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良和文丑都是袁绍难得的猛将为何轻易被关羽斩杀
颜良和文丑是袁绍手下有名的战将,史称二人都是袁绍的名将,在战场上为袁绍立下汗马功劳。
在后人的评价中,他们被称为河北四庭柱的排头两位。
可是,在袁绍与曹操的决战官渡之战中,他们在战役刚刚开始时,就战死沙场了。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将他们的死归功与关羽,那么在现实中真是如此吗?
为何他们会如此轻易战死呢?
一、历史上颜良与文丑的战死。
在历史上,颜良、文丑都是在战场上战死的,他们都是中了曹操的计谋,遭到了曹军的突袭而死的。
在两人之中,颜良是明确记载是被关羽斩杀的,而文丑则是死于乱军之中,不知道死于何人之手。
在官渡之战的序战中,袁绍派颜良为先锋,攻打曹操的白马城。
袁军兵力雄厚,曹军众寡不敌,只得向曹操求援。
曹操在率军增援白马的时候,他的手下荀攸向他建议,采取声东击西的办法,假意从延津渡河攻打袁军的后路。
在调动袁军后,曹军再奇袭白马的颜良。
曹操听取了荀攸的建议,率军前往延津。
在袁绍得知消息,派兵前往延津救援的时候,曹操率领部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白马。
颜良正在指挥部下围攻白马,得知曹操到来时,曹军离颜良只相距十里。
颜良大惊之后,仓促指挥部下迎敌。
面对遭受奇袭,腹背受敌的颜良,曹操派出先锋关羽和张辽出击敌阵。
关羽望见了颜良的麾盖,便策马冲入颜良的军中,斩颜良而还。
袁军失去指挥后陷入混乱,被曹军打得大败,白马之围因此得解。
在战后,曹操率军掩护白马的军民撤走。
但是在撤走的半路上,曹操再次遭到了文丑与刘备率领的袁军的追击。
曹操面对文丑的袁军,故意将辎重丢弃在大路上。
当袁军因为争抢辎重阵型混乱的时候,曹操指挥部下对文丑军实施了奇袭。
陷于混乱的文丑军被打得大败,文丑也死于乱军之中。
我们看颜良和文丑之死,就可以看到他们都是中了曹操的计谋,遭受曹军的奇袭而战死的。
颜良的死,是因为他正在围攻白马,突然遭到曹操的袭击造成的。
当时双方相距只有十里,颜良要把围攻阵型转变为对抗曹操的的阵型,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样的行动,不可避免地要形成混乱。
而关羽正是抓住了这个有利的战机,利用袁军的混乱冲入敌阵。
在关羽的身边,有张辽等人相助,可以为他做好掩护工作。
而颜良这
这使得关羽能够利用袁军的混乱冲到颜良的面前斩杀了他。
可以说,颜良的死有关羽武艺出众的原因,更大的原因是他中了曹操的计谋,身处极端不利的境地造成的。
而他固执自大,至死还打着大将的麾盖,真如同《三国演义》中关羽所说的那样,跟插标卖首一般。
二、《三国演义》中颜良与文丑轻易战死的原因。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为了突出关羽的武勇,将颜良、文丑的死都归功给了关羽。
并且在关羽击杀颜良、文丑之前,还专门做了铺垫,以显示颜良、文丑并非是庸碌无能的将领。
比如说颜良一出马,就连续轻易斩杀原来位列吕布八健将的宋宪、魏续,还二十合击败徐晃,让曹军将领都心下慄然,不敢出战。
只有说文丑,他更是在兵败之时显示了大将风范。
他的部下在遭到曹军袭击的时候,都纷纷向后退走。
文丑则在这个时候挺身独战,企
在遭到曹军中张辽、徐晃的进攻时,文丑两箭就把张辽射落马下,并且还击退了徐晃。
如果不是关羽的出现,文丑还真的可能挽回败局。
但是这两人都死在了关羽的刀下。
颜良是在两军对垒的时候,被关羽冲进阵营之中杀死的。
而文丑的死更是搞笑,本来对曹军毫不畏惧,挺身独战的文丑,在和关羽交手战不三合,就转身逃走。
结果因为关羽的赤兔马快,被关羽赶上斩于马下。
那么颜良、文丑本身骁勇善战,却这么轻易被关羽斩杀,作者似乎有点难以自圆其说。
不过,作者还是在书中给我们留下了线索,来解释这一切发生的原因。
其实,关羽斩杀颜良、文丑都不是用得蛮力,而是采取了一定的手段。
这些手段都是关羽多年战斗经验的精华,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这既需要关羽的武艺技巧,还需要关羽强大的战机捕捉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
我们看关羽斩杀颜良的过程,就看到关羽使用的一些手段。
在斩杀颜良的时候,由于头一天曹军的败绩,河北军队都有了一种懈怠之气。
在曹操和关羽审视袁军的时候,关羽就发现了这一点。
他对曹操说袁军都是些土鸡瓦犬,正是说袁军的军阵虽然看起来壮观,实际上运转不灵,缺乏应变能力。
于是关羽决定直冲颜良军阵,执行对颜良的斩首行动。
关羽在冲阵的时候,倒提青龙刀,依靠赤兔马的速度冲入袁军阵中。
袁军不明白关羽的意
当关羽冲到颜良面前的时候,颜良也不明白关羽的意
颜良还想询问关羽,可是关羽没有给他开口的机会。
关羽击杀颜良的招式是刺,这个招式本来是枪法中的招式,被关羽用在了刀法中。
这是颜良根本想不到的,更谈不上抵挡了。
本来关羽用刀使用刺这一招,是无法取颜良的性命的。
因为刀头无锋,颜良又身穿金甲。
但是关羽有了赤兔马的速度加成,他的这招刺取得了成功。
关羽按照他的设想,将颜良击倒马下,随即下马割了颜良的首级,完成了这次斩首行动。
后来有人评价说,关羽击杀颜良是胜之不武。
颜良本意并没有要和关羽厮杀。
因为颜良接受了刘备的嘱咐,让他寻找曹营中的关羽。
结果关羽向他冲来的时候,颜良还想与关羽搭讪,谁知道就这样糊里糊涂死在了关羽的刀下。
这个解释也能够解释关羽轻易斩杀颜良的问题,这就要
至于说文丑之死,则是在两军阵前发生的。
可是对于文丑来说,依然是一场不公平的挑战。
因为当时文丑遭到了曹操的袭击,陷入了比颜良还要危险的境地。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情况。
文丑的部下因为战败,纷纷向后逃窜。
而在这个时候,文丑则背其道而行之,孤身一人挺身独战。
那么文丑在迎战张辽徐晃的时候,他是处在一个周围真空的情况下。
他箭射张辽,迎战徐晃的时候,有一部分的袁军醒悟过来,又回来助战。
徐晃见势不妙,马上就回到本阵。
这个时候,文丑和他的部下之间还有一段距离,如果文丑的部下克服这段距离,来到文丑的身边,那么文丑就安全了。
恰恰就是在这个文丑最虚弱的时刻,关羽出场了。
关羽迎战文丑并不是一
关羽和文丑战不三合,文丑就心怯而走,而且走的时候还不是按照一条直线撤退,反而是绕河而走,被关羽赶上斩杀。
在这里就有了两个疑问,一个是文丑胆怯什么?
一个是他为何要绕河而走?
其实这一切都因为关羽带来的那十几名骑兵。
作者对这些骑兵仅仅一笔带过,并没有详细说明他们的作用,而他们正是那两个疑问的答案。
我们知道关羽心高气傲的性格,他一般不会采用以多欺少的手段。
在白马之战的时候,正是关羽武艺的巅峰时期,就更不会采用这样的手段了。
那么关羽和文丑的交手必然是单挑,可是这些骑兵不会无所事事地在旁边观看。
面对越来越近的文丑的援军,他们肯定会去堵截。
这样,这些骑兵就会越过文丑,来到他的身后,这就无形中对文丑造成了包围之势。
文丑和关羽很少交集,他并不了解关羽的性格。
以他刚才与张辽和徐晃交手的经验来看,文丑自然会认为关羽要采取包围战术,对自己以多打少。
本身文丑对关羽的武艺十分忌惮,现在又加上这种不利态势,文丑当然会产生怯意。
如果能够和自己的部下会合,那样自己就会安全很多。
心生怯意的文丑,采取了摆脱战斗的决定。
可是他的身后已经有了关羽手下骑兵的拦截,这使得他的撤退并不顺利。
为了不和关羽的手下交锋,尽快脱离战场,文丑只得采取了绕河而走的方式。
这给了关羽追赶的机会,最终关羽利用自己赤兔马速度的优势,斩杀了文丑。
结语:袁绍手下的两员首屈一指的大将颜良和文丑,在官渡之战中被袁绍寄予厚望。
谁知道在序战白马之战中,两人便先后战死沙场,给了袁军以沉重的打击。
这是因为他们都中了曹操的计谋,在不利的情况下遭到了曹军的奇袭,因而战败被杀。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是斩颜良诛文丑的英雄,不可一世的颜良文丑都被关羽轻易斩杀。
其实,作者在描写关羽的武勇时,也给了我们为何能够轻易斩杀颜良、文丑的答案。
那就是关羽利用自己武艺的技巧,丰富的作战经验和敏锐的捕捉战机的能力,让颜良文丑陷入最不利的境地,轻易地斩杀了他们。
《三国演义》小说为突出关羽勇猛,武艺高超,描述了关羽斩颜良、诛文丑情节。
关羽在小说中民间武功排名榜名列第四。
颜良、文丑武功应该和张辽、张颌、徐晃差不多。
关羽斩杀颜良以及华雄都是在突袭,对方没有充分准备情况下得手的,颜良、华雄都是猛将,武功都不错,如果都有所准备,关羽斩杀两
关羽杀文丑,是文丑看军队溃退而有些胆怯,被马快刀重的关羽追上斩杀,历史真实情况和小说有不同的地方。
颜良是关羽刺死,华雄和文丑的死都不是关羽所为。
颜良墓已经被挖掘,从出土的情况来看,颜良身材高大,墓葬一把铁刀。
史书记载关羽于千军万马之中刺死颜良,割颜良首级,袁军莫敢挡。
是刺死不是劈死。
不过有人推断颜良是河北名将,当时沮授曾建议给颜良配一名谋士高参,但是袁绍没有釆纳。
曹军采用声东击西突袭白马,导致颜良军没有准备好是仓促应战。
如果准备好,河北军是善战之师关羽不一定能轻易斩杀军中主帅的。
文丑是死于乱军之中,而且死的挺窝囊。
当时袁绍让文丑、刘备率两千骑兵追击曹军。
曹操和徐晃率六百骑下马休息,曹军把一些物资丢散到道路上,追击的袁军忙碌抢物品。
徐晃率六百骑上马反身再战,击败袁军。
文丑是死于乱军之中,是谁杀了文丑都找不到了。
一代名将死于乱军之中,具体是谁杀的都找不到,似乎有些窝囊。
参考: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多年前,网上便流传出三国二十四名将的口诀。
这里所说的24位名将,融合了演义和平话,比如口诀里面说到了枪神张绣,但其实《三国演义》中张绣并不是枪神,《平话三国》里张绣才是北地枪王。
不过,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三国演义》中的确有很多猛将。
吕布、赵云、关羽、张飞、马超、典韦、颜良、文丑、庞德等等,都是一流猛将。
然而,这些猛将的武艺并不完全一样。
有些猛将在单挑时,能够旗鼓相当,势均力敌,比如张飞对战马超,典韦挑战许褚;
有些猛将则太过厉害,需要大家围攻才能打败,比如刘关张三英战吕布等。
同样是猛将,关羽轻松就斩杀了颜良和文丑,这是为何呢?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是因为颜良文丑的武艺比庞德差,而是因为关羽对付他们时,占了一定的便宜。
某种程度来说,关羽是偷袭杀了他们,不算正面交锋。
关羽斩颜良:颜良没有防备颜良的武艺,属于超一流,他的战绩非常亮眼,尤其是在白马之战中。
当时,曹操让原本吕布帐下的猛将宋宪出战颜良,结果不到三回合,颜良就斩杀了宋宪;
魏续去报仇,一回合被颜良当头劈死。
徐晃再次出战,但不到二十回合,就战败了。
旁白中写道“诸将栗然。
”这就说明,曹操麾下的将领都害怕了,因为徐晃曾经战平许褚,他的武艺可以代表曹操猛将的天花板了。
连徐晃都败了,而且是速败,可想而知颜良武艺有多强了!可以说,颜良的武艺不会在关羽之下。
那为什么颜良会被关羽秒杀呢?
主要是因为他根本没想到和关羽打,如果颜良死后有知,一定会说“王我大意了,没有闪”。
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
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
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
从演义中这段话可以看出来,颜良一看关羽来了,表现是“方欲问”,而不是“方欲迎敌”。
这说明,颜良本来要问关羽话,他不知道关羽是来杀他的,至少先问一下再决定打不打。
结果,一脸懵的颜良,就这样被关羽袭杀了。
我们看看颜良当时的情况,也能知道这一点。
当时,颜良正在“麾盖”下。
什么叫麾盖?
那是将帅用的旌旗伞盖,当时颜良是一军之统帅,他有自己的仪仗。
统帅在麾盖下,会与敌人单挑吗?
当然不会。
要决斗的话,麾盖会拿掉,不然碍事。
所以,颜良当时的状态,也不是要决斗。
问题来了,颜良要问什么呢?
演义里没说,这是因为通行本的演义被清代毛宗岗父子修改过,袁绍要问关羽的事被抹掉了。
在嘉靖壬午本《三国演义》(目前发现最早版本的演义)中,作者则写到了这个问题。
原来颜良辞袁绍时,刘玄德曾暗嘱曰:“吾有一弟,乃关云长也,身长九尺五寸,须长一尺八寸,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喜穿绿锦战袍,骑黄骠马,使青龙大刀,必在曹操处。
如见他,可教急来。
”因此颜良见关公来,只道是他来投奔,故不准备迎敌,被关公斩于马下。
在后来的附诗中,作者也说“只因玄德临行语,致使英雄束手亡。
”由此可知,颜良发兵之前,刘备曾让他打探关羽的消息。
颜良当时“方欲问”,就是要问关羽,他是不是刘备之弟。
结果关羽赤兔马快,靠近颜良时,颜良还没来得及问呢,关羽已经到了,一刀砍了颜良。
所以说,关羽其实算是偷袭杀了颜良,否则颜良未必输于关羽。
即便颜良武艺不敌,也不可能被秒杀。
关羽斩文丑:文丑被袭杀其实,文丑之所以会被关羽轻松斩杀,和颜良的情况差不多。
文丑和颜良齐名,武艺自然也不差,所以后面张辽、徐晃两大猛将前来对战,而且还没打赢文丑(张辽被射盔缨,徐晃料敌不过),那还是在文丑兵败的情况下。
文丑虽然和关羽正面交手了,但后面又跑了。
一将当头提刀飞马而来,乃关云长也,大喝:“贼将休走!”与文丑交马,战不三合,文丑心怯,拨马绕河而走。
关公马快,赶上文丑,脑后一刀,将文丑斩下马来。
文丑三回合就被关羽打得心怯,心里素质不行,武艺也不敌关羽。
文丑逃跑时,关羽的赤兔马又快,所以他能追上去对着文丑脑后砍一刀,杀了文丑。
也就是说,关羽能速杀文丑,是因为马太快了,属于袭杀。
否则,文丑应该就能逃跑了。
综合来看,关羽能轻松干掉颜良和文丑,都是趁其不备,赤兔马占了很大优势。
真要是正儿八经打,关羽不会赢得这么轻松。
若关羽没有赤兔马,颜良和文丑就算打不过,应该也能跑掉。
参考:
偷袭,乘他不备,快马加鞭,快刀斩乱麻。
参考:
三国演义中,颜良和文丑都是河北四庭柱之一,都是袁绍手下不可多得的大将,为袁绍的霸业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由于运气不好,颜良被关羽于白马秒杀,文丑被文丑被关羽于延津诛杀,都马革裹尸。
作为袁绍阵营最有名的武将,颜良和文丑齐名,功夫都不是盖的,在临阵发挥上,两人皆有惊人的表现,让读者不得不佩服。
颜良在白马之战中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在和吕布过去的手下健将宋宪、魏续交手的时候,大显神威。
对宋宪是战不三合,手起刀落斩于阵前。
对魏续是更不打话,交马一合,照头一刀,劈下马来。
等到徐晃出马,交手二十合便败回本阵。
颜良的表现,让曹操手下的将领都个个慄然,不敢交战。
而文丑出马是为了颜良报仇,可是在白马又中了曹操的诱兵之计。
不过文丑确实是大将之才,在遭到曹军的突然袭击,部下混乱之际,依然挺身独战,只是因为势单力孤才退走。
在遭到张辽、徐晃追击的时候,文丑依然可以败中取胜。
他箭射张辽,战退文丑。
在他的带动下,袁绍军重整旗鼓,再次投入战场。
文丑出场的时候,也是十分精彩。
尤其是文丑,亲自追杀公孙瓒,和年轻的赵云交手五六十合,不分胜负。
赵云作为五虎上将之一,一生中罕有败绩。
虽然和文丑交手的时候,赵云尚是年少,战场经验不足,武艺发挥不充分,可是能够和赵云战成平手,也显示了文丑的武艺不俗。
所以,颜良和文丑,都是袁绍麾下最猛的将领,被誉为“河北四庭柱”,绝非浪得虚名,皆有万夫不挡之勇。
颜良的武艺如何,徐晃在事先也做了试探。
以徐晃的武艺,不该和颜良战二十回合就败的,而且徐晃撤回,颜良也没有追赶。
这是因为徐晃并没有尽全力,他只是试探颜良的武艺而战的。
当关羽前来的时候,关羽和徐晃关系甚好,当然会把颜良的武艺优缺点和盘托出。
关羽通过徐晃的点拨,自然想出了破解颜良武艺的招式。
在进攻颜良前,关羽对于如何斩颜良已经有了万全的打算。
战前,曹操专门引关羽看颜良的军阵。
曹操说河北军阵何其雄壮,可是在与河北军队交战多年的关羽眼中,这个军阵处处破绽,简直不值一提。
所以关羽才说,在他眼里只不过是土鸡瓦犬而已。
而那个麾盖之下的颜良,不过是插标卖首的人而已。
书中写道关羽斩颜良的过程,关羽倒提青龙刀,骑着赤兔马从山上冲下来。
河北的军阵纷纷让开,关羽直冲到颜良面前,手起一刀,刺颜良于马下。
然后下马割了颜良的首级,拴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
我们看关羽斩杀颜良的过程,一气呵成,毫无拖泥带水的动作。
颜良自始至终都没有任何反应和还手之力。
这就是关羽对颜良了如指掌,有心算无心的结果。
而关羽斩文丑,则是文丑自乱阵脚造成的。
这个还是因为关羽斩颜良造成的震撼性的影响。
文丑,说是要替颜良报仇,机会終于来了,但仅与关羽打了3个回合,就胆怯了,拨马绕河而走,关羽马快,追上来脑后一刀,死于非命。
堂堂“河北四庭柱”,排名第一位和第二位的颜良和文丑,就这样先后莫名其妙地共同死于关羽青龙偃月刀下,成就了关羽的一世英名。
国平军史总结,颜良和文丑皆为三国一流猛将,都死于关羽刀下,颜良之死,关羽确有不按常理出牌,偷袭成功之嫌疑。
但文丑之死,责任在自己,竟然胆怯了,拨转马头就回,难道不清楚那位红脸长须赤兔马快者,偷袭颜良成功吗?
所以,从这个程度上讲,文丑之死,主要责任在自己,怨不得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