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为何要逼死陆逊
孙权和陆逊曾是一对相知相得数十年,同心协力打赢夷陵大战,配合默契留下许多佳话逸事的君臣,最终却以悲剧收场。
他们的冲突根源是由他们各自出生的宗族立场决定的,终不以其
孙权与陆逊孙吴政权的致命伤,就是政治根基不足,统治合法性严重缺失。
孙氏一门出身寒微,孙坚之父仅仅是个瓜农,此前三代
孙坚孙策这父子两代,皆靠攻杀朝官、杀戮名士而立国开基。
孙策为袁术部将时领兵攻打庐江,陆逊的堂祖父,陆家家主、庐江太守陆康与之苦战两年,病亡于战阵中,陆氏宗族上百口,一半人死于艰苦的围城战和后来的流离迁徙。
孙陆两家,因此结下血海深仇。
陆逊当时年仅十三岁,就要帮年仅九岁的堂叔陆绩(陆康之子)支撑门户,率领族人返回吴郡。
岂知不久后,大仇人孙策兵取江东,陆氏一族不得不从此在仇人眼皮底下讨生活,此时他们对孙氏的观感,自是可想而知。
孙策遇刺后,张昭受命托孤,辅佐孙权继领江东,与包括陆氏在内的江东大族力求和解。
孙权将自己的侄女、也是孙策的女儿嫁给陆逊,并将他作为东吴的后备骨干苦心栽培,让孙陆两家得以在表面上化仇为亲。
但双方内心的芥蒂,又怎是一桩婚事就能化解的?
陆绩后来被孙权派遣到新征服的交州郁林郡为太守,实为流放蛮荒,三十岁出头就英年早逝。
陆绩临终仍自言“有汉室志士吴郡陆绩”,拒不承认自己是孙氏的臣子,还狠狠立下六十年后南北必混一(也就暗喻孙氏灭亡)的预言。
陆家家主,陆逊之叔:陆绩等到孙策之子孙绍已成年,并一度承袭了“吴侯”之位,大约在孙权称“吴王”期间,被改封为“上虞侯”,可见孙权对其的防范。
而作为孙策女婿、孙绍姊夫的陆逊,又多了一层被孙权猜忌的理由。
孙权极信任的大将吕蒙,曾经高度赞扬陆逊之才,在诈病袭关羽时推荐他代替自己的职位。
可是到荆州战役,陆逊已经立下分路军阻断峡口,打垮关羽留守军数万的大功后,吕蒙临死前推荐代替自己的,却变成了孙权的发小兼死党朱然,这样的变更,本身就意味深长了。
【权问:“谁可代卿者?
”蒙对曰:“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
而未有远名,非羽所忌,无复是过。
若用之,当令外自韬隐,内察形便,然后可克。
”】【权问曰:“卿如不起,谁可代者?”蒙对曰:“朱然胆守有余,愚以为可任。
”蒙卒。
】夷陵之战期间,刘备遣吴班诱敌时,东吴诸将请战不成,都认为陆逊胆小畏敌,才会连退百里,不敢出战,因此“各怀愤恨”。
这正说明陆逊虽有卓绝才能,但在吴军中威信严重不足,已经年过四十还被诸将藐视,对比26岁即以中护军与张昭共掌军政大事的周瑜,可说天壤之别。
这也深刻体现了吴军中众多孙氏嫡系的淮泗及寒门将领,对陆逊这个江东大族代表的本能排斥。
【诸将并欲迎击备,逊以为不可,曰:“备举军东下,锐气始盛,且乘高守险,难可卒攻,攻之纵下,犹难尽克,若有不利,损我大势,非小故也。
今但且奖厉将士,广施方略,以观其变。
若此间是平原旷野,当恐有颠沛交驰之忧,今缘山行军,势不得展,自当罢於木石之间,徐制其弊耳。
”诸将不解,以为逊畏之,各怀愤恨。
】——《吴书》陆逊火烧夷陵,大破刘备,被东吴军民视为如同周郎复生的江东守护神,但出生江东大族的陆逊,和周瑜实有本质差别:周瑜食邑四个县,私兵部曲不过数千,而陆逊食邑只有一个县,招募的私兵部曲竟已破万。
以孙权这样历史上出了名的雄猜之主,对陆逊如此做派,又怎么可能真的心神无二,信赖无间呢?
孙权在位晚年,任用吕壹,挑起“二宫之乱”,迫害陆逊、顾雍等出身江东士族的贤臣,更多不是他当真老糊涂了,如何昏庸暴虐,而是身为出生汉末之人,看不清之后的历史大势,不明白其后整整三百多年的士族门阀天下,正是历史发展必然,才和陆逊为代表江东士族,做了一场持续几十年的唐吉柯德战风车的斗争。
徒自损耗国力,摧残人才,埋下东吴的灭亡的隐患。
这是其历史局限性所致。
东吴大帝:孙权其实孙权要是少自作聪明瞎折腾,痛痛快快顺应历史潮流,“孙与陆共天下”,向江东士族全面投诚,而不是与其内耗不休。
没准东吴还真能顺顺当当地多维持几十年,熬到西晋自我爆炸,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之时,那之后接收源源不断的北人,就可以代替历史上的东晋,延命上百年了。
毕竟东吴与东晋、宋齐梁陈并称南方六朝,作为六朝的开启亦是秦大一统后,第一个成功割据江南的政权。
而后来东晋能立国的关键,无非也是王导这个奇才居中调度,协调好了南渡世家和江南士族的关系,以南渡世家控制中枢,地方权益尽委于当地士族的利益分配,取得各方面一致支持。
至于本身只是远支宗亲的晋元帝司马睿,仅仅是个招牌幌子罢了。
其本人可是对当地士族谦虚表示,寄居他人国土,不好意思的。
换言之,短短三十年,西晋朝野还并没有真正将江南当做自己的国土,某种程度上,东晋亦是东吴借尸还魂。
参考:
在孙权的眼中,陆逊不得不死。
陆逊是东吴政权中最大的权臣,而且陆逊又是四大家族的代理人,孙权一死,朝中将无人能够控陆逊的野心。
谁能保证陆逊不会为陆康报仇?
谁能保证陆逊不会成为东吴的司马懿?
届时孙家的权力将会被以陆逊为首的四大家族架空,孙家祖孙三代所打下的基业,将名存实亡。
三国中的东吴第一名臣,既不是周瑜也不是鲁肃,而是一代白衣儒将陆逊。
陆逊就是东吴版的诸葛孔明,襄樊献计收荆州、夷陵之战败刘备,石亭之战败曹休陆逊辅佐孙权数十年,出将入相,呕心沥血,撑起了东吴的半壁江山。
如此一看,历史的孙权和陆逊也称得上是一对好搭档。
然而陆逊晚年却以悲惨收场,究其原因,并不是大家常说的孙权昏庸,只是二人中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第一点原因:功劳和家族影响太大。
陆逊家族在江东一直都是世家大族,其家属和亲戚大多都在朝中或者地方担任过大大小小的职务,比如说他的父亲是九江都尉,祖父是城门校尉陆康,家族的力量就在一代一代的积累之下逐渐厚实起来。
陆家乃是江东士族的代表,妥妥的地头蛇,孙权想要坐稳东吴这块地盘儿,前期必然要拉拢。
所以陆逊走上了前台,陆逊在对曹刘作战的过程中立下了卓越的功劳,首先在荆州打败关羽,而后带兵灭掉蜀军夷陵重病,最后又在跟曹休和曹丕对战的过程中取得大胜,可以说江东之民没有一个不尊敬这位统帅,有些人可能把他看的比主公都重。
等到陆逊官至丞相以后,朝中势力基本都依附到了陆逊的身后,加上陆氏一族在江东长久的发展,这让孙权感到非常不安,所以陆逊越是立下大功,他就越是要除掉此人,毕竟他的光芒已经太耀眼了。
事实上,陆家和孙家本就有旧怨,当年孙策曾在袁术指示下,兵围庐江城,陆家饿死上百口人,陆家家主陆康也因此郁郁而终。
第二点原因:陆逊拥护太子。
在孙氏拒收江东而成帝业以后,他们的继承系统中也出现了太子这个位置。
虽然说太子一直都是自己家的子嗣,但是历代的君主都有一个“原则性”忌讳,那就是自己在世之时,太子越“安分”越好,对于那些想要提前继位的太子,各位君主也都是极其厌烦(皇帝的待遇太舒服了,亲儿子也不能让)。
在这样的心理背景之下,孙权自然是希望太子在宫中没有太大的势力。
可是此时的陆逊却来“插了一脚”,他跟太子的关系持续“升温”,外界已经对陆逊支持太子的态度非常清楚,而且有很多“陆派”官员也纷纷和太子交好,这种现象君主只要不是傻子就不能容忍,孙权自然要想办法对陆逊动手。
第三点原因:陆逊有另一层身份。
无论是在正史还是在小说之中,都点出了陆逊是孙策之婿的说法,这个说法对分析孙陆间的君臣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依据。
古代的继承制都是父子传承,不过孙策死后其孩子还非常幼小,面对着当时紧迫的局面,他必须安排一个能承担大局的人来交接权利,所以他只好越过儿子找到了弟弟。
虽然兄弟俩对于权利交接一事都是彼此情愿的,但是这件事情毕竟是“坏了规矩”,更重要的一点是,孙策的那个儿子还在一直成长,后期更是健康的成为了一个很有能力的人,就算这个侄子没有夺位的心思,那孙权也是很难安稳度日的。
这从他的行为之中也能看得出来,在自己成吴王之时,侄子的爵位是侯爵,等到自己成帝以后,侄子的爵位还是侯爵,这明显是限制侄子的“事业发展”。
在这层心理的推动之下,他对原先孙策的一众姻亲和大臣都有防范之心,对陆逊这位女婿也有些防备,等他觉得自己控制不住陆逊以后,就果断解决了这个“麻烦”。
综上所述,陆逊的死是在情理之中的,他立的功劳并不能成为他活命的资本,反而会加快他的死亡,这也是政治博弈中最无奈的事情吧。
参考:
孙权逼死陆逊确有其事,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陆逊一不小心趟了浑水。
什么浑水呢?
孙权与大臣杨竺私下秘商废除太子之事,而这件事情被人捅了出去。
于是孙权彻查告密之人,陆逊也是嫌疑人之一。
那么陆逊是怎么被孙权逼死的呢?
书上是这样记载的:权累遣中使责让逊,逊愤恚致卒,时年六十三,家无馀财。
出自《三国志》也就是说孙权多次遣使责备训斥陆逊,陆逊悲愤难当,被气死。
因此可以说是孙权硬生生的逼死了陆逊。
陆逊有王佐之才,孙权一向和陆逊关系甚好,为什么要逼死陆逊呢?
太子之争到底是怎么回事?
泄密事件又是怎么回事?
听我慢慢分析!孙权有七个儿子,三个女儿。
女儿和太子之争无关,就不展开说了,主要说儿子。
二儿子孙虑死于公元232年,死时只有二十岁。
当时的太子是大儿子孙登,不巧的是,孙登也于公元241年病亡,时年三十三岁。
太子孙登病亡后,按照年龄大小的顺序,孙权的三儿子孙和成为太子。
孙和的母亲是王夫人。
孙和成为太子引起四子孙霸的不满。
于是孙霸阵营的许多大臣蓄谋陷害太子孙和。
孙权晚年病重无法前去太庙祭祀,于是派太子孙和前去。
孙和祭祀完太庙顺便拐到太子妃叔叔的家中聊聊家常。
这时有人告密,诬告太子孙和在太子妃家族中密谋篡位事宜,意
还说孙和的母亲王夫人看到孙权卧病在床,面露喜色。
太子不得与大臣结党营私,因此孙和的行为被孙权所怀疑。
孙和的母亲王夫人也被孙权召去训斥。
王夫人羞愤难当自杀。
从此太子开始忧心自己的地位不保。
孙权自从这件事情之后开始有废黜太子的打算,于是私下找到杨竺,询问杨竺的意见。
杨竺说四子鲁王孙霸文武兼备,可以执掌国事。
于是孙权许诺要改立孙霸为太子。
权时见杨竺,辟左右而论霸之才,竺深述霸有文武英姿,宜为嫡嗣,於是权乃许立焉。
出自《吴录》事有凑巧,当时太子的一个下人正好藏在屋内的床下,孙权和杨竺的密谈都被这个下人一字不差的听到了。
这个下人随即汇报给了太子孙和。
孙和很着急,于是找到陆逊的族人陆胤密商,太子委托陆胤说服陆逊上书保太子之位。
陆逊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也很着急,废长立幼是古之大忌,于是陆逊上书孙权阻止废太子之举:逊上疏陈:「太子正统,宜有盘石之固,鲁王籓臣,当使宠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获安。
谨叩头流血以闻。
」陆逊三番四次上书,孙权置之不理。
陆逊又请求觐见孙权,孙权不见。
其实这时的孙权很纳闷,到底是谁把废太子的事情给捅出去的?
孙权第一时间想到了杨竺,因为当时是密谈,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没有第三人知道。
杨竺感到很冤枉,说自己谁都没有告诉。
于是孙权让杨竺查一下,到底是谁告的密。
杨竺就说最近只看到陆胤和太子走的很近,一定是他告的密。
孙权又召陆逊过来问话,陆逊直言不讳说是陆胤告诉他孙权要废太子。
这时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陆胤,而陆胤知道这件事情也是因为太子告诉他的,于是为了保护太子,陆胤便对审问他的人说:是杨竺告诉我的。
孙权本来就怀疑杨竺,因为杨竺是当时唯一一个参与对话的人(孙权不知道床下藏有太子的人),于是孙权让人严刑拷打杨竺。
后来,杨竺受不了酷刑的折磨,招了假供,自污说确实是自己告的密。
随后杨竺被斩。
竺不胜痛毒,服是所道。
初权疑竺泄之,及服,以为果然,乃斩竺。
于是这件罗生门事件画上了句号,杨竺被斩,真相被埋没。
但是孙和的太子之位也没有保住。
孙权随后对陆逊及其太子的支持者展开了清理:而逊外生顾谭、顾承、姚信,并以亲附太子,枉见流徙。
太子太傅吾粲坐数与逊交书,下狱死。
陆逊也被孙权派人数次责问,陆逊失宠,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时有人诬告陆逊的侄子在芍陂之役夸大军功谋取官位,这件事情也连累到陆逊。
陆逊在孙权和大臣的轮番攻击诬告下,生了重病,不久便死了。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孙权的三儿子孙和与四儿子孙霸争夺太子之位,陆逊上书为太子争位,而这时孙权是倾向于废黜太子的,这样的话陆逊就逆了龙鳞,终于在这场太子之争中以被逼死收场,结局可悲可叹!这次太子之争的结局是:太子孙和被废,鲁王孙霸被赐死。
孙权最小的儿子孙亮被立为太子。
本回答独发于
历史真相是:陆逊是死于“多嘴”,好管闲事!得罪同僚,陷入派系倾轧和夺嫡之争,自掘坟墓,至尊猜忌,惊愤而死!三十六计有一篇”疏不间亲”,陆逊没读懂,不会用。
他就因为不懂什么叫“疏不间亲”之计,所以招致失败。
古语:明哲保身。
陆逊也没读懂啥意思,他的失败就是“好管闲事”,口没遮拦。
三国时代的陆逊,相当于蜀国的诸葛亮,出将入相,名震天下!论战功,诸葛亮比不上他!一个吴蜀夷陵之战,一个吴魏石亭之战,足以使陆逊成为三国最耀眼的名将!论政绩,陆逊颇有贡献,堪称治国能手!孙权对他的信任,比对周瑜、鲁肃还有过之,可谓亲密无间。
孙权连大印都交给陆逊,随他批复公文和写书信给诸葛亮。
吴国赤乌七年(244年)正月,孙权委任陆逊做丞相,原来的官职:荆州牧(荆州地区军政长官)、右都护、武昌留守(武昌地区司令员),照旧担任。
在吴国,除了孙权,应该没有谁会正面冲撞陆逊了。
他是权倾朝野的权臣、统帅!陆逊怎么会搞到惊慌悲愤而死呢?
除了他玩死自己之外,还能有谁?
谁有这个能耐玩死陆逊?
一,陆逊“多嘴”,好管闲事,得罪同僚。
讲四个事例:第一个,当面规劝诸葛恪:“才学比我优秀的人,我会尊重他,学习他,协助他和我一齐升迁;
才学比我差的人,我会扶持他,使他有进步。
如今我看你的气势,欺负上司,又看不起部下,你会搞到上下不和,这样做不利于你建立德行和发展事业,人和才是基础。
”诸葛恪就是东吴名臣诸葛瑾的儿子,十分聪明,是东吴最有名的“神童”。
诸葛恪当面接受批评,但心里知道陆逊很讨厌他,而陆逊又是吴国最有实权的人,不能得罪,只好放下姿态,装孙子,写信向陆逊认错,解释一番,表示以后会改进。
这诸葛恪是什么人?
是心比天高,要与他二叔诸葛亮看齐的牛人!陆逊当面批评,他能原谅吗?
肯定怀恨在心。
第二个,当初暨艳兴建豪华府第,人们议论纷纷。
陆逊也规劝告诫暨艳:你这样做不妥,树大招风,太炫富了,必然会招致群臣嫉妒,你是取祸之道!无可否认,陆逊是出于好友一片好心劝告。
但暨艳正在兴头上,“我建房子关你屁事呀?
多嘴!吃饱撑着!”暨艳肯定这样想,不听,还责怪陆逊好管闲事。
第三个,疏不间亲,陆逊反行其道:多嘴。
广陵人杨竺,有些才学,少年得志,名气很大!陆逊认为杨竺华而不实,好高骛远,最终会惹祸败亡!所以,陆逊就规劝杨穆(杨竺哥哥):你要和你弟弟分开居住,分家,各自生活。
免得你弟弟以后闯下大祸了,把你也连累进去!杨竺肯定会知道陆逊离间他兄弟感情。
心里能不怀恨吗?
(注意了:就是这个杨竺,整死陆逊的)第四个,疏不间亲,陆逊反行其道:口没遮拦,又多嘴得罪人。
当时的吴国,原太子孙登早逝,皇储空缺,就出现两宫争夺太子之位的热潮。
孙权册立第三子孙和(224年-253年,就是孙皓父亲)为皇太子。
本来名份已定,没啥好争了。
但是,孙权的另一个儿子、鲁王孙霸(与孙和同父同母亲兄弟)不服气,觉得自己比孙和有才。
而孙权的长女全公主又与孙和母亲矛盾很深,担心孙和继位会对她不利,所以就联合孙霸打压孙和!这就好玩了!三姐弟分裂成两个阵营!朝廷内外的官员,都在看风向,都卷入到这场“夺嫡之争”,很多官员派遣子弟支持孙和或孙霸。
大臣全琮写信给陆逊(镇守荆州),告知朝廷两宫夺嫡的情况。
陆逊认为这些官僚子弟应该凭借自己才能升迁,而不应该走这条路:去站队支持某一方获得升迁、赏赐。
陆逊强调自己保持中立,不参与两宫斗争。
他指出:这些支持两宫夺嫡的官僚子弟,必定会各自结成党派,互相攻击,恶性竞争,不择手段,这是古人最忌讳的事!其实,全琮的二儿子全寄已经加入到孙霸幕府中,全琮是卷入夺嫡事件中的人了。
陆逊写信规劝全琮:学习金日磾杀子的做法,以免祸及满门!陆逊真是直言不讳:竟然教唆全琮除掉老二,以免惹祸上身。
(哪个做父亲能接受呢)所以全琮看了陆逊的回信,非常不满,从此对陆逊心生怨恨!而陆逊也觉得全琮“不妥”,就不来往。
没多久,全琮、全寄父子首先发难:上奏弹劾陆逊的外甥顾承曾经串通陈恂,虚报战功,骗取朝廷奖赏!孙权准奏,就将顾承和他哥顾谭流放边远地区。
陆逊得知此事,十分愤怒。
(他是好心办坏事,不知人心险恶)二,卷入夺嫡之争,遭派系倾轧,遭奸人构陷,遭皇帝猜疑。
这场夺嫡之争,陆逊本想置身事外,但老天不放过他!由于全公主和孙霸不断在孙权面前捏造是非诋毁孙和,孙权对孙和的信任日渐浅薄,开始讨厌他。
群臣眼见为实,耳听为真,都感觉孙和地位不保!接班人也许是鲁王孙霸,于是纷纷站到孙霸这边了!孙霸气焰嚣张,有恃无恐,做事更加张扬,放肆。
孙和确实惊慌,无论他如何努力如何解释如何修补关系,都很难取得父皇的宠信!但是,孙和不能坐以待毙!他往孙权寝宫派遣探子,以求摸到更多消息。
一次,孙和的探子(太监)潜伏在孙权床底下,偷听到孙权和杨竺(孙霸亲信)的一段谈话,得知孙权有意改立孙霸做太子!此事非同小可!孙和收到密报,十分恐惧,赶紧秘密召见亲信陆胤,商议对策。
孙和恳请陆胤趁出差武昌的机会,想办法请他族父陆逊出面,上奏章支持自己做太子!此时,孙和的老师、太子太傅吾粲也几次写信给陆逊,请求支持孙和!陆逊这回又多嘴好管闲事了!他竟然几次上奏章,讲述“嫡庶之分”,请求孙权支持孙和,抑制孙霸,千万不能更改储君,动摇国本。
陆逊还请求进京面见陛下。
陆逊用兵打仗,治理地方,都是能人。
偏偏在这件事上,他犯下最愚蠢最不可原谅的重大错误:孙权想废掉孙和改立孙霸,这件事是在孙权寝宫里谈论的,当时就只有孙权和杨竺知道!如此机密的事情,陆逊远在千里之外的武昌,他是怎么知道的?
?
显然,是皇宫寝室走漏风声了!孙权立即警觉起来!孙权下令将杨竺、陆胤、吾粲三人下狱,审讯。
孙权对陆逊还算宽容的,没有逮捕,没有采取严厉措施,只是派使臣去荆州宣读圣旨:责备陆逊不该打听宫中机密,插手皇储之争!陆逊至此才恍然大悟:自己这回真是飞蛾扑火,引火自焚了!杨竺心恨陆逊离间他们兄弟关系,在狱中就拼命揭发陆逊“二十条罪证”,指控陆逊暗助孙和夺嫡,密谋篡位!(杨竺下手真狠啊)因为陆逊的堂侄子陆胤参与到两宫夺嫡之争,他是孙和的亲信!陆逊自然有大大的嫌疑!他又傻乎乎给孙权上奏本,明确支持孙和!这回他如何说得清楚?
还有更严重的,陆胤不肯招供,把所有责任揽到身上,一口咬定是自己所为!他不肯供出是孙和指使!陆胤这样的供词,陆逊能逃干系?
他跳到长江也洗不清啊!还有更严重的,此时孙权的注意力不在孙和、孙霸身上了,他想册立自己最宠爱的第七子孙亮做太子!孙亮很聪明,他的老师就是吴国“神童”诸葛恪!诸葛恪是何等聪明人哦,一看风色转变,风水轮流转到自己这边来了,还不抓住机遇,更待何时?
所以他毫不犹豫加入到倒陆阵营!抓住杨竺招供“二十条”攻击陆逊(有陆逊支持孙和,诸葛恪支持孙亮就没机会)朝廷中的大臣,有很多人眼红妒忌陆逊位高权重,好管闲事,就纷纷起哄,弹劾陆逊犯罪“二十条”!陆逊既惊惶又恼火!精神压力山大,忧郁愤慨病死。
史载:“陆逊终不胜愤忿而卒”。
(史书没说陆逊怎么死法?
没说自杀,应该是病死比较准确)这场夺嫡之争,持续几年,搞到孙权十分震怒和闹心,就下旨废掉孙和,赐死孙霸,改立孙亮为太子。
封诸葛恪为太傅、大将军。
孙权还下旨:将孙霸的党羽全寄、吴安、孙奇、杨竺等人全部处死!全琮当然受到牵连,全家被流放边远地区。
杨竺哥哥杨穆因为早已分家另过,曾经写信规劝杨竺不要参与孙霸夺嫡,所以免于处罚。
三,孙权的悔泪。
陆逊死后,孙权后悔,顾念陆逊功劳,由次子陆抗继承爵位(陆逊长子早死)。
孙权任命陆抗为建武校尉,率领陆逊部队五千人,并让陆抗运送灵柩回江东,葬于横山(今上海松江昆冈乡境内)。
后来,陆抗进京面见孙权,当面向孙权解释清楚,洗清了杨竺所指控二十条罪名。
太元元年(251年),陆抗回到建业(今南京)治病。
等到陆抗治好病离开时,孙权召见他,话别,哭着说:“我过去听信杨竺的谗言,搞到不相信你父亲,由此也辜负了你啊!我前后问过的所有案卷都烧毁了,不会有人再见到这些卷宗了。
”永安年间,追谥陆逊为昭侯。
附录陆逊给孙权的政治建议书一份陆逊建议:“国家以民众为本,强盛取决于民众的力量,钱粮货物皆出自民众。
民众富强而国家弱,民众贫穷而国家强,这种事例从古未有。
所以治理国家之道:得到民心则国家兴旺,失去民心则国家出现动乱。
如果当政者不让老百姓得到利益,而又想让老百姓竭力效劳,为国家做事,这是很难做到的。
故此《诗经》有讲:‘让利于民,上天赐福’。
请求陛下广施恩惠,安抚赈济百姓,这样积累几年,民生有望,国家财政有盈余,就好办事,再考虑其他方面发展。
”后世评价孙权评价:①此诚长者之事,顾人不能为耳。
②孤与君分义特异,荣戚实同,来表云不敢随众容身苟免,此实甘心所望於君也。
③伯言常长於计校,恐此一事小短也。
④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
⑤昔伊尹隆汤,吕尚翼周,内外之任,君实兼之。
吕蒙评价: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
贾诩评价:孙权识虚实, 陆逊见兵势。
刘备战败评论:吾乃为逊所折辱,岂非天邪!诸葛瑾评价:伯言多智略,其当有以。
步骘评价:丞相顾雍、上大将军陆逊、太常潘濬,忧深责重,志在谒诚,夙夜兢兢,寝食不宁,念欲安国利民,建久长之计,可谓心膂股肱,社稷之臣矣。
先太子孙登评价:陆逊忠勤於时,出身忧国,謇謇在公,有匪躬之节。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刘备天下称雄,一世所惮,陆逊春秋方壮,威名未著,摧而克之,罔不如志。
予既奇逊之谋略,又叹权之识才,所以济大事也。
及逊忠诚恳至,忧国亡身,庶几社稷之臣矣。
傅玄评价:及权继其业,有张子布以为腹心,有陆逊、诸葛瑾、步骘以为股肱,有吕范、朱然以为爪牙,分任授职,乘间伺隙,兵不妄动,故战少败而江南安。
陆机评价:①周瑜、陆公、鲁肃、吕蒙之畴入为腹心,出作股肱。
②汉王亦冯帝王之号,率巴、汉之民,乘危骋变,结垒千里,志报关羽之败,
而我陆公亦挫之西陵,覆师败绩,困而后济,绝命永安。
续以灞须之寇,临川摧锐,蓬笼之战,孑轮不反。
袁宏评价:伯言蹇蹇,以道佐世,出能勤功,入能献替。
谋宁社稷,解纷挫锐,正以招疑,忠而获戾。
萧子显评价:柳世隆势居中夏,年浅位轻,首抗全师,孤城挑攻,临埤授策,曾无汗马,勍寇乖沮,力屈于高墉,乱辙争先,降奔郢路,陆逊之破玄德,不是过也。
许嵩评价:①性忠梗,出言无私,立朝肃如也。
②为人素俭知足。
苏轼评价:陆逊之于孙权,高颎之于隋文,言听计从,致君于五伯矣(这篇文章,查阅三国吴国很多史料,理清思路,用了7小时才写成)大城公在报刊发表文章原用笔名:东山尹,庄满,鸣白,营种。
1996~2005年在全国畅销杂志包括广东省《共鸣》《家庭》《深圳青年》《佛山文艺》《江门文艺》《惠州文学》《同舟共进》《炎黄春秋》《家家乐》《金桥》河北省《文史精华》河南省《名人传记》《人生与伴侣》《时代青年》湖北省《幸福》《治安纵横》《知音》《警笛》《今古传奇》湖南省《康乐园》广西《西江月》《灵水》海南省《青年时代》四川省《龙门阵》《分忧》《成都商报》云南省《女性大世界》陕西省《家庭之友》内蒙古《这一代》上海《青年一代》《文汇报》安徽省《恋爱婚姻家庭》北京《婚姻家庭》吉林省《演讲与口才》《做人与处世》黑龙江省《家庭生活指南》,等等杂志报纸发表各类文章160多篇;
创作123万字长篇历史武侠小说《谁主天下》60万字长篇历史武侠小说《还我河山》39万字名人传记《北洋军阀列传》武侠小说在《江门文艺》连载;
撰写《科学发展观》理论文章17篇;
创作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本一部;
深入研究中医药和肿瘤学科20年
参考:
虎啸龙吟最近热播的历史剧《虎啸龙吟》中,公元228年,东吴的大都督陆逊利用地形优势,以区区五万人马在石亭击败曹休的十余万大军,直接将曹丕的四位托孤大臣干死一位,也为司马懿扫灭了一个政敌,看到这里,我就对这位于荆州计擒关羽、于夷陵烧败刘备致其抑郁而死的东吴名将推崇备至,同时我更期待蜀国的诸葛亮拖死司马懿的另一政敌曹真,直至冢虎司马懿与卧龙诸葛亮的巅峰对决!北伐的诸葛亮不过,鉴于电视剧播出缓慢,所以今天我想探讨的是,十余年后的公元245年,建功立业颇多的陆逊却被吴帝孙权逼死!在石亭大败曹休的东吴名将陆逊这是为什么呢?
本人认为,孙权逼死陆逊,主要在于
青壮年时的孙权于即位初期,在用兵上虽进攻不足但防守有余,在治国上虽越汉粗安但和谐安定,在用人上虽军权旁落但知人善任,在外交上虽朝魏暮蜀但左右逢源。
壮年时意气风发的孙权在统兵作战方面,孙权有周瑜统兵先诈降再火攻,则奸雄曹操铩羽于赤壁;
有吕蒙统兵先示弱再偷袭,则悍将关羽兵败身死于荆州;
有陆逊统兵先诱敌再后发制人,则枭雄刘备、宿将曹休先后败愧致死;
有贺齐、诸葛恪统兵,则久平不定的山越集体投降化敌为友……直言敢谏的骨鲠老臣张昭在生活作风方面,孙权之有张昭,犹如唐太宗之有魏徵,壮年气盛的他,虽有热衷猎虎之弊习,却无太康失国之患;
虽有酗酒无度之歪风,却无纣王饮酒误国之祸;
虽有一意孤行致使将士枉死辽东之愚举,却无恼羞成怒冤杀贤臣之恶行……一言以蔽之,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当时最牛的曹操对壮年孙权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孙权前半生的精确概括。
然而,是人都会老,是老都会昏庸。
晚年的曹操如此(对付关羽时想迁都),晚年的刘备如此(对付陆逊时大意),晚年的孙权,更是难以例外。
晚年的孙权,重用校事吕壹监视百官,搞得朝野上下人人自危;
既立太子又宠爱鲁王,导致朝野百官结党互斗家国不宁;
废掉贤德储君册立孤弱幼子埋下死后乱国祸源;
借两宫之争大肆屠杀江东豪族埋下亡国祸根……懂得与孙权相处的贤相顾雍可惜,晚年的孙权在胡作非为时,已没有张昭、顾雍、诸葛瑾等贤臣劝谏规正,而老资历的陆逊在频繁上疏劝谏孙权时,孙权感受到的不是张昭那种倚老卖老不听不敬老不爱贤的无可奈何,不是顾雍那种沉静规谏老成谋国的心安理得,不是诸葛瑾那种肝胆相照生死不负的君臣相得。
相反,晚年猜忌成性的孙权,感受到的是陆逊倚仗军功仗势欺人的气势咄咄,感受到的是陆逊干预帝王家事意
正是晚年孙权的猜忌成性杀人如麻,陆逊被皇帝使者逼迫时,众多大臣才缄默不言幸灾乐祸,正是晚年孙权对陆逊的忌惮防范万分深刻,陆逊才会被孙权使者逼迫数次至死。
其二,陆逊卷入了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的储位之争,为了防止自己死后,在储君幼弱的情况下,吴国出现类似蜀国诸葛亮、魏国曹爽司马懿之类专权独断的权臣,孙权特意将功高震主的陆逊逼死。
公元241年,吴帝孙权的长子,也即太子孙登英年早逝,而其次子孙虑,更是在十年前就挂了。
孙权贤明但英年早逝的长子孙登不得已,孙权只好立三子孙和为新任太子,可是,孙和的储位没有大哥孙登那么稳若磐石。
宽和贤德的孙和因为孙权的女儿孙鲁班一直在挑拨孙和与父皇的矛盾,同时,孙鲁班力挺鲁王孙霸,想支持孙霸,进而将孙和取而代之。
名为大虎实则确为母老虎的孙鲁班为什么孙鲁班想搞掉孙和换上孙霸呢?
原来,孙鲁班的母亲是步练师,虽然已经逝世,但死后她被孙权追封为皇后。
不过,在孙登早死,孙和继任为太子的情况下,母以子贵,孙和的母亲王夫人极有可能取代步练师成为新任皇后,而之所以王夫人一直没有如愿,皆因孙鲁班为了维护母亲权位而一直在孙权面前诋毁王夫人。
孙鲁班之母步练师孙鲁班清楚地认识到,等到孙权去世孙和继位,孙和的母亲王夫人就会荣登太后之位,到时,因为自己从中作梗而一直无法荣登后位的王夫人一定不会放过自己。
所以孙鲁班不希望孙和长期占据储位,所以想力挺孙霸取代孙和,这样,她在将来才能高枕无忧。
正是在孙鲁班的挑拨离间和搬弄是非下,孙权对太子孙和日渐冷落疏远,对鲁王孙霸则有意亲近且刻意使其具备和孙和同样的待遇。
骄横的鲁王孙霸如同晚年的曹操在次子曹丕和四子曹植身上搞公平竞争储位一样,孙权在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之间搞公平待遇,也使吴国百官分别支持孙和与孙霸。
据史书记载,因为太子孙和的位居储位却不受宠以及鲁王孙霸的屈居王位却与太子待遇相同,导致将军大臣举国中分,即支持孙和的大臣和支持孙霸的大臣各占吴国官场的半数,国家党同伐异的政治斗争亦由此而起。
孙权清楚地知道,蜀国自刘备死后,便改姓诸葛了,只是因为诸葛亮兢兢业业没空篡位,蜀国才又改姓刘。
而魏国在魏帝曹睿死后,继位之君孤独幼弱,所以魏国是改姓掌权者曹爽的秦氏(曹爽的祖父叫秦邵,其父曹真是曹操养子)还是改姓重臣司马懿的司马氏,目前还无法确定,但能确定的一点,就是魏国绝不再姓曹。
正是看到西面的蜀国和北方的魏国皆因先帝驾崩、新君孤弱而出现过改朝换代之危,所以孙权才会既封宽厚仁慈的孙和为太子,又给骄横跋扈的孙霸以相同待遇,以防止将来的新君孤弱局面,所以孙权才会对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的重臣陆逊忌惮三分。
诚然,孙权也知道,陆逊对自己绝无非分之想,但是,陆逊对看上去仁弱的孙和,对看上去外强中干的孙霸有没有非分之想呢?
一旦自己死后,孙和与孙霸能否镇得住陆逊及一班江东豪族呢?
孙氏江山会不会在自己死后也面临改朝换代的危机呢?
这些,孙权不确定。
但孙权能确定的是,孙和与孙霸不团结,两子为争储君之位,已经各自勾联起一半的大臣们开始勾心斗角,开始党同伐异。
如果自己死后,陆逊及江东豪族们利用孙和与孙霸的兄弟阋墙鹬蚌相争,来个后发制人的渔人得利,那孙氏江山就极有可能易手于异姓!这是孙权能确定且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孙权才会防患于未然地先发制人,去逼迫陆逊自裁。
公元245年,孙权派使者带着莫须有罪名的罪状书,三番四次去武昌责问陆逊,已年届63岁的陆逊不堪受辱,憋屈至死。
陆逊之死,并不是因为他有谋反之心,而是因为他卷入了孙和与孙霸的储位之争,他虽没有谋反之可能,但却有在孙和、孙霸兄弟阋墙后渔翁得利专权独断的可能,而只要有这种可能在,东吴的世家大族们就有凌驾皇族孙氏继而改朝换代的可能。
正是在这种可能的逼迫下,孙权才会轮番逼迫陆逊直至将其逼死。
其三,逼死陆逊,只是孙权长久打压江东世家大族的一个典型和延续,因为陆逊就是江东豪族。
长期以来,孙策、孙权之所以能够在江东立足,主要在于他们获得了以朱陆顾张为首的江东豪族们的鼎力支持。
被江东豪族暗杀的孙策不过,孙策、孙权的屡次北伐却大大伤害了江东豪族们的利益,因为屡次北伐,若胜了,获得北方土地的将会是追随孙策、孙权的北方人(如张昭、吕范、鲁肃、吕蒙、诸葛瑾等),若败了,承担损失的却是江东豪族们(如朱据、陆逊、顾雍、张温)。
因此,矢志北伐的孙策才死得蹊跷,孙策名义上是死于许贡门客之手,但仔细研究会发现,孙策,极有可能是被江东豪族们暗中指使刺客刺杀的,孙权刚即位时,需要后者鼎力支持,所以他才会对江东豪族们的杀兄之举睁只眼闭只眼。
不过,随着统治的日趋稳固和想占据淮南继而问鼎中原的野心日益膨胀,孙权极想摆脱江东豪族们的屡屡阻挠。
此外,荆州牧刘表死后,荆州豪族们(蔡瑁、蒯越)对刘表儿子刘琮的出卖和胁迫,也令孙权对江东豪族们在自己死后出卖、胁迫自己儿子的这一可能心存恐惧和忌惮。
所以,为了报复江东豪族们的弑兄之举,为了摆脱江东豪族们对北伐的束缚阻挠,为了防止江东豪族们对子孙的出卖胁迫,孙权对江东豪族们进行了长期的打压和迫害。
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孙和与孙霸的两宫之争,可以发现:支持孙和的大臣们,有时任丞相的陆逊(朱陆顾张“吴郡四姓”之一),顾谭、顾承兄弟(“吴郡四姓”之一,已故重臣顾雍的孙子),朱据(“吴郡四姓”之一),张休(徐州人,已故重臣张昭次子),诸葛恪(徐州人,已故重臣诸葛瑾的儿子),滕胤(青州人),朱绩(朱然的儿子,与“吴郡四姓”中的朱氏非同族),吾粲(江东吴郡人)等人。
而支持孙霸的大臣们,则有步骘(徐州人,诸葛瑾的挚友),全琮(孙鲁班夫君,江东吴郡豪族,不属于“吴郡四姓”),吕岱(徐州人),吕据(豫州人,吕范之子),孙弘(江东会稽人),杨竺(徐州人)等人。
对比两党,支持太子党的人员中,江东豪族吴郡四姓居重居多,支持鲁王党的人员中,江北士人居多。
因此,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的储位之争,从本质上看,不过是孙权利用两方臣子们的捕风捉影和互相攻讦,进一步打压迫害江东豪族们的延续。
公元244年,孙弘与全琮共同上疏弹劾太子党张休、顾承虚报战功,孙权闻奏,立刻将张休、顾承抓捕下狱。
孙鲁班夫君全琮紧接着,孙权逼迫顾承的哥哥顾谭,令其想要保全家族就应该主动认罪。
顾谭不从。
孙权勃然大怒,将张休赐死,将顾谭、顾承兄弟流放交州。
顺便一提,顾谭、顾承兄弟既是江东豪族中的顾氏家族,又是江东豪族陆逊的外甥,孙权此举可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果然,在一次孙权与鲁王党羽杨竺的对话中,孙和党羽通过宫内内侍侦查到孙权的废长立幼之念。
于是,为了保全自己,孙和暗中派陆逊侄子陆胤到武昌向手握重兵的陆逊求援,同时,孙和的老师吾粲也一边秘密联系陆逊一起挽救太子,一边上疏劝谏孙权不要废长立幼。
身在武昌本来对朝中事知晓甚少的陆逊得知太子处境堪忧后,便多次向孙权上疏,请求孙权明确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的尊卑,恩宠太子,疏远鲁王,确保国家和谐安泰。
孙权看到陆逊的上疏,立刻便知晓朝中宫中皆有人与陆逊互通消息,这触犯了他的大忌。
同时,鲁王党羽杨竺弹劾太子太傅吾粲勾结手握兵权的藩镇外臣陆逊,似欲意
孙权得报,立刻将吾粲处死。
此后,杨竺又向孙权进言,陆逊知晓宫中内情,其侄子陆胤肯定也有通风报信之嫌。
孙权思之有理,便立刻将陆胤捉拿入狱,同时,杨竺拿出早已拟就的弹劾陆逊的“罪名”奏表。
孙权阅后,便正合己意地派侍中孙弘携弹劾奏表到武昌质问陆逊,陆逊起初沉默不言,孙权得报,便派数拨使者轮番逼迫陆逊回复奏表。
结果,由于吴都建业屯驻着陆逊家族的大部分人口,为了陆氏家族的安全和繁盛,即使手握重兵,用兵如神的陆逊仍选择以死明志表明忠心。
至此,在孙权的打压下,吴郡张氏(张温)、顾氏(顾谭、顾承)、陆氏(陆逊、陆抗)均受重创。
陆逊死后,孙权又拿出罪状书质问其子陆抗。
虎父无犬子的东吴名将陆抗陆抗强压怒火,就那些莫须有的罪状,他不卑不亢地逐条辩驳,孙权得闻回复后幡然“醒悟”,并垂泪将罪状书烧毁,以示对吴郡陆氏的继续信任重用之意。
与此同时,经过严刑拷打,陆逊侄子陆胤诬告杨竺是通风报信之人。
结果,害人终害己的杨竺被孙权怀疑下狱,并被屈打成招含冤屈死。
总之,孙权逼死陆逊,不是孙权打压迫害江东豪族的开始,也不是他打压迫害后者的结束,陆逊之死,只是孙权长久打压迫害江东豪族的一个延续和典型。
综上所述,孙权逼死陆逊,主要在于
参考:
陆逊在周瑜和鲁肃之后横空而出,在吕蒙生病的情况下开始逐渐执掌江东军事,取荆州灭关羽,火烧连营催死刘备,石亭之战又胜曹魏。
可以说。
陆逊无论是对抗蜀汉还是曹魏都战绩显赫,力保江东平安发展数十年。
不过陆逊晚年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因为太耿直而得罪了人,半推半就地参与到太子党争之中,结果遭到了孙权的猜忌,最后郁郁而终。
陆逊出生于183年,21岁的时候成为孙权的幕僚,开始在军政上崭露头角,并一步步依靠自己的表现取得孙权的信任,最终位极人臣,成为吴国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陆逊在整个三国历史上都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他的军事哲学与很多人不同的是,他不在乎一时的得失,哪怕是受到欺辱,也毫不放在心上,就像他的名字一样,给人一种很逊的感觉。
然而陆逊其实是一个有大智慧和大局观的人,遇到强敌,他善于在示弱的过程中麻痹对方,直至找到对方的弱点,然后一击制胜。
比如说在陆逊攻取荆州的时候,他就毫不在乎关羽对他的轻视,反而处处刻意示弱,以此来打消关羽的戒心。
关羽本来性格就傲慢,而且那时候生擒于禁,斩杀庞德,声名威震华夏,所以更是不把陆逊这个无名之辈放在眼里。
关羽攻打樊城和襄阳,陆逊趁机袭击关羽后方,还策反了糜芳和士仁,得到江陵,进而与曹军夹击关羽,关羽头尾不相顾,最后败走麦城,失败被杀。
有时候真的是性格决定命运,关羽刚愎自用,自视甚高,纵然武力超群,奈何陆逊智高一筹。
而在面对刘备复仇大军的时候,陆逊的军事智慧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那时候刘备率领数十万大军进攻东吴,东吴难以抵抗,很多人劝说孙权投降,只有陆逊肯定地说可以一战。
在面对刘备大军的时候,陆逊又采取了示弱的策略,他带领大军主动后撤,引诱刘备大军深入到夷陵驻扎,还拒不与刘备大军交战,以此来消耗刘备大军的士气。
根据刘备大军连营接寨的特点,陆逊找终于到了击败敌人的办法,他实施火攻,然后封锁长江通道,集中优势兵力攻打刘备侧翼,最终蜀汉军队土崩瓦解,刘备逃到白帝城之后不久就死掉了。
刘备在逃走之后,东吴很多将军都说趁机攻打白帝城,但是陆逊处于大局考虑,他觉得蜀汉在夷陵之战中大伤元气,曹魏就又变成了最强大的一方,所以不能再继续与蜀汉作战了,而是要防范曹魏的进攻,甚至还要与蜀汉再次结盟。
果不其然,不久之后曹魏还真的派兵攻打东吴,但是陆逊早就有了防备,所以曹魏计谋并未得逞。
孙权采纳了陆逊的建议,就又派人与蜀汉结盟,吴蜀结盟共同抗曹的格局就又形成了。
东吴一会儿跟蜀汉结盟,一会儿跟曹魏结盟,正应了鲁肃那句话,蜀汉和曹魏谁弱,吴国就与谁结盟,然后对抗强的一方。
东吴也正是在这个策略下逐步发展壮大,而陆逊也正是这个策略的坚定支持者。
在夷陵之战之后,陆逊得到了孙权的极大信任,孙权大事小事都要与陆逊商量,所有的政策在下达之前,都要先征求陆逊的意见。
孙权甚至还另外刻了一枚自己的印玺放在陆逊的住所,以方便他与蜀汉诸葛亮的联系,这种君对臣的信任程度,历史上少有。
229年,孙权在武昌(湖北鄂城,不是现在的武昌)称帝,他在大将军之上又设置上大将军,让陆逊担任,以此来表示自己对陆逊的奖赏。
后来孙权又迁都建业,留陆逊和太子孙登等皇子在武昌,并让陆逊辅佐孙和,统领武昌的军政大事。
孙登是孙权的长子,他也是孙权儿子中为数不多的贤能之人,然而他寿命短,在241年的时候就去世了,只有三十二岁。
孙登去世之后,孙权立三子孙和为太子。
孙和也是个好孩子,喜欢读书,善于骑射,礼贤下士,为人和睦。
也正是因为孙和的品格很好,所以孙登在去世前,就举荐孙和担任太子,得到了孙权的认可。
不过孙权其实并不是很喜欢孙和,他最喜欢的是四子鲁王孙霸。
孙霸是除了太子孙和之外权势最大的人,也是对孙和最不满的人,因为他觉得,孙权如此喜欢他,应该由他当太子才对。
为了扳倒孙和,孙霸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吴国朝中大臣全部都选择站队,他们要么支持孙和,要么支持孙霸,朝廷中也逐渐分成了太子党和鲁王党这样的派系,很多大臣甚至让自己的子弟到孙和或孙霸府中效力,以此表达忠心。
陆逊为人正派,所以再开始的时候,他对此是十分不屑的,他不支持搞党争,对于臣子将自己的子弟送去为孙和或孙霸效力这件事,也是极为反感的,因为他认为这就是一种投机之举,想要博取功名应该靠正当的手段。
那时候陆逊已经是吴国丞相了,他支持谁就意味着谁有更大的胜算,所以很多大臣就去拜访陆逊,但是陆逊却表示中立,没有说明自己支持谁或者反对谁。
右大司马全琮位高权重,他已经让自己的儿子全寄去为孙霸效力,但是他不放心,所以就给陆逊写了一封信,征询他是否应该继续让全寄为孙霸效力这件事。
陆逊在给全琮的回信中却告诉全琮,让他学习一下金日磾杀子以防止羞辱家门的做法。
金日磾是汉武帝的臣子,他的儿子因为得到汉武帝的宠信,竟然在宫中调戏宫女。
金日磾得知此事之后,竟然将儿子杀掉,以防止他做出更出格的事情来。
陆逊这话说得也太耿直了,哪怕他为了全琮好,所以不支持全琮让其子效力于孙霸,也不能劝别人杀儿子啊,这不是在狠狠地羞辱了全琮么?
全琮见陆逊这么说,果然很生气,他觉得陆逊太狂妄,还敢羞辱自己,于是决定报复一下陆逊。
不就只会,全琮向孙权诬告陆逊的外甥顾承因为虚报军功而得到升迁,孙权便将顾承给流放了,陆逊因此与全琮结下了梁子。
因为与陆逊的分裂,全琮也决心全心全力帮助孙霸扳倒孙和。
全琮的妻子是孙权的长女孙鲁班,孙鲁班原本是周瑜儿子周循的妻子,后来改嫁给全琮。
孙鲁班与母亲步夫人向来与孙和的母亲王夫人不和,所以在全琮与陆逊决裂之后,她也开始加紧陷害孙和。
孙权在得知孙霸和孙和夺嫡之后,只是命令他们两人不准与臣子来往,但是孙霸还是暗地里联系大臣,让大臣去孙权面前说孙和的坏话。
孙鲁班也积极帮助孙霸陷害孙和,她对孙权说,孙和在去祭拜宗庙的时候,不待在庙里祭拜,反而是去妃子家密谋大事。
孙权很生气,于是开始对孙和产生疑心,孙和的母亲王夫人也忧虑而终。
原本这些事跟陆逊是没什么关系的,但是自从他与全琮闹掰了之后,心里多多少少是支持孙和的,只不过没有表明而已。
不过陆逊不出手,但耐不住孙和不去找他。
孙和与孙权父子失和之后,又得知孙权与孙霸的支持者大臣杨竺在宫中商议立孙霸为太子之事,所以他内心十分惶恐,便找到陆逊的族侄陆胤,请他到武昌去找陆逊,让陆逊为自己说情。
孙和的老师吾粲也几次写信给陆逊,让其帮助太子稳固地位。
陆逊这个时候犯了一个错误,因为孙权已经开始对臣子参与党争十分反感了,但是陆逊认为此事对太子孙和不公平,所以就派人去宫中打探消息,还多次上书为孙和说情,虽然话说得比较婉转,只是以嫡庶之分,国家根本之类的大道理来说服孙权,但是还是引起了孙权的怀疑。
再后来,孙权又得知了孙和和吾粲与陆逊曾有过联系的事情,他便觉得陆逊也参与了夺嫡之事。
陆逊是丞相,他如果也参与夺嫡,孙权势必会感受到威胁,所以他决定给陆逊一点警告,便将孙和的老师吾粲和陆逊的族侄陆胤给抓了起来。
再后来,孙权怀疑是杨竺泄露了他们谈话的内容,这才导致孙和找陆逊出面说情,所以就把杨竺也抓了起来。
不过杨竺却在狱中细数了陆逊的二十条罪状,孙权得知后,还是不愿意直接降罪陆逊,而是写了封信给他,责备他不该打听宫中机密。
这对陆逊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因为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孙权对他的不信任,也认识到自己错误地牵扯到了夺嫡之事之中。
在这件事情上,陆逊其实心是好的,他知道孙和贤明而孙霸险恶,这才愿意为孙和求情的。
其实那时候孙权已经年纪大了,生性十分多疑,而且在废立太子这件事上举棋不定,最终朝堂的派系之分。
陆逊作为丞相,本想置身事外,但是因为处于公心直言进谏,也终究被动选择了选边站队,也因此踩了孙权的雷。
当然了,鉴于陆逊的功劳,孙权自然不会把他怎么样。
不过陆逊在这件事之后,开始变得十分愤忿,再加上年纪大了,又有病,所以不久之后便去世了,享年63岁。
所以说,陆逊这
不过陆逊的结局总体而言还算是不错,孙权没有把陆逊往死里逼,只是陆逊年纪大了,心理承受能力不太强,被君臣失和而折磨,最终才因病去世的。
陆逊死后,夺嫡之事其实还没完,诉求南先是废了孙和的太子之位,后来他又发现孙霸
而孙权在惊了了旷日持久的困扰之后,最终选择立儿子孙亮为太子。
所以陆逊晚年的遭遇,其实还是与吴国的政治根基不稳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孙权早点确立太子的地位,而不是左右摇摆的话,陆逊也不至于参与到夺嫡之争当中。
参考:
陆逊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应该庆幸遇到了早期英明的孙权,才得以施展一身才华;
同时他又遇到了晚年昏聩的孙权,致使他含冤而死。
陆逊的命运因孙权而起,也因孙权而落,他亲手将孙权捧上帝位,也亲手为自己挖开了一座坟墓!君臣同心如果说周瑜是吴国的创业第一人,那么陆逊便是吴国崛起的第一人。
周瑜用一场赤壁之战保住了江东基业,而陆逊用一场猇亭之战壮大了吴国的实力,也正是这一场战争,孙权才由臣变为王!紧接着陆逊又用一场石亭之战帮助孙权登基称帝,这才算是真正的三国鼎立!在吴国崛起的道路上,陆逊可谓是功劳最大的,孙权也并未产生过“功高盖主”的疑虑,所以陆逊之死真不是一句功高盖主能概括的。
孙权对于陆逊的信任一直未变,陆逊在猇亭之战以后是留守荆州的,蜀国与吴国的外交关系在诸葛亮的努力下恢复和平,两国之间的政务往来皆是由陆逊于中间传递,孙权将自己的印授留在荆州,国务文策若有不妥,皆是由陆逊批改定夺;
孙权定都武昌(今鄂州)之后,自己回到陪都建业,留陆逊和太子孙登于武昌,并以陆逊“辅太子董都军国”,时年太子尚且年幼,实际上是以陆逊总理国家军政,这种信任恐怕在整个三国时期都不多见。
辽东事件孙权称帝以后,便开始从英明向昏聩转化,首当其冲的则是辽东事件。
时辽东郡虽属幽州管辖,但实际上是公孙渊的地方割据势力,由于长期受到曹魏的征讨,故而欲结交外援共同抵御强敌,公孙渊便将目标锁定在刚刚称帝的孙权身上。
公孙渊一封贺表送往东吴,首先赞扬了孙权的勇武圣明,再表示愿意向孙权称臣,这对于三国之中最后一个称帝的孙权来说,无疑是民心之所向,天下之众望。
孙权不仅欣然接受了公孙渊的请求,而且还封公孙渊为燕王。
作为常规的国家外交,再赏赐一些财物给前来恭贺的使者就算结束了,但孙权可能是被惊喜冲昏了头,下令以万人使团前往辽东为燕王加冕,奈何陆逊这帮大臣怎么劝都不听。
当东吴使团到达辽东旅顺附近时发生了意外,登陆的两名使团长刚要拜谢前来迎接的燕王使者,却被一刀斩下头颅,吓得东吴使团调转船头就回了东吴。
公孙渊得了东吴使团长的头颅,送往邺城献媚求和,这使孙权成了千古笑柄,落了个千里送人头的骂名。
这个事件过后,孙权自已丢了脸面,总得想办法找补回来,本欲出兵辽东,奈何距离太远,大动兵戈得不偿失。
正逢此时,国内又盛传流言蜚语,指责孙权当初不听陆逊等人劝谏,致使东吴蒙羞,这正好激怒了孙权。
在外部找不回来的面子,那就在内部找吧,辽东之事是我的不对,但你们做臣下的就从不犯错?
这就引发了君臣关系紧张的“中书校事”事件。
中书校事这个中书校事其实就是孙权主导的找茬儿事件,孙权任用近臣吕壹、秦博等人为中书校事郎,旨在全国范围内的军政事务监督、监察、揭发,矛头也很明确,史料中记载,主要查的就是上大将军陆逊、丞相顾雍、太常潘濬这三
顾雍是陆逊的同乡,二人算是至交,潘濬则是陆逊的跟班,所以说这件事的核心目标就是陆逊。
当然,陆逊也不是吃素的,吕壹等人从建业查到武昌,向孙权汇报了诸多莫须有罪名,这让陆逊很是恼火。
陆逊忍无可忍来到建业,一哭二闹三上吊,孙权见陆逊这等失态,便算是找回了面子,心里也得到了满足,你陆逊这回知道谁是君来谁是臣了吧。
既然目的到达,孙权便找了个台阶,将吕壹当作替罪羊给斩了。
此事虽然就此收尾,但君臣二人的关系与矛盾算是产生了,并对后来的事情产生了影响。
二宫构争“初权既立和为太子,而封霸为鲁王,初拜犹同宫室,礼秩未分。
群公之议,以为太子、国王上下有序,礼秩宜异,于是分宫别僚,而隙端开矣。
”——《三国志》要说后来的事情,那就是孙权的两个儿子争夺储。
这件事情的根源是孙权没有处理好家庭内部矛盾,他在世期间,所有的配偶皆以夫人相称,从未立过皇后,因此七个儿子皆无嫡庶之分,故而在立太子以后,又宠溺鲁王,造成两宫兄弟的明争暗斗。
赤乌四年(241年),孙权所立的太子,即大儿子孙登去世,二儿子孙虑也早已不在人世,故而三儿子孙和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太子,但在任命太子的同时,又封了四儿子孙霸一个鲁王的称号,加上孙权对孙霸无比宠爱,这就使孙霸产生了夺太子位的幻想。
因为所和的生母是王夫人,孙权的长女孙鲁班则是由步夫人所生,孙权立孙和为太子,又宠爱王夫人,这就对孙鲁班的母亲产生了威胁,故而孙鲁班就站在了孙霸一边,帮助孙霸夺位。
当孙权病重之时,他下令孙和去宫外的神庙祈祷一番,孙和这一去不当紧,孙鲁班令人进行了跟踪。
孙和为父祈祷结束以后,顺道去往太子妃张氏的叔父家探望,这本是正常之事,哪知孙鲁班小题大做,回报孙权说弟弟根本没有将父亲的病放在心上,一出宫就去了张休家里探望。
与此同时,孙鲁班还诬陷孙和之母王夫人,说他在父皇病重期间甚是开心,是乃父皇归天之后,他的儿子就成了皇帝了。
孙权听了后博然大怒,召来孙和与王夫人痛斥一番,王夫人可能也是懦弱之辈,回到家便郁郁而死。
鲁王见王夫人去世,心想孙和无依无靠,再不是对手,于是就将宫斗公开化,开始拉拢朝臣贵胄。
身为太子的孙和毕竟是社稷所拖,具有原则性的大臣多数还是站在了太子一边,其中就包括陆逊。
太子党里还包括顾谭、吾璨、朱据等人,鲁王党则以步骘、全琮、吕岱等人为首,这就形成了朝政上的两大对立政治势力。
其实从人物关系也能看出朝臣的私心,太子孙和的妻子张氏有个亲妹妹,嫁给了陆逊的儿子陆抗,所以陆逊算是孙和的姻叔父,这种关系当然要支持太子;
而顾谭不仅是顾雍的嫡长孙,还是陆逊的外甥,当然要站陆逊这边;
由于孙权的二女儿孙鲁育看不惯姐姐孙鲁班的奸诈行为,故而站在了太子一边,那么孙鲁育的丈夫朱据当然也是站在太子一边。
“步骘以德度著称,为吴良臣,而阿附于霸,事同杨竺,何哉?
和既正位,適庶分定,就使才德不殊,犹将义不党庶,况霸实无闻,而和为令嗣乎?
夫邪僻之人,岂其举体无善,但一为不善,众美皆亡耳。
”——裴松之返观鲁王党,步骘当时官拜骠骑将军,已经是数一数二的人物,但他的权力欲望远远不止一个骠骑将军,他想在这场宫斗中投机一次,故而以鲁王生母步夫人同宗的身份加入;
全琮则是孙鲁班的丈夫,也是因为这份关系才官拜大司马,当然也想再搏一搏。
这两大阵营皆是东吴政治体系中的高层,这种对立也引起了孙权的猜忌与不安,此时的孙权已经64岁,怎能对国本置之不理?
而我们上述的中书校事一案中,主要打击的对象皆以正统的口号支持太子,这种原则性确实没错,但在孙权看来,这是校事当事人借机反扑的举动,故而孙权在这次斗争中,不加思索的对太子党下了手。
吾璨被下狱、顾谭流放交州、陈正、朱据被诛灭三族,而本文所说的陆逊则被孙权一次又一次的莫须有罪名责骂,致使陆逊郁郁而死!综上,陆逊因英明的孙权而走上人生巅峰,也因昏聩的孙权落入万丈深渊,但不得不说,陆逊在宫斗中是坚持了原则,但也暴露出他的政治野心,在涉及皇帝家事的时候,重臣往往是最不应该开口讲话的,陆逊可以说是步伐走的太快,触及了本已老迈昏聩的孙权底线,这就为其凄凉的结局埋下了伏笔!参考资料:《三国志》
参考:
陆逊和孙权,相爱相杀几十年,但是他们终究不是一路人,也尿不到一个壶里面,最后悲剧收场才是必然。
而他们的冲突根源,从来不是什么干涉太子之争,而是阶级本质不同。
在我看来,孙权的东吴政权,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政治畸形政权,原因很简单,他们统治根基不稳,法理性不足。
只是凭借开山老爹孙坚威名,还有开国长兄孙策的骁勇建立,到孙权这一代,其实孙权一生都是致力于维持政权稳定,并和世家大族不停做政治交换和政治斗争。
东吴孙氏按照他们自己的说法是“兵圣孙武之后”。
一般而言这个不过是往自己脸上贴金的装扮而已,就如曹操说自己是西汉开国相国曹参后代一样,其实曹操本来姓夏侯。
真实的孙坚一门,出身寒微。
孙坚父孙钟,人生主要职业是种瓜,因为瓜种的好,才生下孙坚这好儿子。
至于孙家在往前祖先,貌似就没办法考证了。
这也侧面证明孙氏的寒酸,连个族谱都没法找到。
而孙氏的发迹,完全是孙坚
哪一个都和杀人有关。
没有杀戮那来的官职和爵位,而这一切又和汉末的黄巾之乱有关,至于孙策,那也是一样,都是靠杀戮开始创业历程。
在不断的杀戮种,孙氏政权在血泊上创立,其中的牺牲品就有陆逊家族。
话说当年孙策还在袁术手下的时候,被派往攻伐庐江郡。
当时的庐江太守陆康就是陆逊的堂祖父,也是当时的陆家家主。
孙策在庐江苦战二年,终于攻下庐江,在二年中,有无数陆家子孙血染沙场。
死的那不是一般多,剩下的也在城破之后逃亡。
当时的陆逊不过13岁的少年,而陆家家主更夸张是一个9岁儿童陆绩(陆康之子)。
就这样两个小孩子,支撑起整个家族。
逃亡吴郡。
不过噩梦并没有停止,后来孙策用传国玉玺借得精兵3000人开始单独创业,第一站就是下江东,数年之间江东尽数归与孙策。
陆逊及其家族,就此在仇人地盘寄人篱下。
他们心中的愤恨还有不甘,可想而知。
孙策因年少轻狂被许贡门客刺杀,死去后孙权坐领江东。
孙权吸纳张昭建议,和江东世家大族寻求和解,在这样的政策指引之下,孙权将自己的侄女,也就是大哥孙策的女儿嫁给陆逊。
目的当然是获得江东世家大族的支持,陆逊家族人在刀斧下,不得不低头,也是陆逊开始向孙权效忠。
因为出众的才华,陆逊渐渐成为东吴骨干,并在后期成为统兵大将,进而成为东吴丞相,成为出将入相之人。
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长久的家族仇恨,那是一个婚姻就能解决的。
孙策大气,但是孙权从来不是一个大气的人,如果用形容词来形容那就是刻薄寡恩。
孙权就是这样一
孙权对陆逊的猜忌几乎贯穿整
几件小事可以证明这一点。
东吴四英将之一吕蒙:因为出生问题(寒门),无疑是孙权的心腹,他曾经高度赞扬陆逊才干,用计取荆州也是推荐陆逊接替自己。
陆逊不负众望率军阻断三峡,击败关羽留守军团这样的大功劳,但是如此大功劳,也没让陆逊成为吕蒙之后的东吴大都督就是证明。
权问:“谁可代卿者?
”蒙曰:“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
而未有远名,非羽所忌,无复是过。
若用之,当令外自韬隐,内察形便,然后可克。
”权问曰:“卿如不起,谁可代者?”蒙对曰:“朱然胆守有余,愚以为可任。
”蒙卒。
这里吕蒙说这样的话,其实是顺应孙权的心思而已,孙权问谁能接班,吕蒙说,陆逊可以,再问又说朱然,吕蒙还是聪明人啊。
之后夷陵之战期间,陆逊作为领军主将也是被将领广发猜忌,一开始陆逊连退数百里,诱敌深入,东吴战将几乎全部不满。
这反映的就是陆逊的威望不够,而深层的原因不过是,东吴所以将领都是孙氏嫡系人马,全部是寒门出生的淮泗将领,他们和世家大族一直不对盘。
要不是之后陆逊在夷陵之战大胜而归,估计部下都会造反。
由此可见,陆逊和孙吴政权的上层还有主要将领都有阶级矛盾。
而这才是孙权晚年清算陆逊的根源。
纵观历史,士族门阀其实真的不算什么好鸟,他们从汉代开始,直到隋唐时期,一直是统治阶级的噩梦,如果不是武则天开创科举,让下层平民有晋升之道,门阀政治在中国绝对不会停止。
不过在孙权那个时代,东吴是没有条件去完全彻底的挑战世家大族,那么他能做的是什么?
不过是,拉一批,打一批,杀一批,用一批,可是持续的争斗最后也耗尽东吴的根基,如果孙权真的有远见,还不如学习后来的东晋,和世家大族深度合作,也许东吴的江山会更巩固。
而孙权的做法是,将陆逊一撸到底之后,扶持不是东吴世家大族出生的诸葛恪做辅政大臣,他的心思从死后的人事安排都可以看出来,那就是致死他都没有彻底相信东吴世家大族,这也是他要弄死陆逊的根源。
不过阶级问题,在整个三国其实都是普遍问题,因为三国开创者,都不是世家大族出身。
相对而言东吴的处理方式还算是好的,魏国最后亡与世家大族的代表司马家,蜀国最后因为蜀地世家大族的背叛灭亡,吴国至少世家大族到最后也没背叛。
不错了不错了只是陆逊作为一个谋国不谋身的人死的太可惜了他就是国士,还是无双国士!
参考:
陆逊作为江东四英将之一曾因火烧刘备七百里连营而声名远洋,孙权认为陆逊有超世之功、文武之才,对陆逊是推崇备至,所以陆逊才得以出将入相,然而在陆逊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候却突然被孙权逼死,孙权为什么要逼死他一手栽培起来的陆逊呢?
在陈寿的《三国志》中除了三国各主之外,将相大臣们一般都是几
陆逊作为孙吴政权“江东化”的代表人物是江东众多优秀人物中出将入相的唯一 一人,然而就在他人生旅程达到顶点的时候却被孙权逼死,历史上关于陆逊之死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他是因为卷入了太子与鲁之争而死,而我认为陆逊之死有着更深层的原因,而且正是这个原因才导致了三国鼎立的局面,那么这个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陆逊之死的背后与曹操、刘备、孙权的建国之路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上一篇我们讲了陆逊之死是个谜,孙权为什么要逼死他呢?
一般认为陆逊是卷入了太子孙和和鲁王孙霸争夺储位的这样一个党争,而陆逊是拥护太子的,不断地上书给孙权讲保太子的道理,惹翻了孙权,但是这个说法可以讨论,为什么可以讨论呢?
就是因为陆逊死了以后卷入太子鲁王党争的其他人很多人升了官,这张表里面列出来的就是太子党和鲁王党的人,我们看到有的人受了处分,有的人罢了官,有的人被处死或者逼死,有的人升了官,有的人没事儿。
但是我们如果把这些人的履历看一下我们马上就会看出问题来,被逼死的陆逊吴郡吴县人,被流放罢官的顾谭,吴郡吴县人,被处死的吾粲,吴郡吴程人,也就是说有事儿的都是江东人。
没事儿的是谁呢?
诸葛恪升官,他是什么人?
他是流亡北士,诸葛瑾的儿子,升官的还有步鸷,临淮淮阴人,流亡北士,吕岱,广陵海陵人,流亡北士。
没事的是仪,北海营陵人,流亡北士,没事的滕胤,北海剧县人,流亡北士的后代,而且后来和诸葛恪一起还做了孙权的顾命大臣。
那就很清楚,孙权在这儿是以什么划线,不是以拥护太子,还是拥护鲁王来划线,他要整的全部是江东人,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朱据,朱据也是吴郡吴县人,而且朱据和陆逊都是吴郡四大家族之一,吴郡四大家族:顾、陆、张、朱,朱据这儿会也没事,朱据当然后来也挨整了,但是那是后来的事情,因此我们又得出一个结论来,这次孙权就是要整陆逊,而陆逊挨整是在什么时候呢?
是在他当了丞相一年以后,而陆逊我们知道一直是东吴的上游统帅,在长江上游的统帅,驻守武昌,就是现在湖北省的鄂州,前线总指挥,孙权的前线总指挥是四任:第一任周瑜,第二任鲁肃、第三任吕蒙,第四任陆逊,所以东吴四大英将,陆逊这个地位是很高的,很重要的。
然后又当了丞相,不折不扣叫做出将入相,一人而身兼文武二职,军权和政权都掌握过了,何等重要的人物为什么要整他?
那么也只能猜测,那么我猜陆逊挨整是这样几个原因:第一他是士族,第二他是江东士族,第三他是江东士族当中最大的士族,四大家族之一陆家的人,那么第四他还是江东士族当中在孙权政权里官做得最大的,权力最大的。
孙权不能够把这么大的权力交给了江东士族,功高盖主这是肯定的,影响太大也是肯定的,因为当时太子也好,其他的人也好都和陆逊的关系非常好,甚至还有学者比方说马植杰先生猜测,说孙权怕接班人驾驭不了陆逊,太厉害了,他儿子将来继承了帝位管不了这重臣怎么办,等等原因。
但是我觉得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孙权与江东士族之间的这种关系、这种纠葛,因为我们看到江东士族,我讲了,有江东四大家族:虞、魏、顾、陆。
虞代表人物虞翻,这个是差点被孙权杀掉的。
魏的代表人物魏腾,差点被孙策杀掉。
我们在《三国:江东基业的奠基者》这一片的时候讲了孙策要杀魏腾,后来孙策的母亲吴夫人就站在水井跟前说,你要杀魏腾我就跳下去算了,因为你要杀了魏腾以后大家肯定要反对你,为什么?
就因为魏腾他就是四大家族之一,这个江东士族的势力太大了,孙策没敢杀。
那么顾呢,顾雍,顾雍是善终的,但是顾雍的孙子,我刚才讲顾谭卷入陆逊一案被罢官被流放,而且顾谭的弟弟也受到牵连,他的姐妹也受到牵连,这里面确实是有孙权和江东士族的矛盾。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陆逊并不只是因为卷入到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争夺储位而被逼死,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是江东士族的代表人物,孙权虽然利用江东士族在江东坐稳了江山,但是对江东集团一直是不信任的,所以总想有机会收拾江东人,孙权终于借这次夺储之争收拾了一批以陆逊为首的江东人,而在此之前孙权就曾收拾过江东士族,那么孙权骨子里为什么要与江东人过不去呢?
刚才我说到了虞翻,虞翻就是差一点被孙权杀掉的,怎么回事呢,就是有一次孙权请大家喝酒,孙权这
孙文举就是孔融,就是来敏这个破坏捣乱散布流言蜚语,制造反动言论,破坏安定团结,比孔融还严重,这意思很清楚,孔融破坏大局被曹操杀了,你来敏的罪过比孔融还严重,我不杀你是宽大为怀。
那么也就是说虞翻是吴的孔融,来敏是蜀国的孔融,不管是蜀国的孔融还是吴国的孔融还是魏国的孔融,都不会被这三个国家的统治者所容,也就是说魏、蜀、吴三国的主要领导人都和这些名士都和这些士族是有矛盾的,而且正是这些矛盾才使得我们的三国的历史呈现出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孙权与江东士族的矛盾是有着深层的社会背景的,可以说前有车,后有辙。
曹操、诸葛亮与士族和名士也都是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正是这种矛盾才造成了三国现在的样子。
那么为什么三国时期这些实力派要与这些名士们过不去呢?
当时的士族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为了讲清楚这个道理,我们必须给大家讲讲什么是士族,士族就是世代为官之家族。
就是一个家族里面世世代代都有人做官这个就叫做士族,那么大家可能要问一个家族怎么世世代代就做官呢?
难道做官就是他们家的事儿?
是的,在东汉末年,做官确确实实就是某些家族的专门的事儿。
为什么呢?
因为那个时候做官不容易,他有三个条件:第一必须是士人,第二必须通晓经学,第三必须被举为孝廉。
孝廉就是孝子廉士,就是道德品质优秀,就是德的要求,通晓经学不是经典啊,经学就是熟悉儒家的学说,这是才的要求,必须是士人是身份的要求,士人又是什么呢?
士人就是士,士在春秋战国时代是最低一级的贵族。
春秋战国时代贵族四个等级:天子、诸侯、大夫、士。
那么到了秦汉呢?
士是平民的最高一个等级,平民也有四个等级:士、农、工、商。
士就是士民,农就是农民,工就是工民、商就是商民。
商民经商,工民做工,农民务农,士民读书。
士就是以读书为职业的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脑力劳动者,用当时的话说就是劳心者,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所以士劳工商士的地位是最高的,一
而且一个家族一旦出了这么一
这个阶层的特殊性在什么地方呢?
三个方面:第一垄断仕途,因为他们诗书传家,他垄断知识,通过垄断知识去垄断仕途,那个时候办私学,那个时候也不是谁都可以读书的,谁都读得起书的,谁都读得懂书的,谁都读得好书的,只有这样诗书传家的人他才读得了,于是他就代代做官,这就垄断一块做官的名额。
第二这个做官的人他有推荐权,他推荐谁呢?
第一个推荐自己的子弟,还推荐谁呢?
推荐那些出身比较差的,但是书读得好的人,这些出身差的地位低的家庭条件不好的读书人,他做官也不容易,就由这个大的士族来推荐他,这么一推荐这些人和这些大士族之间就形成了一种非血缘的家族关系,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在情感是父子关系,那么这些人将来又做了官以后,他又有推荐权他推荐谁呢?
他至少要拿一部分名额出来报恩吧,这个大的士族象滚雪球一样滚起来的,越滚越大。
另外还有一条什么呢?
互相推荐,然后我家是大士族,你家也是大士族,我可以推荐官吏,你也可以推荐官吏,那咱两换换,我推荐你的人,你推荐我的人。
第二个特点呢控制舆论,为什么要控制舆论呢?
因为士族本来就是因为会读书才做官的,他本来就有文化、有学问,有文化有学问就有话语权,在当时的情况下普通老百姓哪有话语权啊,他也不能上网去发贴子,有话语权的就是这些有知识有文化的人,他就控制了而且他本来就有知识、有文化他就成了文化界、学术界、理论界和思想界的领袖人物,他一成了领袖人物他周围就会团结一大批太学生和名士,太学生是什么?
太学生就是国家士部学院的学生,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第三梯队,后备干部。
名士是什么呢?
名士就是社会上有名的有话语权的、有很多粉丝的、拥趸的这样一些人,有名的士人。
第三个特点成为豪强,因为他有权啊,有势啊,他的家族就在地方上发达起来了,就成了一方豪强,这样的豪强就叫做世家大族,也叫做衣冠望族,也叫做名门望族,还叫做势族,势力的势,还叫做世族,世界的世,这些都是指这种家族,而那些没有权势的、没有名望的、没有地位的家族就叫做庶族,也叫做寒族,也叫做寒门。
士族垄断仕途、控制舆论、成为豪强,它就成为社会上一般非常强大的政治力量,到了东汉末年它就成了支撑帝国大厦三根支柱之一,那三根支柱呢?
外戚、宦官、士族。
士族垄断了仕途这就占领了上层建筑,控制了舆论就掌握了意识形态,士族有权有势最终成为豪强,又把握了帝国的经济基础,到了东汉末年帝国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全部都掌握在士族手上了,这些士族就应该顺理成章地成为这个帝国的统治阶级,可是这些士族不得不面临着新兴势力的挑战,那么这些新兴势力是依靠什么崛起的呢?
事实上,三国以后的魏晋南北朝就是士族地主阶级的时代,但是什么士族地主阶级并没有在东汉以后马上成为帝国的统治阶级呢?
因为门阀遇到了军阀。
门阀就是士族,士族也叫门阀士族阶级,保护士族阶级的制度既叫士族制度又叫门阀制度,这就是魏晋南北朝的制度。
那什么叫门阀呢?
门阀就是门第、门望、阀阅。
门第就是家族的社会地位的贵贱高低。
因为那个时候人是分三六九等的,一等人,二等人,三等人,四等人,他有高低,这个高低叫做门第,第就是次序。
门望是什么呢?
名誉声望。
阀阅是什么呢?
功绩经历,就是一个家庭它有过什么功劳,它有过什么经历,这个东西是在当时的仕宦人家家门口是要贴出去的,贴到门口,表彰自己功劳的叫做阀,表扬自己经历的叫做阅,我们知道阅和历是能够合起来,阅历嘛,一个阀一个阅,左边是阀,右边是阅,合起来叫阀阅,这个阀阅再和门第、门望合起来就叫门阀,所以后来就用门阀这个词来指士族,所以门阀就是有着特殊的社会地位、社会声望的、世代为官的这样的大家族。
那么军阀呢?
军阀就是拥有独立武装力量的地方豪强,那么这样一说大家就清楚了,门阀、军阀都是阀,但是此阀非彼阀,门阀为阀靠的是声望地位,或者说得再通俗一点靠的是印把子,有官印嘛手上,军阀为阀靠的是什么?
靠的得武装力量,说得再通俗一点有枪杆子,那么如果天下太平,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有控制能力令行禁止,大家都服从这个时候什么管用呢?
印把子管用,我发一个红头文件“啪”盖个公章下去就搞定了,如果天下大乱,中央政府控制不了地方,甚至皇帝由天子变成了流子到处流浪,这个时候管用的是什么呢?
枪杆子,这个时候只能用拳头说话啊,所以门阀不敌军阀,斗不过军阀。
东汉末年恰恰是这样一个状态,天下大乱,诸侯割据,烽烟四起,占事频仍,谁也不理谁,谁也不听谁的,各自为政,门阀不管用得靠军阀,那么第一个杀上历史舞台的军阀是谁呢?
董卓,董卓就是个地方豪强又拥有自己独立的武装力量,那当然是军阀,我刚才说过帝国是三个力量在支持着:外戚、宦官、士族。
董桌进京之前以袁绍为代表的士族联合以何进为代表的外戚和以张让为代表的宦官进行斗争,结果两败全俱伤,何进被宦官杀了,宦官被袁绍杀了,这两个柱就没了,倒了,剩下一个士族,董卓进京以后还是想跟士族合作的,他甚至把一些士族绑架来到朝廷来做官,但是问题是董卓这
董卓登上了历史舞台首先给士族当头一棒,士族阶级才知道他们的好日子快要结束了,他们当然不会善罢甘休,于是他们选出士族代言人袁绍准备重新夺回士族的统治地位,那么袁绍能够担当起这个重任吗?
他们的士族阶级将会遇到怎样的挑战呢?
他们想重新获得统治地位的愿望最终能够实现吗?
这个时候历史就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或者说到了一个三贫路口,中国向何处去,大家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最有想法的两
袁绍的想法很简单走东汉的老路,恢复东汉的秩序,而且甚至不再有外戚和宦官这两股政治力量,最好就是我们士族这一家来统治这个国家,奉行一条“儒家士族路线”,所以当时很多人支持袁绍,你想当时各路诸侯成立关东联军的时候为什么要选袁绍做盟主,袁绍当时的官职并不大,官职最高的是袁术,左将军,袁绍是渤海太守,第二位是韩馥,冀州牧,袁绍等于是现在一个地级市的市长,那上面还有省长,为什么选他做盟主?
就是士族地主阶级看好袁绍,袁绍家四世三公,袁绍自己其实也还是很有才能的,所以当历史进入军阀时代的时候,门阀便寄希望于袁绍,这才有袁绍和曹操的官渡之战,我们现在回头去看官渡之战曹操胜得是非常险,都看好袁绍,刘备叛逃,董孙政变,这个刘表是心里面偏袁绍,孙策在后面做小动作,偷袭许都,还有周围的郡县都背叛曹操投了袁绍,孔融那更加是在许都大放厥词,散布袁绍不可战胜之神话,被荀彧驳斥,后来曹操战胜袁绍以后从袁绍大本营里搜到很多自己这边人给袁绍写的那些书信他不敢追究一把火烧掉,他其实是不敢追究,但是结果怎么样呢?
结果是官渡之战曹操胜利了,袁绍失败了,这样的士族地主阶级的最后一线希望破灭了,而曹操走的是什么路线呢?
他要建设的是什么政权呢?
陈寅恪先生的说法是“法家寒族之曹魏政权”,而曹操的路线在北方中国得到了推行,一个法家寒族的政权开始建立起来,但是曹操终于没有实现自己的这个理想,为什么呢?
南方对抗北方,他过不了长江,当时长江沿线三个州,扬州、荆州、益州、州牧都姓刘,扬州牧刘繇,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焉,刘焉死了以后刘璋都是宗室,刘表本人还是名士,由于长江的阻隔,由于南方对北方的对抗,孙权和刘备起来了,孙权和刘备起来以后就有了第三次重要的战争夷陵之战,夷陵之战的结果是什么呢?
是孙权吃不掉刘备,刘备也吃不掉孙权,刘备集团和孙权集团实际上是诸葛亮和孙权成达协议,二帝并尊,瓜分天下,三国鼎立的局面就形成了。
所以我们现在回过头来一看就很清楚整个三国的历史就是士族地主阶级谋略成为统治阶级而被另外一些力量所阻挡的历史,曹操、刘备、孙权都是阻挡潮流的力量,所以我称之为逆流而上,是反潮流的,但是魏、蜀、吴三国最后都归于晋,而晋就是地地道道的士族主地阶级政权,三家归晋就是天下归士族,但是魏、蜀、吴三家它们的建国道路是不同的,它们的归晋原因也是不同的,那么它们的建国之路和它们的归晋原因又何在呢?
请看下篇——《三国: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参考:
功高震主,深得民心,没有做到急流勇退,陆逊忠义的一生还是败给了兔死狗烹的道理!陆逊出生在江东比较有名望的大家族,爷爷辈开始就是负责给皇帝看城门的校尉,时年21岁(公元203年)的陆逊就进入孙权的幕府工作,从秘书逐步做到现在的浙江海宁任都尉,当时海宁好几年的干旱百姓都吃不起饭了,于是陆逊果断的领导百姓搞生产自救,并且开仓赈灾,因此陆逊从那时候开始就积累了不错的口碑,足见陆逊爱民之心以及体现出其不俗的内政能力。
后来陆逊去安徽境内招收了一些没有户口的人从军,并且顺便领着他们去绍兴摆平了当地官府头疼了多少年的山贼潘林,孙权一看陆逊这些成绩,发现陆逊不但能文,而且能武,心里就有重点培养的意思了,于是孙权把他的侄女嫁给了陆逊,这下孙权和陆逊不单只是君臣,而且加了一层亲戚的关系,从此陆逊成为了孙权心腹,时常和陆逊共商国策。
到了公元217年发生了一件事,东吴一个叫费栈的山大王受曹操收买进行“起义”,孙权让陆逊去摆平,陆逊以少胜多击破了费栈,顺便还出政策让山上居民迁到平原,挑选 其中的青壮年从军组成了一支精锐部队,但当时会稽太守淳于式把陆逊告了一状,说他这样征兵是折腾百姓不合时宜也不和规矩,然而陆逊并没有记恨淳于式反而还说他的好,这一事件让孙权对陆逊的心胸大度不胜钦佩。
到了公元219年大名鼎鼎的关羽大意失荆州,自己也落得个被禽而斩首,然而这一切从中运筹帷幄的便是陆逊;关羽死后刘备急了,公元221年刘备亲率大军伐吴,此时帅全军抵抗的又是已经身为大都督的陆逊,最后也是大破蜀军,在刘备死后诸葛亮做主和东吴和好,东吴这边和诸葛亮接洽的依然是陆逊,孙权这时候把自己的玉玺都给了陆逊,给诸葛亮的文书都让陆逊事先过目,给予陆逊充分的权限,这时的孙权和陆逊君臣关系达到了顶峰,可以说好的穿一条裤子都行了,这种关系在历史上都没几例!此后几十年中陆逊一直倾力辅佐孙权,从内政到军事可以说没有陆逊不参与的,就连孙权的孩子陆逊都充当老师来教导他们,到了公元244年的时候陆逊已经拜为丞相,已经位极人臣。
此时陆逊已经跟了孙权40余年,根据史实孙权在晚年变得心胸狭窄,猜忌心里比较严重,当然这和他的位置以及当时东吴形势有关,年轻时候的孙权或许想得没那么多,但是当上皇帝之后孙权有两点担忧第一想到了陆逊的身份,陆逊的妻子可是孙权哥哥的女儿,所以陆逊的后代也有孙家的血液,孙权也对陆逊会否篡逆有所忧虑。
第二陆逊这些年从秘书做到了丞相,无论在朝中军中的威望都是无可比拟的,这也让孙权心里非常别扭,所谓功高盖主历来如此。
如果说上面两点还不至于让孙权对陆逊起“杀机”的话,那么下面这个导火索就是陆逊的“催命符”了。
孙权二个儿子,一个是太子孙和,另一个四儿子孙霸,此后这俩人正在争夺太子之位,朝中自然就分成了两个派系,此时的陆逊是坚定的站在了太子孙和这边,频频上奏表示力保孙和的意愿,这就让孙权气的不行了,心想立太子是我的事儿啊,你陆逊还惦着做我的主了,一气之下孙权就把陆逊身边的亲信杀头,流放等全处理了,这对陆逊可谓当头棒喝,之后没多久陆逊就郁郁而终了!说到底孙权逼死陆逊的真正原因就是陆逊太优秀,他的能力以及威望都被孙权视作威胁,而晚年的孙权又变得特别疑心猜忌,加之此时三国形势相对趋于稳定,陆逊也显示没那么重要了,所以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让孙权抓住一个由头逼死了陆逊!
参考:
陆逊是孙权时期的重臣,在夺取荆州的战斗中陆逊出过和吕蒙相似的计划,这使他的才华得到了吕蒙和孙权的肯定。
吕蒙临死的时候向孙权推荐了陆逊,陆逊虽然不是军人出身,但是凭借着自己过人的智谋,在刘备入侵东吴的时候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在夷陵之战中指挥着东吴主力的部队击败了刘备带领的蜀汉大军,使东吴躲过了一次灭顶之灾。
就是这样的一位东吴的定海神针,为什么在晚年时被孙权逼死呢?
在夷陵之战后,陆逊就确立了自己在东吴中的地位。
从夷陵之战到陆逊去世,前后间隔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期间陆逊一直是孙权最宠信的大臣。
作为东吴“智多星”的陆逊还被孙权封为上大将军,并且奉命辅佐太子,在后来的石亭之战中,陆逊也是作为东吴方面的总指挥官出征。
这个局面一直持续到太子去世,东吴太子去世后,出现了鲁王孙霸和新任太子孙和争权的现象,陆逊也没有能够置身事外。
在当时陆逊是站在太子一方的,陆逊不仅在立场上和太子一致,在一些行为上也维护太子。
陆逊多次给太子写信,并且在和孙权的对话中公开表示支持太子。
陆逊的这种行为很快就遭到了孙权的不满,孙权借着处罚他人来警告陆逊,并且公开训斥了陆逊。
孙权在这件事之后对陆逊开始疏远,并且处理了陆逊的一些手下,陆逊也在这种环境下艰难的度过了一年,最终因为孙权的压迫再加上自身疾病郁郁而终。
太子本身就是储君,是孙权安排的继承人,陆逊支持太子应该是符合孙权的利益,但大臣干预皇位继承人的问题,是历代皇帝都不希望看到的,特别是陆逊这种重臣。
陆逊在东吴经营了二十多年,其中手下大将众多,对于孙权来说本来就是一个威胁,陆逊干预了太子的继承问题,也就让孙权丧失了很多主动权。
如果陆逊公开支持太子,那么孙权就算是想要废掉太子也要费一番功夫,甚至还可能会被太子篡位。
不管是在哪个朝代,只要是关系到继承人问题的事情,参与其中的大臣很少能够有好结局(在宋朝时期,包拯问了问太子的问题,结果被皇帝训斥,包拯还不是朝廷里面的权臣,皇帝就这么敏感,更何况是在东吴经营多年的陆逊呢?
)虽然现在很多人都在为陆逊鸣冤,不过笔者认为,陆逊被孙权逼死,自身的问题要占主要原因。
当然这和孙权在晚年的时候比较昏庸这一原因并不冲突,年老昏庸的孙权已经没有年轻时候的灵敏机变了,在皇位面临威胁的时候,只能采取最简单最暴力的方法。
事实上,不仅仅在逼死陆逊的问题上孙权做法粗暴,在对待自己儿子的时候孙权的处理方式也比较的简单粗暴,孙权曾杀死了自己的四儿子孙霸,废掉了自己的三儿子孙和,这一切都是孙权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为了维护皇权不得不做的事情。
归根到底,陆逊被孙权逼死,还是因为陆逊的行为威胁到了孙权的皇权,孙权也就不得不除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