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这个问题,应从“格物和致知”两方面的重要性,必然性来回答,更会深知其中意思!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在贵洲龙场顿悟之后,首先大悟格物致知之旨,为此,王阳明对《大学》古本宗旨,作出了新的“格物和致知”解释。
在下引用几句学说言论来解其意。
“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
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
”“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
”“致知者,诚意之本,格物者,致知之实。
”“自‘格物’,‘致知’至‘平天下’,只是一个‘明明德’,虽‘亲民’,亦‘明德’事也。
”从
为此,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再作
人的行为是“格物致知”最难之处。
也就是思想是否合于天理的事。
思想合乎天理,基夲上心也自然能中正,自然能修身。
深知这点很重要,所以关健要有良知心。
第二点:知和行为一体即可致良知。
端正心性,修身的行为也各有切入点。
修养是,就感情发出来而言的,正心是,就感情未发出来而言的。
正心则中正,身修则平和。
这点就是知和行为一体就可致良知,这也是必然性的。
第三点:诚意要至纯至真,才会收到很好效果。
《大学》的功夫就是诚意,诚意的功夫就是格物。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夫,一个“诚意”就全包括了。
这点就是诚意要至纯至真,一切行为都会有好效果,这就是反应诚意的重要性。
第四点:随时随地都在纠正自己的错误思想。
“格”就是纠正的意思,纠正错误使其复归中正。
格物不分动静,静止也是一种事物,就是说不管是动还是静都要用功。
心即理是没有时间定的,随时随地都在纠正自己的心外私欲,这就形成了格物的必然。
第五点: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才会去掉不正其心。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学说,不是说在嘴里,重要的是表现到行为上,存天理上,无私欲上。
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才会有良知行为表现出来。
格物和致知,在《大学》中的八条目标中最为重要。
综上几点,就是王阳明提出“格物致知”对《大学》新解,也是《大学》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否定了程朱理学“格物”心以不切实际的穷理认识论。
(判断事物的理论)总之,王阳明新解《大学》中的八条目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可归结为“明明德”,这与程朱理学解释有所不同。
而“止于至善”的崇高境界,反应了,诚意,正心的重要性,格物,致知的必然性。
“格物致知”也就成了王阳明新解《大学》的核心思想。

参考:
王阳明处于宋明理学发展的最后阶段,在整个宋明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有两条主线,一条是理学的发展线索,即从程颐、程颢到朱熹的理学思想的发展;
另一条是从陆九渊、陆九龄到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的发展,而从周敦颐、张载开始,经由“二程”“二陆”再到朱熹,最后在王阳明的心学完成了宋明理学的发展历程,所以,王阳明的心学是宋明理学的总结阶段,也是宋明理学走向完成的标志。
而王阳明从十五、六岁开始就阅读朱熹的著作,可以说,他是阅读朱熹的书成长起来的,他的思想也是受朱熹的影响而逐渐形成他的思想观点的。
可是,王阳明的优点在于,他对朱熹的思想不是盲目接受的,而是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的,其中,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对于朱熹“格物致知”的理解、探索和实证检验。
王阳明画像据说有一次,王阳明到了一个朋友父亲的官署去,他们在到院子里,他们一边讨论哲学问题,一边在院子里漫步,当他们看到了院子里的竹子时,他们突然想到了朱熹关于“格物”的哲学论题。
可是,他的朋友对朱熹“格物”的问题弄不清,于是,他的这位朋友在院子里对着竹子搞试验,他直对着竹子直看,对着竹子“格”起来,他不吃不喝,“格”了三天三夜,人都病倒了,但却没有能从竹子里“格”出个道理来。
王阳明不相信,认为他的这个朋友用心不够给力,于是,王阳明亲自到院子里去“格”竹子,他“格”的时间更长,用了七天在“格”竹子,他也病倒了,但依然没有悟出道理来。
王阳明思考再三,依然无法弄清楚院子里的竹子到底“理”在哪儿,这成了王阳明一直悬而未决的问题。
多年过去了,当王阳明已三十几岁时,他因上书给皇帝,请求制止朝中宦官专权,他因此而得罪了宦官,宦官倒打一耙,在皇帝那儿讲王阳明的坏话,王阳明因此遭贬官,他被贬到贵州龙场去任驿丞。
在龙场,王阳明变得轻松了,他用了很多时间思考哲学问题。
此时,王阳明又开始思考他从朋友父亲官署院子里关于“格物”的问题,他日思夜想,逐渐有了好想法。
王阳明觉得,继续按照朱熹所指引的思路走,已经走不通了,于是,改变了方向,不走“理学”理论的路,而是开始走陆九渊“心学”的路。
按照朱熹的观点,从竹子里是“格”不出“理”的,但从陆九渊的心学的路向走,却大有所悟。
王阳明感到,其实“理”不在竹子里,不在某一处藏着,而就在自己的心中。
于是,王阳明悟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其实,“理”就在自己心中,所以,他提出了他的哲学的根本观点:“心即理”。
这就是王阳明便贬至偏僻的龙场所悟出来的哲学道理,哲学史上就称为是“龙场悟道”。
王阳明思考的结果是,朱熹所说的“理”根本就无法从竹子等物品中“格”悟到,因为“理”根本就不在外部事物上,而是在人的心中,“理”不是别的,就是人心中的道德良知。
王阳明举例说:“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
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
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
都只在此心。
”(《传习录》)王阳明认为,要寻找“理”,不要从心外之物去找,不要到天上去寻,“理”不是竹子里的道理,也不是朱熹所说的“天理”,而是人心中的道德意识,心中的良知。
有了关于“心即理”的根本观点,有了关于“理”是德道良知的观念,王阳明豁然开朗了。
也就是在“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开始形成了他的富有创新意义的哲学观点。
他的这个根本观点,是沿着陆九渊“心学”的路数走而悟出来的“心学”心成果。
这是跟朱熹的“理学”不一样的“心学”新的理论成果。
使陆九渊的“心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也是宋明理学发展的新阶段。
王阳明讲学
而听王阳明讲学的学生越来越多,王阳明在讲学中,针对学生的提问以及和朋友们的讨论,王阳明逐渐发展和深化他的哲学学说,于是,形成了“阳明心学”,或者叫“致良知”学说。
这个学说的另一个主要部分就是关于“知行合一”理论。
而此理论其实是在他的“心即理”和“致良知”的根本观点上引申出来的。
在王阳明看来,“知”与“行”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甚至可以说,“知”与“行”是二而一的事。
真正的“知”,是一定能够“行”的;
而真正的“行”,也一定是包含“知”的。
王阳明说:“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
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
”(《传习录》)这就是说,真正的“知”是良知,而良知是不使不善之念产生的,不善之念一冒头便被“克倒了”,所以,这“知”其实也是“行”,是克除不善之念的一种行动。
王阳明画像王阳明还继续分析“知”与“行”的关系,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
所以,二者虽有区别,但其实在本质上却是一致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
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根据王阳明对“知”与“行”关系的阐述,可以分析出他关于“知”“行”关系的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知行是一个工夫,二者是统一的,不是分开的两个,是不能割裂开来的,知中有行,行中有知,若是把知与行分开,“知”就不是真知,而“行”也不是真行,其实,就没有与“行”分开的“知”,也没有与“知”分开的“行”,知、行没有分开而纯粹独立的。
第二,如果要区别出“知”与“行”的话,那么,“知”就是“行”的出发点,“知”是用来指导“行”的,这是就二者的功能了分析的,其实,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知”已经在“行”中了;
而“行”是“知”的归宿,是“知”的实现,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己明察“知”在起作用。
第三,知、行不仅是一致的工夫,而且还是有统一的目的,这目的就是去除“不善的念”,使心恢复善性,所以,知行是趋于统一的目的,这个目的从根本上说就是“致良知”,因为“知”实即是“吾心良知之天理”,其“行”实即“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
换一句话说,“知行合一”其实是“致良知”这一功夫的两个环节,是有统一的目的的。
这由对“知行合一”目的的分析,王阳明便过度到他的学说的另一个重要部分,这就是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
这“致良知”并非那么深奥,其实是从很平常的行为中就可以去理解的。
王阳明主张,人必须依照自己的本心去做事,而人的本心就是人在遇事时心中浮现的第一个念头,这个念头就是良知,所以,本心就是良知。
王阳明说:“尔那一点良知 ,是尔自家底准则。
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
尔只要不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
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
若不靠着这些真机,如何去格物?
”(《传习录》)王阳明举了一些很常见很平常的例子来说明,他说,当有人看到小偷偷东西,便要去制止;
当人看到孤寡老人行动艰难时,便要过去帮忙等等,这就是依本心在行事,也就是良知的表现。
王阳明说:“知善知恶是良知。
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
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
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故致此良知之真诚恻坦以事亲便是孝,致此良知之真诚恻坦以从兄便是悌,致此良知之真诚恻坦以事君便是忠,只是一个良知,一个真诚恻坦。
”(《传习录》)说白了,王阳明所强调的是,只要依本心去做,就是知道善恶,就是良知。
良知就是天然之理在人心中本心的感觉之处的体现,而不是朱熹所说的离开了人的平常心的“天理”。
良知不复杂,不玄妙,本心对善恶是非的区分,而良知真诚的体现,本心的自然表现就是父子亲情方面的孝的观念,是兄弟之情方面的悌的观念,也就是君臣关系方面的忠诚理念。
王阳明经过他的长期讲学和理论研讨,他把“致良知”学说概括为很有名的“四句诀”:“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传习录》第256页)这“四句决”非常精要地概括了“致良知”的真谛。
最后,回到了本文所要回答的问题,即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指的是什么意思呢?
在王阳明看来,“格物”就是事物中去认知为善去恶的道理,而这道理就是人的本心的体现,是对无善无恶的本心的体悟;
而“致知”就是“致良知”,是知善知恶,是去除不善之念,是不使那一念不善产生,保持本心之善。

参考:
“格物致知”并非王阳明提出的,而是出自儒家经典《大学》。
但是《大学》对于“格物致知”这四个字并没有进一步地解释。
因此后来的儒学大家,对这四个字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实际上是通过解释这四个字来阐发自己的思想。
在解释王阳明的意思之前,我们先看看朱熹如何理解“格物致知”。
朱熹认为,这个世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理。
宇宙间的每一件事物都含有理,客观事物的理就是自然规律,人类社会的理就是伦理道德,人心中也有理,就是人性。
但是人性在心中是不显露的,因此人必须去研究遇到的每一件事每一件物,认识具体事物中的理。
研究得多了,有一天会豁然贯通,认识到全部的理。
这就是朱熹的“格物致知”,即研究事物来达到对理的认识。
王阳明一开始也是相信朱熹的,所以他有“亭前格竹”的故事,即在亭子前面对着竹子坐着,思考竹子中的理。
王阳明苦苦思索了几天几夜,一无所得,最终病倒了。
王阳明因此把朱熹之道放下了。
到后来,王阳明龙场悟道,终于明白:“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王阳明指出,每
比如每
但是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本心被名利等欲望遮蔽了,就像原本明亮的镜子布满了尘埃。
因此王阳明认为,应该本着自己的良知去对待每一件事物。
比如你知道对父母应该孝敬,那就去孝敬父母,这就是“格物”。
而在格物的过程中,你内心的尘埃会被慢慢擦去,良知会达到极致,就像明镜一般明亮,这就是“致知”。

参考:
“格物致知”的出现及影响“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经典文本《大学》,我国古代的大学是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为基础,讲究读书,做人的道理,成就完善人格、道德君子的终极目标。
后世儒家提倡真正的道德不单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注重的是知行并重的学问。
朱熹把《大学》定型为“三纲八目”, “三纲”亦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发扬本来具有的光明的道德心,在亲近人民的过程中推广光明的道德心,最终实现以至善的道德实践为目的的三大原则。
“八目”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

“格物”和“致知”是两项最基础的实践工夫,是道德修养层层递进的根本,我们以宋明儒学中的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来分别解释一下“格物致知”。
程朱学派的代表人物朱熹认为,“格物致知”指的是“即物穷理”,意思是宇宙万物都有道德价值之理,道德的实践,必须要对事物加以穷究,并与人充分讨论,从而把握道德价值和道德实践的意义和道理。
程朱理学注重的是世上所有的普通人必须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的做学问,看重道德的认知,是一个向外学习的过程。
陆王学派的代表人物王阳明则认为,“格物”指的是“正行为”,“致知”就是“致良知”。
实践道德的基础在于每
这两种观点虽有所不同,但实质却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
我们把这两种观点综合为:实践道德的目标,一方面向外学习,一方面又要向内反思,将外在学到的知识,通过内在的反思来理解和消化,“求学与做人,贵在齐头并进,更贵能融通合一”。
理学发展及王阳明的贡献《大学》一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成书远在先秦时代,东汉郑玄为之作注,唐代韩愈在《原道》引用其中的“修身齐家”的言论,来论证儒家对现实伦理的重视程度以后,将《大学》视为儒家的基础,才引起了儒学者的广泛
进入宋代以后,为了封建制度建设的需要和“道统”意识的强化,以朱熹为代表的程朱学派便把《大学》从《礼记》里抽出来,独立成篇。
并把它和《论语》《孟子》《中庸》合编成《四书》,更将《大学》视为“初学者入德之门”, 随产生了庞大的“理学”的思想体系。
明代王阳明生活在明中叶时期,一方面是程朱理学的一统天下,另一方面思想领域又出现了一些活跃的思潮,这些活跃因素催生了王阳明的思想,让他依据“格物”、“致知”建立起自己的“致良知”哲学体系,成为自他以后思想界的主流。
朱熹认为《大学》原文欠缺对“格物致知”的解释,觉得原文有佚失,故写成《格物致知补传》来补充。
“即物穷理以致知”,穷究一切事物之理,来促进道德实践的认知,体现事物的道德价值之理。
从义理上来说,他把《大学》内容补充的更完整,更系统。
朱熹的“格物”是通过阅读经典、增长见闻,来唤醒内心固有的天理。
“物”在心外,“格物”有一个从外向内发展的渐进式的步骤。
王阳明则把“格物”视为身心上的功夫,“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认为“格物”是由内而外的实际认知。
王阳明在“格物”上前后也出现了两种观点,他的思想发展的中期阶段认为“心即理”,“格物”就是意根而深入的心之“理”,到了他的晚期思想阶段,“格物”就建立在“致良知”基础之上了。
“格物”经过王阳明的先后改造,从“天理”到“良知”反映了王阳明在认知层面上的深化。
“致良知”也是王阳明“心学”思想成熟的重要标志。
END. 作者:五猫
”东汉时期的大儒郑玄认为格即来,物指事,他的解释影响了后续很长时间内人们对这一词的理解。
而我们今天多采用的是南宋时朱熹的说法,认为这指的是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感悟,达到通达的境界,这一解释伴随着朱熹思想的官方化而逐渐被明清时期的人们接受,成为那一时期的主流思想。
到了明代,著名思想家王守仁曾对这一词做出过与朱熹不同的解释。
王守仁(1472年-1529年),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其创始的阳明心学在有明一朝影响巨大,其影响甚至传播到了东亚、东南亚地区,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王守仁创立的“心学”思想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唯心主义思想,是王守仁受到道家思想影响后发展出来的儒家学说,他继承了陆九渊“心即是理”的思想,提出端正自己的心境,达到自己心里认知的良知即是一种格物致知的方式,批判程朱理学那种流于表面、与时事无补的格物方法,提高了致良知的地位,号召人们摒弃教条化的学习,使儒家的伦理道德落到实处,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守仁思想的核心。
而王守仁自己,也的确是在
作为一名士大夫,王守仁除了在学术上有很大建树之外,还于军事、政治领域表露出过人的才能,他曾平定江西的民变,镇压了宁王朱宸濠的叛乱,被视作“立德”“立言”“立功”的典范,为世代敬仰。

参考: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因为《大学》文中并没有作出任何解释,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
从汉代开始,关于它们的解释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朱熹(继承了程颐的说法)的解释和王阳明的解释。
要想知道他们两人的“格物致知”有什么不同,各是什么意思,请听有书君细细给你道来。
虽然南宋人朱熹是儒学史上承先启后的一代大儒学家,但他对“格物致知”的观点之所以在后世作为主流,其主要原因是从明太祖开始,明朝独尊朱熹学说为当时的唯一官方思想,成为科考中唯一的理论。
朱熹认为:天下万物,要格物致知,并非穷尽天下每一个事物,而是积习既久之后会有“知”的获取。
因此,格物致知在朱熹眼中,就是即物而穷理,格物是致知的前提!比如说你现在吃一盘鱼,在朱熹理论里,要知道鱼的道理,你就盯着它,长时间盯着它,你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要是不能明白道理,那就去查书查资料,吃不吃鱼已经无所谓了。
明朝王阳明在早期也是相信朱熹理学的,他在娶妻回乡途中,得到理学家娄谅的指点。
王阳明从小就想做圣人,娄谅告诉他:“人在面对自己所不知的物时,要通过各种方式(实践或书本知识)来把它搞明白。
搞明白一切道理后,你就是圣人了。
”他回去之后,做过一件荒唐的事。
朱熹理学要“格物”,他就
怎么格呢?
他们走到一棵挺拔的竹子面前,长时间盯着它。
一天、两天、三天后,那位学友受不了了,出现了幻觉,头昏眼花,他回去了,让王阳明一
等到第六天,王阳明不仅出现幻觉,还出现了幻听,仿佛听见竹子在嘲笑他没用,“这么明显的道理你都格不懂。
”王阳明直接晕倒在那里。
后来,王阳明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在贵州龙场醒悟。
接着就创建了阳明心学。
阳明心学也提出了“格物致知”。
他的心学最根本的思想就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就是我们每
朱熹的“格物致知”里的“格”有探究的意思,物就是万物。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里的“格”是正的意思,物就是事,是意之所在。
还是以前面的那盘鱼来说吧,王阳明才不会管这鱼是怎么烧出来的呢,他会说,“鱼啊,你现在已被人烧好送到我面前来了,那我就吃你。
”这是天经地义,是天理。
“致”是停止、实现的意思,“知”则是良知。
通过在事 上正念头而实现良知。
比如说敬孝道。
朱熹认为,孝顺父母,你必须要探究学习孝顺父母的各种知识,最后得出一套理论,再开始孝顺父母。
而王阳明则认为,只要在孝顺父母这件事上端正好态度,良知就会指引你去如何孝顺父母,这些行为是不必向外学习的,天生就会的。
王阳明告诫他的弟子:做人一定要心理合一,即知行合一,在心上好好用功,使“心即理”成为一种生活状态。
比如说孝顺,你必须有孝顺行动,只嘴上说肯定不是孝顺。
为什么是“致良知”呢?
良知就是判断力。
致良知,就是听从内心的声音。
王阳明的心学,并不反对人们去做官。
他认为关键看这件事主动来找你的,还是你自己去求的。
这件事主动来找你,你就可以去做官。
他的“四句教”应该是对心学最好的解析 。
“四句教”全文: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其人也如他的心学,从不先从坏处想别人。
他认为人之初都是赤子之心,只是后来被自己的各种欲望蒙蔽了心,所以我们要克服自己的私欲,向内求,致良知,一切凭良心做事。
他推行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不是实践得出理论,实践只是验证理论。
哎呀,有书君自己也绕晕了。
总之,王阳明的格物致知里,“格物”就是正心,向内求;
致知就是致良知。
他的存天理去人欲,是通过致良知来得到的。
在王阳明晚年的时候,他用致良知来包罗统摄一切概念和学说,诸如格物、知行合一统统可以用致良知来解释。
他的“四句教”应该是他思想的光辉闪耀。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这一词语最早见于先秦经典《礼记·大学》,是该书所提出的儒者求学八阶段的初始两个阶段:“古人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一段话,是儒家学派为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思想而提出的阶段性行为目标。
这一程序性行为纲领的起始就是格物致知。
由此可见格物致知在儒家学说中的确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格”、“物”在古代用法均很广泛,这一段话,在孔子时代大概并不难解,孔氏本人未做解释,孔门弟子对格物致知含义亦未阐发,这导致后人在理解格物致知含义时出现很多歧义,每
宋代是谈论格物致知比较多的朝代。
一代名儒司马光,曾专门作《致知在格物论》,畅述己意。
他首先指出:“人情莫不好善而恶恶,慕是而羞非。
然善且是者盖寡,恶且非者实多。
何哉?
皆物诱之,物迫之,而旋至于莫之知;
富贵汩其智,贫贱翳其心故也”。
从这种认识出发,他解释格物致知说:“《大学》曰:‘致知在格物。
’格,犹?I也,御也。
能?I御外物,然后能知至道矣”。
他批评郑玄说:“郑氏以格为来,或者犹未尽古人之意乎?
”司马光强调要抵御物质生活的引诱,认为这样可以保持一
此说当然有其不可磨灭之处,但亦未必合乎古人原意。
他与郑玄一样,在此问题上都“师心自用”了。
“格物致知”到了宋代,被朱熹提到了特别崇高的位置。
朱熹认为,《大学》一书缺了对格物致知进行解释的一章,他补上了这一章。
朱熹增补的内容是:要获得知识,必须考察事物,以求认识事物的理。
任何事物都有理,任何人都有一定的知识。
求学者应该把心中已知的理作为基础,进一步努力,以求达到认识的顶点。
经过长期努力,会达到这样一个境界,好像突然之间明白了一切,这就是认识的顶点。
朱熹所说的事物,包括自然界的事物,但主要是社会事物,包括读书和待人接物。
比如考察如何孝顺父母,如何忠诚于君主等等。
陆九渊和王守仁认为,心既然是理的凝聚,心也就是理,因此,要认识理,不必去考察外界事物。
王守仁甚至认为,我心中固有良知,把这良知推广到事物,就是格物。
在格物致知学说上对后人影响较大的是宋明理学,其中主要可分为两派,程(颢、颐)朱(熹)一派和陆(九渊)王(阳明)一派。
程朱等人释格物致知为“即物穷理”,二程说:“格犹穷也,物犹理也,若曰穷其理云尔。
穷理然后足以致知,不穷则不能致也”。
(《程氏粹言》卷一)朱熹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大学章句·补传》)这里的“即物穷理”,是要求人们运用已知的知识,深思客观事物,达到自己内心的豁然领悟。
它所强调的是一种内省式的思考过程。
宋明理学对“格物致知”的发挥,在后世也有人表示反对。
例如颜元就公开批评朱熹说:“朱门一派,口里道是即物穷理,心里见得,日间做得,却只是读、讲、论……其实莫道不曾穷理,并物亦不能即,半日静坐,半日读书,那曾去格物”。
(《习斋记余·阅张氏王学质疑评》)颜元主张格物要亲自动手,实地去做,不能离物而空洞地“穷理”。
这样的格物致知,有利于科学的发展。
实际上,因为格物致知学说具有研究客观事物以获取知识的含义,一些重视研究自然的有识之士也借用这一口号,赋予它新的内涵,用以阐发自己的思想。
例如王夫之即曾这样说过:“密翁(方以智)与其公子为质测之学,诚学思兼致之实功。
盖格物者,即物以穷理,唯质测为得之。
若邵康节、蔡西山,则立一理以穷物,非格物也”。
(《搔首问》)王夫之所提到的“质测之学”,是方以智的创举,它的中心内容是要求以实证方法研究自然现象。
王夫之认为只有质测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这赋予格物致知学说以崭新含义,标志着这一术语已经进入自然科学范围。
随着明末清初科学技术的传入,中国人研究自然现象的热情也高涨起来。
这时人们谈论格物致知,很多情况下都意味着研究自然以获取知识。
古老的格物致知学说获得了新生,成了人们从事科学研究的理论根据。
清末翻译的西方科技书籍,有些径以“格致”名之。
格致一词成了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部门的统称。
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写道:“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在这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历史、绘
他所说的格致,就是指的这些自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科学与西方科学技术合流过程中,格物致知学说以独特方法参与并加速了这一过程,从而在科学技术史上取得了一席永久立足之地。

参考:
“格物致知”,不是王阳明提出的,而是儒家思想一个组成部分。
出自哪里?
“格物致知”,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一个认识论命题。
它出自于《礼记.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就是所谓的“八纲四目”,显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人皆知,唯一缺陷是“格物致知”,人们理解不透。
这也难怪,在《礼记.大学》里也仅有一段复述: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说白了,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以求得理论性知识。
格:推究,致:求得。
从汉代开始,人们对“格物致知”的解释争论就未停止过,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朱熹的解释和王阳明的解释。
那王阳明的解释什么意思?
简述一下朱熹的观点,他承认接触事物(格物)是获得知识(致知)的方法,但又认为心被人欲所蒙蔽,所以获得的知识不够完备。
然而,王阳明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大不相同,缘由来自于他的一经亲身经历。
大约在他16岁时,冒着极易产生肺炎的危险,跟朋友一起打赌“格竹子”。
通过对竹子的剖析与研究,他知道了其从生长、壮大以及其消亡的整个过程规律,总结出理论为:“格者,正也;
物者,事也。
”“致知”就是“致良知”。
有“致良知”,好办事,现代的人们多遵从凭良心干实事。
相对于“格物致知”又如何理解?
借用鲁迅先生的话,来陈述一个观点。
鲁迅在他的《伪自由书.透底》里是这么说的:于是要知道地球是圆的,人人都要自己去环游地球一周;
要造汽机的,也要先坐在开水壶前格物。
照此说来,格物致知就是一个因果关系,格物是因,致知是果。
知其规律法则,才能获得永久的知识内存。
《现代汉语词典》又是如何注释的呢?
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这就好比我们在植树节那一天里栽了一棵树,以后观察了它的整个生长过程规律,从而获得知识,即为一次“格物致知”了。

1、“格物致知”很简单,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格物”就是观察、了解、分析、判断、总结所有事事物物后面的道理。
一句话就是要了解事物的规律。
比如说,我们下围棋,围棋是不是有金角银边,只要你懂得这个,不管你是先拿黑子,还是先拿白子,把边边角角给占住,你就占到先机了。
还有我们画画的时候,虽然一张纸大小有限,如何表现一整片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郑板桥的画,你观察他的画虽然只画了几根竹子,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一整片的竹林,所以画画也是一样的,要懂得金边银角。
2、王阳明小时候,大概16岁时,冒着肺炎的危险,跟朋友一起打赌“格竹子”。
通过竹子这个物象,他想要了解事物的生长,壮大,消亡的规律。
3、“格物”这两个字,用中国佛家的话就叫“参悟”,如参悟人生,参悟宇宙,参悟身边的事事物物,从而获得自己内心的觉悟。
这就是格物。
4、“致”什么意思呢?
一般可以理解为到达,这个就体现在我们的行动上,只有行动才能够到达。
所有心里要想,身体要去行动,最后才能“致知”。
而这个“知”呢,又有两层意思:一是知识;
二是智慧。
因此,“格物致知”不仅仅是要我们获得知识,更要获得事物全方位的最本质的东西,是和心相应的“智”。
比如我们只要勤奋一点,脑子活一点,就可以学习到电脑的知识,上网的知识,玩自媒体的知识等等,这些知识是非常容易掌握的,但是要达到“致知”就很困难了。
5、“知”的第二层含义,就是智慧,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智慧的背后隐藏着“道”。
只有觉悟了的人,明白了人生和宇宙真理的人,不被人世间所有的名利所困扰,所污染的人,就像老子,孔子,佛陀这些人,他们在道的层面上了,所以称为“悟道”。
这个“道”是用来干什么的?
说白了就是让人觉悟的。
人来到这个世间,是要发挥人们心灵的最高价值,这就必须要在道上面。
所以我们中国人经常讲一句话:这
6、面对今天的社会,大家都在讲知识,技术,手段等等,把我们这个世界搞得丰富多彩,这个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已经背道而驰了。
所以你才会感觉今天是越忙越乱,越忙越累,忙忙碌碌,人都是恍惚的,精神空虚,社会中出现了很多反常的事件等等,都是因为离开“道”太远了。
解决之道就是让更多的人都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答案都在老祖宗的智慧里,从“道”的层面来生活,大家都会过得幸福,开心!
那如何做圣人呢?
就是读圣贤之书,跟圣人上路。
所以王阳明对《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就非常熟悉。
所谓格物致知,按朱子讲的就是对世间万物要去格,然后就能致知。
一般人看到这说法也不当一回事,王阳明就认真地按照朱子格物的“说明书”去格物了。
先生说:“大家只知道讲格物要按照朱子的‘说明书’去格物,可又有谁去按照他的说明去做过呢?
我倒是切实地体验过。
当年我跟一朋友一起探讨如何做圣贤,要去格天下之物,现在哪有那么大的力量呢!我就指着亭子前边的竹子让我朋友去格,哥们就靠近竹子去格,去穷格竹子的道理,他竭尽心力地去格。
格到第三天,就劳神过度,病倒了。
当时我认为这是他精力不足,所以我就自己亲自去格,从早到晚也没有格到竹子的理,格到第七天的时候,也因为思虑过度,病倒了。
”“于是,我和朋友共同感叹,圣贤是做不成了,主要是因为自己没有圣贤那么大力量与气场去格物。
后来在贵州龙场住了三年,深深地体会到格物的含义,才知道天下之物本就没什么可格的。
格物的功夫就在自己身心上做,我坚信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于是就有了一种责任感。
这个道理,应该说出来让各位知道。
”这就是我们最后的一位圣人王阳明,为求圣人之道,差点儿把命格进去。
所以有了这次教训,王阳明龙场悟道之后,他对圣贤之道就通透了。
王阳明又悟道了一个道理——天下万事万物是格不尽的,如若要格尽天下之事只能向内求,那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说白了还是向自己的内心去求得。
由此,深读王阳明,你也会明白,所谓“致良知”之说还是依然基于他的“心即理”学说之上的。
所以,《大学》中的“格物致知”到王阳明这里就成了独具特色的“格内心就能致良知”。
也由此,“良知”这个词就和“良心”划了等号,又由于“心即理也”,良知、良心就和天理又划了等号,今天我们所谓的“天良”、“天地良心”就来源于此,由此,“亏心”、“丧尽天良”就成为我们这个民族最恶毒的骂人语词。
可以说,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给了我们这个民族内心最强烈的牵慑力和震慑力,使得“万事凭良心”成为华夏儿女在行事之时的内心道德律令,从根在上促进了道德系统内在CPU的集成,形成了中华民族稳定有效、极富自觉性的道德状态。
原创文章 选自保哥《中华文化的特质》
参考:
王阳明在年轻时曾经被格物致知这个问题困扰的茶不思,饭不香。
回答问题前,首先用要科普一下儒家八目,分别是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语出《大学》。
很显然格物致知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那么如何格物呢?
理学大宗师朱熹的建议是向外求理。
一开始王阳明是相信的并且身体力行,他就对着家里的竹子思考,也就是我们知道的“阳明格竹''故事。
结果王阳明对着竹子沉思七天七夜,理没格出来,人到是病了。
因此,王阳明开始质疑朱熹格物致知的正确性,既然格不出来,说明方法和逻辑有问题,那么到底哪里有问题呢?
为此,王阳明进行长达数十年的思考,终于某一天顿悟了:心即理也。
吾性自足,不加外求。
啥意思呢?
理不在竹子上,就在我心理。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呢?
四个字:格物致知。
晚年的王阳明把心学总结说,一生心血皆在致良知三个字上。
我们首先要知道,良知思想是王阳明心学体系的理论核心。
王阳明额的良知说起源于《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滤而知者,其良知也”,因此王阳明才说自己继承的是圣人的血脉。
在孟子看来“良知”是先天的对是非标准和道德规范。
所谓的良知其实就是良心。
王阳明在孟子“良知良能”说的基础上把“良知”扩充为一种贯穿于万事万物的普遍原则。
他说“良知者,心之本体”,认为“良知”是心的本然状态。
王阳明的“良知”是伦理学上的良心,亦即道德意识的主体“良知”是“与物无对”的本体,是造化天地万物鬼神人类的精灵,人的一切认识和实践的活动,都是为了复归此本体。
他说:“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
”王阳明把“心”进行了高度的抽象和概括,把排除了“私欲”和外物干扰的“本心”即从“一块血肉”的人心升华为“良知”。
“良知”便是“心”的形上本体,它处在虚灵明觉和恒照的状。
因此,作为超越具体“身心”特征的“良知”,便是超越了具体“器”的“道”。
所以王阳明说“夫良知即是道。
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
若无有物欲牵蔽,但循着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因此王阳明推断良知即是天道。
有良知的人就是得道之人。
最后还要强调的是,格物致知的知,不是知识,而是良知。
王阳明不主张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方法,主张“心即理”,认为“格物”就是体认本心。
从“心即理”的观点出发,王阳明进一步提出了“知行合一”说。
所谓知,主要指人的道德理念和思想意念;
所谓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
而知与行两者的关系,则是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