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二环里住公房小平房的又赶不上拆迁腾退的本地穷人怎么办
无奈只能凑合住着,这部分人里其中有一大部分人都处于社会的最低层,四十多岁就下岗了,大约在03年一08年,那时北京的房子还不是很贵,就拿交道口举例,拆迁反迁后,还剩余一部房子,对外卖5000元一平方米,买一个两居室80平米,也只要40万,但很多人都望而却步买不起,随着房价的上涨现在房价已12万一13万一平米,穷人就更别淡买房了。
只能无奈的住在这小平房里,有的是老少三代住在一间十五六平米小屋里,在屋里搭上一层,旁边放个梯子年轻夫妻带个孩子在上面住,老两口住下面,这样家庭也不少。
参考:
住在那里的人实际上生活质量不高,小平房都是很多年以前盖的,夏天潮湿,冬天漏风。
那里的人没有办法,只能是等着解决。
参考:
继续熬着,痛并快乐着。
参考:
忍着,窝着,憋屈着!
参考:
还能怎么办呢,最近都在进行中轴线申遗工作,应该顾不上小平房的本地人。
猫有猫道,狗有狗道,总得活着不是。
住这样的小平房要说几点不方便的地方:1.有的平房院子里是没有公厕的,尤其天冷冬天,出门上厕所多冷啊!冷还不叫事,要是赶上公厕离你家远,你又闹肚子不夸张的说你要小跑去了,还有家里有老人的走的慢,这去一次估计要半个小时。
2.要是赶上老房子,夏天热冬天冷的。
下雨漏水,冬天哪里都漏风,真是有的忙了。
3.一般这样的房子都在不起眼的胡同里,大街面上肯定没有了,停车也不方便,不管是自行车还是汽车,上下班接孩子容易堵。
4.有的房子朝向是不见太阳的,要是阴天再潮湿那滋味可不好过。
符合公租房条件的可以申请,能不能排上你就另说了。
不过城里对老年人看病还是方便的,如果搬个5.6环外,去医院又不方便,估计老年人宁愿住这样的老破小。
参考:
你咋知道她们有没有其他住房,我们南海会馆100多户,基本其他地方都有房,有人不愿意走,现在直管公房,不许出租,否则收回,空置又怕收回,
谁愿意住这破平房,我愿意给钱就走。
参考:
老北京人不喜欢离开城市中心宁愿住在这种地方也不愿去城外住大房子只好住着吧
参考:
房子多大也只住一张床,我和老伴纯老北京人,退休金一万多买不起楼房,宣武门一间九平米平二房生活的挺好呀,知足长乐就好。
参考:
坚强快乐的活着。
我很敬佩他们的心态,面对繁华大都市,面对灯红酒绿的诱惑,面对车流人潮的渲嚣,不失态,不失衡,以积极的姿态过着平凡简单的生活,这是生活的强者,这是市之大者,值得尊重!
参考:
历史遗留问题 一时难以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