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后才移居到北京的新北京人和老北京人生活习惯上有区别吗
参考:
我的父母是1953年从上海来北京的,据说是当时作为青年积极分子支援北京建设来的。
我父亲是学纺织的高级工程师,我母亲是1946年入党的地下党员参加过上海解放前夕的护厂运动。
在上海的纺织厂做中层管理工作。
1953年是新中国百废待兴的时刻,北京东郊的十里堡准备建设新中国在北京的大型纺织企业。
当时我的父母到北京时十里堡还是工地,他们是参加一边建设一边招募新的纺织工人,培训这些新中国北京第一代产业工人。
纺织厂经过近3年的建设终于开工了,当时周总理亲自来厂做开工剪彩,后来有陆续建了第二,第三纺织厂,并且配套了一系列的纺织企业,比如印染厂,染织厂,针织厂,制线厂,轧花厂,形成了一整套的纺织生产基地。
当时一个大型企业就是一个小社会,厂区有自己的大礼堂可以放电影可以唱戏,厂子里有自己的文工团有自己的管乐队,有自己的工会有自己的
厂里有自己的大食堂所有的职工和家属都可以在里面用餐,有自己的职工医院一般的小病都可以处理。
有自己的小学和托幼机构。
说到上海人在北京的生活方式,我说句实话,从内心里是跟老北京人是弄不到一块的,从价值观到生活方式都有很大的不同。
我们仍然保留着吃米的习惯和南方的蔬菜,南方老家来探亲也是大包小包带来南方的也是大包小包各种食物,比如说南方的咸肉,腊肉,竹笋 ,等等。
我们有意无意地保留着与北京人的距离,仿佛之间的鸿沟无法逾越。
我再给你举个例子,那个时候北京人到饭铺吃饭他不叫吃饭他叫局,意思是有事需要办请当事人吃饭,我们吃饭就是吃饭没那么多家讲究,比方你请他们吃个饭他得琢磨好几天
我们上海人做事是认真的,不夸海口,不做办不到的承诺,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态度是鲜明的。
我想这都是不同的。
参考:
我虽然在北京生活了将近七十年,但我还是喜欢吃米饭和南方菜,特别爱吃鱼。
我一开口说话人家就知道
我的子孙们就不一样,他们能讲标准的北京话;在饮食方面是南北通吃。
参考:
有!而且是一接触就能洞察到对方是否真正的北京原住民及后代。
建国后,进京成家立业者及后代,在北京原住民面前,一眼就能区分出来。
一、老礼。
二、服饰。
三、言语。
不敢说自己是北京人。
因为一个不懂、不用、不按当地民俗规矩和风俗进行衣、食、住、行和人与人的交行的人,怎么就敢说自己是“当地”人。
我眼中的“北京人”是,一、清末民初。
这个时期在北京成家立业的家族史的后代,是真正的“老北京”。
二、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安家并繁衍后代,可称“北京人”。
三、1979年以后,在北京打拼开始人生家庭生活,及产生的后代,叫做“新北京人”。
四、在近十年科技、工作原因落户北京拼搏人及后人,就是“现代北京人”。
众看客,请用自己在北京生活、工作经历,和观察一下生活环境中的人与事。
我对“北京人”认知和划分是否合理。
请指正。
参考:
我觉得解放后移居到北京的新北京人和老北京人,生活习惯上是有区别的!我父母是六十年代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工作的。
我和弟弟从小在北京长大!很小的时候我就发现我家在饮食上跟老北京有很大的区别:首先饮食上老北京人习惯面食,吃的简单:馒头,面条,馅饼,包子等,而且特别喜欢馒头里面夹块臭豆腐或配咸菜丝儿的感觉,而且干咽,不喜欢喝汤!而我们的父母每天最好都是吃米饭,炒菜,还要煮锅汤配饭、馒头、包子等,依然保持家乡福州的生活习惯!其次语言上,他们浓重的福建口音很难改变,无论在北京生活了十年还是二十年都是乡音未改,说话很平,很少用翘舌音!而老北京有卷舌音,儿话音!还会说一些新北京人听不明白的老北京的俚语!最后就是做为新北京人,他们在待人接物上说话的语气、办事的方法都比较婉转;
而老北京讲话很直接,不会拐弯抹角,讲话比较冲!老北京人家里的规矩也特别繁琐,礼貌方面比新北京人做的更好一些!常用"您、请"等字眼儿!如果和老北京人相比,我和我的弟弟只能算界于新北京人和老北京人之间的中间派,可以习惯南北饮食,又拥有南北方人的性格!(来自原创)
参考:
不知道你所说的这种新北京人,年龄岁数有多大?
是什么时代来到的北京。
生活习惯在我看来,全国各地是千差万别。
南方与北方之间,各省之间,都是有差距的。
如果要说其他地方的人与,老北京人之间的生活习惯差距最小的就应该属北京周边的河北及天津地区了。
我认识很多七老80的老年人,他们都是50年代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那几年,来到了北京成为了北京人。
岁月沧桑几十年,他们从青年一直到现在的暮年,从口音还是生活习惯还是当年那个样。
但是他们的后人,也就是60后70后等等却已是标准的北京口音,与祖辈几代人在北京的老北京人没有任何区别了。
他们除了一个户口本上的籍贯之外,可以说是地道的北京人了。
自然生活习惯不可能随他们的父辈,而是地道的北京生活习惯了。
参考: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是一座包容性很强的城市,特别是现在流动人口超过了常住户籍人口,所以,在北京生活的新人,年轻人,不大有“本地外地”的感觉。
但实话说“有钱”和“没钱”的感觉更明显,还有“有户”和“没户”,“有房”和“没房”的区别,好象比较明显……“人人生而平等”。
愿天下为公,四海之内皆兄弟,同工同酬,贫富均等的社会,早日到来吧!
参考:
有,必须有。
49年是中国“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年,新旧两种社会秩序鼎故革新,古典意义上的北京城不复存在,红色首都从此诞生。
因此,49后移民北京的绝大多数人都是符合新社会价值观的红五类人群:新秩序通过他们得以建立、存续,而他们也是这个新秩序的受益者;
反观49年前在北京安家置业的人却是传统中国道德规范下的产物——二者从价值观上可以说完完全全就是两类人。
参考:
那完全是两个独立的社会,胡同vs大院,胡同的算是土著,大院的应该算外来,住大杂院的邻里关系和氛围,和住机关大院的完全是两回事。
北京人严格意义上就是四九城里的胡同土著,解放前就世居于此的那帮人。
参考:
我婆婆是老北京人,高中毕业后考上大学,和我公公成了同学。
我公公是成都人。
俩人毕业后都留在了军队,在北京。
公公于是成了新北京人。
直到现在,婆婆家每顿饭的主食都是馒头和米饭两种。
公公吃米饭,婆婆吃馒头,各取所需。
婆婆吃不了米饭,说一吃米饭就胃疼。
公公吃不了馒头,说吃馒头感觉好像没吃饭。
公公在生活上逐渐变得不太能吃辣,因为在家基本不吃辣,外面的饭店相对成都来说也没有那么麻辣。
婆婆由喜欢吃六必居的咸菜逐渐变得喜欢吃四川的泡菜。
“万菜皆可泡”,婆婆最喜欢吃的成了泡儿菜。
公公说在成都时没见过搓背的手套还有扫床的小苕帚。
来北京后发现洗澡要搓澡,戴上搓澡的手套搓,睡觉前要用小苕帚扫扫床。
参考:
我家是三代
生活习惯记得小时候每天清晨洗漱完毕先去父母屋里道一声早安,之后才能吃早饭。
我家孩子较多,不论谁从外边回来,必须先站在院子里用妈妈做的布条掸子,上下左右掸去身上的灰尘才能进屋,否则不让进门。
吃饭时要先给父母盛好,他们拿起筷子开始吃了,我们才能吃。
吃饭时不能说话,不许吧唧嘴,不能剩饭。
父亲对我们从小管束很严,对长辈说话张嘴先说“您”,闭口说“慢走”,说话时要轻声细语,笑不露齿,走路时不准吃东西。
良好的家教让我们从小懂得尊重父母,尊重兄长。
父母去世后我们兄弟姐妹都拿大哥大嫂当父母一样尊重,我大哥也真像家长一样管着我们。
说话口音老北京人说话声音独特,很敞亮,尤其是老爷们说话豪爽、大气,透着一种仗义。
老北京人说话声音里带着一种独特的“京腔”,让人听了感觉很亲切、热络。
在人群中当你分辨不清谁是老北京人时,只要听他们说话就能知道谁是地道北京人。
有一次我在小区里听到一位老者正在和别人聊天,立即被他的声音所吸引,这是我从搬到这个小区后第一次听到地道的老北京声音,有一种久违的亲切感。
立即停下脚步和他攀谈以来。
现在的北京能听到纯正的北京话已经很少了,因为老辈儿人一年年减少,后代们学的都是标准话,与京腔京韵有许多不同。
脾气秉性北京人多数性格耿直,喜欢直来直去不爱绕弯子。
办事痛快,就连买东西都不爱问价格,说多少钱给多少钱,拿起来就走。
老北京人打架高门大嗓,别看当时吵得脸红脖子粗,过后见面互相道个歉继续说话,就跟没事人一样。
老北京人贪
所以有些外地人说北京人懒,其实不是,那是北京人天生有种优越感,觉得生在北京就是幸福。
如今的北京解放后进来的新北京人占大多数,老北京人不到10%,生活习惯越来越趋于大众化普通化,许多陈年老习惯也被新生代和新北京人所改变。
北京的人文习惯正在被各地涌进来的新北京人所融合,但不论怎么融合,北京人身上特有的气质不会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