所以致弊,实由于此。
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
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
荣恩并济,上下有节。
为治之要(要义),于斯而著(显露)。
诸葛亮主张,只有任法才能改变德政不举、威刑不肃的局面;
只有威之以法,才能改变蜀土人士专权自态,君臣之道,渐以陵替的态势。
与儒家“崇礼”治世的观点不同诸葛亮认为国家的治乱兴衰的根源在乎“法”,因此,诸葛亮一再告诫、反复强调法在治理国家过程中的重要性“夫一人之身,百万之众,束肩敛息,重足俯听,莫敢仰视者,法制使然也。
”不仅如此,诸葛亮还进一步从反面强调了不以法治国的严重后果“若乃上无刑罚,下无礼义,虽有天下,富有四海,而不能自免者,莱纷之类也。
夫以匹夫之刑令以赏罚,而人不能逆其命者,孙武、穰苴之类也。
故令不可轻,势不可通。
”裴松之认为,按说法正是在刘备之前死的,今称法正谏,则刘备还活着。
诸葛职务为股肱(辅佐),事决元首,刘主在世,亮又未领益州,庆赏刑政,不出于己。
探寻郭冲所述亮答,擅自耀用其能,有违人臣自处之宜。
以亮谦顺品行,必无此为。
又云亮刑法峻急,刻剥百姓,未闻善政以刻剥而称道。
😄😄😄裴松之的观点有待商榷?
他认为刘备在世,治国理政方略不是出自诸葛亮?
我们不用去管蜀汉的治国理政方略出自谁。
裴松之的驳斥是不是说明刘备的治国理政与诸葛亮的治国理政方略是相左呢!尤其是“未闻善政以刻剥而称道”!!!这句话太重要了、太重要了、太重要了!也就是说“刑法峻急”“刻剥百姓”的策略不可能是出自一个善政的人,对不对!但是,前文已经说明了刘备是以仁政德行著称于天下滴,他唯恐行政干扰百姓的安定生活😨!那么,刑法峻急、刻剥百姓的事儿会是出自刘备吗?
既然,刘备不可能这么做,裴松之又认为诸葛亮善政也不会这么做。
“刑法峻急”“刻剥百姓”的事儿又确实是千真万确的!晋初距离蜀汉完蛋的时间不算久远,内容是可靠的👍。
只有一种可能!刘备在日,诸葛亮已经开始实施了他的治国理政方略,刘备根本就驾御不了诸葛亮。
诸葛亮的刑法峻急、刻剥百姓的治政方针,导致了蜀汉人民的劳困。
完全就是诸葛亮托身不当、力小谋大,不能度德量力所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