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死后汉献帝什么心情和反应

曹操死后,献帝的心情应该是忐忑不安。
《后汉书·汉献帝本纪》记载: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魏王曹操薨,子曹丕袭位。
这就是献帝本纪中唯一的记载,究竟献帝是一个啥心情不得而知。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废掉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
之后,董卓迫于关东诸侯联盟的讨伐,挟持献帝西迁长安,经历了董卓被杀、王允被杀,李傕、郭祀等作乱,几经周折回到洛阳。
幸好曹操奉迎到了许都,过了几十年安定的日子。
尽管老曹也总是给他小鞋穿,不太听招呼,但比起董卓、李傕之徒,还是好了不少。
正如曹操在《述志令》所说,没有曹操不知有几人称王,几人称帝。
献帝也明白,如果是落在了袁绍、袁术、吕布,甚至是刘备、孙权手里,估计日子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曹操没有把权力交还给献帝,令献帝不爽;
可真把权力交给了他,曹操那帮子手下也未必听他的招呼,他未必能够掌控得了局面。
刘备、孙权未必就偃旗息鼓,归顺朝廷。
如果献帝明白事理,对于他跟曹操的关系应该是满意的。
但曹操突然走了,这令献帝对于未来不确定的局势产生了担忧。
不要说能否收回权力,就是生命能不能延续也是个大问题。
估计献帝不可能有丝毫的轻松和欢欣,更多的应该是焦虑。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好在这个时间没有等得很久远,也就有了结果。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十一月,就在曹操病逝的当年,不管是献帝真心禅让,还是被曹丕逼宫,献帝退位,曹丕登基称帝。
曹丕奉献帝为山阳公,食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祭天地,宗庙、祖、腊皆如汉制,四皇子封王者,皆降为列侯。
总算一块石头落了地,不管坑大坑小,总比悬在头上要好一些。
在豹眼看来,恢复汉室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献帝有这么一个结果,已经是非常人性。
如果献帝还有别的想法,自己找不痛快就是他自己的事了。
改朝换代是历史的趋势,不是哪一
献帝应该满意,能够得到这么一个结果,对于他的祖宗们来说,也算是可以接受的。
毕竟他的有些祖宗没有给他留下一个好的底子,也怨不得他不争气了哈。

参考:
汉献帝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应该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不知道是个啥滋味。
估计汉献帝自己都说不清楚。
得知曹孟德死了的消息,汉献帝很有可能长舒了一口气,多年积压在心头的那口闷气随之而出。
在长舒了一口闷气之后,在皇后姐仨的哭泣中,汉献帝很有可能会回忆起曹操的那些好处来。
当初汉献帝能够成为皇帝,只不过是董卓为了确立自己的权威的棋子。
身在远处的袁绍,不仅不认可他这个皇帝,反而策划拥立刘虞当皇帝。
回想起在董卓身边的日子,那可真是战战兢兢。
好不容易熬到了董卓死掉,却又成了李榷对抗郭汜的筹码。
自从当上了这个皇帝,就没有获得过一天的安生日子。
打算另立刘虞的袁绍死了,自己做了皇帝的袁术也死了。
在曹操的拥护之下,人们又重新认可了汉献帝这个皇帝。
自从有了曹操之后,汉献帝总算活出
虽然汉献帝曹操面前,就像一个懦弱的女婿站在强势的老丈人面前一样,感觉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但是曹操却也使自己成为了大汉名副其实的皇帝。
当回想起曹操的各种好处之后,汉献帝会真心地感到难过。
这种难过之中夹杂着惴惴不安。
直到群臣要求将帝位禅让给曹丕,汉献帝的这种惴惴不安才结束。
当汉献帝放下了祖宗的包袱,做起了山阳公之后,或许才是汉献帝最愉快的日子吧!在这段日子里,汉献帝会时不时地念起曹操这个老丈人!没有了任何压力的汉献帝,吃饭的时候应该感觉到香了!【我喜欢以连续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节点。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转发、评论。
如果喜欢敬请
就在曹操死后,曹丕废汉献帝,美其名曰叫禅让,实质上就是逼迫。
所好,曹丕不想让自己的妹妹守寡,封汉献帝为山阳公,奏事可以不称臣,就这样安度晚年吧!
参考:
曹操被称为“盛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他在青年时期还是比较忠于汉室的,其祖父是大宦官,因复立汉恒帝有功,而深得汉恒帝的宠信,父亲又是太尉,可以说曹操受长辈的影响,是一个热爱国家渴望建功立业的热血青鸟。
无奈当时汉室衰败而天下大乱,群雄割据,各方诸侯为争地盘拼得你死我活,皇帝虽说被架空,但多少还是有些号召力的,因此,炙手可热的汉献帝就成了各方争夺的对象,谁拥有他谁就是正统,就能号令天下。
后来,汉献帝受制于董卓,袁术称帝,军阀们又心怀鬼胎,争权夺利,加上起义军的肆虐,天下大乱,由此,曹操在此时或许觉得汉室不可再兴,但作为一个乱世之枭雄,曹操有着平定乱世的宏大志向,最终从董卓手里迎回了献帝。
这些都是出于他的政治需要,绝非为了兴复汉室,从后期曹操杀伏皇后立其女曹节为后,迫使荀彧自尽(封魏王时荀彧阻挠过),曹操获封是他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亲信荀攸、董昭等人公开表示丞相曹操功勋卓著,爵位仅为武平县侯,有失天下人所望,“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功”。
在他们的策划下,汉献帝被迫遣御史大夫持节策命曹操为公爵,封国建号为“魏”,赐予象征权威的九锡之物,以冀州的河东、河西、魏郡、赵国、中山、常山、甘陵、平原等十郡作为魏公的封国疆土,于魏郡的邺城建都。
根据汉献帝的诏令,魏公国可以设置直属于封国的丞相及
魏国公自然还不符合曹操的味口,朝臣们又胁迫汉献帝封曹操为魏王,荀彧等人是坚决反对,他虽说忠于曹操但更忠于汉室,对于曹操的得寸进尺,他初心不改,因而引起了曹操的不满,逼迫荀彧自尽,汉献帝无奈,只能违背祖训,立曹操为异姓王。
如果此前曹操的野心还不容易看出的话,在获封魏王以后可以说其野心是昭然若揭,还有加九锡,礼节方面和汉献帝几乎是平起平坐,与天子之位仅有半步之遥。
随着权势的越来越大,后来的曹操几乎将汉献帝视为傀儡,但他却终其一生没有称帝,或许是对汉献帝、对汉室的愧疚。
曹操和汉献帝两者是一对活宝,汉献帝恨透了曹操,一心想除掉他,可心有余而力不足,根本拿他没办法,只能任其摆布,可曹操视汉献帝为神灵,有了这面大旗,天下事都不叫事了,三天两头的拿出来显摆显摆一下,你说汉献帝难受不难受。
好不容易熬死了曹操,可汉献帝的心情是五味杂陈,先是暗暗高兴经常的哼点小曲,随后感到担忧与恐惧,然后是深深的绝望,最后是听天由命的无奈与顺从。
当得知曹丕在没有他加封的情况下私自承袭了魏王的爵位后,汉献帝就感到些许的担忧与恐惧,曹丕对于权力、对于野心是有着极度的渴望的,仅仅一个魏王就能满足曹丕的味口吗?
不想还好,一想就觉得后背发凉,现在满朝文武都是曹家的臣子,他们只听曹丕的,曹丕若更进一步的话,把自己从皇位上一脚踹下来,那汉朝400年的基业就毁在他刘协的手上,因此他感到深深的绝望,他是既悲伤有害怕。
悲伤的是曹操死后,曹丕一定会篡权夺位的,从而汉室江山定会不保,害怕的是曹丕不仅会要大汉的江山,还会要了他的命,最后曹丕还真的一脚把汉献帝踹下去了,但曹丕并没有要他的命,好吃好喝的善待他,汉献帝也只好听天由命的无奈与顺从,在汉献帝去世后,曹丕还以天子之礼安葬了他,因此,汉献帝刘协也算得上是命最好的亡国之君了。

参考:
曹操死后,汉献帝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可以说是既高兴又害怕,作为曾经强大无比的汉朝黄帝,在汉朝末期,既有面对汉家天下日趋衰落的无奈与悲哀,也有希望有大臣勇士敢于站出来支持复国的希翼!还有生怕意外丢失性命的担心与恐惧!汉献帝刘协曹操活着的时候,名义上汉献帝仍是皇帝,曹操仍是臣,天下仍是刘家的天下,虽然汉献帝曾做过努力,想通过董承与伏完,把曹操拿下,但是失败了,失败后,曹操杀了与事相关的几乎所有的人,包括几位皇子,对汉献帝却毫发未损,而且还将三个女儿嫁于汉献帝,并立二女儿曹节为后,汉献帝知道他对曹操还有用,所以,应该性命无忧!汉献帝皇后曹节现在曹操死了,挟持他多年的曹操死了,其他大臣名义上仍是汉王朝的大臣,是不是听他汉献帝的话,从新开始,君臣共同努力,重创汉朝辉煌,所以,汉献帝是看到了一线希望,但此时已经与有董承伏完时不同了,曹家的翼羽已经丰满,从曹操到曹丕已经是无缝衔接,汉献帝根本没机会再翻身!没有机会翻身,那就要考虑自身安全了,曹操活着,汉献帝知道不杀他,但曹操死了,所有权力人事移交曹丕,曹丕杀不杀他就不好说了,所以汉献帝此时就考虑自身安全的问题,好在皇后曹节还站在汉献帝一边,无疑是汉献帝的一把保护伞!魏武帝曹操当曹丕提出让汉献帝禅位曹丕时,汉献帝审时度势,知道面对汉家天下日衰,已经回天无术,禅位则可全身而退,于是,汉献帝放下一切,与皇后曹节去当他的山阳公去了,得以苟且延喘,可谓“开国皇帝风华茂,末代国君尽可哀”
参考:
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庚子,曹操在洛阳病逝。
曹操征战一生,他的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
从北方的沙漠边缘,到南方的长江之滨。
从广袤的西北高原,到险峻的秦岭峡谷,都记载着他的战绩。
虽然他终其一生,也没有能够将整个中国统一,不过也为子孙的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不过,曹操虽然掌握了汉朝的所有权力,他依然没有代汉为帝。
他的去世,对汉献帝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曹操虽然建立了巨大的功业,但是他的死,遍观天下,也难找到对他悲伤的人。
他的妻妾和他同床异梦,他的儿子们因为权势的争斗,形同路人。
他的部下,或者是因为政见不和,与他水火不容,或者是为了新的朝代获得位置,都对他没有悲伤之情。
至于他的敌手,则更是幸灾乐祸,对他的死亡感到高兴,甚至还想利用他的死大做文章。
如果说那么,普天之下就找不到为曹操之死悲伤的人了吗?
不,如果认真地说起来,应该至少还有一
不过,他自己也许都难以理解这种感情,这中间到底包含了多少元素。

汉献帝本来不该当皇帝,他本身只是位陈留王,是董卓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废了少帝才立了他。
在汉献帝登基后,他就成为了各个势力手中的玩物。
他手中没有实力,根本就没有操控局势的能力。
在最落魄的时候,汉献帝的朝廷竟然落得个衣食无着的境地,他的大臣竟然会被活活饿死。
而那些有实力的诸侯,不是像吕布那样对他无能为力,就是像袁绍那样对他爱答不理,看着他自生自灭。
是曹操带领人马,将他和他的朝廷奉迎到了许都,从此才过上安定的生活。
当然,曹操奉迎汉献帝,也不是真的效忠于他,而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在奉迎汉献帝的同时,就马上假节钺,录尚书事。
这就把汉献帝朝廷的军政大权独揽在自己的手中。
从此,汉献帝就成为了曹操手中的一块政治招牌,为曹操的事业服务。
汉献帝当然不甘心身处这种境地,他也进行了抗争。
可是,他的实力实在过于弱小,每一次抗争换来的都是失败。
因为反抗曹操,连汉献帝的皇后、贵妃、外戚都死于非命。
随着曹操将女儿嫁给汉献帝,为自己晋位国公,加九锡,曹氏代汉的意
但是,汉献帝和曹操的心里都知道,曹操是不会走出代汉这最后一步的。
曹操对于汉朝,对于汉献帝是怀着一种复杂的感情的。
他的祖上是汉臣,自己在最初也是以汉臣自居。
让他去终结这个朝代,是他的思想所不允许的。
因此,曹操才会决定,将最后这一步交给曹丕去做,自己做一个周文王那样的人物。
正是因为曹操对汉献帝的态度,使得他在面对汉献帝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就低下一头。
汉献帝曾经对曹操的做法不满,忍无可忍地说,你要是能够辅佐我就辅佐,如果辅佐不了就舍弃我算了。
曹操听了这句话,吓得大惊失色,赶快行礼从宫殿退出。
在退出时,面对拿着兵刃在两侧送他出来的禁卫兵士,曹操吓得汗流浃背,从此不敢再朝见汉献帝。
虽然曹操和汉献帝之间的矛盾到了这种境地,汉献帝也知道,只要曹操还活着,他就不会做危害自己和汉朝的事。
在娶了曹操的三个女儿后,汉献帝就不再去产生异心了。
汉献帝唯一的愿望,就是把传承了几百年的汉朝再多传承几年。
而这个愿望,是跟曹操的生死直接相关的。
当曹操去世的消息传来,汉献帝也知道,自己的皇帝也当到头了,汉朝也将结束在自己的手中。
在这个时候,他自然会对自己和汉朝的命运而悲伤。
因此,在曹操去世的时候,天下最悲伤的人只能是汉献帝了。
结语:随着曹操的去世,预示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也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曹操在他的一生中,就是为了这个新时代而做着努力。
但是,作为一个时代的开拓者,曹操的身上也有着各种矛盾的地方,让他既备受赞扬,也备受诟病。
曹操虽然没有亲自去终结汉朝,代替汉献帝为帝,但是天下人都知道他的心思。
他只是为了个名义,不愿意承担恶名而已。
可是他为曹丕创造了所有的条件,好让曹丕能够顺利称帝。
因此,后人依然把他当作汉朝的真正终结者。
如果说在这个时候的汉献帝的心情,一定是感到悲伤。
但他的悲伤不是因为曹操的死。
这是因为,汉献帝知道,只要自己对曹操不加反抗,老老实实做他的政治招牌,曹操就不会危害自己,也不会终结汉朝。
但是曹操一死,曹丕代汉的行动是无法阻挡了。
一想到汉朝即将终结在自己手中,面对无可奈何的未来,汉献帝的心里怎会不感到悲伤。

汉献帝应该是东汉最悲剧的皇帝,也是东汉最没有权力的皇帝。
汉献帝从当皇帝到退位没有一天真正掌握实权。
189年,董卓进入洛阳之后不满意当时的汉少帝刘辩。
于是董卓冒天下之大不韪废掉刘辩,改立比较聪明的刘协为皇帝,也就是汉献帝。
从189年开始,汉献帝就开始了悲剧而且颠沛的人生,汉献帝也开启了不断更换“主人”的皇帝生涯。
董卓是汉献帝的第一任主人,也是汉献帝最残暴的一任主人。
董卓在皇宫内横行霸道,甚至强奸公主、后妃。
后来董卓为了躲避关东诸侯军,焚烧洛阳城,迁都长安。
192年,王允、黄琬、孙瑞、吕布等人密谋刺杀了董卓。
董卓死后,王允成为汉献帝的第二任主人。
王允应该算是对汉献帝最好的一任主人。
可惜的是,王允在未能稳定关中局势的时候,被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等人击败。
王允被杀死之后,李傕和郭汜成为汉献帝的第三任主人。
李傕、郭汜二人都是能力不足而残暴有余的主,汉献帝在他们两个手下成为受气包。
后来李傕和郭汜二人在关中发生火并,汉献帝又成为他们两人劫掠的对象。
汉献帝在董承的护卫下,摆脱了李傕和郭汜两人的控制,逃出了关中。
汉献帝是刚出狼穴又进虎口,196年曹操将汉献帝接到了洛阳。
曹操成为汉献帝的四任主人,也是最有手段、最有能力的一任主人,把汉献帝使用最好的一任主人。
曹操的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枭雄,只有曹操懂得如何利用好这个已经没有实权的天子。
董卓、李傕、郭汜等人把汉献帝当成草芥,曹操把汉献帝当成亲爹供着。
当然这个亲爹当不了儿子的家,只能任由儿子当家做主。
曹操掌握汉献帝以后,真正做到了“奉天子以令不臣”。
董卓、李傕、郭汜等人使用硬刀子杀人,而曹操则使用软刀子杀人。
曹操控制了汉献帝以后,基本上能够认认真真遵守做为人臣的“本分”。
曹操该给皇帝请安的时候,一样礼节也没有落下。
曹操在礼节上给了汉献帝足够的尊重和礼遇,汉献帝在礼节上成为了真正的皇帝。
但是遇到朝廷实际大权问题,曹操一点都不含糊。
曹操一点实权都不让汉献帝碰,汉献帝成为曹操手中华丽的牵线木偶。
曹操把汉献帝这个天子大纛发挥到了极致,曹操利用汉献帝达到了自己的政治目的。
曹操打着汉献帝的旗帜,最终实现统一北方的大业。
汉献帝并不是一个无能的君主,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皇帝,只可惜遇到了乱世和更加有能力的曹操。
汉献帝并不心甘情愿做曹操手中的提线木偶,所以只要有机会汉献帝便加紧夺权。
公元200年,汉献帝为了从曹操手中夺权,曾经给董承暗下衣带诏,令董承设法诛杀曹操。
董承联系了一帮汉廷忠臣准备诛杀曹操,结果事情败露。
曹操杀死了董承和已经怀孕的董贵人。
公元214年,伏皇后请求自己的父亲伏完诛杀曹操的阴谋暴露。
曹操逼着汉献帝废黜了伏皇后。
曹操当着汉献帝的面,抓走了伏皇后。
面对伏皇后的苦苦哀求,汉献帝只能扼腕叹息地说:“朕也不知道自己的生命什么时候结束!”最后曹操将伏皇后幽杀而死,曹操还将伏皇后所生的两个皇子也全部杀死,还诛杀了伏氏家族一百多人。
215年,曹操将女儿嫁给了汉献帝,逼迫汉献帝立其女曹节为皇后。
曹操替汉献帝当皇帝,掌控汉献帝长达二十几年。
汉献帝自然对曹操恨之入骨。
汉献帝本人也是一个想中兴大汉的君主。
一个力求中兴大汉的君主,自然恨透了掌握实权的大臣,更何况这位权臣跟自己还有杀妻、杀子之仇。
所以汉献帝自然会在心中恨死了曹操,他恨不得曹操立刻就去死。
汉献帝熬了二十多年,终于熬死了曹操,他内心自然非常欢喜。
汉献帝内心不光有欢喜之情,也有其他情感。
曹操将汉献帝接到洛阳之前,汉献帝的日子非常不好过。
汉献帝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态,而且还时常都有生命危险。
汉献帝被曹操控制之后,虽说依然没有实权,依然是个傀儡。
但是汉献帝最起码了有了基本的人身安全保证,也不用到处颠沛流离,也有一口热乎饭吃。
曹操最起码表面工作做得非常好,汉献帝享受了皇帝在礼节上的大部分待遇。
汉献帝在表面上至少像一个皇帝,也在表面上也有皇帝的尊严。
朝廷内外大事,最起码也要汉献帝“过目”。
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说,汉献帝应该感激曹操。
当时的汉献帝除了表面上还是一个皇帝之外,整个大汉都已经支离破碎。
曹操迎回汉献帝的时候,曹操也只是掌握兖州一地。
汉朝的统治区域也基本上维持在兖州,曹操经过自己的努力统一了北方,汉献帝名义上的统治区域也不断扩大。
正是由于曹操的存在当时诸侯不太敢公然称帝,唯一敢称帝的袁术也被曹操打败。
难怪曹操自己都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曹操这句话一点都没有错,如果没有曹操的话可能汉朝早就已经灭亡。
汉朝能够维持到220年,肯定要感谢曹操。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汉献帝也要感谢曹操。
曹操在当时人和史书看来是一个权臣,是一个和王莽一样的奸臣。
但是曹操和王莽其实不一样,曹操虽然已经完全控制了汉朝的实权,但是曹操一直不敢篡逆。
当年孙权曾经劝进曹操,曹操说孙权是把自己放在火上面烤。
曹操手下人也都曾劝进,曹操表示自己从来都没有想过篡权,曹操并且说出了自己此前志向只是想当个将军。
曹操一再拒绝手下人的“劝进”,而且表示“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也就是说,曹操并不是没有代汉自立的想法。
曹操只是自己不愿意背上一个篡逆的恶名,此外也想把这个开国之功留给自己的儿子。
曹操篡汉有顾虑,有心理压力,但是曹丕没有。
曹操死后,汉献帝头上的紧箍咒并没有消失。
汉献帝又迎来了自己的五任主人。
曹操活着的时候不敢代汉自立,但是曹丕敢。
所以汉献帝听到曹操的死讯,第一反应肯定是欢喜,接下来的反应肯定是担忧,担心曹丕随时篡逆。
曹丕果然没有令曹操失望。
曹操死后也就是大半年时间,曹丕便代汉自立建立了曹魏政权。
汉献帝连傀儡皇帝都当不上,只能当一个山阳公。

参考:
听到曹操死讯,汉献帝内心肯定是先狂喜,然后心情平复之后,变得忐忑不安,甚至于会陷入深深的恐惧之中,不过到了最后汉献帝变得轻松了。
曹操和汉献帝的关系比较复杂,既是恩人又是仇人,但是在汉献帝心中肯定是仇大于恩。
汉献帝既是曹操的女婿,俩人还又是亲家。
曹操把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了汉献帝,其中曹节还成了皇后,汉献帝是曹操的女婿,曹丕的妹夫;
后来汉献帝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曹丕,这样汉献帝成了曹丕的老丈人,曹操的亲家公。
汉献帝痛恨曹操这是显而易见的。
虽然说曹操对汉献帝来说有恩情,在汉献帝走投无路的时候,收留了汉献帝。
但是曹操的出发点并不是想勤王,重整汉室江山;
而是要擒王,挟天子以令诸侯。
汉献帝虽然摆脱了饿肚子的命运,但是在曹操手底下只能当个傀儡,实际上和被董卓等人控制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曹操除了留下汉献帝的小命外,汉献帝身边的人曹操是不会留情面的,就连汉献帝的皇后和皇子都被曹操杀死。
自己被当做傀儡,至亲之人被杀,汉献帝不可能不愤怒,但是汉献帝什么都干不了。
这种情况下,汉献帝听到曹操的死讯,第一反应应该是狂喜。
曹操曾说过,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曹操虽然把汉献帝作为傀儡,但是曹操一生没有篡位,保证了天下名义上还是刘姓的天下。
只要曹操活着,汉献帝能一直当他的傀儡皇帝。
但是曹操又说过:“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这说明曹操是支持自己的后代去篡位当皇帝的,曹操一生的作为都是在给曹丕铺路。
同时曹丕没有曹操那么多的功绩,只是继承了曹操爵位。
如果不快刀斩乱麻,时间长了很有可能会控制不住朝廷局面。
所以从长远考虑,曹丕篡位几成定局。
后来的司马炎篡魏实际上也是这种原因。
这一点汉献帝也应该可以想得到。
不确定的是曹丕何时篡位,以何种形式篡位。
所以在狂喜之后,汉献帝会忐忑不安甚至会陷入深深的恐惧。
好在对待自己弟弟和叔叔都很刻薄的曹丕,对待自己的妹夫兼老丈人汉献帝却是非常的仁慈,不但封刘协为山阳公,还允许他在其封地内享受皇帝才能有的待遇。
最后汉献帝得以善终,在亡国之君中属于比较幸运的了。

参考:
导语:曹操去世以后,汉献帝的心情可谓是此起彼伏,的确是经历了一波三折以后,才相对平静了下来。
总体来看,应该是先高兴,后惊恐,再悲伤,最后是轻松。
汉献帝之所以有这么一个起伏的心理过程,其实主要是因为曹丕这
作为曹操的接班人,曹丕必须要跟汉献帝之间做一个了结。
01曹操刚死的时候,汉献帝当然是高兴的。
从汉献帝登基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他无奈的一生。
作为大汉王朝最后一任君主,汉献帝知道自己身上所背负的责任是什么。
他也曾想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可是董卓、李傕和郭祀等人是不会答应的。
所以在这些人手里,汉献帝一直都是傀儡中的窝囊废。
好不容易遇到了曹操,曹操恭敬的样子,就像汉献帝的亲儿子一样。
汉献帝非常高兴,认为在乱世之中,能够有这么一位英雄保国安民,帮助他稳定天下,这是多么大的幸事。
很可惜的是,伴随着军功越来越大,曹操的野心也逐渐增大,同时自然也就不再把汉献帝当成父亲一样来看待,而是当成了儿子来看待。
汉献帝的皇后、贵妃、国舅以及没有出生的孩子,都被曹操给杀了,可见曹操对汉献帝来说,跟董卓没有任何不同之处。
曹操为了安抚汉献帝,还将自己的女儿们相继嫁给了汉献帝。
从此汉献帝就彻底成了曹操儿孙辈的人物,再也没有了君主的权威。
曹操一直操控着汉献帝的一生,这是汉献帝最悲惨的事情。
这个时候曹操去世了,汉献帝还正当壮年,他自然是非常高兴。
他天真地认为,曹操这位大权臣去世,自己就可以像汉宣帝刘询一样,夺取朝中政权,重新建立天子的威仪。
可惜他空有这样的志向,却没有汉宣帝刘询的能力。
02曹丕接替了魏王的爵位,汉献帝陷入惊恐之中。
曹操去世以后,汉献帝高兴了一会儿,正打算着如何夺取大汉朝的权力。
可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不幸的消息传到了汉献帝的耳朵里,原来曹丕接替了魏王的爵位。
曹操在生前加九锡做了魏王,拥有自己的诸侯国。
这在大汉朝开国以来,除了刘邦、吕后分封的异姓王外的第一位异姓王。
汉帝以众望在魏,乃召群公卿士,告祠高庙。
使兼御史大夫张音持节奉玺绶禅位,册曰“咨尔魏王:昔者帝尧禅位於虞舜,舜亦以命禹,天命不于常,惟归有德。
汉道陵迟,世失其序,降及朕躬,大乱兹昏,群凶肆逆,宇内颠覆。
---《三国志》这么一来,魏王的爵位,当然是有资格传承下去的了,曹丕接替了魏王的爵位,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不过曹丕不仅接替了魏王的爵位,而且接替了丞相的职位。
曹丕再次掌控了大汉朝的政权,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相比较曹操来说,曹丕这
他不了解曹丕,所以也不知道曹丕会如何对待他。
在这种惊恐之中,汉献帝不知道度过了多少难熬的夜晚。
终于一个消息传来,曹丕的的确确掌控了朝政,跟昔日的曹操一模一样。
而且朝中的汉臣几乎已经剩不下几个了,全都是老曹家的人在朝中做官,汉献帝知道,自己想要夺权的希望,再次泡汤了。
03曹丕让汉献帝禅让帝位,汉献帝陷入无奈和悲伤之中。
汉献帝是汉朝最后一位皇帝,可是在此之前,他是不知道的。
他还想着把皇位传承给下一代,即使是傀儡皇帝,至少衣食无忧。
可曹丕上台以后,大臣们对汉献帝再也没有那种恭敬的态度了。
曹操时期汉献帝至少是帝国的象征,朝臣们是要给面子的。
可现在曹丕当政以后,汉献帝一点皇帝的面子都没有了。
这个时候有人就点拨汉献帝了,希望汉献帝把皇位禅让给曹丕。

曹丕现在是魏王又是朝中丞相,手握重权,随时都可以送汉献帝去见曹操。
又以尚书令华歆为郗虑副,勒兵入宫收后。
闭户藏壁中,歆就牵后出。
时帝在外殿,引虑于坐。
后被发徒跣行泣过诀曰:“不能复相活邪?
”帝曰:“我亦不知命在何时!”顾谓虑曰:“郗公,天下宁有是邪?
”遂将后下暴室,以幽崩。
所生二皇子,皆鸩杀之。
后在位二十年,兄弟及宗族死者百余人,母盈等十九人徙涿郡。
---《后汉书》如果汉献帝不答应的话,肯定只有死路一条。
若是汉献帝答应的话,那他就是大汉王朝的亡国之君。
这是极度耻辱的一个称号,但是他这一生难道还不够耻辱吗?
从来没有过一天掌握朝政,一直都在他人的手掌之中生存。
苟且偷生之下,还美其名曰保存了汉室的江山。
汉献帝的确是耻辱地度过了一生,在这亡国的关头,他又怎么可能会为了大汉王朝而殉国呢?
他没有那个骨气,有的话早在董卓乱政的时候,他就已经殉国了。
所以在无奈和悲伤之中,汉献帝接受了亡国的命运。
他愿意将皇位禅让给曹丕,从此再也没有大汉王朝。
04曹丕封汉献帝为山阳公,从此汉献帝过上了神仙般的日子。
曹丕这
这个时候曹丕在多次拒绝以后,终于接受了汉献帝的禅让。
从此汉朝就灭亡了,曹丕建立了大魏王朝,成为了开国之君魏文帝,他一边尊奉自己的父亲曹操为魏武帝,一边将自己的妹夫汉献帝封为山阳公。
山阳公拥有一万户的百姓,而且儿子们都被封为列侯。
汉献帝可以在自己的封地上随意走动,真正做到了大权在握。
黄初元年十一月癸酉,以河内之山阳邑万户奉汉帝为山阳公,行汉正朔,以天子之礼郊祭,上书不称臣,京都有事于太庙,致胙。
封公之四子为列侯。
---《三国志》汉献帝煎熬了这么多年,哪里有比这个时候更加高兴的呢?
他现在终于获得了相对的自由,而且拥有了相对的权力。
至少在自己的封地上,他是一个真正的皇帝,谁也阻止不了他行使自己的权力。
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呢?
跟大汉王朝的皇帝相比,一个小小的山阳公却显得无比幸福。
因为山阳公是有实权的山阳公,而大汉皇帝只是一个傀儡皇帝。
汉献帝为此多次感激曹丕的恩赐,之前生死未卜的情况终于得以证实,他再也不需要为自己的性命而担忧。
从这件事上来说,曹丕还是相当厚道的。
自古亡国之君,还能像汉献帝这么安稳过下半辈子的,真的不多。
总结:汉献帝其实还是要感谢曹操的。
没有曹操把汉献帝捡回来,汉献帝可能早就被饿死了。
毫不夸张的说,老刘家那帮诸侯们没有一个是管用的,就算是有点实力的刘表、刘璋之徒,他们也懒得去管汉献帝。
他们更加不敢把汉献帝接到自己的身边,因为他们是自己地盘上的主人,汉献帝这个皇帝来了,他们岂不是要让位给皇帝?
这种傻事他们才不会去干,曹操把汉献帝接回来,虽然有借助汉献帝招揽人才的噱头在里面,可的的确确是给了汉献帝安稳的生活。
人在乱世,多少百姓莫名其妙就丢了性命,汉献帝能够平安活下来,还能够享受锦衣玉食,他还奢求什么呢?
他需要感谢曹操,没有曹操就没有汉献帝的后半生。
如果汉献帝没有活到曹丕登基,那他岂不就没办法成为山阳公了?
由此可见,人的幸运与不幸,其实是相对来看待的。
汉献帝相对于历代汉朝的帝王,的确是不幸的,因为他是亡国之君,是傀儡皇帝。
可相对于天下流离失所的百姓们来说,他是无比幸运的。
他的一生至少不用为下一顿饭发愁,不用为生计本命,最后再差也能落个山阳公做做。
参考资料:《三国志》《后汉书》
参考:

曹操死后汉献帝是什么心情和反应?
汉献帝的一生,可以说是担惊受怕的一生。
自从被董卓立为皇帝后,就被董卓操控,好不容易董卓被杀,自己又像玩偶一样被李傕、郭汜互相争夺。
在大臣帮助下,几经反转,汉献帝终于脱离了长安这个“狼窝”之地,没想到又落入曹操的“虎穴”,被曹操把控,成为傀儡。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操控他二十多年的魏王曹操去世,汉献帝窃喜之时,更多的是担心。
汉献帝清楚,自己没有实权,曹操在时被曹操控制,曹操死后又会被他人控制,来人是谁?
未知的恐惧让他内心忧虑。
终于,世子曹丕即位魏王,汉献帝被逼禅位,被曹丕封为山阳公,到此,汉献帝终于结束了几十年的傀儡生涯,虽然没有了至高无上的皇权名义,却可以自由自在,倒也惬意,悬壶济世,涉足农桑,寿终正寝。

参考:
曹操戎马一生,汉献帝刘协能在群雄割据,江山风雨飘摇的局势下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名义数十年,绝大部分都是依赖曹操的,而曹操去世后,在许都的刘协听到这一消息,心情应该是有喜有悲吧!喜的是禁锢了自己后半生的曹操终于死去,悲的是曹操一早就订下来的王位继位人曹丕有着不下乃父的权谋术数,对刘协来说,自己的境遇只是刚出虎穴,又入狼窝而已。
在曹操总揽朝政的前期,朝中其实还是一些想着兴复汉室的汉朝旧臣,可在公元200年的“衣带诏事件”和公元214年的“废黜伏皇后”两件事后,妄想着诛杀曹贼,还政刘协的大臣们死的死,灭族的灭族,自立的自立,刘协已经没有能力做出任何的反击,他已经沦为一个真正的傀儡皇帝了。
在公元220年正月曹操逝世到十二月刘协禅让曹丕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若说刘协没有什么异常的举动那绝对是不可能的,在曹操势力正盛的时候刘协尚且敢或明或暗的反抗曹操,可以看出刘协是不会甘于大权旁落,让汉室数百年的基业毁在自己手上的,可刘协最后还是失败了,这不是他不努力,也不是他没能力,而是因为魏王的继任者曹丕比他更努力,也比他更加努力。
公元220年正月,曹操逝世的消息一传到邺城,曹丕便星夜疾驰奔往洛阳举行继任之事,这就是为了防止洛阳以南的许都,关西三地的变乱以及西边的刘备和江东的孙权有什么不好的举动,所以一开始曹丕就已经取得了先手,刘协已经输了一招了。
稳定了许都里不安分的刘协之后,曹丕开始了朝廷内部的权力调整,封贾诩为太尉,华歆为相国,夏侯惇为大将军,王朗为御史大夫,前三人都是坚定的曹氏集团拥护者,把朝政和军事都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紧接着又开始一系列的外部军事行动:五月册封山贼郑甘、王照为列侯,安定内部,命将军苏则平定威武、酒泉和张掖关西三郡的叛乱,再命夏侯尚、徐晃和孟达里应外合拿下刘备的上庸三郡,缓解了边境各处的局势,后面北方各路单于和江东都遣使来入贡,等于从正面承认了曹丕的魏王之位,至此,曹丕集团的内忧外患都已解决。
曹丕以雷霆手段使得自己的政权牢不可破,接下来就是顺理成章的“曹魏代汉”了,而刘协这时候也完全没有了还手之力,中外力量都已经承认曹丕的地位了,人心已经在魏而不在汉,再也没有人会帮自己,而复兴汉室也只是远在西蜀的刘备政权的一句空话而已。
不过我认为在刘协心中应该还是对曹操有那么一丝敬意的,毕竟在自己走投无路的时候,是曹操给了自己一碗浓香四溢的鸡汤,把自己和早已名存实亡的汉室又延续了十几年。
即便是在自己想杀曹操的时候,即便是曹操权势滔天,完全有能力代汉自立的时候,曹操始终没有对自己做出不轨之事,甚至还把女儿曹节嫁给了自己,给自己立了一把保护伞。
刘协最后被封山阳公,在自己的山阳国内和曹节过起了行医赠药的神仙美眷生活,最后子女成群而且寿终正寝,从这些方面来说刘协还是要感谢曹操的。
文章来源:那只胖狐狸一只喜欢历史的九零后胖狐狸,以不同的角度看历史,说人物,欢迎各界人士骚扰,一起讨论,但如果是垂涎小编美色的,请一律留下联系方式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