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到死之前找到建文帝了吗
找到了,这个《明史》里有明确的记载。
这份记载见于《明史·胡濙传》: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
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
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
也就是说,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朱棣北伐,去打阿鲁台,大军驻扎在宣府的时候,专门负责在海内找寻建文帝下落的胡濙请见。
而已经睡着的朱棣一听是胡濙来见,觉也不睡了,赶紧起床召见胡濙。
可见朱允炆的下落一直是放在朱棣心中的头等大事。
并且,两人一直谈到“漏下四鼓”也就是后半夜两点左右,胡濙才告辞出来。
如果没有找到建文帝的话,朱棣不会“疑始释”。
您先别着急说《明史》是清朝人所写,所以可信度比较低。
不过,《明史》确实有从《明史稿》向《明史》过渡这么一个过程。
而且,关于朱允炆的生死,第一版的《明史稿》和《明史》也确实不一样。
《明史》从确定朱允炆已经殉国,到朱允炆有可能出逃的变化及其原因。
咱们熟悉的《明史》是张廷玉主编的版本。
其实在这之前,《明史》的总裁官是康熙年间的王鸿绪。
只不过,中间发生了些事情,王鸿绪在康熙四十八年被贬官的时候,把《明史》的书稿悄没声地带回了家里。
成稿之后,献给了康熙,王鸿绪也因此再次被起复。
这就是所谓的《明史稿》。
这一版本的明史,对建文帝生死的描述很简单而斩钉截铁。
就是李景隆打开了南京城的金川门,迎接了燕王朱棣,得知消息的宫中随即起火,建文帝和马皇后“崩”。
那为什么最终版的《明史》又变成了“帝不知所终呢”?
甚至还对细节进行了描述: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也就是说,这次明史的修订,给出了燕王朱棣也可能知道火中的尸体有可能并不是建文帝朱允炆这种说法。
接下来的描述更是有传奇色彩:或云帝由地道出亡。
就是说,有种说法是建文帝朱允炆从宫中的地道逃跑了。
为什么两个版本的《明史》差距这么大?
看看两个版本的明史成书的时间,我们就知道了。
第一个版本的明史完书于康熙年间,那时清人刚刚入关不久。
顺治帝刚入关的时候,甚至还有前明的五个割据政权。
到吴三桂杀死永历帝之后,前明的割据政权没有了,那怎么办?
总得师出有名吧?
于是就有了朱三太子。
朱三太子影视化形象康熙年间,有十多起打着“朱三太子”的旗号反清复明的案件。
所以,此时的《明史》编纂者王鸿绪,应该是为清朝的统治服务,用朱允炆确实在南京城破的时候已经驾崩这样的前明故事,来告诉那些尚且心怀前明的人,明朝,已经亡了,明王室没人了,别再折腾了。
第二版的《明史》则是在乾隆年间开始重新修订。
此时清朝入关已久,统治趋于稳定。
所以,乾隆本人甚至亲自下诏:宋太祖之斧声烛影、明惠宗逊国出亡等事,异说滋多,尤当剖晰是非,以昭定论。
那么,清朝人又是根据什么知道建文帝之生死有可疑之处呢?
这当然是根据前明的史料得来的。
明朝人自己对建文帝的生死和之后的下落,态度也有着很大的变化。
明史中特殊的名词:革除年间。
咱们都知道朱棣攻下南京城之后,直接下令取消建文帝的年号,改当年为洪武三十五年。
也就是说朱元璋的洪武三十一年又被朱棣人为续了四年的寿命。
建文朝的事就等于在当时的明史中没了。
在朱棣一朝中,称呼建文帝直接以名字“朱允炆”呼之。
这在连写个文章起个名都要避讳君王名字的时代,可以说是对建文帝的公开羞辱。
那提到建文朝该怎么办呢,这段时期,被记载为一个特殊的名词:革除年间。
但是,朱棣不让别人讨论朱允炆的事,他自己对朱允炆的下落确实是很关心的。
之所以让咱们后人感觉到迷雾重重各种猜测。
是因为朱棣虽然很关切这件事,却又不能让纪纲等人明目张胆地搜山寻海去找建文帝。
因为首先是他的“靖难之役”这个“靖难”本身就站不住脚。
朱允炆又是朱元璋自己指定的继承人,说来说去朱棣都难逃篡逆之名。
那就只能让建文帝“崩”,然后自己再悄悄去找他。
至少得比那些建文遗臣要更早地找到他,免得被那些人利用来动摇他的统治。
于是,我们在《明史·姚广孝传》就看到了僧道衍临终时要求释放僧溥洽的故事。
姚广孝在永乐十六年,感觉自己命不久矣。
于是从南京赶到北京觐见朱棣。
君臣相见,“语甚欢”,朱棣还赐给姚广孝一个金唾壶,大概就是一个铜痰盂吧。
朱棣问姚广孝还有什么要求。
姚广孝说:僧溥洽已经关押很久了,请您放了他吧。
朱棣的主录僧是姚广孝,而朱允炆的主录僧就是这位溥洽。
都是当年朱元璋安排到自己的子孙身边的僧人。
而当年就有传闻说,朱允炆是剃秃了头,伪装成僧人逃跑的。
溥洽就是知情者,而且朱允炆还曾在溥洽处藏匿了一段时间。
所以朱棣在当年就找了个借口,把溥洽关押了起来。
这一关,就是十几年过去了。
这次姚广孝为溥洽求情,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朱棣就答应了他的请求,释放了溥洽。
姚广孝心愿已了,不久就去世了。
关于朱允炆化妆成僧人逃走,正德年间的礼部右侍郎黄佐所著《革除遗事节本》中有述:说建文帝刚刚出生的时候,朱元璋看这孩子“顶颅颇偏”,就是朱允炆头型不太正。
所以朱元璋认为这孩子未来估计难得善终。
就给朱允炆准备了全套的剃发工具放到一个盒子里。
并对朱允炆说:你一定会遇到跨不过去的坎,到时候,就打开这个盒子吧。
所以,朱允炆在南京城破的时候,就伪作僧人逃跑了。
这个记载,在影视剧《大明风华》展示过。
这份记载值得注意的有一点,那就是对建文帝的称呼,已经改成了建文君。
这事多亏了明仁宗朱高炽。
朱高炽虽然在位不足一年,但是他在撰写《大明神功圣德碑》的时候,把建文帝的称呼,由直呼朱允炆改成了建文君。
朱棣主持修撰的《奉天靖难记》中一直把建文君臣称呼为“贼”,朱高炽则改了一个比较中性客观的称呼:敌。
并且,大赦建文遗臣,给还田地。
还给方孝孺正了名,称呼其为“忠臣”。
但也不好太驳老爹朱棣的面子,用的理由是:方孝孺辈皆忠臣,宜有传。
不书则何以示劝?
意思是,之所以要给方孝孺等正名并立传是为了警诫后人。
免得后世子孙再犯同样的错误。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仁宗朱高炽这一改口。
朱棣亲自选的“好太孙”,明宣宗朱瞻基就好办了。
朱瞻基主政期间修撰的《太宗实录》,就把朱允炆的称呼改为了:“建文君”。
这样,在官修史上,朱允炆算是恢复了身份。
但是年号还是没有,实录更是别想,宣宗的步子不敢迈得这么大。
毕竟,涉及朱棣是否得位不正的问题。
所以,从正德年间开始,民间所修的私史,对建文期间的事情才开始慢慢地有了记载。
对建文帝的去向,也就有了多种说法。
当然,最盛行的就是建文帝化妆成僧人逃跑。
以至于正统五年,也就是明英宗朱祁镇在位期间,竟然有个叫杨行祥的人打扮成高僧的样子冒充建文帝。
可见,建文剃发为僧一说,在民间至为盛行。
而明神宗万历皇帝继位之初给建文帝诸臣正名的诏书则更引发了各种说法。
万历继位的第二个月,上谕:革除间被罪诸臣,忠于所事,甘蹈刑戮,有死无二,皆我太祖高皇帝所储养忠臣义士。
这下子不得了,万历一松口,《万历野获编》所记载的《传信录》竟然有了明宣宗朱瞻基是朱允炆的儿子这样的说法。
民间野史的说法繁杂的由来,正是由于万历年间彻底放宽了对建文帝诸事的限制。
万历二十三年,万历皇帝直接下诏:恢复建文年间的年号,但是建文帝的事,不单独列本纪,而是附在朱元璋本纪的后面。
解决朱棣子孙朱棣得位不正心结的人,是万历年间的礼科给事中杨天民。
他在奏折中是这样说的:成祖之嗣服也以戡乱,建文之出亡也以逊国。
《明神宗实录》就是说,成祖靖难师出有名,而建文帝是觉得自己确实干不了大明的明君,所以“逊让”了。
这把钥匙终于打开了朱棣身上的那道锁。
杨天民的奏折,同时也说明了明朝的官修史,在万历年间,已经不避讳谈到建文帝当年生死未知,“出亡”也是一种可能。
所以,清人最终版的《明史》,是有据可查的,对建文帝下落的描述,应该是可信的。
也就是说,《明史·胡濙传》的记载是可信的。
朱棣在永乐二十一年已经知道了建文帝的下落。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在征伐完阿鲁台回军的途中驾崩。
换句话说,咱们可以根据明史的记载,说朱棣在死之前找到了建文帝,至少是知道了建文帝的下落。
参考:
我们有理由相信朱棣临终前知道了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
朱棣继位后,因为皇位是从侄子手里抢来的,建文帝的神秘消失总是让他心里不踏实。
于是朱棣派出两路人马去寻找朱允炆。
一路人马是大家熟知的郑和,借着与沿海各国通商的高大上旗号,暗地从海路寻找朱允炆;
另一路只有孤独的一
很明显,郑和一行没有探查到朱允炆的蛛丝马迹,而胡瀅呢?
在没有找到朱允炆之前,他是不可能回到朝中的,他十分清楚自己的命运,要么找到朱允炆,要么找到自己死去。
胡瀅先是辛苦找了十几年,连母亲去世都没有回家探望,结果一无所获。
朱棣对他也不错,将他召回还破格提拔,结果三年后朱棣命令他出巡江浙一带,其实就是再次寻找朱允炆。
转眼近二十年过去了,朱允炆音讯全无,朱棣也失望了。
永乐二十一年的深夜,远征途中的朱棣正在睡觉,胡瀅却回来了,两人密聊了很长时间,内容谁都不知道,但肯定和朱允炆的下落有关。
朱允炆的下落至今仍然是个谜,但很明显,朱棣确切知道了他的下落,压在朱棣身上沉甸甸的负担消失了,他再也不纠结此事,全身心投入对蒙古的征讨,一年后,朱棣病逝于征途。
让我们来大胆推测一下朱允炆的下落。
朱允炆肯定没死,不然朱棣也不会四处寻找他,当年宫殿大火里面的焦尸无法骗过精明的朱棣,那么,朱允炆这么多年一直藏在哪里呢?
朱允炆极有可能是被姚广孝藏在了自己的封地里。
姚广孝是个神奇的人物,一生为了造反而造反,没有其它的追求,等到朱棣登上皇位之后便抽身而去,继续当自己的和尚。
姚广孝拒绝了朱棣的各种封赏,只在临终前向朱棣提出请求,释放浦洽。
浦洽是朱允炆的主录僧,据传是他帮助朱允炆逃跑的,所以他极有可能知道朱允炆的下落。
但无论朱棣怎样逼迫浦洽,他都未置一词。
姚广孝在临终前请求朱棣释放浦洽,其实隐含了另一层意思:“别再关着浦洽了,别再寻找朱允炆的下落了,朱允炆就是被我藏起来了,他不会再对你构成任何威胁。
”也许朱棣读懂了姚广孝的意思,也许他压根没听懂昔日好友的忠告。
有理由相信,胡瀅跟朱棣密谈时朱允炆还活着,因为他如果死了的话很难辨别身份,会二度成为谜案,没有确切证据胡瀅是不会亲自去找朱棣的。
而朱棣知道了朱允炆的下落后会采取什么措施呢?
虽然大家认为朱棣性格狂躁,一言不合就灭人十族,但他真不是个杀人狂,他杀的全部都是反对他的人,那些从一开始就忠心耿耿跟朱棣靖难的人,全部得到了善终。
其实我觉得,朱棣知道朱允炆的下落后,会派人杀掉他。
虽然朱棣有能力镇住朱允炆,但为了子孙后代能够坐稳这个皇位,朱棣对朱允炆一定毫不留情,这就是政治斗争的残酷。
参考:
没有找到。
靖难之役后,建文帝下落一直成谜。
建文帝是明朝第二代皇帝,其父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早年被立为太子,是皇帝的继承人,但中年早逝。
按照封建礼法传统,明太祖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作为自己的接班人。
1398年明太祖死,朱允炆登基,年号建文,史称建文帝。
建文帝登基后,大力削藩,结果大大触犯了以四叔燕王朱棣为代表的藩王利益,就爆发了靖难之役。
结果,南京被朱棣攻破,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做了皇帝,就是历史上的明成祖。
南京破城后,关于建文帝的下落历来众说纷纭。
说法一,自焚而死。
说法二,逃出后跟随主录僧溥洽做了和尚。
说法三,逃出后,隐姓埋名。
明成祖很关心建文帝的生死。
他四处派人打探侄子的下落,一直没有收获。
第一种情况,建文帝自焚而死。
这是明成祖最放心最希望的结果,但是经仔细勘验,死亡人员中没有人可以和建文帝的特征对的上,所以明成祖十分不放心,希望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针对第二种情况,明成祖把溥洽禅师给抓了起来,逼问朱允炆下落,溥洽倒是无所畏惧:“如果我帮朱允炆逃跑了,我一定会随他而去”。
明成祖无奈,只好将他软禁起来。
明成祖最不放心的是第三种情况。
有人传言,建文帝跑到了苏州的穹窿山。
2013年,一位江苏丹阳的九十岁老人戴壁城称自家族谱《云阳戴氏家乘》中,有一篇《东山公墓志铭》,有“殆三十年始得见帝穹浪山中,时公已病,帝见公憔悴,甚怜之…公痛哭流涕,拜曰:臣受大恩,未曾以死报国,徒以陛下尚在,故不惮万里相从。
帝固辞不获命,公大哭拜帝而归”。
这个墓志铭的主人叫戴瑞珊,乃建文帝时的一名大臣,就是墓志铭中的“公”,所以戴壁城认为这段文字里的“帝”就是逃难中的建文帝。
但是,因为戴瑞珊在历史上无法查到相关记载,所以单从这段家谱无法确定其真假。
我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毕竟苏州距离南京太近,建文帝在这里躲藏安全系数太低!还有人传言,建文帝逃出后,来到福建宁德做了和尚。
2008年,福建宁德蕉城区金涵乡施工工地,意外发现一座奇怪的古墓,其陵墙上有两个龙头龙纹造型,是典型的明初闭嘴龙造型,和明孝陵的纹饰极为相似,符合明代皇陵特点,而除了建文帝,明朝其他皇帝的陵墓皆为世人所熟知。
另外,宁德霍童支提寺所藏的云锦袈裟,上有九条五爪龙,正中又有五条五爪龙,寓意九五至尊,这也是只有皇帝才能享用之物。
当地百姓曾在附近挖到玉碗玉筷玉盘等皇家器物。
有明史专家认为,袈裟应是建文帝出逃时假扮和尚所携带,而这些器物也是为建文帝所用。
宁德民间也流传着许多有关建文帝的传说。
至于,建文帝是否真的逃到这里做了和尚,目前也缺乏实质性证据,也只能是一种推测。
还野史传言,建文帝逃到了东南亚,说郑和七下西洋,就是奉明成祖之命,打着与各国互通友好的名义,查找建文帝的下落。
第一,如果明成祖相信建文帝逃到海外,要追杀他,也没有必要派出一只浩浩荡荡的船队,只需派几个杀手就可以解决,成本低,效果好!并且,郑和七下西洋,耗资巨大,成本太高,明成祖不会这么傻!第二,这种明目张胆的追杀也不符合明成祖的个性。
痛打落水狗起码要顾忌帝王名声,明成祖已经稳操胜券了,再像个妇人一样纠缠不休,哪像个帝王所为!至于建文帝是死是活,这个谜团只有寄希望于更多考古发现了!
参考:
没有找到!建文帝之谜明朝建文四年(西历1402年),燕王朱棣成为靖难之役的胜利者,而失败方建文帝,在大火中失踪,自此下落不明。
对于建文帝到底去哪里了,时至今日依旧是历史界的谜团。
不过可以肯定两件事:第一件事。
朱棣在掌权初期,没有杀害建文帝的动机。
因为杀害建文帝的弊端太大。
如果能生擒建文帝,朱棣可以学西周周公辅佐周成王的模式,进行“辅政”,等“辅政”三五个月以后,可以学王莽篡汉那样,胁迫建文帝“禅位”给自己。
再随后,可以让建文帝莫名其妙的死掉。
这样,朱棣可以让所有的反对者都找不到合理的理由反对自己。
但是建文帝不在自己手上,这就意味着不论生死,朱棣当皇帝,都要遭遇法理上的麻烦——毕竟就算建文帝死了,建文帝还有儿子和弟弟,朱棣找不到继位的法理依据。
第二件事。
朱棣并不确定建文帝是否真的死于大火之中。
朱棣登位后,曾动员全国力量搜索建文帝的下落,防止建文帝的流亡朝廷卷土重来。
倘若朱棣能确定大火中死的就是建文帝,也不必多此一举。
朱棣的心虚关于建文帝的下落,历史上众说纷纭。
其中多数以文人对建文帝的同情来叙事,认为建文帝逃出生天,但实际上,这种可能性几乎微乎其微。
因为一来,在明朝初年,普通话不曾推行的时候,以寻常百姓身份出远门是一件很难办到的事情。
建文帝逃亡民间,单就这一点来说,就是寸步难行的事情。
二来,朱棣篡位之初,其帝位法理依据十分不足。
而建文帝如能逃出生天,依仗自己是太祖皇帝嫡长孙、帝位合法继承人的身份振臂一呼,必然响者云集。
但是在历史上,并没有发生此类事件,关于建文帝的下落,也仅局限于一些真伪难辨的传说而已。
因此,
参考: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朱棣到死之前,都没有找到建文帝朱允炆。
因为如果朱棣真心找到朱允炆的话,不可能在史料中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
相反,即便是朱棣非常隐秘地差人去找朱允炆,但我们还是能从史料中找到一些细节。
也就是说,如果朱棣真心找到朱允炆的话,史料里一定有所体现。
其次我们可以说说朱允炆究竟去哪了。
其实,朱允炆是被烧死,还是去了海外,还是在中国某个地方活了下来,基本上都是无解的,因为作为逃出去的人,肯定是竭力要隐姓埋名的,所以我们找不到任何资料。
已故著名明史专家商传先生认为朱允炆是活在湖南,这个他也提出了很多的证据,但是学术界并没有得到一致的意见,姑且先看看。
参考:
找到了。
建文帝出逃后的可选择的方案并不多,北上是朱棣的老巢,西进是异族番邦,东向纵深不足,南下应该是最合理的,所以南方、东南亚、南亚是建文帝最后落脚之地。
再说胡荧,不太可能是独行侠,比较合理是一组人,有几个随从,如果是一
历经二十余年,终于迷底揭开,胡荧复命,与朱棣夜谈至天明,结果未见于史,推演一、建文帝已死在异乡,取得信物交了差;
二、建文未死,找到后逼其自尽,取得信物交了差;
关键是谈话时间,时间很长,说明情况比较复杂,需要奏陈大量线索证据,还要有证人证言,依朱棣先生的性格,给胡荧下的命令应该是做了他而不是找到他。
另外,郑和六下西洋之后,朱棣再未命其出海,也许就是因为建文之事大局落地。
参考:
没有找到。
明惠宗朱允炆生于1377年12月5日,死期不详。
史称建文帝,明朝第二代皇帝,年号「建文」,明太祖朱元璋之孙。
在位期间进行一系列宽政、削藩的改革,史称「建文改制」。
由于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变攻入南京应天府,是为明成祖,朱允炆下落不明。
大臣梅殷私谥其为「神宗孝愍皇帝」,但成祖不认朱允炆为合法皇帝而未上谥号,故明朝人大多称之为建文君。
直到南明时,弘光帝追谥其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庙号「惠宗」。
清高宗乾隆元年,高宗追谥其为「恭闵惠皇帝」,故也作「明惠帝」。
燕王朱棣入京师应天府后,建文帝在宫中举火,皇后焚死,建文帝本人及其太子朱文奎则不知所踪,至今其下落仍是未定论的历史之谜。
有称其从地道逃亡,也有别史称其离宫后出家为僧。
朱棣入京后,先捕杀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及大批忠于建文帝的官员后,方称皇帝,是为明成祖。
当时驸马都尉梅殷在军中,从黄彦清之议,为建文帝发丧,谥「孝愍皇帝」,庙号「神宗」,但是不被明成祖承认。
虽然朱棣宣称在宫中找到建文帝的尸体,并为他举行葬礼,但朱棣对建文帝未死的传言不敢掉以轻心。
建文帝年仅2岁的幼子朱文圭被废为庶人,并囚禁于凤阳广安宫。
建文帝的三个弟弟原本封为亲王,尚未就藩,朱棣将他们降为郡王;
年长的朱允熥和朱允熞先被封至福建漳州和江西建昌,旋被召回京师(南京),以「不能匡正建文帝」为由废为庶人,并囚禁于凤阳,只留下年幼的朱允熙给朱标奉祀,而不久之后朱允熙也于永乐四年死于火灾。
溥洽是建文帝主录僧,当时传闻他知道建文帝出逃的事,朱棣遂以其它罪名囚禁溥洽长达十余年,直到姚广孝病危时请求朱棣释放溥洽,溥洽才获释。
明成祖即位后,不承认建文帝的正统性,下令销毁建文朝史料,并先后三次修改明太祖实录。
成祖还下令作《奉天靖难记》,对懿文太子及建文帝多加诋毁。
正统五年,有僧自云南至广西,诡称建文皇帝。
随后被逮捕调查,乃是钧州人杨行祥,随后下狱而死。
同行十二位僧侣,皆戍辽东。
随后,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均相传有帝为僧时往来迹。
正德、万历、崇祯年间,诸位大臣请求续封建文帝,及加庙谥号,均未成行。
虽然《太宗实录》(成祖原庙号太宗),称建文帝被朱棣以天子礼下葬,但崇祯帝在位时却亲口承认建文并无陵墓。
崇祯十七年(1644年)五月,南明的弘光帝在南京即位,于同年七月为建文帝君臣平反,上庙号
参考:
诚邀。
公元1399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了侄子朱允炆的江山,朱允炆下落不明,为了能堵住悠悠众口,朱棣在被大火焚烧后的宫殿中,拖出一具烧焦的尸体,说朱允炆已经自焚而死了,但是并没有说服大家。
有很多人说朱棣派郑和下西洋,就是为了寻找朱允炆,还有人说朱棣找到过朱允炆,因为明史姚广孝传中记载,朱棣当上皇帝后,派大臣胡瀅四处寻找朱允炆下落,这
公元1423年,一个深夜,胡瀅突然回宫,和朱棣彻夜长谈,史书没有记载他们谈的是什么,但是可以肯定得是与朱允炆有关。
于是很多人都猜测胡瀅找到了朱允炆,并向朱棣报告了朱允炆的下落,传达了朱允炆的无意争夺天下,只愿平淡余生的想法。
朱棣为了维护统治,放过了朱允炆,并且给了他一些赏赐!但是
可见朱允炆并未自焚而死是当时人的共识,但他究竟去了哪,无从得知,只能是一个历史谜团。
参考:
1402年,建文帝在金陵放火自杀,之后不知所踪,有的人说他真的被烧死了,有的人说他出家为僧,还有的人说他逃亡海外。
朱棣本着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原则,一直不停的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最终,朱棣还真的找到了建文帝。
众所周知,郑和七下西洋除了弘扬大明的国威,结交友邻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调查建文帝在海外的下落。
不过郑和走遍了半个地球,也没有带回有关建文帝的消息。
而在国内,朱棣也安排了一
胡濙隐忍低调、喜怒不形于色,这种人很适合做特务。
在朱棣称帝之后,他就交代了胡濙一个特别的任务:去民间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胡濙这一去就去了14年,了无音讯,没有人知道他干了什么事,就连母亲病逝了,胡濙也没有回家守孝。
14年后,胡濙接到朱棣的命令,前往江南一带进行调查。
这说明朱棣已经掌握了建文帝的大概位置了,真相已经越来越近。
就这样过了3年,在朱棣出征蒙古、班师回朝途中,胡濙突然到访朱棣的大营,这说明他已经完成了任务,史书记载: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
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
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朱棣一听说胡濙来了,立马就从床上蹦了起来,接见了他。
两人交谈了好几个小时,虽然谈话的内容没有被记录下来,但我们依然可以推敲出答案。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胡濙一定是找到了建文帝,如果他千里迢迢赶来,只是过来看望一下领导、汇报一下工作进度的话,估计他早就被拉出去砍了。
第一种情况,胡濙已经找到了建文帝,并且把他们抓住了,听候朱棣的发落(或者说建文帝已经死了)。
这种情况可能性比较小,原因就在胡濙和朱棣谈论了有几个小时之久,如果是听候发落,或者是已经死亡这种消息,那么只要说上一句就可以了,没必要谈论这么久。
胡濙与朱允炆的交谈内容,正是他对朱棣所说的话。
建文帝给出了一个回答:我累了,你去当你的皇帝吧,我不和你争了,我只想当一个老百姓,平平安安的过日子。
这才是对史书中那句“以所闻对”和“疑始释”的最好解释。
20多年来,朱棣和建文帝两人都生活在恐惧和忧虑中,饱受摧残。
朱棣害怕建文帝会推翻他,夺走他的江山;
建文帝害怕朱棣会追杀他,结束他的性命。
如今这一刻,两
自此,朱棣终于坐稳了大明江山,翻开了明朝历史的崭新一页。
参考:
建文帝在破宫前失踪,朱棣曾经派人以多种途径寻找。
但根据历史记载,他没有找到建文帝,而建文帝很有可能早已不在人世了。
参考:
再说朱棣是反叛者,要是找到了,肯定杀了以绝后患嘛,居各种文献记载靖难之变之后朱允炆还活着,朱允炆的死应该是自然规律,朱棣并没有找到朱允炆。
以上为个人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