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在一战战败仅21年后就发动了二战是什么原因使德国军事经济发展迅速
悲催的德国:德国在世界近代史上是一个神一般的存在,没有哪一个国家经历了那么多次的大起大落,你把他干趴下了,只有你不是每天都盯着他,他就会立马起来进行反击。
但德国的可爱之处在于,他每反击一次,别人都会脱层皮,他自己也会少一块。
其他的国家都是通过战争越打越大,德国例外,他越打越小。
一战后的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虽然打败了,但是他却把英法和俄国人狠狠地揍了一顿。
一战结束后,德国作为战败国与协约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和约》对德国的各个方面进行了限制,根据《和约》,德国损失了百分之十左右的土地和人口以及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德国被禁止拥有空军,陆军数量也不得超过十万人。
因为《凡尔赛协定》,德国人憋了一肚子气。
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实际上,在20世纪20年代,由于国际形势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德国的处境开始慢慢变好。
首先是英法虽然一直维持同盟关系,但是英国对于法国在欧洲大陆维持老大地位也非常不放心,因此在20年代也开始慢慢帮助德国恢复经济,以制约法国;
其次,由于凡-华体系对于德国的剥削太过严重,因此国际上许多人开始同情德国,比如美国就在20年代初通过了援助德国的“道威斯计划”,德国的经济因此得到了长足的恢复和发展。
德国的工业底子本身也不差,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德国制造在当时就已经蜚声世界。
苏联的出现对于当时的德国也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为了防止苏联的红色政权迅速坐大,英法美把目光和精力都放在了苏联身上,对于德国暗中扩充军备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在经济大危机爆发后,英法美甚至希望将德国这潭祸水东引。
所以,到了30年代,当德国已经具备再度发动世界的能力的时候,只要希特勒登高一呼,战争的机器就又立马开动起来了。
参考:
德国突破《凡尔赛条约》限制,依靠雄厚的经济基础,密练军队,培训空军,也是英法两国纵容。
依靠人材和经济物质,工业发展雄起,使得势发展迅速,对欧波横扫,打响二次大战!
参考:
军事和经济虽然可以互为因果、彼此交织,但不是一回事。
所以,讨论德国如何在两战期间实现了军事经济崛起,一定要分别论述,即德国的经济是怎么回事、德国的军事又是怎么回事。
你不能说纳粹德国实现了经济崛起。
崛起,首先是一种势。
比如二战后的日本经济崛起和德国经济崛起。
从本质上说,崛起是形成了某种正反馈回路:科技越进步,就越推动经济发展;
经济越发展,就越推动科技进步。
把这里的科技换成市场,也可以。
但一定是形成了某种正反馈的回路。
这种势一旦形成,那就不是轻易能够挡住的。
特别是日本,在巅峰时期,大有掀了老美桌子的可能。
但美国是什么体量,而日本这个二战战败国又是什么体量。
但二战前的德国经济崛起,仅是纳粹制造出来的假象,并不是一种正反馈的回路。
在当时,不需要美国打压、也不需要英国遏制,德国的这种经济崛起随时都会自我破灭。
如果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爆发,那德国大概率就要走向财政破产,进而经济破产。
纳粹上台之后,立即兑现竞选承诺。
希特勒通过广播向德国老百姓宣称要“对失业展开全面进攻”。
这时候,纳粹工作重心的最精确表述,不是发展经济,而是消灭失业。
消灭失业、人民幸福,纳粹是在为德国人民谋福利啊。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长期主义和短期主义的问题。
长期主义而言,纳粹应该先发展经济、再消灭失业。
甚至,短期内还允许出现一定程度的阵痛。
比如苏联,它玩得就是长期主义。
重工业短时间内不如轻工业更赚钱、更省力、更有效率,但却是长久之计。
所以,即便现在苦,也要砸锅卖铁搞定重工业。
打好经济的底子,咱们再谈经济的发展;
等发展了经济,才能谈解决就业和人民幸福的事情。
但是,纳粹搞得是短期主义。
经济是否发展不重要,消灭失业才重要。
这就相当于桥还没修好,却要过河。
那纳粹为什么会这么操作?
实际上,是否消灭失业也不重要,甚至德国人民是否幸福还不重要,重要的是纳粹是否能执政。
1929年经济危机之后,德国经济一落千丈,光失业人口就高达600多万。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纳粹上台了。
所以,希特勒非常清楚自己为什么能够当选,完全是因为魏玛共和国没有解决好失业问题。
于是,纳粹就把解决失业当成自己的工作重心。
取得了解决失业的执政绩效,才能赢得德国人民的支持;
赢得了德国人民的支持,纳粹才能获得执政地位。
这就是希特勒和纳粹的操作逻辑。
那么,纳粹成功了吗?
就解决失业而言,纳粹非常成功。
执政五年后,德国失业人口降到100万
同时,德国经济也彻底变样,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一倍。
在当时,德国的失业率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里面最低的。
此外,纳粹还推出了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搞起了带薪休假。
对于失业者、复员军人和无家可归者,纳粹建立了“食物施舍所”,甚至“提供住房,发放衣服和食品”。
这些成就和措施,一是让德国人感受到纳粹带来了经济崛起;
二是让社会底层感受到纳粹才是自己人。
所以,即便是在二战以后,德国人仍然留恋那个时代。
二战后,西方记者随机采访了十个德国人。
虽然这些人的身份、个性都不相同,但大家都怀念发动战争前的纳粹德国,认为那时候经济非常好,大家都有工作,也不用担心失业。
二战战犯古德里安,也在回忆录中说:德国在希特勒统治下取得了一些卓越成就,其中一项就是失业不见了。
但是,这里面有问题。
问题就是钱从哪来。
纳粹不是生产机构、也不是全能上帝,它不会凭空制造财富,然后让人民分享财富、获得幸福。
在没有解决钱从哪来的情况下,纳粹又是怎么解决失业的?
一个操作方法是推出大规模的公共基建项目,特别是高速公路网建设。
纳粹非常重视高速公路,而且建了很多高速公路。
即便到二战以后,这些高速公路网还能一直使用。
而在这些大规模公共基建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纳粹尽量不用机器,而是大量使用劳动力。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消化尽可能多的失业人口。
再一个重要操作方法,是疯狂增加公职人员数量和军人数量。
国家公职人员数量直接扩充一倍。
还有几十万年轻人涌入了军队。
想想看,如果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招录人数要达到现有公职人员的规模,那会是什么概念?
别说大学生不够招录,很可能连中学生都不够用。
当然还有军队。
军队更是可以成批量地鲸吞德国的失业年轻人。
纳粹还推出了“婚姻贷款”计划。
年轻男女结婚以后,国家会提供一笔贷款。
而如果女人在婚后不去工作且生满四个孩子,那这笔贷款就不用还了。
这意味什么?
一是纳粹直接给老百姓发钱了;
二是凭空制造了大量的工作岗位。
女人不去工作,所以腾出了大量的工作岗位。
而这些岗位正好可以解决失业问题。
这就是纳粹解决失业的方法。
而这些方法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国家提供就业、国家提供工资,国家直接拿钱雇佣老百姓干活。
但是,国家跟纳粹党一样,统统不是生产机构,更不是上帝造物主。
于是,接下来还是要回到那个最根本的问题,即钱从哪来?
一个手段是玩金融,纳粹从美国华尔街拉来了大笔贷款和投资;
一个手段是物物交易,直接用本国工业品交换国外原材料。
但最重要的手段还是“打白条”,即纳粹推出了“米福”票,直接向德国经济注入流动性。
而打白条相当于间接开动了印钞机。
只不过“米福”票一直在生产层面流通,而没有传递到消费层面。
但是,这笔流动性早晚都要传递到消费层面。
也就是说,这笔凭空制造出来的钱,或早或晚一定要由德国老百姓埋单。
1932年,纳粹上台的前一年,德国财政略有盈余。
1933年,纳粹上台并宣布向失业宣战以后,德国财政赤字接近8亿马克。
随着德国不断实现“经济崛起”,到了1938年,财政赤字上升到了95亿马克。
在当时,这相当于德国的国家收入只有国家开支的一半。
这么操作下去,德国早晚要出事儿。
所以,对于德国的经济崛起,美国人不用担心、英国人也不用担心。
因为根本不用这些国家出手打压和遏制,德国都会财政破产。
财政破产之后,德国只能发动印钞机、直接印钞票,然后让全体德国人民埋单。
德国人民一旦埋单了,那德国经济就一定废、纳粹也会跟着废。
但是,英法美肯定担心一点:希特勒不向国内转嫁矛盾,而是向国外转嫁矛盾,即发动战争。
战争一旦发动,德国就会走向战时经济。
到那个时候,什么就业问题、什么财政问题,都要在另一个层面来思考。
1937年,德国财政已经出现了破产迹象。
随即,希特勒便发动了排犹运动,逼着本国犹太人“净身出户”。
国家的目的很复杂,所以排犹运动的动机也很复杂。
但经济层面上的动机,一定包含了财政问题。
到了1938年,希特勒开始明抢,德国掀起了“水晶之夜”,全国性地抢劫犹太人的店铺和家庭。
如果德国真得实现了经济崛起,那德国就不会如此极端。
大家有饭吃、有衣穿、有工作干,那还有什么理由走极端?
即便纳粹煽风点火,德国老百姓也不会被发动起来。
往往都是在经济不行的情况下,社会才会出奇一致地玩走极端。
在这之后,纳粹直接没收了犹太人的财产,总额高达80亿马克。
但是,这笔钱还是无法弥补1938年95亿马克的财政赤字。
所以,纳粹能挺过1938年,也挺不过1939年。
纳粹制造的经济崛起假象,一定会破灭。
按照希特勒的计划,德国最早会在1940年发动战争。
为什么要发动战争?
自家吃不上饭,那就出去抢。
这跟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是一个逻辑。
这不是当坏人吗?
纳粹和鬼子本就没想当好人、当圣人。
你又怎么能禁止他们当坏人。
或者说,这两个家伙都有走极端的内在特性。
为什么会是1940年?
军队要动员、大炮要生产、子弹要装满。
战争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方方面面,政府运行、经济部署都要深刻调整。
而这都需要时间。
但是,世界大战却在1939年爆发了,即德国进攻波兰。
为什么提前了?
再不打仗,德国“经济崛起”的假象就会破灭,到时候纳粹只能下台。
要么出去跟别人打,要么回家跟自己人打。
纳粹的短期主义,只能导致这样两种结果。
而走极端的纳粹一定会选择出去跟别人打。
这就是一战之后、二战之前的德国经济崛起。
看完这些,我们还能说德国经济崛起了吗?
只是假象,是纳粹的短期主义制造出来的假象。
而假象一旦破灭,就是灾难,要么是德国自己的灾难,要么是整个世界的灾难。
纳粹解决就业问题的能力,无与伦比。
你别管它是怎么操作的,但它就是给解决了。
而纳粹出去打仗的本领,同样无与伦比。
德国虽然是二战的战败国,但从纯军事角度来说,德国的军事实力堪称恐怖级的存在。
德国在二战中几乎对阵了有所有的西方列强。
但即便如此,德国的战场阵亡数,始终少于盟军。
跟苏联打,是这样;
跟美国打,也是这样。
如果你是一个军迷,很可能是德国的粉丝。
1991年1月17日,联军发起“沙漠风暴”行动,战争爆发;
2月24日,联军发动地面进攻;
2月26日,伊拉克宣布停火并从科威特撤军;
2月28日,联军停止进攻,战争结束。
这就是第一次海湾战争。
从1月17日沙漠行动到2月28日战争结束,属于战争阶段,总计43天。
这已经堪称奇迹般的操作了。
但是,德国闪击波兰呢?
从1939年9月1日发起进攻到10月6日结束,总共37天,也就5个礼拜。
而如果从9月28日与苏联会师计算,也就28天,即4个礼拜。
但海湾战争,美国仅是打服了伊拉克;
而闪击波兰,德国却是占领了波兰。
关键是两场战役相差了几十年。
也就是说,几十年前的德国的战斗效能就堪比几十年后的超级大国美国。
如果加上双方盟友和国力差距的权重,那就只能承认德国完胜美国。
德国在二战初期的闪击战,几乎全是空前绝后的操作:1个小时拿下丹麦、23天征服挪威、5天征服荷兰、18天攻克比利时,而征服“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仅仅用了39天。
德国的军事实力为什么这么强?
如果德国的经济崛起是假象,那么,德国的经济实力就不可能支撑起德国的堪称逆天的军事实力。
既然是这样,德国的军事实力又是怎么来的?
可以从军事思想的角度来理解,德国的军事思想一直超出其他欧洲军队一个身位。
机关枪、大炮加铁丝网,是一战的主流手段。
但是,最先重视机关枪和大炮的,是德国。
而英国陆军在大战初期还在搞“排队枪毙”。
坦克、飞机加无线电,是二战的主流手段。
这时候,还是德国创造性地发明了闪击战。
所以,德国对战盟军,是算法和军事思想的胜利。
但是,你怎么解释1943年以后呢?
在德国转入防御阶段,德国的军事实力仍然强。
阿登森林反击战,差点儿把英美打到崩溃。
当时,丘吉尔不得不向斯大林求援,导致红军提前8天发动了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
德国只能把后备的6个装甲师调往东线,无法在阿登地区扩大战果。
而且,这时候,你也不能说久经战阵的苏联红军在战力上超过了德军。
因为苏德双方的战损比仍然高达2:1。
也就是说在防御阶段,苏联也要以死掉两个士兵的代价才消灭一个德国士兵。
还可以说是装备的优势。
德国虽然人数少、伤亡小,但德军的装备一流。
这就跟海湾战争中联军对阵伊拉克一样,虽然联军人少但装备碾压。
然而,二战中德国的武器装备并不占优。
先进的“豹式”坦克、“虎式”坦克是在后期才出现的。
因为没有进实施举国动员,所以产量一直没上去。
甚至,德军的后勤运输还要靠马拉,跟美军完全没法比。
所以,德国军事崛起,既不在战争算法和军事思想的超前,也不在经济实力和先进装备的碾压。
二战前德国的所谓经济崛起源于纳粹的短期主义。
但是,德国的军事崛起则源自一种长期主义。
它来自德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反思。
德国一战战败的原因,不在于军事,而在于政治和经济。
盟友太少、敌人太多,这是政治;
全球市场控制在英国人手里,自己又没有强大的海军,这是经济。
而这是从最大战略层面来分析,聚焦在纯军事层面,则是没有B方案,只有一套堪称赌博的施里芬计划。
施里芬计划失败了,德国也就失败了。
但是,一战到二战期间,德国并没有从这两个原因来分析,而是立足于德国军队。
外部环境和国际形势,你根本无法预测。
但打造自己的军事实力,是可以掌握的。
所以,德国的反思主要集中如何建立军队层面。
战争是一个系统,系统的核心要素是人。
为了让系统变强,德国彻底改变内部的人际关系模式。
即便到了近代,欧洲军队中的军官和士兵仍然是判若云泥的两个阶级。
军官是贵族、士兵是平民。
所以,即便国家普选,而军队仍然等级森严。
但是,德国给改了,改成了官兵一致。
这个改变导致德军的战斗力瞬间搞出英法一个层级。
德国的将军能跟士兵在一个桌子上吃饭。
对于这种作风,英国和法国的军官根本无法理解。
实际上,二战战场上真正能打的军队,如美军和苏军,都淡化了官兵间泾渭分明的关系模式。
严格基础上的灵活性,提升军队的适应性。
军队是最不愿改变的官僚机构。
这是严格性,通过内部的确定性来对抗外部的不确定性。
但是,战场瞬间万变,不确定性太大,这又逼着军队必须改变。
这是适应性,环境变了、技术变了、敌人变了,你就得变。
而德国恰恰做到了这一点。
甚至,你都可以说这是德国的军事传统。
一战是机关枪加铁丝网,二战是飞机加大炮,而德国都是最先做出了适应。
德军内部普遍实行委托式指挥,简单说就是上级只管下命令,具体怎么干都是基层部队的事情,充分放权,发挥部队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在1933年,德军出台了Truppenfuerung的作战条令,翻译过来是“部队指挥”,其核心要义就是强调自主性和灵活性。
当然也少不了战法上的创新,这种战法创新源于对人的重视、对灵活性和自主性的强调。
二战初期,德军发明了闪击战。
坦克融合了大炮和堡垒;
而闪击战则融合坦克、飞机和无线电。
技术变了、武器变了,战法就要跟着变。
而在防御阶段,作战形势也变了,德军仍然做出了很多调整,发明了各种极为有效的防御战法。
正是这些原因,德国才能吊打欧陆强国。
但是,德国一战是怎么败的,二战还是怎么败的,而且败得更惨。
政治上,与全世界为敌,甚至与人类为敌,失道寡助、无以复加。
经济上,一直也从来没有能够匹敌当时的全球第一经济霸主美国,仍然无法在世界市场获得资源。
一战到二战期间,德国的经济崛起,是纳粹短期主义制造的假象;
而德国的军事崛起,则是德国长期主义积累的优势。
短期主义的假象,不攻自破,也经不起逻辑的推敲。
长期主义的优势,无往不破,但再锋利的剑也要捏在合格侠客的手中。
参考:
民族特质+希特勒成就了当时德国!1.不能不说、不得不承认日耳曼民族是一个优秀民族,它的勤奋进取、善于钻研、精于实证、长于思辨举世称道。
这与种族优越、民族歧视无关。
这样的民族秉性决定了这个国家未来的不平凡,不成就大善就成就大恶,不百世流芳就遗臭万年。
类似于日耳曼民族的还有日本大和民族、以色列犹太民族。
从普鲁士帝国的争霸欧陆,到一战、二战前的德国成为战争策源地,再到如今享誉世界的德国制造,这个民族的创造性、颠覆性充分展露无遗。
2.不论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希特勒当然不是英雄),希特勒这
希特勒的罪恶滔天、百罪难赦,但他煽动民众、发展经济、强大国家上的邪恶能力的确非常了得。
二战前德国能有超越群雄的飞速发展,希特勒带领的纳粹党确实功不可没。
3.一战战败的德国民族悲情。
一战战败使德国的民族悲情跌入低谷,但正是这种悲情促使德国民众发奋努力,所谓“十年教训,十年生聚”。
希特勒就是借用了这种情绪,才会乘势而上呼风唤雨撒豆成兵。
4.苏俄的崛起让西方国家诚惶诚恐,英法美竞相给德国大开方便之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德国的发展。
至于后来英法试
就这样,德国的战争潜力被激活,短短的一战战败21年后发动二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灾难。
参考:
1919年6月28日协约国逼迫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协约国以为和平即将到来。
在德国人看来,《凡尔赛和约》是协约国强加在德国人头上的“不平等条约”,将其称之为可怕的恶锤。
德国人宣称谁要是在条约上签字,他的手就会烂掉。
根据凡尔赛条约,德国人损失了八分之一的土地和十分之一的人口,德国需要支付大量战争赔款。
德国的军事实力也受到了种种限制。
根据《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德国陆军被限制在10万以内,不准拥有重型武器、重机枪,取消了总参谋部。
德国海军只能拥有轻型舰艇,不准拥有主力舰和潜艇。
德国不准拥有空军,不准拥有生化武器,德国废黜义务兵役制等。
一战之后,德国在多方面都受到了限制。
经济上需要支付大量战争赔款,军事上几乎被阉割。
当所有人都以为德国就此倒下的时候,二十年后德国再一次发动世界大战,成为二战的欧洲策源地。
二战爆发之后,德国凭借着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横扫整个西欧,打得苏联满地找牙。
仅仅二十年时间,德国就再一次成为世界级强国。
为什么德国能够仅用二十年时间就成为军事经济强国。
德国历史上不止一次战败,也不止一次崛起。
德国之所以能够一次次崛起,很大方面跟德国基础雄厚有一定关系。
拿破仑战争时,普鲁士曾经惨败。
此后普鲁士凭借着良好的基础,又快速成为欧洲强国,并且完成了德国统一。
德国统一之后,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德国经济快速腾飞。
一战爆发之前,德国经济仅次于美国,综合国力仅次于英国。
德国虽然是一战的战败国,但是德国却不是一战的主战场。
德国投降之时,协约国军队并没有攻入德国。
整个德国的工业基础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德国经济并没有遭受太大的损伤。
德国的主要企业也基本上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德国的经济基础犹在,自然有利于经济再一次腾飞。
德国的基础雄厚不仅体现在物资方面,更体现在物质之外,德国有良好的教育基础和充足的人才储备等。
二战之后,德国彻底成为一片废墟。
但是凭借着良好的教育基础和人才储备,德国又在短时间恢复了活力。
一战后,德国的人才没有遭到哄抢,基本上保留了下来。
这些人才成为德国发展经济和军事的中坚力量,仅用了几年时间再一次让德国成为经济强国。
一战结束之后,强大的德国轰然倒塌,英国在欧洲大陆的劲敌消失。
巴黎和会之时,法国希望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甚至彻底肢解德国。
但是英国出于传统的“大陆均势政策”,反对彻底削弱德国。
由于英国综合国力强过法国,最终德国没有被肢解。
协约国虽然限制了德国,但是却保留了德国崛起的基础。
《凡尔赛和约》签订之后,德国需要支付大量战争赔款。
战后德国根本无力支付战争赔款。
德国无法支付战争赔款,美国也就无法收回战争借款。
为了让德国能够有足够的实力支付战争赔款,美国和英国都决定给予德国一定贷款。
美国的贷款给德国经济输了血。
依靠美国的贷款,德国经济快速腾飞。
如果没有美国的贷款,德国经济不可能快速恢复活力。
不仅美国给德国提供了大量贷款,英国也给了德国一定贷款。
一战之后,苏联建立。
苏联成为所有帝国主义的眼中钉肉中刺,德国距离苏联较近,成为西欧与苏联的缓冲地带。
由于苏联的崛起,西方大国需要一个有一定实力的德国遏制苏联。
德国重新崛起之后,西方国家又希望德国这股祸水能够向东流。
英国和法国等国一直想推动德国进攻苏联。
为了推动德国进攻苏联,英国和法国一直姑息纵容德国,甚至要“养肥”德国。
一战中,英法等国家损失了整整一代年轻人。
战后,英国和法国国内普遍弥漫着绥靖的气息。
对于德国的一些越界行为,英国和法国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只想维护既得利益,并不愿意彻底惹怒德国。
二战爆发前,德国已经有了很多出格行为,但是英国和法国却没有制止德国。
英国和法国等国的绥靖政策极大鼓舞了德国,德国开始放开手脚发展军事力量,德国的军事力量逐渐增强。
《凡尔赛和约》签订之后,德国在诸多方面受到了限制。
但是德国政府并没有选择“束手就擒”,而是想尽各种办法“打擦边球”。
德国一方面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另一方面也偷偷积攒军事力量。
一战之后,协约国禁止德国本土发展军事工业,禁止德国生产重型武器。
战后,德国将自己的军事工业迁移到了北欧和中欧一些国家,将本国的军事工业改换门庭。
通过这样的行为,不仅有效地规避了协约国的制裁,也使得德国的军事工业得以延续和发展。
由于德国采用这样的措施,德国的军事工业一直维持在世界顶级水平。
希特勒冲破凡尔赛体系的束缚之后,德国的军事工业迅速回迁德国,战争机器快速运营起来。
协约国将德国的陆军人数控制在十万以内,德国就将十万陆军按照军官的规格训练。
基层军官相当于是军队的骨架,只要骨架存在,“肉”很快便可以长出来。
希特勒撕毁《凡尔赛和约》之后,开始扩充德国军队,十万士兵成为十万军官,这十万军官都成为德军的骨干。
德国海军也采用类似的方法。
协约国禁止德国拥有空军,德国组建许多民间飞行俱乐部。
通过民间飞行俱乐部,训练了大批优秀飞行员。
希特勒重建德国空军之后,空军服饰基本上采用飞行俱乐部的服饰。
一战之后,由于德国强大的经济基础以及各种原因,德国迅速走出了战争失败的阴霾。
德国仅用了十几年时间再一次成为世界顶级强国,军事实力更是世界顶级的存在。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
德国以闪电战的方式,横扫了整个西欧,苏联在德国的打击之下也节节败退。
参考:
这个问题的描述纵横认为还是有一些问题的,希特勒发动二战并不是因为德国军事经济迅速发展,如果德国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了,那谁还去打仗?
希特勒上台后德国军事经济的发展其实在二战开启的时候,也就是1939年9月,和希特勒上台时的1933年,二者之间相差不过七年,纵横不认为短短七年就能让德国快速崛起,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七年就完成向全世界挑战的军工建设,当然更不可能是战败的二十一年,在希特勒上台之前,德国的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尤其是魏玛政府时期,德国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了。
希特勒上台时正是1933年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结束美国经济危机的时候,在那个时候不仅是德国生活不好过,整个世界都不好过,但是德国和美国可以说是一块摆脱出来了,美国的新政是凯恩斯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经济,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的方式刺激经济的发展。
其实希特勒提振德国经济里面就有不少凯恩斯主义的影子,当然凯恩斯是绝对不会承认的,自己的理论竟然被纳粹德国用于发展经济了,所以,通常我们提凯恩斯主义的时候都只提罗斯福新政。
用国家手段干预经济,并且开设大量军工产业,用于解决就业,在二战时期为什么德国的军火最流行,比如国民政府曾经打算购置60个德械师的装备,实际上跟这都有关系,在此期间,那些军工生产能力不足的国家都把订单砸向了德国,就业有了,老百姓自然支持你。
当然,这一种方法绝对是不行的,那就是抢有钱人,什么是有钱人,就是犹太人,在希特勒上台前,德国爆发严重通货膨胀,老百姓手里的钱都交铸币税了,但是国民财富不会蒸发,而是跑到一部分人手中了,所有的通货膨胀,都是将前集中到少部分人手中,解放战争时期的通货膨胀催生了四大家族,德国也一样。
所以,希特勒把目标对准了有钱的犹太人,这样就把钱又给老百姓分了一遍,实际上也是一种财富再分配的样子,跟我们曾经走过的路多像,实际上这并不是切实可行的。
到最后只能用战争的形势去掠夺,这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从德国方面的经济原因。
希特勒发动二战背后站着的是每个德国人说希特勒煽动民族仇恨这不假,问题的关键在于这得有仇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弄得有点过火了,尤其是法国,想要一劳永逸做欧洲的霸主,关键也不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从一战过后,法国整个社会都陷入一种极端腐败当中,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是战败了,但是并不是败给了法国,法国赢得有点侥幸。
再加上《凡尔赛和约》中对德国的制裁,让德国老百姓普遍愤怒,谁能让他们吃饱饭,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他们就支持谁。
希特勒是一个大骗子,最后也没能让德国人吃饱饭,但是希特勒给了德国老百姓一个希望,那就是德国通过战争可以复兴。
这其实就是希特勒的思想“以剑犁地”,通过武力为德国夺取能够生存发展的土地,这就是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仅仅二十一年,德国就再次挑起战争,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德国的处罚不够,而是因为太重了,反而让德国觉得必须复仇。
参考:
是爱!是梦想!是希特勒的疯狂!从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到1939年闪击波兰,短短21年时间里,德国从满目疮痍重新崛起为欧洲最强国家之一,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那么,这短短21年的时间,德国到底经历了什么?
为何能够迅速恢复元气?
静夜史认为有
之所以如此强悍,根本原因是德国雄厚的技术积累。
1871年,在俾斯麦的强力推动下,普鲁士终于统一德意志,建立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结束了德意志四分五裂的状态。
德国的统一是欧洲历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统一后的德国迅速成为匹敌英法的欧洲列强。
因为有了统一的政治环境,德国有了技术革命的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迅速铺开。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德国和美国成为领头羊,到19世纪末,美国经济跃居世界第一,德国则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德国开始对传统列强英法等国提出诉求,终于导致矛盾激化,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一战是导致英法殖民帝国崩溃的重要原因,战后的英国殖民体系走向不崩溃。
一战期间,英法联军和德军在法荷比等国激烈抗战,战线由最开始的法国境内后逐渐稳定在北海道瑞士一线,东线则主要和沙俄稳定在德俄边境的沙俄一侧。
由于英法俄等国技术落后,因此他们在一战中的伤亡远远高于德国。
再加上战场几乎不在德国境内,因此德国在一战中的伤亡小于英法俄等国,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沙俄爆发了二月革命。
虽然意大利反水,奥匈帝国弱鸡,但直到1917年美国参战,才形成了协约国对同盟国的优势,这也是导致德国输掉一战的主要原因!可以说,经历一战的德国因为伤亡小于英法俄等国,所以保留了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相当数量的技术工人,这些相对雄厚的技术积累帮助德国在一战后能够迅速积累。
2、美国支持和减负前行一战之后,虽然德国损失小于英法俄,但是经历了4年多的消耗,德国依然损失惨重。
加上一战后凡尔赛体系的残酷压榨,德国失去了八分之一的领土,承担了巨额的战争赔款,甚至被法国直接抢夺鲁尔煤矿抵债,经济一度陷入困境。
关键时刻,力主掺和欧洲事物的美国出手了,虽然已经是世界经济霸主,但是美国在政治上的影响力远远不及传统列强英法等国。
所以一战后的美国开始对英法俄等国进行大量的经济援助。
毕竟如果德国经济缓不过劲来,就没有能力支付对英法美等协约国的战争赔款。
所以美国的做法不仅得到了美国人民的支持,也得到了德国死对头英法的肯定,可谓名利双收。
因为美国大量的经济援助,德国经济迅速恢复,迅速超越英法等国。
另外,根据凡尔赛体系的制约,德国的领土被剥夺八分之一,陆军数量被限制在10万人
协约国希望此举可以拔除德国锋利的獠牙,消除德国重新威胁欧洲大陆的可能。
不过这在客观上给德国减了负,因为在一战之后的十多年间,德国即使保存军事力量,也无力对欧洲大陆产生威胁,所以剪除军事力量等于给德国减少了庞大的军事开支,这对于德国而言是一项巨大的减负。
因为美国的支持和德国的减负,德国能够轻装上阵,经济迅速恢复!3、纳粹疯狂的经济政策正当欧洲发展得如火如荼时,1929年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德国经济再次遭受重创。
经济危机规模空前,德国数十年的经济成果毁于一旦,失业人数一度高达800多万,同期的美国也只是1600多万人。
面对经济危机,德国魏玛政府无能为力,庞大的失业人数居高不下,德国社会开始动荡不安,共产主义风潮开始风起云涌,国家发展陷入一片混乱。
在这样的条件下,纳粹组织趁势崛起。
此时的容克大资本家,对于混乱的国家经济一筹莫展,纳粹激进的反共恐怖特性给他们提供了新的选择,加之此时的苏联趁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开始大规模向西方输出共产主义革命。
在这种情况下,大资本家终于选择支持纳粹党上台,希特勒走到了德国舞台的中央!希特勒上台后,开始了一系列旨在恢复德国经济的措施,包括以工代赈、以物易物、洗劫犹太人、扩张军备等。
为了获得原始资金,希特勒以德意志银行大量发行债券,后以政府担保的形式要求大资本家认购。
获得第一笔资金后,希特勒组建了党卫军,发起了对犹太人的洗劫,为以工代赈和扩张军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希特勒经济政策的出发点,是德国资源匮乏和经济遭受重创。
通过疯狂的经济政策,德国失业率大大下降,经济发展获得极大发展。
但是,希特勒的经济政策是不可持续的,特别是当经济回暖,生产力再次扩张时,现有的德国资源市场根本就难以满足实际需要。
在这样的条件下,德国必须向外扩张,通过和平掠夺获得大片国土和人口。
但是,当和平掠夺难以奏效时,发动战争势在必行,世界大战一触即发!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德国经济在1933-1945年就没好过,为此希特勒甚至直到1943-1944年才真正开始国家总动员,因为害怕人民造反。
希特勒根本就没有拯救过德国经济,从来没有。
在魏玛共和国后期,实际上政府的很多措施已经取得了相当程度的效果,而几乎所有的希特勒用于振兴经济的手段,都是沿用的这些魏玛共和国政府末期的手段。
纳粹政权有多丑陋?
甚至不夸张的说,希特勒为了发动战争,甚至在国家层面开始搞金融诈骗。
所谓的希特勒发明的“帝国的高速公路”,根本就不是希特勒提出的。
而是这
第一条实验性质的高速公路于1929年在柏林郊区完工。
这个时候希特勒在哪里?
第一条实用化的长距离高速公路是从科隆到波恩,于1932年完工。
此时希特勒在哪里?
大概还忙于用他的冲锋队威慑政敌呢。
实际上希特勒没有敢把这个头衔往自己头上套,是以讹传讹的,因为第一条高速公路建设的相关新闻在1932年的德国《道路建设》杂志上刊登过。
关于纳粹的国家层面金融诈骗,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梅福券(Mefo Bills),这是一个由纳粹党建立的一个皮包公司发行的债券凭证,上面印着银行担保之类的字样然后拿去当作现金支付。
就光是梅福券,希特勒就套了120亿德国马克,在当时德国人均月收入不超过150马克。
实际上这招也是套路的魏玛共和国时期发行的Offa Bills,只不过魏玛共和国时期的Offa Bills是要偿还的,而Mefo Bills一开始就没准备偿还。
希特勒是1933年上台的,我们看看在1936年,希特勒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多大的成就。
我觉的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出来1936年版的装订要简陋地多。
左3是1923年的。
左4是1924年的。
神了,希特勒那么牛逼,1936年的书的纸质还比1933年的差了。
1930年,德国人均月收入206马克。
1931年,德国人均月收入194马克。
1932年,德国人均月收入164马克。
1933年,德国人均月收入158马克。
1934年,德国人均月收入134马克。
1935年,德国人均月收入139马克。
………1939年,德国人均月收入167马克。
希特勒的六年经济奇迹并没有让德国人的人均月收入回到1930年,那个金融危机刚刚爆发一年的时候的水平。
而1935年,恰恰是戈培尔那一帮纳粹党鼓吹的德国经济最好的时候!为了查询当时的德国物价,我们找到了1935年时西门子公司的两款台灯的广告。
价格分别是11马克和15马克。
62%的德国人工作一周可以买两个半台灯。
之所以德国在二战的恩格尔系数不高,是因为食物早就开始定量配给了。
如果这些只是否认希特勒所谓的经济奇迹,那么接下来的就能说明纳粹政权的问题了。
去美国,924马克。
去南美是1600马克。
这跟诈骗有啥区别?
这算是比较贵了,很多普通人家是买不起的。
希特勒说:“要设计一款单价1000马克
”这是当时德国发行的汽车储蓄账户。
说的是只要每周坚持给账户里投5马克,250星期之后就能获得一辆前文提到的工薪阶层汽车。
截至战争结束,纳粹德国靠这个汽车储蓄坑了2.8亿马克。
最后拿到车的人几乎没有。
战争结束后,还有一群人跑去找大众汽车打官司。
直到1944年,还有人在往里面储蓄。
2.8亿马克是什么概念?
这笔钱拿去生产虎式坦克,可以包完虎式在二战中的所有产量,还有剩的。
这是1933年,德国政府强制所有军人购买“生命保险”的宣传画,说的是每一位士兵阵亡或者死亡后,都将获得1000马克的抚恤金。
当然最后是扯淡了。
毕竟德三都亡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德国人都如此痛恨希特勒,他根本就没有振兴德国经济,而是强行将国家绑上了国家战争的战车。
从战后解读的各方信息来看,实际上希特勒能上台,确实得益于他的出色能力。
一战后因为凡尔赛条约的压迫,德国很多上流社会人物都很希望有一个新的强力政府,能够帮助德国振兴。
很多当时在德国社会颇具影响力的人物甚至都觉得希特勒的纳粹党可以做到。
甚至包括发起一战的德皇威廉二世。
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希特勒就是个赌徒。
希特勒在一开始就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态去做这一切的,他根本就没想过战争无法取胜之后的其他办法。
如果要客观评价希特勒的话,他是一个极度自私的理想主义者。
敢于搭上自己的一切去战斗,敢于无视掉德国人民的未来。
参考:
1919年6月28日德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方与协约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德国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
北石勒苏益格地区经过公投回归丹麦;
西普鲁士、波森省、部分东普鲁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亚地区割让给一战后获得独立的波兰;
东上西里西亚割让给一战后获得独立的 捷克斯洛伐克 ;
马尔梅迪-欧本地区割让给了比利时;
克莱佩达地区割让给了给立陶宛。
与此同时德国宣布放弃一切海外殖民地,承认奥地利和卢森堡的独立。
对德国工业至关重要的萨尔煤矿区被交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实际由法国占领),15年期限届满后由当地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
德国因为一战损失了10%左右的人口和将近1/7的土地(不含殖民地)以及半数的钢铁工业。
根据1921年4月英、法、美、意等国协商的结果:德国需要向战胜国赔款1320亿金马克,分30年付清并支付利息。
德国位于莱茵河西岸的领土要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莱茵河东岸50公里以内不许德军设防。
德国陆军被限制在100000人的规模内且不得拥有坦克或重型火炮等进攻性武器。
德国海军也只能拥有6艘10160吨装备280毫米主炮的非无畏战列舰、6艘轻巡洋舰、12艘驱逐舰和12艘鱼雷艇,不得制造及拥有潜艇;
至于空军直接不被允许拥有。
德军总参谋部的设置被取消,义务兵役制也在德国遭到废除。
一战后的德国就长期处于这种在领土、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受到限制的凡尔赛体系束缚之下。
一战后成立的魏玛共和国政府根本无力向协约国支付巨额赔款。
万般无奈之下政府只得通过向德国国家银行出售债券来弥补开支和税收收入之间的差额。
然而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也为日后的通货膨胀埋下了伏笔。
1922年德国政府多次请求延期支付赔款。
法国方面不仅对德国延期支付赔款的请求予以拒绝,还联合比利时出兵占领了鲁尔区。
魏玛政府号召鲁尔居民以“消极抵抗”的方式抵制法国的占领政策。
当时魏玛政府动用了价值5000万美元的黄金储备用于支援鲁尔区的停工斗争,然而这也使德国经济遭受重创。
马克的价值开始以一日千里的速度下滑,到了1923年4月以后德国政府基本放弃了对马克进行干预的任何想法。
当时德国300多家造纸厂和20多家印刷厂每天24小时不停为国家银行提供所需的钞票。
通胀最严重的时候早上的面包钱到了晚上连面包渣也买不起了。
1923年的德国通货膨胀达到了顶峰:柏林一家面包店门口的牌子上清清楚楚写着“一个面包需要一万亿马克”。
数字在这时已失去原本的意义。
德国人民再也不用烧柴取暖了,取而代之的是堆积成山的马克。
德国儿童渐渐开始用钞票搭积木玩了,因为用纸币做出来的玩具远比用纸币去买玩具要便宜得多。
一战后德国就是这样一个经济上面临恶性通胀、军事上受到严格束缚的国家,然而短短20年后德国就又具备了发动一场世界大战的实力。
德国为什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重新武装起一支称雄欧陆的强大军队?
德国又是从哪儿搞到钱来扩编军队、发展军工技术?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比较令人疑惑的问题。
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了解德国的军事经济在一战和二战之间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一战后的德国表面上的确是百业凋零,然而德国复兴的根基却并未被摧毁。
战争所摧毁的只是有形的厂房和机器这些物质层面的东西,然而德国在战前所积累的技术、人才和管理层面的无形优势却并没被摧毁。
德国是世界范围内义务教育的发源地:早在16世纪德国就颁布了义务教育法——规定父母应送其6~12岁的子女入学,在1763年到1819年德国的义务教育法规已基本进入到完善成熟时期。
英国尽管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率先确立了近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然而英国的儿童们却不得不早早挤在条件简陋的工厂上演“雾都孤儿”的悲剧。
同一时期的德国儿童却早已在接受系统的义务教育,所以后来的德军总参谋长毛奇在总结普法战争的成功经验时说:“普鲁士的胜利早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就决定了”。
受过系统教育的高素质国民群体为德国在一战后的复兴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智力基础。
从19世纪早期起德意志一些地区就开始了工业革命,从此以后德意志的纺织、冶金、采煤、农业化学和铁路运输等部门都取得了相当程度的发展。
这一时期实际上还并不存在统一的德国,德意志只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名称而非一个统一的政治实体。
尽管德意志的产业发展具备人才资源优势,但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严重阻碍了德意志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
1818年拥有1050万人口的普鲁士作为德意志诸邦中一个强大邦国率先在其境内废除关卡。
1833年由普鲁士主导的德意志关税同盟成立,到19世纪中期关税同盟地区的工业总产量已发展到仅次于英、法的欧洲第三的位置。
1850—1875年普鲁士的铁路长度由6044公里增至2.8万公里、机车增加了7倍、货车车厢增加了11倍、铁路货运量增加了19倍。
19世纪的英国人一提起“德国制造”大多会嗤之以鼻。
这时英国早已是一个完成了工业革命的先进工业国,而同一时期的德意志还在为统一大业奋斗。
1871年普鲁士通过普丹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
德国的经济发展从此获得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德国政府开始有意识地扶植产业发展。
统一之初的德国在欧洲就是一个落后农业国的代表,创新能力和生产技术差了英国半个世纪之多。
普法战争的胜利使德国从法国获得了钾盐和铁矿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
这一地区的资源和鲁尔区的煤田结合起来构成了统一后德国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地。
而从法国获得的50亿法郎赔款使德国迅速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德国不仅利用这笔巨款巩固了金本位制并偿还了国债,同时数十亿法郎的流入使德国证券市场空前活跃,这一时期德国形成了一股创办企业的热潮。
恰好这一时期正值国际上以电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如火如荼之际。
劳动人口数量大、劳动力成本低廉等原因使这时的德国很多工厂拔地而起。
然而这些缺少技术的工厂注定只能生产一些粗制滥造的低端产品。
德国为降低研发成本就培养了一批“工业间谍”潜伏在英国的工厂中窃取核心技术。
就这样德国逐渐能仿制英国的各种产品,然后再以低廉的价格打开欧洲市场。
所以当时英国对“德国制造”的意见是相当大的,然而德国的制造业并没一直这样堕落下去。
搭上工业革命快车的德国只用了40年时间就走完了之前英国用80年时间才走完的工业化路程。
20世纪初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份额已超过英国,仅次于美国而位居世界第二。
德国在一战中的失败所破坏的只是厂房和机器这些物质层面的东西,然而德国在一战前的工业化过程中已积累了大量技术、制度、人才等方面的优势。
这些优势可没因为德国在一战中的失利而消失。
德国在一战后正是利用这些优势重新实行了工业化和武装化。
《凡尔赛条约》不是禁止德国拥有空军嘛,那么德国就遍地成立航空俱乐部——用民用机照样暗中培养飞行员。
德国不被允许拥有大型战舰和潜艇,那么德国就派工程师到国外参与研制,然后再把技术带回国内。
凡尔赛体系下德国只能保留10万人的陆军,于是德国就把有丰富作战经验的老兵保留下来,同时对裁减的士兵进行登记以备随时重新召集。
一战后德国所背负的高额战争赔款导致其在1922年的鲁尔危机事件以后就出现了严重的通胀,到了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开始从美国纽约股市迅速向全球蔓延。
还没得及从本国通胀中缓过劲来的德国又在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面前形成了雪上加霜的局面。
德国民众的生活水平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一落千丈。
这时德国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对内摆脱经济危机、改善生活状况;
对外解除凡尔赛体系的束缚,从而提升德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
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力鼓吹种族主义——以打破凡尔赛体系的束缚和发展国民经济改善民生为号召吸引了人们的广泛
希特勒所鼓吹宣传的恰好正是迎合了当时德国人民口味的东西。
希特勒曾许诺说:“要让德国每一户人家的餐桌上都有牛奶和面包”。
这种宣传鼓动口号对当时正处于生活困境中的德国民众会有多大的吸引力是可想而知的。
1928年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在大选中还只有2.6%的支持率,然而到了1930年9月纳粹党以18.3%的支持率成为议会第二大党。
1932年7月斩获37.2%选票和230个席位的纳粹党成为了议会第一大党。
这一年希特勒成为了德国总理,一年后兴登堡总统的去世使希特勒成为了德国至高无上的元首。
希特勒上台后所推动的一系列扩军备战的举动使德国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
纳粹利用经济危机期间的动乱得
至于纳粹上台之后具体是如何发展经济和军备的则介绍得相对较少。
其实希特勒自己对发展经济只有一个宏观的概念,然而却并没具体的明确对策。
希特勒当时意识到德国经济要实现复兴就必须走加强国家干预的凯恩斯路线。
然而这只是一个宏观概念,那么如何把这个概念落到实处呢?
这点希特勒自己其实也并没好的对策,不过他找到了一个懂经济的人来把自己的计划付诸实施。
1933年希特勒任命亚尔马·沙赫特为德意志帝国银行的老板,次年又任命他为纳粹德国的财政部长。
沙赫特就任财政部长后使用了一种奇特而诡异的手段来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他创造了帝国银行有史以来最大的表外体系,也就是一套官方的影子金融,从而用五花八门的不计入资产负债表的非正式票据与通货创造了信用。
比如专门用于支付军工生产的梅福军用券由财政秘密贴现强制工业家接受。
最多的时候德国一共有三十多种类似的表外信用工具在同时运行。
与此同时沙赫特加强了对私人的黄金和外汇的管制:居民私藏最高可以判处死刑,境外旅行携带资金也受到严格限制。
沙赫特建立起来了一套制度框架,从而使他能以精细到具体产品和生产者的程度来调节德国的外贸水平。
沙赫特在巴尔干和南美与原料生产国建立双边谈判下的互换贸易关系:以工业品交换原材料。
在当时的中德贸易中也采取了这种模式:德国是一个除了煤矿之外橡胶、锡矿、石油等其他战略物资都非常短缺的国家,因此德国就用自己的军工产品与中国交换矿产资源和农牧产品。
沙赫特还鼓励在国际贸易中回购处于低价的债券,然后帝国银行以马克接近原价贴。
在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德国通过大力兴建公共工程创造就业岗位。
希特勒从上台之日起就在谋划着战争,所以他上台后大力兴建军事工程以及与之相关的交通等公共工程。
纳粹党的创造就业和重整军备两大政策其实是互相联系在一起的:希特勒上台后的短短几年间就修建了不少于6700公里的公路。
这一方面为大量的产业工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同时也是为满足在日后的战争中能快速运送部队的军事需要。
到了1939年德国的人均工业产量增加了108%,人均消费品产量增加了39%,工人的实际周平均工资增加了24%,官方失业人数从1932年的520万减少到1939年的12万。
在此期间纳粹还利用1936年的柏林奥运作为自己的宣传工具:亲自担任柏林奥委会总裁的希特勒用16吨铜铸造了一座高达70米的希特勒钟,建了一座容纳10万人的体育场和一个容纳2万名观众的游泳池以及比洛杉矶奥运会更豪华的奥运村。
希特勒通过柏林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了德国的实力,从而一扫德国作为一战战败国的阴影。
希特勒还大力推行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国民社会福利,扩大工人的带薪休假权利。
德国为此修建了一批疗养院和旅馆,建造了很多旅游船。
希特勒还大力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
1938年希特勒声称:德国要实现人均一辆汽车的梦想。
随着纳粹上台后嫌弃的高速公路建设高潮也使各种汽车公司、修车厂以及加油站应运而生。
如今作为德国汽车产业标志性品牌的众汽车公司就是在1938年建立的。
在这一系列综合举措之下纳粹德国得以实现所谓“充分就业”的“经济奇迹”。
德国为实现这一奇迹不仅致力于国内的发展,也同样把目光投向了外部世界。
沙赫特在致力于德国内部的经济改革的同时也积极和外国人打交道。
在这方面他有两手绝活:一是赖账,二是借钱。
所谓赖账就是千方百计赖掉给协约国的赔款。
沙赫特搬出了一套说辞:只有保证德国经济不至于崩溃才能保证德国有支付赔款的能力。
沙赫特就以这个理由要求延期支付赔款。
沙赫特在赖账的同时还向纽约华尔街的金融大鳄们借钱,可当时美国和德国的意识形态是有冲突的。
1933年5月沙赫特去纽约借钱,结果却被一大群记者围住一个劲问关于犹太人的话题。
沙赫特不得不做出解释:“现在我们德国出现的一些针对犹太人的过激行为更多是因为民众在面临现实生计问题时的发泄情绪之举。
如果你们借钱给我们让我们改善经济状况,那么随着民众生活的水平的改善自然也会相应提高自己的精神素质,也就不存在所谓迫害犹太人的问题了”。
沙赫特这种摇唇鼓舌的本事能瞒过一部分不明真相的美国民众,却没能瞒过罗斯福政府。
罗斯福后来为了恶心希特勒还专门派了一个犹太人去当美国驻德大使。
不过华尔街大鳄不管这些,他们所看重的只有利益。
华尔街一切以经济为考量:资金往哪儿流会有收益就投向哪儿。
沙赫特利用这点成功在美国和德国之间打通了资本通道。
德国因此得以从美国华尔街借到了钱。
德国用这些钱在美国买很多军事装备、工业产品乃至专利技术,然后在德国大量兴办军火工厂,从而得以解决德国的就业问题。
其实在制裁德国这个问题上德国的对手们也有各自不同的主张。
法国作为与德国竞争欧陆霸权的老对手恨不得把德国打入十八层地狱再踏上一只脚,然而致力于维持欧洲均势秩序的英国却不愿看到法国趁机做大做强。
此时正蓬勃发展的美国正积极扩大自己的对外投资市场:美国认为德国的复兴有助于欧洲的整体复兴,从而将为美国提供一个广大的对外投资市场。
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崛起使美英试
沙赫特敏锐意识到了法、英、美、苏等外部列强对德国的不同态度。
沙赫特认为德国完全可以利用外部列强之间的矛盾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二战前有200多家美国企业与德国有着密切的生意往来。
1933~1939年杜邦财团、洛克菲勒财团、摩根财团、福特汽车公司争先恐后与德国签订下巨额的战略原料和军工项目订单。
1933年8月美国银行协会同意德国延期偿还以前的贷款,同时保证美国在德国的资本和产业的全部收入今后只在德国使用。
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德国军工业的重建在相当程度上有赖于这笔资金。
从1933年到1939年这6年期间是纳粹德国为二战做准备的6年。
在此期间杜邦财团与化学公司、洛克菲勒财团和美孚石油公司、摩根财团及其控制的电报电话公司、福特汽车公司争先恐后与德国签下巨额的占领原料和军工项目的订单。
同一时期英国与德国之间也有合作,英国甚至一度在对德合作一事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苏联也从1922年起就开始与德国秘密合作。
二战爆发前美、苏、英、法等纳粹德国日后的对手们一个个竞相与德国展开合作。
1939年德国发动的战争实际上是用是美国人的钱、英法的装备和技术、苏联培训的的军官和坦克部队发动的。
希特勒上台时德国陆军名义上的兵力仍只有10万。
这是由于凡尔赛体系的束缚造成的,不过德国实际上有大量可供征召的潜在兵力。
1934年9月底希特勒下达了一个重整军备的秘密手令,1935年春纳粹德国公开宣布了这一计划:将国防军由10万扩充到30万。
这显然是公开违反了《凡尔赛和约》,所以立即引起西方国家的强烈反对:法、英、意都提出了抗议并达成共同防御的协定。
然而英、法等国的抗议不过是停留在纸面上。
这时的英、法一方面受困于国内经济危机,一方面希望引导纳粹德国去进攻苏联,所以这时英、法在对德外交上奉行的是姑息纵容的绥靖政策。
英、法等国口头上发表了一番牢骚后就没下文了,而希特勒则由此看穿了英、法等国外强中干的本质。
1936年3月7日希特勒再次对英、法等国进行试探:他派出3万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这一地区本来是《凡尔赛和约》禁止德军驻扎的地区。
希特勒曾私下向身边的人表示:如果英、法一旦干预,那么德军除了退兵将别无选择。
这时的纳粹德国尚无挑战英、法等国的实力,所以这次希特勒依然是在小心翼翼进行试探。
希特勒这次试探又得手了,所以他就更加不把英、法等国放在眼中了。
1938年3月德国与奥地利合并;
1938年9月的慕尼黑会议之后德国又得到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
这些基本都是在和平谈判框架之下“合法”得到的领土。
当然这里的“合法”又是要打引号的,因为这种所谓的“合法”扩张其实是在与英、法等大国达成一致后以牺牲小国利益实现的,但这种扩张又的确和1939年之后那种通过战争形式实现的扩张有所不同。
用希特勒自己话说:“我将1919年那些被夺走的省份重新回归帝国,我把几百万从我们怀抱中夺走的、十分痛苦的德意志人重新召回了家乡。
我在做到所有这些的时候尽量不流血,不给我的民族与其他民族带来战争的灾难”。
英、法等国所奉行的绥靖政策使德国得以兵不血刃就实现了领土扩张。
正是在英、法等国的姑息纵容下纳粹德国在领土、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实现了扩张。
随着扩张的顺利推进使希特勒的野心越来越膨胀,与此同时他也完全看清了英、法等国外强中干的本质。
1939年3月纳粹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全部领土后开始将波兰锁定为下一个扩张征服对象。
早已看穿英、法等国外强中干虚弱本质的希特勒唯一所担心的是苏联可能会干涉德国对波兰的行动。
事实上这时的苏联的确正试
英、法等国一方面与苏联就共同对抗德国的问题进行谈判,另一方面却指望把德国这股祸水引向东方的苏联。
在这种背景下斯大林为了保护苏联的安全及利益决定放弃与英、法共同对抗纳粹德国,而德国则趁机于1939年8月23日与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这份条约的签订最终消除了德国进攻波兰的后顾之忧。
这时德军已在英、法等国的眼皮底下扩充到160万兵力。
德国在扩军之前不要说与英、法作战,即使是面对波兰其实也并没必胜的把握。
尽管德国的军工实力强于波兰,但那时的德军毕竟在规模上实在太小。
然而扩充之后德军很快就以闪电战的形式横扫了整个欧洲:波兰只抵抗了28天,法国只抵抗了39天,荷兰只抵抗了5天,丹麦甚至只在象征性抵抗6小时后就宣告投降......在1940年5月10日-1940年6月22日的法国战役中德军与英、法盟军的兵力已大致相当。
当时在实力旗鼓相当的状态下德国其实也没必胜的把握,可德军通过对闪电战的灵活运用在短时间内就击败了法国,而英国也只能守着英吉利海峡勉强自保。
参考:
一方面,虽然德国是战败国,但协约国一方给了德国振兴经济的条件。
一些人认为,德国在一战打败了,英法又给德国追加了高额战争赔款和不准拥有常备军的苛刻条件,实际上,这只是看到了德国不利的一个侧面,而从当时的情况看,英法包括美国都想以不同方式帮助德国恢复经济,以促使德国能成为世界加工工厂,在赚取高额战争赔款的同时,还能赚取高额贷款利息和各种经济利益。
正是在这种绥靖政策的掩护下,德国一方面忍受着一战失败带来的屈辱,一方面却在走着加速振兴经济的步伐,对英法来说,只要德国认真地落实战败协议,定期上缴战争赔款,他们就可以坐享其成不劳而获,客观上讲,由于美国华尔街财团提供了大量的贷款资金,英法又打一巴掌给一个甜枣,使德国在外力的作用上迅速恢复了经济,这是个奇迹也是个必然,毕竟依靠德国自身力量的恢复发展难度太大了。
另一方面,德国政府在恢复经济方面着实有独到的见解和才能。
一战以后,世界经济迅速走入大萧条阶段,人们奇怪的是德国在这场大危机当中并没有停留很长时间,原因就是他们充当了世界加工厂的角色,对他们来说,在英法美的
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一战后德国的工业底子并没遭到破坏,从西方各国源源不断地运来原材料和货款资金,使德国提前走出大萧条低谷,在偿还战争赔款的同时,也为本国经济和工业恢复以及就业起到了重要支撑,客观上讲,这是英法所没有看到的,因为此时他们只想着如何从德国身上赚来利润。
更重要的一点是英法没有考虑到,那就是德国上下几任政府对英法强加给德国的高额战争赔款是不服气的,尤其是希特勒1933年上台以后,他充分利用了民意对英法的怨气,并通过寓军于民和与苏联保持广泛的经济联系,或明或暗提前做好了振兴军备的准备,一些拖拉机厂成了装甲坦克的制造商,一些民用培训企业培训了大量的战斗机飞行员,到1936年希特勒完全掌握德国政权以后,他一呼百应,利用血洗冲锋队建立第三帝国等多项策略,明面上是激发了德国民众爱国热情,暗地里却为发动二战做好了各项准备,最终他利用《凡尔赛和约》号召人们打破这个枷锁,并采取高压政策使德国的工业基础全部收归国有,可以说,他这个举动唤醒了德国民众长期压抑的心理,这也是德国仅仅几年时间就能迅速组建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的原因。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二战前德国的崛起是有客观背景的,一是英法的绥靖政策,不让德国发展他们自己也就得不到高额战争赔款,而且还要给德国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比如给予优惠的贷款条件等;
二是英法美包括苏联帮助德国走出困境,使德国借助外力迅速恢复了工业生产能力,这为德国发展军工生产创造了条件。
三是希特勒充分利用了民意基础。
参考:
当然要认真的研究的话原因很多,我想重点只讲两点,第1点是从经济方面讲。
德国人的财政部长大量的向美国以及欧洲其他国家借款。
由于利息相对比较可观,那些财团出于赚钱的目的,把大量的钱借给了德国。
有些还到德国去投资。
德国人用比较优惠的政策招商引资,从而吸引了巨大的国际资本涌入德国。
而且德国也借助于奥运会的影响力,大量的吸引目光建设基础设施,从而使各国的资金涌入德国,非常的快速,帮助德国很快的恢复了经济。
第二方面是德国人加强了军官的培养虽然虽然世界上的列强规定,德国只能拥有10万兵力。
然而德国人就在这个员额上面动了脑子。
他不讲数量讲质量。
千方百计的加以军官的培训。
结果培养了10万个连长。
这些连长都很能够带兵。
假如说一个连长能够很快的带出100位士兵的话。
他很快就能够扩充出1,000万的军队。
德国人就是通过这两个核心的抓手,迅速的又崛起了。
#2021生机大会##新媒体##自媒体##微头条日签##我要上头条##策划##经济##正能量##千粉互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