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背了《论语》、唐诗宋词好几百首可不懂意思是停下来理解意思还是继续背
我主张继续背诵。
中国有句老话叫“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说多读反复读对读书的意义,当然也是说的一种学习方法。
我看这个问题说的是孩子,孩子和成年人的学习方法肯定是不一样的。
但是,对孩子们来说,特别是小学阶段,初中阶段来说,“背诵”还是学习语文课的重要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孩子对于《论语》和唐诗宋词的理解,由于知识积累,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局限性,只是会背,不理解其意思,这是正常现象。
《红楼梦》上有一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该练达即文章”,说的就是社会经历和人生经验对读书理解的重要性。
同样一首唐诗宋词,人生阅历不同,对其理解程度也会不一样,阅历越丰富 理解越深刻。
孩子们背诵了几百首《论语》和唐诗宋词,但是不理解,不要着急,会背诵几百首诗词文章,这本事就是很大的知识积累,会对他今后学习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国学大师王国维说过为学的三个境界,最高的境界就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雄厚的积累,是今后成功的根基。
建议你继续努力,背下去,量变的积累,总会迎来质变的那一天。
参考:
继续!勿停!曾国藩有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背书如播种。
孩童时,是播种的最佳期。
其中5~10岁这个年龄段,是孩子记忆力的黄金时段,也是孩子童子功的最佳造就时间。
记忆力是先生的。
理解力是后长的。
理解力与生活成长密不可分。
孩童的特征,决定了他们除了天生的有保质期的记忆力外,就几乎一无所有,当然也包括理解力。
传统的童子教育是以背诵为主要读书方式。
该不该讲解?
该!但如果以说文解字的语法方式训诂,不仅没有什么效果,还因为童子的理解力还不够,讲解费劲,无奈就只好把讲的东西硬灌进脑中,死记硬背,时间一长,就会让孩子枯燥无聊,最后痛苦不堪。
遗憾的是,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基本就是这样。
这是造成孩子厌学的最大祸根。
另一种讲解就可以有效避免这种照本宣科,咬文嚼字的填鸭方式,代之以说故事或者表演或书画的方式,生动形象的演绎出来,具有游乐性。
即所谓的“游于艺”。
播下去的种子不会马上发芽,更不会立马出苗,要慢慢“孵化”,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如此,我们也要相信,孩子在慢慢成长中,背诵的那些经典,如播下去的种子,护理的好,也会随着孩子的长大,慢慢发出芽。
进入中学,长出了苗,管理得当,在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生态环境下,最后就会开花结果。
拔苗助长只能事与愿违,害苗害己,最后一无所获。
如果到中学才开始背诵古诗古文,则下种已晚,但时不待人,结果就会发生拔苗助长的荒唐事—在有限的时间里,强行讲解,硬性灌输。
如此生拉硬拽换,必然学起来所遇到的困难和压力,几乎会让人崩溃。
加之中学生记忆力也远不及小学时期。
那种恨老师、恨古人,好笑又无助的绝望感,我想所有过来人都是难以忘怀的。
通常古文考试,就是所谓学霸们也很难得到高分,原因就是没有小时的广积粮的准备,大了才开始背、开始学。
太晚了。
所以,古文包括古诗要早学,如英语从儿童抓起般。
诵读为主,讲解为辅。
小学阶段背诵古文,尽管不提倡知识讲解,但不等于没有知识介绍。
如果有爱学习的孩子,思考中、自学时提了问题,我们要持积极态度予以解惑。
如前所述,可以以故事或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孩子在12岁以前记忆力强大,模仿力强大,要充分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好,浪费了可惜。
学习方针:志于道德,依于仁礼,游于艺学。
参考:
我儿子大概从会说话起就有背诗词了,并没系统的教他,就是日常对话中学一学,之后是幼儿园老师教的,上小学后大概每学年平均100首吧,现在六年级了。
从一年级起开始每天学一句论语,一个字的字源,也做不到天天坚持,大概平均一周三四句和三四个字的样子吧,六年积累下来,学古文观止没什么障碍。
小时候以背诵为主,一年级开始讲意思,诗就是表面意,论语讲的稍深一点,四年级开始按训诂的方法讲,诗好论语都力求讲透。
五年级时班主任老师利用午休时间每天给孩子们讲一句论语,此时我儿子已经可以讲的比老师还要深一些了。
五年级暑假出去自驾游,每天一首与当地有关的诗经,路上背下来,玩的时候就把诗经的内容融合进去了。
六年级开始每周一篇古文观止,前几篇都是讲深讲透,之后越来越依靠他自学,现在不懂的内容已经很少了。
今天我问他“之国”是什么意思,他回答的比较正确。
这些学习,基本上都是在上下学的路上和周末一点时间,并不太费时。
我的理解是,太小的时候要以背诵为主,但也要讲一点意思,上学后要一点点加大讲解内容,四五年级后要深度讲解,这样更有利于他快速背诵
参考:
孩子能背这么多说明孩子记忆力不错,记忆力又是智商的重要因素之一。
是个好苗子。
首先要正确认识不懂孩子不懂意思很正常,记忆的终极目的是应用,懂是运用的前提,而懂又是一个终生性的渐进过程,你说你懂了我都不信,《论语》版本那么多,专家们都是各持己见,比如“学而时习之”一句,很多人都认为习是复习,而傅佩荣先生独以为是践行练习。
孰对孰错?
恐怕你也难以辨别。
再如“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怎么解?
“吾道一以贯之”怎么解?
这些都没有统一标准。
其次要合理安排记忆与理解用时那么如何合理安排时间,作为引路的成年人,我们应该怎么办?
要明白,每
绝大多数人都受“爱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所支配。
您最好让孩子对经典背诵滚瓜烂熟,经常翻来覆去复习,深挖一井比浅挖十井有用的多。
孔子就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只要烂熟于胸,孩子在成长中因为阅历眼界的发展,会自己慢慢弄懂的。
在温故的基础上进行新的背诵历程,但切记一要经典中的经典,二要孩子有乐趣有成就感,必要的奖励和表彰还是要有的。
一味逼着他干不喜欢的事情往往效果会比较差。
参考:
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学点国学,特别是经典的作品,因此最常见的做法就是背诵,但是这对孩子来说太单一了,那么怎么才能丰富起来呢?
据说,苏轼小的时候,他母亲让他抄录《汉书》而且还抄录了几点,这不仅丰富了他的知识,记忆力,还有让书法功底也提升了,但是背后是他母亲边教,他边学。
那么通过这个事例想说明,其实学习经典,不仅仅是背诵,而是应该做到这样几点:1、背诵:这当然是基本要求之一啦,而且要经常背,还要有感情的背,这样才能理解更深。
2、抄录:无论是古诗还是古文,都有非常精彩的文段或者句子,那么这些句子,我们要抄录下来,反复吟诵,例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3、理解:因为只有理解才能学得更深,理解完再背诵会效果更佳,例如:《登幽州台歌》这个里面有一个历史典故要知道,就是燕昭王千里买骨的故事,诸如此类很多,特别是是一些咏怀诗,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个又讲了魏晋以来两大家族的故事,以及大世族变迁的故事,而论语里面也有很多人物,他们的故事也有必要知道一些,例如颜回,子路等。
4、历史背景:经典都有历史背景和特定的历史时期,那么我们不仅要理解作品内容,还有知道作者生平故事,以及生活的历史时代,这才能学得更加扎实和深入。
因此,经典做不仅要背下来,还要理解作品内容,更要注意作者生平和生活的历史时代。
参考:
十多年前,那时候在上高中,正是学习压力最大的时候。
整天课程安排极满,从早晨六七点钟一直到晚上10点,甚至中午都不怎么休息,就怕耽误时间学习,有学不到的知识。
语文英语之类的课程还好一些,但是像数学,物理等,逻辑性就非常强,少学一段,后面就会跟着相关知识也不好学,所以每当上数学物理课,就聚精会神的听讲,听不懂的抓紧问,生怕自己落下。
但学习能力毕竟有限,时间也不多,总还是有些知识点不懂,数学课上,老师跟我们说:“有些知识,你们听不懂不要紧,也别着急,先背下来,记住它,以后慢慢就会了解了。
”当时听了大为惊讶:数学还有靠背的?
不是只有理解了才会么?
所以,甚是不以为然,也不把这方法放在心上,还是极力的去理解,然后花时间问,弄懂,这样就耽误了大把时间。
后来实在弄不过来,知识积压了一大堆,越堆积越着急,越着急越不懂,越不懂越堆积。
。
。
。
。
。
死循环就在自己即将崩溃,将要放弃的时候,突然想起来数学老师的办法:不懂的先背下来!然后,将自己不懂的知识点挨个抄下来背过,记住,再继续听下面的。
真的非常感谢数学老师,这么好的办法,自己傻不拉几的,咋不早点用,要是早用,就不用这么费劲费时间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背下来的知识点,慢慢的就这么融会贯通了,真的很神奇,不用再那么费力,就这么懂了。
所以,暂时不懂不要紧,好好背,继续背就行,当初学习《滕王阁序》的时候,也是什么都不懂,什么骈文,什么典故,等等,但就是滚瓜烂熟的背下来了,慢慢的也就理解了,领悟了,消化吸收了。
就比如《论语》里那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都是啥意思?
后来才明白,时间果然如流水,无论白天黑夜,贫穷富有,权力大小,都一样,就这么流走了。
十年时间弹指间。
参考:
古诗词喂大孩子,腹有诗书气自华。
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坤仑!读书写字八班同,持之以恒总有成。
参考:
首先建议,继续按照你的计划执行,循序渐进,继续拓宽孩子的知识面,丰富孩子的知识储备。
这就像吃饭一样。
孩子小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吃了有什么意义,我们是不是要先停下来、等他懂了自己在吃什么、有什么用才继续给他吃呢?
读书也是一样的。
孩子还小的时候,一方面,其心理发展不成熟,处在较低的水平,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并没有完全发展起来;
另一方面,其本身的阅历少,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很浅,面对这些蕴含了古人丰富人生阅历和感悟的经典之作,我们怎么能希求他完全而深刻“懂得”呢?
但是孩子不懂自己在吃,也不懂自己在吃什么的时候,有没有影响他的消化呢?
没有啊!同样,孩子在读书的时候,尤其在读经典的时候,有很多不懂是很正常的,肯定也不是全都不懂,所以咱没必要因噎废食。
但同时,我也建议,在带着孩子读书,不能仅仅停在教孩子“背”的层面,还要给孩子必要的讲解与释义。
关于读经的主要方法,南怀瑾先生主张很鲜明的:反复诵读,不求甚解。
所谓“不求甚解”,是不要求孩子完全理解经典作品所蕴含的深意,但是字面意思还是需要了解的,要把更多的时间用在诵读上。
(“诵读”一词,本身便是读经的方法,是指通过语气、语调、节奏、韵律的运用来表达情感,通过念出声来感悟和理解文字的含义)孩子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从四五岁开始,就已经有有了长足发展,会尝试去理解一些他感兴趣的东西,包括知识;
越往后,孩子这方面的发展会越发明显,尤其是五岁以后,好问好学的特点就表现出来了,有明显的自我意愿,喜欢把自己学到的跟别人讲或者分享,开始形成自己的认知方法;
并且随着年岁增长,孩子的生活阅历、情感情绪都在迅速的丰富饱满起来。
我不清楚您孩子在读书时遇到不懂的会不会问,也不清楚您孩子在读书时到底是怎样的状态,但无论如何,我认为,在整个读书过程当中,最最最重要的是-——把教孩子读转化为孩子自己要读。
这是作为一个老师,也作为一个即将也要面对此类“难题”的家长的建议:齐头并进,均不偏废。
这也是给自己的建议,嗯嗯,共勉。
参考:
我记得在我的大女儿五六岁的时候,有一段时间非常流行背诵古代经典,包括《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等。
当时有一位专家说了一句话,大致的意思是,在孩子十三岁之前,要大量背诵,不用强调理解意思,只管朗读背诵,背下来就行。
正因为孩子不理解意思,他才背的快,记得牢。
他还说了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他说,很多天赋,到了十三岁之后,老天爷就收回去了,比方极强的记忆力。
不清楚这位专家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但是觉得他所说的有一定的道理。
我的大女儿小时候背了很多中国经典,也背了很多英语经典童话故事,英语韵律诗歌。
背诵这些的时候,我基本没有强调意思,主要依靠语言的韵律之美朗诵背诵。
我觉得对孩子正面的影响非常大。
虽说不强调意思,但是我们在朗诵背诵的时候,也不是单纯枯燥的朗诵,而是每一句都配上动作,中国古代经典是这样,英语故事、英语韵律诗也是这样。
比方《揠苗助长》《刻舟求剑》,都能生动形象地表演出来。
首先朗读几遍,然后把每一句表演出来,孩子印象非常深刻。
很快就能背诵。
其实意思也在不言之中,因为她都能表演了。
所以,抓住孩子的十三岁之前的天赋吧,大量朗读,大量背诵。
参考:
死记硬背是我们读书时的必然!当时的确对老师讨厌止极。
当时确确实实是读\"天书\",啥意思,弄不清,听不明。
后来离校(十四岁离校,即高小毕业)后,我酷爱文学。
对古文遂步解其意,懂其情。
这好象毛主席说的: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在执行中去理解一样。
也就是说:只要你吃飽了,慢慢消化,在运动中消化,吸取其精遂。
参考:
这个主要看孩子年龄决定。
如果孩子在四年级
如果在四年级
孩子基本到了四五年级,理解力才上来,这时候注意对他理解力的培养才是最佳时机。
小学阶段是孩子记忆力的高峰期,特别是一年级到三年级这个过程,是孩子记忆力的关键期,可以好好利用,收获会很大!同时要兼顾记忆的准确性和记忆的量。
在准确性和量的选择上,建议记忆量优先,准确性其次。
希望可以帮到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