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被赶鸭子上架当皇帝的有哪些

皇位只有一个,竞争激烈,但有时候的皇位却成了烫手山芋谁也不肯坐上这把龙椅。
除了一些傀儡皇帝,还有三个最有名的皇帝,完全属于赶鸭子上架。
一、宋钦宗赵亶宋钦宗是宋微宗长子,当仁不让的太子,宋朝储君没有多少竞争压力。
宣和七年(1125年)宋钦宗继位,但本人还是十分抗拒当皇帝,因为这时的大宋面临着金兵南下。
宋微宗正是被惊吓过度,不愿意当亡国之君才禅让皇位的,宋钦宗不愿意也得上位。
俩人最后都成了金兵的俘虏,一起到冰天雪地继续苟延残喘。
二、金末帝完颜承麟金国曾经也是风光无限,风水轮流转,金国也被草原上崛起的蒙古人打的一败涂地。
天兴三年(1234年),金国皇族被宋、蒙联军包围于蔡州,当时的皇帝金哀宗以自己身体肥胖,不利于突围、作战为名将皇位禅让给完颜承麟。
这完颜承麟也是不得不接受,连继位大典都未能完成,宋、蒙联军就攻破蔡州,混战中身亡,成了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三、明代宗朱祁钰和前面二位比起来,朱祁钰算是好的。
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瓦剌,结果号称有五十万大军的明军惨败土木堡,明英宗本人也成了俘虏。
留在京城得皇族,太后、太子、监国一时竟失了方寸,官员更是慌作一团,好在于谦站了出来,拒绝迁都的提议,力排众议,扶持监国的郕王为帝,这才打赢了京师保卫战,解除了明朝遭遇最大的危机。
傀儡皇帝也是被权臣拥立,也是被赶鸭子上架的,结局往往都不太好,像东汉时期汉质帝、汉顺帝等,东晋的十几位皇帝,隋恭帝等。
被赶鸭子上架做皇帝不是被权臣拥立,就是王朝走向面临危机时刻,所以就有了这句话:来生不入帝王家。

参考:
要说赶鸭子上架当皇帝,被赶的最急,时机最凶险,皇帝做的最短的,当然是金兀术的重孙子——完颜承麟了,敌人已爬上了墙,他才被硬拉上皇帝宝座,随后便提着刀子和敌将血拼。
1234年正月,一个魔性的年份,一个魔性的月份,上演着一个魔性的故事,宋朝和蒙古人联军猛攻金国最后的一片孤城——蔡州。
隆隆的炮声把金国皇帝完颜守绪吓得魂飞魄散,他想逃跑,但逃出去的可能微乎其微,联军把城围成了铁桶,完颜守绪在位十年贪
这位年仅37岁的皇帝眼里充满绝望,但又不甘心金国丧在他手里,于是他想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将皇位让给完颜承麟。
完颜承麟大家可能没听说过,但他祖爷爷大家很熟,就是《岳飞传》中岳家军老对手——金兀术,历史上的名字叫完颜宗弼。
完颜承麟是将门虎子,骁勇善战,才略过人。
完颜守绪急着把皇位让给完颜承麟,既是为国家着想,也是为自己开脱。
如果完颜承麟能凭借高超的武功冲出蔡州,那么金国就没有灭亡;
如果战死在城里,那么载在青史上的亡国皇帝就是承麟,而不是自己。
于是他把完颜承麟叫到大殿上,当着几位战战栗栗的老臣的面,宣布把皇帝禅让给完颜承麟。
刀子都架脖子上了,才想起禅让,这分明是大甩锅,完颜承麟不傻,他不想背这口黑锅当亡国皇帝,可是完颜承绪硬把完颜承麟按在皇帝宝座上,就算是禅让成功。
然后急匆匆跑到行宫幽兰轩,找了一根绳上吊了。
这是来了个彻底大甩锅,所有责任全压在完颜承麟身上。
留给完颜承麟时间,别说整顿队伍,组织反击,就连在完颜守绪尸体旁多哭两声的时间都没有,从皇帝宝座上下来,提刀披甲纵马,带着自己的卫队和已经冲进城的宋蒙联军混战在一起。
此时的金兵早溃不成军,和士气正旺的宋蒙联军交战就是垂死挣扎,完颜承麟终寡不敌众,被乱刃分尸,从做皇帝到战死只有几个时辰。
完颜承麟祖孙四代,为大金国抛洒热血,得到至高权力之际,也是他也走到人生尽头之时,以死捍卫了金末帝称号,也算是没有辱没祖先。

参考:
在大权旁落的衰落王朝,权臣可以随意处置傀儡皇帝,如秦末赵高废了胡亥立子婴。
另外一种压根没想到做皇帝的却坐上了龙椅。
南宋赵构,父皇和太上皇和皇宫都被金兵整个席卷一空(靖康之难)。
唯有皇子赵构一人在外公务,逃过一劫,被残存朝官推上宝座,衣冠南渡。
五代十国,大将频繁抢班夺权。
后周大将赵匡胤奉命出兵,却在陈桥"按兵不动",其弟赵光义和心腹将领劝赵匡胤拥兵自雄,自立为帝。
赵匡胤"生气"不理。
众将领索性将黄袍加身,山呼万岁!赵匡胤"无奈"长叹:"你们不是强人所难吗?
赶鸭子上架,叫我做皇上!唉,我只好学做刘邦了!"陈桥兵变,赵匡胤天下坐稳了,第一件事就是"杯酒释兵权":之后再也不能让将领们随意赶鸭子上架了。

参考:
历史上被赶鸭子上架的皇帝可多了,我就说一说西汉孝文皇帝刘恒,他被立为皇帝的故事比较传奇。
当初,吕氏作乱,将危及刘氏江山,陈平、周勃等大臣定计诛杀诸吕,立代王刘恒为皇帝。
刘恒犹豫不决,最终成行,终于安定天下,建立不朽功业。
天下已定,立谁做皇帝,是个问题。
大臣定计诛杀吕氏,天下已定,少帝、梁王、淮阳淮王、常山王都不是孝惠皇帝之子,皆不当立。
那立谁合适呢,大臣们在这个问题上争论不休。
朱虚侯刘章建议立齐王刘肥,其父为齐悼惠王为高祖长子,齐王为嫡长孙,名正言顺。
大臣们纷纷反对,理由是,吕后外戚当政,几乎危及刘氏江山,吕后之恶,大臣们心有余悸。
而齐王的舅舅驷钧,是有名的恶人,如果立齐王,其母家又变成吕氏。
既然立齐王不行,有人建议立淮南王,他年纪较小,大臣可以辅政。
可是,淮南王的母家同样很恶,也会变成吕氏,被陈平否定了。
最后,陈平和周勃一锤定音,决定立代王刘恒为皇帝,代王是高祖的第四个儿子,年龄最长,仁孝宽厚,关键是他的母家薄氏恭良温俭,以仁孝闻名天下,立代王最合适。
去不去长安当皇帝,是个问题。
于是,大臣们偷偷地派使者去代国通知刘恒来长安当皇帝。
到底去还是不去,代国的君臣就这个问题吵翻了天。
大臣张武一派的人劝刘恒最好别去,因为如今朝廷的大臣都是高帝时期的大臣,懂军事,有谋略,他们蠢蠢欲动,有谋逆之心。
如今他们消灭了诸吕,以此来迎接大王,实在是心怀叵测,不可不防,愿大王称病勿往。
而中尉宋昌等人认为代王应该去,给出的理由是:一、高帝分封刘氏子弟为王,互相牵制,刘氏江山稳如磐石;
二、天下连年战乱,人心思安,很难再起战端;
三、诸吕欲危刘氏江山,太尉持节入北军,一声令下,士兵心向刘氏,诛杀诸吕,这就是人心所归呀。
宋昌一番话很有道理,但代王仍然狐疑不决,只得去占卜,结果是:“大横庚庚,余为天王,夏启以光。
”代王说,我已经是王了,为何又卜了个王?
占卜的人说,所谓天王,就是天子。
代王闻之大喜,连夜派遣舅舅薄昭去见太尉周勃,周勃等大臣很诚恳地表示要求迎立代王,薄昭回来后兴奋地对代王说,这是真的,大王不要再怀疑了。
代王刘恒听了舅舅传回来的喜讯,兴奋地对宋昌说,爱卿,还是你说的对呀,我要重重的赏你。
代王立为皇帝,天下归心。
代王先派张武、宋昌等六人先去长安,看一看长安有什么动静。
当宋昌等人来到渭桥时,丞相陈平、太尉周勃和文武百官都出门迎接。
宋昌回来报喜讯,代王立即动身前往渭桥,文武百官皆拜迎于道,俯首称臣。
太尉周勃连忙献上天子的玺符,代王说,不急,到了代邸之后再议。
到了代邸之后,代王照例上演了一出“让天子”的老把戏,演完之后,正式即天子位。
滕公与东牟侯兴居除宫,将少帝请出了皇宫。
于是,代王进入未央宫,正式立为天子,是为孝文皇帝。
代王受命于危难之际,此时君臣相互试探,好在陈平、与周勃两位老臣为大汉定海神针,稳定了君心和民心,使代王顺利登基,孝文皇帝果然不负众望,开启了大汉“文景之治”的序幕,功莫大焉!
参考:
被赶鸭子上架当皇帝的还有宋宁宗赵扩。
虽然赵扩是宋光宗的独子,因为生来不慧,智力有点低下的缘故,他的祖父孝宗赵昚一直希望儿子光宗册立侄子赵抦为太子。
赵抦是光宗二哥魏王赵恺的独子,当初孝宗长子太子赵愭早亡,孝宗越过魏王立了老三光宗,总觉得对老二有愧疚,再加上赵抦比赵扩聪明,所以孝宗希望赵抦做太子。
因为太子人选的问题,光宗两口子很生老父亲的气,也不立太子,也不看孝宗,在孝宗死后也不处理丧事,引起群情愤慨,京城内外流言纷纷,后来就连宰相留正都称病逃离京城。
临危受命的宗室、知枢密院事赵汝愚就联合一些官员,请高宗吴皇后出面,为儿子孝宗主持丧礼,并拥立新君,让不孝的光宗退位,他们拥立的目标就是皇子赵扩。
在䄠祭大礼的时候,由太皇太后吴氏垂帘宣布说,皇帝(光宗)生病不能执丧,也曾经说过想退位,因此,让皇子嘉王赵扩即位,尊皇帝为太上皇帝,皇后为太上皇后。
赵扩闻言大惊,泪流满面的推辞说:大妈妈(曾祖母),臣做不得,臣做不得。
吴太后也放声大哭,命人取出黄袍,亲自给曾孙子赵扩穿上,赵扩不穿,绕着殿柱逃避,吴太后大声喝令他站住,哭着数落他:我见你公公,又见你大爹爹,见你爷,今天又见你这模样。
外戚韩侂胄也拉着赵扩劝说,赵扩看老祖母的样子,只得披上黄袍,赶鸭子上架当了皇帝,嘴里还喃喃不听:做不得啊!做不得啊!恐怕要背负不孝的名声了!赵汝愚就劝说:天子应该以安社稷、定国家为大孝,现在中外人心惶惶,万一有什么变故,将置太上皇于何地?
陛下还称得上孝吗?
然后率领百官给赵扩行礼,赵扩这才被引导着给吴太后行谢礼,然后完成内禅大礼,成为南宋皇帝。

参考:
崇祯哥哥死了,兄终弟及而已!他自己也没有想到
参考:
历史上最可以称得上赶鸭子上架的皇帝当属宋钦宗赵桓。
说起来很多人无法想象,古代有多少人为了皇帝宝座争权夺势、父子相残、兄弟反目,但是宋钦宗绝对是一股清流,坚决不想登基为帝。
赵桓的名字不如他的庙号出名,提起宋钦宗大家绝对会首先想到他的父亲宋徽宗赵佶和靖康之变,赵桓在得知父皇赵佶想要传位给自己的时候,大惊失色,极力拒绝反对,痛哭流涕坚决不肯接受,最终甚至哭的昏厥过去,在昏厥中被抬上皇帝宝座。
按理说皇帝是
宋徽宗眼见大军压境,不想怎么对敌迎战,只想着逃跑,但是作为皇帝怎能临阵脱逃?
于是乎有大臣为赵佶献计传位太子,退居太上皇,赵佶一听大赞妙计,于是就出现了赵桓拼命拒绝登基的一幕。
赵桓在绝境下登基为帝,坑玩娃的赵佶则带着一帮亲信南下巡游,赵桓登基一年多后就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靖康之变”,巡游回归的赵佶和儿子一起做了俘虏,被掳北上,成为历史上有名的父子皇帝俘虏,这也被宋人称之为“靖康之耻”。
赵桓也是典型的被坑的娃,在最不愿意的时候登上了原本所有人都羡慕的位置,最终做了所有人都不愿意做的俘虏。
最终赵桓做了近30年俘虏,在公元1156年被乱马铁蹄践踏而死!
参考:

按理说古代皇帝是九五之尊,高高在上,生杀予夺,人间至尊,人人都向往得到的位置。
但历史上有些人确实被逼着当皇帝的,在宋代就有三位这样的奇葩。
第一位就是宋英宗赵曙。
他原名赵宗实,后改名赵曙,而且他并不是上一任皇帝宋仁宗赵祯的亲生儿子,而是从濮王赵允让那里过继的。
宋仁宗可以说是一位比较有为的帝王,但是三个儿子全部夭折,所以不得已,只得从赵允让那里过继他的第十三个儿子。
赵曙并不是一开始就生在皇宫中,而是在景祐二年(1035),也就是他大约三岁的时候被接进宫中的。
小孩子要离家,离开父母,当然是不愿意的,哭喊着不愿意走,但是天子的命令是不可违背的,所最后还是带走了不情愿的赵曙。
他十分孝顺,爱好读书,很少玩乐,而且十分节俭。
嘉祐七年(1062)的八月初四,他被立为皇子,名字也是在这个时候改的。
赵曙听到诏命后推辞当皇子,而且称病就是不接旨。
后来是别人劝谏了,赵曙才拜谢。
但是还是不愿意当皇子,奏疏上了十多遍,仁宗不同意,而且下诏找人去劝告赵曙,赵曙被群臣从卧室里拉去皇宫。
这样,赵曙才是不情愿地接受了,但是他也同时告诫舍人守好他的居所,皇上一有子嗣马上回来。
嘉祐八年(1063年)农历三月,仁宗逝世。
赵曙即位,但是他首先提出的是要为仁宗守孝三年,一国之君,想也不可能,宰相韩琦为首的文武百官坚决反对,赵曙这才是断了念想,老老实实做皇帝。
一波三折,赵曙这即位真的是心不甘情不愿。
这第二位,就是大名鼎鼎,也是倒霉的宋钦宗赵桓,他就是靖康之耻发生时在位的皇帝。
宣和七年(1125)十月,金灭辽,兵分两路南下,矛头直指北宋,而且目标很明确,就是北宋都城开封。
赵佶知道后十分惊恐,吓得直接拉住蔡京长子、当时的领枢密院事蔡攸的手说:“真是想不到啊,金兵竟然敢这样猖狂,直逼开封啊!”又惊又急,竟然是一口气上不来昏了过去,狼狈的跌倒在床下。
大臣们吓坏了,立刻灌药急救。
在赵佶幽幽转醒后,第一件事就是索要纸笔。
纸笔到了后急急忙忙写下:“皇太子可即皇帝位。
”烂摊子一甩,做撒手掌柜逃避问题。
于是,二十六岁的太子赵桓就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接受了其父宋徽宗赵佶禅让登基,改年号为靖康。
而赵恒登基的时候,是被七手八脚的套上龙袍,这时候才明白过来的他拼命反抗,但是无济于事。
他哭天抢地,也是直接晕了过去,眼泪不能改变一切,醒来后群臣早已准备好,一片贺声中赵桓赶鸭子上架,成了宋朝天子。
第三位就是南宋的皇帝了,宋宁宗赵扩。
绍熙五年(1194)六月,孝宗去世,但是光宗却称病,不愿意主持丧礼,这显然于礼不合。
丧礼还是要办的,大臣们就请太皇太后吴氏出面,吴氏就是光宗的祖母,宁宗的曾祖母,老人家德高望重。
光宗的行为显然是摆明了对皇位没兴趣,大臣们就索性上书:“皇子嘉王扩,一向仁慈孝顺,应立于储君,以安定人心。
”光宗一看立即批示:“历事岁久,念欲退闲。
”相当的干脆。
于是在举行祭礼时,赵汝愚等重臣率文武百官在孝宗灵柩前请求太皇太后吴氏宣布光宗禅位诏,让嘉王,也就是赵扩即位。
在吴氏宣读:“皇帝心疾,未能执丧,曾有御笔,欲自退闲,皇子嘉王扩可即帝位。
”之后,江山易主,赵扩成了天下之主。
赵汝愚从丧礼出来后,传达了太皇太后的意思,说明了禅位诏的情况。
赵扩没有欣然接受,而是坚决推辞,说自己可能会背负不孝的罪名。
赵汝愚劝道:“天子的大孝,是安定天下、维护社稷,如今朝廷内外忧心忡忡,人人惶惶,如果发生了变故,太上皇又该如何?
”大臣们这才把嘉王赵扩从人群中拥出,赵扩还是推辞:“上告大妈妈,臣做不得,做不得。
”太皇太后吴氏出面,立刻命太监拿来龙袍,亲自给赵扩披上,赵扩不敢用力反抗,生怕伤着年事已高的曾祖母,最终还是妥协。
就这样,赵扩正式成了宋朝的实际统治者。
这三位帝王,即位之路都是一波三折。
在历史上我们知道很多为了皇位尔虞我诈、泯灭人伦的人,也知道不少为了权力不择手段的人,但是像这三位这样对皇位避之不及的,被逼着上位的真是太少见了。
皇位对某些人来说就是烫手的山芋,所以说也不是所有的人对皇位垂涎三尺!
参考:
中国历史上被鸭子上架而当皇帝的有很多。
通常是因为权臣为了控制朝政,实现某种政治欲望。
而自己又不便公开出面,不得已立的木偶皇帝。
西汉吕后临朝称制时所立的前少帝及后少帝就是这样的傀儡皇帝。
汉前少帝刘恭,是汉惠帝与宫人所生之子。
因皇后张嫣尚未成年不能生育,吕后将其生母杀死,谎称张嫣所生。
在汉惠帝死后立为西汉第三位皇帝。
刘恭渐长后知道了真相,便口出怨言:“皇后怎可杀我生母而立我为她儿子呢?
……等我长大一定复仇”。
吕后听了很害怕,便命人把前少帝刘恭杀死。
不久,吕后又命汉惠帝另外一个年幼的儿子刘弘继位,史称后少帝。
在周勃等大臣平诸吕后,被杀死。
这两个孩儿皇帝,都是糊里糊涂地当了皇帝,他们没有享受天伦之乐,甚至不知皇帝为何物,就不明不白地被处死了。
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在中国历史上权臣为了操控权力,立乳臭未干的孩童当皇帝的事还有很多——秦末赵高立子婴,西汉末年王莽立汉平帝孺子婴。
东晋末年刘裕立晋恭帝司乌德文,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之前立隋炀帝之孙杨侑……董卓杀汉少帝刘辩立汉献帝刘协,正是赶鸭子上架!他们大都难逃权臣魔爪,结局悲惨……当然,并非每一个被赶鸭子上架的皇帝都如此不幸。
如汉文帝刘恒,当时周勃等人平诸吕之乱后,因害怕新立皇帝外戚势力再如吕后家强盛,到时无法控制,不得已才立了汉文帝。
足智多谋,性格內敛的汉文帝最后不但制服了周勃等功臣,还开创了文景之治。
汉宣帝为权臣霍光所立,面对盘根错节,势力强大的霍家。
汉宣帝步步为营。
几年后不但收拾了霍家,还实现了西汉中兴。
当然,宋太祖赵匡胤的黄袍加身,我们就不必说了。
总而言之,赶鸭子上架的皇帝,他们的命运是好是坏,关健还得看当时的天下形势,还得这位皇帝的阅历能力,权谋韬略……这便是我对您这个问题的回答。

参考:
历史上被迫登基即位的皇帝有:西汉文帝刘恒,北齐悲惨之君、也是悲情亲王范阳王高绍义,南唐后主李煜,北宋钦宗赵亶,金哀宗完颜承麟,明代宗朱祁钰。

参考:
汉文帝刘恒。
刘盈驾崩以后,诸吕叛乱,周勃、陈平为首的老臣镇压诸吕之乱,他们要立新君。
但是刘邦的皇子被吕雉残害的只剩下了刘长和刘恒。
他们考虑再三,吸取教训,选了母系没有势力和派系的刘恒做皇帝。
当时刘恒是代王,他接到消息的时候一脸懵,做梦也想不到会有这种好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