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菩提\"怎么没有\"树\"?
\"明镜\"又不是\"台\"?
这首畿子(有禅意的诗)初看觉得让人感觉似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所云。
其实这里\"菩提\"指\"菩提树,\"明镜\"指\"明镜台\",树和台都是简称,那么第一句的意思就是——菩提树,本就没有这种树,明镜台,也不是明镜台。
于是接下去,就是,本来这世界上就空无一物,哪里来的东西粘上尘埃,尘埃又粘在哪里?
那么这句话讲了什么意思呢?
我想先讲述一个故事:应该是在南北朝的时候吧,佛教的禅宗传到第五祖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开坛讲学,手下弟子有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为神秀大师,是共认的禅宗衣钵继承人。
此时渐感老去的弘忍大师告诉众弟子,让他们各自做一首畿子,最优者当之无愧为衣钵传承者。
这时神秀很想继承衣钵,但又怕因为出于继承衣钵的目的而去做这个畿子,违法了佛家的无为而作的意境。
所以他就在半夜起来,在院墙上写了一首畿子:\"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首畿子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
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这个畿子的时候,无一不说好,厨房里的一个火头僧-慧能禅师听到了。
他不认识字,就叫别人带他去看这个畿子。
于是他自己又做了一个畿子,央求别人写在了神秀的畿子的旁边。
得到了弘忍大师的衣钵。
1、\"菩提树\"和\"明镜台\",各有什么寓意?
菩提树下,是意指佛祖当年\"成道\"于菩提树,在佛教界被公认为\"大彻大悟\"的象征。
也当然成了顿悟的象征。
明镜台,表达自己\"心如明镜\"的佛之境界。
神秀\"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意为人是顿悟的人,有一颗洁净的心,但是会沾染尘世的尘埃,要时刻清扫,是一种入世保持洁净的态度。
那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明显就是针对神秀所作,意在表达,佛家是讲究空无,为何一定要认定身体是悟道工具,心是明镜,防止尘埃,其实这是刻意追求,实则自己终究不是\"菩提\"\"明镜\"罢了。
2、\"空\"之境,方为顿悟其实这首诗还是不够全,也就不能很好理解他的思想,原文如下: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从这里可以看出,全诗是一咏三叹式的,再加上了最后的一叹——前四句,是对于神秀的反驳,佛性常清净,没有有尘埃!有,只是未达到佛性,是没有悟,还有世俗的杂念。
中四句,是对于\"明镜\"\"菩提\"的肯定,并不能为了驳倒神秀,而否定\"菩提\"是悟道之身,\"明镜\"是洞观之心的道理,后四句,再次回到慧能自己的观点,虽说佛理如此,但是不能过于执着,道理是讲究悟道,明白,但是刻意追求,反倒是道了过来!所以末尾四句,他紧接着说:都在内心,而不是在外界,外界的什么?
尘埃呀,也就是入世带来的脏东西!空之境——就是\"以大寂为至乐,无为为滋味\",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所有世间规定命名的东西,其实都是不存在的,你可以叫他菩提,也可以叫他提菩,这都是人为的多余之举。
但是有都是存在的,是自然造物出来的的,不然你怎么看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想的到?
所以,人与自然和谐,互不干扰,你就自然一部分,一切都不存在,都是自然,你又是你,一切又都有了,和你区别开。
所以,做好自己,回归本真,便是那菩提树,明镜台,刻意为之,终是沦为笑柄!
参考:
这是禅宗六祖,也是创立南宗的慧能禅师的一首佛偈,背后是南宗和北宗对于参禅者见道悟理的过程之争论。
这背后有一个著名的典故:五祖弘忍传法,引起了宗门法统之纷争。
神秀与慧能的“斗法”故事发生在初唐时期,弘忍禅师在他的道场冯茂山东山寺(湖北省黄梅县)中传法,也就是挑选自己的接班人。
弘忍禅师聚集起所有门人,首先对众人普遍追求获得福报的修行目的表达了不满,提醒大家,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见道悟理,不要在修行的路上失去了自己的初心。
(
在当时,大家公认“上座”法师神秀为众僧中修为最高之人,大家都自知无法与之相争。
因此,一时间竟然无人出来写佛偈。
神秀虽然是众望所归,但心里也犯嘀咕,生怕自己的修为不合弘忍禅师之意。
所以,他趁着夜间大家都入睡后,悄悄地在墙上写下了自己的佛偈。
(
如果弘忍禅师觉得不好,那他就装哑巴。
神秀写的佛偈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第二天,弘忍禅师看到这个佛偈后,高度赞扬了这个佛偈。
然后,弘忍将神秀单独留下。
原来,弘忍禅师已经猜到了这首佛偈是神秀所作,便对他说:“你凭借此佛偈的见解,已经有资格传承我的衣钵了。
”听弘忍这么说,神秀虽心中大喜,但还是诚惶诚恐地问:“师傅,您如何评价这首佛偈?
弟子的修为到底如何?
”神秀本想再听一听师傅亲口称赞自己的修为,但他没想到弘忍禅师会这么说:“这首佛偈的见解很好,慧根尚浅之人按照此法门修行,应该不会堕落行恶。
但是,你的修为离大彻大悟还远,只能算登堂,还没能入室。
”神秀原本屏住呼吸准备迎接胜利,没想到被老师泼了一盆冷水,顿时心底冰凉。
弘忍禅师看出神秀的失落,便说:“要不你回去再重新写一首,我再决定是否将衣钵传给你。
”神秀回去后,不管他如何绞尽脑汁,也没能写出一首更高明的佛偈。
这时候,东山寺中一个负责扫地舀米的杂工听人背诵了神秀的佛偈,觉得有些不妥。
这
慧能来到写有神秀佛偈的墙边,觉得自己并不认同此参禅法门。
于是,他也想出了一首佛偈。
因为慧能不会写字,便请人将自己的佛偈也写在了墙上。
慧能的佛偈就是那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弘忍看到了慧能的佛偈,当众批评了慧能。
慧能心里十分委屈,就回去继续干活了。
然而,就在当天夜里,慧能突然接到了弘忍禅师的传唤。
弘忍对慧能说:“你的佛偈见解非凡,白天之所以批评你,是因为怕有人加害于你。
”然后,弘忍将《金刚经》秘密传授给了慧能,又将象征继承人地位的袈裟交给他,命人保护他下山逃命。
弘忍为何这么做?
我们常以为佛门是清净之地,不会有权和利的纷争。
但现实并不是这样,佛门的权力斗争甚至比凡尘更惨烈。
神秀是“上座”和尚,势力太大了。
慧能得到了代表禅宗传承人的袈裟,就意味着他那与神秀截然不同的参禅理论将要成为正统。
理念之争大于一切,这已经不是神秀
弘忍禅师深知其中的厉害关系,所以,他才会那么做。
如何理解神秀与慧能的佛偈?
他们在争什么?
出家人参禅是为了明心见性,即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用我们比较好理解的词语就是“悟道”。
“道”,是最终目的,而“悟”既是过程也是方法,慧能与神秀辩的就是“悟”这个方法。
即,得道的法门到底是“顿悟”还是“渐悟”。
神秀佛偈表达的意思是,人的身体是开悟的场所(身是菩提树,菩提意思是觉悟、智慧),人的心应该是清净的,所以,他将心比喻成镜子(心如明镜台)。
镜子之所以看上去脏,是因为受到了外界的污染,所以要经常擦拭上面的尘埃。
擦镜子就是修行,把镜子上面的尘埃都擦干净了,就到达了明心见性的解脱境界了。
这就是“渐悟”,指的是悟道这个过程是需要按部就班地修行。
慧能并不这么认为,他说参禅开悟不需要什么道场,心如明镜道是真的,但它无形无相,怎么会是个台子呢?
明镜无形无相(本来无一物),又哪里来的尘埃呢?
佛教的《大般涅槃经》的“佛性论”认为,每
而所谓的成佛,就是让自己潜藏着的佛性显露出来。
显露,就是开悟的过程,既可以慢慢将镜子擦干净来显露,也可以捅破一层窗户纸来显露。
前者就是渐修,后者就是顿修。
神秀认为成佛之道,只有渐悟一种法门。
而慧能认为渐修和顿修都是成佛之道,资质差的人适合渐悟,资质好的人适合顿悟。
这就是慧能与神秀的区别。
参考:
禅宗六祖慧能,虽然是扫地僧出身,却因一首禅诗从一个寺庙中的杂役一跃成为禅宗第六代继承人。
这首诗就是著名的《菩提偈》。
要想知道它的意思,要从禅宗的传承讲起。
从达摩祖师到五祖弘忍菩提达摩就是我们常说的初祖,是中国禅宗的第一位掌门人。
历史上南北朝时期的南梁有一位奇葩的皇帝,他一生四次出家,笃信佛教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杜牧曾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其中的很多寺院,就是梁武帝时期建造的。
虽然他后来又突然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开始灭佛,但仍然可以说他给佛教在中国的1生根发芽创造了一个培育的温床。
1.初祖达摩达摩祖师就是在梁武帝时期,听自己的师傅说东边有个国家十分推崇佛教,以后一定要去那里弘法,于是他一路从西边走到了南梁。
不过那个时候的佛教可不是唐僧那种感觉,身披袈裟开坛讲法的弘法方式并不流行,大多数时候就是自己个儿修行自己个儿的。
达摩祖师的修行方式,是找个地方面壁,于是嵩山少林寺就有了达摩面壁洞。
虽然他没打算广收门徒,却有人找上了门,这
2.二祖慧可二祖的俗家原来叫神光,一看这名字,肯定跟神仙道法沾点边儿,没错,他父母都是道教信徒。
而且家境不错,从小就饱读诗书,本来家里是打算让他走仕途的。
可惜仕途没那么好走,而且父母死后,他发现自己应该追求自己内心的能静,于是在三十二岁的时候毅然决定出家。
他出家后听说少林寺有位高僧,就想让高僧收自己为徒,这位高僧,自然就是达摩。
达摩那个时候没打算收徒弟,见他远道而来,而且是冒着风雪上山的也不好直接拒绝,就打算给他出个难题,说让他证明自己的决心。
慧可表决心的方式有点残忍,直接砍掉了自己的左臂。
达摩一看,这是个硬茬子,这决心表的让他无法拒绝,于是问:“你来找做什么呢?
”慧可想了想说:“我想让自己内心平静,此心无处安放,求祖师施法安心。
”达摩一伸手:“把你心拿来,我给你按。
”慧可估计心里此时也是犯了嘀咕,这手臂可以砍,心总不好挖出,于是说到:“我找不到我的心。
”达摩收回手:“那时因为我已经帮你按好了。
”慧可想了想,突然顿悟,双膝跪拜祖师。
慧可在那一刻定然是明白了,所谓安心,其实并不该向外求,而是要向内求。
达摩见他悟了,就传了一部经文给他,然后让他下山去了。
3.三祖僧璨二祖慧可虽然得了法,但是他悟的比较晚,而且结局并不好。
他107高龄时随时遇上了北周宇文家的灭佛,被诬告为高僧,处以极刑。
但幸好他早早的遇到了一个孩子,并且把达摩传给他的法传了下去,这个孩子就是僧璨。
三祖僧璨最大的成就,就在于顿悟了传法不该有分别心,只传自己的弟子,而是要广传佛法。
但是他也收了一个好徒弟,就是四祖道信。
4.四祖道信僧璨没有完成的事情,道信帮助他完成了。
他二十多岁就继承了师父的衣钵,并且在天柱山扎根,广收门徒。
但人多了总要才吃饭,于是他制定了一个规则,就是凡是来出家的,都要参与寺中的劳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5.五祖弘忍弘忍得到道信传法之后,一直侍奉道信圆寂。
他就开始犯愁,自己从哪里去找一个可以继承衣钵的人。
前几个祖师因为没有广收门徒,所以选择性也比较小,但他如今寺中几百僧众,选择哪一个就成了问题。
而且,如果他自己决定了选谁不选谁,那么没有被选上的可能会仇视被选上的人。
思量再三,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让寺中人每
六祖慧能与《菩提偈》慧能上山前不过是一个打柴的小孩子,因为听人诵了一段《金刚经》而如痴如醉,因此上山出家,学习佛法。
因为他其貌不扬,而且入门比较晚,谁也没拿他当回事,一开始就是让他扫扫地,或者去厨房帮帮厨。
金庸先生告诉我们,扫地僧那都是世外高人,慧能很快证明了这一点。
偈颂的题目一出,寺中一片喧哗,很多人咬文嚼字写不出半个字。
弘忍坐下第一大弟子神秀第一个写出了偈颂,便是有名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神秀的偈颂一出,不少人都跟着附和,说大师兄写的好,师父一定会选择大师兄继承衣钵。
神秀也洋洋得意,只是弘忍看过,觉得虽然写的不错,但毕竟只是凡人境界,只看得出勤奋,看不出慧根。
慧能见神秀写的这首,觉得这写的不好,于是略改了改,写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初看慧能所写的这四句,仿佛不过是把神秀的照搬过来改了改,实则却有很大的不同。
神秀的诗,写的是把自己的身体当成了菩提树,而把心当成了放明镜的台子,为了不让这个台子沾染尘土,他就天天的要去擦。
虽然体现了一个“勤”字,却没有一个“空”字。
佛教讲究一个“空”字,行走在这茫茫人世,功名利禄,浮华光影到头来都不过是土馒头前的蓬蒿一堆。
重要的是此生为善,种善因得善果,早日功德圆满进入极乐净土,再不受轮回之苦。
所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这个意思。
而慧能的这四句则大不相同:本就没什么菩提树,也没有什么明镜台,一切皆不存在,哪里来的什么尘埃呢?
这里的菩提树又比喻智慧,而明镜台比喻清净,本就清净无一物,自然也没有什么尘埃可言。
这等偈颂,弘忍也位置赞叹。
只是寺中人多口杂,慧能又辈分低年纪轻。
为了保住这棵好苗子,弘忍只说了一句:“这也不行。
你们继续再想。
”舂米传法对于偈颂一事,因为寺中再没有人写得出,所以表面上也就不了了之。
只是弘忍自己可没有忘记这个事情。
一日见厨房里只有慧能在做饭,他就过去问慧能:“米煮好了吗?
”慧能一边烧火一边道:“煮是煮好了,就差舂了。
”弘忍会心一笑,拿起旁边烧火用的小木棍在灶上敲了三下,转身离去。
这桥段熟悉不?
《西游记》菩提老祖就是这么点化孙
慧能心领神会,这是师父给自己的三更之约。
而师徒两个在厨房的对话也并不是废话,而是极具禅机。
要知道米肯定是先要舂然后才能下锅煮饭。
“舂”是要通过敲打稻子去掉外面的外壳,有打磨之意。
弘忍问他饭好了没,实际上是问他准备好了没。
而慧能的回答则是,我准备好了是准备好了,就等师父点化了。
师徒二人在禅房中对面打坐,为了防止别人看到自己的禅房一直亮着灯惹人怀疑,弘忍用袈裟将四面罩住。
传法完成后,他连夜将慧能送出寺院,让他去别处弘扬佛法。
慧能之后,禅宗一花开五叶,有了沩仰、临济、曹洞、法眼、云门五个分支。
而且慧能后来在南华寺传法,据说此处到今时今日还供奉着慧能的不坏金身。
参考:
尽管故事已经是耳熟能详了,但还是得先铺垫一下。
佛门五祖弘忍知道自己即将圆寂,便决定以征偈的形式传位,一日,唤齐门人,说道: 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
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
数日后,其大弟子神秀在墙上题了一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又过数日,墙上多出一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原来,是出身贫苦的惠能,听到其他弟子吟诵神秀一偈,认为还未见本性,便托人帮忙将此偈题于墙上。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惠能接受了衣钵成为佛门六祖。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是因为神秀尚未见悟,故未能得到弘忍的肯定,持此观点的多引用《六祖坛经》中的语意。
但我觉得这有点过份褒惠能、贬神秀了。
且不说神秀之偈为原创。
就内容上,也是两位大师出于对佛法的领悟,提出了各自“见性成佛”的方法论,本身并没有高下之分。
事实上,由于神秀强调“时时勤拂拭”,主张“拂尘看净”,并因此成为佛门北宗的开山祖。
“渐修派”,也成为佛门的重要流派。
而惠能主张的“本来无一物”,实际上就是说“因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因惠能主张“见性成佛”,又被称为“顿悟派”,是惠能所创佛门南宗的主要法理。
而说回题目,心无所住,无所挂碍,即是无心无尘。
这便是六祖借此偈说的佛理。
其认为,心本不生不灭,遇境似有、境灭还无。
心之所以有挂牵,是因为心对万事表面的相有所住。
故人会有烦恼,会产生贪嗔痴。
这样便无法明心见性,得到真正的自在。
参考:
禅宗五祖弘忍传经的故事《六祖坛经》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禅宗五祖弘忍打算将自己的衣钵传给众多弟子中的一个,为了试探弟子们的佛性,弘忍让他们每一
夜晚,作为大师兄的神秀禅师,走出禅房,在月光下静静思考,最后提笔在白墙上写下了自己的佛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轻拂拭,勿使惹尘埃。
第二天一早,有人看到了白墙上的字,大师兄的手笔果然不凡,师弟们纷纷叫好,认为师父的衣钵,一定非神秀莫属。
这时,有一个小师弟慧能,他还不会写字,正在厨房里干活。
当他从别的师兄那里听说了大师兄神秀的佛偈后,脱口而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慧能竟然要和大师兄一较高下,众多师兄弟都在等着看他的笑话。
没想到师傅弘忍看过两人的佛偈后,认为慧能对佛家的禅悟境界更胜一筹,于是授予慧能《金刚经》,慧能也因此而成为禅宗六祖。
慧能与神秀谁更胜一筹?
佛教达摩祖师一苇渡江,在北魏的都城洛阳创立佛教禅宗,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作为宗义。
神秀和慧能的佛偈,其实都有禅宗的“顿悟”在其中。
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我自己就是菩提树那样安静平稳,我的心就是明镜台那样干净澄澈。
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菩提树不是菩提树,而是智慧本身,明镜台也不是明镜台。
所谓“菩提树”,指的是佛祖释迦牟尼顿悟的那棵树。
“菩提”在梵语中本意是“顿悟”的意思,因此佛家讲求“悟”,即心有灵犀,领会佛门至高无上的哲理。
神秀心中有树,是佛家的“见心即佛”;
慧能心中无树,是佛家的“非心非佛”。
神秀:时时轻拂拭,勿使惹尘埃。
——我要经常反省,严格修行,不要让自己的内心被世俗所扰动。
慧能: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我的心本来就是清静的,又怎么会被被世俗所扰动呢?
神秀主张“修身”;
慧能主张“修心”。
神秀偏执于“有”,慧能偏执于“无”,其实都是犯了佛家“执念”。
但是“心”无疑高于“身”,超然于物外,无牵无挂,显然慧能更符合佛家“四大皆空”的主张。
慧能接受衣钵后,担心神秀一派迫害,逃走南方,创立“南宗一派”,而神秀禅师也在北方创立“北宗一派”,南北对峙,后来“南宗北渐”,影响更大,而神秀的北宗,慢慢地失去了影响。
END.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六祖慧能的禅悟之偈语,出自《六祖坛经》,后人根据禅宗六祖惠能的话,编著而成。
在记载中,发现这首诗原来有个典故。
菩提树话说有一天,唐代高僧,禅宗五祖弘忍弟子,北宗禅创始人神秀,与佛教禅宗祖师慧能,(尊称六祖慧能)对话。
神秀说:人就是一棵菩提树,僧人坐禅之处,就如一面明镜台。
时不时要勤快地拂拭,不使尘埃落下。
慧能听后,作答:本来就没有菩提树,也没有明镜台,没有一物,哪里会落下尘埃?
神秀领教,顿悟,连连念叨“阿弥陀佛。
”
如果我们把这首诗用对话来解析,也许会更清楚些。
例如:佛对你说,你身上有灰尘。
你去擦;
佛说,你错了,是你心里有;
你听后,用力去擦拭,佛又说:你又错了,是擦不掉的!你听后索性欲把心剥下来;
佛又说你,错了!尘本非尘,尘从何来?
!当被问到此处时,你一定会愣住了,其实,这就是觉悟的哲理。
这是在说人对世间一切事物的领悟,是在讲人的觉悟与智慧。
人,本来是没有什么觉悟与智慧的,但它的确存在,那么,这些觉悟与智慧是从哪里来的呢?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本来没有什么菩提树即觉悟与智慧,也不是明镜台即僧人坐禅之处打坐的地方,因为,这本来就是虚无的没有的物质空间,何处即哪里来的尘埃即灰尘呢?
人要正确地认知自身能力,不要狂妄自大而浮躁,要以静制动。
人的觉悟与智慧就是从静中获得的。
慧能从
人,要有一颗平静的心,而不要被漫天飞扬的尘埃所左右,每时每刻地纠结,并用力与尘埃生气。
而是要冷静地面对尘埃,从内心中感觉与领悟,这世间没有尘埃,只有光明,光明才是人们所需要的。
这种境界就是菩提的精神世界,才是它的真谛。
尘埃怎么讲?
佛教认为:自然与社会的各种尘埃都是浑浊人之心性的物质。
之所以说它是尘埃,因为它玷污了人那颗纯净的心,这些尘埃触及人的身心就会变成污垢,所以才称之为尘埃。
明白了尘埃的佛语,对于我们理解这首诗很有意义。
诗中“何处有尘埃”指的就是佛性贵在清净,色即空,尘埃也是空。
对于这首诗提到的菩提树,我们也需要了解,它对于我们理解这首诗也是十分重要的。
菩提树也有一个传说故事: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在一棵大树下静坐七天七夜觉悟而成佛,后来这棵大树就叫做菩提树了。
而诗中的明镜台是僧人坐禅之处,也有记载:“坐禅之处,多悬明镜,以助心行”(《资持记》)。
综上所述,这首诗是佛教禅语,是讲了一个觉悟与智慧的道理。
人的觉悟与智慧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的。
人,遇到任何困难与烦心事,都要学会静心,看到光明,学会以静制动。
“菩提本无树”禅诗总之,这首诗的意思,就是教导人们,要学会正确地认清自己,以静制动,获取觉悟,得到智慧,超然于世。
参考:
这首诗偈只有20个字,却包罗万象能传颂千古,在六祖慧能对自己经历讲述中,这首佛偈算是他的毕业论文,同时也是禅宗五祖弘忍对他的根性和智慧肯定,可是六祖慧能提到自己是大字都不认识的一个白丁,怎么会懂做诗偈呢?
那这一切都却和他的大师兄神秀有关系!我们应该感恩一
缘起:大唐时期在岭南番禺(现广州)法性寺(现光孝寺),著名的印宗法师开坛讲法,他在上座讲《涅盘经》说得天花乱坠的时候,忽然外面一阵大风吹来,殿外的旗幡被风吹得哗哗响,大殿外的某甲和某乙二僧,便是开了一个小差,两人讨论起风幡,到底是风在动呢,还是幡在动,两人的各执己见,争论不休。
导致许多僧人
这时猎户打扮的路人,来到两人中间,说了一句非常著名的禅语: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由此众僧很惊讶,觉得他说的非常有高深。
连忙将猎户留下,通知在说法的印宗法师,印宗法师不愧为一代高僧,其慧性很高,知道慧能是高人,连忙请了猎户进殿,在询问之后,知晓了猎户的身份是当年衣钵南渡的六祖慧能。
自己也放下了高僧的尊贵,给慧能行弟子礼,亲自为他剃度。
几天后,他召集了众人和一些善功课,来聆听慧能说法,这就是汉地佛门唯一的经典《六祖禅经》的开端,也是这四句诗偈的缘起。
求法因缘在六祖自我讲述中,本是打柴的他,遇上了一道良缘。
一个功德主,给他一些银子,让他放下的负担,北上求法。
当时他千辛万苦面见了五祖,弘忍提出一个很著名的问题,根据记载当五祖弘忍,接见到慧能,见他外地来的人,就问了一句:“你是哪里人,到我这里想获得什么?
慧能回复:弟子是岭南的老百姓,在远道只想成佛。
五祖继续说:岭南人地方边远,都是蛮夷人居多,怎么可以成佛呢?
慧能答:人有南北之分,可是佛性没有南北之分,我们外貌不同,但是佛性有何不同?
这一句回复,让弘忍知道他根器大利。
但是怕他受到嫉妒,就让他去舂米,看他的品德,后来看到了慧能毫无怨言,也就想自己年纪已经大了,需要找一个传法的人。
就想到了一个方法,通过考试来让大家交一份答卷,谁回答的最好,那么他就是禅宗的六祖。
而当时慧能的大师兄神秀,已经跟了弘忍多年,已经是当时首座讲师,神秀可不是被许多民间故事和野史说的那样子,他后来成为了武则天的帝师,武则天据说是观音再世,自己还是开经偈作者,也足见武则天佛理懂得很深很透,成为她的帝师,可见神秀也有他独到之处。
神秀知道老师要考弟子,自己还是当时的学霸,见许多同学都不回答,知道大家的想法,思来想去的考虑了很久,据说是汗水都打湿了衣服几次,辗转难眠。
一来怕自己说的不好,辜负了老师的教导,二来是也担忧自己那么多年真的没把握禅宗的精髓。
后来灵机一动,想到了夜间到了一个画壁上写下了那首很著名的诗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这首诗偈第二天被弘忍看到了,他就懂得神秀毕竟还没见性,当然也肯定了神秀到了一定的境界,就让大家传抄背诵学习。
刚好慧能在舂米的时候,听到一个师兄在背这首诗偈,一听他知道了不究竟,这时听说了弘忍要大家写首诗偈来证明自己的对佛法的理解,就让师兄带着自己走到了画璧下。
正好有个文人来到此处游玩,慧能因为不会写字,就求着那人帮自己写一首诗偈在上面,这里可以见到慧能比一般人都要根性深厚,起码他没考虑那么多,想做就做,一切随心而动,比起许多等待神秀的师兄弟确实是云泥之别。
不过那个姓张的游客,也很好奇,小师父你也懂做诗偈,慧能说的一句,现在我们都需要记得的,就是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视初学者,如何能学得无上菩提之道?
我们一定要记住这句话,无论是学习和工作,还是人生都十分的有用的名言。
张日用见他出口不凡,也就答应了他,代慧能写下了千古名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也是这首后世命名为《菩提偈》的缘起。
诗偈引发的传承之争这首诗偈引发了中国佛教最大的一次争端,就是禅宗的传承问题,到了六祖以后,禅宗七祖是谁,在一段时间内是无法定论的,因为当时的北方神秀一系在唐朝的支持下崛起和兴盛,而岭南的六祖一系只影响一地,两者的徒弟出现了禅宗衣钵归属的争论。
而这一切于禅宗的传承有极大的关系,当然需要先简单地说一下禅宗的起源和传到中国的姻缘。
据说禅宗起源于一次在灵山会上,世尊拈花——摩迦叶微笑,以此来传递无上的禅宗心地法门。
当时世尊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与摩讨迦叶。
善自护持,递相授受,无令断绝”。
后来经历了千年后,佛法传到中国,由小乘而到大乘、密乘。
中国第一部翻译成中文的佛经,在汉明帝(公元67年)遣中郎蔡谙等十八人西行取回之《四十二章经》,后由同返中土之沙门迦业摩腾和竺法兰负责口译。
在公元400年即魏晋时期之前翻译的佛经多以小乘为主,间有大乘者也未能推广,及至公元401年鸠摩罗什大译师来到中土,中国的佛法才开始具有佛教其本有的思辩哲学内涵。
公元527年,达摩由印度经海上丝绸之路抵达中国广州,他就是西方初祖摩迦叶尊者后佛教的第28代掌门人,公称他为中国禅宗的初祖。
他带来了释迦牟尼佛的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将世尊的佛法心髓带到中国。
可是连当时深信佛教的梁武帝也未能理解他,以后甚至被人多次下毒。
而达摩在少林寺后山面壁禅观九年后,预知300年后所发生的事,并留下有名的四句偈: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到了六祖以后,禅宗一花开五叶——曹洞、临济、 为仰、云门、法眼,五宗相继在公元800年到900年内奠基。
他将佛祖的衣钵、法脉,经由中土二祖慧可传至三祖、四祖、五祖到六祖惠能(公元638~713年),直至六相圆寂后数十年,代表世尊圆满佛法的《六祖坛经》,及六祖的南宗禅法才被佛教界的主流肯定,中国人写的《坛经》成为一部佛经,代表佛法心髓的顿悟禅宗从此才发扬光大。
但是在当时慧能获得了衣钵传承,还是经历了一段经历了一段生死危机,根据历史六祖坛经记载,他得到了衣钵尽快的南渡后,却被后来师兄弟没发现,就追了过来,当然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拿回衣钵传承,因为这是达摩传下来的证物,也类似于是一个身份认证。
而慧能先后躲避了数次的追杀,最危险的一次是在新会的一座山上,当时由于大家找不大他,就放了一把火,而这时在山顶上的慧能没有办法,只好夹在两块石头中间,非常幸运地躲避了这一次危机,至今这山还有他这个遗迹存在。
后来他遇上了一队猎人,就想到了隐藏的方法,他藏入了猎人的群落中,每天帮猎人们干点活,做点杂物,并且自己种菜采集野菜吃,而猎人吃肉食的时候,他就用自己的菜,寄煮在旁边,有时候看到小鸟被网捕了,他就悄悄地放走,这样经历了出许多年后,他终于完全参悟弘忍传给他的禅法,一天他忽然心动,想起自己需要去弘法了,就告别了猎人去了当时的番禺,也就是现在广州。
那么这一句诗偈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慧能说的这首诗偈至今领悟其意者,或廓然开朗或痛哭大笑,稍学其诗者,也能出口成章。
这首诗如《侠客行》中的天书一样,每
可是最终诗偈中说的道理,对于每
我将此诗偈分为了三重的意思?
第一重:诗意第二重:禅意第三重:空意而这个归纳是最接近此诗偈意思的汇总了,当然要明白后面的几重,需要人生阅历的增长,必须经历过一些人或者事,大家会慢慢明白它的含义。
第一重:诗意要理解诗意,需要知道一些典故,首先菩提树,说的是释迦摩尼在觉悟前,在菩提树下冥思的地方,这里也比喻人的自身。
明镜和台,其代表的除了是的铜镜和放铜镜的架子,这个铜镜的作用其实就是用来观照自己,看着自己又没不端正的地方,唐太宗李世民就说过,用镜子照自己可以鉴衣冠,但是这句以内心为主。
后来两句就是什么都没有,哪里去让尘埃落下,意思就是空无一物,尘埃也无处可堆积。
如果按字面意思翻译:就是本来就没有菩提树,也没有明镜台,什么都没有,尘埃落在哪里?
那么以诗词的角度看来,这首诗词算不算佳作。
确实算佳作,因为他不但韵律上非常好,更重要的简单明白,用最简单的方式说最深奥的道理,还不算诗词中的绝唱吗?
但是说一句题外话,此诗要配合神秀的一起去解读,才能更加明白,毕竟首创作者是神秀,六祖是在其基础上升华。
第二重:禅意禅宗最重禅意,而这首诗词将禅宗最精华的容纳了进去,简单的说,就是四步,一曰空身,二曰空心,三曰空性,四曰空法。
禅意是近几千年来一直提到的,特别是艺术和文学上,禅意是一直被追求的最高境界,特别是东方文化,孜孜不倦的追求这一种禅意,可是禅意到底是什么呢?
没人说的明白和透彻,禅是理性又非理性,但又不排斥理性?
禅是没有法则的法则,是神秘的经验,不落经验的经验?
禅是对立中的超升,是无心一念?
禅是哲学?
当代有些大德也曾肯定地作出多过一个
禅是色,是大自然、艺术、生活。
禅如桌上的花,厅中的画,美女的脂粉,菜中的味精,有色有味。
禅在于一花一木,一山一水,是宇宙。
禅的世界不寂寞,人生就有意义。
禅是顶天立地,自己的本来面目。
禅是秩序,是无心,自然就是禅。
无疑就是禅,当下就是禅。
禅是破、立,是一切非一切。
禅是否定现实,实际是肯定现实。
而这首诗偈一出来,就惊艳了数千年,其禅意自然淳朴,却有耐人寻味。
不过更深一层,其实它在讲述释迦摩尼说领悟的空第三重:空意空,最后是释迦摩尼提出的最核心理论之一,只有在空的境界中,人才能超越一切障碍,回归到本真,找到自我,不再为世间的种种姻缘和事情所迷惑,此20个字,循环渐进的其实就是在说空,他对应神秀的有的基础上,将全部都空掉,最后到了空无所空的时候,尘埃也找不到你了。
但是这种领悟是无法述说的,靠
而能够最终领悟的历史以来也是凤毛麟角,因为这需要舍弃。
这种舍弃需要大公无私和具有大乘之心,对于众生对于世界,都是无怨无悔不起一丝心思,去推动着社会向美好的一面发展,所以为何这首诗偈被不断地推崇,因为其内核存在着一股正能量,让学习了领悟的人,不断的去为建造更好的社会发展而无事的奉献,希望大家对此诗偈: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参考:
佛祖释迦牟尼有一次传道,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拿着一朵莲花,展示给弟子们看。
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有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大迦叶会心一笑。
佛当时说:“我有正眼法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这段话其实就是,我有一个修道的方法,是讲究顿悟的,传你大迦叶你了。
迦叶继承佛的这门法门,就是禅宗。
禅宗讲究的就是顿悟,只有“根器深利”的人,好了,咱们说人话,就是悟性特别高的人才能学禅宗。
当然,佛是慈悲的,一般人没有那么好的悟性,可以修净土宗,只要一心称念阿弥陀佛,也可以到西方极乐世界。
好了,咱们接着说禅宗,后来达摩祖师来到中土,把禅宗也带来了,一直一直传,传到了五祖弘忍这儿。
五祖也需要选徒弟继承自己,就给弟子们出了一道家庭作业,让弟子们都写一个读后感。
大弟子神秀的作业: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
写得好!但说实话,还是着相了,所以神秀落选了。
小弟子慧能,是个传奇的人物,是个文盲,大字不识,平时就干杂活的,就是你们单位里的勤杂工,但是有一天听了师父讲《金刚经》,突然就悟了。
悟了之后,就什么都会了,样样精通。
我猜想,人们百世千世的记忆是储存起来的,形成了一个意识海,就像是你电脑里的硬盘,所有东西都存储起来了,只不过有时你忘记放哪儿了。
开悟之后,把千百世的记忆都想起来了,像电脑都可以检索出来,那当然是什么都会了。
慧能的作业,就是上面的问题。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重点还是讲空的,世间什么都没有,都是暂时的,缘散了就没了,你想把它找回来,那不可能,所以一切不必太执著。
参考:
这是六祖慧能大师的一首无相偈。
六祖慧能大师是释迦牟尼佛第三十三代祖师,后由二十八代祖师菩提达摩传进中国,中国称初祖,由他下传五代,慧能大师在中国称六祖。
也没有菩提树,更没有明镜台,本来什么都没有,更没有尘埃所落之处了,也就没有尘埃了。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都是虚妄假相,若见诸相非相,若见什么相都不是相,即见如来,就是见到你的如来本性了。
物非物,事非事,人非人,什么都不是,都别当真,全都是假的。
生活是因缘和合而成,全都是讨债还债而以,所以没有好人,坏人,没有善恶美丑,没有对错,都是因果帐。
有一面之缘都得了。
世间一切物相都是假相,别争别斗,一切都有因果等着,所以不可胡作非为,种什么种子结什果,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参考:
老隐士不堪烦扰怼禅机,戳破我痴迷熄灭我邪火。
每当看到这首六祖慧能的偈诗,我就想起8年前的那个熄灭心火的下午。
那时的我,痴迷修行、酷爱阅览各类修行文字,拿来作为谈话之资,因已有几年修习经验,又喜欢看书,便自以为是,觉得自己境界不错,常常与人辩论。
那一日,朋友带我去探访一位据说有点修为的老人家,这位老人家隐居在市井之中的一所很狭窄的平民房里,家居朴实简单,他布衣简约、动作灵动飘逸,眼神矍铄。
一边抽着香烟,热情招待我们喝茶,一壶铁观音下来,我已口若悬河,谈起无数佛话禅话,不厌其烦。
老人家本来没有说我,只是默默听我说。
后来我一时兴起,随口吟诵: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他马上反问我道:是谁在念诵?
我本能反应说:是我,但忽然感觉好像不对,于是又改口说是六祖慧能大师。
他紧接着又问:这4句与其他诗句有什么不一样?
我马上说:当然不一样,分别大了,这4句是悟道之偈,句句符合空妙大道。
他说:岂不闻天底下,无不是道!我一时半会不知道怎么回答,有点发懵。
确实啊,这四句是大道,难道其他不是大道?
说不过去啊,不是大道遍万物嘛!他又接着说:花开见佛悟无生,你怎么看?
我说:花开能够因此洞察见到佛性。
然后就能够悟透无生无灭之空谛。
他说:果然你看的通透长远。
你看的内容比一般人和我都多很多。
但我告诉你,花开就够了,何必还要见佛悟无生呢?
我又是一阵懵,半天说不出话来。
他又说:你既然识得六祖偈语。
明明知道菩提本无树,无处惹尘埃,照此理根本无有无生可悟嘛,你却又要见佛悟无生!你这不是心里一份贪念在自相矛盾吗?
我依然说不出话。
他接着说:这样的矛盾恐怕在你心里有无数,并且你无法察觉,而且还自以为是。
所以说偈是偈。
你还是你。
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我听来竟然有点郁闷生气了。
因为一下被他问到慌神了,又找不到答案反驳他。
又搞不清他葫芦里卖什么药,就感觉他在忽悠我,于是我就说:你何必拿这些狂禅机锋来忽悠我呢?
我来见你,就是希望你能够指出我到底错在哪里。
他说:你有很多的修行毛病。
随口念诵这4句话的人,基本上是有点问题的。
正所谓明白了不会随便说,随便说的多半是不明白的。
他告诉你,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就是要你明白,一切尘埃分别无非是你的心在动。
这个分别当然包括你把他这4句话当成金科玉律,你在起心动念定义他这4句话的那一刻,就与这四句话背向而驰。
所以我刚才问你,花开见佛悟无生你怎么看?
你在定义花开一定要见佛,一定要悟无生这个崇高无比的概念的时候就与这句话背向而驰了。
所以在不在道上一句话就问明白了。
我略有所动,于是微微点头,心里开始对他臣服。
于是追问:本来我以为先生是狂禅,不料先生是个明白人,还望多多指教。
他笑笑说道:你的眼睛看完东西,你的耳朵听完东西,在你心里生起了无数的定义。
你在用你的这些定义来区分和呈现你的世界。
我在你的眼里是什么样的人,就在这两三分钟之内就产生了很多变化。
可以见得你的心纷繁杂乱,毫无定力。
即使你能懂得1000句1万句佛法术语。
却与他们一个字都没有关系,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我有点仓皇失措,内心汗如雨下。
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他说:你看,你在文字和语言上的分别心实在太重了,你看我就说了你一两句,还不算是批评你,你就已经脸红心跳,非常尴尬。
可见平时,你回想一下,当你看到那些庄严神圣的语言和开示,是不是心里特别的殊胜的感觉?
我说:确实如此。
他说:可是你要知道这些东西和你听到的家常俚语、鸟叫车声,是毫无差别的。
分别的是你的心而已。
当你看到庙宇庄严法相庄严,内心马上升起崇敬敬仰之心。
走出来看到市井陋巷贩夫走卒,马上流露鄙夷之色。
口里大喊,阿弥陀佛,我喜欢清静世界。
是不是非常可笑,是不是与修行没有半点关系?
我像捣蒜一般的点头,说道:确实如此,你说中了我的状态。
我爱好清净莲花般的环境和声音,和各种形象。
却很厌恶身边的俗人身边的俗世和自己恶俗的念头。
他说:嗯,知道就好。
因为你名义上说是在修行,实际上你是用眼耳鼻舌身这些身体器官来做分别定义的闹剧。
这种闹剧,折腾到天长地久,也还是个门外汉啊。
六祖这首诗写得明明白白。
菩提本无树,可是你提起来就往树上爬;
明镜亦非台,可是你抓起镜子就当神台。
他处处要你空掉,你处处却要把它拿起。
所以说你还没到这一步就最好别沉浸在这首诗里面。
否则你变成闹天宫的孙
西方有句话叫做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你想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我说就是说人的头脑和上帝相差太远。
他说:这句话意思就是用头脑活在世上,即使再聪明,无非是被境所牵,被尘所扰,自我封闭,离这个世界的真理非常遥远。
因为我们的头脑是很顽皮的,很顽固的,我们最喜欢干的就是树立一个崇高神圣的至高无上。
然后自己在那里傻傻地去归类,这句话很对,是属于神圣的,那句话说得不对,属于低俗;
这
所以你明白为什么人不修行还挺正常,一旦修行搞得火热,就会变得骄横自负,看不起身边的人,看不起身边的事,看不惯世间的万事万物。
一句话,眼里没有他容不下的东西了。
我说4个字就是背道而驰。
为什么好心去修行,发了很大的愿心去修行,往往却背道而驰呢?
因为我们太聪明了、我们太灵敏了。
我们一看见就粘住,一听见就粘住,一遇见就粘住。
我称呼为魔术贴习气。
所以年轻人啊,学佛修行听起来是件好事,可是很多时候是没什么必要的。
你要知道一
可以说是很有福分的,何必非要再去折腾自己。
搞到最后满嘴的佛话,动不动大道真谛,却不肯老老实实把当下的那一刻活好。
还沉浸在分别心旺盛的漩涡里自以为是。
轻的是徒费光阴,严重的还会影响健康和生命。
我听完,只觉得豁然之间,内心的那团燃烧了好久的邪火好像突然间被他一把吹熄灭。
可是熄灭的同时有一个微微的亮光,同时间亮起在心堂里,就像点起了一盏微弱的灯光,但是这个灯光却越来越坚固越来越明亮。
参考:
首先我想说的是,这首诗发生的时代是唐朝武则天时期,湖北省黄梅县有一位叫做弘忍的高僧,这位高僧有一天想考察一下弟子的佛法水平,然后其中一位弟子叫做神秀,也就是后来的北宗禅的创始人。
当时的大弟子神秀当时就在墙上写了一首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而当时弘忍高僧还有一位弟子,叫做慧能,也就是后来的六祖慧能。
他不识字,拜入师门后,总是被派去磨坊干些体力活。
然后得知师傅考察弟子佛法,也托人在墙上写一首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然后弘忍高僧看到慧能的诗后,大惊,半夜偷偷把慧能叫到禅堂,向慧能传授佛法,并传给他衣钵。
后来禅宗分为两脉,慧能高僧为南禅创始人,神秀高僧为北禅创始人。
这个故事被记载在《六祖坛经》中。
这两首诗用白话翻译,神秀大师诗中,他用“菩提树”比喻众生,用“明镜台”比喻众生追求的佛法,用“尘埃”比喻人们追求领悟佛法中的重重阻碍。
所以他说应该“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的意思,就是我们要刻苦修行,去除挡在我们追求佛法时的阻碍,才能真正的开悟成佛。
而慧能认为,万物之间的区别,我们对万物起的种种称谓,都是我们妄想产生的种种概念,所以“菩提树”“明镜台”“尘埃”根本就都不存在,所以这些都是我们虚妄的概念。
所以慧能高僧的诗中说,这个世上就没有“菩提树”和“明镜台”,所以也不存在尘埃,既然没有,我们更不用拂拭。
所以这告诉我们,当你产生“我与佛法之间有距离的时候,我还要努力修行”这种思想的时候,这个思想的本身就是阻碍你开悟的妄想。
所以修行中的虚妄,行为,欲望,都是你开悟成佛的阻碍。
只有当你放下这种全部的这些想法,才能破除这些阻碍,方能修成大道,开悟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