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为什么不全军直扑北京推翻清朝呢
打下南京之后,对今后的革命形势,太平天国形成了两派意见:一派以洪秀全、杨秀清为代表,要定都南京,划江而治,不思进取;
一派以石达开、罗大纲等一线猛将为代表,要求趁热打铁,直取北京。
尤其是罗大纲的建议极具战略眼光:这里罗大纲给洪秀全提出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洪秀全御驾亲征,驻师河南。
河南就是中原,历来是中国心腹之地,洪秀全亲临前线,驻军中原,一是向全国表明太平军并非乱国流寇,而是要驱除满州贵族,光复汉家江山,二是趁起兵之初的清廷惊慌失措之机,速战速绝,直捣北京腹心重地,一战定乾坤。
中策是先平定东南九省,建立稳定的大后方,再三分路出师。
一路从湖南、湖北入河南;
二路遡江而上,取四川,夺长安;
三路是从徐州、扬州,夺取山东,随后三路大军会师北京。
下策是既然定都南京,必须大力组建水军,控制长江,才能守住南京。
可惜这三策洪秀全一个也没有采纳。
后来林凤祥、李开芳以偏师北伐,竟然也能一路打到天津。
以这种情况分析,如果当时洪秀全御驾亲征,全力北伐,一定能够夺取北京。
北京失夺,清廷必会迁都关外,那样情况可就大不相同了。
看到这种建议不采纳,罗大纲敏感的看到洪秀全的局限,痛呼失败不远了。
后来的局势发展,也印证了罗大纲的看法是完全正确的。
一个政权的最终政治理想极其重要,当时的曾国藩、左宗棠、赵烈文等人,以及后来的史学界都认为洪秀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宗教和文化问题,一个洋教,而且是个洋邪教,只可欺骗一时,要取得知识分子和广大老百姓的支持,还得承认中华正统文化。
这固然没错,但是能与大清举全国之力周旋十四年的洪秀全,也不是一无是处,对这个建议,他不会不会是全无考量,是什么原因致使他不愿意改变呢?
原因很简单,就是胸无大志,而且听不得别人的意见。
当年,汉高祖刘邦进行了咸阳皇宫,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如山的金银财宝和成群的美女,革命意志也垮了,当晚就要住皇宫里不走了,是张良、萧何等人连说劝,最后直接让侍卫把刘邦架出了皇宫。
刘邦清醒过来做了深刻的自我检讨,不再涉足皇帝半步,而是住在军营里等项羽来接收。
这就是著名的“下榻秦宫”。
可相比之下,洪秀全远没有刘邦的心胸和意志,一面是南京城里的花花世界,一面是前途凶险未卜的前线,他宁愿做个富家翁,留在南京好好放纵一下,以补偿自己多年的底层贫苦生活。
他一留下,洪秀清等人也随之纵情享乐。
——团队高层放弃了艰苦奋斗和进取精神,失败只是个时间问题。
相反,如果全力进取,大家都把心思用在战争上,洪、杨的内讧也不会成为主要矛盾。
化解内部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敌我矛盾成为主要矛盾,面对外部矛盾,在工作解决内部矛盾。
在洪秀全放弃进取的时候,清廷缓过气来,起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一大批汉族士大夫,大好局势马上一去不复返了。
参考:
任谁也难以料到,一群打着西方宗教旗号的草莽英雄,竟占了半壁江山,与大清划江而治长达14年之久。
可惜,终究还是梦断南京。
人们常常假设:如果太平军没有被南京繁华迷住双眼,而是集全部洪荒之力直捣黄龙,“清妖”能否被斩尽?
其实,太平军的最初目标,还真不是金陵。
太平一统1洪秀全的心仪之地,是河南。
“得中原者得天下。
”河南的战略地位,无需多言。
太平军最初的战略进攻路线,也剑指河南:桂平——永安——桂林——长沙——岳阳——武昌如果攻打南京,最佳路线应当是:桂平——韶关——南昌——安庆——南京这条线,才是清军防守力量最薄弱的区域。
进攻长沙时,李秀成有段话,可为佐证:“攻城未下,计及移营,欲由益阳县靠洞庭湖边而到常德,欲取河南为家。
到益阳忽抢到民舟数千,后而改作顺流而下……而破武昌。
”南京城2武昌乃九省通衢,是中原重镇。
占领武昌后,太平军该何去何从?
大佬们意见并不一致。
河南,依旧是洪天王的心头好:“欲取得河南为业。
”石达开主张:“先行入川,再行回扰。
”(后来他四进四川)力主进攻南京的,则是东王杨秀清:“专意金陵,踞为根本。
”其中,石达开的意见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按理说,洪秀全是天王,自当说一不二。
但是,杨秀清有一项绝技——代天父传言。
(他才是大Boss)《湘军记》也说:“洪秀全既陷武昌……与杨秀清等议所向,或言踞武昌为伪都,遣兵道湘樊,北犯中原。
或言金陵天府饶财富,宜踞为根本,徐
杨秀清主之,遂决意东。
”当然,洪秀全并不死心,经常提议迁都河南。
他的目标也很明确,即:占据河南,缓
太平天国壁画3尽管天国上层对初期战略目标存在分歧,但是,太平军的最终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北京。
定都南京后,大佬们开始分工:洪秀全坐镇南京,杨秀清率军继续北伐。
看两段记载:“金陵已破,洪杨二贼议欲分军,洪留南而杨往北。
”“既陷金陵,东贼意欲分党踞守江南,而自往攻河朔。
”洪杨想模仿朱元璋北取大都的战略方向,成就一番大业。
如果真由东王亲率东征,后代史书中就不会有天京事变了。
然而,历史发展像极了拍电影,偏离剧本是常有的事。
李秀成自述4杨秀清为何放弃北伐,留守南京呢?
《李秀成自述》有段记载:“一老年湖南水手大声扬言,亲禀东王,不可往河南,云‘河南水小而无粮,敌困不能救解。
而今得江南,有长江之险,又有舟只万千,又何必往河南。
南京乃帝王之家,城高池深,民富足余,尚不能立都,尔而往河南何也?
’他又云‘河南虽是中州之地,足备稳险,其实不及江南,请东王思之。
’后东王复想,见这老水手之言,故而未往。
”这位老水手是谁?
一说为航王唐正才,一说为湖南道州人蒋某。
能向东王当面进言,想必身份不低,故前者较为可信。
杨秀清的命运,就此改变。
太平天国的命运,就此改变。
京杭运河5太平天国在军事方面,的确人才济济。
占领南京后,迅速攻占镇江和扬州,形成铁三角格局。
一举切断清军漕运交通线,皇城的人们吃饭都要成问题。
杨秀清亲自到扬州视察,排兵布阵,意欲沿运河北进。
这一招,相当高明。
京杭运河直通北京,且是运粮要道,将其作为行军路线,既便捷高效,又经济实惠。
果真如此,则北京危矣!江北大营6对于杨秀清的意
琦善火速赶往扬州,扎下江北大营。
与此同时,向荣的江南大营分兵五千,驻守镇江。
彼此互为犄角,以应对太平军北伐。
当时,漕运总督杨殿邦出了一个损招:“启放各闸坝,泄尽淮水,使贼舟滞行,不能上窜;
只须在两岸堵御,较易为力。
若贼匪窜至高(邮)宝(应),或竟决洪湖使水下注,该匪自当全股淹没。
”奏折里说的湖水,指的是洪泽湖和高邮湖。
其实,太平军多为水师,损失不会太大。
真正遭殃的,肯定是普通百姓。
北伐路线
如果太平军沿运河北上,结局真的很难说。
清人有两段记载:“彼时若大队乘锐北渡,琦相何能抵御?
”“斯时北路尚未设防,城堞不坚,地无险阻,若杨酋长驱而北,扰乱情形,不堪设想。
”由此,亦折射出清军之衰败情形。
可惜,杨秀清最终放弃这一路线,改由安徽北伐。
原因何在?
他先入为主地认为,清军在运河一线必然布置层层重兵。
加之密探报告说,扬州有重兵,安徽则防守空虚。
“时兵勇络绎过境,云集扬州。
贼
”战场如棋局,一招错,满盘皆输。
李开芳画像8北伐军是精锐中的精锐,实力不可谓不雄厚。
祭出如此锋利的剑,目的不言而喻。
可惜,选错了路线,终究全军覆没。
清军最终借助运河大水,淹没北伐军。
李开芳被俘,所受酷刑,不忍直视。
权力争斗,从来都是你死我活,且下手毫不留情。
清廷加强北方防务,天国再无进军北京的可能。
机会往往只有一次,抓不住,一切都是枉然。
即便如此,这支队伍仍把北方搅了个天翻地覆。
想必那段时间,皇帝妃子们睡得并不安稳。
孤军北伐9李秀成被俘后,总结天朝十误。
北伐失败,排在首位。
洪仁玕也说:“发兵扫北,虽所到以威武取胜,究系孤军深入。
”孤军深入,被认为是北伐失败主要原因。
殊不知,太平军起义后,哪次不是孤军深入?
此次北伐,相比起义之初,条件实在要好得多。
有战斗经验,有战略后方,有财力支援,有部队增援。
而且,没有家属拖累。
最大的败因,恐怕还是行军路线的错误选择。
放弃运河,使得战线被大大拉长,不能一蹴而就。
补给也发生困难,以致于寒冬季节,北伐军只能着夏衣作战。
惨烈情形,莫可名状。
祥说:北伐军攻占天津后,距离北京只一步之遥。
不过,即便打下北京,并不意味着灭亡大清。
军事占领,与政权更迭之间,还有一道鸿沟。
外国联军就不止一次占领北京,大清却依然能苟活下去。
参考:
1853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攻占南京(天京),建立了太平天国农民政权。
太平天国建立后,为尽快推翻清政府,太平天国派林凤翔和李开芳率领两万余人北伐,北伐军一路势如破竹一直打到河北,但终因敌众我寡而失败。
那么一支偏师都能打到北京附近,为什么太平天国没有全军扑向北京呢?
第一,太平天国建立之初,内忧外困,不仅要面对八旗和绿营的围剿,还要对付以曾国藩为首的地方团练,这些地主武装比清军更危险,对太平天国构成了致命的威胁。
太平天国自保尚且艰难,不要说全军北伐了!第二,江南是中国财税钱粮重地,是太平天国和满清争夺的重点,没有钱粮和根据地全军北伐根本就是找死,不是太平军占了富庶的江南早让满清灭了。
第三,太平天国内部一直存在西征、东征、北伐的争议,其中支持西征的最多,支持北伐的最少,所以只派了一支偏师北上,目的是牵制清军兵力,缓解天京军事压力,只是没想到北伐军居然打到了河北。
第四,江南是花花世界,太平军一群暴发户,一见到江南的美女和锦衣玉食就不愿意再挪窝了。
打江山不就
第五,当时太平天国是打算支持北伐军的,派了秦日纲等人前往救援,结果没走多远就被打了回来,增援几次失败后太平天国直接放弃了北伐军,坐看北伐军全军覆没。
第六,太平天国与清王朝的斗争自始至终处于劣势,太平天国的邪教思想与儒家思想格格不入,太平军与老百姓又越走越远,不管是地主还是老百姓都不支持它,加上清王朝与帝国主义勾结,太平天国失败是注定的,北伐和西征的结局都是一样的。
参考:
太平军多次考虑过全军北上。
不过,形势的变化,使他们每次都做出了调整。
第一次:益阳太平军围攻长沙81日不克,决心转移。
转移去哪里?
太平军确立的方针是:由益阳县,靠洞庭湖边到常德,“欲取河南为业”。
(《李秀成自述》。
“欲取河南为业”,其实质就是全军北上,准备攻略北京。
这是根据当时形势做出的决策。
当时,由益阳向北进军有两条路:1为走水路,向东北进攻岳州,2为走陆路,进攻常德,再北上越过荆襄,进入河南。
显然,走水路,取岳州、武昌,都是相对便捷的。
但是,当时太平军水师还不强,缺少船只,走水路难以占到便宜,他们遂决心走陆路,取常德,过荆襄,入河南。
不过,情况迅速变化。
太平军进入益阳后,在资江截获了大量的船只,大量水手也踊跃参军。
于是,太平军遂决心转取水陆并进,进攻岳州。
攻取岳州后,又有大批水手参军,太平军水师力量迅速壮大,形成了战略优势。
随即,太平军果断北上,攻取武昌,声势大振。
可以说,益阳大捷,是太平军发展方向的转折点。
此前,太平军在缺乏船只的情况下“没得选”,只有一意北上,益阳大捷后,太平军船只日多,水师日强,已可以主动对发展方向做出选择。
第二次:武昌攻取武昌后,太平军就接下来发展方向,又作争论。
武汉是九省通衢,发展方向的选择很多,因此各派意见都有。
早在永安时,洪秀全就受到胡孝先的影响,“欲取关中为业”。
其他许多人也主张北上河南,再取北京。
杨秀清则力主东下,向南京发展。
最终,杨秀清为排除众议,不惜使出“天父下凡”的“大招”,确立向东发展的方向。
杨秀清的决策,是符合当时形势的。
首先,太平军早期连攻桂林、长沙不克,形势被动,规模一直发展不起来。
此次从岳州到武昌一路大发展,源于水师的迅速发展。
太平军已意识到可以以水师为战略优势,遂在武昌建立了“水营”。
显然,大军直入河南,直扑北京,水上力量这个战略优势就只有放弃了,这是扬短避长,并不明智。
其次,太平军在武昌进行了大扩军,规模扩张到50万。
但是,能战之兵不过10余万,其他都是家属。
不管是兵还是家属,都是要吃饭的。
50万人一起行动,想靠就地征粮解决是不可能的,必须需要携带大量物资、粮食。
只有靠船只走水路,才可能满足如此庞大队伍的生活、战斗所需。
而且,武昌随军家属,可不是广西“大脚女人”,女子多是缠足的,要她们一起走陆路行军,必然影响全军效率。
最后,清军的部署,也使太平军向东发展极为有利。
当时,太平军后方是“老朋友”向荣的军队,这支军队自广西一路相爱相杀到武昌,战斗力强,难以击败。
北方,是直向大清核心地带之路,清军十分重视。
琦善率领的大军在河南的防务已经严密,唯独东方,陆建瀛的兵力薄弱,又要分守多出要点,根本无法抵挡太平军的顺流而下。
后来的武昌大进军也说明:这是一次极为成功的决策,原先很难攻取大城的太平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连克九江、安庆、南京,使太平天国发展到了高潮。
第三次:定都天京前的讨论攻取南京后,太平军并未立刻决定定都天京,而是对接下来的发展再次展开激烈讨论。
对于太平军的计划,史书有两种基本相近但细节有差异的记载。
《李秀成自述》表示:当时,洪秀全、杨秀清计划分兵守住南京及周边,大军仍然“欲取河南为业”。
《粤寇起事纪要》则表示:洪秀全、杨秀清决定分兵。
洪秀全留在江南,杨秀清负责继续北上。
显然,太平军的原计划,或是由洪秀全、杨秀清一起继续带领大军北上,或是由杨秀清率军北上,其本质都是:以南京为根据地(而不再向武昌、安庆一样旋得旋弃),主力继续北上。
但是,一位老水手的话改变了太平军的计划。
老水手提到:北方水少米少,南方人不适应。
而且北方旗营马队很多,咱们占不到便宜。
不如以金陵为首都,据长江之险,分扰东南,“徐
洪秀全、杨秀清采纳其言,定都天京。
这次决定,也是出于实际情况做出的调整。
定都天京,以天京为中心,再行北伐,原本是没有问题的。
天京周边,是天下财赋重地,以此为根据地,确实可以壮大自己,再稳妥部署北伐,未必不能像朱元璋一样完成一统。
(暂不谈论太平天国教义等短板)定都天京,并不意味着必然腐化堕落、祸起萧墙,或者说,如果太平天国必然腐化堕落、祸起萧墙,那么,就算真的打下北京又有什么用呢?
第四次:罗大纲之策太平天国派孤军北伐前,罗大纲提出看法。
悬师北伐,找死!如果真的要北伐,一定要先经营河南,而且,“大驾驻河南,然后大军可渡河”,一定要最高领导亲自指挥,才可以发动!否则,就应该先定南九省,然后分兵北上,在陕西、山西、山东三个方向一起进军,会师北京。
再其次,要保住南京,就多造水师,控制长江吧。
罗大纲三策,与朱元璋北伐比较类似(具体有调整)。
都是从全局出发考虑,是比较靠谱的。
大清是全国的统治者,虽然衰落,但依然有相当根基。
太平天国的任务不只是“打进北京”,而是推翻大清在全国的统治。
因此,太平天国必须建立稳固根据地,从天下的视野出发,发展自己、打击敌人。
否则,如果一直流动作战,就像黄巢一样,即使打进都城,也是站不住脚的。
可以说,罗大纲三策,虽然其本意是反对杨秀清“偏师北伐”,但从侧面也反应出:太平军不可能以无后方作战的方式,“直扑北京”。
实际操作:永失机会从太平天国的实际操作看,杨秀清的本意是比较明显的。
杨秀清的部署如下。
1、林凤祥、李开芳率2、3万人北伐,“兼道疾进,勿贪攻城”,发挥流动作战的优势,直接威胁敌人腹心,牵制敌力量。
2、留兵守天京,牵制江南、江北大营之敌。
(绿营少有的精锐多被牵制在此)3、西征军攻取长江上游,平定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长江沿线,扫除后顾之忧。
其中,北伐、守天京,都是以敌我双方的政治中心为诱饵,牵制敌人主力,西征军作为战略进攻力量,扫除后顾之忧。
从效果看,虽然一波三折,但在1854年4月前,基本达到目的。
当时,西征军已经攻占安庆、九江、武昌等地,进入湖南。
在正常情况下,清军在湖南境内没有可以抵挡太平军的军事力量。
太平军就是从湖南一路过来的,当时,湖南境内与之交战的清军,此时,正在天京城外待着呢。
如无意外,太平军将不会遇到太大阻力,就可以攻取长沙,连通广西(老家)。
鉴于四川、两广当时清军并无战略进攻力量,太平军西征似可告一段落,全力北伐。
因此,1854年2月,太平军进入湖南的同时,又以秦日纲组织了北伐援军。
可是,由于湘军的意外崛起,太平军计划严重受挫。
湘军不但使太平军无法攻取湖南,而且还出省作战,一路攻取武昌,直扑九江,极大改变了形势。
原本计划支援北伐的秦日纲,无法组织北上,只好紧急加入田家镇防御作战。
待石达开湖口大捷,扭转西征形势时,北伐军已经彻底失败,无后顾之忧的清军加强了江南、江北大营,加紧对天京的封锁。
可以说,正是湘军的意外崛起,彻底打乱了杨秀清的部署,使太平军无法按照其节奏完成部署。
待到太平军西破湘军,东破江南江北大营后,天京事变爆发。
此后,太平天国转入战略被动。
所谓攻取北京,再无机会,只剩下了政治口号上的意义。
总的来说,太平天国是多次考虑过全师北伐的。
太平天国多次改变其全师北伐的决定,也基本上是符合当时形势变化的。
太平天国的失败,主要是其政治失败,而非军事决策。
如果太平天国的主张确实得人心,曾国藩凭什么拿出“维护千年道统”来组织湘军与太平天国为敌呢?
(反对满清统治,原本是应该占据政治优势的,但是···)如果太平天国的高层确实是团结一心的领导班子,不发生内讧,即使在林凤祥北伐失败后,已经打破江南、江北大营,已无东顾之忧的太平军原本仍然可以以优势力量消灭湘军,再组织北伐!军事上的失算还可以弥补,政治上、文化上的失败,就不可逆转了。
参考: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占据的只是长江沿岸的一小块地方,这时候不能兴大兵北伐。
因为,一旦大军北上,天京就可能失陷。
根本一失,太平天国必定覆亡得更快。
对于此时的太平天国来说,正确的方针应该是先西征,后东征,然后北伐。
首先西征,占据从湖北三峡到天京这段长江南北两岸的省份。
上游在握,天京就不会有危险。
然后东征,占据苏、杭富饶之区。
这样一来,粮饷就有了稳固的来源。
国家富强的基础就奠定了。
西征、东征成功后,太平军才算真正占据了东南半壁江山。
这时候,再以石达开为统帅,李开芳、林风祥为先锋,带上六成
真实的历史中,杨秀清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那就是北伐、西征同时并举。
结果北伐军孤军深入、全军覆没,西征军也遭湘军反扑。
局面遂不振。
参考:
太平军是流窜式作战,对地区的依赖性很大。
在打下武昌以后,洪秀全这个邪教头子的建议是进军河南,然后威胁河北地区。
问题是洪秀全根本没有见过什么世面,依靠当时的河南地区根本无法供养太平军。
二东王杨秀清和以往石达开是比较有见识的,他们建议进军江南。
江南地区十分富庶,占领江南地区不仅可以解决自己的供给问题,同时可以切断清王朝的财政命脉。
不得不说,洪秀全由始至终,除了忽悠人就是玩女人。
太平天国真正的当家人前期是杨秀清、石达开,后期是洪仁玕、李秀成。
参考:
燕王秦日纲西征,败归,东王杨秀清削其王爵,李开芳,林凤祥率2万太平天国精兵北伐已算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北伐了,但也只到北京的外围山东一带就停滞不动了。
太平天国不热衷于北伐直捣清朝国都是有其客观原因的,首先以北京为首的河北直录,清朝历来是精兵把守,层层拱卫京师,精挑细选的八旗子弟兵和精锐的汉军是太平天国所难攻破的,其次,太平天国发端于广西,多年来深耕南方,且曾国藩的湘军及后来李鸿章的淮军拼尽全力将太平天国的军队困在以天京为主的两淮两浙地区,天王洪秀全无暇北顾,自然就没有二心北伐了。
参考:
其实,如果太平军全军直扑北京,那用不了多久就会全军覆没了。
留在南京才是上策。
太平军是在湖南吃了瘪,突然进入湖北抢到大批民船,得到大批当地贫民,会党支持突然壮大起来的。
随后顺江而下,一举夺取南京,其实当时除了南京,太平军根本没有地盘。
并且,太平军也从来都没有歼灭清军主力。
就在太平军东进的时候,后面就有一大堆清军在追击,刚刚到南京建都,江南,江北大营就已经堵在门口了。
太平军北伐军是一支完全精锐的机动部队,北上才有可能坚持那么久。
如果太平军全体北上,那么50多万人,其中各种家属就有多一半,又没有了长江可以千舟万船顺江而下,那么,无论是机动力,还是后勤能力。
都是巨大的问题,根本无法解决。
比如,曾立昌、许宗扬的太平军北伐军援军,一路扩军,7000人出发,北伐军这7000人,还是弃守扬州之后才凑齐的,进入山东以后就变成了几万人。
路数与太平军当年进入湖北湖南是一样的。
结果行军速度缓慢,粮草匮乏,军心浮动,被清军一战几乎全灭。
如果太平军全体北上,那就是10多万军队,而且还有多一半是在湖北临时扩充的,保护着三十几万家属,完全徒步缓慢北上。
江南江北大营的几万清军就会立刻追尾追击,胜保等人的部队同样会开始追击。
而清军在北方除了北京城内的部队,还有僧格林沁部队以外。
还调了察哈尔、归化城、土默特、黑龙江、东三盟古等马队10000人支援,到离北京五百里内驻屯,以备警急。
并且,开始了坚壁清野,太平军北伐军援军就是吃了清军坚壁清野的苦头,最后,胜保则“亲督马队官兵亦俱赶上”,几万军队崩溃,只有1千人逃回去。
如果几十万家属再上来,后勤问题将更加严重,机动力更低,崩溃的速度更快。
参考:
洪杨攻占南京时号称50万,据学者考证其胜兵最多不超过10万,其余全部都是一路裹挟而来的平民百姓。
这其中更为拙劣的是其水军,夹江而下铺天盖地竟没有一艘真正的战船,全部都是强迫随军的船户百姓。
洪杨一路流动作战看起来似乎是游击习气太重,其实实在是打不下来。
打武汉打了几次都打不下来,打长沙不仅打不下来还折了重要头目萧朝贵,权力由此失衡为之后的天京变乱埋下伏笔。
占领南京之前洪杨一直想安顿下来,所以刚刚打下小城永安就急忙封王建制,问题是洪杨刚安顿下来清军就追上来了。
从战略的角度讲,洪杨的优势就在于流动作战。
清军其实比洪杨还希望他们安顿下来,因为一旦安顿下来,清军可以集全国之力慢慢消耗太平军的实力,而太平军一路追追打打,没有建立任何系统的动员体制。
一旦它的主力被消耗光这个政权也就完蛋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建都南京而不是天京变乱才是洪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回到主题,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太平军与清军的作战,即使是占领南京之前他们也是很被动的。
城市多数打不下来,即使费劲周折打下来了,清军主力来攻困守孤城最终也守不住。
这样的实力能够坚持十数年勉强维持东南半壁已是奇迹,指望他们北上革爱新觉罗和金钱鼠尾的命?
不是他们没有这样的革命理想,臣妾实在做不到啊!洪杨转战东南数十省,军队规模虽然几经扩充,但真正的主力也就是最有战斗力的部分仍是自金田团营中带出来的数万老兄弟。
之后吸纳或强征入伍的湖南、安徽、江苏等省的新兵战力差之远甚。
南方兵长于步战,所以太平军自始至终以步军为主。
太平天国后期李秀成需要骑兵的时候甚至不得不借助以马匪为主的捻军。
南方气候湿润,河流密布,沟壑纵横,是步军的天堂。
而北方尤其是华北平原气候干燥,一马平川,是满清的精锐八旗骑兵和蒙古骑兵肆虐的绝佳战场。
太平军主力进军华北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纯属找死行为。
洪杨的拜上帝教脱胎于天主教而被西方传教士视为异端。
他们每占一地尽毁儒释道和村规乡约,全以拜上帝教和讲道理强行代之,这样就把循规蹈矩的普通百姓也推向了他们的对立面。
清末的南方商业活动频繁,观念开放,尚且对其能报以某种程度的容忍,而北方小农经济的土壤深植了数千年,民众思想更为保守,对洪杨的奇葩宗教不仅无法接受,甚至坚决抵制。
林凤祥、李来(开)芳一伙北伐途中就有普通民众伪以附逆,实则欲接近林李枭其首级,事败投河自尽的事例。
北方民众的剧烈反抗也是林李之后原形毕露疯狂屠城的诱因之一。
由此洪杨全伙北上,下场可想而知。
本人的结论,洪杨不北上,纵使团伙内分赃不均引起火并仍能肆虐十数年。
洪杨一旦全伙北上,只怕不过数年就会被全部平定。
北方是清军平定洪杨而非洪杨荡平满清的理想战场。
从这个意义上讲,当年定都南京的洪杨对自己的份量还算有几分自知之明,还算有点战略眼光。
参考:
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天王的左膀右臂南王冯云山和西王萧朝贵两人死得太早了。
这两
而萧朝贵是洪秀权的妹夫,对洪秀权可以说是忠心耿耿。
而且南王和西王如果活着,那么主战派指定占上风,由西王和翼王带兵北进足以打进北京。
参考:
直扑北京的话,胜算几何?
太平军从出广西进入湖南,打长沙,下安庆,打南京,目的性已经很明确了就是要和清廷南北分庭抗礼。
如果出湖南直接北上,第一进入北方是清廷的统治核心区域,不会像打南方城市那样容易,而清军也会迅速集结勤王。
第二农民军流寇性质,补给很成问题,而且越往北大城市越少,面临清军的军事压力会越大,如果不能一鼓作气,时间一长必然成强弩之末。
综合
要知道朱元璋就是有了东南半壁才逐鹿中原的。
错的是有了南京后的所作所为。
东进西征北伐。
偏师北伐说明了洪杨的期待不是很大,也可以这么说是林凤翔、李开芳的军事进展给了洪杨很大的惊喜,以至于清军反应过来,已成孤军深入,太平军自救不暇,派秦日纲增兵也无力回天,只能任林李自生自灭了。
太平军这种带着毁灭传统性质的政教合一性质的中西结合异类农民起义,时间一久必然会引发士级阶层的反对,站在读书人的对立面,就意味着人才的缺失,灭亡早已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