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什么不愿意经营东北
说明朝不经营东北,这个太荒谬了。
可以这么说,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对东北地区第一重视的汉人朝代。
首先要讲,在明朝之前,能够真实将统治力扩张到黑龙江吉林这些地方的,唯有辽金元这些少数民族王朝,其中金本身就出自黑龙江,辽和元则从蒙古草原自西而东到来。
汉人朝代最大所及,其实只是辽宁而已。
早期的高句丽,就崛起于吉林东南部,随后则是渤海国。
而就是这个渤海国,一直从唐延续到遭遇辽人入侵而亡国。
所以,今天中国人能说东北是咱的,基本上是大明铸就的。
其次我们要讲,明朝能经营东北,主要功绩归于永乐皇帝朱棣。
朱棣在即帝位之前,是镇守北平的燕王,他对于东北的重要性,显然十分清楚。
尤其是在迁都北京之后,左边是蒙古人,右边便是东北,就如同汉代当年定都在长安,右边是匈奴人,左边是河西走廊,所以汉朝一定要经营河西一样,朱棣,也一定要经营东北。
那么朱棣是如何经营东北的呢?
第一站便是现在的辽宁,这里是汉文化深厚之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已是燕国领地,经济、文化十分雄厚,但也因为这个因素,西晋末年的慕容燕国便以此为入关的出发点,随后吉林的高句丽,更是长期占据辽河以东地区,直至唐初。
稍后契丹(辽)设立五京,其中东京辽阳府就是今天的辽宁省辽阳市。
发家于黑龙江的金,在东北设立了上京路、咸平路、东京路、北京路四个行政机构。
其中上京路辖境最广,北至外兴安岭,西达嫩江流域,南到今吉林省公主岭,东到日本海,东北至鄂霍次克海和库页岛。
咸平路治咸平府(治今辽宁开原市北)。
辖境相当铁岭以北辽河流域地。
东京路治所就在辽阳府。
北京路则在今内蒙古宁城县,现在辽宁西部一部分地区属它管辖。
元明更替之际,元朝在东北设立的辽阳行省,平章刘益投降了明朝,但明军最初只占有辽东,其他地区被元朝大将纳哈出占领,还曾于洪武八年入犯辽东。
最终明朝派大将冯胜率大军二十万进攻,配合以政治招降,终于搞定了纳哈出。
而明朝对东北的处理,其实也是一种“一国两制”。
中国当时是行省之下的州县制,而在东北,最高的行政级别是都司,一个是辽东,另一个便是奴尔干都司。
朱棣时期,为了彻底斩断蒙古的臂膀,终于下决心对东北的女真人展开招抚。
由此便出现了奴尔干都司。
奴尔干都司统治的是汉人政权之前从未直接管理过的地区,所以采取的是一种类似自治区性质的管理制度。
都司之下是各个卫所,而卫所的长官,往往就是当地女真的首领。
而卫所的贡献,则是海东青、貂皮、马匹等土特产品,相当于内地的赋税。
永乐元年,朱棣首先册封了来自吉林的女真首领阿哈出,设立建州卫军民指挥使司(今吉林珲春东北)。
当然建州卫这个名词大家有点熟,因为后来后金就是打这里起来的。
这里要注意的是,在当时,其实存在明朝和朝鲜竞争的关系,因为朝鲜也希望通过获得女真部落的臣服以向北扩张,而最终的结果,正是因为女真部落选择向明朝表示臣服而非向朝鲜臣服,也宣告了今天若干地区归属于中国而非朝鲜——当然朝鲜还是通过各种手段向北延伸了若干距离,这便是:从1416年至1449年,朝鲜在鸭绿江东岸地区设置的“西北四郡”,在
而在此前后,明朝逐渐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成立了一百三十一个卫。
1409年,在黑龙江入海口一带成立都指挥使司以统辖各卫,这便是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统辖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及库页岛的广大地区。
明朝对东北的治理目标其实是很清楚的,那就是对西压制蒙古,在东扼制朝鲜,而后在东北做一些马匹裘皮的生意,让女真人成为明朝在这里的忠诚小伙伴。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一批获得官爵位和贸易特权的女真部落领袖放弃了与朝鲜的联系,宣布效忠于明朝。
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的统治范围,东南起日本海,并包括库页岛,西至斡难河(今鄂嫩河),南接
明朝还曾在当时的吉林制造船只,因为这里盛产松木,且水路交通发达,漕船(运粮食用的船)、沙船(运送官兵的船)、战船都在此打造,每年造船50多艘。
应该说明朝势力在东北地区的大收缩,发生在宣德年间,宣宗皇帝不但停止了下西洋,也停止了东北的经营,甚至内迁奴儿干都司于三万卫(今辽宁开原)。
正是这样一个动作,把吉林、黑龙江和库页岛等等这些区域,又弃归蒙昧状态。
某种程度上说,也为后世建州卫(后金)的崛起,提供了可能。
参考:
开头不感谢
实际上,明朝对于东北地区的经营也不过是辽东镇而已,其实也没冲出辽宁,而且辽东镇以北的广大地区还是无主之地,明朝并没有实际控制。
实际控制必须要满足如下条件:驻军、地方行政机构以及各级行政官吏、相关军事以及行政活动比如巡视边境、审理案件、核查人口、发行货币、收税等。
就明朝而言,明朝对辽东边墙以北的地区并不满足
先不说奴儿干都司存在时间短,奴儿干都司只是一个空壳子机构,其实就是一个招抚机构。
奴儿干都司存在的意义,也就是维持明朝和辽东边墙以北女真部落的封贡关系,但是封贡关系不代表实际控制,没有实际控制就算不上统治。
说白了就是羁縻罢了,形象点说就是某个部落给明朝进贡一点土特产,明朝回赠一个好听的名号罢了,看似是在体制内,但是实际上明朝连其内部的事务都管不了。
那么明朝为何没能经营东北呢?
说穿了,无心也无力。
在明朝看来,东北各个少数民族都是羁縻之虏罢了,给他们一点经济上的实惠让他们不骚扰辽东就可以了,潜意识当中就不认为辽东以北是自己的地盘。
因为相比于元朝,明朝小农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加强。
小农经济虽然生产力和生产效率都比较低,但是胜在稳定,而且明朝对元朝兴亡教训的总结,偏执的认为元朝是因为工商业发达导致的,所以明朝的基本国策就是打击工商业、控制人口流动。
与此同时,明朝海禁也是空前严厉,宋元时期欣欣向荣的海外贸易到了明朝就彻底停滞,变成了官方主导的朝贡贸易。
其结果除了小农经济空前强化之外,带来的就是阶级固化,进而导致明朝经济低迷。
与此同时,华夷之辨这股逆流也开始加强,这和明朝儒家集团重新掌握绝对的政治话语权有关,因为元朝重视实用主义,并没有因为崇儒而对儒家集团高看一眼,反而更重视能创造价值的工商业。
蒙古大汗被推翻之后,儒家集团咸鱼翻身,元朝鼓励工商业的政策被推翻,古典中国由此从开放变为内敛。
所以,明朝放弃长城以北的军事据点以及海外贸易被官方垄断的朝贡贸易取代就不是那么不可思议了。
一句话来总结,就是明朝是一个内敛型王朝。
所以明朝因为儒家集团掌握了绝对的政治话语权而无心经营东北,毕竟在明朝看来,东北都是凶蕃;
同时经济的低迷也让明朝无力去经营东北,因为无法维持这个庞大的地域行政、驻军的消耗。
不过也好在后面的清朝是一个开拓型王朝,把东北边境从辽东推到了黑龙江流域。
全文完
参考:
明代是一直在经营东北地区的。
整个明代都没有完全放弃对东北地区的经略。
不单是中国国内的明朝疆域
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就置辽东都司经营辽东,那时候明代疆域在东北方面到辽东。
高丽于元明之际大肆扩张领土,通过招谕、剿杀、驱赶女真部落。
1393年朱元璋内迁铁岭卫,默许取代高丽的李氏朝鲜占据鸭绿江以东、
到了明成祖朱棣时期明代疆域不断开拓。
明成祖招抚女真部落,于永乐九年(1411年)明朝正式设奴儿干都司,共辖130多个卫所。
同年,明成祖派心腹太监亦失哈等领官军千余、巨船二十五艘,护送康旺等官员至亨滚河口对岸的特林地方,正式开设奴儿干都司。
亦失哈踏足库页岛,向当地土著颁发印绶,并于黑龙江口的南北地区和库页岛设立四座卫,即奴儿干卫、兀的河卫、囊哈儿卫、波罗河卫,并向当地收取毛皮矿产鱼类充当税收。
根据《明史》记载,明朝在奴儿干境内设立的卫所的数目是:卫三百八十四,所二十四,站七,地面七,寨一。
明朝通过设立奴儿干都司和卫所切实有效地加强了对东北地区的管辖。
从明永乐九年(1411)至宣德八年(1433)的20余年中,亦失哈曾10次奉命带领船队出巡奴儿干,进入松花江和黑龙江,登上库页岛。
亦失哈后来更是任辽东镇守太监,为明朝对东北广大地区的管理做出了巨大贡献。
到了宣德十年(1435年)明宣宗撤回在奴儿干的流官驻军,不过之后女真仍奉明朝为主。
成化年间,建州女真势力逐渐发展,危险明朝东北势力,成化三年(1467),明宪宗以建州三卫悖逆不道、屡次犯边为由,联发兵直指建州卫所在地,“犁庭扫穴”,使建州女真元气大伤。
到万历年间明朝在东北卫所增加至384个。
晚明,后金崛起后逐渐取代了明朝对东北的统治,并进占辽东。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整个明朝一直没有放弃在东北地区的经营,期间对东北的经营时松时紧,重视或忽视,主要在于国力。
明朝初期,国力强盛,统治者进取心较强,对东北的经略就强化一些。
明朝中后期,国力减弱,统治者保守安逸,对东北的经略就相对弱一些,但是并没有彻底放弃经营东北。
参考:
网上一直有人喊大明朝铁骨铮铮,而铁骨铮铮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大明朝天子守国门。
天子守国门,历来让很多人觉得提气。
但这句话其实是有问题的:国门在哪?
大明朝定都北京,天子守在京城,然后这叫天子守国门。
明朝人自己就已经把北京当成了国门,到北方边境了。
另外,明朝还修了长城。
古代没有明确的国境线概念,但是,明朝既然修了长城,肯定是认为长城之内是自己的地盘。
长城之外是境外。
抵御外敌的城墙肯定要修在边境,不可能修在自己家里。
明长城包含了一部分辽宁地区,其他东北大部分地区不在长城之内。
情况很明显,明朝人自己认定的地盘在长城之内,长城是边境,而北京又离长城不远,是标准的国门,天子守国门。
有些明粉地
别的不说,最起码和天子守国门对不上了。
蒙古、东北都是明朝领土,北京还是国门吗?
如果明朝领土真那么大,还要天子守国门,他应该定都乌兰巴托或者哈尔滨。
后人怎么畅想是另外一回事。
大明朝当时自认领土,是长城以内。
长城以内是自己的地盘,长城以外就不是自己的地盘了吗?
也不对。
因为古人的观念和现在很不一样。
现代国家之间的边境线上很明确的,画一条线,这边上你家,那边是我家。
咱两家互不干涉。
古代不是这样。
古代有个特殊字叫:藩。
藩国、藩属、藩王、藩篱、外藩。
长城以外的地区,紧挨着明朝的地区,不是外国,也不是本国,是藩国或者藩属。
像朝鲜、越南,有独立的政权,能建国,就叫藩国。
而东北地区当时是各部女真,没有统一的国家,只能叫藩属。
藩,用现在话讲,叫战略缓冲区。
是大陆国家千百年总结出来的政治智慧。
当年苏联为什么鼓动外蒙古独立,就是要在中国这边设立个藩,设立一片战略缓冲区。
防止直接冲突,有事拿外蒙古缓一下。
中国历代王朝更是深谙此道。
首先,一个王朝的实力是有限的。
他要实际控制一片区域,也就是明朝的长城以内。
然后,他会要求周围地区的政权臣服,称臣,称藩。
朝鲜和中国是最典型的例子,日本想侵华,必然要先打朝鲜,因为朝鲜是中国的藩,替中国守着东北方向。
而不论是日本还是美国,只要他打朝鲜,中国必然要出兵帮朝鲜。
打赢了,是御敌于国门之外,打输了,还能再缓一步,下一步才能让敌人打到自己家。
实力不济的时候,也可以通过谈判把藩给卖了。
卖藩和卖国,差距是很大的,压力小很多。
朝鲜、越南这些地方有自己的国王、军队,有自己的政权,叫藩国,可以独当一面。
有了事,中央还会帮忙。
但明朝时期的东北地区并没有统一的政权,没有独立的国家,不能叫藩国,只能叫藩属了。
在没有统一政权的藩属地区驻军,维持秩序,作为前哨据点,也是古代常用手段。
明朝在关外有驻军、有据点,然后女真的一些部落接受朝廷的册封,就包括努尔哈赤本人,这是标准的中原王朝和藩的关系。
其他藩国的国王,也都得经过中原天子的册封。
东北和明朝的关系,既不是本国,也不是外国,而是藩。
明白了这个关系,问题是不是就好回答了?
明朝为什么不愿意经营东北?
根本原因肯定是国力有限,派大部队过来,把这里全平了,设立行省、县镇,委派地方官,收税,部队随时镇压反抗......做不到。
并入本国做不到,设为藩篱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派少量的部队做前哨,平时监视当地人,维持秩序,打仗的时候能抵挡一下,不至于让敌人直接冲到长城底下,给中央多争取点时间。
当地的部族散养,还是让他们按照自己的风俗习惯去生活。
这样做的性价比是最高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你是明朝的皇帝,你会不会花大力气经营东北?
提个醒:藩,藩......换了你也不会经营东北。
东北经营起来是什么?
藩镇。
离藩镇割据就差一步了。
首先,想经营东北,你得有人,得派人去干这个活。
而且这
你得给他军队,给他权利,给他钱,给他粮。
他到东北以后,经营起来,真搞得风生水起,把各个部族笼络到自己帐下,这不就是安禄山嘛。
朝廷给他15万部队,他在本地再拉拢起来15万,30万大军,回手就把天子灭了。
天子还在国门这,离的近。
就算不造反,自立为王不香吗?
古代没有政委、省委书记,也没有宪兵、党组织,军权、政权、钱粮,全掌握在一人手里,他要是做大了,必然要造反的。
如果明朝大力经营东北,派过去一两个大人物,就是典型的吴三桂。
朝廷的银子流水般的送进去,他自己势力变大,不鸟朝廷。
然后朝廷还得撤藩、削藩,搞不好又得打起来,搬石头砸自己脚。
李成梁在东北搞分化瓦解,在各个部族之间搞平衡。
拉拢一部分女真人,打另一部分女真人。
但站在朝廷的高度,对于李成梁也得讲究平衡,不能让他太强。
这在古代是个死结,想统治边远地区,必定设立藩镇,而藩镇一旦强大,必然造反。
而且明朝成祖朱棣本身就是藩王造反起家,后代子孙能不防着这手吗?
但到最后,女真在东北自立大清朝,本质上依然是藩镇崛起,造反。
宋朝、明朝,以中原王朝的能力,在古代,就能控制那么大的地盘。
因为古代生产力落后,交通条件差。
想扩大地盘,必须设藩镇,用有能力的人在外搞扩张。
可这个藩镇一旦强了,就会反噬朝廷。
在古代这是没办法的事。
所以古代对于边疆地区,都希望弱,又不至于弱到崩塌,稳定的掌控在自己手中。
如果当年明朝有实力,又大力经营东北,最后即便不出个清朝也得出个李朝,对于明朝而言,都是一回事。
即便是清朝自己,入主中原以后,他是把东北封起来了。
为什么?
以古代的条件,谁都经营不了。
所以像清朝是不是中国正统王朝,清朝入主中原是不是外族入侵,清朝入主中原和日本侵华是不是一个概念,都很好解答。
安禄山、史思明是不是中国人?
是。
安史之乱是不是外族入侵?
不是。
安禄山要是成功了,他建立的王朝算不算正统?
算。
安禄山、史思明是典型的藩将胡人,藩镇。
和努尔哈赤没有本质区别。
只不过安禄山、史思明之前的官大很多而已。
都是边疆地区,都是藩,都是胡人,都受朝廷的官职。
女真建立大清,顶天算藩属叛乱,叛乱,就是内部问题,不能算入侵。
而日本和中国隔着海,从来没有过正式的藩属关系,是标准的外人。
参考:
历朝都对辽东重视极了,因为辽东离华北平原太近,地理位置实在太重要了。
明朝同样对辽东地区重视极了。
看看明朝在辽东地区的所作所为,便可知道。
一,打开明朝的行政地
明朝在政治上,对整个东北地区可以说是重视极了。
1.明朝在东北地区设置努尔干都司,直接管辖包括外兴安岭在内的广大地区。
2.现在的山东省和辽宁省在,明朝时归辽东都司管辖。
也就是说,明朝把辽宁半岛和山东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
要知道,山东是中原,作为孔孟之乡,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二,有明一朝,对东北地区的军事方面更是不遗余力去经营的。
东北地区的稳定性,出现一点问题,明朝朝廷就立刻做出反应。
明朝对东北规模不大的用兵就不说了,这里,只说大规模的。
1,明成化三年九月,满清的先辈建州女真侵犯边境。
明宪宗派赵辅为总兵,出动三路大军征伐,又让朝鲜出兵协助。
明军对建州女真人犁廷扫穴,建州女真人几乎全灭。
努尔哈赤的祖先也差点死于明军刀下,侥幸逃了一命。
据清朝修的史书记载,明朝五万大军,连同朝鲜军队一起与女真苦战后。
只杀了女真六百九十多人,七百都不到。
这个数据明明显有问题,那么多军队只杀六百多人。
可能是清朝,对成化帝颇有微词的原因吧。
但无可否认的是,经此一役,女真再也无力作乱,直到一百多年后努尔哈赤时才再次崛起。
2,万历年间,在朝鲜对日本人的战争。
这次战争的规模大极了,明朝几乎是倾尽了全力。
川军,浙军,宁夏军等等各地军队都奔赴朝鲜战场,为辽东的安宁流血牺牲。
后期,明一直到灭亡,都在为辽东而拼命努力战斗。
怎么能说,对东北不重视呢?
参考:
这个问题非常尴尬。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明朝被很多人寄予了太多期望。
然而历史上的明朝,却让很多人失望不已,尤其是对边疆的经营。
明朝建立初期,疆域达到900万平方公里的顶点。
然而,当明朝奠基者朱元璋驾崩后,明朝疆域开始大踏步后退。
至1435年明宣宗撤销努儿干都司为止,明朝疆域只剩下两京13省,并维持了较长时间的稳定。
从1387年明朝开国将领蓝玉降服守卫辽东的元朝丞相哈纳出,到1435年撤销奴儿干都司,明朝在东北地区的经营前后维持了49年时间,说明朝不愿意经营东北的说法是有失公允的。
但49年相比于276年的明朝享国时间,未免显得太短暂了些。
在明朝的大部分时间里,统治者对东北确实是放之任之的,在东北最远只能到达辽东北部的铁岭开原一带。
那么造成明朝大部分时间不愿意经营东北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静夜史认为有
这充分说明疆域的维持和国力没有必然关系,决定疆域进退的主要因素,依然是明朝统治者。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确定专制皇权制度之后,统治者就成为是否开疆拓土的决定性因素。
王朝创立初期,出于消灭前朝反抗势力,为子孙后代消除隐患,以及满足
所以对于祖辈开拓的土地,尤其是蛮荒之地,有种崽卖爷田不心疼的感觉,东北就是这样一种情况。
东北虽然距离都城北京不远,但天寒地冻的环境着实让人无福消受,统治这里必定没有统治温暖的江南来得舒服。
所以对于中期以后的统治者而言,在东北地区没有出现明显的威胁时,放弃似乎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2、文官势力渐强大,无开拓欲望王朝中期之后,没有了前期开疆拓土的刀光剑影,加上家天下统治一代不如一代的固有规律,明朝统治者越来越不行成为历史的必然。
但是将舍弃东北的全部责任甩给明宣宗,似乎是不太合适的,因为很多时候九五之尊的明宣宗,也不是什么都说了算。
以北京正北方向的开平卫为例,虽然表面上这个卫所没有人敢于反抗明宣宗的命令,但最底层的卫所军户仍然选择了他们的反抗方式,那就是逃户。
卫所的逃户是明朝初期的重要现象,自朱元璋驾崩以后,逃户就开始越来越泛滥。
即使皇帝三令五申禁止也无济于事,而这样的结果只能是明朝不得不陆续放弃长城以北的卫所。
开平卫逃户现象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气候的逐渐转冷。
长城以北数百里的开平卫尚且如此,位置更靠北的东北地区,有什么动力继续经营下去?
虽说明朝在东北实施羁縻统治,不用明朝直接派出流官进行管理。
但像亦失哈北巡奴儿干都司这样的行动,还是少不了的。
但底下没人愿意去,当皇帝的总不能亲自上阵不是?
而且自朱棣驾崩之后,明朝的文官集团开始迅速膨胀。
明宣宗被文官形容为蟋蟀天子,就充分说明了明朝此时文官势力的强大。
而到了这时,皇帝想不想经营东北似乎并不重要,因为掌握决策权的是文官集团。
而这些自命清高的文人,是没有开疆拓土的雄心的,而被长期压制的武将就更不要说了。
所以明朝中期之后的东北志在必失。
另外,作为我国最后一个汉家大一统王朝。
明朝的身上有所有汉家王朝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受小农经济影响,对于不适宜农耕的地区没有更多的开拓兴趣。
而且,由于现代意义上的主权概念尚未形成,明朝对东北地区单方面的开拓,并不能像清朝和沙俄划定东北边界那样,形成长久稳定的法律文件。
所以明朝疆域必定随着王朝的衰落,最终出现大范围的收缩。
而最北部的东北必将首当其冲。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就像那可怜的奴儿干都司一样,只设立了25年就遭到废弃。
明朝对东北经营最积极的时期,是明成祖永乐年间。
在永乐七年(1409),正式设立奴儿干都司。
奴儿干都司之设,主要是用于招抚东北地区的女真人,让他们朝贡于明朝,表示对朝廷的臣服。
根据《明史》的记载,奴儿干都司成立后,共有384个卫、24个所、7个站、7个地面和1个寨,可以说明成祖的招抚政策还是有一定成效的。
但是,这种招抚和实际上的管理是两回事,明朝只是通过对女真首领的授印而获得名义上的统治权,但并不能真正管理东北。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看明朝时期的地
明朝根本没有把辽东以外的东北地区算作疆域的一部分。
奴儿干都司的存在意义,无外乎是帮助明朝设置了一些交通或军事的据点。
有明一代,明朝对东北的经营主要限于辽东地区。
因此,明朝于宣德九年(1434)废除奴儿干都司,这其实是非常轻松的事情。
如果被废除的是辽东都司,那情况肯定是不一样了,反对声音会激增,这是由于辽东是明朝疆域的一部分。
总而言之,说明朝不经营东北,这是错的。
但关键在于,明朝的经营范围很小罢了。
参考:
长城防线有三个要点,东边是辽东,西边是河西走廊,中间是河套。
只要控制住这三个要点,中原农耕王朝就能对北方游牧民族政权形成压制。
汉朝如此,唐朝如此,明朝也如此。
所以,任何一个强盛的王朝,如果要消除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都必须同时控制这三个要点,少一个都不行。
只要控制住这三个要点,北方游牧民族就很难形成比较强大的游牧部落联盟,也就难以对中原王朝形成实质性的威胁。
唐朝初期,经过反复征讨,基本上控制了这三个要点。
但从安史之乱起,这三个要点就基本上全部失去了。
安禄山本来就是从辽东起兵,之后唐廷抽调陇右、河西和北庭的唐军回援关中,就等于战略性的放弃了西域和河西走廊,导致整个西域和河西走廊地区被异族所占领,吐蕃占领了南疆,回鹘控制了河西走廊,朔方地区在中唐时期还能控制,到晚唐也已经变成沙陀、党项等游牧民族的聚居区了,唐朝也失去控制了。
晚唐到宋朝时期,因为辽东完全失控,渤海国控制东北,东北先后崛起了辽金和蒙古,辽国崛起后,灭掉了渤海国,基本上就控制了东北,并将渤海国的农业技术向大兴安岭以北转移,将今天的呼伦贝尔草原的一些地区都变成了农业区。
比如今天的呼伦贝尔首府海拉尔,在辽国时期就变成了农业区。
金国崛起后,基本上延续了辽国的这个做法,虽然重心转向中原地区,开发辽东、辽西一带的动力有限,但也还是在沿着惯性发展。
这也是金国修筑防御蒙古入侵的长城时的基本路线,就是为了掩护这个已经农耕化的区域,说明这个地区已经变成成熟的农业区了。
蒙古时期对东北的开发和经营而言,是一个大倒退的时期。
蒙古和辽金不同,辽金本身不是纯粹的游牧民族,都是半农半牧的,而蒙古是一个纯粹的游牧民族。
所以,蒙古崛起后,不仅将辽金时期大力开发的大兴安岭以北的农耕区又变成了游牧区,而且将华北的一些地区也变成了游牧区,辽东、辽西基本上都退化成了草原,变成了蒙古统治下的游牧民族的草场。
直到忽必烈登基并统一全国之后,这个趋势才停下来,农耕区和游牧区又逐步恢复到以长城为分界线。
明朝开国后,蒙古全面退出中原地区,朱元璋时期,明朝就已经完全控制了河西走廊、河套和辽东三个地区,这是自从安史之乱以来,中原汉人政权第一次完全控制长城一线,将整个四百毫米等降雨线以南地区都纳入自己的实际控制范围。
并且,在明朝时期,通过驻军和移民,中原汉族农民不断越过长城线,向长城以北延伸,不仅辽东、辽西地区都变成了农耕区,而且将长城线以北一些传统上被视为只适合游牧的地区也变成了农耕区。
由此,我们才能够理解,为什么宁王等朱元璋的儿子的封地都在长城线以北,如果只是游牧区,那肯定是不能当成封地的。
成祖靖难之后,宁王虽然内迁,但对东北的经营并未停滞,而是继续发展,而且形成了奴儿干都司。
虽然奴儿干都司后来被放弃了,明朝并不实际控制,但是明朝对辽东和辽西的控制始终是非常牢固的,而且,山东、河南、河北地区的汉人农民不断向这个地区移民,到明朝晚期,辽东地区的汉人人口已经达到三四百万,当地的蒙古部落只能和汉人错落杂居,接受明朝地方官员的管理。
这也是万历时期李成梁在当地持续进攻当地游牧部落的大背景。
如果没有这么多汉族人口,怎么会有人在明末提出以辽人守辽土的政策?
与我们传统上的认识不同,最不愿意经营东北的,其实不是别的朝代,恰恰就是从东北发迹和崛起的清朝。
正因为清朝是从东北发迹并崛起的,所以有清二百多年,始终将东北视为自己的自留地,严厉禁止汉人向东北移民,也严禁汉人在当地垦荒种田。
不仅是东北,而且连内蒙都是如此,整个长城以北,清朝都严禁汉人主动向这些地方迁徙和垦荒。
一直到清末,清朝快要灭亡的时候,日本人和俄国人都已经在向东北大批移民开发了,清朝才在1908年以后解除了汉人向东北和蒙古地区移民的禁令,这也是电视剧《闯关东》的大背景,等到汉人进入这些地区的时候,面临的竞争对手不是游牧民族,而是现代化的俄国和日本殖民者。
参考:
这个不是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经营不经营得了的问题,东北那块地,在五六十年代,包括七十年代,数百万军人和年轻人大规模开垦,才有了今天的北大仓,而在这之前呢?
想要大规模开垦那里的土地,是很困难的。
从秦始皇开始,汉人就把能开垦,适合耕种的土地都占了,没占的都是不适合耕种的土地,要了没用,所以秦始皇后的两千多年,再怎么开疆拓土,都只能有效占领秦始皇打下的土地,其他虽然占领,但多是羁縻政策,不能有效的收税和流官制度,比如长城以北,两广云贵以南的土地(中南半岛),四川陕甘以西的土地,基本不适合耕种,甚至不宜居。
辽东虽然明朝占领了,但是是羁縻政策,即军事震慑,经济拉拢,他之所以占领,并不是需要这块土地,而是防止这块地方的民族统一壮大,对大明帝国产生威胁,这块地方产生不了任何的经济价值,反而需要明帝国往那里输血,为什么产生不了经济?
没有暖气你去住个冬天试试看?
去用锄头耕地试试就知道了。
参考:
笑了,东北和明朝没一点关系,明朝只对小半个辽宁有过管理,而且只过了十几年就没关系了,其它绝大部分是女真人的地盘,明朝在辽东大量驻军就是害怕女真人统一后威胁明国,别把明粉儿的三无网文当正史!
参考:
倒不是不愿意,只是缺少相应的能力。
朱元璋建立明朝时,北方人口因战乱而锐减,以至于当时大将徐达率军进入河北地界时,竟连筹粮征兵都成为一大难题。
换句话说,北方严重的人口损失,使得明朝前期拿不出富余的人口去开发关外。
明中叶以前,明朝北部始终承受着来自蒙古各部的威胁,瓦剌、鞑靼,甚至是中亚地区的帖木儿帝国都曾动过征讨明朝的念头,更别说还有明英宗被俘,北京城遭遇这样动摇国本的严重事端了。
所谓天子守边,形容的便是这种战略困局。
此外,在沿海尤其是东南地区,长期的倭寇侵袭,也大量牵制和耗费了明朝的人力、物力、财力,时人将明朝的这种国防危机称为“南倭北虏”。
可想而知,在这样的情况下,明朝是没有过多的精力去开发关外的。
当然,明朝虽没有大规模开发关外,但中央政权却没有放弃对关外的控制,小规模的移民也有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