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八年安史之乱后为何唐朝还能苦撑150年之久
史学界把唐朝历史分为4个阶段,即初唐618年—712年,盛唐712年—766年,中唐766年—836年,晚唐836年—907年。
其中,盛唐与中唐的分界点就是“安史之乱”。
从唐朝国祚来看,安史之乱前的150年是唐朝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到极盛的辉煌阶段;
而经过安史之乱的巨大打击后,唐朝居然又延续统治了150年之久,这确实值得我们去思考。
长达十余年的安史之乱对唐朝的打击是巨大的。
安史之乱后,唐朝一度出现了“双悬日月照乾坤”——即唐玄宗和唐肃宗同时在位的混乱局面,可见安史之乱对唐朝统治集团有些顾头不顾腚。
然而,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何况安史之乱并没有完成对唐朝根基的致命打击,在安史之乱后,唐朝统治者痛定思痛,对政治、经济、文化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从而使得唐朝寿命又延长了150年。
一、安史之乱后的政治改革:藩镇政治体制的重建与巩固众所周知,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就是唐朝政府形同虚设的藩镇管理体制,放纵地方节度使不断坐大,最终形成了尾大不掉、起兵谋反的局面。
因此,在安史之乱后,喘过气的唐朝统治者,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削弱和夺取地方节度使的控制力。
779年,吐蕃、南诏入侵四川,以往这种事都是由中央政府指挥地方节度使出兵平乱,但唐德宗却派出中央神策军,在平乱的同时,渗入到藩镇军队中,从巧妙的解体了藩镇势力。
此后,藩镇数量也在不断减少,中央控制的藩镇数也远远多于地方独立的藩镇数。
唐宪宗时期(807年),据《资治通鉴.卷237》载:“是岁,李吉甫撰《元和国计簿》上之,总计天下方镇四十八,州府二百九十五,县千四百五十三。
其凤翔、鄜坊、邠宁、振武、泾原、银夏、灵盐、河东、易定、魏博、镇冀、范阳、沧景、淮西、淄青等十五道七十一州不申户口外,每岁赋税倚办止于浙江东、西、宣歙、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八道四十九州,一百四十四万户,比天宝税户四分减三”。
从
因此,安史之乱后,唐朝政府行之有效的藩镇制度和管理思路,使得藩镇势力的不断削弱,中央政府管理范围的因此而不断扩大,是唐朝得以延续150年国祚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安史之乱后,江南地区为中央政府提供了强大的经济财力支撑。
安史之乱之所有没有取得成功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没有从根本上打击到唐王朝的经济基础。
古语有言:苏湖熟天下足。
唐朝时期,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的经济重镇,仅仅苏杭二地每年为唐朝政府纳税的数额就超过了西北诸镇。
安史之乱爆发后,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中原地区因战乱人口大量锐减,经济惨遭破坏,正是江南地区持续雄厚的经济供给才给了唐王朝平乱的基础。
因此,在安史之乱后,唐朝政府得不到北方地区有效的经济纳税供给,但是却稳稳的控制住了江淮地区这一片沃土,依靠江南地区稳定的小农经济和繁荣的商业贸易,赢得了持续供血、延长唐王朝寿命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隋炀帝杨广时期开凿的大运河,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了作用。
三、思想领域的儒学复兴运动,为唐朝王延续寿命起到了致命的作用经历过社会动乱的人,都是渴望和平的。
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人民都渴望过上稳定的生活,同时经历了唐朝的盛世和安史之乱的杜甫有诗云:“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忆昔》唐朝统治者们当然也知道,统一思想对于一个大一统帝国的重要性。
在安史之乱前,佛道盛行,人民思想领域混乱,十分不利于帝国的统治。
因此,在安史之乱后,唐朝统治者就进行了儒学复兴运动,利用了人民对和平生活的期望,“独尊儒术”,大肆传播儒家的封建忠君、三纲五常思想,强调自身政权的统治合法性,从而为延续唐朝的寿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在唐武宗时期,为了突出儒家的统治地位,打击其他异教思想,甚至出现了灭佛毁道的“会昌法难”事件,从根本上讲,这一事件的根源就在于封建王朝统一思想的需要。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唐朝能够在安史之乱后又延续了150年的寿命,除了其适时的改变统治思路,巧妙的解决了藩镇格局这个面前棘手的难题外,还成功地维系了江南地区的长期稳定和赋税征收,从而为帝国的正常运转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思想领域的儒学复兴运动则为唐王朝统治的合法性提供了长期有效的支持,为延续了唐朝的寿命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
答:比起安史之乱前,大唐王朝远播四方的强大荣耀来,安史之乱后的中晚唐,却也有个公认亮点:命硬。
安史之乱结束后,差点被要了老命的唐王朝,也基本是被大放血:河西走廊和安西尽数沦陷,吐蕃的铁蹄一度杀到长安眼皮底下。
中原大地也是藩镇四起,各处藩镇画地为牢,动不动就与唐王朝叫板,内部还有宦官朋党来回折腾。
中晚唐一个半世纪里国都沦陷了六次,天子也外逃了九趟,每一次都是眼看要凉凉的模样。
但即使这样,这内外交困的大唐,竟把这绝大多数的难关都挺了过去,硬是苦撑了150年。
而且除了硬撑外,这风雨飘摇的一个半世纪里,唐王朝还又缔造了一系列治国业绩。
一度打服藩镇重创吐蕃,几乎追近了盛唐时代的荣光。
如“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历中兴”等辉煌时代,更是闪耀史册。
再对比一下安史之乱刚落幕时,唐王朝那一片烂摊的模样,就更得感慨一声:百病缠身的唐朝,能苦撑一个半世纪,确实是个奇迹。
为什么能有此奇迹?
除了后世史家大书特书的,中晚唐各位帝王将相们的彪炳功绩外,下面三个看似不起眼的因素,却也是大唐“命硬”的重要原因,甚至比起流光溢彩的“唐朝英雄”们来,这几个因素,更有着超越历史的思考意义。
因素一、通海夷道一场安史之乱,唐朝遭受的一大重创,就是被“断血”。
作为丝绸之路主干道的河西走廊与安西要地,几乎全落入了趁火打劫的吐蕃之手。
除了取道回纥的草原丝绸之路外,大唐对外的陆路交通几乎被断绝,经济损失无比惨痛,战略态势更严重被动。
坐拥丝绸之路的吐蕃,除了能轻松享受“红利”,更拿丝绸之路当跳板,一次次对唐朝发起打击,甚至连长安都一度落入其手。
但是,就是在这惨淡的态势下,千里之外的东南大地,另一条对外要道,却悄然为唐朝搭起了“新血管”:通海夷道。
随着唐朝造船技术的进步和对外贸易的火热,东南的海上贸易,也进入了繁荣期。
以同时代阿拉伯人的记载,当时性能优良的唐朝船由于体积太大,竟连波斯湾都开不进去,每次造访中东,都得提前换小船进港。
而在安史之乱大幕落下,河西走廊一片血雨腥风的年月里,劈波斩浪的大唐海船,却早为唐王朝开出了新路:以《新唐书》记载,这条“通海夷道”以广州为起点,主要分为一条线路,一条向南抵达印尼爪哇,一条向西抵达伊拉克巴格达,还有一条更是延伸出去,直达东非海岸。
换句话说,当时从广州乘船出发,就可通航全世界。
于是,从中晚唐年间起,原本就贸易火热的广州,更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
当时唐朝在广州实行优惠的贸易政策,“百分之三十”的低关税与唐朝政府高效的行政效率,更叫广州吸引了世界各国的外商。
唐代宗大历年间时,每年造访广州的外国商船,就有四十艘之多,广州的港口上停泊着“婆罗门、波斯、昆仑等舶,不知其数”。
阿拉伯旅行家苏莱曼的笔记里估算,中晚唐时期,仅广州一地的“外国常住人口”,就有十二万人之多。
火热的海外贸易,不但令“海外宝货”大量涌入,更让丝绸瓷器等中国物产源源不断出口,赚取丰厚的利润。
在陆路丝绸之路断血的情况下,大唐的海外贸易,从此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甚至到了晚唐黄巢之乱的前夜,为了方便丝绸的生产和出口,广州城一度大面积栽种桑树。
火热的贸易利润,也给极度“缺钱”的大唐王朝,每年及时补血:“上足以备府库之用,下足以瞻江淮之求”。
困境里的大唐经济,就这么被“通海夷道”盘活。
同样重要的还有政治意义,安史之乱后,广州除了是经济重镇,更是外交的“窗口”。
唐朝除了要应对一拨拨藩镇叛乱,西线更要面对吐蕃的磨刀霍霍。
唐德宗年间时,名臣李泌制定“困蕃之策”,通过联络大食、南诏、回纥等“邻居”反制吐蕃。
可河西走廊已经沦陷,联络大食就只能走海路。
于是大唐的外交使节们也临危受命,一次次从广州出海,冒着风浪跋涉万里……因素二、茶叶贸易而比起这条“黄金通道”来,另一个新兴的“黄金产业”——茶叶贸易,更对大唐有着救命的意义。
小小茶叶贸易,对大唐能有多少意义?
这意义,可大了去了,虽然中国人喝茶的习俗历史悠久,但直到唐代时,饮茶风气才风行全国。
中晚唐年间起,多山地丘陵的江西地区,茶叶已大面积种植,仅是在江西景德镇市的浮梁县,当时每年就“出茶七百万跎,纳税十万贯”。
白居易《琵琶行》里那句“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说的就是当时江西茶叶火热贸易的盛况——每年茶叶成熟时,唐代四方商人都云集江西,带着真金白银来卖茶。
这些引发火热交易的茶叶,当时最重要的一条贩运线路,就是沿漕运送到长安后,再贩运到回纥西域等地。
这条贸易线路带来的,可不止是丰厚的经济收益,更用大唐国防建设的重要筹码:安史之乱后,产马的河西走廊沦陷,大唐原本用于丝绸之路贸易的绸缎绢帛大量减产,可为了对抗吐蕃,大唐依然急需优质战马组建骑兵。
茶叶,就成了新兴的“刚需”货物。
比起强敌吐蕃来,当时作为大唐“实在亲戚”的回纥,虽说和大唐也时战时和。
但茶叶,却是回纥当时最不可缺的宝货。
为了大唐的茶叶,回纥与大唐昔日的“绢马(丝绸换战马)贸易”,被新兴的“名马市茶”取代。
大唐可以用优厚的贸易条件,源源不断从回纥获得战马,安史之乱后一度萎靡的唐军,也经过这一番苦心建设后满血复活,再度拥有了强悍的骑兵部队。
同样重要的,还有李泌的《困蕃之策》,在这个谋略里,回纥的态度才是成败的关键。
而有了每年繁荣的“名马市茶”贸易,回纥的“立场”也就有了更稳定的保障:别管有多少过节,就算为了茶叶,也要铁了心站“实在亲戚”大唐这边。
所以一度攻陷长安的吐蕃,这才陷入了“困蕃之策”的大坑,到了唐德宗年间时已“兵众寖弱,西迫大 食之强,北病回纥之众,东有南诏之防”,对唐朝国防安全的威胁大大减轻。
因素三、淮颍水道但俗话说得好,打铁还要自身硬,唐朝能解决这个国防难题,关键还是重建了一支强大的西北唐军。
这支军队不但多次力挫吐蕃,更在后来唐宪宗的“削藩”战场上大显身手。
可要想组建强兵,粮食问题更是关键,这,就是大唐“命硬”的“另一因素之——江淮漕运里的“淮颍水道”。
哪怕在盛唐年代里,唐朝强国的一大支撑,就是发达的漕运。
东南充足的粮食,每年通过漕运输入关中平原,最多时每年多达两百万石。
安史之乱后,唐朝的漕运也惨遭打击,输送量基本只剩了盛唐年间的一半多一点。
但即使如此,这也是此时大唐的“救命粮”。
而在唐朝各条漕运线路里,江淮漕运更是意义重大,这条线路可以把充足的东南粮食,一年年供应长安、可在中晚唐时代里,这条线路也是风险最大,藩镇割据的局面,导致漕运线路经常被阻断,特别是唐德宗年间时,各地藩镇如果作乱,首先目标就是“江淮漕船”。
如果这条“血管”不通,唐王朝基本就是提前“歇菜”。
所以,自中唐年间起,唐朝的统治者,都把漕运的重点,盯在了“淮颍水道”。
这条水路沟通关中与东南,是整个江淮漕运线路上最重要一段。
于是从唐代宗年间起,唐王朝就不惜血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疏通河道。
终于在唐宪宗年间时彻底完成了改造——唐朝打通了“琵琶沟”路段,将这条水路大大缩短。
而其中的意义,也是立竿见影:唐德宗贞元二年时,沿着江淮漕运送来的漕米,就曾让唐德宗喜极而泣:“吾父子得生矣”。
唐宪宗年间,随着淮颍水道的治理完成,唐王朝以畅通的物资供应,支撑了平定淮西藩镇的战事,特别是琵琶沟的开通,更让“师人坐受其饱”。
而东南丰厚的贸易收入,火热的茶叶交易,也是沿着这条水路贩运四方。
可以说,就是这样一条路,给百病纠缠的大唐心脏,艰难“搭了桥”。
如此“搭桥”的贡献,抛开王朝兴衰的立场,自然也有多少感慨收获在其中。
参考资料:张经纬《博物馆里的极简中国史》、卢厚杰《唐代财经问题与国家治理研究》、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中国航海学会《中国航海史》、张世民《杨良瑶:中国最早航海下西洋的外交使节》、《新唐书》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参考:
唐朝前150年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最牛逼的国家之一,但这后面150年,因为经历了安史之乱,确实开始走向了衰弱。
那么,她是如何一步步由盛转衰的呢?
这里面,还是有挺多故事的。
首先,安史之乱调侃地来说就是:唐玄宗带着妹子杨玉环去泡温泉,被安禄山抢了衣服还一通打。
这种老大光屁股被揍的尴尬的场面,导致了极其尴尬的结局:曾经最牛逼的君主被打到旮旯角,从此压不住手下的啰啰了(藩镇节度使)。
这通俗的说,就是当老大的,居然被手下给打了。
安史之乱持续了7年零2个月,之后唐王朝存活了150年左右。
那么,咋活150年的呢?
第一 、当然是因为:钱包没顺走,银子还在手安史之乱的波及范围主要在河北一带,南方基本很安全。
这导致南北方经济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
北方十室九空人都跑了怎么赚钱,于是南方被重重地奶了一口,当然闷声发大财。
再加上大运河可以把南方的钱粮直接运输到北方,等于,江南能够源源不断提供大笔现金,而且是X付宝即时转账,立刻就能招兵买马。
“今赋出天下,江南居十九”——韩愈以前南北炫富:南方完败后来因为北方战乱,南方慢慢就发展起来了第二 、皇帝吸取了教训,找最忠诚的心腹来统领军队打架这种事,重要的不是打谁而是找谁来打。
大唐在安史之乱上面栽跟头,主要是因为信任了小弟安禄山。
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这次拿炮帮忙打架的小弟一定要是自己人。
经过深思熟虑,排除了每次都跑的最快的文官,以及有犯事前科的武官,那就只有鱼朝恩了。
鱼朝恩是唐代的宦官。
安史之乱发生后,随玄宗出逃,侍奉太子李亨,颇得信用,历任三宫检责使、左监门卫将军,主管内侍省,统率神策军。
鱼朝恩统率的这支神策军,基本上,唐朝后期打架输出全靠他们了。
第三、后面的皇帝,基本在位要做的事情都是打藩镇了安史之乱之后的皇帝,每天主要做的是3件事:吃饭、睡觉、打藩镇。
哪位皇帝大神打得好,就强行续命一波,要是打不过,那就狂掉血。
提前剧透一下:大神还是挺多的。
762年-779年 共17年大神一号代宗夫妇作为安史之乱结束后第一任接盘侠,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可攻可受的能力。
面对几十个有钱有权的节度使,卖萌的卖萌,拉拢的拉拢,恐吓的恐吓,好歹把大唐VS节度使们的局势差不多稳住了。
(收复两京、 登基除奸、荡平余孽。
)780-806年 共26年靠谱队友:德宗李适 顺宗李诵背靠大神好乘凉,这两位皇帝基本没有重大失误,在位期间属于不功不过的状态。
(德宗皇帝初总万机,励精治道。
顺宗皇帝永贞革新,打击宦官势力,革除弊政。
)806年-820年 共15年大神二号宪宗上线了宪宗一出现就打破了被压制的劣势,彻底把藩镇狂揍了一通。
神清气爽之后,被打了的藩镇基本可以服服帖帖分为4类:1、不怎么听话但是得怕皇帝的:2、帮忙震慑楼上的:3、帮忙打吐蕃回鹘的:4、帮皇帝赚钱的:宪宗皇帝削藩镇成功,史称元和中兴。
他就是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里的“明天子”。
821-840 共20年傻叉队友三人组:穆宗敬宗文宗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大神宪宗留下大好局势,愣是被这父子三人玩坏了。
不仅没有揍到藩镇,还被身边的太监揍。
穆宗骄奢放荡,导致河北三镇叛变。
敬宗18岁被宦官杀害。
文宗受制于宦官,抑郁而死。
840-859 共19年强强联手的挽尊大神:武总宣宗这两位大神人称:一个大牛人一个小太宗,把楼上3人玩坏的锅愣是稳稳接好了。
武宗:重用宰相李德裕,外攘回纥、内平泽潞、裁汰冗官、制驭宦官,史称会昌中兴。
宣宗:唐宣宗大中之政,有贞观遗风。
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
859-907 共48年战五渣:懿宗,僖宗,昭宗,废帝李裕,哀帝李柷可惜,唐朝最后五个全都是战五渣,后来他们就再也没等到一位能carry的大神。
直到公元907年,唐朝最后一位皇帝李柷被朱温毒死!而,那个曾经最厉害的唐朝也就轰然倒塌了!纵观安史之乱后150年,其中有80年都是大神在力挽狂澜。
但是,最后还是败给了一群猪一样的队友!------------------------------【喜欢作者的清奇画风和文字,
安禄山捅破窗户纸前,唐朝是辉煌盛世,当时最强盛的国家之一,有着璀璨的文明和华美的景象,开放繁华,八方来朝,是后世的骄傲,甚至是古代中国的象征,散布在世界各个角落的唐人街就是证明。
但安史之乱发生后,唐朝还有些什么,能说得上来的人不多,某些朋友大概还以为安史之乱没多久唐朝就结束了,其实这是种错觉。
唐朝618年建立,907年灭亡,而安史之乱发生在755至763年,也就是说,此后唐朝还存活了近150年。
咱们都知道,历时8年的安史之乱对唐朝的损伤是极大的,此后唐朝深陷藩镇割据和宦官干政的泥潭,再也没能拔出脚来,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经济生产几乎停滞,底层百姓深受战火之苦,生活痛苦不堪,可以说这是一个王朝的空前浩劫。
那么问题来了,已经虚弱至此的唐朝,为何还能苦撑这么长的时间呢?
这么说吧,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唐朝依然掌握着江南财赋重地,国库并不空虚。
安禄山发动叛乱,是从河北的范阳起兵,之后祸祸的也基本是北方,南方还是比较安稳的,经济民生没受太大损害。
对于一个王朝而言,只要财政还正常,那就有了继续运行下去的基本条件。
何况,安史之乱对大唐是场劫难,对南方却是一次崛起的机遇。
此前,唐朝的中心在北方,但北方民众为了躲避战乱纷纷南逃,政治、经济重心随之由北转南,客观上促进了南方的经济发展。
换言之,安史之乱后的南方比以前更富足,能为大唐提供充足的财政收入。
有钱就什么都好说,招兵买马不是大问题。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经过安史之乱的唐朝弱归弱,却还有一些精锐部队,由皇帝最信任的人统领。
南方收上来的税赋养活了唐王朝的军队,军队反过来保护着南方的安全,两者相辅相成。
有兵有钱还有地盘,尽管唐朝被地方藩镇挤压得已经毫无威信,但续命成功也并不奇怪。
另一方面,安史之乱后的唐朝虽然没有出现雄才大略的一代明主,但大部分也不是杀伤力强大的昏庸之君,也没有自以为聪明实际上愚蠢的皇帝,纵有缺点,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就像资质普通的继承人,不甘于亡国的命运,兢兢业业。
加上又出了郭子仪、李德裕这样给力的大臣。
君臣的共同努力,也在客观上延长了唐朝的存活时间。
不过光有
安史之乱爆发前,唐朝已经积累了一些弊病,甚至有了衰弱之相,而唐玄宗日渐昏庸,再也不是当年那位英明天子。
可这些却不足以影响到朝廷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他们认的还是大唐。
就算某些百姓受了官府的冤屈,最多也就是恨一恨狗官,不会恨朝廷,更不会上升到推翻朝廷自己当皇帝这种层面,古代普通老百姓的容忍程度是很高的,脑后天生有反骨的毕竟是少数。
这就代表着,附逆的人不会太多,安禄山根本无法形成明末那种起义军的规模。
说得直白点,那时的唐朝还没有烂到根子上,还有救。
而且安禄山是什么人?
西域胡人。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道理,大家都懂得。
在唐朝与安禄山之间,广大百姓选择的肯定是唐朝。
一话话,民心不在安禄山这边,他并没有得到社会舆论的认同,是不义之师,是该受千刀万剐的乱臣贼子。
因而对于安禄山所造成的乱世,老百姓肯定深恶痛绝,并且迫切地想要回到战乱之前,试
况且,有句民间谚语是这么说的,船破有帮,帮破有底,底破有三千钉。
意思延伸开来,是指家大业大的人家,衰败起来不会那么快,有个漫长的过程,败家子们今天卖件珠宝、明天卖块田地,也能勉强维持目前的生计,不至于一下子就被逼到绝路。
唐朝就是这样,前面近150年的底蕴,不是一朝就能败光的。
好比《红楼梦》中的贾家,从第一回开始,贾家就露出了败象,后面还拖拖拉拉了一百多回才大厦倾倒。
所以,唐朝能在安史之乱后维持近150年,原因很多,一是唐朝依然掌握江南,有钱;
二是唐朝还有一部分忠于朝廷的精锐部队,有兵;
三是安史之乱后唐朝没有出特别昏庸的君主,就算昏庸,也出不了太多的昏招,因为有太监和藩镇压制着;
四是唐朝积威已久,有民心。
参考:
正所谓“破家值万贯”,唐朝的盛世巅峰的高度太高了,即使是自由落体的往下掉,也得有段时间了,“安史之乱”加速了唐朝的衰落和灭亡,并不足以让唐朝迅速灭亡。
大唐王朝是我国古代的巅峰,从公元618年李渊建国,到907年朱温篡唐,算上中间武则天的武周时期,共计历时二百八十九年。
唐朝的鼎盛时期,是在从唐太宗“贞观之治”到唐玄宗“开元盛世”的这百余年里,“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而衰。
很多人可能认为“安史之乱”后,唐朝就剩半条命了,就是吊着半口气咽不下去,苦苦支撑着。
其实不然,“安史之乱”后很长一段时期,唐朝的疆域和发展,都要强过北宋王朝的,如果说唐朝是苦苦支持,那宋朝从诞生之日,就只有半口气了!“安史之乱”唐王朝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有三个: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和吐蕃威胁,但是从唐朝的衰落和灭亡来看,这三个问题只能导致唐朝衰落,却不能使王朝灭亡,唐朝灭亡归根结底仍然是农民起义。
强势的宦官,在几代明君面前,无法毁坏王朝的根基“安史之乱”爆发后不久,唐朝就出现了政权争夺的情况,唐肃宗李亨在灵武称帝继位,尊唐玄宗李隆基为太上皇。
唐肃宗继位以后,开始重用鱼朝恩、李辅国、程元振等宦官,不仅将朝廷辛辛苦苦从边军中抽调组建的精锐禁军神策军,交给宦官掌管,甚至一度由宦官统领各镇节度使,自此宦官掌握了朝廷的生杀大权,专权控制朝政。
朝廷内部虽然有宦官掌握兵权,不断干政,但是从唐肃宗李亨开始,唐朝的数代君王,也都并非等闲之辈,甚至出现了几次中兴的局面。
公元805年,“安史之乱”将近五十年后,唐宪宗李纯继位,李纯是一位励精
继位之初,就遇上了西川节度使刘辟的叛乱,李纯果断发兵,以神策卫兵马进行平叛,叛军屡战屡败,刘辟被俘虏,在长安斩首示众。
元和九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去世,其子吴元济密不报丧,私自掌控淮西兵权,李纯派遣裴度率军平叛,在随邓节度使李愬的配合下,一举攻破蔡州,擒获叛乱的吴元济,平定淮西。
元和十三年,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叛乱,唐宪宗迅速发兵将其平定。
在李纯平定藩镇叛乱的胜利之下,宣武、魏博等镇节度使纷纷入朝进攻,唐朝出现一段王朝稳固的安定景象。
唐宪宗之后,唐朝又陷入了一段时期的朝政混乱时期,知道公元840年,唐文宗去世后,在宦官仇士良的支持下,唐武宗李炎继位。
唐武宗继位后,重用李德裕为宰相,对朝廷出现的弊政进行一系列改革。
在经济上,唐武宗禁止官吏滥放高利贷,整顿吏治,使当时的人口数量出现了显著增长。
会昌三年,昭义节度使刘从谏病死,其侄刘稹想要承袭节度使的位置,朝廷没有答应,刘稹起兵叛乱,唐武宗在宰相李德裕的坚决支持下,一举平定泽州、潞州等地的叛乱。
会昌四年,唐军联合黠戛斯部骑兵,在回鹘乌介可汗南下侵扰唐朝边境时,一举将其击败。
不久南诏、契丹、室韦、渤海、牂牁、昆明等国派遣使者入朝进贡,唐朝出现了“会昌中兴”的短暂繁荣。
唐武宗死后,宦官势力拥立李忱继位,是为唐宣宗,唐宣宗继位之后励精
唐宣宗时期,唐军联合回鹘等部,击败吐蕃,收复河西地区,解除了唐朝西面的威胁,一举将吐蕃势力驱逐到了岭南,吐蕃从此衰败。
唐宣宗在位期间,唐朝国势有所起色,老百姓的生活也逐渐安定富裕,这一时期唐朝出现了最后一个中兴局面,史称“大中之治”。
唐朝从“安史之乱”后,就这样不断在混乱和治世中经历了一百多年,就像铸剑一样,每一把长剑都不是笔直的,剑身会有一些微小的凹凸,这样才能够让长剑有韧性,可以铸造的更长,这可能就是唐朝从鼎盛衰落之后,又延续一百五十多年的原因吧!藩镇虽然割据,但是天下藩镇林立,可以世袭独立的藩镇并不多唐朝的藩镇割据,是因唐玄宗时期的节度使制度,唐朝强盛时期,中央朝廷控制着全国最强大的军队以及最丰富的财政资源,各藩镇不敢造次。
唐玄宗天宝年间,唐朝从鼎盛时期,开始有了下滑的趋势,对外战争频繁发生,而且也经常吃败仗,唐玄宗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对外战争形势,一改之前节度使和采访使分管军政的制度,由藩镇节度使统管军政大权。
“安史之乱”的爆发,严重削弱了中央朝廷的权威,朝廷极度依赖各藩镇的精锐军队,尤其是朔方军,才得以平定安禄山、史思明的叛乱,因此“安史之乱”后,藩镇势力急剧膨胀,朝廷难以压制。
唐德宗继位没多久,魏博、成德两镇原节度使田承嗣、李宝臣去世,田悦和李惟岳要求世袭节度使之职,唐德宗拒绝他们的要求,于是田悦、李惟岳联合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发动叛乱。
唐德宗调遣幽州留守朱滔、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李正己没多久去世,其子李纳统领淄青兵马,但被唐军围困,梁崇义被李希烈击败自杀,李惟岳被部下王武俊杀死,向唐德宗请降,魏博节度使田悦在唐军的进攻下节节败退。
这场各藩镇挑战中央朝廷权威的叛乱,眼看就要被平定了,但是唐德宗这时脑子短路了,对朱滔、王武俊的封赏未能令其满意,二人转头开始支持田悦和李纳的叛乱了,四人相互结盟,各自称王对抗朝廷。
唐德宗不得不加封李希烈,期望他能够坚定效忠朝廷,率军平定朱滔、田悦、李纳、王俊武四人的叛乱,但是李希烈阳奉阴违,很快和四人狼狈为奸,自称建兴王,发动叛乱。
面对愈演愈烈的各地叛乱,唐德宗一筹莫展,派出的淮西招讨使李勉、副使哥舒曜与叛军作战一时难以获胜。
唐德宗决定征调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率军向东,进入黄河流域平定叛乱。
不成想以唐德宗为首的唐朝中央,昏招不断,对泾原平叛将士的犒赏十分吝啬,引起泾原士兵的怨恨,很快发生了“泾原兵变”,叛乱的泾原士兵攻占长安,拥立朱泚为帝。
唐德宗从长安经咸阳逃到了奉天,在唐德宗危在旦夕的时候,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神策军行营节度使李晟赶到奉天救援,唐德宗才转危为安。
次年唐德宗下罪己诏,不得不赦免李希烈、朱滔、田悦等人的叛乱罪责,但要求各藩镇取消王号,间接承认了藩镇的割据现实。
但德宗之后,经历唐宪宗、唐武宗等帝王的励精
例如,唐武宗时期,控制泽州、潞州的昭仪镇叛乱,宰相李德裕力主讨伐,曾说:“泽潞事体与河朔三镇不同。
河朔习乱已久,人心难化,是故累朝以来,置之度外。
泽潞近处心腹,一军素称忠义,尝破走朱滔,擒卢从史。
”唐朝所谓的“河朔三镇”,也称为河北三镇,即为范阳节度使、成德节度使、魏博节度使三镇,控制区域基本为现在的河北、北京、天津及山东北部地区。
河朔三镇基本就是“安史之乱”的核心区域,唐代宗将安禄山部下的降将李怀仙为范阳节度使,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节度使,经过唐德宗时期的“奉天之难”后,朝廷基本承认了河朔三镇的割据现实,三镇历任57位节度使,仅4位是朝廷任命的。
唐朝中后期,出现了一批中兴能臣,将唐朝从悬崖边拉了回来关于古代的王朝,有一句话总结的非常到位:一个明君加一个名相,这个王朝一定能强盛,一个昏君加一个名相,这个国家可以延续,一个明君加一个奸相,这个国家仍然可以延续,一个昏君加一个奸相,这个国家必然灭亡。
总结出来就是古代王朝,始终存在两个权力的平衡,就是皇权和相权,任何一个权力的坍塌,都不足以迅速导致王朝的灭亡,只有两个都废了,王朝才彻底完蛋了。
唐朝中后期不仅出现了极为有作为的皇帝,更是有一批贤明的宰相,辅助唐朝完成了安史之乱后的续命,为什么说唐朝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如果没有“安史之乱”给唐朝的衰败安装了加速器,可能唐朝会延续得更加久远。
“安史之乱”后,唐朝第一个危机是唐德宗时期的“奉天之难”,“救时宰相”李泌,终于在唐德宗时期熬出了头,入朝拜相,调和将相关系,修整军政,改善唐朝内部财政政策,联合回纥、大食等打击吐蕃,解除吐蕃对关中的威胁。
唐宪宗时期,裴度坚决支持宪宗的削藩主张,因此与武元衡一起遇刺,武元衡遇害,裴度也受伤,裴度亲自率军平定淮西镇吴元济的叛乱,一举震慑河朔等镇,使魏博节度使田弘正自请入朝,收复河北三镇,开创了“元和中兴”的局面。
裴度在唐中期为相二十余年,举荐提拔了大量的能臣,如李德裕、李宗闵、韩愈等名臣,都离不开裴度的举荐。
其中李德裕更是唐武宗“会昌中兴”的重要功臣,力主平定昭仪、河东两镇的叛乱。
会昌元年,回鹘嗢没斯部请求内附,天德军田牟等人请求乘势进攻回鹘,朝臣纷纷响应,李德裕坚决反对,力主接纳回鹘人。
会昌二年,回鹘乌介可汗要求唐朝送回嗢没斯,并提出过分要求,唐朝拒绝后,回鹘入侵唐朝边境,李德裕提拔猛将一举大破回鹘。
黄巢起义,才是真正打垮唐朝的一场巨变黄巢之乱历时六年,是唐朝历史上历时最久、范围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
黄巢起义是农民起义流动作案的鼻祖,走遍了我国黄河以南的所有省份,一度攻破长安,黄巢在含元殿称帝,迫使逃亡蜀地。
黄巢起义三大影响直接摧毁了唐王朝的根基,其一:黄巢在进攻各地时,时常屠杀各地军民,在长安纵兵屠杀,使长安百姓死者十之八九。
而且在围攻陈州时,为解决军粮问题,纵兵抢夺周围人口,充作军粮,围攻陈州三百多天,吃光了陈州周围的数十万人口,黄巢起义造成唐朝人口伤亡数百万人口,天下人口锐减,唐朝国力彻底衰败。
其二:黄巢起义基本摧毁唐朝中原的禁军系统,黄巢攻入关中时,唐僖宗仓皇南逃,中央朝廷的神策军迅速溃败,一部分精锐战兵被各勤王的反正收编,唐朝中原名存实亡。
其三:黄巢起义造就三个终结唐王朝的藩镇节度使,凤翔、陇右节度使李茂贞,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宣武节度使朱温,打破了原有的藩镇平衡。
这三个藩镇在黄巢起义中迅速扩大自己的势力,拥有了可以灭亡唐王朝的能力,三个藩镇先后攻伐唐朝中央,朝廷无力平定,只能坐视三镇做大,唐王朝被朱温灭亡。
参考:
安史之乱确实对唐朝影响很大,但是却没大到让唐朝灭亡的地步,地方藩镇虽然厉害,但是真正割据的只有河朔三镇,其他的藩镇大多数时间不割据,这是唐朝可以维持150年的主要原因。
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中原王朝,从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到公元907年节度使朱温灭亡唐朝,唐朝一共经历了二十一帝,享国289年,所以唐朝也算得上是一个长寿的王朝。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高光时刻,疆域空前辽阔,极盛时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是中国自秦以来第一个未修拒胡长城的大一统王朝。
周边少数民族都被唐朝征服,可以说当时唐朝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外国人也称中国人为唐人。
但是任何一个朝代都有强盛和衰落,唐朝也一样,安史之乱使大唐的光辉褪去,从此唐朝只能说是苟延残喘。
李隆基是鉴证了唐朝从强盛到衰落的皇帝,唐朝的安史之乱就是发生在他在位的时候。
从现在来看,安史之乱发生的责任主要在于李隆基,如果他能够清醒一点也不至于发生这样的叛乱。
唐朝初期有李世民这样喜欢开疆扩土的皇帝,所以他在位的时候经常打击入侵唐朝边疆的少数民族政权,也就是说唐朝初期对外是采用主动出击的策略。
但是随着李世民时代的结束,唐朝的在边疆采用了战略防御的军事策略,就是在边疆地区设立兵镇用来防守游牧民族。
唐朝最初的时候采用的是府兵制,全国共有几百个府,每府兵力七八百人,这样全国有几十万军队,府兵轮番到边疆镇守,这样不在边疆镇守的部队平时务农,农闲练武,随时到边关打仗。
可是随着边疆镇守军队的增加,府兵轮番上阵的机会变多,土地没有办法耕种,很多士兵由于长时间镇守边疆,逃亡事件多有发生,最后府兵制被严重破坏。
等到唐玄宗时期基本上府兵被完全废除,这样边疆镇守军队的主要来源就是募兵制。
但是由于边疆空缺的军队数量中央也不是很清楚,就给了边疆镇守将军一些募兵的特权,这样一来唐朝的边疆军队慢慢的被边疆守将掌控。
唐玄宗时期在边疆设立了十大节度使,分别是:北方的平卢、范阳、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四镇、北庭伊西8个节度使区,加上南方的剑南、岭南。
节度使统帅的军队多达数万人,尤其是范阳节度使人数达到九万多,并且节度使管辖的范围也一步步的扩大。
一开始节度使只有统领边镇的权力,军队后勤保障全靠国家或者由边疆军队屯田获取,边镇的军饷靠朝廷户部分配。
这样一来严重影响军队的调动,所以国家为了提高藩镇的战斗力,把当地的财政权给了节度使。
有的节度使还兼管统帅地区的盐矿,古代盐税很高,这样一来藩镇拥有很大的财政权。
只有军权和财权,节度使还是没有实力和中央叫板,但是最后朝廷为了让节度使调兵更加顺畅,直接把地方行政权也给了节度使,节度使基本上都兼任采访使,州刺史等官员都受节度使管辖。
等到唐玄宗后期,节度使已经集军权、财权、行政权于一身,藩镇的士兵和将领也都是节度使招募和提拔,节度使有绝对的权力,朝廷不怎么插手,这样慢慢的藩镇军队完全听命于节度使,成为节度使的亲兵。
最初的时候,李隆基把这么多权力交给节度使他也害怕,所以一开始节度使是经常调动的,这样就是防止节度使拥兵自重,节度使还不能兼任多个藩镇。
但是李隆基后期,由于李隆基年事已高,宠幸杨贵妃,重用李林甫和杨国忠,边疆镇守的调换和不让兼任变成了空文。
比如安禄山就兼任了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这样一来边疆镇守权力过重,节度使因而雄踞一方,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
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新唐书 志第四十兵》高力士是唐玄宗的心腹太监,他都对唐玄宗说边疆镇守将军权力太大,万一出了问题,您怎么应对呢?
但是李隆基根本听不进去正确的意见,照样宠信安禄山,最后导致了安史之乱彻底爆发了。
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了叛乱,统帅手下唐兵以及罗、奚、契丹、室韦共15万人,号称20万。
由于内地多年没有打过仗,地方官员一看安禄山造反了,很多人要么投降、要么逃跑了,根本没有抵抗。
安禄山叛军很快攻打到洛阳,李隆基才如梦初醒,由于李隆基把军队都布置在边疆,东都洛阳没有多少人马,只能派大将高仙芝和封常清在洛阳招募士兵,临时组成军队。
结果安禄山所向披靡,兵锋所指,轻松的拿下洛阳。
高仙芝和封常清撤回潼关据守,潼关是关中的东大门,潼关被攻破那么长安直接面临危险,所以守住潼关很重要。
潼关易守难攻,安禄山攻击不顺利,都想要有回师的打算。
可是李隆基看到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很气愤,觉得高仙芝和封常清没有守住洛阳,属于失职。
于是李隆基听信宦官的谗言,阵前斩杀了高仙芝和封常清,又启用哥舒翰为大将,镇守潼关,并且数次催促哥舒翰出战。
哥舒翰知道安禄山想要束战速决,还在潼关外面留几千老弱病残迷惑唐军,但是哥舒翰就是不上当。
哥舒翰还给李隆基建议,只要我们守住潼关,让郭子仪和李光弼攻打安禄山的老巢范阳,叛军自然溃散。
哥舒翰说的很有道理,可是唐玄宗这时早就不是当年意气风发的少年了,他想马上打败安禄山,听城外只有几千老弱病残,更是要求哥舒翰出战。
哥舒翰没有办法,前面有高仙芝等人的教训,只能硬着头皮出战,最终被安禄山用伏兵把二十万唐军打败,潼关失守,哥舒翰被被手下绑赴敌营投降。
潼关失守,李隆基吓坏了,带着后宫的嫔妃还有皇子出逃,行到马嵬坡,还发生了兵变,杨国忠被杀,杨贵妃被缢杀,太子灵武继位,李隆基逃到蜀地,成为了太上皇。
所以本来安史之乱一开始只要李隆基操作得当,安禄山很快就会失败,这样唐朝的局势马上就可以稳定,还可以削弱河北三镇的节度使。
唐朝也许就不会衰落的这样快,只是唐玄宗的失误,让安禄山占领了长安,安史之乱也延续了七年多的时间。
安史之乱确实对唐朝的冲击很大,首都被占领,关中地区落到安禄山手里,由于战乱使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土地荒废,各地人口急剧减少,经济衰退。
《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
”同时安史之乱虽然被镇压,但是安禄山的残余势力在河朔形成藩镇割据,虽然叛军投降唐政府,但是依然有很高的自主权,算是国中之国。
即使这样,唐朝还是延续了一百五十多年,一直到公元907年才灭亡。
那么为什么唐朝在安史之乱后,还可以存在一百五十年多年?
关于这个问题很复杂,原因有
第一,南方没有受到战乱影响,为唐朝提供了钱粮。
安史之乱主要发生在北方地区,当时安禄山派大将想要进军南方但是被张巡抵抗在睢阳,安禄山死后,安庆绪想要拿下睢阳,控制大运河,切断唐朝的钱粮支撑,但是唐朝最厉害的守将张巡救了唐朝一命。
叛军进入长安后,占领了关中地区,唐军的赋税钱粮主要靠南方地区支撑,睢阳位于大运河的汴河河段中部,是江淮流域的重镇,如果失守,运河阻塞,后果不堪设想,唐朝可能会因此亡国都有可能。
但是张巡站了出来,张巡是开元末年的进士,当过县令,后被招回长安,很多人都劝他投靠杨国忠,这样可以获得高官,但是张巡不耻杨国忠的为人,没有投靠。
安史之乱爆发时,张巡还是县令,面对叛军很多地方官员选择了投降,但是张巡没有这样做,他招募士兵选择抵抗,张巡和许远一起守睢阳。
安庆绪带着十几万大军围攻睢阳,但是张巡带领唐军数次出城应战,给予对方很大的杀伤。
在叛军大举进攻的时候,张巡又坚守城池,虽然敌人很强大,但是他还是凭借很强的意志力,坚守城池十个月,这个也是古代战争史的奇迹。
大唐也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位叫张巡的进士,以最多的时候七千人对抗十几万叛军的轮番进攻。
虽然城池最后被叛军攻破,但是张巡坚守十个月英勇就义,为唐朝在这段时间保证南方的钱粮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前线,提供了有利支持。
就是这十个月,唐军开始从退却转为反攻,睢阳陷落前一个月已收复长安,在睢阳陷落后10天又收复了洛阳,叛军无力南下,江南得以保存。
安史之乱后,大量北方人民迁移到南方,为南方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南方得以大发展,唐朝后期主要的赋税都来源于南方,为唐朝提供血液输送,这时唐朝后期存在一百多年的财力保证。
第二,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没有想的那么严重,黄巢起义后才是真正的割据。
安史之乱后,很多人觉得唐朝就藩镇割据了,而实际上只有河北三镇割据严重,其他的节度使主要还是听从朝廷的调遣。
安史之乱时,唐朝为了镇压安禄山等叛军,在地方都设立节度使,将军镇制度扩展到了内地,也就是说唐玄宗时期节度使都在边疆,安史之乱后,节度使在内地也有,通常都是重要的州设立节度使,管理几个州。
而这些靠近唐首都的藩镇,都听从唐朝的调遣,唐朝政府也是利用这些小藩镇抵抗河北三镇的节度使。
河北三镇的节度使主要是安禄山的手下将领,他们在安史之乱后期投降唐朝,得以继续在河北割据,虽然明面上听从唐朝政府,实际上根本就是独立的。
河北三镇指的是范阳节度使、成德节度使、魏博节度使,范阳节度使又叫幽州节度使。
并且唐朝数次想要解决河北三镇的藩镇,比如唐德宗时,李宝臣死,其子李惟岳想直接继位,德宗直接就不同意,结果李惟岳联合几个节度使叛乱。
不过最后被朝廷镇压,但是朝廷也妥协了,承认了河北三镇的割据。
所以河北三镇节度使的继任不由朝廷委派,而是自传子侄,或由部下悍将夺位,三镇内部也经常争斗,但是无论谁为节度使,都不服从中央。
唐宪宗时期,就开始大刀阔斧的平定藩镇,三镇面对压力曾短暂向中央表示归顺,并且朝廷还委派了大臣到幽州当节度使,但是根本没有用,朝廷派的大臣根本在那里吃不开,最后还是被武将夺位。
宪宗死后,河北三镇又独立自主,继位的穆宗没有能力攻打,只能承认事实。
但是不管怎么说,当时藩镇和唐朝政府存在一种平衡,也就是说河北三镇虽然割据,但是从河北三镇到长安中间有一些小节度使,他们是臣服唐朝的,官员委派都由朝廷决定。
所以这些小节度使起到了抵抗河北三镇的作用,并且江南的地区也是臣服唐朝的,唐朝可以通过江南收赋税,用来支持自己平定藩镇,藩镇在这时候也没有多嚣张,就是这样的平衡形势,让唐朝继续存在了一百多年。
但是在黄巢起义后,由于长安再次的陷落,唐朝政府威信急剧降低。
藩镇割据彻底形成,很多地方的节度使都可以随意挑战中央的权威,甚至逼迫皇帝封他们为王,最后节度使朱温借着诛杀宦官的名义进入长安,皇帝都成了傀儡,唐朝灭亡进入了倒计时。
第三,唐朝后期有一些英明的君主,为唐朝续命。
唐朝经过安史之乱后,其实后面又出现了一些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像唐宪宗李纯开创了“元和中兴”,唐武宗的“会昌中兴”,唐宣宗的“大中之治”。
尤其是唐宣宗李忱,颇有美名,是个好皇帝,所以直至唐朝灭亡,百姓仍思咏不已,称李忱为“小太宗”。
正是由于这些优秀的皇帝,让唐朝得以继续存活下去,但是随着唐朝末年昏庸的皇帝继位,农民起义不断。
黄巢起义后,唐朝南方的经济也被摧毁,中央禁军也被打散,虽然唐昭宗又组建了禁军,但是战斗力完全不如训练有素的藩镇兵,最后唐朝还是被藩镇所灭。
第四,唐朝在安史之乱后,组建了一支劲旅。
唐朝安史之乱后,皇帝也清楚的认识到,谁都靠不住,要想掌控局面,就要组建一支自己控制的部队,其实神策军就是原来防御吐蕃的西北部队。
李隆基时期,吐蕃和大唐战争不断,所以在西北地区有河西、陇右、朔方等藩镇守卫,西北藩镇部队和吐蕃展开了数次拉锯战,唐朝与吐蕃的战争中是占上风的。
西北地区已经形成了网络化的防御体系,吐蕃根本打不到关内来,哥舒翰数次打败吐蕃的入侵。
天宝十三载(754年)七月十七日,哥舒翰请立浇河、洮阳两郡并建立宁边、威胜、金天、武宁、耀武、天成、振威、神策八军。
所以最初的神策军只是八军之一,但是安史之乱后,李隆基把西北地区的所有部队都调入内地平定叛乱。
神策军也是平定叛乱的一支军队,后来经过扩编,人数多达一万人。
安史之乱后,由于神策军原来的驻守地区被吐蕃占领,于是只能驻守在陕州。
吐蕃进犯长安时,代宗从长安逃出,就是在陕州躲避,神策军后来护卫代宗回到长安,从此神策军就成了天子禁军。
神策军最高统帅为护军中尉,神策将吏皆受其节制,神策军主要驻扎在京师旁边,起到保卫京师的作用。
神策军最初只有几千人,代宗时对神策军进行了扩编,吸收了很多藩镇的部队,这样神策军战斗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等到唐穆宗初年,神策军已经扩大到十几万人,所以这支部队是唐朝后期主要的依靠,一般的藩镇根本不敢过分嚣张,并且神策军还起到了抵抗吐蕃的作用。
唐朝就是靠着这样一支部队,存在了一百五十多年。
由于神策军是唐朝唯一靠得住的依靠,所以这支部队的待遇是很高的,这样也让神策军慢慢的腐化。
穆宗后期,由于没有战争,神策军战斗力大大降低,等到黄巢起义时,神策军早就不能抵挡,溃败的神策军都被藩镇收容。
虽然唐僖宗回到长安,宦官又把神策军组织起来,但是早就没有当年的雄风,从此唐朝失去了这样一支主力部队,唐朝末期,很多藩镇都可以打进长安,耀武扬威,最终导致唐朝的灭亡。
日本来唐朝学习的圆义和尚就说过:“左右神策军,天子护军也,每年有十万军。
自古君王,频有臣叛之难,唯置此军以来,无人敢夺国宝。
”所以唐朝得以存在一百多年,神策军为唐朝提供了军事支持,神策军的腐化,也让唐朝的统治走向了覆灭。
小结:唐朝在安史之乱中元气大伤,但是平定了安史之乱后,唐朝拥有关中地区,还有南方为唐朝提供强大的财力支持,使唐朝可以组建神策军这样的野战军部队,对周围的藩镇起到了很大的震慑作用。
并且唐朝后期虽然有藩镇割据,但是真正割据的只有河北三镇等少数几个藩镇,其余实力比较小的藩镇还是很听话的。
这些小藩镇对河北三镇也起到了制约作用,再加上唐朝后期出现了一批英明的君主,励精
边疆藩镇虽然割据,但是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抵抗外族入侵,这样唐朝的边疆相对稳定,也是唐朝可以存在一百多年的原因。
参考:
按理说,“安史之乱”以后,通常就是天下大乱,纷纷扰扰,可实则却不然,竟呈现出另一番局面,着实令人不可思议,大跌眼镜。
那究竟为何如此呢?
想必,处在那个时代关头,历史有它本身发展的某种轨迹吧,否则一切便无法解释,也不利于后续事件的推进了。
且回到“安史之乱”本身,可以看出它是唐王朝社会矛盾的一次总爆发,好在有人力挽狂澜,拯救了唐王朝的历史命运。
彼时,初唐进取已过,盛唐极尽奢华,唐玄宗也早已不复当年。
在庙堂之上,有杨国忠把持朝政,高力士意气风发,却无人关心民间疾苦。
要知道,自武周以来,土地兼并愈发严重,老百姓无家可归,只能卖身以苟活。
诚然,唐玄宗继位后,励精
就拿废除“府兵制”吸纳流民来说,完全是治标不治本,后患无穷。
另外,不断增设节度使,面子没赚多少,里子倒是伤的不轻,以致“安史之乱”必然爆发,不可收拾。
随后,唐王朝中央权威一落千丈,藩镇势力不断崛起,硬是直接形塑了唐朝中后期的政治生态。
一方面,“安史之乱”被很快平定,说明唐王朝还有实力,短时间内不会改朝换代。
另一方面,为了安抚地方,唐王朝继续大肆分封节度使,试
如此,倒是维持了唐王朝名义上的统治地位,不至于一下子轰然倒塌。
不过,时间如白驹过隙,唐王朝面临到了另一个问题,那便是起义的问题,遂“黄巢起义”应运而生。
此时,天下各路诸侯,一方唱罢我登场,争来争去近百年,早已导致民不聊生,争相逃命。
适时,黄巢振臂一呼,席卷南北,搅乱了这盘棋。
就这样,天下大势已然不同,诸侯有了窃国心思,半推半就继续削弱唐王朝的统治权威。
接着,朱温出世,一路入驻庙堂,唐王朝才算进入了历史。
总之,唐王朝撑那么久,只能说时候未到,上天不收。
换言之,藩镇势力之间的平衡不易打破,否则改天换地就在一瞬间。
参考:
其实这个可以用周朝的例子来说明。
周朝分为东周西周,西周当然是周王室很强大的时期,相当于唐朝的鼎盛期,但到了周幽王的时候,因为内乱,导致周朝东迁,迁出自己的根据地之后,他的实力是非常弱的,很快就被身边的郑国欺负了一把,以前诸侯需要给他交钱,需要一年一朝见,三年一大见。
但到了后面,基本上没有人把周王室放在眼里,所以才有齐桓公站出来说,我们要尊王。
但是,周王室就此倒台了吗?
没有的,周王室没有倒台,反而持继了数百年,从春秋到战国末,他一直都存在的。
为什么呢?
就是达到了一个平衡。
春秋时期的诸国争霸,战国时期的吞并,其实都保持了一定程度上的平衡,以战国为例,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具备消失一个大国的实力,就算有,马上就会引起大家的警惕,成为出头鸟,比如齐国吞并了一个已经没落的宋国-不是七雄之一的国家,马上就成为战国公敌,被诸国围起来打。
到了后面,秦国想统一天下,他也面临着困境,就是他要是动作太大,其它国家就会团结起来,所以才有后面的合纵术,一个方面之一,就是破坏掉其它国家组成反秦联盟,如果这个联盟组成,秦国是没有办法统一天下的。
就是有一股势力,它不一定是绝对力量,但组合起来,就能够达到一种平衡。
所以,周王室就成了一种精神领袖,谁打他,吃力不讨好,只会成为大家的公敌。
我们看唐朝,唐朝的藩镇割据是非常厉害的,各个藩镇关起门来过日子,也不给中央交税,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藩镇都是割据的。
割据的主要是河北山东一带,那一带的藩镇是很厉害的,朝廷的官是进不去的。
但是,同时,长安还控制着长江一线的军镇,这些军镇是效忠于长安的。
以比例来说,可能不到全国的百分之五十的GDP,或者用股份来说更好理解,就是大唐控制的股份可能没有过半。
那不过半就不能控制一个公司吗?
当然不是,你只要保证自己是最大股东就可以了。
任何的藩镇再闹,他是没可能超过大唐的股份比例的。
如果超过了,那就直接董事局改选了。
当然,在更长的时间里,长安控制的股份是超过百分之五十的,只是不像大唐是一个全资控股的公司。
因为占有多数股份,所以藩镇没有办法去挑战长安的董事长地位。
这是大唐能够沿继的原因,这个东西直到唐末农民起义,黄巢把南边长安的基本盘给搅了,淮南等地的藩镇也开始自主经营了,尤其是汴州的朱温也成为一个不听中央号令的藩镇之后,它隔断了南方跟长安的联系,大唐才正式走向末路。
那么,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藩镇不超百分之五十,大多数只有百分之十不到,为什么大股东大唐不灭了它们呢?
这就牵扯到一个成本问题,人家也不是想反大唐,只是想自主经营,威胁必不大。
另外,也不是没灭过,是一直在灭,唐武宗的时候就对藩镇有一个打压的过程,但是成本很高,尤其是大唐一动,藩镇就会抱团,而大唐又不可能调动所有的力量去做这个事情,所以在军事上,形成了藩镇联合起来局势优势超过长安的局面。
那大唐自然灭不了藩镇割据。
而藩镇要想团结起来灭大唐,难度更大,显得更没有必要。
这样才形成了内有割据,但依然大家好好过日子的局面。
参考:
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以大唐的强盛,被安史之乱破坏一通,伤及元气,却没那么容易灭亡的。
唐朝是618年建立,安史之乱是755年,而唐朝灭亡是907年。
也就是说,安史之乱后,唐朝还维持了150年左右。
表面上似乎很长,其实859年唐懿宗继位时,国家就已经一塌糊涂,连续出现大面积的战乱。
873年唐僖宗继位,为人专好斗鸡打球,寡顾朝政,国家就彻底乱了。
由于关东连年水灾,加上政治败坏,盐价锐升,使得盗贼不断。
可以这么说,随后唐朝的20多年,都是苟延残喘,名存实亡。
黄巢就是875年叛乱的,到884年才被剿灭。
而黄巢从中国北面杀到南面,从东面杀到西面,破坏性极大,甚至长安都被他屠城。
民间说,黄巢杀人八百万,其实这也不算是夸张。
黄巢死后,唐朝其实已经灭亡,地方实力派藩镇军阀,诸如黄巢部将朱温,已经掌握军政大权,建立国中之国。
唐朝皇帝的命令,甚至出不了长安城,最终沦为朱温的傀儡,又被杀害。
但就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尚且还有一定的实力。
安史之乱持续8年,破坏性很大,但尚且没有让唐朝伤筋动骨。
江南一带并没有受到北方那种战火摧残,而且大量中原人民南迁,为南方带来劳动力,使江南的经济则日益发达,最终其经济规模凌驾于中原之上。
直到后来黄巢时期,四处转战抢掠屠杀,才导致全国残破不堪。
安史之乱后出现了大量藩镇节度使,成为土皇帝,但他们实力较弱,尚且不足以动摇唐朝的统治,只是割据一方而已。
比如稍后的唐德宗时代,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去世,其子李惟岳不被唐室同意继任,他就联合魏博田悦与淄青李纳举兵叛乱。
唐朝立即派马燧、李晟率领大军击败叛军,田悦被中央军围困于魏州(今河北大名),李惟岳则被部下王武俊所杀。
随后,卢龙节度使朱滔与成德王武俊对朝廷不满,就联合淄青李纳、淮西节度使(约今河南省东南)李希烈、朔方军李怀光叛乱,共推朱滔为盟主。
这次叛乱规模很大,但最终784年唐德宗采用陆贽之策,同意诸藩镇的要求,拉拢他们,最终消灭了朱滔、李希烈、李怀光。
可见,当时唐朝军事力量虽然衰弱,但勉强对付藩镇叛乱,还是有一定把握的。
建立在军事优势基础上,唐朝维持100多年也是正常。
而黄巢时期,当时全国已经残破不堪,唐军缺少补给粮草,实力降低到最低点,屡次被黄巢打败。
而藩镇的军队为了自保,也不愿意和黄巢拼命。
黄巢就像后来的李自成一样,靠一己之力将唐朝内部几乎掏空,是唐朝最后的掘墓人。
参考:
如果不是武则天篡唐建周,任用酷吏屠杀关陇贵族,李唐宗室,忠于李唐的能臣干将,周边各国还是只能被唐朝吊打,各地节度使只能老老实实服从中央命令。
可是自从武周篡唐之后一切都变了,后突厥帝国复国,契丹反叛,大量任用胡将,地方力量超过中央,终于酿成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后唐朝仍然坚持150年,主要是唐朝气数未尽,人民仍然认为唐朝是正统,出了很多忠臣良将,比如郭子仪,李光弼(其中李光弼是契丹人)。
可是唐朝还是灭亡了,为什么?
因为内部有宦官专权,宦官多次杀害皇帝。
外有藩镇割据,中央始终无法解决藩镇割据的问题。
但是藩镇也不是一无是处,藩镇依然为大唐开疆扩土,安南打败南诏,安南都护府光复,河西光复,吐蕃瓦解等等。
可以说黄巢起义给了唐朝致命打击,而黄巢叛将朱温人称猪瘟,更是毁了长安城,杀了唐朝皇帝,建立后梁。
可这个后梁根本没有人认同,唐朝灭亡后,契丹建国,但仍有唐朝支持者坚持反梁,终于攻灭后梁,建立后唐,此外还有南唐可惜都灭了。
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参考:
安史之乱后唐朝之所以还能支撑150年之久的原因可以用一句话总结:用江南赋税供养神策军以威慑地方,再说得具体点就是江南的赋税收入成为了安史之乱后支撑唐王朝的经济基础;
而神策军则成为了安史之乱后支撑唐王朝的军事支柱。
安史之乱后包括长安、洛阳两京在内的北方大地惨遭荼毒,在此之前北方地区的人口多于南方,经济上也更加富裕,然而安史之乱中大量北方流民为躲避战火和饥荒而逃亡南方,造成了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中晚唐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已是依赖于江南和四川地区,由于安史之乱并没波及到这些地区,于是出现了韩愈口中所谓的“今赋出天下,江南居十九”。
通过大运河可以把南方的钱粮直接运输到北方,江南赋税以及运河的畅通对李唐朝廷的重要性在唐德宗时期得到了绝佳的验证——当唐德宗有一次得知江南的粮食运到长安后竟兴奋地跑到东宫对太子欢呼:“江南的粮食到了,咱们父子俩得救了!”既然江南的粮食赋税对朝廷如此重要,那么唐王朝自然要加强对江南赋税的管理,由此启动了以管理江南赋税为核心的中晚唐财税制度改革序幕:其实早在安史之乱尚未平定时宰相第五琦就曾通过超发货币、专卖食盐等办法解决军费问题,但这种饮鸩止渴的理财手段副作用极大。
到了代宗朝杰出的理财家刘晏将第五琦食盐专卖法中政府全面垄断购、运、销的模式改为发放运销许可证,盐商从国家获得运销许可证后即可参与食盐贸易,而盐商出于逐利性天然比政府垄断食盐购、运、销的模式更具有效率。
与此同时刘晏通过建立常平仓收购粮食的办法增加了国家的粮食储备,在灾年则开发常平仓赈济灾民以稳定民心。
刘晏理财的重点在于疏通运河、督造漕船:他曾以市场价10倍的工钱聘请造船工人,在当时朝廷财政紧张的状态下此举曾饱受争议,然而刘晏给出了自己的逻辑:只有让具体经办者捞足了好处才会将国家的漕船造得结实,我们现在看似付出了巨大的成本,可在将来可以大大节省漕船的维护成本。
后来的事实证明了刘晏的判断,不过刘晏这一系列措施主要集中在治标层面,并没对唐朝的财税制度进行变革。
到了德宗朝宰相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不仅拓宽了征税的广度,也对促进税负公平、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起到了积极作用。
“两税法”颁布后到建中(780年正月—783年十二月)年间就有了1300多万的两税收益,这比“两税法”以前唐王朝的全部财赋收入还要多出百万两。
安史之乱的平定并非单纯依赖于唐王朝的中央军,事实上地方藩镇节度使中也有相当部分忠于李唐王朝者参与到平叛过程中,与此同时安史叛军内部也发生了分裂——安庆绪杀安禄山、史思明杀安庆绪、史朝义杀史思明。
实际上安史之乱的平定与其说是唐王朝消灭了安史叛军不如说是安史叛军内部的分化瓦解使唐王朝得以集中精力消灭史朝义这一核心叛乱人物,这时有相当多的叛军将领实际上是作壁上观。
正因为如此安史之乱平定后的唐王朝其实是无力解决藩镇割据问题的,不过藩镇倒也不完全是和朝廷处于对立关系的——中晚唐的藩镇势力大致分为四类:范阳、成德、魏博河北三镇是直接由名义上归顺朝廷的安史叛军余部演变而来,所以是对朝廷最不恭顺的;
山东、河南地区的藩镇主要是负责震慑河北三镇的;
西北藩镇则多为防备吐蕃、回鹘等外族势力的;
江南藩镇在所有藩镇势力中是最弱的,他们无力挑战朝廷的权威,实际上扮演着为朝廷收缴赋税的角色。
在这四类藩镇中西北、江南的藩镇基本上对朝廷不具有威胁性,山东、河南地区的藩镇尽管是为震慑河北三镇而存在的,但他们往往在朝廷和河北三镇之间首鼠两端以尽可能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因此具备一定的威胁,当然威胁最大的还是河北三镇。
李唐朝廷为应对来自河北三镇以及首鼠两端叛服不定的山东、河南等地的藩镇一方面利用藩镇之间的矛盾令其彼此牵制,另一方面重整中央禁军——安史之乱前唐朝的禁军分为两大系统:一是沿袭自北周、隋以来的府兵十二卫,二是自高祖李渊晋阳起兵的老班底中选拔出来的元从禁军经历次扩编发展而来的龙武军。
然而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唐朝老牌禁军战绩不佳,反而上演了逼迫唐玄宗缢杀杨贵妃法马嵬哗变,与此同时一支原来驻守在帝国西部边疆的野战部队日益进入朝廷的视野——这支部队叫做神策军,本来是盛唐时期防御吐蕃的边防野战部队,安史之乱爆发后东调平叛。
唐代宗时期吐蕃利用唐朝刚平定安史之乱后的虚弱局面占领长安,迫使唐代宗出逃,这时神策军扮演起扈从护卫的角色。
唐代宗重返长安后对神策军进行大力扩编,使之发展成为一支十几万人的部队,在平定安史之乱和抗击吐蕃的战斗中这支部队在战火的历练下涌现出大批名将,士兵的训练素质和装备水平也优于其他部队。
这支军队除了镇守京师外还以八镇为主要基地出屯京畿和关内广大地区。
神策军与唐前期单纯负责宿卫的禁军相比实际上是一支由中央直接掌握的兼备宿卫和征伐双重职能的国家常备军,这支部队的存在对地方武人的觊觎之心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慑。
唐文宗时期入唐求法的日本僧人圆仁曾这样总结道:“左右神策军,天子护军也,每年有十万军。
自古君王频有臣叛之难,唯置此军以来无人敢夺国宝。
”除了直接受命于中央的神策军之外,那些效忠于朝廷的藩镇的军事实力也逐渐增强:德宗朝的镇海军节度使、《五牛
唐朝后期实际上形成了一种神策军坐镇中央、服从于朝廷的藩镇戍守地方、通过大运河将江南赋税转运到朝廷控制区以供养神策军的经济和军事格局。
在这种格局下中晚唐还是出了几位强势打压藩镇的雄主:唐代宗李豫在收复两京、平定安史之乱后改革漕运、盐价、粮价等,初步稳定了社会局面。
唐德宗李适、唐顺宗李诵尽管在打击藩镇上并无建树,但一方面于内治上锐意改革,一方面联合回纥、南诏打击吐蕃,扭转了对吐蕃的战略劣势,为唐宪宗李纯的元和中兴奠定了基础。
元和元年(806年)刚继位的唐宪宗李纯就平定了西川节度使刘辟的叛乱。
元和十二年(817年)七月随邓节度使李愬发动雪夜奇袭攻下蔡州,平定淮西军阀吴元济发动的叛乱。
元和十三年(818年)七月宪宗调遣宣武、魏博、义成、武宁、横海诸镇平定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发动的叛乱。
元和十四年(819年)七月宣武节度使韩弘入朝,并两次贡献大量绢帛、金银、马匹,要求留在京师。
然而宪宗驾崩后唐朝连续出现唐穆宗李恒、唐敬宗李湛两代荒于朝政的君主,他们在位期间不仅一度被宪宗打压下去的藩镇势力死灰复燃,宦官干政的现象也愈演愈烈,以致于发展到宦官可以执掌皇帝的废立乃至弑君的地步。
唐敬宗李湛之弟唐文宗李昂继位时放宫女三千余人出宫,又放五坊鹰犬,减省冗员,颇有一番励精
之后唐朝又一度出现过唐武宗李炎的会昌中兴、唐宣宗李忱的大中之治:平定泽潞镇、击败回鹘乌介可汗、收复河湟、平定安南。
然而宣宗李忱驾崩后的唐懿宗李漼、唐僖李儇都沉迷于声色犬马,在他们的治理下各种政治、经济、军事问题都涌现了出来。
从860年起位于今天云南省和缅甸部分地区的南诏政权两次入侵唐朝的安南都护府(今越南北部)。
唐朝为防止南方藩镇像北方藩镇一样做大成为割据势力,所以一直致力于限制南方军力的发展,于是不得不临时从中原抽调兵力前去征伐南诏。
战后的咸通四年(863)一批从徐州、泗州一带征发来的士兵奉命驻防桂林以威慑南诏,当时朝廷与士兵们约定三年后期满轮换。
可三年之期届满后朝廷却像忘了他们的存在似的,压根没调新的部队前来轮换的意思,就这样这批士兵在桂林又驻守了三年。
到了咸通九年(868)朝廷为节省调兵的经费再次选择性失忆,这下士兵们再也不能忍受了——他们推举粮料判官庞勋为首领率部北上还乡。
本来这支部队的兵力并不多,问题在于他们沿途的州府郡县的兵力更少,于是他们出湖南后沿长江东下,过浙西、进淮南,攻占了今天的山东南部、江苏、安徽北部等地,至此唐朝的江南赋税生命线被拦腰斩断。
朝廷慌忙调集十道兵马将这次起义平息下去。
尽管以庞勋为首的义军高层被唐军杀死,但义军残部就此混迹各地,成为当地的不安定因素。
公元875年五月在今天的河南长垣爆发了王仙芝领导的起义,当年六月黄巢举事响应王仙芝。
起义军转战山东、河南一带,在半年之内“南至寿庐,北经曹宋”,席卷15个州,甚至一度逼近东都洛阳。
878年王仙芝战死后义军推戴黄巢为主,黄巢自称冲天大将军,废唐年号,自建年号为王霸元年,一时间昔日的庞勋旧部纷纷投奔起义军。
878年王仙芝战死后黄巢成为起义军的新领袖,他见中原各地兵力雄厚,于是带兵渡过长江在唐军防守薄弱的南方地区不断迂回穿插。
至此李唐朝廷在地方上的统治体系几乎被完全摧毁,各路征讨将领纷纷拥兵自重成为一方诸侯。
到884年六月黄巢起义被镇压下去后唐朝的统治根基已完全动摇:军事支柱神策军在战争中消耗殆尽,而作为经济支柱的江南赋税也指望不上了,因为在镇压黄巢起义的过程中唐朝不得不授权地方藩镇自行募兵,于是当初唐朝最不愿见到的一幕发生了:藩镇割据已不再是河北独有的现象,而是普天之下的常态。
这时李昌符据凤翔,王重荣据蒲、陕;
诸葛爽据河阳、洛阳,孟立方据邢、洺,李克用据太原、上党,朱温据汴、滑,秦宗权据许、蔡,时溥据徐、泗,朱宣据郓、齐、曹、濮......在大唐疆土上一时间出现无数个割据一方的小朝廷。
数年后王建入川与西川节度使陈敬暄争夺地盘并阻断剑阁(今四川剑门),至此巴蜀及其南方的岭南也脱离朝廷的管辖,大唐天子已沦落到和昔日的东周天子一样要看诸侯的脸色行事的地步,可以说这时的李唐皇室已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中心,接下来轮到各路藩镇势力轮番登场表演了。