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发现如今的丧事简化了
我也确实发现了这个问题。
如今,城市职工或者家属去世,基本都是通知认识的亲朋好友,丧事从简多了,这是一种新风尚。
以前,我在单位还负责过工会工作,这类事情没少参加。
一般人去世了,可能送花圈还少点,单位一位领导的家属去世了,那花圈能拉好几车,每个花圈都是好几百元,看着都浪费。
现在人们都忙,而且也不提倡送花圈送烧纸了,都送钱,会装在一个信封里,送给去世者家属以表达心意。
为啥会这样呢?
人们对丧事的认知观念转变了。
一是怕麻烦别人。
一般人家有老人去世,也是不想麻烦左邻右舍的,现在人都忙生计,很难请假,你通知了人家也未必有时间和乐意去参加这种送别仪式。
二是怕欠人情债。
通知别人,人家给你钱,你还要“记得还”,要不总觉得欠着人情。
我公公去世的时候,除了以前工厂的人去参加告别仪式,几个孩子的朋友也去了一些,“随礼”都归各自的,以后留着好还人情。
三是人的感情淡漠、彼此联系少了。
去世者生前的朋友可能不多,参加的人相对就少。
家人的朋友也不多,或者根本就不想让“朋友圈”都知道。
家属不想让更多人知道家里有太悲伤的事,这应该还是主要的。
家住高楼人情淡漠,不少人认为你家的事与他无关,因为没有太多交集,你如果说了,别人毫无反应,那该多无趣。
四是避免家人的心理负担过重。
有些老人因癌症等疾病去世,家人很痛苦也很疲惫,还不想让更多的外人知道,免得某些人到处打听还总是议论纷纷,为了减轻内心的痛苦和负担,其家人也希望能从简则从简。
丧事从简,这样家人也省心。
农村我不是太清楚,城市里我附近的人家老人去世,都是丧事简化办。
现在殡仪馆也看不到出售花圈了,都是购置鲜花,火化后直接安葬在提前购买的墓地,之后请帮忙的亲朋好友吃顿饭就算完事。
以后祭奠就完全是自己家的事了。
我妈妈去世我就是没告诉任何人,就是我、我老伴、我儿子、我亲家公、我嫂子以及请的办理白事的先生,一共就六
我之所以没有告诉任何人,因为我不想给别人添麻烦,你告诉别人了,人家愿不愿意都得来,所以干脆不告诉。
我妈88岁去世也算是喜丧了,自己家人送走就可以了。
这样做在城市可以,如果在农村是绝对行不通的。
我的亲家公在今年1月3日,接到他在山东老家的弟弟打来的电话,告诉他84岁的老爹病危了,亲家公一听就马上买了当天的飞机票,当天晚上就回到了老家。
我的亲家公是在17岁时当兵离开了农村老家,复原后就在哈尔滨成家了,2020年10月刚刚退休。
这次正好退休了,也有时间了,回家孝敬父母正当时。
他回家伺候老爹半个月,老爹就去世了,他在家里是长子,农村办理丧事可真是太讲究了,披麻戴孝就不用说了,他是老大,一个屯子的老少爷们加上亲里亲戚的,自己家里七大姑八大姨的,只要一来人吊唁,我的亲家公作为长子就带头跪下磕头,痛哭流涕,以表示作为儿子的孝心。
一天下来,不知道跪了几百次,到了最后他都跪的站不起来了,就是这样了,用两
发送完毕老爹,作为长子的他,要去所有来吊唁的长辈家里去致谢,几天下来,身心疲惫,严重失眠,嗓子哑的说不出来话了,整
我的亲家公毕竟也是60多岁的人了,当兵的时候留下了腰间盘突出的病根,一不小心就会发作,出完殡他的腰间盘病就犯了。
亲家公一直在老家陪着老妈,等到老爹过了百天祭日了,他就想回哈尔滨了,机票也买好了。
在临行前的一天,他的弟弟妹妹都聚在了老妈家里,一起吃顿饭为他践行。
结果是刚刚吃完饭,他老妈就突然口眼歪斜不省人事了,赶紧打了120送到医院住院了,机票也退了。
他老妈因为脑出血在医院住了20多天也去世了,老妈正好是80岁。
当初他老爹去世的时候哈尔滨正逢望奎疫情,亲家母和闺女都没去,所以这次她们娘俩也去了老家,出殡还是按着老一套,我的亲家公用两
亲(qìng)家公这次回老家一共呆了5个多月,是他从当兵离开家后,呆的时间最长的一次,也是最值得的一次,“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在离开家40多年后,回到老家为父母二老送了终,完成了他的使命,此生也无憾了。
亲家公回到哈尔滨后,每天沉默寡言,反应迟钝,人也瘦了近20斤,直到现在都过去几个月了,他还是抑郁寡欢的,亲家母说他好像是得了抑郁症了。
其实人死了就是死了,自然规律,不是儿女的罪过,非得把活着的儿女折腾的要死要活的干什么,难道这样做就是所谓的孝心吗?
我看农村的这种迂腐的丧葬陋习真应该改进了。
参考:
我认为丧事简办,是社会在进步,人们的思想也在进步,走向文明,是可以提倡的文明风气。
前几年我母亲去世,没有通知任何人,没有花圈,没摆灵堂,只有最直系的亲属在殡仪馆做了最后告别。
参考:
人,活着时好好善待他(她们),最大能力尽孝,不留遗憾。
人死如灯灭,丧事办的再好,只是做给活人看,毫无意义。
身后事,一切从简。
参考:
人难叫来事难办,农村无人四处散。
不让烧纸别放鞭,不让坟上插花圈。
所以埋人事减免,省掉一些大麻烦。
挖蹶机来挖个坑,棺材就此埋坑中。
埋了也不放哭声,就象埋狗冷清清。
人活一生为娃干,临死落个白屁蛋。
参考:
我觉得这样挺好的,通知亲属,走的近的朋友。
控制在20—30人之内,不给别人添麻烦,自己麻烦也少。
告别厅应该有一些花圈,是亲友送别的哀思,也是对死者的尊重。
送别的人少花圈就少呗。
参考:
有的人和相邻老死不往来,知道有事请不来人;
再有因疫情,不提倡人员聚集,一切从简;
响应国家号召。
参考:
上个月我的表大爷去世,我买了两刀火纸前去奔丧吊唁,首先在大爷遗体旁跪下磕四个头,在焚化盆里烧些火纸表示对长辈的哀悼,然后起身披麻戴孝。
因在疫情中,丧事从简,我出200元礼钱,主家回给我100元超市购物卡还有两只寿碗,我留意到,大爷丧事,没有请吹鼓手,只是播放哀乐,院内院外摆放着不少大花圈,其中有逝者儿女家子孙敬献的,有的是亲朋好友送来的,隔天我应邀参加了傍晚散路灯仪式,我和堂哥负责抬一架花轿,路灯是一次性电子灯…城镇人家因居住环境受限,丧事早已经被简化,但是农村地区还比较繁琐,弹拉琴唱演小戏,村头三岔路口立亡人牌,治丧期间还要全体孝子孝孙,一日三餐去换饭,逝者遗体火化后,回来还要将骨灰重新装进特制的小棺材里,接着再抬去自家田地里入土为安。
参考:
丧事简化,体现了社会的进步。
疫情的原因大操大办是给外人看的,亲人离世悲痛只有血亲真切感受到。
参考:
的确是这样的。
因为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家里的老人去世,不通知好友,只有自己家人简单办理后事。
也是防疫的要求。
参考:
丧事从简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